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秀走在柏林商業大街上,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湧上心頭。她感覺自己很幸運:住在柏林最好的酒店,遊覽德國名城柏林,享受柏林最好的餐飲。她認為,逛商店是增長知識的一種方法。她喜歡逛街,喜歡逛商店,喜歡看來往的人流,更喜歡看那些她沒有見過的商品。


    布朗和米拉也喜歡逛商店,他們正好借這個機會陪梁曉秀商店。布朗說,他喜歡瓷器與水晶,歐洲瓷器和水晶在世界上同類產品中絕對是最好的。


    在柏林一家大百貨商店,他們來到了一個瓷器專櫃前觀看。


    布朗介紹說,300年前一直上溯到上千年,中國瓷器在歐洲被稱為“白金”,價格昂貴,隻有王公貴族才能用得起。如今,在德國、法國、丹麥、荷蘭等國生產的高檔瓷器,其製作的水平超越了中國瓷器的水平。


    梁曉秀不相他的話,她認為中國是瓷器發明國,瓷器的製作水平高於歐洲。但她細細觀看擺放在櫥窗裏的高檔瓷器後,才發現歐洲瓷器果然名不虛傳,其做工之精良,造型之優美,顏色之漂亮,如同一件高檔瓷器藝術品;中國瓷器確實落伍了。難怪講究的法國人都會在家裏展示他們的餐具。


    布朗告訴她:德、法、英三國的餐具是歐洲最好的餐具。上等餐具被歐洲人視為瓷器藝術品,象貢品一樣擺放在玻璃櫃內,向家人和外人展示。


    梁曉秀在戛納買的別墅展示廳裏還有不少歐洲高檔瓷器,她還沒來得及細看。她想下次到戛納好好看那些瓷器藏品。


    她朦朦朧朧記得,據史料稱,法國在華傳教士最初在景德鎮剽竊了中國瓷器的製作技術,從此歐洲開始仿製中國瓷器。


    中國人發明的瓷器到了歐洲人手裏,製成了具有歐洲文化特色的高檔藝術品,如瓷器掛件,瓷器花瓶,瓷器擺件。這些瓷器充分展示了歐洲人的設計水平和高超手藝。歐洲設計師和能工巧匠在瓷器上花費的時間、精力、智慧給予了他們豐厚的迴報。


    她看到一件高檔瓷器要價高達1000歐元,令她驚訝不已。她還發現歐洲國家的瓷器都有各自的風格和特點,但瓷器上的圖案卻或多或少有中國文化的痕跡,這些國家生產的瓷器中都有中國式的藍白相間的圖案,隻是圖案的內容有別於中國的瓷器。


    布朗說,如今瓷器在歐洲用途十分廣泛,除了餐具外,主要作為藝術品來出售。一般歐洲家庭都會在家裏擺放幾件瓷器作為裝飾品。瓷器的裝飾效果非常好,擺在屋裏非常醒目。


    米拉附和著說,瓷器作為擺設,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他們來到咖啡具和茶具專賣櫃台。


    歐洲茶具像歐洲餐具一樣,也成了一種瓷器藝術品。她看到一套上等歐洲茶具,標價500歐元以上。咖啡是歐洲人日常離不開的飲品,所以歐洲咖啡具像餐具一樣,也受到了設計師們的特別“關照”,他們製作了各種藝術造型的咖啡具。


    布朗說,但凡講究品位的歐洲家庭,都講究咖啡具,他們絕不會隨便使用一般的咖啡具,而會選折上等咖啡具。


    在茶具櫃台,她問布朗在歐洲,好像隻有英國人有喝茶的習慣,為什麽法國人沒有這個習慣呢?


    布朗迴答道:英國佬是和印度人學會喝茶的,當年他們還沒有開化,他們哪能和法國人相提並論呢?直到今天,英國人的餐飲還很落後,他們做的飯菜難以下口,他們還不懂得生活的情趣。在歐洲真正懂得生活情趣的隻有法國人。


    梁曉秀對酒具特別重視,在她看來,一個家庭的酒具最能反映這個家庭的品味和實力。她認為美酒佳釀必須配上高檔酒具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她在柏林百貨公司看到的歐洲酒具,其花樣之多,令她眼花繚亂。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威士忌酒杯、餐前酒杯、餐後酒杯、烈性酒杯,酒尊,即使啤酒杯也能分出數十種。


    她好奇地看著,售貨員不時給她講解這些酒杯的用途和工藝:


    酒杯是歐洲酒文化的一個載體,在高檔宴會場所一定要使用高檔酒杯,而且不同的酒必須使用不同的酒杯。最貴的酒杯都是水晶酒杯。法國頂級彩色水晶酒杯一隻就要價300歐元,一套6件法國高檔水晶酒杯大約3000歐元。


    布朗插話說,在歐洲人家裏做客,隻要看一眼這個家庭的酒杯,就大體能知道這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和鑒賞口味如何。講究的家庭吃一次飯要換好幾次酒杯,從來不馬虎。


    歐洲人一般根據客人的身份挑選酒杯,一般客人當然用普通酒杯;但遇有尊貴客人,他們則要拿出最好的酒杯。最好的酒杯盛上美酒,視覺感好,手感也好,更能突顯主人高貴的身份和典雅的情調。高檔水晶酒杯是歐洲家庭展示櫃內不可或缺的展品。


    擺在櫥窗裏的五顏六色的水晶酒杯在燈光的照耀下,散發出奇光異彩,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售貨員說,法國、德國、意大利製造的水晶酒杯是歐洲最好的酒杯,同樣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酒杯。有些人專門我收藏歐洲最好的水晶酒杯。


    梁曉秀對柏林的印象越來越好,覺得這座城市有很深的文化底蘊,體現了日耳曼民族的特征和特點。


    布朗的講解非常到位,他站在第三國人的立場觀察德國,對德國人的特點進行分析和解讀,令梁曉秀大感興趣。她想了解的恰恰是歐洲另一個國家的人對德國的認識。


    在布朗看來,人類相互了解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相互接觸,相互討論,相互爭論。梁曉秀認為,此外,還應該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他們就這個話題進行了一次對話。


    “你認為我怎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德國人呢?”


    “所謂了解就是多看、多聽、多想,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所以我要利用在德國的機會和時間盡量多觀察,多提問。”


    布朗提議他們在柏林聽音樂、看歌劇,晚上去憲兵廣場的音樂廳,聽音樂去。他說那是體驗德國的好方法;此外他們好好看看夜晚的憲兵廣場,體驗一下它的奢華魅力。


    梁曉秀喜歡音樂,在柏林聽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音樂,她當然樂意了。


    當晚,柏林愛樂樂團演奏了貝多芬交響曲。梁曉秀坐在音樂廳聽得入神,她的思緒隨著音樂的流動不停地奔流著。


    從音樂廳迴到酒店後,她還處於激動狀態。他們坐在酒店咖啡廳談起了當晚的音樂會。


    布朗說,歐洲是西方音樂的發祥地: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就誕生在歐洲大陸。莫紮特、貝多芬、亨德爾,一大串偉大音樂家的英名為世人所知。時至今日,歐洲的音樂依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為世人所推崇。歐洲的音樂普及率很高,觀眾的欣賞水平也較高。每年在歐洲各國都上演無數次音樂會,許多歐洲人懷著極大的熱情觀看這些音樂會。


    她說,音樂是歐洲人的驕傲,是歐洲人的一種精神依托和文化娛樂。她在巴黎看到音樂愛好者寧肯花幾百歐元看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也不會輕易花幾百歐元隨便買一件服裝。


    布朗告訴她說,歐洲國家普遍對音樂都很重視,音樂市場大,呈現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歐洲音樂市場的繁榮,造就了一批享有世界性聲譽的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演奏家。歐洲國家每年都舉辦為數眾多的文化藝術節,向大眾普及音樂知識。眾多的文化藝術節和民間音樂會以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獲得了歐洲民眾的迴應。


    第二天上午,他們又出來逛街。梁曉秀說,她就喜歡漫無邊際地走路,不知道從哪來,也不知道向何去,那才是上最好的逛街方式。他們在柏林大街上走了一個多小時,她的逛街的熱情不減。


    米拉告訴她,德國的許多刊物都大力向世界推薦柏林,認為柏林是德國的象征,柏林是繁華熱鬧的,柏林是德國的藝術殿堂。


    但梁曉秀認為,柏林的整體城市形象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柏林恐怕還得需要幾十年時間的建設。相比之下,巴黎已經完全成熟了。


    布朗分析說,柏林沒有像法蘭克福、科隆、波恩、漢堡、慕尼黑、斯圖加特等原西德城市那樣充滿西歐城市的活力和韻味,柏林還保留著東德的很多元素,還不是一個純粹的西歐城市。


    梁曉秀雖然還沒去過其他德國城市,但她感覺到柏林人不如巴黎人那麽活躍,開朗,熱情。她想,德國人是不是都這樣沉默寡言,呆板固執呢?


    布朗說,德國人不是她想象的那樣,德國人還有很大區別。在西德城市,大街上的人們看起來顯得更有活力,更有朝氣,他們笑容滿麵,過著悠閑的生活。


    有一天,布朗提議去看波茨坦。


    他對波茨坦推崇備至,認為那裏有德國最好的宮殿和花園。波茨坦距柏林很近,他們開車不到一個小時便來到波茨坦。這裏是著名的普魯士國王以前的官邸。波茨坦的官邸和花園之美令人難以置信,梁曉秀認為,德國宮殿甚至可以和法國凡爾賽宮相比美。單單是一個無憂宮就是一座巨大的建築藝術寶庫。


    夏洛騰堡宮是一個遊覽的好地方,它是古典主義的珍品。在她看來,遊覽波茨坦,就是遊覽一段精美豪華的德國曆史。


    二戰結束時,世界三巨頭羅斯福、斯大林和邱吉爾在波茨坦簽署了《波茨坦宣言》。如今這個簽署場地也成了遊客參觀的一個景點。


    他們在波茨坦遊覽了整整一天時間。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參觀了柏林的博物館。柏林的博物館雖然不如巴黎博物館的名氣大,但是德國人當時正在建造歐洲首屈一指的博物館群,給梁曉秀留下深刻印象。據稱,柏林博物館群一旦建成,將會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她問布朗:德國博物館的收藏會超過法國博物館嗎?


    布朗說永遠也不會。


    “為什麽呢?”


    “因為法國才是歐洲文化的中心,法國的文物最多,分量也最重。”


    在柏林的博物館島遊覽時,梁曉秀得知柏林博物館島共有5座博物館:博德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國立古老美術館、新博物館、老博物館。在一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集中聳立著5座博物館,氣派非凡。這些建築位於柏林中心施普雷河中央的一座島上,以其收藏的豐富多樣傲視眾多博物館。


    她站在5座氣勢宏偉的博物館的外麵,大發感慨:一個建造氣勢宏偉的博物館群的民族,該有多麽深厚的文化底蘊!


    她想,這5座大型博物館的收藏把人們帶入6000年文化曆史中,讓人們感歎人類文化曆史的豐富與偉大。她看了博物館的介紹文字,得知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館群,是人類文化的寶庫。


    布朗問她印象如何。怎麽樣?


    她說印象深刻。她覺得德國人無論做什麽,都非常專注、非常認真,所以他們能成就大事業。德國的建築厚實,嚴謹,處處顯示出德國民族嚴謹的特點。


    布朗說,他發現梁曉秀對事物的觀察非常精細,在有些方麵甚至超過歐洲人。


    離開柏林之前,他們又去柏林的弗裏德裏希大街和選帝侯大街逛了一次,那兩條街是柏林主要的購物大街,在那裏幾乎能買到所有“德國製造”商品。


    在這兩條街上,梁曉秀注意到德國女人的穿戴遠不如法國女人那麽時髦,時尚,亮麗;德國服裝過於拘謹,呆板,看起來象德國人一樣。


    她想,這就是日耳曼民族和拉丁民族的不同點:德國人注重內在的東西,而法國人注重外在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餐館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原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原風並收藏中餐館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