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停留的20多天,梁曉秀感覺德國人有助人為樂的一麵,他們助人為樂的做法簡直就是“活雷鋒”。
汽車開出特裏爾不久,布朗就迷路了,他把車開到了鄉間小路,怎麽也找不著開往薩爾路易的公路。他隻好把車停在一個小鎮的便道上,下車找人問路。梁曉秀和米拉也下車,四處找人。這時有一位德國老人緩步而來。布朗迎上去,向老人問路,沒料到老人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不知道那條路怎麽走。
布朗說沒關係,他再問問別人。
布朗剛走兩步,老人叫住他說:“先生,請等一等。我女兒可能知道去薩爾路易的路怎麽走。我家離這兒不遠,請你再等一會兒,我去叫我女兒過來。”
梁曉秀問米拉那個老人說了什麽,米拉翻給她聽,她聽了挺感動,覺得那個德國老人就是助人為樂的典型。
過了十幾分鍾,老人領著他的女兒過來了。他女兒告訴布朗應該怎麽走。老人站在一邊,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像在說,我們家終於有人知道這條路了。
布朗聽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怎麽走。
老人看出了名堂,微笑得意的表情一下子變得焦慮緊張起來。老人叫上了勁,立即果斷地采取了最有效的措施:“尼娜,你去把車開來,帶這位先生去找那條路!”他說話的口氣,簡直就像是將軍給士兵下命令。
三十幾歲的女兒立即服從命令,隻說了一句話:“我一會兒就迴來!”說完,女兒幾乎是奔跑著離開了。
梁曉秀深為感動,馬上用德語對老人說:“謝謝你。”
老人也用德語迴答說:“別客氣。”
不到十分鍾,女兒駕車過來了。老人堅定地又下了一道命令:“請你們跟著她的車走!”
“是,先生!”布朗如同士兵一樣迴答道。他發動著了車後,搖開車窗用德語說:“非常感謝您!”
老人的臉上又有了笑容,用德語幹脆利落地說了一句:“不用謝!”那神情似乎是在說這點事,我還辦不成?
車開出幾十米後,梁曉秀從後視鏡看到老人依然站在路邊,望著他們的車,那情景就好像將軍在為他的士兵送行。布朗跟著老人女兒的車,足足開了半個小時才到達通往薩爾路易公路的路口。
梁曉秀下車謝過老人的女兒後,陷入了沉思:這位德國老人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她好像看到了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書中描繪的一個場景:一位德國老先生為了給從法國來的克利斯朵夫接風洗塵,不顧年邁體弱,深更半夜硬是搭梯子下到地下室,取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款待客人。結果,老人著了涼,最後竟得了傷風不治而死。幾年前讀的這個片段,現在竟然又在她的眼前浮現,而且是立體的,活生生的。
汽車駛上公路後,梁曉秀告訴布朗和米拉,她對那個老人印象深刻,在中國人們管那種人叫“雷鋒”;而那位德國老人就是“德國雷鋒”。布朗不知道雷鋒,隻說德國人認真,他們問路,德國人告訴他們怎麽走,這沒什麽。
這位德國老人給梁曉秀留下的印象之深刻,遠勝過她接觸過的其他德國人,因為她覺得老人他給她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課,使她對德國人有了一個直觀、可靠的認識。老人不知道那條路該怎麽走,但他卻把女兒叫來給他們帶路,就這一點而言,他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人。
她想,這就是德國人的個性呀:認真,嚴謹,負責。這決不是單純的助人為樂,這裏麵飽含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她忽然明白:德國的產品質量為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不就是因為德國人的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才製造出那麽多舉世公認的優質產品嗎?
他們很快到達薩爾路易,從那兒到慕尼黑要途經海德堡,布朗建議他們在海德堡住一天,第二天再開往奧地利。
重返海德堡,梁曉秀挺高興,她太喜歡這個城市了。他們事先沒有預定酒店,找了好半天也沒找到一家酒店。布朗一直把車開到海德堡郊區才找到一家酒店。
在酒店附近,梁曉秀看到有很多美國軍人在遛彎,她問布朗那一帶為什麽有那麽多美國軍人。布朗說海德堡是美軍在德國的軍事基地,有好幾萬美國軍人駐紮在海德堡。
梁曉秀不明白美軍為什麽駐紮在德國。布朗便給她介紹了有關情況。
二戰期間,美軍與德軍進行了曆史上規模最大、最殘酷的戰鬥;但是二戰之後,這兩個國家的軍隊迅速恢複了關係。美軍在德國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梁曉秀默默地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布朗說,二戰結束後,許多美國軍人對森巴赫、拉姆施泰因、施韋因福特這些地名非常熟悉。他們在這些地方服役並找到了德國朋友。美國在海外最大的軍用機場就設在拉姆施泰因;格拉芬沃爾是美軍在歐洲的最大培訓基地;在蘭施圖爾則建立了美軍在海外的最大野戰醫院。
“這麽說,德國人願意讓美軍駐紮在德國?”梁曉秀好奇地問。
“目前兩國是盟友。”布朗迴答說。
“挺有意思。”
布朗說,位於海德堡的美軍總部負責全歐範圍22000棟建築,這些建築分布在239處。在70年代,美軍約有189000名軍事人員駐紮在德國,他們分別在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或萊茵蘭-普法爾茨等地服役。在凱撒斯勞滕地區,生活著4萬名美國軍人和他們的家屬。
梁曉秀說:“美軍人數可真夠多的呀。他們和德國人相處的怎樣?”
布朗說:“戰後,許多美國軍人與德國成親,總數大約有10萬人。這些人中有不少退役後在德國定居下來,也有一部分帶著家眷迴到美國,為美國增添了新的德國移民。”
聽了布朗的一番介紹,梁曉秀對德國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汽車開出特裏爾不久,布朗就迷路了,他把車開到了鄉間小路,怎麽也找不著開往薩爾路易的公路。他隻好把車停在一個小鎮的便道上,下車找人問路。梁曉秀和米拉也下車,四處找人。這時有一位德國老人緩步而來。布朗迎上去,向老人問路,沒料到老人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不知道那條路怎麽走。
布朗說沒關係,他再問問別人。
布朗剛走兩步,老人叫住他說:“先生,請等一等。我女兒可能知道去薩爾路易的路怎麽走。我家離這兒不遠,請你再等一會兒,我去叫我女兒過來。”
梁曉秀問米拉那個老人說了什麽,米拉翻給她聽,她聽了挺感動,覺得那個德國老人就是助人為樂的典型。
過了十幾分鍾,老人領著他的女兒過來了。他女兒告訴布朗應該怎麽走。老人站在一邊,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像在說,我們家終於有人知道這條路了。
布朗聽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怎麽走。
老人看出了名堂,微笑得意的表情一下子變得焦慮緊張起來。老人叫上了勁,立即果斷地采取了最有效的措施:“尼娜,你去把車開來,帶這位先生去找那條路!”他說話的口氣,簡直就像是將軍給士兵下命令。
三十幾歲的女兒立即服從命令,隻說了一句話:“我一會兒就迴來!”說完,女兒幾乎是奔跑著離開了。
梁曉秀深為感動,馬上用德語對老人說:“謝謝你。”
老人也用德語迴答說:“別客氣。”
不到十分鍾,女兒駕車過來了。老人堅定地又下了一道命令:“請你們跟著她的車走!”
“是,先生!”布朗如同士兵一樣迴答道。他發動著了車後,搖開車窗用德語說:“非常感謝您!”
老人的臉上又有了笑容,用德語幹脆利落地說了一句:“不用謝!”那神情似乎是在說這點事,我還辦不成?
車開出幾十米後,梁曉秀從後視鏡看到老人依然站在路邊,望著他們的車,那情景就好像將軍在為他的士兵送行。布朗跟著老人女兒的車,足足開了半個小時才到達通往薩爾路易公路的路口。
梁曉秀下車謝過老人的女兒後,陷入了沉思:這位德國老人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她好像看到了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書中描繪的一個場景:一位德國老先生為了給從法國來的克利斯朵夫接風洗塵,不顧年邁體弱,深更半夜硬是搭梯子下到地下室,取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款待客人。結果,老人著了涼,最後竟得了傷風不治而死。幾年前讀的這個片段,現在竟然又在她的眼前浮現,而且是立體的,活生生的。
汽車駛上公路後,梁曉秀告訴布朗和米拉,她對那個老人印象深刻,在中國人們管那種人叫“雷鋒”;而那位德國老人就是“德國雷鋒”。布朗不知道雷鋒,隻說德國人認真,他們問路,德國人告訴他們怎麽走,這沒什麽。
這位德國老人給梁曉秀留下的印象之深刻,遠勝過她接觸過的其他德國人,因為她覺得老人他給她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課,使她對德國人有了一個直觀、可靠的認識。老人不知道那條路該怎麽走,但他卻把女兒叫來給他們帶路,就這一點而言,他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人。
她想,這就是德國人的個性呀:認真,嚴謹,負責。這決不是單純的助人為樂,這裏麵飽含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她忽然明白:德國的產品質量為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不就是因為德國人的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才製造出那麽多舉世公認的優質產品嗎?
他們很快到達薩爾路易,從那兒到慕尼黑要途經海德堡,布朗建議他們在海德堡住一天,第二天再開往奧地利。
重返海德堡,梁曉秀挺高興,她太喜歡這個城市了。他們事先沒有預定酒店,找了好半天也沒找到一家酒店。布朗一直把車開到海德堡郊區才找到一家酒店。
在酒店附近,梁曉秀看到有很多美國軍人在遛彎,她問布朗那一帶為什麽有那麽多美國軍人。布朗說海德堡是美軍在德國的軍事基地,有好幾萬美國軍人駐紮在海德堡。
梁曉秀不明白美軍為什麽駐紮在德國。布朗便給她介紹了有關情況。
二戰期間,美軍與德軍進行了曆史上規模最大、最殘酷的戰鬥;但是二戰之後,這兩個國家的軍隊迅速恢複了關係。美軍在德國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梁曉秀默默地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布朗說,二戰結束後,許多美國軍人對森巴赫、拉姆施泰因、施韋因福特這些地名非常熟悉。他們在這些地方服役並找到了德國朋友。美國在海外最大的軍用機場就設在拉姆施泰因;格拉芬沃爾是美軍在歐洲的最大培訓基地;在蘭施圖爾則建立了美軍在海外的最大野戰醫院。
“這麽說,德國人願意讓美軍駐紮在德國?”梁曉秀好奇地問。
“目前兩國是盟友。”布朗迴答說。
“挺有意思。”
布朗說,位於海德堡的美軍總部負責全歐範圍22000棟建築,這些建築分布在239處。在70年代,美軍約有189000名軍事人員駐紮在德國,他們分別在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或萊茵蘭-普法爾茨等地服役。在凱撒斯勞滕地區,生活著4萬名美國軍人和他們的家屬。
梁曉秀說:“美軍人數可真夠多的呀。他們和德國人相處的怎樣?”
布朗說:“戰後,許多美國軍人與德國成親,總數大約有10萬人。這些人中有不少退役後在德國定居下來,也有一部分帶著家眷迴到美國,為美國增添了新的德國移民。”
聽了布朗的一番介紹,梁曉秀對德國人又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