傍晚時分,他們進入維也納市區,入住一家酒店,休息片刻後,布朗便帶著梁曉秀和米拉去參加奧地利商會會長為他們舉行的歡迎晚宴。
布朗提前和商會會長取得聯係,告知他們將要在奧地利投資建餐館,想請教有關在奧地利的投資事宜。奧地利商會有一個機構專門給外國人來奧地利投資做諮詢。
晚宴設在商會會長家裏,他們到達會長家時,會長卡爾?格茨邁克博士站在門口迎接他們,他是布朗的朋友,見到布朗挺親熱,說歡迎他們來他家做客。布朗把梁曉秀和米拉介紹給會長。
那天晚宴會長還邀請了幾位奧地利商界的朋友,總共有8個人。進入餐廳,梁曉秀看到那幾位客人站在餐廳,喝著餐前酒,抽著煙正在聊天。他們都說德語,梁曉秀不會說德語,便用法語和他們交流。其中有三位客人不懂法語,隻會英語,還得讓布朗給梁曉秀翻譯。梁曉秀此時覺得更有必要學習德語了,不會德語就沒法和他們溝通,沒法溝通就搞不清楚奧地利的商業環境和種種規矩。
梁曉秀來到奧地利後,總想了解奧地利人的性格和特點,她認為那是在奧地利開餐館的必修課。格茨邁克會長很健談,對梁曉秀挺客氣,梁曉秀便想借此了解奧地利人的特點。會長能講法語,他們交流沒問題。
會長嘴裏叼著一個煙鬥,看起來很有紳士派頭,他問梁曉秀來到奧地利後,對奧地利印象如何。
梁曉秀說:“你們的國家美如畫,這是我的第一印象。”
他說好多初來奧地利的人都有那種印象:奧地利很美,像油畫一樣。
他們寒暄幾句後,梁曉秀說她第一來奧地利,對奧地利的情況不熟悉,特別是對奧地利人可以說一無所知。她很想了解奧地利人。
會長說:“奧地利是一個小國,國民務實、嚴謹,有時還有一點保守,但是我們奧地利人很好客,也很熱情。”
“會長先生,我想知道奧地利人有什麽特點?”梁曉秀直奔主題。
“奧地利人有什麽特點?梁小姐,你這麽一問,我還真不好迴答你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其他國家的人對奧地利的評價。”
“那太好了。”
照會長的說法,其他國家的人對奧地利的評價綜合起來有兩種:
其一,奧地利人心胸狹窄,小氣,摳門,自私,刻板,冷漠,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山民封閉的眼界和小國寡民的思維方式;
其二,奧地利人心地善良,助人為樂,彬彬有禮,熱情好客,樸實無華,有頭腦有思想,是一個令人喜歡的民族。
梁曉秀聽了這個評價,私下以為這個評價或許很恰當。會長心胸開闊,敢於說出別人不好的評價。她等著會長解釋那兩種評價。
會長說,以上兩種情況在奧地利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體現。奧地利是一個德語國家,在許多方麵,奧地利人具有日耳曼民族那種實幹精神和守紀律的做派。他們趨於保守,不會像南歐人那樣心血來潮、那樣熱情奔放、那樣無拘無束;相反,他們一般做事情都認真、耐心、專注。有人說有些奧地利人斤斤計較,令人討厭,有一幅小市民的嘴臉,他認為那是無稽之談!
梁曉秀私下想: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它的兩麵性;但與其他歐洲國家的人相比,奧地利人的兩麵性不是很突出的。總之,他們趨於保守,不會輕易向別人透露他們的心思。
會長最後說,當然了,奧地利人看重頭銜,等級分明十分嚴格。
梁曉秀感覺會長說的是實話。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了解一個人、一個民族是一件很複雜又很難的事。她在和商業夥伴打交道時,她會揣摩著對方的心理狀態、民族特性和個人性格,免得不得要領,鬧出笑話。她從會長身上了解到奧地利人的一個特點:他們並不是一個固執的民族。
這時晚宴開始了。會長為當晚的10位客人安排座次,請梁曉秀坐在她正對麵,接著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他致詞說:“今天請各位女士和先生來我家做客,有兩個目的:一是,請各位暢所欲言,發表高見;二是,為各位提供一個相互認識的平台,同時請大家品嚐美食佳肴。”
開場白話不多,但一目了然。
在能容納十幾個人的長方形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桌布,上麵擺放著鮮花、燭台、水晶酒杯和歐洲餐具。兩盞施華洛世奇水晶吊燈懸掛在餐桌的正上方,把餐桌照得美麗無比,營造出奢華晚宴的氣氛。
服務生開始上菜了,一共五道菜:奶油蘑菇湯、牛排、大蝦、烤雞、沙拉,此外還有意大利麵條、點心、水果、冰激淋、奧地利紅酒和幾種飲料。
梁曉秀看菜量挺大,便有選折性地吃了幾樣菜,感覺味道非常好,彼岸和會長說她沒想到奧地利的菜品那麽好吃。會長知道她來自法國,便說法國人總以為法餐才是歐洲最好的餐飲,殊不知奧餐並不亞於法餐。奧地利不僅盛產風景,還盛產美食。
席間,會長頻頻舉杯表示歡迎布朗一行三人。布朗說他很榮幸應邀參加這次晚宴,感謝會長的盛情邀請。
宴會開始後,大家先說了一些客套話,梁曉秀問了幾個有關奧地利和維也納的問題。她說,她來奧地利在飯館吃飯,發現奧地利餐館的飯菜供應量一般都較大,但價格卻比西歐餐館便宜不少。
這時一個商人說,就連奧地利的美國星期五連鎖餐廳供應的菜肴也比其他歐洲國家的美國星期五餐廳供應的量大。這就是奧地利人的大氣。
梁曉秀請那人給他們推薦幾家維也納的餐館。
那人說,維也納有一個著名的餐廳,以燉牛肉著稱。燉牛肉是一道名菜,牛肉燉得非常軟,味道鮮美,但價格不菲。多瑙河岸邊的燒烤餐廳是一個非常好的餐館,那裏的烤豬排和烤魚,量大、味道好而且還物美價廉。
參加晚宴的都是商人,話題自然漸漸轉到了經商上。
一個商人說,維也納是繼紐約、日內瓦之後的第三大聯合國機構所在地。這裏有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工業發展組織、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等200餘家國際組織。維也納為這些國際組織的官員和各國外交家和政治家提供了一個中立的舞台和活動場所。維也納的商人抓住機會做國際人士的生意獲利不少。
梁曉秀問怎麽獲利。
那人說,在維也納聯合國辦事處以及國際會議中心那一帶,有很多飯店、餐館、商務俱樂部等商業機構,他們專門為那些國際人士提供服務。那些國際職員和前來開會的各國人士都挺有錢,舍得花錢,他們是維也納稅收的重要來源。
梁曉秀立即敏感地意識到,她就應該把餐館開到那個國際人士聚集的地方,賺那些國際人士的錢。
另一個商人說,維也納各大音樂廳在那一帶設有售票處,專門向那些國際人士兜售音樂會門票。那些國際人士大都光顧過維也納的音樂廳,領略過音樂之都的魅力。
這時會長說,那要看什麽樣的音樂會門票。一般音樂會的門票不大容易都賣出去,但一流音樂會的門票根本不愁賣。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為例,每年演出300場,演出內容幾乎不重複,場場爆滿。門票分為abc三種,價格昂貴,幾百歐元一張,有時居然還一票難求呢。
梁曉秀問什麽那家音樂廳的門票賣得那麽火。
會長說,國家歌劇院是維也納最好的音樂廳。德語歌劇的重要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如莫紮特、貝多芬及近代作曲家馬勒、施特勞斯、瓦格納等大師的作品經常在那裏演出。可以說,在那裏演出的都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歌劇團,所以不愁沒有聽眾。到那裏欣賞音樂的觀眾除專業人士外,大多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音樂愛好者。畢竟,那麽貴的門票不是一般人能承擔起的。
梁曉秀又說,她早就聽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她由此想到另一個問題:維也納人是怎麽打造出音樂之都的。
會長說,維也納是西方音樂的聖殿,這座城市孕育了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斯特勞斯父子、勃拉姆斯等音樂巨人,為世界留下了無數不朽的樂章,如小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優美的旋律直到今天仍然經久不衰。
維也納人的音樂素養在歐洲享有盛名。維也納盛產音樂;而維也納人熱愛音樂,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音樂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年維也納都要舉辦幾百場大小不一、內容各異的音樂會,維也納人熱衷於這些音樂會,以他們高超的專業服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和本國的觀眾。這座城市的音樂魅力長久不衰的原因在於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和音樂底蘊,也在於維也納人始終堅定地維護其音樂地位有關。音樂已經滲透到維也納人的心靈;維也納人把音樂作為“立市之本”加以精心打造和維護。
話題最後轉到開餐館上,會長問梁曉秀打算什麽時候在奧地利開設餐館。
梁曉秀說最遲不超過一年。她想在維也納國際人士聚集的地方開一家中餐館;同時在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兩座城市開兩家中餐館。至於投資建餐館的事,她委托布朗和會長溝通、諮詢。
會長說,在奧地利開中餐館肯定不會賠錢:奧地利不缺食客,隻要餐館有特色有特點,一般都會有顧客。
梁曉秀心想:你這個老外哪知道我的具體想法呢?我可不會輕易投資建餐館,我是為了賺大錢才來投資的。你們這些老外總是以你們自己的視角看待問題,總以為你們最聰明。什麽叫不會賠錢?賠錢我來開什麽餐館?其實你們的視角往往是單一的、直線的、片麵的。
晚宴持續了三個小時,梁曉秀初步摸透了奧地利人的脾氣秉性。
布朗提前和商會會長取得聯係,告知他們將要在奧地利投資建餐館,想請教有關在奧地利的投資事宜。奧地利商會有一個機構專門給外國人來奧地利投資做諮詢。
晚宴設在商會會長家裏,他們到達會長家時,會長卡爾?格茨邁克博士站在門口迎接他們,他是布朗的朋友,見到布朗挺親熱,說歡迎他們來他家做客。布朗把梁曉秀和米拉介紹給會長。
那天晚宴會長還邀請了幾位奧地利商界的朋友,總共有8個人。進入餐廳,梁曉秀看到那幾位客人站在餐廳,喝著餐前酒,抽著煙正在聊天。他們都說德語,梁曉秀不會說德語,便用法語和他們交流。其中有三位客人不懂法語,隻會英語,還得讓布朗給梁曉秀翻譯。梁曉秀此時覺得更有必要學習德語了,不會德語就沒法和他們溝通,沒法溝通就搞不清楚奧地利的商業環境和種種規矩。
梁曉秀來到奧地利後,總想了解奧地利人的性格和特點,她認為那是在奧地利開餐館的必修課。格茨邁克會長很健談,對梁曉秀挺客氣,梁曉秀便想借此了解奧地利人的特點。會長能講法語,他們交流沒問題。
會長嘴裏叼著一個煙鬥,看起來很有紳士派頭,他問梁曉秀來到奧地利後,對奧地利印象如何。
梁曉秀說:“你們的國家美如畫,這是我的第一印象。”
他說好多初來奧地利的人都有那種印象:奧地利很美,像油畫一樣。
他們寒暄幾句後,梁曉秀說她第一來奧地利,對奧地利的情況不熟悉,特別是對奧地利人可以說一無所知。她很想了解奧地利人。
會長說:“奧地利是一個小國,國民務實、嚴謹,有時還有一點保守,但是我們奧地利人很好客,也很熱情。”
“會長先生,我想知道奧地利人有什麽特點?”梁曉秀直奔主題。
“奧地利人有什麽特點?梁小姐,你這麽一問,我還真不好迴答你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其他國家的人對奧地利的評價。”
“那太好了。”
照會長的說法,其他國家的人對奧地利的評價綜合起來有兩種:
其一,奧地利人心胸狹窄,小氣,摳門,自私,刻板,冷漠,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山民封閉的眼界和小國寡民的思維方式;
其二,奧地利人心地善良,助人為樂,彬彬有禮,熱情好客,樸實無華,有頭腦有思想,是一個令人喜歡的民族。
梁曉秀聽了這個評價,私下以為這個評價或許很恰當。會長心胸開闊,敢於說出別人不好的評價。她等著會長解釋那兩種評價。
會長說,以上兩種情況在奧地利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體現。奧地利是一個德語國家,在許多方麵,奧地利人具有日耳曼民族那種實幹精神和守紀律的做派。他們趨於保守,不會像南歐人那樣心血來潮、那樣熱情奔放、那樣無拘無束;相反,他們一般做事情都認真、耐心、專注。有人說有些奧地利人斤斤計較,令人討厭,有一幅小市民的嘴臉,他認為那是無稽之談!
梁曉秀私下想: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它的兩麵性;但與其他歐洲國家的人相比,奧地利人的兩麵性不是很突出的。總之,他們趨於保守,不會輕易向別人透露他們的心思。
會長最後說,當然了,奧地利人看重頭銜,等級分明十分嚴格。
梁曉秀感覺會長說的是實話。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了解一個人、一個民族是一件很複雜又很難的事。她在和商業夥伴打交道時,她會揣摩著對方的心理狀態、民族特性和個人性格,免得不得要領,鬧出笑話。她從會長身上了解到奧地利人的一個特點:他們並不是一個固執的民族。
這時晚宴開始了。會長為當晚的10位客人安排座次,請梁曉秀坐在她正對麵,接著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他致詞說:“今天請各位女士和先生來我家做客,有兩個目的:一是,請各位暢所欲言,發表高見;二是,為各位提供一個相互認識的平台,同時請大家品嚐美食佳肴。”
開場白話不多,但一目了然。
在能容納十幾個人的長方形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桌布,上麵擺放著鮮花、燭台、水晶酒杯和歐洲餐具。兩盞施華洛世奇水晶吊燈懸掛在餐桌的正上方,把餐桌照得美麗無比,營造出奢華晚宴的氣氛。
服務生開始上菜了,一共五道菜:奶油蘑菇湯、牛排、大蝦、烤雞、沙拉,此外還有意大利麵條、點心、水果、冰激淋、奧地利紅酒和幾種飲料。
梁曉秀看菜量挺大,便有選折性地吃了幾樣菜,感覺味道非常好,彼岸和會長說她沒想到奧地利的菜品那麽好吃。會長知道她來自法國,便說法國人總以為法餐才是歐洲最好的餐飲,殊不知奧餐並不亞於法餐。奧地利不僅盛產風景,還盛產美食。
席間,會長頻頻舉杯表示歡迎布朗一行三人。布朗說他很榮幸應邀參加這次晚宴,感謝會長的盛情邀請。
宴會開始後,大家先說了一些客套話,梁曉秀問了幾個有關奧地利和維也納的問題。她說,她來奧地利在飯館吃飯,發現奧地利餐館的飯菜供應量一般都較大,但價格卻比西歐餐館便宜不少。
這時一個商人說,就連奧地利的美國星期五連鎖餐廳供應的菜肴也比其他歐洲國家的美國星期五餐廳供應的量大。這就是奧地利人的大氣。
梁曉秀請那人給他們推薦幾家維也納的餐館。
那人說,維也納有一個著名的餐廳,以燉牛肉著稱。燉牛肉是一道名菜,牛肉燉得非常軟,味道鮮美,但價格不菲。多瑙河岸邊的燒烤餐廳是一個非常好的餐館,那裏的烤豬排和烤魚,量大、味道好而且還物美價廉。
參加晚宴的都是商人,話題自然漸漸轉到了經商上。
一個商人說,維也納是繼紐約、日內瓦之後的第三大聯合國機構所在地。這裏有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工業發展組織、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等200餘家國際組織。維也納為這些國際組織的官員和各國外交家和政治家提供了一個中立的舞台和活動場所。維也納的商人抓住機會做國際人士的生意獲利不少。
梁曉秀問怎麽獲利。
那人說,在維也納聯合國辦事處以及國際會議中心那一帶,有很多飯店、餐館、商務俱樂部等商業機構,他們專門為那些國際人士提供服務。那些國際職員和前來開會的各國人士都挺有錢,舍得花錢,他們是維也納稅收的重要來源。
梁曉秀立即敏感地意識到,她就應該把餐館開到那個國際人士聚集的地方,賺那些國際人士的錢。
另一個商人說,維也納各大音樂廳在那一帶設有售票處,專門向那些國際人士兜售音樂會門票。那些國際人士大都光顧過維也納的音樂廳,領略過音樂之都的魅力。
這時會長說,那要看什麽樣的音樂會門票。一般音樂會的門票不大容易都賣出去,但一流音樂會的門票根本不愁賣。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為例,每年演出300場,演出內容幾乎不重複,場場爆滿。門票分為abc三種,價格昂貴,幾百歐元一張,有時居然還一票難求呢。
梁曉秀問什麽那家音樂廳的門票賣得那麽火。
會長說,國家歌劇院是維也納最好的音樂廳。德語歌劇的重要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如莫紮特、貝多芬及近代作曲家馬勒、施特勞斯、瓦格納等大師的作品經常在那裏演出。可以說,在那裏演出的都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歌劇團,所以不愁沒有聽眾。到那裏欣賞音樂的觀眾除專業人士外,大多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音樂愛好者。畢竟,那麽貴的門票不是一般人能承擔起的。
梁曉秀又說,她早就聽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她由此想到另一個問題:維也納人是怎麽打造出音樂之都的。
會長說,維也納是西方音樂的聖殿,這座城市孕育了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斯特勞斯父子、勃拉姆斯等音樂巨人,為世界留下了無數不朽的樂章,如小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優美的旋律直到今天仍然經久不衰。
維也納人的音樂素養在歐洲享有盛名。維也納盛產音樂;而維也納人熱愛音樂,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音樂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年維也納都要舉辦幾百場大小不一、內容各異的音樂會,維也納人熱衷於這些音樂會,以他們高超的專業服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和本國的觀眾。這座城市的音樂魅力長久不衰的原因在於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和音樂底蘊,也在於維也納人始終堅定地維護其音樂地位有關。音樂已經滲透到維也納人的心靈;維也納人把音樂作為“立市之本”加以精心打造和維護。
話題最後轉到開餐館上,會長問梁曉秀打算什麽時候在奧地利開設餐館。
梁曉秀說最遲不超過一年。她想在維也納國際人士聚集的地方開一家中餐館;同時在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兩座城市開兩家中餐館。至於投資建餐館的事,她委托布朗和會長溝通、諮詢。
會長說,在奧地利開中餐館肯定不會賠錢:奧地利不缺食客,隻要餐館有特色有特點,一般都會有顧客。
梁曉秀心想:你這個老外哪知道我的具體想法呢?我可不會輕易投資建餐館,我是為了賺大錢才來投資的。你們這些老外總是以你們自己的視角看待問題,總以為你們最聰明。什麽叫不會賠錢?賠錢我來開什麽餐館?其實你們的視角往往是單一的、直線的、片麵的。
晚宴持續了三個小時,梁曉秀初步摸透了奧地利人的脾氣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