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梁曉秀從酒店出來逛街,不時迴頭望著阿爾卑斯山脈上的皚皚白雪,覺得白雪很美,很壯觀。她要再單獨畫一幅雪景畫,留作永久的紀念。
她慢慢走著,15分鍾後來到了尼斯海濱。眼前的景色出奇的漂亮,她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胸豁然開朗。她想永遠遊山玩水,在遊玩中度過一生。
藍色海岸的確是一個沒有淡旺季之分的旅遊勝地。海濱有許多出租的豪華遊艇,專門供有錢人出海遊玩。她挑選了一個遊艇,講好了價錢:一天5000歐元。
那是一艘觀光遊艇,能乘坐十幾個人。遊艇上有五個人,一個是船長,二個是船員,還有二個是服務生。
她登上了遊艇,心想這才是她要的生活:乘車船出海,到地中海遊覽一番。
她天生喜歡遊覽,喜歡刺激,乘船出海是她長久以來的夢想,如今終於實現了。她站在甲板上,懷著激動的心情望著遠方的大海。
遊艇駛離了碼頭,駛向蔚藍色的地中海。隨著遊艇的速度加快,甲板上的
海風越來越大,她站在甲板上感到了一絲涼意。
“小姐,要不要到船艙裏休息一會兒?”一個船員問道。
梁曉秀走進船艙,那裏有一個專門為遊客準備的獨立客艙,客艙裏有供客人休息的沙發,還有一個餐桌,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桌布,上麵擺著鮮花、餐具、酒具。一個服務生進來問她,想不想吃飯。她看手表,已經上午11點鍾,她還沒吃早餐,便說她想吃午飯。
她在餐桌旁坐下來,餐桌前麵就是一個圓形大窗戶,外麵的海景盡收眼底。
午餐很豐盛,一色地中海海鮮。餐桌上擺著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她看到紅酒是拉蒙圖酒莊的拉蒙紅酒,那是頂級法國紅酒。
她胃口大開,讓服務生開了一瓶拉蒙紅酒,邊吃邊喝,看著外麵的海景。
遊艇離岸邊越來越遠,駛向了地中海深處。她的心情格外地好,乘船出海,行駛在蔚藍色的大海上,品嚐這世界上最好的紅酒,吃著最鮮美的地中海海鮮,這就是頂級法式生活呀!
她想中國老話說,好事多磨,那是有道理的。她在法國打拚四年終於有了巨大收獲:可以享受法國富人的生活了。心急了吃不了熱豆腐。她的韌性和耐力幫助她度過了難關,迎來了新的人生。
吃完午飯,她又迴到甲板上看海景。她迴頭望陸地,陸地已經看不見了。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隻有他們這一艘遊艇行駛著。遊艇的速度減了下來,那是為了客人更好地觀看大海的景色。
天空湛藍,海水湛藍,一片純淨的藍。那種色彩她還沒見過,感覺妙極了。
船長出來和她搭話,那是遊艇的一種待客禮節。船長思維敏捷,活躍,反應迅速、靈敏。梁曉秀和船長聊了幾句,便發現在船長身上集中了法國人的種種特點。她現在對法國人的特點了解得越來越透徹了。法國人掙了錢,大多都會吃喝玩樂。法國人沒有英國人那種城府,也沒有德國人那種冷靜,為了一時的痛快,他們有時完全按著他們自認為合理的原則行事。
她可不像法國人,她沉著冷靜,遇事不慌,總是三思後行。
一般來說,法國人不大能等待,服從,守規矩。但一個事業要成功,就得耐著性子,不怕厭煩,一遍又一遍做事,直到理想為止,不讓一時的衝動使自己的努力中斷或者改變方向。梁曉秀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耐性,鍥而不舍。
法國人似乎對這個道理不明白或不不屑一顧。他們的民族性情容不下一切機械、嚴酷、單調的東西;他們喜歡激烈、刺激、鋒芒畢露的生活過程。
這種民族的特征在法國各個時代都層出不窮,在法國文化中打了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國有誌之士盡管大聲疾唿,譴責這種不協調的現象,但是人們無動於衷,照樣我行我素。他們向外界的要求太多,而由於有時因為處理不當,甚至連本來能得到的東西也得不到了。
法國人喜歡通過遊行示威發泄怨恨,達到目的,但據她的觀察法國政府很少向示威人士讓步,並不會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吸取教訓,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過去的錯誤而並不以此為恥。
法國人的感情強烈,熱情洶湧,喜歡參加政治,喜歡反抗。他們又是人道主義者,又是改革家,又是思想家;他們顯得浮誇,天真,但也得承認他們的熱烈豪爽有時也能成就一番偉業。
他們一旦得勢,就變得手足舞蹈,興奮異常。這些法蘭西血統簇新的平民的能力和欲望都很強,第一次登上權力的高峰後,他們大都要粗聲大氣地渲染,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也暴露了他們的底氣不足。
在梁曉秀看來,這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他們總會以某種方式發泄他們精神上和心底的煩惱。如今法國人的思想感情中還蘊含著過去幾代人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還能從他們的上一代人的思想感情中找到原型。
法國民族這個天生的精神本質來自於他們的社會、教育、榜樣、學習、童年與少年時代以及他們的父母。今日法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一切行動,不是與這個背景對抗,便是加以補充。這些因素結合、集中之後便在他們身上印著深刻的痕跡,成為一些凸出的或強烈的性格。
這是深刻而經久的特征,不會輕易改變。在她看來,即使再過100年,法國民族的這種特性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法國人認為,法國就是世界,法國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法國人大都驕傲自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先創造了西方世界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法國創造了最高水準的生活方式──法式生活;法國創造的文化藝術影響了世界。總之,他們認為,法國就是一切。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兵必敗——這些道理法國人似乎根本就不屑一顧。
法國人接受不了機械式的工作,他們容易分心,厭倦,一天的工作量不大。他們的人生觀告訴他們,他們需要講話,唱歌,跳舞;他們甘心遊蕩,得過且過,好像遊手好閑是自然的,甚至是體麵的。吃喝玩樂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內容,決不能馬虎。
遊艇在大海上行駛著,梁曉秀把對法國人的一些看法婉轉地講給船長聽,船長聽了哈哈大笑,說她觀察細致,見解深刻;但她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這是世界上如果沒有吃喝玩樂,哪來的消費市場呢?沒有消費市場,就沒有經濟發展。
她覺得船長的話有道理:法國人要是不喜歡吃喝,她開中餐館賺誰的錢呀?
一天的海上遊覽結束了,梁曉秀心滿意足地上岸迴到酒店。
她慢慢走著,15分鍾後來到了尼斯海濱。眼前的景色出奇的漂亮,她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胸豁然開朗。她想永遠遊山玩水,在遊玩中度過一生。
藍色海岸的確是一個沒有淡旺季之分的旅遊勝地。海濱有許多出租的豪華遊艇,專門供有錢人出海遊玩。她挑選了一個遊艇,講好了價錢:一天5000歐元。
那是一艘觀光遊艇,能乘坐十幾個人。遊艇上有五個人,一個是船長,二個是船員,還有二個是服務生。
她登上了遊艇,心想這才是她要的生活:乘車船出海,到地中海遊覽一番。
她天生喜歡遊覽,喜歡刺激,乘船出海是她長久以來的夢想,如今終於實現了。她站在甲板上,懷著激動的心情望著遠方的大海。
遊艇駛離了碼頭,駛向蔚藍色的地中海。隨著遊艇的速度加快,甲板上的
海風越來越大,她站在甲板上感到了一絲涼意。
“小姐,要不要到船艙裏休息一會兒?”一個船員問道。
梁曉秀走進船艙,那裏有一個專門為遊客準備的獨立客艙,客艙裏有供客人休息的沙發,還有一個餐桌,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桌布,上麵擺著鮮花、餐具、酒具。一個服務生進來問她,想不想吃飯。她看手表,已經上午11點鍾,她還沒吃早餐,便說她想吃午飯。
她在餐桌旁坐下來,餐桌前麵就是一個圓形大窗戶,外麵的海景盡收眼底。
午餐很豐盛,一色地中海海鮮。餐桌上擺著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她看到紅酒是拉蒙圖酒莊的拉蒙紅酒,那是頂級法國紅酒。
她胃口大開,讓服務生開了一瓶拉蒙紅酒,邊吃邊喝,看著外麵的海景。
遊艇離岸邊越來越遠,駛向了地中海深處。她的心情格外地好,乘船出海,行駛在蔚藍色的大海上,品嚐這世界上最好的紅酒,吃著最鮮美的地中海海鮮,這就是頂級法式生活呀!
她想中國老話說,好事多磨,那是有道理的。她在法國打拚四年終於有了巨大收獲:可以享受法國富人的生活了。心急了吃不了熱豆腐。她的韌性和耐力幫助她度過了難關,迎來了新的人生。
吃完午飯,她又迴到甲板上看海景。她迴頭望陸地,陸地已經看不見了。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隻有他們這一艘遊艇行駛著。遊艇的速度減了下來,那是為了客人更好地觀看大海的景色。
天空湛藍,海水湛藍,一片純淨的藍。那種色彩她還沒見過,感覺妙極了。
船長出來和她搭話,那是遊艇的一種待客禮節。船長思維敏捷,活躍,反應迅速、靈敏。梁曉秀和船長聊了幾句,便發現在船長身上集中了法國人的種種特點。她現在對法國人的特點了解得越來越透徹了。法國人掙了錢,大多都會吃喝玩樂。法國人沒有英國人那種城府,也沒有德國人那種冷靜,為了一時的痛快,他們有時完全按著他們自認為合理的原則行事。
她可不像法國人,她沉著冷靜,遇事不慌,總是三思後行。
一般來說,法國人不大能等待,服從,守規矩。但一個事業要成功,就得耐著性子,不怕厭煩,一遍又一遍做事,直到理想為止,不讓一時的衝動使自己的努力中斷或者改變方向。梁曉秀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耐性,鍥而不舍。
法國人似乎對這個道理不明白或不不屑一顧。他們的民族性情容不下一切機械、嚴酷、單調的東西;他們喜歡激烈、刺激、鋒芒畢露的生活過程。
這種民族的特征在法國各個時代都層出不窮,在法國文化中打了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國有誌之士盡管大聲疾唿,譴責這種不協調的現象,但是人們無動於衷,照樣我行我素。他們向外界的要求太多,而由於有時因為處理不當,甚至連本來能得到的東西也得不到了。
法國人喜歡通過遊行示威發泄怨恨,達到目的,但據她的觀察法國政府很少向示威人士讓步,並不會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吸取教訓,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過去的錯誤而並不以此為恥。
法國人的感情強烈,熱情洶湧,喜歡參加政治,喜歡反抗。他們又是人道主義者,又是改革家,又是思想家;他們顯得浮誇,天真,但也得承認他們的熱烈豪爽有時也能成就一番偉業。
他們一旦得勢,就變得手足舞蹈,興奮異常。這些法蘭西血統簇新的平民的能力和欲望都很強,第一次登上權力的高峰後,他們大都要粗聲大氣地渲染,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也暴露了他們的底氣不足。
在梁曉秀看來,這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他們總會以某種方式發泄他們精神上和心底的煩惱。如今法國人的思想感情中還蘊含著過去幾代人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還能從他們的上一代人的思想感情中找到原型。
法國民族這個天生的精神本質來自於他們的社會、教育、榜樣、學習、童年與少年時代以及他們的父母。今日法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一切行動,不是與這個背景對抗,便是加以補充。這些因素結合、集中之後便在他們身上印著深刻的痕跡,成為一些凸出的或強烈的性格。
這是深刻而經久的特征,不會輕易改變。在她看來,即使再過100年,法國民族的這種特性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法國人認為,法國就是世界,法國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法國人大都驕傲自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先創造了西方世界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法國創造了最高水準的生活方式──法式生活;法國創造的文化藝術影響了世界。總之,他們認為,法國就是一切。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兵必敗——這些道理法國人似乎根本就不屑一顧。
法國人接受不了機械式的工作,他們容易分心,厭倦,一天的工作量不大。他們的人生觀告訴他們,他們需要講話,唱歌,跳舞;他們甘心遊蕩,得過且過,好像遊手好閑是自然的,甚至是體麵的。吃喝玩樂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內容,決不能馬虎。
遊艇在大海上行駛著,梁曉秀把對法國人的一些看法婉轉地講給船長聽,船長聽了哈哈大笑,說她觀察細致,見解深刻;但她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這是世界上如果沒有吃喝玩樂,哪來的消費市場呢?沒有消費市場,就沒有經濟發展。
她覺得船長的話有道理:法國人要是不喜歡吃喝,她開中餐館賺誰的錢呀?
一天的海上遊覽結束了,梁曉秀心滿意足地上岸迴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