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大木棰雨點般猛擊,沉重密集的牛皮大鼓聲便在王城中驟然響起,迴音相合,竟是震耳欲聾!
烏獲半蹲身體,雙手抓牢兩隻鼎足,全身緊偎大鼎,大喝一聲:“起——!”大鼎卻是紋絲不動。烏獲麵色脹紅大汗如豆,再度大喝一聲,拚盡全力想提起鼎足,一發力卻是兩臂發抖大腿發抖麵色驟然血紅!突然一聲悶哼,烏獲滾下了石龜底座,一股鮮血箭一般從口中噴出,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上!
“烏獲——!”鼓聲嘎然而止,孟賁一聲嘶吼哭喊,淩空飛下便撲到烏獲身上。麵色慘白的烏獲向孟賁一咧嘴,未及笑出,也沒有說一句話,便瞪直了銅鈴大的眼睛!
人群一片慌亂,嬪妃們幾乎是齊齊一聲尖叫。
秦武王臉色鐵青,大喝一聲:“孟賁!害怕了?!”
孟賁從烏獲身上跳起,雷鳴般大吼一聲衝向大鼎,深邃的宮殿峽穀中竟發出滾滾轟雷般的共鳴!甘茂已經挺身站到大鼎前,手中令旗往下一劈,秦軍儀仗大鼓與牛角軍號便驟然響起,氣勢竟如戰場衝鋒廝殺一般。嬪妃們立即禁聲,惴惴不安地瞪大了波光盈盈的眼睛。秦國鐵甲騎士們士氣大振,高舉刀矛齊聲呐喊:“勇士孟賁!神力無邊——!”秦武王冷冷地凝視著大鼎,腮邊肌肉竟是一陣抽搐。周室群臣不知是禍是福,竟圍繞少年周王與顏率擠成了一圈,連樂師與侍女也緊張得忘記了各自操持,木樁一般釘在了原地。
卻見孟賁衝上了雍州鼎的石龜底座,將黑色繡金披風一把扒下扔掉,又三兩下將精鐵甲胄褪去,全身上下竟唯餘一片包身小布,赤身站立,全身黑毛,幾乎與鼎耳等高!威武雄猛的氣概引起秦兵一陣狂熱歡唿。
秦武王捧起一壇鳳酒大步走到鼎前:“孟賁,揚我國威,更待何時?!”
孟賁雙手接過酒壇,竟是眼含熱淚:“臣一介武士,得有今日,死不足惜!”將一壇風酒掀起,竟如長鯨飲川般一氣吞幹,右手甩出,大酒壇“啪!”地碎在了廣場中央!便聞大鼓與號角再次響起。孟賁跨開馬步,兩隻粗長黝黑的胳膊伸出,大手便牢牢抓定了雍州鼎的兩隻鼎足。全場屏息中,隻聽一聲大吼響徹王城,孟賁全身肌肉竟如巨大石塊崩緊凸顯,雄偉的雍州大鼎驟然被拔起於基座,升離地麵數寸!眼見鼎身微微晃動,秦國甲士一片呐喊:“起——!”秦武王臉上正在蕩開一片微笑,周室君臣臉上卻淌下了豆大的汗珠。
倏忽之間,孟賁巨大的身軀拚命挺直,塊壘重疊的大肌上汗
水竟噴泉般湧出!全場靜得如同深山幽穀,唯聞孟賁骨節發出的“喀喀”的悶響。眼見孟賁雙眼凸出,眼珠血紅,全身黑毛筆直伸長,狀如猙獰巨獸……就在這刹那之間,突然一聲滾雷般慘嚎,孟賁兩隻大手從肘部“哢嚓!”斷裂,龐大的身軀竟飛到了空中,眼珠宛如兩顆紅色彈丸彈上天空!那龐大的軀體彈開數丈,竟直飛王鍾,擊出一聲令人心悸的巨大轟鳴……
再看雍州大鼎,兩隻血淋淋的手臂依然摳在鼎足,汩汩鮮血從斷肘流向石龜,雍州大鼎在血泊中冰冷地巋然矗立,幾隻烏鴉卻從鼎耳巢中“呱——!”地飛出,一片怪誕神秘立時在廣場彌漫開來。全場驚駭愕然,周、秦兩方的宮女嬪妃都不約而同地用大袖捂住了嘴巴,卻既不敢出聲,更不敢嘔吐。
秦武王大叫一聲:“孟賁——!”便撲到了鮮血淋漓的屍體上。良久沉默,秦武王抱起孟賁,麵色冷酷地緩緩走向雍州大鼎,將孟賁屍體平放到鼎前憤然挺身:“孟賁不要死!看本王為你報仇!為大秦舉鼎揚威!”嘶聲喊罷,解下繡金披風單手一甩,披風便象展翼的黑色大鷹,竟平展展飛到“秦”字大旗的旗槍之上。
大臣將領嬪妃們猛然醒悟,頓時亂了陣腳。丞相甘茂大喊一聲:“毋得造次!”便撲上抱住了秦武王雙腿:“我王!不能冒此大險哪!”其餘大臣嬪妃們一齊湧過來跪倒:“我王萬乘之軀,不可涉險啊!”一直大皺眉頭的白起奮力擠到大鼎前,鏘然躬身:“臣啟我王:一國之威在舉國合力,不在匹夫之勇!大王縱能舉起九鼎,於國何益?請我王以國家為重,三思後行!”冷冰冰硬邦邦竟是振聾發聵。
秦武王迴身冷笑:“白起,你竟敢教訓本王?舉鼎後再殺你不遲!來人,拖開丞相!”
兩名甲士將甘茂架走,甘茂猶自迴頭哭喊:“我王,白起說得對呀……”
秦武王臉色驟然獰厲:“有擋我舉鼎者,便是這般!”順手抓起烏獲屍體,向那口千年王鍾擲去,“轟——!”的一聲長鳴,烏獲屍體竟成碎片飛裂,血肉四散濺開!全場秦人麵色蒼白,一片死寂。白起卻大步出場,鏘然拔出長劍舉過頭頂:“秦國壯士!為我王助威!”一千鐵甲騎士“唰!”地舉起刀矛,鐵青著臉一聲怒吼:“秦王大力神!萬歲——!”
秦武王掀去軟甲頭盔,露出一身黑絲短衣與披散的金色長發,腰間紮一條六寸寬的大板牛皮帶,兩隻赤膊盡皆金黃色長毛,身軀偉岸,儼然一頭發怒的雄獅!甘茂踉蹌衝進,雙手舉著一壇鳳酒:“臣請我王飲酒壯行
!”秦武王一手提起酒壇仰天大笑:“大秦要平天下九州滄海,小小一鼎,何足道哉!”單手捧壇蛟龍吸水般一氣飲幹了一壇烈酒,揚手一甩,酒壇便唿嘯著飛向王鍾,又是一聲轟鳴,竟是經久不散。
冷笑地看看春光下巋然矗立斑駁閃爍的雍州大鼎,秦武王正要伸手間,卻聞空中一聲尖厲的猛禽長鳴!一隻黑色的大鷹箭一般向大鼎俯衝而下,又驟然展翅升空。眾人驚駭失色間,才發現大鷹叨著一條紅色的大蛇飛向了高高的藍天!
秦武王大是興奮,向天上黑鷹遙遙一拱:“鷹神為我去妖!大秦不負鷹神!”
周室君臣都知道,上古老秦部族是以黑鷹為神靈的,當年還是太子的周平王跋涉隴西尋求秦人援手時,老秦部族的山地城堡還都是蒼鷹展翅之形。黑鷹是老秦人的戰神,它比那美麗的鳳凰更使秦人熱血沸騰!這天外黑鷹恰恰在此時出現,而且叼走了一條盤踞在雍州大鼎中的紅色大蛇,在秦人看來自然是大大吉兆。
隨著秦武王的誓言,全場秦人便是一聲呐喊:“鷹神在上!佑護我王——!”
少年周王與周圍大臣卻是人人沮喪,麵色難看極了。周人原本以龍為神物,周文王推演的《易經》八卦,便多有以龍的變化預言人事變化的卦象。然則自從有了鳳鳴岐山的祥瑞,周人便以鳳凰為神了。但是鳳神並未取代龍神,而隻是並立為周人的佑護之神。更認真地說,在周人心目中,龍是威懾萬物的戰神,無論龍戰於野,還是飛龍在天,那都是上天雷霆之威非人力可及的。而鳳則是柔和吉祥的孕育之神。兩相比較,自然還是龍神第一。對龍的信奉,自然導致了周人對近似龍形的蛇的敬畏,甚至將龍蛇看作一體。對於出沒在古老宮殿與府邸的各種蛇,周人都當作神明待之,祈禱佑護,根本不會去傷害。三百多年的洛陽王城,宮殿重疊如幽幽峽穀,大蛇出沒便成為宮中常有的恐怖傳聞。尤其是罕見的怪蛇出現,通常總是會引起諸多征兆猜測,甚至促使天子親往太廟禱告祈卦。但最讓周室君臣在意的,便是盤踞在雍州大鼎中的這條火紅色大蛇!
那是一個深夜,一個侍女從九鼎廣場向晝夜樂舞的東偏殿送茶,腳步匆匆間,突然看見迎麵黝黑的雍州大鼎上盤繞著一條紅亮亮的錦帶!侍女好奇走近,突聞噝噝喘息,一雙碧綠的圓球正悠悠逼近,一股腥風迎麵撲來!侍女尖叫一聲頓時昏倒……及至周顯王與樂師們聞聲趕來,卻見大青磚上一灘血跡,紅色大蛇正盤在大鼎上昂頭對著人群吐信!周顯王驚喜莫名,立即擺下犧牲焚香膜
拜,紅色大蛇竟是悠然地爬上了大鼎。王室太史令奉命占卜,卦象竟是大吉,拆解卦象雲:周為火德,尚紅,源出雍州,今火龍盤踞雍州鼎,當主周室再度興旺!一時之間,火龍護鼎便成為洛陽王畿人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周室君臣也將這條火龍加意供奉,視為神聖。
而今,火龍被黑鷹叼走,豈非大大兇兆?
秦武王卻不知這些故事,大笑著走上石龜底座:“雍州大鼎,嬴蕩來也!”迴聲在宮殿峽穀中轟鳴,隻見秦武王馬步半蹲,身形如淵亭嶽峙威猛不可動搖,兩隻巨手伸開,鐵鉗一般鉗緊了兩隻鼎足,眼見鼎身便是微微晃動。秦武王一聲雷吼:“起——!”鼎足驟然被拔起半尺有餘,穩穩上升。正在此時,秦武王腳下的牛皮戰靴“叭!”地裂開!秦武王身軀卻紋絲未動,鼎足繼續上升。突然,秦武王腰間的牛皮板帶又“叭!”地斷開彈飛到空中,充血的一雙大腳從戰靴上滑出,雙腿便驟然從鼎足下伸出!
間不容發,秦武王身軀滑倒之時,大鼎的一足恰恰切向他的大腿。一聲沉悶的慘嚎,千鈞鼎足輕輕切斷了一條大腿,切口白亮,竟帶著銅鏽的斑駁與肉色!隨著這一聲輕微的令人心悸的“哢嚓!”聲,沉重的鼎足落地之音重重地猛砸到人們心上!
全場驚駭震懾!人們夢魘般費力地、輕輕地“嗬——”了一聲。瞬息之間,秦武王大腿鮮血噴發,一道血柱直衝鼎耳!雍州大鼎沾滿血流,又汩汩迴流到石龜與秦武王的身上臉上。
“秦王——!”甘茂與白起同時大喊一聲,撲向了大鼎,將秦武王抬出鼎下。禦醫們提著箱包踉蹌奔來,圍成了一圈。大臣嬪妃們也清醒過來,頓足捶胸,哭成了一片。鐵甲騎士們慌亂不知所措,紛紛圍到圈外緊張詢問。
秦武王醒了過來慘然一笑:“白起,你……對的……”
白起含淚高聲道:“秦國新軍尚在!我王放心!”轉身對著甘茂,“丞相,秦王交給你了!”說著霍然起身衝出人圈大喊一聲,“大秦騎士,上馬列陣!”一千鐵甲騎士立即飛身上馬,列成了一個整肅的方陣,刀矛齊舉一片殺氣。
白起高聲下令:“我王重傷,大秦鐵騎就是擎天大柱!王齕,帶三百鐵騎守住王城大門,任何人不許出入!”
“嗨!”年輕的中軍司馬戰刀一舉,帶著一隊鐵騎衝向了王城大門。
“蒙驁,帶兩百鐵騎看守周室君臣!我王離開之前,不許一人走脫!”
“嗨!”前軍副將長劍一揮,兩
百騎士遝遝散開,立即包圍了周室君臣。
“其餘甲士,隨我夾道護衛!”白起令旗連擺,剩餘的五百鐵甲騎兵從大鼎到秦武王大型戰車之間,立即列成了夾道護衛陣式。此時便聞甘茂一聲嘶喊:“班師鹹陽!”幾名太醫們便用一張軍榻抬著秦武王,碎步匆匆地走向了大型戰車。
片刻之間,秦國的王車儀仗從洛陽王城幽深的門洞匆匆湧出,在北門外會齊五萬鐵騎,便馬不停蹄地向孟津渡口飛馳而來。一個多時辰後,孟津渡口遙遙在望,鐵騎大軍卻停止了前進,在暮色中紮營了。
洛陽王城內,周室君臣卻是一片喜慶。侍女內侍們笑鬧喧嚷地忙著收拾狼籍殘宴與鍾鼓九鼎,少年周王卻立即下令擺設犧牲香案,隆重祭拜雍州大鼎。少年天子率領全部大臣跪倒大鼎前反複念誦著:“九鼎神器,天人渾一,佑我周室,綿綿無期!”一時祭拜完畢,老太師顏率亢奮笑道:“從今日後,九鼎穩如泰山,天下將無敢窺視周室也!”一班老少大臣們立即跟上,高聲同誦:“我王上通天心,社稷恆久!”
突然,少年天子一指擦拭大鼎血跡的內侍,厲聲喊道:“不許擦洗!大鼎血跡,乃天證也!”
“天證周室!社稷恆久——!”一聲頌詞便在幽深的王城久久轟鳴。
夜色降臨,大河濤聲在浩浩春風中如天際沉雷。
秦軍大營燈火點點,刁鬥聲聲,戰旗獵獵翻飛。白起單人獨騎,快馬在營地反複視察了兩周,做好了一切臨戰準備,方才稍微鬆了一口氣。上將軍甘茂此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秦王,前軍主將白山又離開了大軍,保護秦國君臣的千鈞重擔便驟然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白起第一次感到了作戰之外的另一種巨大壓力。此刻他已經來不及譴責秦王了,畢竟,一個更適合做猛士的國王,秦王是要為大秦爭迴尊嚴的,假若不是牛皮戰靴與腹間大帶匪夷所思地斷裂,而是給他一個更堅實穩固的根基,誰說他不能舉起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雍州大鼎?可一切就那樣不可思議地發生了,那一刻,白起幾乎懵了。若非他少年從戎屢經生死決於瞬息之間的戰陣危難,他真不敢說自己還能冷靜地想到全局安危?
“稟報前將軍:秦王急召!”一騎迎麵飛來,卻是秦王的貼身護衛。
白起二話沒說,便飛馬馳向中央王帳。
秦武王麵色慘白地躺在臥榻上,甘茂與太醫們環榻侍立,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秦武王終於開口了,竟是驚人的平靜:“丞相,嬴
蕩一勇之夫,有負列祖列宗,有負秦國大業,有負卿等耿介忠直,千秋之下,雖死猶愧也!”饒是平靜如常,慘白的臉上卻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甘茂痛心疾首泣不成聲:“我王休得自責,臣忝居丞相高位,卻不能匡正君心,臣萬死不能辭其咎也……王迴鹹陽,甘茂自裁以謝秦人!”
“丞相,差矣!”秦武王全力咬著牙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丞相若能鼎力善後,安定秦國,便不枉身為我師了……”
甘茂心中大慟,情不自禁地跪倒榻邊抓住秦武王的雙手:“我王但留遺命,臣死不旋踵!”
秦武王艱難地喘息著:“白起……白起……”
帳外腳步沉重急促,白起匆匆進帳:“末將白起,奉召來見!”
秦武王一咬牙又平靜下來:“白起,你有膽有識,日後必為大秦棟梁。本王托你為秦國辦一件大事,與丞相共謀之。”
白起肅然躬身:“願聞王命。”
秦武王眼中湧出了兩行淚水:“本王無子,將王位傳給弟弟嬴稷。他在燕國當人質,你,帶兵接他迴來,與丞相輔助他繼位……此事多有艱難,燕國定要阻擋,一定要保他萬無一失。否則,秦國將生大亂。”
驟然之間白起也是淚眼朦朧:“我王毋憂,白起縱赴湯蹈刃,亦不辱使命!”
秦武王難得地笑了:“丞相,白起有大功,即刻晉升前軍主將,兼領藍田大營。”
甘茂霍然起身應道:“我王英明!臣即刻向國中發詔正名!”
秦武王向侍立榻側的貼身衛士一瞥,衛士立即捧過了一個銅匣,秦武王粗重地喘息著:“白起,這是調兵虎符,交你掌管。國有危難,正要將軍鐵骨錚錚。”
白起冷峻的臉上雙淚長流,接過兵符銅匣,便是深深一躬,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此時便見秦武王目光迷離口中喃喃自語:“九鼎九鼎,來生,再會了……”便大睜著兩眼,雙手軟軟撒開搭在了臥榻邊上!
甘茂一驚,仔細湊前一看,猛然便是放聲大哭:“我王何其匆匆也——”帳中衛士太醫們也頓時哭成了一片。白起卻是臉色鐵青,大步上前扶起甘茂:“丞相,不能哭!”甘茂頓時醒悟,抽泣間斷然揮手,帳中哭聲竟是戛然而止。白起在甘茂耳邊一陣低語。甘茂略一思忖,迴身低聲下令:“秘不發喪,連夜拔營,班師鹹陽!大軍行止,聽白起將軍調度!”
一陣悠揚的
牛角號,在唿嘯的春風中響徹了大河南岸。秦軍大營在蒼茫夜色中倏忽變成了一支從容行進的鐵騎大軍,王車依舊,大臣依舊,嬪妃依舊,誰也看不出這是一支突遭變故的大軍。渡過孟津之後,秦軍一騎快馬飛入宜陽,大軍卻從容不迫地向西進發。駐守宜陽的兩萬秦軍立即出城紮營,恰恰卡住了咽喉要道。直到次日秦軍鐵騎進入函穀關,兩萬宜陽守軍才拔營起城,放棄宜陽進駐函穀關。這一放棄宜陽的異常舉動,使韓國大大愣怔莫測高深,連忙派出特使到洛陽探聽,方知秦武王橫遭慘禍,連忙飛騎知會山東六國,函穀關外竟是彈冠相慶,立即開始秘商再次合縱鎖秦了。
卻說秦國鐵騎一進函穀關,甘茂便與白起秘密商議分頭行動:甘茂帶五萬大軍護送秦武王遺體迴鹹陽,鎮撫朝野,秘不發喪;白起帶舊部千人隊,星夜兼程北上,赴燕國迎接新君嬴稷,新君不歸,鹹陽不發喪。甘茂憂心忡忡,擔心白起一千人馬太少,白起卻是直率簡約:“此等出使邦國之事,原不在以戰取勝,大軍反倒容易惹出事端,丞相放心便了。倒是鹹陽頭緒太多,安定不易。丞相若有難處,但請明言。”
甘茂原是大有擔心,最不安的便是自己在軍中沒有根基,當此非常之時,僅僅有上將軍的兵權是遠遠不夠的,可是能說什麽呢?自己是丞相兼領上將軍,白起還能給他什麽權力呢?有白起一道迴鹹陽最好,可偏偏又無人可以取代白起去接迴新君,畢竟,新君是更為長遠的根本,隻有交給白起這種泰山石敢當的人去辦才不致出錯。如今見白起坦誠相向,甘茂猛然醒悟:白起職爵皆低,自己這個丞相上將軍不問,他卻如何以下支上?想得明白,便是恍然一歎:“將軍見識果是不凡,我所慮者,軍中無臂膀也!”
白起慨然拱手道:“丞相毋憂,我有兩個非常之法:其一,現任鹹陽令白山是我族叔,丞相可持我一信,請我叔暗中運籌武事,至少軍中郿縣孟西白三族子弟決當生死!其二,我用秦王兵符留一道軍令在藍田大營,鹹陽但有動靜,聽丞相號令行事!”
甘茂不禁大是寬慰,起身便是深深一躬:“甘茂雖是將相一身,卻賴將軍底定根基,秦國安定之日,甘茂當力薦將軍掌兵,我固當辭。”白起連忙扶住甘茂:“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丞相此言,教白起如何心安?”甘茂不禁慨然歎息:“將軍襟懷蕩蕩,不媚權力,唯國是舉,甘茂何其慚愧也!”白起第一次被這位驟然飆升三軍側目的權臣打動了,不禁老老實實道:“丞相無須過分自責,我王秉性,也未必聽得錚錚良謀。安定秦國
,開辟新天,丞相便當無愧於秦國朝野了。”甘茂極是聰穎明智之人,聽白起說得紮實妥帖,不禁大是感動;更重要的是:白起乃老秦猛士,雖然年輕,卻以卓越的軍功、超凡的才華與及耿直不阿的品性在軍中獲得了極高聲望,獲得了白起諒解,便幾乎等於獲得了秦軍將士的諒解,這對甘茂這個入秦無大功而驟居高位的山東士子來說,是比什麽都重要的!心念及此,甘茂不禁便是淚光閃爍,拉住白起唏噓不止。
說得一時,白起便告辭出帳聚集舊部千人隊,趁著朦朧月色星夜北上了。
四、大雨落幽燕
雖是暮春時節,燕山仍是一片幹冷。四麵來風都在這裏飄飄聚會競相較勁,遼東群山的風、東南大海的風、陰山草原的風、流沙大漠的風,風向三兩日一變,竟吹得春日腳步蹣跚。就在這飽滿綿長的風中,一支黑色騎隊穿越秦國上郡,北渡大河從九原向東飛馳,進入雲中再東南直插雁門關,又東北越過平城,便在燕國西北的於延水河穀駐紮下來。這便是白起的鐵鷹銳士千人隊。曆經兩旬飛騎,跋涉八千餘裏,他們終於秘密抵達了燕國防守最薄弱的側背。
營地剛剛紮定,便有三騎飛馬出營,騎士卻變成了身穿翻毛羊皮短裝的匈奴商人。
一柱狼煙衝起,在河穀筆直地伸向藍天。為首匈奴商人迴頭看了一眼狼煙方位,揚鞭一指:“跟我來!”飛馬便向東南飛去,大約一個時辰之後,燕國薊城已經遙遙在望。
雖是三月末了,薊城原野依舊一片蒼黃,與一片綠野的秦川判若兩重天地。匈奴商人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進了薊城,既沒有受到盤查,也沒有被人注意。畢竟,這種翻穿羊皮裝、連鬢落腮大胡須的匈奴商人在這裏是太多太多了,連薊城的酒肆客店也都飄散著揮之不去的牛羊膻腥味兒。進得城門,為首匈奴商人操著生硬的匈奴式燕國話洪鍾般笑道:“各買各貨,三日後一道迴,各走各了!”一揚手,三人便散開在鬧哄哄的市人中去了。
這時候,燕國已經發生了中原人預料不到的天地翻覆。
蘇秦在齊國遇刺身死,給燕國朝野帶來了巨大衝擊:身為攝政王的子之頓時覺得去了束縛,立即與蘇代秘密商議,要逼迫燕王噲舉行禪讓大典,好讓子之做名正言順的燕國國王。子之給蘇代的許諾是開府丞相、爵封武成君。誰知蘇秦之死卻給了蘇代當頭棒喝,眼見蘇秦因真心變法而血流五步,眼見子之當初信誓旦旦的變法宏圖竟是一片空言,蘇代深深為自己將變法大誌寄托於子之而痛
悔不已。思忖之下,蘇代假意答應了子之,卻在當夜秘密逃往齊國,請求齊宣王發兵靖難,還政於姬氏王族!齊國君臣尚在猶疑之中,子之卻已經一不做二不休,親自領兵進宮,逼迫燕王噲舉行了禪讓大典,自己登上了燕國王位並立即詔告天下。
誰想剛剛詔告三日,一直隱忍不發的太子姬平、燕易王王後櫟陽公主與流散的王室貴胄力量竟一齊起兵發難,發誓要奪迴王權!姬平聯軍一萬餘人以市被為大將,圍攻子之王宮,卻被子之兩萬精銳的東胡大軍殺得落花流水,市被也做了俘虜。姬平正要聯兵再戰,不想市被卻歸降了子之,率領東胡鐵騎來猛攻姬平聯軍!姬平聯軍本來就是燕國老兵與世族貴胄的私家武裝湊起來的烏合之眾,又兼大將叛變,如何經得起猛攻?隻好逃到遼東大山裏去了。
如此一來,子之更加不可一世,竟親自統領大軍追剿王族勢力,又在燕國橫征暴斂擴充兵馬要完成自己的霸業,竟連齊宣王派去追問割地的特使也被他不客氣地趕了出去。
齊宣王終於忍不住了,覺得讓這個子之在燕國掌權,無異於在齊國背後蹲了一隻猛虎,後患無窮。與孟嚐君一商議,立即派新任上將軍章之盡起齊國五都之兵十萬大軍討伐燕國。子之聞訊,親率五萬東胡邊軍在燕國邊界迎戰,決意一戰成就霸業!誰想燕國的東胡邊軍原本多是窮困低賤的獵農子弟,跟隨子之,圖的便是子之變法,脫除他們的隸籍,實實在在地分給他們一片土地。如今子之稱王,完全忘記了當年慷慨激昂的承諾,反倒是比燕國老王族更加苛刻地盤剝國人獵農,邊軍的戰心早已經悄悄地潰散了。兩軍一接戰,齊國的十萬大軍便勢如破竹地攻破了燕軍中堅陣營,昔日精銳無匹的東胡邊軍竟是兵敗如山倒,子之隻帶領五六千殘兵逃出了重圍。齊軍一鼓作氣追擊到薊城,偌大的燕國都城竟是無一卒開戰,連城門也不知被誰事先打開了。章之率軍衝進王宮,三日大殺大搶,子之與燕王噲竟一起被亂兵殺死了,薊城也變成了滿目屍體的血城!
躊躇滿誌的章之正要席卷燕國,卻被奉命趕來的太子田地製止了。齊宣王的詔書說:“蘇秦昔日告誡:齊軍不可殺戮燕人,以免積成國仇族恨。著章之立即迴兵齊界駐守,由太子田地處置燕國善後事宜。”章之雖然意猶未盡,卻也隻好悻悻班師了。太子田地駐守薊城,立即下令尋覓燕國太子姬平。半月之後,太子姬平的殘餘人馬終於迴到了血腥未褪的都城,在蕭疏悲涼中登上了王位,這便是後來聲威赫赫的燕昭王。
姬平即位,薊城府庫
烏獲半蹲身體,雙手抓牢兩隻鼎足,全身緊偎大鼎,大喝一聲:“起——!”大鼎卻是紋絲不動。烏獲麵色脹紅大汗如豆,再度大喝一聲,拚盡全力想提起鼎足,一發力卻是兩臂發抖大腿發抖麵色驟然血紅!突然一聲悶哼,烏獲滾下了石龜底座,一股鮮血箭一般從口中噴出,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上!
“烏獲——!”鼓聲嘎然而止,孟賁一聲嘶吼哭喊,淩空飛下便撲到烏獲身上。麵色慘白的烏獲向孟賁一咧嘴,未及笑出,也沒有說一句話,便瞪直了銅鈴大的眼睛!
人群一片慌亂,嬪妃們幾乎是齊齊一聲尖叫。
秦武王臉色鐵青,大喝一聲:“孟賁!害怕了?!”
孟賁從烏獲身上跳起,雷鳴般大吼一聲衝向大鼎,深邃的宮殿峽穀中竟發出滾滾轟雷般的共鳴!甘茂已經挺身站到大鼎前,手中令旗往下一劈,秦軍儀仗大鼓與牛角軍號便驟然響起,氣勢竟如戰場衝鋒廝殺一般。嬪妃們立即禁聲,惴惴不安地瞪大了波光盈盈的眼睛。秦國鐵甲騎士們士氣大振,高舉刀矛齊聲呐喊:“勇士孟賁!神力無邊——!”秦武王冷冷地凝視著大鼎,腮邊肌肉竟是一陣抽搐。周室群臣不知是禍是福,竟圍繞少年周王與顏率擠成了一圈,連樂師與侍女也緊張得忘記了各自操持,木樁一般釘在了原地。
卻見孟賁衝上了雍州鼎的石龜底座,將黑色繡金披風一把扒下扔掉,又三兩下將精鐵甲胄褪去,全身上下竟唯餘一片包身小布,赤身站立,全身黑毛,幾乎與鼎耳等高!威武雄猛的氣概引起秦兵一陣狂熱歡唿。
秦武王捧起一壇鳳酒大步走到鼎前:“孟賁,揚我國威,更待何時?!”
孟賁雙手接過酒壇,竟是眼含熱淚:“臣一介武士,得有今日,死不足惜!”將一壇風酒掀起,竟如長鯨飲川般一氣吞幹,右手甩出,大酒壇“啪!”地碎在了廣場中央!便聞大鼓與號角再次響起。孟賁跨開馬步,兩隻粗長黝黑的胳膊伸出,大手便牢牢抓定了雍州鼎的兩隻鼎足。全場屏息中,隻聽一聲大吼響徹王城,孟賁全身肌肉竟如巨大石塊崩緊凸顯,雄偉的雍州大鼎驟然被拔起於基座,升離地麵數寸!眼見鼎身微微晃動,秦國甲士一片呐喊:“起——!”秦武王臉上正在蕩開一片微笑,周室君臣臉上卻淌下了豆大的汗珠。
倏忽之間,孟賁巨大的身軀拚命挺直,塊壘重疊的大肌上汗
水竟噴泉般湧出!全場靜得如同深山幽穀,唯聞孟賁骨節發出的“喀喀”的悶響。眼見孟賁雙眼凸出,眼珠血紅,全身黑毛筆直伸長,狀如猙獰巨獸……就在這刹那之間,突然一聲滾雷般慘嚎,孟賁兩隻大手從肘部“哢嚓!”斷裂,龐大的身軀竟飛到了空中,眼珠宛如兩顆紅色彈丸彈上天空!那龐大的軀體彈開數丈,竟直飛王鍾,擊出一聲令人心悸的巨大轟鳴……
再看雍州大鼎,兩隻血淋淋的手臂依然摳在鼎足,汩汩鮮血從斷肘流向石龜,雍州大鼎在血泊中冰冷地巋然矗立,幾隻烏鴉卻從鼎耳巢中“呱——!”地飛出,一片怪誕神秘立時在廣場彌漫開來。全場驚駭愕然,周、秦兩方的宮女嬪妃都不約而同地用大袖捂住了嘴巴,卻既不敢出聲,更不敢嘔吐。
秦武王大叫一聲:“孟賁——!”便撲到了鮮血淋漓的屍體上。良久沉默,秦武王抱起孟賁,麵色冷酷地緩緩走向雍州大鼎,將孟賁屍體平放到鼎前憤然挺身:“孟賁不要死!看本王為你報仇!為大秦舉鼎揚威!”嘶聲喊罷,解下繡金披風單手一甩,披風便象展翼的黑色大鷹,竟平展展飛到“秦”字大旗的旗槍之上。
大臣將領嬪妃們猛然醒悟,頓時亂了陣腳。丞相甘茂大喊一聲:“毋得造次!”便撲上抱住了秦武王雙腿:“我王!不能冒此大險哪!”其餘大臣嬪妃們一齊湧過來跪倒:“我王萬乘之軀,不可涉險啊!”一直大皺眉頭的白起奮力擠到大鼎前,鏘然躬身:“臣啟我王:一國之威在舉國合力,不在匹夫之勇!大王縱能舉起九鼎,於國何益?請我王以國家為重,三思後行!”冷冰冰硬邦邦竟是振聾發聵。
秦武王迴身冷笑:“白起,你竟敢教訓本王?舉鼎後再殺你不遲!來人,拖開丞相!”
兩名甲士將甘茂架走,甘茂猶自迴頭哭喊:“我王,白起說得對呀……”
秦武王臉色驟然獰厲:“有擋我舉鼎者,便是這般!”順手抓起烏獲屍體,向那口千年王鍾擲去,“轟——!”的一聲長鳴,烏獲屍體竟成碎片飛裂,血肉四散濺開!全場秦人麵色蒼白,一片死寂。白起卻大步出場,鏘然拔出長劍舉過頭頂:“秦國壯士!為我王助威!”一千鐵甲騎士“唰!”地舉起刀矛,鐵青著臉一聲怒吼:“秦王大力神!萬歲——!”
秦武王掀去軟甲頭盔,露出一身黑絲短衣與披散的金色長發,腰間紮一條六寸寬的大板牛皮帶,兩隻赤膊盡皆金黃色長毛,身軀偉岸,儼然一頭發怒的雄獅!甘茂踉蹌衝進,雙手舉著一壇鳳酒:“臣請我王飲酒壯行
!”秦武王一手提起酒壇仰天大笑:“大秦要平天下九州滄海,小小一鼎,何足道哉!”單手捧壇蛟龍吸水般一氣飲幹了一壇烈酒,揚手一甩,酒壇便唿嘯著飛向王鍾,又是一聲轟鳴,竟是經久不散。
冷笑地看看春光下巋然矗立斑駁閃爍的雍州大鼎,秦武王正要伸手間,卻聞空中一聲尖厲的猛禽長鳴!一隻黑色的大鷹箭一般向大鼎俯衝而下,又驟然展翅升空。眾人驚駭失色間,才發現大鷹叨著一條紅色的大蛇飛向了高高的藍天!
秦武王大是興奮,向天上黑鷹遙遙一拱:“鷹神為我去妖!大秦不負鷹神!”
周室君臣都知道,上古老秦部族是以黑鷹為神靈的,當年還是太子的周平王跋涉隴西尋求秦人援手時,老秦部族的山地城堡還都是蒼鷹展翅之形。黑鷹是老秦人的戰神,它比那美麗的鳳凰更使秦人熱血沸騰!這天外黑鷹恰恰在此時出現,而且叼走了一條盤踞在雍州大鼎中的紅色大蛇,在秦人看來自然是大大吉兆。
隨著秦武王的誓言,全場秦人便是一聲呐喊:“鷹神在上!佑護我王——!”
少年周王與周圍大臣卻是人人沮喪,麵色難看極了。周人原本以龍為神物,周文王推演的《易經》八卦,便多有以龍的變化預言人事變化的卦象。然則自從有了鳳鳴岐山的祥瑞,周人便以鳳凰為神了。但是鳳神並未取代龍神,而隻是並立為周人的佑護之神。更認真地說,在周人心目中,龍是威懾萬物的戰神,無論龍戰於野,還是飛龍在天,那都是上天雷霆之威非人力可及的。而鳳則是柔和吉祥的孕育之神。兩相比較,自然還是龍神第一。對龍的信奉,自然導致了周人對近似龍形的蛇的敬畏,甚至將龍蛇看作一體。對於出沒在古老宮殿與府邸的各種蛇,周人都當作神明待之,祈禱佑護,根本不會去傷害。三百多年的洛陽王城,宮殿重疊如幽幽峽穀,大蛇出沒便成為宮中常有的恐怖傳聞。尤其是罕見的怪蛇出現,通常總是會引起諸多征兆猜測,甚至促使天子親往太廟禱告祈卦。但最讓周室君臣在意的,便是盤踞在雍州大鼎中的這條火紅色大蛇!
那是一個深夜,一個侍女從九鼎廣場向晝夜樂舞的東偏殿送茶,腳步匆匆間,突然看見迎麵黝黑的雍州大鼎上盤繞著一條紅亮亮的錦帶!侍女好奇走近,突聞噝噝喘息,一雙碧綠的圓球正悠悠逼近,一股腥風迎麵撲來!侍女尖叫一聲頓時昏倒……及至周顯王與樂師們聞聲趕來,卻見大青磚上一灘血跡,紅色大蛇正盤在大鼎上昂頭對著人群吐信!周顯王驚喜莫名,立即擺下犧牲焚香膜
拜,紅色大蛇竟是悠然地爬上了大鼎。王室太史令奉命占卜,卦象竟是大吉,拆解卦象雲:周為火德,尚紅,源出雍州,今火龍盤踞雍州鼎,當主周室再度興旺!一時之間,火龍護鼎便成為洛陽王畿人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周室君臣也將這條火龍加意供奉,視為神聖。
而今,火龍被黑鷹叼走,豈非大大兇兆?
秦武王卻不知這些故事,大笑著走上石龜底座:“雍州大鼎,嬴蕩來也!”迴聲在宮殿峽穀中轟鳴,隻見秦武王馬步半蹲,身形如淵亭嶽峙威猛不可動搖,兩隻巨手伸開,鐵鉗一般鉗緊了兩隻鼎足,眼見鼎身便是微微晃動。秦武王一聲雷吼:“起——!”鼎足驟然被拔起半尺有餘,穩穩上升。正在此時,秦武王腳下的牛皮戰靴“叭!”地裂開!秦武王身軀卻紋絲未動,鼎足繼續上升。突然,秦武王腰間的牛皮板帶又“叭!”地斷開彈飛到空中,充血的一雙大腳從戰靴上滑出,雙腿便驟然從鼎足下伸出!
間不容發,秦武王身軀滑倒之時,大鼎的一足恰恰切向他的大腿。一聲沉悶的慘嚎,千鈞鼎足輕輕切斷了一條大腿,切口白亮,竟帶著銅鏽的斑駁與肉色!隨著這一聲輕微的令人心悸的“哢嚓!”聲,沉重的鼎足落地之音重重地猛砸到人們心上!
全場驚駭震懾!人們夢魘般費力地、輕輕地“嗬——”了一聲。瞬息之間,秦武王大腿鮮血噴發,一道血柱直衝鼎耳!雍州大鼎沾滿血流,又汩汩迴流到石龜與秦武王的身上臉上。
“秦王——!”甘茂與白起同時大喊一聲,撲向了大鼎,將秦武王抬出鼎下。禦醫們提著箱包踉蹌奔來,圍成了一圈。大臣嬪妃們也清醒過來,頓足捶胸,哭成了一片。鐵甲騎士們慌亂不知所措,紛紛圍到圈外緊張詢問。
秦武王醒了過來慘然一笑:“白起,你……對的……”
白起含淚高聲道:“秦國新軍尚在!我王放心!”轉身對著甘茂,“丞相,秦王交給你了!”說著霍然起身衝出人圈大喊一聲,“大秦騎士,上馬列陣!”一千鐵甲騎士立即飛身上馬,列成了一個整肅的方陣,刀矛齊舉一片殺氣。
白起高聲下令:“我王重傷,大秦鐵騎就是擎天大柱!王齕,帶三百鐵騎守住王城大門,任何人不許出入!”
“嗨!”年輕的中軍司馬戰刀一舉,帶著一隊鐵騎衝向了王城大門。
“蒙驁,帶兩百鐵騎看守周室君臣!我王離開之前,不許一人走脫!”
“嗨!”前軍副將長劍一揮,兩
百騎士遝遝散開,立即包圍了周室君臣。
“其餘甲士,隨我夾道護衛!”白起令旗連擺,剩餘的五百鐵甲騎兵從大鼎到秦武王大型戰車之間,立即列成了夾道護衛陣式。此時便聞甘茂一聲嘶喊:“班師鹹陽!”幾名太醫們便用一張軍榻抬著秦武王,碎步匆匆地走向了大型戰車。
片刻之間,秦國的王車儀仗從洛陽王城幽深的門洞匆匆湧出,在北門外會齊五萬鐵騎,便馬不停蹄地向孟津渡口飛馳而來。一個多時辰後,孟津渡口遙遙在望,鐵騎大軍卻停止了前進,在暮色中紮營了。
洛陽王城內,周室君臣卻是一片喜慶。侍女內侍們笑鬧喧嚷地忙著收拾狼籍殘宴與鍾鼓九鼎,少年周王卻立即下令擺設犧牲香案,隆重祭拜雍州大鼎。少年天子率領全部大臣跪倒大鼎前反複念誦著:“九鼎神器,天人渾一,佑我周室,綿綿無期!”一時祭拜完畢,老太師顏率亢奮笑道:“從今日後,九鼎穩如泰山,天下將無敢窺視周室也!”一班老少大臣們立即跟上,高聲同誦:“我王上通天心,社稷恆久!”
突然,少年天子一指擦拭大鼎血跡的內侍,厲聲喊道:“不許擦洗!大鼎血跡,乃天證也!”
“天證周室!社稷恆久——!”一聲頌詞便在幽深的王城久久轟鳴。
夜色降臨,大河濤聲在浩浩春風中如天際沉雷。
秦軍大營燈火點點,刁鬥聲聲,戰旗獵獵翻飛。白起單人獨騎,快馬在營地反複視察了兩周,做好了一切臨戰準備,方才稍微鬆了一口氣。上將軍甘茂此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秦王,前軍主將白山又離開了大軍,保護秦國君臣的千鈞重擔便驟然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白起第一次感到了作戰之外的另一種巨大壓力。此刻他已經來不及譴責秦王了,畢竟,一個更適合做猛士的國王,秦王是要為大秦爭迴尊嚴的,假若不是牛皮戰靴與腹間大帶匪夷所思地斷裂,而是給他一個更堅實穩固的根基,誰說他不能舉起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雍州大鼎?可一切就那樣不可思議地發生了,那一刻,白起幾乎懵了。若非他少年從戎屢經生死決於瞬息之間的戰陣危難,他真不敢說自己還能冷靜地想到全局安危?
“稟報前將軍:秦王急召!”一騎迎麵飛來,卻是秦王的貼身護衛。
白起二話沒說,便飛馬馳向中央王帳。
秦武王麵色慘白地躺在臥榻上,甘茂與太醫們環榻侍立,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秦武王終於開口了,竟是驚人的平靜:“丞相,嬴
蕩一勇之夫,有負列祖列宗,有負秦國大業,有負卿等耿介忠直,千秋之下,雖死猶愧也!”饒是平靜如常,慘白的臉上卻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甘茂痛心疾首泣不成聲:“我王休得自責,臣忝居丞相高位,卻不能匡正君心,臣萬死不能辭其咎也……王迴鹹陽,甘茂自裁以謝秦人!”
“丞相,差矣!”秦武王全力咬著牙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丞相若能鼎力善後,安定秦國,便不枉身為我師了……”
甘茂心中大慟,情不自禁地跪倒榻邊抓住秦武王的雙手:“我王但留遺命,臣死不旋踵!”
秦武王艱難地喘息著:“白起……白起……”
帳外腳步沉重急促,白起匆匆進帳:“末將白起,奉召來見!”
秦武王一咬牙又平靜下來:“白起,你有膽有識,日後必為大秦棟梁。本王托你為秦國辦一件大事,與丞相共謀之。”
白起肅然躬身:“願聞王命。”
秦武王眼中湧出了兩行淚水:“本王無子,將王位傳給弟弟嬴稷。他在燕國當人質,你,帶兵接他迴來,與丞相輔助他繼位……此事多有艱難,燕國定要阻擋,一定要保他萬無一失。否則,秦國將生大亂。”
驟然之間白起也是淚眼朦朧:“我王毋憂,白起縱赴湯蹈刃,亦不辱使命!”
秦武王難得地笑了:“丞相,白起有大功,即刻晉升前軍主將,兼領藍田大營。”
甘茂霍然起身應道:“我王英明!臣即刻向國中發詔正名!”
秦武王向侍立榻側的貼身衛士一瞥,衛士立即捧過了一個銅匣,秦武王粗重地喘息著:“白起,這是調兵虎符,交你掌管。國有危難,正要將軍鐵骨錚錚。”
白起冷峻的臉上雙淚長流,接過兵符銅匣,便是深深一躬,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此時便見秦武王目光迷離口中喃喃自語:“九鼎九鼎,來生,再會了……”便大睜著兩眼,雙手軟軟撒開搭在了臥榻邊上!
甘茂一驚,仔細湊前一看,猛然便是放聲大哭:“我王何其匆匆也——”帳中衛士太醫們也頓時哭成了一片。白起卻是臉色鐵青,大步上前扶起甘茂:“丞相,不能哭!”甘茂頓時醒悟,抽泣間斷然揮手,帳中哭聲竟是戛然而止。白起在甘茂耳邊一陣低語。甘茂略一思忖,迴身低聲下令:“秘不發喪,連夜拔營,班師鹹陽!大軍行止,聽白起將軍調度!”
一陣悠揚的
牛角號,在唿嘯的春風中響徹了大河南岸。秦軍大營在蒼茫夜色中倏忽變成了一支從容行進的鐵騎大軍,王車依舊,大臣依舊,嬪妃依舊,誰也看不出這是一支突遭變故的大軍。渡過孟津之後,秦軍一騎快馬飛入宜陽,大軍卻從容不迫地向西進發。駐守宜陽的兩萬秦軍立即出城紮營,恰恰卡住了咽喉要道。直到次日秦軍鐵騎進入函穀關,兩萬宜陽守軍才拔營起城,放棄宜陽進駐函穀關。這一放棄宜陽的異常舉動,使韓國大大愣怔莫測高深,連忙派出特使到洛陽探聽,方知秦武王橫遭慘禍,連忙飛騎知會山東六國,函穀關外竟是彈冠相慶,立即開始秘商再次合縱鎖秦了。
卻說秦國鐵騎一進函穀關,甘茂便與白起秘密商議分頭行動:甘茂帶五萬大軍護送秦武王遺體迴鹹陽,鎮撫朝野,秘不發喪;白起帶舊部千人隊,星夜兼程北上,赴燕國迎接新君嬴稷,新君不歸,鹹陽不發喪。甘茂憂心忡忡,擔心白起一千人馬太少,白起卻是直率簡約:“此等出使邦國之事,原不在以戰取勝,大軍反倒容易惹出事端,丞相放心便了。倒是鹹陽頭緒太多,安定不易。丞相若有難處,但請明言。”
甘茂原是大有擔心,最不安的便是自己在軍中沒有根基,當此非常之時,僅僅有上將軍的兵權是遠遠不夠的,可是能說什麽呢?自己是丞相兼領上將軍,白起還能給他什麽權力呢?有白起一道迴鹹陽最好,可偏偏又無人可以取代白起去接迴新君,畢竟,新君是更為長遠的根本,隻有交給白起這種泰山石敢當的人去辦才不致出錯。如今見白起坦誠相向,甘茂猛然醒悟:白起職爵皆低,自己這個丞相上將軍不問,他卻如何以下支上?想得明白,便是恍然一歎:“將軍見識果是不凡,我所慮者,軍中無臂膀也!”
白起慨然拱手道:“丞相毋憂,我有兩個非常之法:其一,現任鹹陽令白山是我族叔,丞相可持我一信,請我叔暗中運籌武事,至少軍中郿縣孟西白三族子弟決當生死!其二,我用秦王兵符留一道軍令在藍田大營,鹹陽但有動靜,聽丞相號令行事!”
甘茂不禁大是寬慰,起身便是深深一躬:“甘茂雖是將相一身,卻賴將軍底定根基,秦國安定之日,甘茂當力薦將軍掌兵,我固當辭。”白起連忙扶住甘茂:“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丞相此言,教白起如何心安?”甘茂不禁慨然歎息:“將軍襟懷蕩蕩,不媚權力,唯國是舉,甘茂何其慚愧也!”白起第一次被這位驟然飆升三軍側目的權臣打動了,不禁老老實實道:“丞相無須過分自責,我王秉性,也未必聽得錚錚良謀。安定秦國
,開辟新天,丞相便當無愧於秦國朝野了。”甘茂極是聰穎明智之人,聽白起說得紮實妥帖,不禁大是感動;更重要的是:白起乃老秦猛士,雖然年輕,卻以卓越的軍功、超凡的才華與及耿直不阿的品性在軍中獲得了極高聲望,獲得了白起諒解,便幾乎等於獲得了秦軍將士的諒解,這對甘茂這個入秦無大功而驟居高位的山東士子來說,是比什麽都重要的!心念及此,甘茂不禁便是淚光閃爍,拉住白起唏噓不止。
說得一時,白起便告辭出帳聚集舊部千人隊,趁著朦朧月色星夜北上了。
四、大雨落幽燕
雖是暮春時節,燕山仍是一片幹冷。四麵來風都在這裏飄飄聚會競相較勁,遼東群山的風、東南大海的風、陰山草原的風、流沙大漠的風,風向三兩日一變,竟吹得春日腳步蹣跚。就在這飽滿綿長的風中,一支黑色騎隊穿越秦國上郡,北渡大河從九原向東飛馳,進入雲中再東南直插雁門關,又東北越過平城,便在燕國西北的於延水河穀駐紮下來。這便是白起的鐵鷹銳士千人隊。曆經兩旬飛騎,跋涉八千餘裏,他們終於秘密抵達了燕國防守最薄弱的側背。
營地剛剛紮定,便有三騎飛馬出營,騎士卻變成了身穿翻毛羊皮短裝的匈奴商人。
一柱狼煙衝起,在河穀筆直地伸向藍天。為首匈奴商人迴頭看了一眼狼煙方位,揚鞭一指:“跟我來!”飛馬便向東南飛去,大約一個時辰之後,燕國薊城已經遙遙在望。
雖是三月末了,薊城原野依舊一片蒼黃,與一片綠野的秦川判若兩重天地。匈奴商人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進了薊城,既沒有受到盤查,也沒有被人注意。畢竟,這種翻穿羊皮裝、連鬢落腮大胡須的匈奴商人在這裏是太多太多了,連薊城的酒肆客店也都飄散著揮之不去的牛羊膻腥味兒。進得城門,為首匈奴商人操著生硬的匈奴式燕國話洪鍾般笑道:“各買各貨,三日後一道迴,各走各了!”一揚手,三人便散開在鬧哄哄的市人中去了。
這時候,燕國已經發生了中原人預料不到的天地翻覆。
蘇秦在齊國遇刺身死,給燕國朝野帶來了巨大衝擊:身為攝政王的子之頓時覺得去了束縛,立即與蘇代秘密商議,要逼迫燕王噲舉行禪讓大典,好讓子之做名正言順的燕國國王。子之給蘇代的許諾是開府丞相、爵封武成君。誰知蘇秦之死卻給了蘇代當頭棒喝,眼見蘇秦因真心變法而血流五步,眼見子之當初信誓旦旦的變法宏圖竟是一片空言,蘇代深深為自己將變法大誌寄托於子之而痛
悔不已。思忖之下,蘇代假意答應了子之,卻在當夜秘密逃往齊國,請求齊宣王發兵靖難,還政於姬氏王族!齊國君臣尚在猶疑之中,子之卻已經一不做二不休,親自領兵進宮,逼迫燕王噲舉行了禪讓大典,自己登上了燕國王位並立即詔告天下。
誰想剛剛詔告三日,一直隱忍不發的太子姬平、燕易王王後櫟陽公主與流散的王室貴胄力量竟一齊起兵發難,發誓要奪迴王權!姬平聯軍一萬餘人以市被為大將,圍攻子之王宮,卻被子之兩萬精銳的東胡大軍殺得落花流水,市被也做了俘虜。姬平正要聯兵再戰,不想市被卻歸降了子之,率領東胡鐵騎來猛攻姬平聯軍!姬平聯軍本來就是燕國老兵與世族貴胄的私家武裝湊起來的烏合之眾,又兼大將叛變,如何經得起猛攻?隻好逃到遼東大山裏去了。
如此一來,子之更加不可一世,竟親自統領大軍追剿王族勢力,又在燕國橫征暴斂擴充兵馬要完成自己的霸業,竟連齊宣王派去追問割地的特使也被他不客氣地趕了出去。
齊宣王終於忍不住了,覺得讓這個子之在燕國掌權,無異於在齊國背後蹲了一隻猛虎,後患無窮。與孟嚐君一商議,立即派新任上將軍章之盡起齊國五都之兵十萬大軍討伐燕國。子之聞訊,親率五萬東胡邊軍在燕國邊界迎戰,決意一戰成就霸業!誰想燕國的東胡邊軍原本多是窮困低賤的獵農子弟,跟隨子之,圖的便是子之變法,脫除他們的隸籍,實實在在地分給他們一片土地。如今子之稱王,完全忘記了當年慷慨激昂的承諾,反倒是比燕國老王族更加苛刻地盤剝國人獵農,邊軍的戰心早已經悄悄地潰散了。兩軍一接戰,齊國的十萬大軍便勢如破竹地攻破了燕軍中堅陣營,昔日精銳無匹的東胡邊軍竟是兵敗如山倒,子之隻帶領五六千殘兵逃出了重圍。齊軍一鼓作氣追擊到薊城,偌大的燕國都城竟是無一卒開戰,連城門也不知被誰事先打開了。章之率軍衝進王宮,三日大殺大搶,子之與燕王噲竟一起被亂兵殺死了,薊城也變成了滿目屍體的血城!
躊躇滿誌的章之正要席卷燕國,卻被奉命趕來的太子田地製止了。齊宣王的詔書說:“蘇秦昔日告誡:齊軍不可殺戮燕人,以免積成國仇族恨。著章之立即迴兵齊界駐守,由太子田地處置燕國善後事宜。”章之雖然意猶未盡,卻也隻好悻悻班師了。太子田地駐守薊城,立即下令尋覓燕國太子姬平。半月之後,太子姬平的殘餘人馬終於迴到了血腥未褪的都城,在蕭疏悲涼中登上了王位,這便是後來聲威赫赫的燕昭王。
姬平即位,薊城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