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六百公裏外的丁生接到關於蘭芳局勢變化的通報時,他正在接待來訪的英國香港總督軒尼詩爵士。
軒尼詩爵士於1877年4月日就任第八任港督,上任後,他意識到華人對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當時在港的華人卻被分為次等公民,有見及此,軒尼詩廢除了禁止華人在中環購買土地、建造樓宇及經營業務的法令,使得中環地區開始急劇發展。此外,軒尼詩準許香港華人歸化英籍,成為英國公民,並於1880年委任伍廷芳出任定例局首位華人議員,打破了自184年以來華人不準參政的局麵。因此,他在香港華人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對於軒尼詩的這些具體情況,丁生早就從軍情局得到了情報,因此他一改之前對其他洋人殖民地官員的厭惡,使得來訪的軒尼詩受到了熱烈歡迎。
軒尼詩這次前來主要是為了通報明天談判的流程和準備情況。作為地主的港督,他對於南寧政府還是很有好感的,因為作為遠東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南寧從站穩腳跟開始就改變了清廷排斥和洋人貿易的政策,大勢發展和英法諸國的貿易,使得英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收益。而作為遠東最重要中轉站的香港,在其中更是受益匪淺。
特別是南寧取得廣東、海南,雙方直接接壤後,雙方的貿易規模更是突飛猛進,連之前對軒尼詩善待華人政策不滿的英國商人,都陸續改變了對他的反對態度,轉而向倫敦盛讚軒尼詩的才能。就在一個月前,軒尼詩收到了在倫敦任職的朋友的消息,他很可能在最近就會調迴倫敦,升任殖民地大臣的助手。
可以,軒尼詩完全是因為雙方的活躍貿易而受到倫敦提拔的,對此他自己也很清楚,因此軒尼詩和李約翰一樣,都對南寧報以很友好的態度。
對於南寧選擇在香港和法國談判的決定,軒尼詩也很是感激,對於他而言,這是離任前向倫敦表現的機會,要是這次他能確保談判順利完成,那麽無疑會給他增加一個極大的資曆和功勞,這樣他會更受倫敦的重視。
雙方落座,等服務人員布好茶離開後,丁生首先開口道:“恭喜爵士,這幾年香港在您治下取得了快速發展,這次我過來後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城區至少擴大了五分之一,秩序井然,經濟繁榮。相信您不久就會高升了,以後還希望爵士不要忘了我們這些朋友。”
聽到丁生的道賀,雖然早已接到了即將高升的消息,但軒尼詩還是頓時眉開眼笑起來。
“嗬嗬,謝謝,這還要感謝南寧政府的正確外交貿易政策,要不然香港也不會取的這麽大的成績。”在香港呆了幾年,又和伍廷芳等很多華人是很好的朋友,所以軒尼詩現在話都明顯帶有華人的謙遜。
“爵士,我們對於朋友向來不會虧待,雙方互惠互利。但是對於那些想要從我們這裏奪走不合理利益的敵人,我們也不會手軟。就像這次,紅河地區已經是我們的領土,在和越南換約後,我們就立即通知了各方,但是法國還是妄想從我們手裏奪走。既然他們把自己當做了財狼,那麽我們也不會吝嗇獵槍的子彈。”丁生在寒暄過後,立即將話題轉到這次越南戰爭上來,同時也是對軒尼詩表明南寧政府的外交政策。
有了這次大勝作底,作為外交大臣的丁生就要將它最大利益化,別看英國這幾年似乎對南寧采取了綏靖政策,但是在丁生看來,英法絕對是一路貨色。隻是英國的策略更高明,更隱蔽罷了,其實他們從南寧得到的利益一都沒有減少,雖然沒有了之前那樣的暴利,但是利益更持久。
聽了丁生隱射般的外交宣傳,軒尼詩也不以為意,雖然他很讚同倫敦現在采取的策略,但是作為老牌的殖民地官員,他心裏十分清楚,如果倫敦哪天執行和法國現在一樣的政策了,那麽他也隻能貫徹執行。私人可以做朋友,但是國家隻有利益。
“丁先生,對於你們和法國的衝突,我不便參與評價,今天過來拜訪一是為了向你通報明天談判的安排,二是為了對貴方給予我們支持拜師感謝。”
對於軒尼詩在涉及談判的話題上的迴避態度,丁生也能理解,再怎麽,軒尼詩隻是一個殖民地官員,在倫敦沒有標明態度前,他是不會隨便發表相關言論的,因此丁生隨後也沒有再提及這個話題,而是聽起了軒尼詩關於談判安排的介紹。
“丁先生,談判明天上午九開始,地安排在維多利亞酒店,雙方各派九人,這些相信南寧的李約翰領事已經通報給你們了,我就不詳細介紹了。現在變動的是,法國要求你們雙方在協議達成之前,不得向外泄露有關談判的任何進展,也就是,在協議達成之前,你們的談判完全保密,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異議?”
聽到法國居然在談判前一天提出這樣的要求,丁生開始還沒在意,因為這個要求不過分,對己方也不會有什麽影響,但是他隨後就想起了剛才接到的有關蘭芳的情況通報,兩廂應證,
他立即反應了過來,法國一定參與了蘭芳的行動,至少參與了策劃。現在要求保密,肯定是不想讓蘭芳異動的執行方受到影響,讓他們以為南寧的注意力還在談判上,如此一來,法國就相當是在坑他們。雖然這樣根本改變不了最後的談判結果,但是卻可以讓南寧付出更多的金錢和精力。
想明白了這些,丁生也不得不佩服法國的腹黑了。先是鼓動別人一起去動南寧的利益,然後自己遠遠的撤退,而且還不通知盟友自己已經撤退了,這明顯是讓別人去衝鋒陷陣,自己躲在後麵默默撿死雞嗎?至於法國是聯合荷蘭一起坑土著人,還是法國坑荷蘭和土著人,丁生就不知道了。
對於法國的這一要求,丁生也不敢擅自答應。他現在考慮的是,既然法國明顯是在坑自己的盟友,而且還讓自己提前明白法國的意圖,那麽他們這麽做難道僅僅隻是想讓南寧也不好受嗎?
既然心中有了這些疑慮,丁生就更不敢輕易答應了,因此對軒尼詩道:“爵士,對於這一變化,我現在還不能迴答,不過我會在明天的談判中直接向法國給予迴複的。”
軒尼詩也僅僅隻是過來傳話,至於丁生會不會各他迴複,那就不關他什麽事了,所以軒尼詩無所謂的道:“ok,時候也不早了,我還要去見見薩科齊先生,祝丁先生在香港工作愉快!”
“謝謝爵士的祝福,我送送你。”看到軒尼詩要走,丁生也急於向程宇華通報這一情況,所以也順水推舟的起身相送。
等送走了軒尼詩,丁生立即叫來隨從,將法國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向南寧作了通報。
軒尼詩爵士於1877年4月日就任第八任港督,上任後,他意識到華人對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當時在港的華人卻被分為次等公民,有見及此,軒尼詩廢除了禁止華人在中環購買土地、建造樓宇及經營業務的法令,使得中環地區開始急劇發展。此外,軒尼詩準許香港華人歸化英籍,成為英國公民,並於1880年委任伍廷芳出任定例局首位華人議員,打破了自184年以來華人不準參政的局麵。因此,他在香港華人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對於軒尼詩的這些具體情況,丁生早就從軍情局得到了情報,因此他一改之前對其他洋人殖民地官員的厭惡,使得來訪的軒尼詩受到了熱烈歡迎。
軒尼詩這次前來主要是為了通報明天談判的流程和準備情況。作為地主的港督,他對於南寧政府還是很有好感的,因為作為遠東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南寧從站穩腳跟開始就改變了清廷排斥和洋人貿易的政策,大勢發展和英法諸國的貿易,使得英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收益。而作為遠東最重要中轉站的香港,在其中更是受益匪淺。
特別是南寧取得廣東、海南,雙方直接接壤後,雙方的貿易規模更是突飛猛進,連之前對軒尼詩善待華人政策不滿的英國商人,都陸續改變了對他的反對態度,轉而向倫敦盛讚軒尼詩的才能。就在一個月前,軒尼詩收到了在倫敦任職的朋友的消息,他很可能在最近就會調迴倫敦,升任殖民地大臣的助手。
可以,軒尼詩完全是因為雙方的活躍貿易而受到倫敦提拔的,對此他自己也很清楚,因此軒尼詩和李約翰一樣,都對南寧報以很友好的態度。
對於南寧選擇在香港和法國談判的決定,軒尼詩也很是感激,對於他而言,這是離任前向倫敦表現的機會,要是這次他能確保談判順利完成,那麽無疑會給他增加一個極大的資曆和功勞,這樣他會更受倫敦的重視。
雙方落座,等服務人員布好茶離開後,丁生首先開口道:“恭喜爵士,這幾年香港在您治下取得了快速發展,這次我過來後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城區至少擴大了五分之一,秩序井然,經濟繁榮。相信您不久就會高升了,以後還希望爵士不要忘了我們這些朋友。”
聽到丁生的道賀,雖然早已接到了即將高升的消息,但軒尼詩還是頓時眉開眼笑起來。
“嗬嗬,謝謝,這還要感謝南寧政府的正確外交貿易政策,要不然香港也不會取的這麽大的成績。”在香港呆了幾年,又和伍廷芳等很多華人是很好的朋友,所以軒尼詩現在話都明顯帶有華人的謙遜。
“爵士,我們對於朋友向來不會虧待,雙方互惠互利。但是對於那些想要從我們這裏奪走不合理利益的敵人,我們也不會手軟。就像這次,紅河地區已經是我們的領土,在和越南換約後,我們就立即通知了各方,但是法國還是妄想從我們手裏奪走。既然他們把自己當做了財狼,那麽我們也不會吝嗇獵槍的子彈。”丁生在寒暄過後,立即將話題轉到這次越南戰爭上來,同時也是對軒尼詩表明南寧政府的外交政策。
有了這次大勝作底,作為外交大臣的丁生就要將它最大利益化,別看英國這幾年似乎對南寧采取了綏靖政策,但是在丁生看來,英法絕對是一路貨色。隻是英國的策略更高明,更隱蔽罷了,其實他們從南寧得到的利益一都沒有減少,雖然沒有了之前那樣的暴利,但是利益更持久。
聽了丁生隱射般的外交宣傳,軒尼詩也不以為意,雖然他很讚同倫敦現在采取的策略,但是作為老牌的殖民地官員,他心裏十分清楚,如果倫敦哪天執行和法國現在一樣的政策了,那麽他也隻能貫徹執行。私人可以做朋友,但是國家隻有利益。
“丁先生,對於你們和法國的衝突,我不便參與評價,今天過來拜訪一是為了向你通報明天談判的安排,二是為了對貴方給予我們支持拜師感謝。”
對於軒尼詩在涉及談判的話題上的迴避態度,丁生也能理解,再怎麽,軒尼詩隻是一個殖民地官員,在倫敦沒有標明態度前,他是不會隨便發表相關言論的,因此丁生隨後也沒有再提及這個話題,而是聽起了軒尼詩關於談判安排的介紹。
“丁先生,談判明天上午九開始,地安排在維多利亞酒店,雙方各派九人,這些相信南寧的李約翰領事已經通報給你們了,我就不詳細介紹了。現在變動的是,法國要求你們雙方在協議達成之前,不得向外泄露有關談判的任何進展,也就是,在協議達成之前,你們的談判完全保密,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異議?”
聽到法國居然在談判前一天提出這樣的要求,丁生開始還沒在意,因為這個要求不過分,對己方也不會有什麽影響,但是他隨後就想起了剛才接到的有關蘭芳的情況通報,兩廂應證,
他立即反應了過來,法國一定參與了蘭芳的行動,至少參與了策劃。現在要求保密,肯定是不想讓蘭芳異動的執行方受到影響,讓他們以為南寧的注意力還在談判上,如此一來,法國就相當是在坑他們。雖然這樣根本改變不了最後的談判結果,但是卻可以讓南寧付出更多的金錢和精力。
想明白了這些,丁生也不得不佩服法國的腹黑了。先是鼓動別人一起去動南寧的利益,然後自己遠遠的撤退,而且還不通知盟友自己已經撤退了,這明顯是讓別人去衝鋒陷陣,自己躲在後麵默默撿死雞嗎?至於法國是聯合荷蘭一起坑土著人,還是法國坑荷蘭和土著人,丁生就不知道了。
對於法國的這一要求,丁生也不敢擅自答應。他現在考慮的是,既然法國明顯是在坑自己的盟友,而且還讓自己提前明白法國的意圖,那麽他們這麽做難道僅僅隻是想讓南寧也不好受嗎?
既然心中有了這些疑慮,丁生就更不敢輕易答應了,因此對軒尼詩道:“爵士,對於這一變化,我現在還不能迴答,不過我會在明天的談判中直接向法國給予迴複的。”
軒尼詩也僅僅隻是過來傳話,至於丁生會不會各他迴複,那就不關他什麽事了,所以軒尼詩無所謂的道:“ok,時候也不早了,我還要去見見薩科齊先生,祝丁先生在香港工作愉快!”
“謝謝爵士的祝福,我送送你。”看到軒尼詩要走,丁生也急於向程宇華通報這一情況,所以也順水推舟的起身相送。
等送走了軒尼詩,丁生立即叫來隨從,將法國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向南寧作了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