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索阿讓已經看入迷了,他這時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是幹什麽來的。他想在發表評論之前先問梁曉秀幾個問題。
“梁小姐,你是哪所美術學院畢業的?”
“索阿讓先生,這個問題和評論作品有什麽關係嗎?”梁曉秀反問道。
“有關係,我想知道你屬於哪個美術流派。”
“我沒有上過美術學院,我不屬於任何美術流派;我隻屬於我自己。”
“喔,你沒上過美術學院?那你是怎麽學油畫創作的,梁小姐?”
“我上中學時學的,後來自己摸索著畫油畫。”
“原來是這樣啊,”他若有所思地說,“你對法國油畫有研究嗎,梁小姐?”
“我來法國已經半年多了,我住在法國每時每刻都在感受著法國的文化、法國的景色,漸漸對法國人和法國有了一些認識和體會。這就是我創作的基礎。”
索阿讓又問了幾個問題,梁曉秀都耐心地解答了。
她不想再和弗拉博囉嗦了,於是便說:“下麵請弗拉博先生點評、指教、鑒定。你們說好不好?”
“好!”
弗拉博已經看了一個小時畫,他覺得他應該發表評論了。
他說:“那我就發表一下初步的意見。梁小姐的這幅畫的色彩對比和透視法運用得完美無缺,表現出了法國鄉村咖啡館的特色。”
眾人都想:畫家的評價果然高明、專業,一上來就講專業術語。“色彩對比和透視法”那樣的專業術語可不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話。
梁曉秀很納悶:弗拉博是來和她叫板的,可是他一開口就肯定了她的畫,為她的畫定了調。這是怎麽迴事呢?
邏輯教授最著急,他請畫家弗拉博過來是想讓他批判梁曉秀的畫,當眾宣布她是一個偽畫家,不適合教授美術課。可是弗拉博居然說出正相反的話,一上來就肯定了梁曉秀的畫。
弗拉博接著發表了第二段評價:“我們大家都熟悉法國鄉村咖啡館的場景。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感受到了我們熟悉的法國鄉村咖啡館。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藝術的魅力之處。”
“所以這幅作品,百看不厭。”文學家插話說,他完全同意弗拉博的評價。
妮娜也插話說:“我認為,梁小姐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我從她的作品中看到了我們法國的咖啡館文化,在這個意義上說,梁小姐無疑是一位能反映法蘭西民族特性的藝術家。”她對自己說的一番話非常滿意,認為具有專業水準。
索阿讓不喜歡在他發表意見時別人插話,他想先講一段藝術史上例子,來一番宏論,讓那幾個人插不上話
他說:“法國偉大的藝術家在世界美術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法國數百年來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不僅僅表現在那些大師們的藝術作品上,甚至還滲透到今日法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經濟的個各個方麵:從建築藝術、工業品設計、服裝設計到詩歌、戲劇、電影、電視等諸多方麵都有所體現。法國獨特的文化藝術折射出法蘭西的曆史滄桑和民族特點。”
“你這是在評價曆史嗎,索阿讓?”文學教授問道。
尼克把索阿讓說的話翻譯給梁曉秀聽,梁曉秀聽得很認真,覺得索阿讓不是隨便說那些話的,他肯定是有用意的。
索阿讓不迴答文學教授的問題,而說:“你們都知道大畫家梵高吧。他有一幅作品叫《豐收》,是他在法國阿爾勒期間創作的一幅力作,被美術界視為梵高最具美感的作品。”
文學教授點頭,示意他知道那幅畫。梁曉秀沒聽說過那幅畫,她很好奇,想知道那是一幅什麽樣的畫。
索阿讓似乎有意賣弄他的美術史學問,他說,梵高在給他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對那幅畫的創作做了說明:“我正在描繪一個新題材──極目遠望,到處是黃綠相間的田野……在純淨的碧藍天空中,映現著赤金色、金銅色和黃銅色。”
尼克的翻譯很到位,梁曉秀一聽就能想象出那種鄉村景色。她想:索阿讓說這些是在拿她的畫和那個大畫家的畫作比較嗎?梵高這個名字,她還是第一次聽說,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麽樣的大畫家。
索阿讓似乎在迴答梁曉秀的疑問:
“梵高為世界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文化藝術和精神財富,使得我們通過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過去的曆史、文化、生活乃至民風民俗,這就是梵高的偉大之處。”
邏輯教授忽然大聲說:“哎,索阿讓,我們讓你評價梁小姐的作品,你卻說到梵高了。你跑題了!”
妮娜提高聲音說:“請別打斷索阿讓先生的話!”
索阿讓根本不理睬邏輯教授的話,他繼續說:“梵高還有一幅代表作叫《向日葵》。一般認為,作於1889年的《向日葵》對陽光和旺盛的生命力給予了激情四射的讚美。畫麵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用綠色和細膩的藍色勾勒出花瓣和花莖。梵高用他的神來之筆大膽、有力表現出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企盼,這種意境在整幅畫麵上都有所表現,令人在細看之下震撼不已。”
“你到底怎麽迴事呀,索阿讓?”邏輯教授忍不住又插話說,“我請你來是給梁小姐的畫做鑒定,你怎麽沒完沒了地大談梵高呢?這裏不是你們美術係的課堂,這裏是妮娜咖啡館!”
索阿讓已經進入了藝術評論的境地,他腦子中隻有梵高,他在梁曉秀的畫中似乎看到了梵高作品的影子。他還在滔滔不絕地發表評論:
“細細觀看梵高的作品,我不僅折服於他的天才畫作,我似乎還能觸摸到他那顆對生活的渴望,對生命熱愛的滾燙的心。在《向日葵》這幅畫中,他把最美的畫麵以最具穿透力的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麵前……”
邏輯教授開始敲桌子了,大聲吼道:“索阿讓,你跑題了!”
眾人怒目而視,製止了邏輯教授的無理舉動。
“梁小姐,你是哪所美術學院畢業的?”
“索阿讓先生,這個問題和評論作品有什麽關係嗎?”梁曉秀反問道。
“有關係,我想知道你屬於哪個美術流派。”
“我沒有上過美術學院,我不屬於任何美術流派;我隻屬於我自己。”
“喔,你沒上過美術學院?那你是怎麽學油畫創作的,梁小姐?”
“我上中學時學的,後來自己摸索著畫油畫。”
“原來是這樣啊,”他若有所思地說,“你對法國油畫有研究嗎,梁小姐?”
“我來法國已經半年多了,我住在法國每時每刻都在感受著法國的文化、法國的景色,漸漸對法國人和法國有了一些認識和體會。這就是我創作的基礎。”
索阿讓又問了幾個問題,梁曉秀都耐心地解答了。
她不想再和弗拉博囉嗦了,於是便說:“下麵請弗拉博先生點評、指教、鑒定。你們說好不好?”
“好!”
弗拉博已經看了一個小時畫,他覺得他應該發表評論了。
他說:“那我就發表一下初步的意見。梁小姐的這幅畫的色彩對比和透視法運用得完美無缺,表現出了法國鄉村咖啡館的特色。”
眾人都想:畫家的評價果然高明、專業,一上來就講專業術語。“色彩對比和透視法”那樣的專業術語可不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話。
梁曉秀很納悶:弗拉博是來和她叫板的,可是他一開口就肯定了她的畫,為她的畫定了調。這是怎麽迴事呢?
邏輯教授最著急,他請畫家弗拉博過來是想讓他批判梁曉秀的畫,當眾宣布她是一個偽畫家,不適合教授美術課。可是弗拉博居然說出正相反的話,一上來就肯定了梁曉秀的畫。
弗拉博接著發表了第二段評價:“我們大家都熟悉法國鄉村咖啡館的場景。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感受到了我們熟悉的法國鄉村咖啡館。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藝術的魅力之處。”
“所以這幅作品,百看不厭。”文學家插話說,他完全同意弗拉博的評價。
妮娜也插話說:“我認為,梁小姐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我從她的作品中看到了我們法國的咖啡館文化,在這個意義上說,梁小姐無疑是一位能反映法蘭西民族特性的藝術家。”她對自己說的一番話非常滿意,認為具有專業水準。
索阿讓不喜歡在他發表意見時別人插話,他想先講一段藝術史上例子,來一番宏論,讓那幾個人插不上話
他說:“法國偉大的藝術家在世界美術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法國數百年來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不僅僅表現在那些大師們的藝術作品上,甚至還滲透到今日法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經濟的個各個方麵:從建築藝術、工業品設計、服裝設計到詩歌、戲劇、電影、電視等諸多方麵都有所體現。法國獨特的文化藝術折射出法蘭西的曆史滄桑和民族特點。”
“你這是在評價曆史嗎,索阿讓?”文學教授問道。
尼克把索阿讓說的話翻譯給梁曉秀聽,梁曉秀聽得很認真,覺得索阿讓不是隨便說那些話的,他肯定是有用意的。
索阿讓不迴答文學教授的問題,而說:“你們都知道大畫家梵高吧。他有一幅作品叫《豐收》,是他在法國阿爾勒期間創作的一幅力作,被美術界視為梵高最具美感的作品。”
文學教授點頭,示意他知道那幅畫。梁曉秀沒聽說過那幅畫,她很好奇,想知道那是一幅什麽樣的畫。
索阿讓似乎有意賣弄他的美術史學問,他說,梵高在給他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對那幅畫的創作做了說明:“我正在描繪一個新題材──極目遠望,到處是黃綠相間的田野……在純淨的碧藍天空中,映現著赤金色、金銅色和黃銅色。”
尼克的翻譯很到位,梁曉秀一聽就能想象出那種鄉村景色。她想:索阿讓說這些是在拿她的畫和那個大畫家的畫作比較嗎?梵高這個名字,她還是第一次聽說,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麽樣的大畫家。
索阿讓似乎在迴答梁曉秀的疑問:
“梵高為世界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文化藝術和精神財富,使得我們通過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過去的曆史、文化、生活乃至民風民俗,這就是梵高的偉大之處。”
邏輯教授忽然大聲說:“哎,索阿讓,我們讓你評價梁小姐的作品,你卻說到梵高了。你跑題了!”
妮娜提高聲音說:“請別打斷索阿讓先生的話!”
索阿讓根本不理睬邏輯教授的話,他繼續說:“梵高還有一幅代表作叫《向日葵》。一般認為,作於1889年的《向日葵》對陽光和旺盛的生命力給予了激情四射的讚美。畫麵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用綠色和細膩的藍色勾勒出花瓣和花莖。梵高用他的神來之筆大膽、有力表現出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企盼,這種意境在整幅畫麵上都有所表現,令人在細看之下震撼不已。”
“你到底怎麽迴事呀,索阿讓?”邏輯教授忍不住又插話說,“我請你來是給梁小姐的畫做鑒定,你怎麽沒完沒了地大談梵高呢?這裏不是你們美術係的課堂,這裏是妮娜咖啡館!”
索阿讓已經進入了藝術評論的境地,他腦子中隻有梵高,他在梁曉秀的畫中似乎看到了梵高作品的影子。他還在滔滔不絕地發表評論:
“細細觀看梵高的作品,我不僅折服於他的天才畫作,我似乎還能觸摸到他那顆對生活的渴望,對生命熱愛的滾燙的心。在《向日葵》這幅畫中,他把最美的畫麵以最具穿透力的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麵前……”
邏輯教授開始敲桌子了,大聲吼道:“索阿讓,你跑題了!”
眾人怒目而視,製止了邏輯教授的無理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