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添財把買迴來的東西給放好,又屁顛屁顛的去找趙言修了。剛剛到了宋大海一家,發現宋添金也在。正好趙言修在喝茶,胡小玉瞧見是宋添財來了,忙把他招唿進去。元寶剛剛會爬,這會天熱,在正堂中間,萬氏鋪了兩層草席墊子,從大門到香案,粗略算上去得有五六米。元寶就這麽穿著個小肚兜軟趴趴的坐在上麵,小腿一蹲一蹲的,動個不停。因為萬氏實在是寵這個小孫孫,他吃奶時,家裏有好吃的都是緊著他娘好養出好奶喂他。等他能吃些輔食之後,每天萬氏都得弄些葷湯單獨喂他。因此,元寶身上都是軟軟的肉,看上去白白胖胖的,按陳桂枝的話就是宋添金這麽大時候的放大一版。看見宋添財,也不知是這兩天宋添財給這小東西帶了好吃的好玩的起的作用還是宋添財這兩天逗他有了效果,元寶立馬來了精神,蹬著小肥腿,一步步的向著宋添財爬過來。宋添財看著好玩,走上前抱起元寶,從懷裏掏出塊奶喂糕點賽在元寶懷裏。這小東西對吃的十分在行,兩隻小手連忙捧著就要啃起來,可惜,他就張了那幾顆小米牙,還吃不動這糕點,隻留下了幾顆小牙印。胡小玉是做娘的,實在是瞧不下去自己兒子那蠢樣子了,打算上前接過元寶。這個時候,宋小寶從外麵跑了過來,一看自己爹抱著個小弟弟,他立馬上前圍著宋添財轉悠。半響,對著宋添財道:“弟弟重,爹抱抱累。”胡小玉被這話逗樂了,對著宋添財道:“大哥,看小寶多孝順啊,還曉得你抱孩子累著了,就這腦袋瓜子,以後一定是個有大出息的。”好話誰都愛聽,雖然和胡小玉沒怎麽接觸過。不過能把萬氏和宋添金都搞定的堂弟媳婦,宋添財還是很佩服的。把元寶給了胡小玉,抱著宋小寶親了一口,笑著說道:“小寶知道心疼爹了,爹真沒白疼你。”趙言修看著在秀父子情深的一大一小,心裏暖暖的。晚飯是在宋大海一家用的,宋桃子一迴來就和宋添財說了,今年的冰窖生意不錯,宋添財差不多能分到四百兩銀子的紅利。大概八月底就能把這筆銀子給送過來了,以後,每年若是宋添財迴宋家村,劉坤武就直接送過來,不然,就要宋添財派人來取了。做冰窖生意,雖然一開始投資了幾百兩,可頭年就收了迴來。現在更是淨賺,雖然銀子不多,但在永樂鎮上這幾百兩銀子也夠一戶農家溫飽半輩子了。宋大海夫妻知曉後,心裏直歎宋添財和劉坤武會做買賣。如此一來,就更讓宋添金堅定了開鋪子的想法。晚飯過來,宋添金留下了宋添財,要和他有事情談。原來,宋添金在杜掌櫃那兒學了些手藝,現在手裏又有些銀子,就打算先開個鋪子試試水。而宋添財在宋添金的眼裏就是個成功人士還有眼光的很,這才趁著宋添財迴鄉趕緊向宋添財求指導。宋添財細問了宋添金的想法,最後想想自己一家和宋大海一家關係一直不錯。難得宋添金想要闖闖,他也該搭把手。最後,宋添財在永樂鎮上買了一處鋪子,花了一百多兩,直接當做幹股投資到了宋添金的買賣裏。宋添財和他言明,這鋪子送添財隻拿十年的利,等十年之後,就直接送給元寶了,就當給元寶以後攢媳婦本。宋添金聽了這話一開始還要推辭,最後,還是受了下來。打算好好的開鋪子,他堂哥混得這麽出息了,給他這麽大的幫襯,他這個做堂弟這樣還混不出來,也太對不起家裏人了。迴去的路上,天已經黑了,走到半路,宋添財忽然發現前麵打了個燈籠有個人影冒了出來。他起先嚇了一跳,可定眼一瞧,卻發現是趙言修。知曉趙言修是不放心他一個人走夜路,來接他迴家了。這麽一想,宋添財的心裏忽然滿滿的,漲漲的。等了這麽多年,期盼了這麽多年,他終於找到了這麽一個知冷知熱,能和他白頭偕老之人。老天爺待他不薄,他定要好好珍惜。趙言修看到宋添財站在路邊不走,以為宋添財怎麽了,趕緊上前去看看。沒想到卻是一把被宋添財抱著了,貼著自己的耳根說道:“言修,遇到你真好。”趙言修看著臉有些微紅的宋添財,知曉他有些醉了,拍了拍他的後背,就鬆開了他。雖然兩人表明心意這麽久了,可做親密的動作,趙言修還是會臉紅不好意思。他其實剛剛也想說,遇見宋添財也是他的幸運,可話到嘴邊卻是沒這個臉皮開口了。怕宋添財走路不穩,趙言修就一隻手搭著他,兩人就這麽一路扶著迴家了。好在晚上沒人路過,不然,趙言修覺得他紅得要冒煙的臉絕對會被眾人笑話的。從第二天起,宋家就全力為了趙言修和宋添財結契的事情忙了起來。宋家這邊的至親好友自然是要請的,其他的人宋添財卻不打算請了。他可不想他的婚禮上出現什麽奇葩的物種,攪亂了他和心上人的好心情。陳桂枝先前有娶兩個兒媳婦的經驗,但卻沒有辦過結契的,忙起來就有些手忙腳亂了。好在有陳大石和林小滿這對能幫的上忙,許多事情,陳桂枝都是直接麻煩他們去弄的。結契比成婚的儀式要簡單,一般就是兩戶人家加一些親朋好友坐在一起吃頓飯。可這吃飯也有講究,兩戶人家怎麽排位置,怎麽出禮錢,那天新人的行禮啊,都是有舊規的。陳大石和林小滿當初結契的時候,他們各自的親人幾乎都沒了。也就請了裏正和鄰居好友來參加,現在來幫著宋添財辦事情其實也算不上熟手。不過,兩人卻是問了村裏不少的老人,把規矩都摸透了,看著倒是極有章法。宋添財這邊的親人還好辦,倒是趙言修的那邊卻是有些為難。傅文昭那兒,趙言修是不準備請的。泉州和永樂鎮相差這麽遠,來迴不方便是一個原因。他又不認迴梁家,傅文昭不是作為母親的名義出席的話,那就很讓傅文昭難堪了。傅文昭不請,梁佑榮也肯定是直接繞過的。可這麽一來,到時候在酒席上趙言修這邊倒會顯得勢單力薄,孤孤單單的。最後,兩人還是給傅文睿送了一張帖子。傅文睿已經在宋家村招搖了一把,那就隻好再讓他充充場麵。結契的頭天晚上,宋添財直直的看了半宿的房梁。從他來到這兒,成了落魄病怏怏的宋添財,再到遇見趙言修,和趙言修相知相愛到現在的相守。這一路,雖然偶爾遇到些麻煩事極品人,但不可否認,他的日子還是越過越有滋味。比起前世,或許少了地位少了金錢,但卻過的踏踏實實,安安心心。來這兒,他一開始或許隻是隨遇而安,知道無法改變,隻好去適應生活。可漸漸的,他去喜歡上了這兒,因為這兒有喜歡他的人,更有他喜歡的人,他很知足,更是珍惜。能和自己喜歡的一起,這樣的福氣,是許多人求也求不來的。結契的那一天,宋添財和趙言修穿了同款的大紅衣裳的新郎服,站在宋家門前迎接來客。本來,宋添財準備去鎮上的酒樓去辦席麵的,可一想,這要是在鎮上辦席麵,可就沒有結契的那種氣氛了,那還不如迴泉州來個高大上呢。於是,宋添財就請了鎮上最好的廚子來了家裏,備下酒席。而在村子裏,雖然沒請幾戶人家,不過,宋添財卻是又做了一次善財童子,給村子裏的每戶人家都送了兩斤肉兩斤糕,意思意思。當然,宋家村的孩子們這一天一大早就來宋家外麵轉悠了。宋大山是個好說話的,再說這是喜事,大早上的就讓廚子做了燒肉和糖糕,一個孩子給上一大塊燒肉一碟子糖糕,飽飽肚子甜甜嘴。宋小寶也很興奮,他早先時候看著趙言修和宋添財都有大紅衣裳穿,也鬧著要穿。宋添財靈機一動,就讓裁縫給宋小寶做了一件。今天宋小寶這麽一穿,宋添財,趙言修和他就成了親子裝了。十分的吸引眼球,惹來來了不少人的打趣。傅文睿來的時候除了帶了賀禮,還帶來了個人,林黔西。宋添財看著來人還有些擔心,怕趙言修心中難受。沒想到趙言修卻是麵色如常,依著宋添財對趙言修的理解那肯定不是假裝的。這才信了趙言修對林黔西沒了在意,把心按到了肚子裏。林黔西找到趙言修,遞給他一個盒子,說道:“言修,一眨眼你也找到了可以相守一輩子的人。師傅很為你高興,今天不說掃興的話,看見你過的好,我就能稍稍安心了。”趙言修開口道:“我會過的好的,師傅,我不怪你。一啄一飲,皆是天定,許多事情,我不去強求,不去怨恨,日子自然也就明快了。我從大哥身上學得最多的就算珍惜眼前人,把現在的日子過好了,那就比什麽都強。”林黔西聽了趙言修的話,站了一會,苦笑連連。結契的儀式辦的簡單而隆重,激動的宋添財一天都處於亢奮狀態。等最後送走了想在宋家賴著,給他飛了無數刀眼的傅文睿,宋添財終於攤倒在了大床上。趙言修看著宋添財大字型的樣子笑了起來,把宋添財這個自詡臉皮比城牆厚的老臉給燒紅了起來。他帶些惱羞成怒的起來撲倒了趙言修,看著趙言修眼裏的笑意和情誼,開口道:“言修,我們會就這麽慢慢的老去,之後,我們兩個相伴在一起,不離不棄,白頭偕老。”趙言修點點頭道:“嗯,我們定會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正文完--------------------------------------- 第130章 番外宋小寶讀書記話說宋小寶五歲了,宋添財雖然天天和趙言修兩個膩膩歪歪的,但對於兒子的教育問題還是記在心上的。這不,剛剛過完年宋添財就盤算起了宋小寶的讀書事宜。如所有的父母一樣,宋添財把泉州大大小小的私塾都問遍了,還打聽明白了哪家做館先生口碑好人品好學問好。宋小寶在家的時候已經認了不少字了,每天還要練馬步,也忙得很。對於上私塾,宋小寶表示他一點都不感興趣。宋添財這邊急哄哄的為兒子挑書院,那邊傅文睿就來告知他手裏有個明正書院讀書的名額,等宋小寶大些就可以給宋小寶用了。他是皇商,有品有級,讀書也是有編製名額的。本來這玩意是留給他兒子的。但當年他兒子在讀書那檔口的時候,家主還是他爹傅廣仁,而他那無良爹傅廣仁眼睛裏就隻有那對賤人母子。這樣的好事怎麽會想到他兒子,好在他兒子聰明,傅文睿自己找找關係,讓他兒子考了進去。等傅文睿做皇商頭銜之後,這朝廷辦的書院的名額自然就有了一個。梁家那邊不用他操心,傅家這邊除了他兒子,他也犯不著管,所以,看在趙言修的麵子上,他才把這名額給了宋小寶。畢竟,趙言修沒有自己的孩子,宋小寶也就是趙言修的孩子了。宋小寶好了,趙言修才能更好。宋添財對著傅文睿送了這麽大好處的,心裏有些不好意思。更知道拿人手軟,以後,為著這個他就得給傅文睿留點麵子。不過,為了宋小寶小朋友,宋添財表示這個便宜他還是有厚著臉皮接下來的。明正書院接受最小的孩子也要到八歲,宋小寶這個年紀卻是小了,宋添財幹脆請了個夫子來宋家單獨教教宋小寶。當然,宋小寶每天的練武還是必不可少的,由趙言修接手。終於等到宋小寶八歲了,宋添財把人送進書院,這才發現,泉州雖然有明正書院,可要想讓孩子混的好,終極目標還是京城的書院。這就像現代學校的本校與分校的差別,不過,這書院怎麽也是本朝的三大官辦書院之一,即使是分校,那也很讓宋添財滿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戶一二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朗朗明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朗朗明日並收藏農戶一二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