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有150年曆史的西餐館,位於裏爾著名的商業區,餐館內古燈齊放,安靜典雅,餐桌上鋪著雪白的桌布,上麵擺著兩個小燭台和一個水晶花瓶,裏麵插著一束鮮花。
坐在這樣一家餐館就餐,對宋福祿來說過於奢侈了。梁曉秀卻覺得這樣餐館才是真正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梁曉秀好奇地望著窗外朦朧的夜色和不時走過的行人,品嚐著味道鮮美的法餐,感覺甚好。她到法國兩個多月還從沒有過這麽好的心情。
宋福祿看梁曉秀不出聲,也不打擾她,就讓她那麽沉思默想。
她在想:“我將來一定開一家這樣的餐館,讓老外知道中餐像法餐一樣,也是高檔餐飲。”
餐廳內的人不多,十分安靜。梁曉秀坐在椅子上,長時間地望著窗外燈光灰暗的古街道,耳邊不時傳來教堂的鍾聲,感覺時光倒流,仿佛來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她覺得那家餐館的情調特別濃,具有一種文化品位。
宋福祿吃著法餐來了情緒,說他曾見過他堂叔做法式大餐,那種做法確實獨到、精湛。他堂叔在做法餐時象法國廚師一樣,把烹飪當做一種藝術創造活動來進行。他像藝術家一樣嚴肅“治餐”,一絲不苟,對每一道菜都用心製作,嚴格按照程序使用各種調味品,比如做什麽菜需要放什麽酒,放什麽料;什麽樣的菜做到幾分熟;加工精細,烹調考究;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蠔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6成熟即可食用。總之,規矩特別多。他當時看得眼花繚亂。
“你堂叔還真不簡單,會做法餐。”梁曉秀說。
“堂叔不僅會做法餐,還知道法國的很多名菜。他曾告訴我許多法國名菜,有法式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馬賽的普羅旺斯魚湯、阿爾薩斯的四喜燉肉、布列塔尼的油煎雞蛋薄餅、圖盧茲的什錦砂鍋、勃艮第的牛肉、阿登的火腿、裏昂的香腸、薩瓦的幹酪,諾曼底的卡芒貝爾幹酪。他做得最拿手的幾道法國菜是:奶油蘑菇湯、煎魚、烤羊排、牛排和蔬菜沙拉。”
“我們光顧說話吃菜了,來喝酒,幹杯!”梁曉秀提醒說。
“幹杯!”宋福祿一飲而盡。
梁曉秀問道:“你說西餐和中餐相比,有什麽區別和特點?”
“我也說不好,我隻是聽人說的,說西餐有科學性,它的營養搭配合理,有助於人體的發達。我有時想,歐洲人這麽強壯,和他們的飲食結構有關。如果讓他們從小吃中餐,他們的身體肯定不會這麽強壯。歐洲小孩從小就喜歡吃肉,一天不吃肉他們就喊著要吃肉。他們從外麵迴家,第一件事就是從冰箱裏取出奶酪吃,把奶酪當成零食了。他們能不壯嗎?他們特別能吃肉,一個成年人一頓能吃一大盤肉。他們一般不喜歡吃素菜。
“不過與中餐相比,西餐確實太單調了。歐洲各國餐館的菜單內容都不多,無非是幾樣菜:牛排、豬排、羊排、魚、雞、沙拉等。在飯店你隻要告訴服務員,是要肉,還是魚,或雞就可以了,一份牛排就是主菜,配上一碗湯,兩個麵包,就是一頓飯。歐洲餐館的魚遠不如中國做得魚那麽好吃。歐洲的餐館大都提供冷凍的魚,做出來的魚沒有鮮美味道。”
梁曉秀第一次吃西餐,就發現了西餐的特點,她說:“西餐看似簡單,花樣少,品種單一,量不大,但營養搭配合理,能吃飽。我現在就飽了。我看西餐和中餐各有特點,不分上下。”
宋福祿說:“你說得有道理:不能絕對說中餐比西餐好。比如說法餐,全歐洲都公認法餐代表了西餐的最高水平。法國名菜鵝肝、鬆露和魚子醬就很好吃。法國美食選用頂級精細食材,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在法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大都博大精深,各有特點。我們今天吃的就是正宗的法餐。你覺得味道怎樣?”
“非常好吃。我要有這手藝,我就開一家西餐館,保證賺錢。”
“你說什麽,你想開西餐館?”宋福祿問道。
“我隻是隨便說說。我從中國人和歐洲人使用的吃飯用具看出了兩個種族的不同之處。你看,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而歐洲人用刀叉吃飯,這裏麵的學問大著呢。你看,中國人用的筷子大多是木製的,而歐洲人士用的刀叉是鋼製的。由此我想到農業與工業。這兩種用具反映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這是飲食結構的不同。中國的菜可以用筷子吃,當然也可以用叉子吃,但西餐卻沒法用筷子吃,這個牛排隻能使用刀叉來吃。”
“你說得還挺有深度。”
“今天這頓法餐很不錯,謝謝你。我在吃法餐時發現了不少秘密呢。”
“你又發現秘密了?”
“是啊,我們得研究西餐,研究法餐,目的是開好我們的中餐館。我們是在法國開餐館,所以我們必須得研究人家法國人是怎麽開餐館的。我一會兒和他們談談,問問他們餐館的情況,你給當翻譯。”
“人家能和你談嗎?”
“我們總得試試,不試,怎麽知道人家不願意談呢?”
坐在這樣一家餐館就餐,對宋福祿來說過於奢侈了。梁曉秀卻覺得這樣餐館才是真正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梁曉秀好奇地望著窗外朦朧的夜色和不時走過的行人,品嚐著味道鮮美的法餐,感覺甚好。她到法國兩個多月還從沒有過這麽好的心情。
宋福祿看梁曉秀不出聲,也不打擾她,就讓她那麽沉思默想。
她在想:“我將來一定開一家這樣的餐館,讓老外知道中餐像法餐一樣,也是高檔餐飲。”
餐廳內的人不多,十分安靜。梁曉秀坐在椅子上,長時間地望著窗外燈光灰暗的古街道,耳邊不時傳來教堂的鍾聲,感覺時光倒流,仿佛來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她覺得那家餐館的情調特別濃,具有一種文化品位。
宋福祿吃著法餐來了情緒,說他曾見過他堂叔做法式大餐,那種做法確實獨到、精湛。他堂叔在做法餐時象法國廚師一樣,把烹飪當做一種藝術創造活動來進行。他像藝術家一樣嚴肅“治餐”,一絲不苟,對每一道菜都用心製作,嚴格按照程序使用各種調味品,比如做什麽菜需要放什麽酒,放什麽料;什麽樣的菜做到幾分熟;加工精細,烹調考究;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蠔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6成熟即可食用。總之,規矩特別多。他當時看得眼花繚亂。
“你堂叔還真不簡單,會做法餐。”梁曉秀說。
“堂叔不僅會做法餐,還知道法國的很多名菜。他曾告訴我許多法國名菜,有法式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馬賽的普羅旺斯魚湯、阿爾薩斯的四喜燉肉、布列塔尼的油煎雞蛋薄餅、圖盧茲的什錦砂鍋、勃艮第的牛肉、阿登的火腿、裏昂的香腸、薩瓦的幹酪,諾曼底的卡芒貝爾幹酪。他做得最拿手的幾道法國菜是:奶油蘑菇湯、煎魚、烤羊排、牛排和蔬菜沙拉。”
“我們光顧說話吃菜了,來喝酒,幹杯!”梁曉秀提醒說。
“幹杯!”宋福祿一飲而盡。
梁曉秀問道:“你說西餐和中餐相比,有什麽區別和特點?”
“我也說不好,我隻是聽人說的,說西餐有科學性,它的營養搭配合理,有助於人體的發達。我有時想,歐洲人這麽強壯,和他們的飲食結構有關。如果讓他們從小吃中餐,他們的身體肯定不會這麽強壯。歐洲小孩從小就喜歡吃肉,一天不吃肉他們就喊著要吃肉。他們從外麵迴家,第一件事就是從冰箱裏取出奶酪吃,把奶酪當成零食了。他們能不壯嗎?他們特別能吃肉,一個成年人一頓能吃一大盤肉。他們一般不喜歡吃素菜。
“不過與中餐相比,西餐確實太單調了。歐洲各國餐館的菜單內容都不多,無非是幾樣菜:牛排、豬排、羊排、魚、雞、沙拉等。在飯店你隻要告訴服務員,是要肉,還是魚,或雞就可以了,一份牛排就是主菜,配上一碗湯,兩個麵包,就是一頓飯。歐洲餐館的魚遠不如中國做得魚那麽好吃。歐洲的餐館大都提供冷凍的魚,做出來的魚沒有鮮美味道。”
梁曉秀第一次吃西餐,就發現了西餐的特點,她說:“西餐看似簡單,花樣少,品種單一,量不大,但營養搭配合理,能吃飽。我現在就飽了。我看西餐和中餐各有特點,不分上下。”
宋福祿說:“你說得有道理:不能絕對說中餐比西餐好。比如說法餐,全歐洲都公認法餐代表了西餐的最高水平。法國名菜鵝肝、鬆露和魚子醬就很好吃。法國美食選用頂級精細食材,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在法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大都博大精深,各有特點。我們今天吃的就是正宗的法餐。你覺得味道怎樣?”
“非常好吃。我要有這手藝,我就開一家西餐館,保證賺錢。”
“你說什麽,你想開西餐館?”宋福祿問道。
“我隻是隨便說說。我從中國人和歐洲人使用的吃飯用具看出了兩個種族的不同之處。你看,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而歐洲人用刀叉吃飯,這裏麵的學問大著呢。你看,中國人用的筷子大多是木製的,而歐洲人士用的刀叉是鋼製的。由此我想到農業與工業。這兩種用具反映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這是飲食結構的不同。中國的菜可以用筷子吃,當然也可以用叉子吃,但西餐卻沒法用筷子吃,這個牛排隻能使用刀叉來吃。”
“你說得還挺有深度。”
“今天這頓法餐很不錯,謝謝你。我在吃法餐時發現了不少秘密呢。”
“你又發現秘密了?”
“是啊,我們得研究西餐,研究法餐,目的是開好我們的中餐館。我們是在法國開餐館,所以我們必須得研究人家法國人是怎麽開餐館的。我一會兒和他們談談,問問他們餐館的情況,你給當翻譯。”
“人家能和你談嗎?”
“我們總得試試,不試,怎麽知道人家不願意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