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布朗的對話中,梁曉秀學到了不少東西,對德國的了解程度不斷加深。她向布朗提了一個重要問題:德國是怎樣變得富有的?
布朗說,德國的富裕源於德國是一個創新大國;沒有創新,就沒有今日富裕的德國。在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市場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德國同樣麵臨著全球分工的局麵,所以德國必須創新,拿出自己的實力來。
“布朗,你說拿出自己的實力,那是指什麽?”
“德國重新審視自己之下,發現德國目前仍然擁有獲得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資源:科學家、研發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頭腦。”
“你的意思是:德國的創新能力就取決於這些人的頭腦?”
“對。換句話說,德國擁有人才,而人才就是最重要的資源。這些人才分布在德國的研究所、高校和企業中,到目前為止在許多領域他們還是世界頂尖科技研究人才。德國期望通過這些人才聰明的頭腦破解經濟難題,應對挑戰。”
“布朗,你總說應對挑戰,我不明白德國的經濟這麽發達,還用應對什麽挑戰呢?”
“挑戰很多,無處不在。無論是德國政府還是德國企業界都認為,德國企業麵臨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挑戰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譬如說美國、日本的企業就是德國企業的競爭對手。美國和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得越來越有競爭力,他們的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而且還有不斷發明的新技術問世。盡管德國的產品質量更卓越,但是在國際市場,產品的價格是顧客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價格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在價格方麵,德國企業無法與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競爭。”
梁曉秀對價格特別敏感,她的餐館就麵臨著價格問題。
布朗認為,對於世界市場而言,價格是製勝的法寶。
梁曉秀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價格就是市場製勝的法寶。她在德國開中餐館,首先要考慮價格問題。
布朗展開說,德國全球集團化公司在應對全球化挑戰方麵站在前沿陣地,以他們的研發、產品和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德國經濟的發展。德國全球集團化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集中全球經營的核心業務,掌握世界上幾乎所有地區的技術、客戶需求、營銷和分銷渠道。集團的領導職能、研究和開發的重要任務留在本土;營銷、設計和客戶管理都留在了國內;生產則幾乎都在低成本國家完成。集團從低成本國家采購標準部件、預製件,並將這些產品進行相應的調整、組合、改造,之後再投入當地的市場。
梁曉秀受到啟發,也決定將來就把飯店的總部設在裏爾,牢牢掌握核心業務,輻射其他國家。
布朗對德國經濟做了預測:
德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有賴於德國的創新領域和創新能力,創新始終是德國未來發展的動力和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因素。
德國的創新能力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居於前列。德國的大學、研究所和大企業是德國創新的主力軍。
德國領導人認為,德國是一個注重知識的國家,更是一個看重創新的國家
梁曉秀問:創新是怎麽產生的?
布朗的迴到很精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創新的推動力──德國人正具備這一點。他們對研究事物的本質和現象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隻要認準的事情,他們就會采取極其認真的態度,窮追不舍,刨根問底,求得正確答案。如果說創新的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天賦,那麽德國經濟成功的秘訣就是它的創新能力。他們的創新與開發幾乎並行前進;他們不是等待市場,等待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引領市場,告訴人們還需要哪些改進,需要哪種產品。
“那麽,創新究竟是什麽東西呢?”梁曉秀又問。
布朗的迴答很有深度: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創新就是即席創作、試驗、變革、以敏銳的眼光捕捉新事物並看到新東西的能力。英國行為學家戴斯蒙?莫裏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高潮是在生命的後30年實現的。德國人認為,未來關鍵工業的發展需要聰明的頭腦──創新的頭腦。在歐洲專利局申報的專利中,來自德國的專利就達到20%之多。在專利申報方麵,德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能創新的物種。在創新方麵,德國人尤為熱情,甚至是無與倫比的;創新似乎是他們的天賦,是他們的專利。他們不厭其煩、長年累月研究、琢磨新事物、新產品,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把成果推向市場;然後再研究、再琢磨、再開發,循環發展,樂此不疲。
德國人善於創新,而德國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員工則又把創新的成果完美無缺地直接轉化為產品。德國員工的高效、可靠、積極享有全球聲譽。德國人始終認為: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是國際市場中的製勝法寶。正因此,德國的革新密度超過許多國家;而“德國製造”仍然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頂級品牌。德國有足夠令全世界感興趣的點子和創新。德國擁有汽車技術的領先市場:全世界在汽車領域唯德國馬首是瞻。近一個世紀以來,德國汽車在向世界市場提供汽車產品的同時,每年都在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始終走在世界汽車發展的前列,令其競爭對手難以超越;而其追隨者更是難以跟上德國汽車製造業的步伐。
德國的創新能力不僅表現在傳統產業如汽車、機械、化工等方麵,還表現在新興產業和新興科技產業方麵,如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仿聲技術、環保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眾多領域。這些新興產業和新興科技已經成為德國創新的主要領域和重要的試驗田。
德國迫切希望德國的創新能力突破未來,開啟新技術。
生物技術是未來科技的關鍵技術,德國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所謂生物技術是指生物學、化學和化學工程學匯集成一個新的品種,從而誕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新行業。專家估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有20%的新型藥物通過生物過程來製造。目前在德國從事生物工程研究和生產的企業有600家。德國的大學和研究所也在下大力氣研究生物技術。
納米技術是德國研究機構始終追蹤研究的課題。小型化、微型化、精確化是未來產品、科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而納米技術是解決這些科學難題的最佳途徑。手腕電腦裏的圖書館、炭原子構成的薄如皮膚的靈活的顯示屏──在納米技術這個最小的結構世界裏似乎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納米技術還沒有發展成熟,潛力巨大,一旦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布朗講的許多專業術語,梁曉秀聽不懂,按她的理解,德國人就是點子多,花樣多,總能弄出新玩意來。人是第一位的,有什麽樣的人才,才會有什麽樣的市場。她讓布朗評價德國人才。
布朗說,德國在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在於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科技人才和一流科研機構。德國的科研創新國度是由25萬名各大研究所、大學和經濟界的科學家們共同支撐起來的。這些人具有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的特征:熱衷於發明創造。
梁曉秀問:“德國人才是不是都在大學裏培養出來的?”
布朗沒有直接迴答她的問題,而是間接迴答道:德國有372所大學,其中有一些頂尖大學是世界著名大學,為德國的創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德國大學把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以及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視為世界頂尖大學,作為榜樣加以學習。德國大學培養、鼓勵青年學生的創造精神,向他們灌輸創新人才的特質:具有新思想,懷疑舊事物,相信自己的想象,這是富於創新的人所共有的品質。
德國大學的分布十分合理:不僅分布在大城市,而且在小城市中有不少世界著名大學,在海德堡、哥廷根或維爾茨堡這些較小的城市裏,德國大學同樣成為鍛造學人的熔爐,這些大學同樣在國際上代表德國高校顯赫的聲望。德國大學這種科學的布局使得德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個地方的教育和研究資源分布合理,特別有利於提高、普及全民的科學水平。
“布朗,按我的理解,德國人才都是大學培養出來的,是這樣嗎?”
“你的理解沒錯,梁小姐。在當今世界,高等教育扮演著引領世界新潮流、新科技、新思想的作用;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能在科學上取得多大成就——除非他是天才。”
“照你這麽說,大學培養了那些頂尖人才,使他們做到了創新。”
按照布朗的說法,大學不過是一個科學家的起步階段;未來研究才是出成果的關鍵因素。他以德國研究機構為例,給梁曉秀講了這個道理。
德國有眾多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在世界上一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經濟研究所有:柏林經濟研究所、慕尼黑伊福研究所、哈勒經濟研究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這些一流研究所從基礎科學到尖端技術,從人文科學到社會經濟學,研究涉及到人類發展的一切學科、課題及未來發展趨勢,為德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社會、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指明發展方向,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例如,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登尼斯?斯諾建議,對德國的社會保障體係實行大幅度個體化:建立一種個人就業賬戶,每個就業人員把錢存入這個個人賬戶,可以減少納稅。一旦失業,個人可以從賬戶提錢;如果一直就業,可以退休後從中提款,增加退休收入。
在科學研究領域,德國大學和德國的研究所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唯一明顯的區別是:大學的重要作用是培養人才,向社會輸送人才。這些年輕的學子是德國未來發展的希望。
德國科技進步的發動機主要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弗朗霍夫學會、萊布尼茨學會以及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等超大型科研機構下屬的各個研究所。其中馬克斯-普朗克學會麾下的馬普研究所早已成為德國諾貝爾獎的熔爐,從1948年起在馬普所出現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迄今為止,共有76名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德國科學家還在繼續獲獎。德國的科學研究是德國創新的保障,在科研領域德國涉足了幾乎所有的研究領域。
布朗講得越來越深入,深深吸引了梁曉秀:
最高水平的基礎研究:這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研究宗旨。該學會是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學會。普朗克(1858-1947)以量子論帶來了物理學的革命,並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他臨終前囑咐後人堅持他的科學和道德信仰:“不依附於任何時代的潮流,而隻服務於科學的真理。”馬普學會下設78家馬普研究所,共有12500名工作人員,其中有4300名傑出的科學家,主要致力於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方麵的基礎研究。基礎科學是一切科學發展、突破的關鍵科學;沒有雄厚的基礎科學研究,就沒有科學上的重大發明創造。基礎研究時間長,投入多,見效慢,但它具有持續性、穩定性特點,一旦有所突破,往往給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麵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是所有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不敢忽視的研究領域。這是一個耗費心血、枯燥無味而又往往“費力不討好”的研究領域,許多科學家投入一生的精力和時間,最終也沒有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而德國人的民族特點非常適合於基礎科學的研究:他們耐得住寂寞,甘於坐冷板凳,苦思冥想,反複計算,不畏懼任何阻力和困難,在他們頭腦中隻有一個目的:破解難題。
為了迅速成功而開展研究:這是弗朗霍夫學會的研究宗旨。本著這個宗旨,弗朗霍夫學會的各個研究機構對實用性、見效快的研究項目進行集中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學會的研究機構與企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使得研究的課題和項目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弗朗霍夫學會有80多家研究所,12500名工作人員,研究範圍涵蓋了從適應技術、集成電路到材料力學等數百個技術領域。弗朗霍夫學會是以德國科學家約瑟夫?馮?弗朗霍夫(1787-1826)名字命名的研究機構。弗朗霍夫在德國曆史上率先開發了新的玻璃種類,改進了製造過程,完善了光學儀器的製造工藝。
寬廣的科學研究範圍:萊布尼茨學會奉行的研究宗旨。該學會擁有84所研究所,在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麵有很強的科研實力;同時也重視人文、社會科學和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學會研究機構因其研究領域的寬廣,具有大視野、跨學科研究的特點。這種研究方法,使得研究人員往往能在不同的學科中獲得靈感,舉一反三,獲得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研究機構的研究宗旨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在數學、哲學、心理學、語言學和曆史學方麵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被視為德國最偉大的全才。萊布尼茨的科學精神始終是萊布尼茨學會及其84所研究機構的遵循的原則。
具有未來意義的課題:這是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的研究宗旨。該聯合會是德國最大的科學組織,由15個自然科學、技術和生物學、醫學研究中心組成,共有24000人,年度預算超過20億歐元。10000萬名科學家在能源、地球和環境、健康、關鍵技術、物質結構以及交通和太空等6個研究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探索未來世界眾多難題的解決方案。具有前瞻性和具有未來意義的研究課題,是這個研究會重點關注的研究項目。
布朗講完德國學術機構的概況時,梁曉秀已經想好了一個方案:她要在裏爾創建一個中餐研究中心,轉專門研究在歐洲發展中餐館的問題。她也要創新,在開拓市場方麵創新。布朗講的觀點和例子,她認為足夠她用了。
布朗看梁曉秀在沉思,他等了一會兒,等梁曉秀抬頭看他時,他說德國有一個地方專門出高級點子。
“那是什麽地方?”
“林島。它位於巴伐利亞州博登湖畔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因1951年在這裏創辦了諾貝爾獎得主年會而被稱為智慧之島。數百名新生代年輕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幾十名科學界泰鬥──諾貝爾獎獲得者每年聚集在這裏,自由討論,探討世界。化學、物理、經濟學是年會重點討論的內容。每一位諾獎得主與幾十個新生代科研人員分成一組,進行討論。這個諾獎年會現已在國際上頗有影響,許多諾獎得主都願意來這裏與年輕的科研人員交流,對話並發表主旨演講。”
“我將來也辦一個這樣場所,專門探討中餐在歐洲發展的情況。”
布朗覺得梁曉秀在開玩笑,他沒當一迴事,而說在德國科學家的頭腦裏,未來就是現在。他們每天在辦公室、在實驗室為未來世界工作。正是他們的創造性和好奇心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發現和新的世界。
布朗說,德國的富裕源於德國是一個創新大國;沒有創新,就沒有今日富裕的德國。在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市場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德國同樣麵臨著全球分工的局麵,所以德國必須創新,拿出自己的實力來。
“布朗,你說拿出自己的實力,那是指什麽?”
“德國重新審視自己之下,發現德國目前仍然擁有獲得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資源:科學家、研發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頭腦。”
“你的意思是:德國的創新能力就取決於這些人的頭腦?”
“對。換句話說,德國擁有人才,而人才就是最重要的資源。這些人才分布在德國的研究所、高校和企業中,到目前為止在許多領域他們還是世界頂尖科技研究人才。德國期望通過這些人才聰明的頭腦破解經濟難題,應對挑戰。”
“布朗,你總說應對挑戰,我不明白德國的經濟這麽發達,還用應對什麽挑戰呢?”
“挑戰很多,無處不在。無論是德國政府還是德國企業界都認為,德國企業麵臨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挑戰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譬如說美國、日本的企業就是德國企業的競爭對手。美國和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得越來越有競爭力,他們的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而且還有不斷發明的新技術問世。盡管德國的產品質量更卓越,但是在國際市場,產品的價格是顧客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價格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在價格方麵,德國企業無法與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競爭。”
梁曉秀對價格特別敏感,她的餐館就麵臨著價格問題。
布朗認為,對於世界市場而言,價格是製勝的法寶。
梁曉秀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價格就是市場製勝的法寶。她在德國開中餐館,首先要考慮價格問題。
布朗展開說,德國全球集團化公司在應對全球化挑戰方麵站在前沿陣地,以他們的研發、產品和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德國經濟的發展。德國全球集團化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集中全球經營的核心業務,掌握世界上幾乎所有地區的技術、客戶需求、營銷和分銷渠道。集團的領導職能、研究和開發的重要任務留在本土;營銷、設計和客戶管理都留在了國內;生產則幾乎都在低成本國家完成。集團從低成本國家采購標準部件、預製件,並將這些產品進行相應的調整、組合、改造,之後再投入當地的市場。
梁曉秀受到啟發,也決定將來就把飯店的總部設在裏爾,牢牢掌握核心業務,輻射其他國家。
布朗對德國經濟做了預測:
德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有賴於德國的創新領域和創新能力,創新始終是德國未來發展的動力和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因素。
德國的創新能力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居於前列。德國的大學、研究所和大企業是德國創新的主力軍。
德國領導人認為,德國是一個注重知識的國家,更是一個看重創新的國家
梁曉秀問:創新是怎麽產生的?
布朗的迴到很精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創新的推動力──德國人正具備這一點。他們對研究事物的本質和現象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隻要認準的事情,他們就會采取極其認真的態度,窮追不舍,刨根問底,求得正確答案。如果說創新的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天賦,那麽德國經濟成功的秘訣就是它的創新能力。他們的創新與開發幾乎並行前進;他們不是等待市場,等待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引領市場,告訴人們還需要哪些改進,需要哪種產品。
“那麽,創新究竟是什麽東西呢?”梁曉秀又問。
布朗的迴答很有深度: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創新就是即席創作、試驗、變革、以敏銳的眼光捕捉新事物並看到新東西的能力。英國行為學家戴斯蒙?莫裏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高潮是在生命的後30年實現的。德國人認為,未來關鍵工業的發展需要聰明的頭腦──創新的頭腦。在歐洲專利局申報的專利中,來自德國的專利就達到20%之多。在專利申報方麵,德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能創新的物種。在創新方麵,德國人尤為熱情,甚至是無與倫比的;創新似乎是他們的天賦,是他們的專利。他們不厭其煩、長年累月研究、琢磨新事物、新產品,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把成果推向市場;然後再研究、再琢磨、再開發,循環發展,樂此不疲。
德國人善於創新,而德國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員工則又把創新的成果完美無缺地直接轉化為產品。德國員工的高效、可靠、積極享有全球聲譽。德國人始終認為: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是國際市場中的製勝法寶。正因此,德國的革新密度超過許多國家;而“德國製造”仍然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頂級品牌。德國有足夠令全世界感興趣的點子和創新。德國擁有汽車技術的領先市場:全世界在汽車領域唯德國馬首是瞻。近一個世紀以來,德國汽車在向世界市場提供汽車產品的同時,每年都在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始終走在世界汽車發展的前列,令其競爭對手難以超越;而其追隨者更是難以跟上德國汽車製造業的步伐。
德國的創新能力不僅表現在傳統產業如汽車、機械、化工等方麵,還表現在新興產業和新興科技產業方麵,如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仿聲技術、環保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眾多領域。這些新興產業和新興科技已經成為德國創新的主要領域和重要的試驗田。
德國迫切希望德國的創新能力突破未來,開啟新技術。
生物技術是未來科技的關鍵技術,德國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所謂生物技術是指生物學、化學和化學工程學匯集成一個新的品種,從而誕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新行業。專家估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有20%的新型藥物通過生物過程來製造。目前在德國從事生物工程研究和生產的企業有600家。德國的大學和研究所也在下大力氣研究生物技術。
納米技術是德國研究機構始終追蹤研究的課題。小型化、微型化、精確化是未來產品、科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而納米技術是解決這些科學難題的最佳途徑。手腕電腦裏的圖書館、炭原子構成的薄如皮膚的靈活的顯示屏──在納米技術這個最小的結構世界裏似乎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納米技術還沒有發展成熟,潛力巨大,一旦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布朗講的許多專業術語,梁曉秀聽不懂,按她的理解,德國人就是點子多,花樣多,總能弄出新玩意來。人是第一位的,有什麽樣的人才,才會有什麽樣的市場。她讓布朗評價德國人才。
布朗說,德國在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在於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科技人才和一流科研機構。德國的科研創新國度是由25萬名各大研究所、大學和經濟界的科學家們共同支撐起來的。這些人具有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的特征:熱衷於發明創造。
梁曉秀問:“德國人才是不是都在大學裏培養出來的?”
布朗沒有直接迴答她的問題,而是間接迴答道:德國有372所大學,其中有一些頂尖大學是世界著名大學,為德國的創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德國大學把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以及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視為世界頂尖大學,作為榜樣加以學習。德國大學培養、鼓勵青年學生的創造精神,向他們灌輸創新人才的特質:具有新思想,懷疑舊事物,相信自己的想象,這是富於創新的人所共有的品質。
德國大學的分布十分合理:不僅分布在大城市,而且在小城市中有不少世界著名大學,在海德堡、哥廷根或維爾茨堡這些較小的城市裏,德國大學同樣成為鍛造學人的熔爐,這些大學同樣在國際上代表德國高校顯赫的聲望。德國大學這種科學的布局使得德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個地方的教育和研究資源分布合理,特別有利於提高、普及全民的科學水平。
“布朗,按我的理解,德國人才都是大學培養出來的,是這樣嗎?”
“你的理解沒錯,梁小姐。在當今世界,高等教育扮演著引領世界新潮流、新科技、新思想的作用;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能在科學上取得多大成就——除非他是天才。”
“照你這麽說,大學培養了那些頂尖人才,使他們做到了創新。”
按照布朗的說法,大學不過是一個科學家的起步階段;未來研究才是出成果的關鍵因素。他以德國研究機構為例,給梁曉秀講了這個道理。
德國有眾多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在世界上一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經濟研究所有:柏林經濟研究所、慕尼黑伊福研究所、哈勒經濟研究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這些一流研究所從基礎科學到尖端技術,從人文科學到社會經濟學,研究涉及到人類發展的一切學科、課題及未來發展趨勢,為德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社會、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指明發展方向,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例如,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登尼斯?斯諾建議,對德國的社會保障體係實行大幅度個體化:建立一種個人就業賬戶,每個就業人員把錢存入這個個人賬戶,可以減少納稅。一旦失業,個人可以從賬戶提錢;如果一直就業,可以退休後從中提款,增加退休收入。
在科學研究領域,德國大學和德國的研究所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唯一明顯的區別是:大學的重要作用是培養人才,向社會輸送人才。這些年輕的學子是德國未來發展的希望。
德國科技進步的發動機主要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弗朗霍夫學會、萊布尼茨學會以及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等超大型科研機構下屬的各個研究所。其中馬克斯-普朗克學會麾下的馬普研究所早已成為德國諾貝爾獎的熔爐,從1948年起在馬普所出現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迄今為止,共有76名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德國科學家還在繼續獲獎。德國的科學研究是德國創新的保障,在科研領域德國涉足了幾乎所有的研究領域。
布朗講得越來越深入,深深吸引了梁曉秀:
最高水平的基礎研究:這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研究宗旨。該學會是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學會。普朗克(1858-1947)以量子論帶來了物理學的革命,並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他臨終前囑咐後人堅持他的科學和道德信仰:“不依附於任何時代的潮流,而隻服務於科學的真理。”馬普學會下設78家馬普研究所,共有12500名工作人員,其中有4300名傑出的科學家,主要致力於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方麵的基礎研究。基礎科學是一切科學發展、突破的關鍵科學;沒有雄厚的基礎科學研究,就沒有科學上的重大發明創造。基礎研究時間長,投入多,見效慢,但它具有持續性、穩定性特點,一旦有所突破,往往給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麵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是所有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不敢忽視的研究領域。這是一個耗費心血、枯燥無味而又往往“費力不討好”的研究領域,許多科學家投入一生的精力和時間,最終也沒有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而德國人的民族特點非常適合於基礎科學的研究:他們耐得住寂寞,甘於坐冷板凳,苦思冥想,反複計算,不畏懼任何阻力和困難,在他們頭腦中隻有一個目的:破解難題。
為了迅速成功而開展研究:這是弗朗霍夫學會的研究宗旨。本著這個宗旨,弗朗霍夫學會的各個研究機構對實用性、見效快的研究項目進行集中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學會的研究機構與企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使得研究的課題和項目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弗朗霍夫學會有80多家研究所,12500名工作人員,研究範圍涵蓋了從適應技術、集成電路到材料力學等數百個技術領域。弗朗霍夫學會是以德國科學家約瑟夫?馮?弗朗霍夫(1787-1826)名字命名的研究機構。弗朗霍夫在德國曆史上率先開發了新的玻璃種類,改進了製造過程,完善了光學儀器的製造工藝。
寬廣的科學研究範圍:萊布尼茨學會奉行的研究宗旨。該學會擁有84所研究所,在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麵有很強的科研實力;同時也重視人文、社會科學和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學會研究機構因其研究領域的寬廣,具有大視野、跨學科研究的特點。這種研究方法,使得研究人員往往能在不同的學科中獲得靈感,舉一反三,獲得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研究機構的研究宗旨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在數學、哲學、心理學、語言學和曆史學方麵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被視為德國最偉大的全才。萊布尼茨的科學精神始終是萊布尼茨學會及其84所研究機構的遵循的原則。
具有未來意義的課題:這是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的研究宗旨。該聯合會是德國最大的科學組織,由15個自然科學、技術和生物學、醫學研究中心組成,共有24000人,年度預算超過20億歐元。10000萬名科學家在能源、地球和環境、健康、關鍵技術、物質結構以及交通和太空等6個研究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探索未來世界眾多難題的解決方案。具有前瞻性和具有未來意義的研究課題,是這個研究會重點關注的研究項目。
布朗講完德國學術機構的概況時,梁曉秀已經想好了一個方案:她要在裏爾創建一個中餐研究中心,轉專門研究在歐洲發展中餐館的問題。她也要創新,在開拓市場方麵創新。布朗講的觀點和例子,她認為足夠她用了。
布朗看梁曉秀在沉思,他等了一會兒,等梁曉秀抬頭看他時,他說德國有一個地方專門出高級點子。
“那是什麽地方?”
“林島。它位於巴伐利亞州博登湖畔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因1951年在這裏創辦了諾貝爾獎得主年會而被稱為智慧之島。數百名新生代年輕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幾十名科學界泰鬥──諾貝爾獎獲得者每年聚集在這裏,自由討論,探討世界。化學、物理、經濟學是年會重點討論的內容。每一位諾獎得主與幾十個新生代科研人員分成一組,進行討論。這個諾獎年會現已在國際上頗有影響,許多諾獎得主都願意來這裏與年輕的科研人員交流,對話並發表主旨演講。”
“我將來也辦一個這樣場所,專門探討中餐在歐洲發展的情況。”
布朗覺得梁曉秀在開玩笑,他沒當一迴事,而說在德國科學家的頭腦裏,未來就是現在。他們每天在辦公室、在實驗室為未來世界工作。正是他們的創造性和好奇心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發現和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