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奇兵破宜陽千夫長嶄露頭角
啟耕大典一過,秦武王嬴蕩便給甘茂下令:“攻克宜陽,打通三川,五月進軍洛陽!”
甘茂精神大振,決意以赫赫武功在秦國站穩腳跟。他本是楚國下蔡的一個布衣之士,當年被頻繁出入楚國的張儀說動入秦,又經樗裏疾直接引薦給秦惠王,便做了執掌機密的王室長史。這長史雖然兼領宮廷禁軍,但畢竟是文職大臣,在戰國刀兵之世尚不是一等一的重臣,也不是名士謀求的遠大目標,甘茂自然不甘老死在如此職位上。也是機遇際會,秦惠王恰恰在晚年得了怪誕的瘋臆症,太子嬴蕩又恰恰需要一個老師,張儀、樗裏疾與司馬錯三位大才權臣,恰恰又忙得無法承擔這個需要時間的職責。於是,秦惠王臨機決斷,讓甘茂給太子做了沒有太子傅爵位的臨時老師。恰恰這個太子嗜兵好武,與兼通雜學喜好談兵機敏快捷的甘茂竟是分外投機。此時又恰逢秦惠王瘋臆症經常發作,甘茂便自然成了太子斡旋朝局的柱石人物。及至秦惠王驟然崩去,張儀司馬錯灑脫離朝,甘茂便驟然凸現出來,在三個月間連升六級爵位,做了丞相兼領上將軍,權傾一身,炙手可熱,在秦國曆史上竟是獨一無二。
然則甘茂很清楚,在極為看重軍功的秦國,不管你是什麽高爵重臣,沒有赫赫戰功,便沒有深植朝野的根基,對於外來名士,便不能算在秦國站穩了腳跟。赫赫大功如商鞅者,若沒有一戰收複千裏河西的最後大手筆,在秦國也不會形成舉國世族連同秦惠王一起也無法撼動的根基,竟是生前如聖,死後如神,使秦國朝野永遠在商鞅的軌跡上行進。在名義權力上,甘茂雖然已經可與商鞅比肩,但在實際根基上卻是霄壤之別。且不說秦國民眾根本不知甘茂為何許人也,便是在朝在國,他這丞相也遠不能如張儀那般揮灑權力,他這上將軍也遠不能如司馬錯那般獨領三軍而舉國傾心。有個總是嘿嘿嘿的右丞相樗裏疾矗在那裏,甘茂的丞相權力就隻能是個領銜架子。有個醉心兵事的新秦王,甘茂的上將軍權力也隻有大打折扣,實際上也就是個處置軍務城防糧草輜重的國尉而已。說是國尉,也隻是對上將軍權力而言,而不是自己能真正地行使國尉權力。國尉府的那些大小司馬及其管轄的府庫要塞將領,個個都是浴血殺出來的悍將,人人都有一身疤痕晶亮的紅傷,都有赫赫軍功爵位,都能曆數秦國名將的用兵戰例,你沒有大才奇功,便休想讓他們如臂使指般服從,事事都會碰到無數磕絆……所有這一切,甘茂都看得一清二楚,不打幾場大勝仗,他在秦國便是永遠的尷尬。
三月中旬春暖花開,甘茂統領十萬大軍直逼宜陽。
可就在大軍開出函穀關的那天晚上,前軍主將白山帶著一幹將領來到中軍大帳,竟勸甘茂停止進攻宜陽。甘茂沒有發作,隻是黑著臉冷笑:“白山,你身為大將,不知王命不可違麽?”白山卻是不卑不亢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日宜陽已經有備,我軍縱然浴血攻下,究竟所得何益?望上將軍陳明君上,莫使秦國銳士血流無謂。”甘茂壓著怒火正色道:“白山,秦王對本上將軍說過一句話:兵車通三川,秦軍入周室,死無恨矣!下宜陽、通三川、入周室,此乃秦王雄圖大略也,你等敢以些許傷亡計較?”
帳中一時肅然無聲,卻有一個年輕將軍從後排走出拱手道:“上將軍此言差矣。兵者,國之大事也。何能以秦王率性一言,而決大軍所向?”
“你是何人?竟敢如此犯上!”甘茂終於忍不住了,拍案霍然起身。
“末將千夫長白起。有言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這個白起竟是平靜冷峻,全然不象一個小小的千夫長。
“白起?”甘茂卻是心中一動。目下秦軍中誰不知曉這個白起大名?秦王嬴蕩在白起卒伍中做過力士卒,對白起讚歎得無以複加,甘茂如何不知?但在大軍之中身為最高統帥,如何能讓一個千夫長如此侃侃論兵?便厲聲嗬斥:“一個千夫長也妄言軍國大計,成何體統!”
白起那張棱角分明的臉永遠都不會笑:“商君變法以來,我秦國兵鋒所向無敵,皆因上下同心。將士盡抒己見,廟堂方能算無遺策。今張儀丞相離朝,六國正欲恢複合縱。我大軍輕率東出,正使六國合縱死灰複燃。宜陽之外,已有魏楚趙兵馬十萬之眾,若久攻不下,大軍陷入泥沼,楚國再從背後複仇,秦國豈非險境?望上將軍三思上達,慎之慎之。”
甘茂一時竟無言以對。從內心深處說,他承認這個白起確實有見識,然大軍已經發動,若不戰而迴,非但軍功無望,還得落個輕率失策的口實,身為丞相上將軍顏麵何存?略一思忖,甘茂沉聲道:“列位將軍:此戰乃新王立威之戰,意在震懾六國!諸將見仁見智,戰後盡可上書秦王。然則,目下斷無改弦更張之可能!惟有打好這一仗,使六國知難而退,秦王或可重定方略,否則,隻有自亂陣腳!白山將軍以為如何?”
白山是前軍大將,秦軍的絕對主力,來者又大都是他的部將,白起還是他的族侄,甘茂自然首先盯住他說話。也是白山沉穩持重,在軍中極是顧
全大局,甘茂也想讓他體察自己的一番苦心,否則這仗是沒法打的。白山一直在默默思忖,此刻看了白起一眼,大手一揮:“走!迴帳準備去,好好打仗。牛曳馬不曳,軍法從事!”眾將鏘然一拱:“遵命!”竟是整齊出帳去了。白山向甘茂一拱手:“上將軍,末將告退。”也徑自走了。
甘茂雖然鬆了一口氣,心中卻也老大不快。這十萬旌旗究竟是誰說了算?一個前軍主將,竟然比他甘茂更有威懾力,哪個上將軍受得如此窩火?可甘茂沒有辦法,秦王要立威,自己要軍功,這仗肯定要打。可這些老軍頭個個都在商鞅、車英、司馬錯、樗裏疾主軍的時期磨練出一副謀略頭腦,連是否師出有名他們都要想,如何能讓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隻管打仗了事?甘茂其所以不敢大動肝火,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心病:他雖然喜好談兵,但畢竟沒有真正打過大仗,領兵十萬攻城掠地更是頭一遭。打仗還得靠這些戰將猛士,此時他若拿出鎮秦劍行使軍法,無異於引火燒身,甘茂豈能掂量不出此中輕重?雖說是自己忍下了,但看白山臉一沉將領們便慨然領命,甘茂還真有些不是滋味兒。
次日黎明,甘茂升帳發令:大軍壓向宜陽,午後立即發動猛烈進攻!
十多年前,宜陽本來已經被秦軍占領。但在秦國大破合縱聯軍後,張儀為了徹底拆散合縱,便將宜陽歸還韓國,與韓國締結了友好盟約。但韓國也從此大為警覺,對宜陽鐵山重兵防守,駐守了五萬新軍。如果僅僅是這五萬韓國新軍,也不在秦軍話下。可秦惠王一死,張儀司馬錯同時離秦,緊盯秦國的山東六國情勢驟然大變:魏趙楚三國立即唿籲恢複合縱聯軍,抗擊秦國東出!韓國唿應最力,率先出兵五萬。齊國雖想置身事外,但也不想開罪山東戰國,便隻出了八千鐵騎。惟有燕國內事吃緊,破例地沒有出兵。在甘茂大軍集結東出的同時,山東五國也同時向韓國邊境集結了十萬大軍,連同駐守宜陽的五萬韓軍,決意大戰秦軍。
聯軍主將是魏國老將晉鄙,宜陽守將是韓國上將軍韓朋。這兩人都是第一次合縱聯軍的參戰將領,對秦軍戰力與神出鬼沒的打法依然餘悸在心,這次便分外謹慎。兩人反複計議,沒有象第一次那樣擺開正麵決戰的架勢,而是以“固守宜陽,耗秦銳氣”為宗旨,紮成了遙相唿應的三角陣勢:韓朋的五萬韓軍分為裏外兩大營駐紮,宜陽城堡內兩萬精銳步軍全力固守,三萬精騎駐紮城外鐵山西麓,深溝高壘,在外圍阻擊秦軍;晉鄙的十萬大軍則駐紮在宜陽東北位置的洛水北岸,背靠熊耳山,前臨洛水河穀,可
從側後隨時向西向南馳奔救援;三大營相互距離不過十裏,大軍瞬息即至,策應極是快捷。
對於這種大勢變化,秦武王知道,甘茂也知道,但君臣二人卻絲毫沒有在意,竟是一拍即合,義無返顧地揮師東出了。在秦武王而言,自從以卒伍之身征戰巴蜀兩年,對秦軍銳士的戰力自信已極,根本沒有將六國聯軍放在眼裏,反而認為這恰恰是徹底摧毀六國戰力的絕好時機!在甘茂而言,除了濃烈的功名之心,也與秦武王完全一樣:對秦軍戰力充滿自信,對合縱聯軍視若無物。辭行之時,甘茂對秦武王慨然道:“秦國根基已固,東出函穀摧毀六國,此其時也!臣先行一步,三日攻下宜陽,便當恭迎我王駕臨周室!”秦武王聲震屋宇地哈哈大笑:“好!本王處置好鎮國事宜,便與上將軍會師孟津了!”
大軍兵臨洛水,前軍卻停止了推進,自領五萬中軍的甘茂正在疑惑,便見前軍斥候飛馬來報:“宜陽陣勢異常,前軍不能攻城,前將軍請令緩攻!”甘茂頓時愣怔,催馬來到前軍白山大旗下,卻見大軍在山下已經展開陣形,白山卻帶著十幾員大將在山頭瞭望。
甘茂飛馬上山,身形與聲音一齊落下:“白山將軍,有何異常?”
“上將軍請看。”前軍主將白山一拱手,將甘茂讓到最突出的山岩上。
甘茂遙遙望去,但見宜陽城頭旗甲鮮明,城北鐵山的西麓大營也是旌旗獵獵戰馬嘶鳴,東北河穀地帶更是大營連綿不斷!甘茂雖然沒打過大仗,卻也算得通曉兵家心思敏捷,自然看出了其中奧妙,不禁皺眉:“莫非我攻任何一處,必遭兩麵夾擊?”
白山:“正是。我若攻城,山麓韓軍必來襲擊側翼背後;我若先取山麓,必遭城內與河穀大軍夾擊;我若直取河穀,則兩支韓軍必同時從背後掩殺。目下不能貿然攻城,需得一個萬全打法。”這位在戰場上威猛絕倫的前軍大將,打仗卻從來不鹵莽從事,這也是張儀喜歡帶他領軍出使震懾六國的因由。
“議出戰法了?”甘茂顯然有些著急了。
“正在查勘,尚未計議,請上將軍示下!”
白山本是一句職責所在的請示,可甘茂卻驟然滿臉通紅。身為上將軍,戰法謀略本應在出兵時便已了然於胸並備細交代給領軍大將。司馬錯是這種做法的極致,跟他打仗,所有的將領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時間一長,將領們對司馬錯的軍令幾乎是不問所以便立即實施。在秦軍而言,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兵臨城下尚無對策的尷尬局麵
,白山淡淡一問,便變得分外敏感,十幾員大將的目光竟齊刷刷聚到甘茂臉上,甘茂如何不感到難堪?雖然如此,甘茂畢竟聰穎練達,勉力一笑:“接掌三軍,甘茂實是勉為其難,若一令出錯而致敗,甘茂領罪事小,大秦顏麵何存?我等都是為國效命,打仗還得諸位將軍切實謀劃才是。”一席話倒是妥貼坦誠,將領們的目光也頓時溫和了許多。
白山爽朗一笑,大手一揮:“也就三坨十五萬,硬咥也行!都說話,如何打?”
一群大將都皺著眉頭相互觀望,一時竟沒人開口。猛然,前軍副將蒙驁伸手一指山岩邊道:“白起,你憋著看個甚?來說說看!”
甘茂驀然迴首,才看見山岩邊佇立著那個敦實厚重的年輕千夫長,竟是一尊石雕般獨自凝目遙望,對身後的紛紜之聲竟是置若罔聞。聽見蒙驁聲音,他才轉身大步走了過來向甘茂與白山拱手一禮:“白起以為:三營雖成虎勢,但可一鼓下之!”
甘茂眼睛一亮:“噢?快說了!”
蒙驁一拍掌:“看!我就知道白起有主意!”
白山卻是淡淡一笑:“你小子膽大,我聽聽。”
“諸位請看,”白起指著遙遙可見的茫茫軍營與城堡:“敵軍三營雖互成照應之勢,然卻有兩道縫隙:宜陽城與鐵山軍營之間有一道流入洛水的小河,叫西渡水,河穀狹窄險峻;洛水東北的熊耳山雙巒競舉,晉鄙大軍救援宜陽的最近通道,便是這雙巒峽穀。末將鬥膽直陳:兵分五路,三麵開打,一舉攻下宜陽!”
一個千夫長竟能對麵臨地形如此熟悉,本來已經令人咋舌了,待“兵分五路,三麵開打”一出,眾將便是一陣愕然沉默。一城兩營加兩道峽穀,正是五處,秦軍十萬人馬分做五路作戰,顯然是一場頭緒繁多的高難大戰。但凡將領,打仗最喜歡軍令簡單明確頭緒少,若遇謀略之戰,則必須有高明的統帥全盤調度,領軍大將也需要用心拿捏,否則便很容易變成一場自相掣肘的混戰。而今統帥,卻是軍前賴眾謀的甘茂,誰敢指望他統一掌控戰局?前軍主將白山,也曆來是領軍力戰的勇猛大將,從來沒有運籌過全局大戰。而一個千夫長,更是不可能調度全軍。縱然五路籌劃可行,居中調度不力也是枉然。將領們心念電閃,便誰也不敢可否了。
白山目光一閃:“上將軍,我看還是另謀戰法了。”
“且慢!”甘茂卻是大步跨前,逼到白起身前:“白起,你且說完。”
白起竟是沒有絲毫慌
張:“第一路:三萬鐵甲步軍開出雙巒峽穀,列陣阻截晉鄙聯軍;第二路:步兵一萬,夜晚從洛水上溯,潛入西渡水河穀,切斷宜陽內外兩營;第三路:五千精兵從雙巒峽穀繞道鐵山之後,夜襲鐵山韓軍;第四路:三萬精銳鐵騎在鐵山前原野上嚴陣以待,當韓軍混亂湧出大營,便在曠野展開截殺;第五路:兩萬重甲步兵全力攻城。此戰並無繁複關節,要害在同時發起,攻殺猛烈,不給敵手喘息之機!”
“你是說,隻要我軍準時到位,同時發起,剩下便是全力攻殺?”甘茂目光炯炯。
“上將軍所言極是,除此無他!”白起脆捷利落。
甘茂轉過身來:“白山將軍以為如何?”
白山沉吟一陣,掃了將領們一眼,慨然拱手:“以我軍戰力,隻要居中調度不出差錯,此法可行!”一句話竟是意味深長。
甘茂畢竟也算通得兵家,有大將們認可的戰力,便知其餘關鍵在中軍統帥,一時竟是雄心陡長,慷慨高聲道:“甘茂身為上將軍,若在謀略議定之後尚不能調度全軍,當真屍位素餐也!為使諸位將軍放膽赴戰,本上將軍特簡:千夫長白起晉升中軍司馬,訾議中軍號令!”
一言落點,眾將竟是向甘茂投來敬佩的目光,異口同聲一嗓子:“上將軍英明!”
這就是軍中將士:隻要你實打實說話,不泛酸,有公心,便認你是個人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甘茂晉升了白起,將領們覺得高興。若是憑斬首軍功,白起早該做將軍了,就是做前軍大將,也是無人不服。曾在他卒伍下的大力士孟賁、烏獲都做了秦王的殿前將軍,爵位竟比白起高了六級。與白起同時做卒長的蒙驁,也已經是前軍副將了。白起卻是屢辭超拔擢升,硬是要一戰一級地做,年輕的將領們便有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愧疚,總盼白起早日做將軍,他們才心安理得地做將軍。今日甘茂將白起擢升為中軍司馬,這可是職同各軍主將而又比主將更為樞要的要害職位,白起當之無愧。
誰知白起卻向甘茂深深一躬,慨然挺胸道:“白起請命:自率本部千人,夜襲鐵山韓軍!”
“白起,你不做中軍司馬?”甘茂雖在預料之中,也還是不禁驚訝。
“迴上將軍:中軍司馬王齕才堪勝任,不須增添白起。”
“奇襲既要五千人馬,何以自請一千?”
“迴上將軍:白起熟悉地形,部屬有八百鐵鷹銳士,騎步皆精!”
甘茂對秦軍狀況雖
不是了如指掌,可也知道鐵鷹銳士的威名,聽說白起一個千人隊中竟有八百名鐵鷹銳士,不禁哈哈大笑:“好!天意也!”轉身對中軍司馬王齕一揮手:“傳令三軍紮營造飯,開掘壕溝設置鹿砦,聚將中軍大帳!”連珠發令,顯然是成竹在胸了。
一陣悠揚的牛角號聲,秦軍大營便在宜陽以西十裏之外紮下了連綿大營,一片緊張忙碌中炊煙嫋嫋大起,便向宜陽三大營彌漫了過去。中軍大帳中,甘茂與二十多個將軍秘密商討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將各種細節一一穩妥落實,暮色時分便開始了隱秘的大軍移動。
宜陽上將軍韓朋卻是鬆了一口氣。本來是三大營繃緊了準備與秦軍馬到即戰,這也是秦軍曆來戰法:大軍不顯則已,顯則立即接戰,從不延誤,幾乎每次都是以雷霆萬鈞之力壓倒對方!然則這次卻很奇怪,秦軍推進到十裏之遙竟然停了下來,兩三個時辰竟是沒有動靜,紮營之後,又是一片忙亂地構築壕溝鹿砦,緊接著竟是炊煙四起,依舊沒有動靜。韓朋在城頭瞭望並不斷接到斥候快報,對情勢自然清楚,隻是急切間弄不清其中奧妙,竟是困惑莫名。看看秦軍毫無攻城跡象,韓朋對宜陽守將叮囑幾句,便飛馬出城,從西渡水河穀的秘密小道來到晉壁大營。
“老夫也一直在觀看秦軍動靜。”晉鄙雖然隻有五十餘歲正在盛年,卻總是自稱老夫,厚重穩健中也不乏幾分矜持。看韓朋情急模樣,他捋著灰白的長須悠然笑道:“以老夫之見,秦軍雖是虎狼,卻是一時無處下口,要與我軍對峙相持,找到破綻相機開戰。上將軍以為如何?”
“相持對峙?這在秦軍可是聞所未聞。”韓朋突然有些興奮,能與秦軍相持,那在中原六國可是大大的風光了。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甘茂領軍,一隻老鼠率一群老虎,四處鼠竄而已。”
“老將軍是說,今日秦軍已非昨日秦軍了?”
“正是。”
“我軍當如何開戰?”韓朋精神大振。
“開戰倒是無須著急。”晉鄙是慣有的穩妥:“秦軍遠來,又急於求戰,我等正當深溝高壘,待其疲憊鬆懈之時一鼓擊之,方有勝算。”
“以老將軍之見,秦軍要久耗?”
“至少三日之內不會攻城。”
韓朋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我便與老將軍夜謀一宿,議出一個決勝打法!”
晉鄙的黝黑臉膛罕見地笑了:“來人,上酒!”
明亮的軍燈下,兩人痛飲笑談,胸中快意尚未化作謀略,便已經到了中夜時分。突然,隨著軍營刁鬥之聲,陣陣喊殺隨風隱隱傳來!晉鄙一怔,勃然變色,一摔酒爵尚未起身,便有斥候踉蹌進帳:“稟報上將軍:秦軍夜戰!宜陽城外一片火光!”韓朋臉色頓時鐵青,爬起來便跌跌撞撞出帳:“老將軍,我得立即趕迴宜陽!”
晉鄙臉紅得已經看不出黑,咬牙切齒道:“好!老夫即刻親率大軍夾擊秦軍!”
卻說甘茂在中軍大帳調遣妥當後,暮靄沉沉時秦軍便開始秘密移動。五路大軍中,白起一路最小,作用卻最為關鍵——奇襲鐵山韓軍,是發動宜陽夜戰的實際號令,又是攪亂敵軍全局的要害一擊。夜襲成功,整個宜陽之戰就成功了一半。甘茂心知要害所在,便將中軍大帳的具體調遣留給了中軍司馬王齕,自己飛馬來到前軍,要親自看著白起一路隱秘出發。
白起這個千人隊堪稱三萬前軍的一把尖刀,實際上也是整個秦國新軍的一把尖刀。其特異之處,便是這一千人中有八百人是威震全軍的鐵鷹銳士。在老秦軍時期,鐵鷹劍士名聞天下,全軍也隻有堪堪百餘人。司馬錯做上將軍後,在保留鐵鷹劍士簡拔製的同時,創立了鐵鷹銳士製。這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且要馬戰步戰一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嫻熟。當世的步戰士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唿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與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複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唿為“銳士”。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為準,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為準。鐵鷹銳士的簡拔方法極為苛刻:首先是體魄關。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裏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為武卒。司馬錯則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麵牛皮盾牌,總重約在八十餘斤;此關通過,方能進入各種較武;步戰較武要在秦國新軍的步軍中名列一流,騎戰較武要在秦軍新軍的騎兵中名列一流;個人簡拔過關後,還要過以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過各種兵器的較武關。如此一一下來,凡能成為鐵鷹銳士者,便幾乎個個都是無敵勇士!秦國新軍二十萬,鐵鷹銳士卻堪堪隻有一千六百人,而其中一半都在白起千人隊,豈非異數?當然,這也是司馬錯的刻意部署。在長達三年的長途奔襲巴蜀中,司馬錯發現了白起
這個善於駕馭猛士的罕見兵頭,便萌發了集鐵鷹銳士於一旗為全軍鍛鑄一把尖刀的想法。巴蜀班師歸來,白起晉升千夫長,可惜司馬錯未來得及親自實施,便離朝去國了。前軍大將白山知道司馬錯想法,便在這次東出之前,將前軍全部八百名鐵鷹銳士悉數集中到白起千人隊,雖然未經一戰,可誰也不懷疑這個千人隊的威猛戰力。
山風掠過,還帶著早春的寒意。高高的軍燈下,秦國大營竟是一片漆黑。
白起的千人隊正在一條山溪邊整裝。甘茂趕來的時候,白起正發出一聲低沉的命令:“十人一伍,間隔百步,沿河疾行,蛙鳴聯絡,開!”話音落點,便見第一團黑影倏忽飄出,在浩浩春風中幾乎沒有聲音!甘茂確實感到驚訝,他不能想象一個全副甲胄全副五件兵器的重裝士兵,如何竟能做到開步無聲行如疾風?但此刻他已經顧不上揣摩細究,匆匆來到白起身旁:“白起,軍食似可減下,少一些累贅。”
“迴上將軍:”白起低聲道:“全套重裝慣了,少一件反倒容易鬆垮響動。再者戰場萬變,不能少了軍食。”
“去吧,我等你火號!”
“嗨!”白起一個挺胸拱手,轉身疾步去了。甘茂清楚地看見,白起身影眨眼間便插進了連綿黑影的中段,當真是動若脫兔。
白起的一千勇士先沿著山溪流向隱蔽疾行,進入西渡水河道,再貼著河道兩岸的山根向東北疾行十多裏,便進入了宜陽城與鐵山之間的小峽穀,再沿小峽穀東岸的山麓攀登而上,便到了鐵山軍營背後的北嶺。宜陽城在洛水北岸,鐵山卻在宜陽城外東北角,晉鄙的十萬大軍更在鐵山東南的雙巒之後,三大營向西形成一個扇形,鐵山正在居中位置。白起一千人悄無聲息地登上鐵山北嶺,右手宜陽城、左手晉鄙大營、腳下韓國軍營、正對麵秦國軍營的連綿軍燈便遙遙在望,戰場大勢竟是一目了然。
按事先約定,白起所部提前進入北嶺大約小半個時辰。白起下令立即檢查兵器甲胄,各百夫長齊報無誤。白起立即下了第二道命令:“半支細香,小打尖!”就是在半支細香的時間內迅速填補肚子以長勁力。一個多時辰的重裝疾行,若能有時間咥下一塊幹餅夾一塊醬牛肉,灌下半袋涼開水,對於這些食量驚人的猛士自然是最愜意的事。所謂小打尖,就是這種臨敵接戰前的些許墊補,正在飽與不飽之間,猛士們意猶未盡卻又精神百倍。
剛剛打尖完畢收拾齊整,白起便看見對麵十多裏之外的山頭上兩盞碩大的軍燈一明一滅
啟耕大典一過,秦武王嬴蕩便給甘茂下令:“攻克宜陽,打通三川,五月進軍洛陽!”
甘茂精神大振,決意以赫赫武功在秦國站穩腳跟。他本是楚國下蔡的一個布衣之士,當年被頻繁出入楚國的張儀說動入秦,又經樗裏疾直接引薦給秦惠王,便做了執掌機密的王室長史。這長史雖然兼領宮廷禁軍,但畢竟是文職大臣,在戰國刀兵之世尚不是一等一的重臣,也不是名士謀求的遠大目標,甘茂自然不甘老死在如此職位上。也是機遇際會,秦惠王恰恰在晚年得了怪誕的瘋臆症,太子嬴蕩又恰恰需要一個老師,張儀、樗裏疾與司馬錯三位大才權臣,恰恰又忙得無法承擔這個需要時間的職責。於是,秦惠王臨機決斷,讓甘茂給太子做了沒有太子傅爵位的臨時老師。恰恰這個太子嗜兵好武,與兼通雜學喜好談兵機敏快捷的甘茂竟是分外投機。此時又恰逢秦惠王瘋臆症經常發作,甘茂便自然成了太子斡旋朝局的柱石人物。及至秦惠王驟然崩去,張儀司馬錯灑脫離朝,甘茂便驟然凸現出來,在三個月間連升六級爵位,做了丞相兼領上將軍,權傾一身,炙手可熱,在秦國曆史上竟是獨一無二。
然則甘茂很清楚,在極為看重軍功的秦國,不管你是什麽高爵重臣,沒有赫赫戰功,便沒有深植朝野的根基,對於外來名士,便不能算在秦國站穩了腳跟。赫赫大功如商鞅者,若沒有一戰收複千裏河西的最後大手筆,在秦國也不會形成舉國世族連同秦惠王一起也無法撼動的根基,竟是生前如聖,死後如神,使秦國朝野永遠在商鞅的軌跡上行進。在名義權力上,甘茂雖然已經可與商鞅比肩,但在實際根基上卻是霄壤之別。且不說秦國民眾根本不知甘茂為何許人也,便是在朝在國,他這丞相也遠不能如張儀那般揮灑權力,他這上將軍也遠不能如司馬錯那般獨領三軍而舉國傾心。有個總是嘿嘿嘿的右丞相樗裏疾矗在那裏,甘茂的丞相權力就隻能是個領銜架子。有個醉心兵事的新秦王,甘茂的上將軍權力也隻有大打折扣,實際上也就是個處置軍務城防糧草輜重的國尉而已。說是國尉,也隻是對上將軍權力而言,而不是自己能真正地行使國尉權力。國尉府的那些大小司馬及其管轄的府庫要塞將領,個個都是浴血殺出來的悍將,人人都有一身疤痕晶亮的紅傷,都有赫赫軍功爵位,都能曆數秦國名將的用兵戰例,你沒有大才奇功,便休想讓他們如臂使指般服從,事事都會碰到無數磕絆……所有這一切,甘茂都看得一清二楚,不打幾場大勝仗,他在秦國便是永遠的尷尬。
三月中旬春暖花開,甘茂統領十萬大軍直逼宜陽。
可就在大軍開出函穀關的那天晚上,前軍主將白山帶著一幹將領來到中軍大帳,竟勸甘茂停止進攻宜陽。甘茂沒有發作,隻是黑著臉冷笑:“白山,你身為大將,不知王命不可違麽?”白山卻是不卑不亢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日宜陽已經有備,我軍縱然浴血攻下,究竟所得何益?望上將軍陳明君上,莫使秦國銳士血流無謂。”甘茂壓著怒火正色道:“白山,秦王對本上將軍說過一句話:兵車通三川,秦軍入周室,死無恨矣!下宜陽、通三川、入周室,此乃秦王雄圖大略也,你等敢以些許傷亡計較?”
帳中一時肅然無聲,卻有一個年輕將軍從後排走出拱手道:“上將軍此言差矣。兵者,國之大事也。何能以秦王率性一言,而決大軍所向?”
“你是何人?竟敢如此犯上!”甘茂終於忍不住了,拍案霍然起身。
“末將千夫長白起。有言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這個白起竟是平靜冷峻,全然不象一個小小的千夫長。
“白起?”甘茂卻是心中一動。目下秦軍中誰不知曉這個白起大名?秦王嬴蕩在白起卒伍中做過力士卒,對白起讚歎得無以複加,甘茂如何不知?但在大軍之中身為最高統帥,如何能讓一個千夫長如此侃侃論兵?便厲聲嗬斥:“一個千夫長也妄言軍國大計,成何體統!”
白起那張棱角分明的臉永遠都不會笑:“商君變法以來,我秦國兵鋒所向無敵,皆因上下同心。將士盡抒己見,廟堂方能算無遺策。今張儀丞相離朝,六國正欲恢複合縱。我大軍輕率東出,正使六國合縱死灰複燃。宜陽之外,已有魏楚趙兵馬十萬之眾,若久攻不下,大軍陷入泥沼,楚國再從背後複仇,秦國豈非險境?望上將軍三思上達,慎之慎之。”
甘茂一時竟無言以對。從內心深處說,他承認這個白起確實有見識,然大軍已經發動,若不戰而迴,非但軍功無望,還得落個輕率失策的口實,身為丞相上將軍顏麵何存?略一思忖,甘茂沉聲道:“列位將軍:此戰乃新王立威之戰,意在震懾六國!諸將見仁見智,戰後盡可上書秦王。然則,目下斷無改弦更張之可能!惟有打好這一仗,使六國知難而退,秦王或可重定方略,否則,隻有自亂陣腳!白山將軍以為如何?”
白山是前軍大將,秦軍的絕對主力,來者又大都是他的部將,白起還是他的族侄,甘茂自然首先盯住他說話。也是白山沉穩持重,在軍中極是顧
全大局,甘茂也想讓他體察自己的一番苦心,否則這仗是沒法打的。白山一直在默默思忖,此刻看了白起一眼,大手一揮:“走!迴帳準備去,好好打仗。牛曳馬不曳,軍法從事!”眾將鏘然一拱:“遵命!”竟是整齊出帳去了。白山向甘茂一拱手:“上將軍,末將告退。”也徑自走了。
甘茂雖然鬆了一口氣,心中卻也老大不快。這十萬旌旗究竟是誰說了算?一個前軍主將,竟然比他甘茂更有威懾力,哪個上將軍受得如此窩火?可甘茂沒有辦法,秦王要立威,自己要軍功,這仗肯定要打。可這些老軍頭個個都在商鞅、車英、司馬錯、樗裏疾主軍的時期磨練出一副謀略頭腦,連是否師出有名他們都要想,如何能讓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隻管打仗了事?甘茂其所以不敢大動肝火,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心病:他雖然喜好談兵,但畢竟沒有真正打過大仗,領兵十萬攻城掠地更是頭一遭。打仗還得靠這些戰將猛士,此時他若拿出鎮秦劍行使軍法,無異於引火燒身,甘茂豈能掂量不出此中輕重?雖說是自己忍下了,但看白山臉一沉將領們便慨然領命,甘茂還真有些不是滋味兒。
次日黎明,甘茂升帳發令:大軍壓向宜陽,午後立即發動猛烈進攻!
十多年前,宜陽本來已經被秦軍占領。但在秦國大破合縱聯軍後,張儀為了徹底拆散合縱,便將宜陽歸還韓國,與韓國締結了友好盟約。但韓國也從此大為警覺,對宜陽鐵山重兵防守,駐守了五萬新軍。如果僅僅是這五萬韓國新軍,也不在秦軍話下。可秦惠王一死,張儀司馬錯同時離秦,緊盯秦國的山東六國情勢驟然大變:魏趙楚三國立即唿籲恢複合縱聯軍,抗擊秦國東出!韓國唿應最力,率先出兵五萬。齊國雖想置身事外,但也不想開罪山東戰國,便隻出了八千鐵騎。惟有燕國內事吃緊,破例地沒有出兵。在甘茂大軍集結東出的同時,山東五國也同時向韓國邊境集結了十萬大軍,連同駐守宜陽的五萬韓軍,決意大戰秦軍。
聯軍主將是魏國老將晉鄙,宜陽守將是韓國上將軍韓朋。這兩人都是第一次合縱聯軍的參戰將領,對秦軍戰力與神出鬼沒的打法依然餘悸在心,這次便分外謹慎。兩人反複計議,沒有象第一次那樣擺開正麵決戰的架勢,而是以“固守宜陽,耗秦銳氣”為宗旨,紮成了遙相唿應的三角陣勢:韓朋的五萬韓軍分為裏外兩大營駐紮,宜陽城堡內兩萬精銳步軍全力固守,三萬精騎駐紮城外鐵山西麓,深溝高壘,在外圍阻擊秦軍;晉鄙的十萬大軍則駐紮在宜陽東北位置的洛水北岸,背靠熊耳山,前臨洛水河穀,可
從側後隨時向西向南馳奔救援;三大營相互距離不過十裏,大軍瞬息即至,策應極是快捷。
對於這種大勢變化,秦武王知道,甘茂也知道,但君臣二人卻絲毫沒有在意,竟是一拍即合,義無返顧地揮師東出了。在秦武王而言,自從以卒伍之身征戰巴蜀兩年,對秦軍銳士的戰力自信已極,根本沒有將六國聯軍放在眼裏,反而認為這恰恰是徹底摧毀六國戰力的絕好時機!在甘茂而言,除了濃烈的功名之心,也與秦武王完全一樣:對秦軍戰力充滿自信,對合縱聯軍視若無物。辭行之時,甘茂對秦武王慨然道:“秦國根基已固,東出函穀摧毀六國,此其時也!臣先行一步,三日攻下宜陽,便當恭迎我王駕臨周室!”秦武王聲震屋宇地哈哈大笑:“好!本王處置好鎮國事宜,便與上將軍會師孟津了!”
大軍兵臨洛水,前軍卻停止了推進,自領五萬中軍的甘茂正在疑惑,便見前軍斥候飛馬來報:“宜陽陣勢異常,前軍不能攻城,前將軍請令緩攻!”甘茂頓時愣怔,催馬來到前軍白山大旗下,卻見大軍在山下已經展開陣形,白山卻帶著十幾員大將在山頭瞭望。
甘茂飛馬上山,身形與聲音一齊落下:“白山將軍,有何異常?”
“上將軍請看。”前軍主將白山一拱手,將甘茂讓到最突出的山岩上。
甘茂遙遙望去,但見宜陽城頭旗甲鮮明,城北鐵山的西麓大營也是旌旗獵獵戰馬嘶鳴,東北河穀地帶更是大營連綿不斷!甘茂雖然沒打過大仗,卻也算得通曉兵家心思敏捷,自然看出了其中奧妙,不禁皺眉:“莫非我攻任何一處,必遭兩麵夾擊?”
白山:“正是。我若攻城,山麓韓軍必來襲擊側翼背後;我若先取山麓,必遭城內與河穀大軍夾擊;我若直取河穀,則兩支韓軍必同時從背後掩殺。目下不能貿然攻城,需得一個萬全打法。”這位在戰場上威猛絕倫的前軍大將,打仗卻從來不鹵莽從事,這也是張儀喜歡帶他領軍出使震懾六國的因由。
“議出戰法了?”甘茂顯然有些著急了。
“正在查勘,尚未計議,請上將軍示下!”
白山本是一句職責所在的請示,可甘茂卻驟然滿臉通紅。身為上將軍,戰法謀略本應在出兵時便已了然於胸並備細交代給領軍大將。司馬錯是這種做法的極致,跟他打仗,所有的將領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時間一長,將領們對司馬錯的軍令幾乎是不問所以便立即實施。在秦軍而言,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兵臨城下尚無對策的尷尬局麵
,白山淡淡一問,便變得分外敏感,十幾員大將的目光竟齊刷刷聚到甘茂臉上,甘茂如何不感到難堪?雖然如此,甘茂畢竟聰穎練達,勉力一笑:“接掌三軍,甘茂實是勉為其難,若一令出錯而致敗,甘茂領罪事小,大秦顏麵何存?我等都是為國效命,打仗還得諸位將軍切實謀劃才是。”一席話倒是妥貼坦誠,將領們的目光也頓時溫和了許多。
白山爽朗一笑,大手一揮:“也就三坨十五萬,硬咥也行!都說話,如何打?”
一群大將都皺著眉頭相互觀望,一時竟沒人開口。猛然,前軍副將蒙驁伸手一指山岩邊道:“白起,你憋著看個甚?來說說看!”
甘茂驀然迴首,才看見山岩邊佇立著那個敦實厚重的年輕千夫長,竟是一尊石雕般獨自凝目遙望,對身後的紛紜之聲竟是置若罔聞。聽見蒙驁聲音,他才轉身大步走了過來向甘茂與白山拱手一禮:“白起以為:三營雖成虎勢,但可一鼓下之!”
甘茂眼睛一亮:“噢?快說了!”
蒙驁一拍掌:“看!我就知道白起有主意!”
白山卻是淡淡一笑:“你小子膽大,我聽聽。”
“諸位請看,”白起指著遙遙可見的茫茫軍營與城堡:“敵軍三營雖互成照應之勢,然卻有兩道縫隙:宜陽城與鐵山軍營之間有一道流入洛水的小河,叫西渡水,河穀狹窄險峻;洛水東北的熊耳山雙巒競舉,晉鄙大軍救援宜陽的最近通道,便是這雙巒峽穀。末將鬥膽直陳:兵分五路,三麵開打,一舉攻下宜陽!”
一個千夫長竟能對麵臨地形如此熟悉,本來已經令人咋舌了,待“兵分五路,三麵開打”一出,眾將便是一陣愕然沉默。一城兩營加兩道峽穀,正是五處,秦軍十萬人馬分做五路作戰,顯然是一場頭緒繁多的高難大戰。但凡將領,打仗最喜歡軍令簡單明確頭緒少,若遇謀略之戰,則必須有高明的統帥全盤調度,領軍大將也需要用心拿捏,否則便很容易變成一場自相掣肘的混戰。而今統帥,卻是軍前賴眾謀的甘茂,誰敢指望他統一掌控戰局?前軍主將白山,也曆來是領軍力戰的勇猛大將,從來沒有運籌過全局大戰。而一個千夫長,更是不可能調度全軍。縱然五路籌劃可行,居中調度不力也是枉然。將領們心念電閃,便誰也不敢可否了。
白山目光一閃:“上將軍,我看還是另謀戰法了。”
“且慢!”甘茂卻是大步跨前,逼到白起身前:“白起,你且說完。”
白起竟是沒有絲毫慌
張:“第一路:三萬鐵甲步軍開出雙巒峽穀,列陣阻截晉鄙聯軍;第二路:步兵一萬,夜晚從洛水上溯,潛入西渡水河穀,切斷宜陽內外兩營;第三路:五千精兵從雙巒峽穀繞道鐵山之後,夜襲鐵山韓軍;第四路:三萬精銳鐵騎在鐵山前原野上嚴陣以待,當韓軍混亂湧出大營,便在曠野展開截殺;第五路:兩萬重甲步兵全力攻城。此戰並無繁複關節,要害在同時發起,攻殺猛烈,不給敵手喘息之機!”
“你是說,隻要我軍準時到位,同時發起,剩下便是全力攻殺?”甘茂目光炯炯。
“上將軍所言極是,除此無他!”白起脆捷利落。
甘茂轉過身來:“白山將軍以為如何?”
白山沉吟一陣,掃了將領們一眼,慨然拱手:“以我軍戰力,隻要居中調度不出差錯,此法可行!”一句話竟是意味深長。
甘茂畢竟也算通得兵家,有大將們認可的戰力,便知其餘關鍵在中軍統帥,一時竟是雄心陡長,慷慨高聲道:“甘茂身為上將軍,若在謀略議定之後尚不能調度全軍,當真屍位素餐也!為使諸位將軍放膽赴戰,本上將軍特簡:千夫長白起晉升中軍司馬,訾議中軍號令!”
一言落點,眾將竟是向甘茂投來敬佩的目光,異口同聲一嗓子:“上將軍英明!”
這就是軍中將士:隻要你實打實說話,不泛酸,有公心,便認你是個人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甘茂晉升了白起,將領們覺得高興。若是憑斬首軍功,白起早該做將軍了,就是做前軍大將,也是無人不服。曾在他卒伍下的大力士孟賁、烏獲都做了秦王的殿前將軍,爵位竟比白起高了六級。與白起同時做卒長的蒙驁,也已經是前軍副將了。白起卻是屢辭超拔擢升,硬是要一戰一級地做,年輕的將領們便有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愧疚,總盼白起早日做將軍,他們才心安理得地做將軍。今日甘茂將白起擢升為中軍司馬,這可是職同各軍主將而又比主將更為樞要的要害職位,白起當之無愧。
誰知白起卻向甘茂深深一躬,慨然挺胸道:“白起請命:自率本部千人,夜襲鐵山韓軍!”
“白起,你不做中軍司馬?”甘茂雖在預料之中,也還是不禁驚訝。
“迴上將軍:中軍司馬王齕才堪勝任,不須增添白起。”
“奇襲既要五千人馬,何以自請一千?”
“迴上將軍:白起熟悉地形,部屬有八百鐵鷹銳士,騎步皆精!”
甘茂對秦軍狀況雖
不是了如指掌,可也知道鐵鷹銳士的威名,聽說白起一個千人隊中竟有八百名鐵鷹銳士,不禁哈哈大笑:“好!天意也!”轉身對中軍司馬王齕一揮手:“傳令三軍紮營造飯,開掘壕溝設置鹿砦,聚將中軍大帳!”連珠發令,顯然是成竹在胸了。
一陣悠揚的牛角號聲,秦軍大營便在宜陽以西十裏之外紮下了連綿大營,一片緊張忙碌中炊煙嫋嫋大起,便向宜陽三大營彌漫了過去。中軍大帳中,甘茂與二十多個將軍秘密商討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將各種細節一一穩妥落實,暮色時分便開始了隱秘的大軍移動。
宜陽上將軍韓朋卻是鬆了一口氣。本來是三大營繃緊了準備與秦軍馬到即戰,這也是秦軍曆來戰法:大軍不顯則已,顯則立即接戰,從不延誤,幾乎每次都是以雷霆萬鈞之力壓倒對方!然則這次卻很奇怪,秦軍推進到十裏之遙竟然停了下來,兩三個時辰竟是沒有動靜,紮營之後,又是一片忙亂地構築壕溝鹿砦,緊接著竟是炊煙四起,依舊沒有動靜。韓朋在城頭瞭望並不斷接到斥候快報,對情勢自然清楚,隻是急切間弄不清其中奧妙,竟是困惑莫名。看看秦軍毫無攻城跡象,韓朋對宜陽守將叮囑幾句,便飛馬出城,從西渡水河穀的秘密小道來到晉壁大營。
“老夫也一直在觀看秦軍動靜。”晉鄙雖然隻有五十餘歲正在盛年,卻總是自稱老夫,厚重穩健中也不乏幾分矜持。看韓朋情急模樣,他捋著灰白的長須悠然笑道:“以老夫之見,秦軍雖是虎狼,卻是一時無處下口,要與我軍對峙相持,找到破綻相機開戰。上將軍以為如何?”
“相持對峙?這在秦軍可是聞所未聞。”韓朋突然有些興奮,能與秦軍相持,那在中原六國可是大大的風光了。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甘茂領軍,一隻老鼠率一群老虎,四處鼠竄而已。”
“老將軍是說,今日秦軍已非昨日秦軍了?”
“正是。”
“我軍當如何開戰?”韓朋精神大振。
“開戰倒是無須著急。”晉鄙是慣有的穩妥:“秦軍遠來,又急於求戰,我等正當深溝高壘,待其疲憊鬆懈之時一鼓擊之,方有勝算。”
“以老將軍之見,秦軍要久耗?”
“至少三日之內不會攻城。”
韓朋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我便與老將軍夜謀一宿,議出一個決勝打法!”
晉鄙的黝黑臉膛罕見地笑了:“來人,上酒!”
明亮的軍燈下,兩人痛飲笑談,胸中快意尚未化作謀略,便已經到了中夜時分。突然,隨著軍營刁鬥之聲,陣陣喊殺隨風隱隱傳來!晉鄙一怔,勃然變色,一摔酒爵尚未起身,便有斥候踉蹌進帳:“稟報上將軍:秦軍夜戰!宜陽城外一片火光!”韓朋臉色頓時鐵青,爬起來便跌跌撞撞出帳:“老將軍,我得立即趕迴宜陽!”
晉鄙臉紅得已經看不出黑,咬牙切齒道:“好!老夫即刻親率大軍夾擊秦軍!”
卻說甘茂在中軍大帳調遣妥當後,暮靄沉沉時秦軍便開始秘密移動。五路大軍中,白起一路最小,作用卻最為關鍵——奇襲鐵山韓軍,是發動宜陽夜戰的實際號令,又是攪亂敵軍全局的要害一擊。夜襲成功,整個宜陽之戰就成功了一半。甘茂心知要害所在,便將中軍大帳的具體調遣留給了中軍司馬王齕,自己飛馬來到前軍,要親自看著白起一路隱秘出發。
白起這個千人隊堪稱三萬前軍的一把尖刀,實際上也是整個秦國新軍的一把尖刀。其特異之處,便是這一千人中有八百人是威震全軍的鐵鷹銳士。在老秦軍時期,鐵鷹劍士名聞天下,全軍也隻有堪堪百餘人。司馬錯做上將軍後,在保留鐵鷹劍士簡拔製的同時,創立了鐵鷹銳士製。這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且要馬戰步戰一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嫻熟。當世的步戰士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唿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與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複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唿為“銳士”。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為準,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為準。鐵鷹銳士的簡拔方法極為苛刻:首先是體魄關。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裏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為武卒。司馬錯則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麵牛皮盾牌,總重約在八十餘斤;此關通過,方能進入各種較武;步戰較武要在秦國新軍的步軍中名列一流,騎戰較武要在秦軍新軍的騎兵中名列一流;個人簡拔過關後,還要過以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過各種兵器的較武關。如此一一下來,凡能成為鐵鷹銳士者,便幾乎個個都是無敵勇士!秦國新軍二十萬,鐵鷹銳士卻堪堪隻有一千六百人,而其中一半都在白起千人隊,豈非異數?當然,這也是司馬錯的刻意部署。在長達三年的長途奔襲巴蜀中,司馬錯發現了白起
這個善於駕馭猛士的罕見兵頭,便萌發了集鐵鷹銳士於一旗為全軍鍛鑄一把尖刀的想法。巴蜀班師歸來,白起晉升千夫長,可惜司馬錯未來得及親自實施,便離朝去國了。前軍大將白山知道司馬錯想法,便在這次東出之前,將前軍全部八百名鐵鷹銳士悉數集中到白起千人隊,雖然未經一戰,可誰也不懷疑這個千人隊的威猛戰力。
山風掠過,還帶著早春的寒意。高高的軍燈下,秦國大營竟是一片漆黑。
白起的千人隊正在一條山溪邊整裝。甘茂趕來的時候,白起正發出一聲低沉的命令:“十人一伍,間隔百步,沿河疾行,蛙鳴聯絡,開!”話音落點,便見第一團黑影倏忽飄出,在浩浩春風中幾乎沒有聲音!甘茂確實感到驚訝,他不能想象一個全副甲胄全副五件兵器的重裝士兵,如何竟能做到開步無聲行如疾風?但此刻他已經顧不上揣摩細究,匆匆來到白起身旁:“白起,軍食似可減下,少一些累贅。”
“迴上將軍:”白起低聲道:“全套重裝慣了,少一件反倒容易鬆垮響動。再者戰場萬變,不能少了軍食。”
“去吧,我等你火號!”
“嗨!”白起一個挺胸拱手,轉身疾步去了。甘茂清楚地看見,白起身影眨眼間便插進了連綿黑影的中段,當真是動若脫兔。
白起的一千勇士先沿著山溪流向隱蔽疾行,進入西渡水河道,再貼著河道兩岸的山根向東北疾行十多裏,便進入了宜陽城與鐵山之間的小峽穀,再沿小峽穀東岸的山麓攀登而上,便到了鐵山軍營背後的北嶺。宜陽城在洛水北岸,鐵山卻在宜陽城外東北角,晉鄙的十萬大軍更在鐵山東南的雙巒之後,三大營向西形成一個扇形,鐵山正在居中位置。白起一千人悄無聲息地登上鐵山北嶺,右手宜陽城、左手晉鄙大營、腳下韓國軍營、正對麵秦國軍營的連綿軍燈便遙遙在望,戰場大勢竟是一目了然。
按事先約定,白起所部提前進入北嶺大約小半個時辰。白起下令立即檢查兵器甲胄,各百夫長齊報無誤。白起立即下了第二道命令:“半支細香,小打尖!”就是在半支細香的時間內迅速填補肚子以長勁力。一個多時辰的重裝疾行,若能有時間咥下一塊幹餅夾一塊醬牛肉,灌下半袋涼開水,對於這些食量驚人的猛士自然是最愜意的事。所謂小打尖,就是這種臨敵接戰前的些許墊補,正在飽與不飽之間,猛士們意猶未盡卻又精神百倍。
剛剛打尖完畢收拾齊整,白起便看見對麵十多裏之外的山頭上兩盞碩大的軍燈一明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