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圖大計”?
正在一團亂麻的時候,又傳來消息:子之未死,卻是重傷難治;還有一萬多傷兵,也都是奄奄一息;蘇秦羞於迴燕,已經在戰場自殺!老世族們更是彈冠相慶,聚相痛飲。蘇秦死活,老世族們本不在意。令人高興的是,沒有了蘇秦的子之,縱然活著帶兵迴來,也隻能是上法場的魚肉而已。燕易王更加蔫了,蘇秦與子之,一個有主見,一個有實力,一個是他的靈魂,一個是他的膽量;如今一個死了,一個也快要死了,他這個國王卻在哪裏去找如此兩個大才?燕易王徹底絕望了,親自駕車出宮,要與老世族們開價了。
車行宮門,又傳來消息:蘇秦安然無恙,已經與子之合營休整;子之創傷痊愈,仍然握有一萬多精兵!燕易王一聽,立即轉頭迴宮,下令三千禁軍嚴守宮門,決意要等到真相大白再說。這個消息一傳開,大臣們又開始了微妙的變化。老世族們狐疑紛紛,難辨真假,可聚相會商之後,仍然堅持聒噪,一片聲請求燕王立即問罪蘇秦子之,形成“既決”之勢!可燕易王偏偏生了熱寒急症,不能理事,老世族們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忙於尋找門路投靠的子之同黨們卻嗅到了一絲另外的氣息,連忙停止了奔波,有的便索性不再出門了。
旬日之間,又一個消息傳遍了薊城:武信君與亞卿戰場患難,已結聯姻血親,誓同生死,效忠燕王!兩三日之間,薊城朝局立轉,老世族們甚囂塵上的聒噪竟頓時變成了竊竊議論,蝸居的子之同黨們開始逢人便喊“亞卿冤枉!”文臣名士也開始念叨起武信君的蓋世才華,隻是王宮依然沉寂,燕易王依然熱寒未退不能理事。
這一日快馬飛報:武信君與亞卿班師迴國!燕易王傳下了一句話的詔令:“本王帶病郊迎”,並沒有要求全體大臣跟隨。可在郊迎的那天,薊城所有的官員卻都出動了,連百工國人也空巷而出,人們都想看看這支敗軍之師究竟如何了?
君臣國人們望眼欲穿的守侯到日暮時分,突見前方煙塵大起,鼓角齊鳴,旌旗招展,馬蹄如雷,兩麵大纛旗當先飄揚!眼尖者紛紛叫嚷:“呀——!快看!六國丞相武信君蘇!”“還有一麵!燕國亞卿子!”更有國人失驚出聲:“看哪!鐵甲騎士!足有兩萬!”“還有步卒方陣!三個,少說也有五六千!”國人們為燕國在大敗之後仍保有如此一支精兵激動了,一時間紛紛高唿:“武信君萬歲!”“亞卿萬歲!”“燕王萬歲!”
朝臣們懵了,燕易王也懵了。恍惚之間,竟是弄不清昨日是夢今日是夢?燕易
王狠狠忍住了自己,幾乎沒有說話,隻是按照禮賓大臣的引導完成了儀式。奇怪的是,蘇秦與子之以及迎接的朝臣,也都幾乎沒有說話。直到王宮大宴,君臣們才漸漸恢清醒過來,才開始仔細的掂量對麵的人物,才開始了小心翼翼的試探。
“武信君啊,河內大戰死裏逃生,本王與眾臣工為你等壓驚了。來,幹了。”
蘇秦飲下一爵,肅然拱手道:“啟稟燕王:蘇秦身為六國丞相,已經將河內大戰情形備細記載,分送六國。蘇秦在燕國有武信君之爵,所以將送燕一卷親自帶迴,請燕王明察。”說罷一揮手,荊燕便將一個木匣恭敬的捧到了燕王書案。
燕易王打量著木匣:“傳言紛紛,真偽難辨,本王與諸位臣工,都是莫衷一是啊。”
“今日大宴,容我當眾說明。”蘇秦便從各國兵力、主將說起,說到總帳謀劃,說到戰法改變,說到大戰經過,說到敖倉被襲,尤其詳細的講述了子之在謀劃戰法與挽救戰場危局中的柱石作用,末了道:“聯軍之敗,根源有三;其一,蘇秦不善兵事,整合六軍不力;其二,子蘭徒有其表,調度失當;其三,六軍戰力參差不齊,軍製互不相統;其四,魏國懈怠,敖倉被襲。”
大殿中一時沉默。蘇秦將戰敗罪責首先歸於自己,倒使燕國君臣一時無話可說了。誰都知道,蘇秦本來就不是軍事統帥,雖然是坐鎮總帳,也隻是為了協調六軍摩擦而已,若蘇秦強詞奪理,將罪責全部歸於別人,老世族們也許會揪住他不放,畢竟他是六國丞相、聯軍總帳魁首啊。但蘇秦一身承擔,意圖刁難的老世族們倒是要琢磨一番,不敢輕率發難了。
“六軍傷亡呢?”燕易王開始試探最要害處了。
“具體而論,六軍傷亡不一:楚軍一觸即潰,損傷最為慘重,十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唯餘子蘭率殘兵一萬餘逃迴;燕軍戰力最強,損傷卻最小,六萬步騎尚有三萬餘精銳完整歸來。正因如此,這次合縱大軍雖然失敗,燕國卻是軍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燕軍能有如此作為,皆賴亞卿子之之膽識謀略也。”
殿中頓時哄嗡一片,燕國朝野早已經聽慣了“弱燕”說法,久而久之也認為燕國就是弱,就是不如中原戰國。今日,蘇秦竟然說“燕軍戰力最強”“軍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能不令人吃驚麽?
“果真,如此麽?”燕易王心頭一震,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蘇秦有信陵君、孟嚐君、平原君、春申君的書信。請
燕王過目。”
燕易王拍案道:“禦書,念!高聲念!”
禦書從荊燕手中接過四卷竹簡,展開一卷高聲念道:“魏無忌拜上武信君:河內大戰,若按子之謀劃,可出奇製勝也,燕軍有此人為將,燕國之福也……”又展開一卷:“黃歇拜上丞相:楚軍潰陣,若非子之將軍率燕軍浴血奮戰,六軍將無一生還者!人言燕弱,今卻見強燕一端,令我楚人汗顏……”又展開一卷:“武信君台鑒:今次大敗,唯燕軍孤軍力戰,力挺危局,令田文感慨萬端……”展開最後一卷,卻猶豫的看著蘇秦,蘇秦笑道:“念吧,燕王自有明斷。”禦書便高聲念道:“趙勝頓首:聯軍之戰,趙人當對燕軍刮目相看。天下皆說燕國孱弱,誰知燕軍竟是如此強悍?趙燕相臨,趙勝從此不能安枕也……”
四卷念罷,殿中大臣們竟都死死的盯著胳膊吊帶上還滲著鮮血的子之,仿佛盯著一個不可思議的怪物一般!子之的淩厲果敢殺伐決斷,朝臣們倒是都隱隱有所聞,老世族們也正因為如此才將他看作隱患。但子之畢竟是個邊將,升任亞卿還不到一年,許多重臣對他還都是一知半解,甚至遠不如對宮他熟悉;今日看來,此人在幾十萬大軍陣前能打出威風,竟是大大的非同小可!老世族們想的是:還能不能除掉他?新進大臣想的是:如何在這個人麵前辯解自己?
“諸位卿臣,武信君所言如何啊?”燕易王是完全清醒了,但卻似乎並沒有激動。
一個老臣顫巍巍站了起來:“臣忝為太師,以為武信君所言縱然實情,也難掩兵敗盟散之後果,武信君身為六國丞相,又執掌總帳,當對兵敗擔承些須罪責,我王亦應給予適當處罰。否則,隻恐難以安撫朝野。”
“太師以為,當如何處罰?”
“如何處罰,尚請我王與眾臣公議為宜,老臣隻是動議,卻無定見。”
“臣以為,至少當削爵減俸,詔告朝野。”一有試探,立即就有老世族附和。
“差矣!老夫以為,奪爵罷職。”
“老朽以為,蘇秦喪師辱國,當罰為苦役,流徙遼東!”有人慷慨激昂。
“蘇秦本非燕人,大罪誤國,當滿門斬首!否則,難息國人之憤,愧對將士亡魂!”
瞬息之間,殿堂風雲突變,燕易王頓時愕然了。他本來已經完全清醒,也很振奮,其所以沒有立即封賞蘇秦子之,隻是認為大局已定,想讓朝臣們擁戴一番。不想老世族們竟當殿發難,一個比一個氣勢洶洶
,燕易王心中又沒底了。說到底,王族兵力遠在邊地,老世族們的封地軍兵卻都聚集在薊城周圍,燕易王與子之還沒來得及任何溝通,誰知子之對蘇秦如何看待?安知他不恨蘇秦?一旦僵持,最危險的還是王室。此情此景,燕易王如何敢貿然說話?
“啊哈哈哈哈哈!啪!”突然,殿中一陣長笑,吊著一隻胳膊的子之拍案而起,竟在大殿中悠然的踱著步子:“好個燕國啊!自命王族戰國,別的不會,卻會中傷功臣,會自毀長城,會奪爵罷職,會滿門斬首,還會聒噪著誣陷天下名士!”他揶揄的笑臉突然變得殺氣騰騰,指著滿堂老世族厲聲罵道:“一窩蠹蟲!一樹黑老鴉!一群酒囊飯袋!武信君萬裏馳驅,奔波合縱,爾等哪裏去了?武信君親臨戰陣,嘔心瀝血,爾等哪裏去了?大軍敗退,武信君獨守戰場,三日複生白發,爾等哪裏去了?今日,武信君顧全燕國安危大局,不去他邦,獨來燕國,如此大忠大貞,爾等竟敢做狂犬吠日?真有膽色啊!子之今日正告爾等:誰敢對武信君惡意中傷,子之不答應!我三萬六千鐵甲銳士不答應!爾等不是有兵麽?來呀,明日便擺開戰場,看誰家血流成河?!”
子之臉色鐵青,單臂一揮,一陣沉雷似的腳步聲便轟隆隆壓進大殿,兩個鐵甲方陣立時森森然矗立在殿中!子之冷笑著單臂一指:“他們都是百戰餘生,跟著子之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不知幾迴,爾等有話,對他們說!”
大殿中死一般的寂靜。
這一番嬉笑怒罵,當真是雷霆萬鈞,匪夷所思!所有的虛與周旋都被撕扯得幹幹淨淨,隻剩下赤裸裸的實力較量了。饒是蘇秦見多識廣,也想不到子之竟在王宮之中當著燕王用如此手段,如此震懾朝局!饒是燕國臣僚們風聞子之淩厲,也想不到此人竟如此狂悖,如此威猛!且不說子之是燕國聞名的戰將,最可怕的是,隨他征戰多年又浴血逃生的幾萬亡命甲士便戳在宮外,森森矛戈便在眼前!老世族封地的全部甲兵聚集起來,也當不得這些久經惡戰的精兵一陣衝鋒,當此情景,誰不膽顫心驚?誰還敢大聲喘息?
“好!”燕易王卻笑著站了起來:“本王自有公斷:武信君功勳卓著,對燕國忠貞不二,加封地一百裏,任燕國開府丞相!子之浴血奮戰,揚我國威軍威,爵封成義君,職任上卿上將軍!班師將士,兵士賜爵一級,千夫長以上者晉爵兩級!方才攻扞武信君者,各削爵兩級,減封地三十裏!上卿啊,命甲士們下去吧。”
“臣,謹遵王命!”子之一揮手,兩個方陣便隆隆出了大殿
。
一場滅頂之災就這樣過去了。燕易王與蘇秦、子之重新結成了穩固的君臣同盟,蘇秦做了開府丞相,子之做了上將軍外加一個監理政務的上卿,燕易王的地位也空前鞏固。燕國老世族在這場短兵相接的較量中完全失敗了,完全蟄伏了。燕易王與蘇秦、子之連續會商三日,決意君臣同心,整飭吏治,訓練新軍,使燕國真正崛起。
就在這時候,張儀的和親車隊到了。
燕易王敘說了與秦國聯姻的來龍去脈。蘇秦是讚同的,認為時勢所迫也隻能如此,況且也能夠給燕國爭取一段時間,隻有等燕國喘息過來,才能再圖合縱大計。子之也讚同聯姻,但卻主張借此除掉張儀,說話是一如既往的直截了當:“張儀,六國禍亂之外源,武信君之死敵,不殺此人,六國永無寧日,合縱大計終成泡影!”
對子之這種動輒赤裸裸訴諸殺戮的做法,蘇秦本來就覺得有些不對味道,如今子之竟要殺掉張儀,不禁令他震驚了。蘇秦沉著臉道:“上將軍所言,大是不妥,邦國相爭,依靠暗殺而取勝者,未嚐聞也。燕國若開殺戮使節之先河,將自毀於天下!”
燕易王嗬嗬笑道:“上將軍啊,張儀就那麽好殺?此事還是罷了。”
“好。”子之爽快拍案:“臣心思粗疏,未想到張儀是秦國使節一層,武信君既然反對,子之就此作罷。”卻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是,蘇秦仍然不放心,他知道子之一旦認定某事,必要做成方肯罷休,殺張儀絕非他臨機閃念,也許在河內戰場大敗時他就恨上了張儀。蘇秦反複思忖,派三弟蘇代以商議婚期為名,到上將軍府留心查看。蘇代去住了一宿,迴來說沒有發現異常動靜。蘇秦還是半信半疑,隻有吩咐荊燕私下多多留心,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三月初三,張儀的送親軍馬在薊城南門外十裏紮下了大營。
按照禮儀,燕易王在約定日期將秦國公主迎進王宮成親,張儀才能進入薊城入住驛館,開始邦交活動。在此之前,隻能在薊城外等候迎親。張儀雖然不急,但也不想夜長夢多。大營紮定,立即修好國書,派行人嬴華進入薊城與燕易王約定日期。嬴華午時出發,日暮時分便轔轔歸來。燕易王派出了司正隨同嬴華前來,撫慰送親軍馬,帶來了一百隻養、十頭牛、三十頭豬並六十壇燕山老酒。司正帶來的國書確定:三日後燕王迎親,舉國大酺!
當夜,張儀便下令軍士殺牛宰羊,特許每個甲士飲酒一大碗!軍中歡唿不斷,立即便
是炊煙嫋嫋熱氣騰騰,料峭的春日寒風頓時便減了威力。在滿營歡聲中,張儀與嬴華、白山並櫟陽公主議定了若幹送親事務,不知不覺間已到了三更時分。
“稟報丞相:帳外有一商人求見。”軍務司馬匆匆進來稟報。
“商人?讓他進來吧。”
白山霍然起身:“且慢。我先去看看。”便大步出帳。片刻之後,白山帶進來一個年輕的的後生,雖是布衣風塵,卻是沉穩英秀。張儀眼睛一亮:“你?你是蘇代?”
後生深深一躬:“張兄果然過目不忘,小弟正是蘇代,張兄別來無恙?”
張儀哈哈大笑,過來便拉住蘇代:“哎呀呀,我師說蘇氏當有三傑,果然應驗!蘇厲呢?”
“蘇莊兄嫂們尚須照應,四弟一時不能離開。”
“好好好,來,坐了慢慢說。”
“多謝張兄。”蘇代一拱手:“小弟時間無多,張兄看了此信我便要走了。”說罷從腰間摸出一方羊皮紙遞過:“二哥一番苦心,望張兄體察。”
張儀連忙打開羊皮紙,兩行熟悉的大字分外清晰——
薊城有不測風險,張兄當作速離開,毋得強自犯難,切切張儀笑道:“好,蘇代啊,我想見蘇兄一麵,可行麽?”
“二哥說,各謀其國,各忠其事,未分勝負,不宜相見。”
張儀默然片刻:“也好,代我向蘇兄致意,也轉告蘇兄:三日後張儀便入薊城,非不領蘇兄之情義,時也勢也。”
“如此蘇代告辭了,張兄保重。”
“且慢。”張儀從腰間大帶上抽出一把皮鞘短劍:“這是我為蘇兄物色的一把利器,合於蘇兄劍路,目下燕國正在動蕩之中,望蘇兄多加防範。”
“張兄……”蘇代接過短劍深深一躬,便匆匆去了。
大帳中一時無話。白山送蘇代迴來,見幾個人都低頭沉思的樣子,忍不住道:“丞相,連夜迴鹹陽吧,末將派三千鐵騎護送,燕國不敢傷及公主,他們隻要害丞相。”
“白山,坐下吧。”張儀笑道:“誰說我要走了?你我好賴也一起打過仗了,張儀貪生怕死麽?”白山著急道:“丞相,不是你貪生怕死,是秦國不能沒有你。”張儀搖搖頭道:“每一個秦人都是秦國的子民,我張儀也是。白山啊,你要知道,邦交也是戰場,也需要勇氣膽識,貪生怕死者,打不了勝仗,也辦不好邦交。”
“丞相教
誨,白山明白!”白山深深一躬:“我這五千騎士寧可粉身碎骨,也保得丞相公主平安!”
“我看沒事兒。”櫟陽公主笑道:“燕國就是這個子之,防住他,就一切了結。”
嬴華走過來道:“白山將軍,你軍中可有鐵鷹劍士?”
“有,正好十個。”
“好!全數給我。你隻管打仗,丞相公主不用你分心。”
“是,末將明白。”
張儀笑道:“如此妥當,還有何好怕啊?好了,三日後進薊城便是。”
六、四陣三比秦燕結盟
第四日正午,薊城南門大開,鼓角喧天,燕易王全副車駕出城迎親。秦軍也是轅門大開,儀仗整齊,三十名長裙侍女,護衛著櫟陽公主的軺車轔轔駛出。張儀率領全副儀仗與一千鐵騎甲士,隨著櫟陽公主的軺車方隊跟出,在轅門外與燕易王車駕遙遙相對,燕國司正與秦國行人走馬交換了聯姻國書,接著便鼓樂大做,燕易王與櫟陽公主的軺車並駕前行,張儀率領秦國儀仗護衛隨後,燕國儀仗押陣,浩浩蕩蕩開進了薊城,開進了王宮。婚典進行完畢,燕易王便偕同櫟陽公主,在王宮大宴送親賓客與國中大臣。張儀坐席便在燕王左下手,飲酒間看來看去,殿中卻是沒有蘇秦。
“丞相別看了,武信君是不會來了。”一個帶劍將軍悠然來到張儀身旁。
張儀淡淡笑道:“敢問閣下何人?”
“燕國上將軍子之,見過秦國丞相。”
張儀揶揄笑道:“上將軍帶劍入宮,可是八麵威風啊。”
子之哈哈大笑:“論起威風,子之隻在麵上。何如丞相,偷襲敖倉,顛覆合縱,不在暗夜之中,便在宮闈之內,子之卻是要甘拜下風了。”
“是麽?”張儀嘴角露出輕蔑的笑容:“偷襲在戰場,邦交在廟堂,張儀所為,天下無人不知。何如子之上將軍:奪心於營,結盟於私,威壓於朝,卻竟是神鬼不覺,令張儀汗顏也。”
“丞相此言,子之卻是不明白。”子之突然語氣陰冷。
“哈哈哈哈哈!”張儀一陣大笑:“上將軍,頭上三尺有神明,總該明白了。”
子之突然一轉話題:“丞相,河內之戰,子之卻是輸得不服。”
“噢?何處不服啊?”
“戰力不服,若是秦燕兩軍對壘,勝負未可知也。”
“上將軍是說,聯軍
牽累了燕軍戰力,所以致敗?”
“丞相當真聰明。”
“張儀冒昧揣測:上將軍想與我軍單獨比試一番?”
“丞相有此雅興否?”
張儀大笑:“為燕王婚禮助興,客從主便,但憑上將軍立規便是。”
“丞相果真痛快!秦軍擅長技擊,較量技擊術便了!”
“上將軍百戰之身,兩軍陣前,莫非是攻敵所長麽?”
“莫非丞相要明告秦軍所短?”
“秦軍無長無短,男女皆戰。”
“任燕軍挑選較量?”
張儀笑著點點頭。
“好!”子之掰著指頭說出了自己的安排,張儀依舊隻是笑著點頭。
子之大步走到燕王身邊,“啪!啪!”拍了兩掌高聲道:“諸位肅靜了:方才我與秦國丞相商議,為給燕王與櫟陽公主婚典助興,秦燕兩軍比試戰力!兩日比四陣:第一陣女兵,第二陣劍術,第三陣騎士,第四陣步卒搏擊。今日當殿比試前兩陣,明日南門外比試後兩陣!諸位以為如何?”
“好——!”所有的燕國大臣都興奮的鼓掌叫好,秦國賓客卻都隻是笑了笑而已。
燕易王大出所料,皺著眉頭道:“公主,這,妥當麽?”
櫟陽公主笑道:“上將軍主意已定,我王隻好與臣民同樂一番了。”
燕易王看看子之,想說什麽卻又終於沒有說出來,子之卻連燕易王看也沒有看,便高聲下令:“宴席後撤三丈!紅裝武士成列——!”
“嗨!”隻聽大殿中一片清脆的應答,原先鶯鶯燕語的侍女們齊刷刷脫去了細紗長裙,竟是人人一身紅色短裝軟甲,腰間一口闊身短劍,疾風般列成了一個方陣,當真是英姿颯爽!燕易王大是驚訝,臉色不禁驟然沉了下來。子之上前躬身低聲道:“子之事前未及稟報,我王恕罪。”燕易王沉聲道:“恕罪?寡人宮女何處去了?”子之道:“都在四周,一個不少。”燕易王沉思片刻道:“上將軍,日後不得這般造次了。”“遵命!”子之答應一聲,迴身走到張儀麵前笑道:“丞相,讓秦國女兵出陣吧。”張儀淡淡笑道:“看來,上將軍是有備而來啊。”子之道:“丞相見笑,這些女子都是遼東獵奴,在軍中做雜役,略通劍道而已。為兩國聯姻助興,子之何能當真?”
“張儀卻聽說,上將軍在遼東軍中,有一支‘鐵女百人旅’呢。”
“丞相多慮了,她們沒有隨軍南下。”
張儀大笑:“多慮個甚?要是鐵女,我便比試。要不是鐵女,就莫得草菅人命了。”
子之也笑了:“既然如此,就算是吧。”
“好。嬴華聽令!”
“嬴華在!”
“命你全權調度前兩陣比試,一切規矩,但憑上將軍。”
“遵命!”嬴華大步走到櫟陽公主麵前:“稟報公主,在下要借你侍女們一用了。”
櫟陽公主做了個鬼臉笑道:“喲,都是些洗衣做飯的三腳貓,她們行麽?”
“秦人男女皆戰,百業皆戰,她們雖非精銳,但可一戰。”
“好好好,那就借給你了。”
“多謝公主。侍女列隊!”
“嗨!”的一聲,三十名侍女長裙瞬間離身,人人一身黑色布衣短裝,腳下牛皮短靴,雖無軟甲,也是精神抖擻。“上劍!”嬴華一聲令下,便有十名秦國軍吏各捧三劍從隊前穿過,片刻之間,侍女們便人手一劍。
“雙色劍在前,長劍在後,短劍居中。列冰錐劍陣!”
“嗨!”三十名侍女一聲脆生生答應,唰唰唰一陣移動,便站成了一個錐形劍陣:前六人站成了一個“一二三”的尖端;接下來每排增加一人,最後排的錐座卻是九人;尖端六人是雙色劍,中間三排十五人是闊身短劍,後座九人卻是幾近三尺的長劍。煌煌燈下,九口長劍森然奪目!這種長劍本是顯貴人物的佩劍,極少裝備軍旅。今日秦國侍女們也用上了長劍,其威風凜凜之勢,不禁令燕國大臣們驚訝。十五口短劍則比燕國女子手中的短劍寬了三分,仿佛一片雪亮的大刀!但最令人矚目的,還是那六口雙色劍的奇異光芒——劍身金黃,劍刃雪白!
子之目光一掃劍陣,嗬嗬笑道:“丞相啊,這當頭六劍如此怪異,卻是何名目?”
“上將軍久曆戰陣,竟不識墨家雙色劍?”
子之恍然笑道:“久聞墨家首創銅錫嵌鑄雙色劍,不想今日得見,竟開了眼界。”
張儀意味深長的笑了:“看來,上將軍心思不在兵器戰陣之間啊。”
“丞相當知,戰心出戰力,決戰決勝之道,並不在兵器戰陣之間。”
“好!今日便一睹上將軍戰心了。”
嬴華大步走過來道:“敢問上將軍,是點到即止?還是生死不論?”
正在一團亂麻的時候,又傳來消息:子之未死,卻是重傷難治;還有一萬多傷兵,也都是奄奄一息;蘇秦羞於迴燕,已經在戰場自殺!老世族們更是彈冠相慶,聚相痛飲。蘇秦死活,老世族們本不在意。令人高興的是,沒有了蘇秦的子之,縱然活著帶兵迴來,也隻能是上法場的魚肉而已。燕易王更加蔫了,蘇秦與子之,一個有主見,一個有實力,一個是他的靈魂,一個是他的膽量;如今一個死了,一個也快要死了,他這個國王卻在哪裏去找如此兩個大才?燕易王徹底絕望了,親自駕車出宮,要與老世族們開價了。
車行宮門,又傳來消息:蘇秦安然無恙,已經與子之合營休整;子之創傷痊愈,仍然握有一萬多精兵!燕易王一聽,立即轉頭迴宮,下令三千禁軍嚴守宮門,決意要等到真相大白再說。這個消息一傳開,大臣們又開始了微妙的變化。老世族們狐疑紛紛,難辨真假,可聚相會商之後,仍然堅持聒噪,一片聲請求燕王立即問罪蘇秦子之,形成“既決”之勢!可燕易王偏偏生了熱寒急症,不能理事,老世族們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忙於尋找門路投靠的子之同黨們卻嗅到了一絲另外的氣息,連忙停止了奔波,有的便索性不再出門了。
旬日之間,又一個消息傳遍了薊城:武信君與亞卿戰場患難,已結聯姻血親,誓同生死,效忠燕王!兩三日之間,薊城朝局立轉,老世族們甚囂塵上的聒噪竟頓時變成了竊竊議論,蝸居的子之同黨們開始逢人便喊“亞卿冤枉!”文臣名士也開始念叨起武信君的蓋世才華,隻是王宮依然沉寂,燕易王依然熱寒未退不能理事。
這一日快馬飛報:武信君與亞卿班師迴國!燕易王傳下了一句話的詔令:“本王帶病郊迎”,並沒有要求全體大臣跟隨。可在郊迎的那天,薊城所有的官員卻都出動了,連百工國人也空巷而出,人們都想看看這支敗軍之師究竟如何了?
君臣國人們望眼欲穿的守侯到日暮時分,突見前方煙塵大起,鼓角齊鳴,旌旗招展,馬蹄如雷,兩麵大纛旗當先飄揚!眼尖者紛紛叫嚷:“呀——!快看!六國丞相武信君蘇!”“還有一麵!燕國亞卿子!”更有國人失驚出聲:“看哪!鐵甲騎士!足有兩萬!”“還有步卒方陣!三個,少說也有五六千!”國人們為燕國在大敗之後仍保有如此一支精兵激動了,一時間紛紛高唿:“武信君萬歲!”“亞卿萬歲!”“燕王萬歲!”
朝臣們懵了,燕易王也懵了。恍惚之間,竟是弄不清昨日是夢今日是夢?燕易
王狠狠忍住了自己,幾乎沒有說話,隻是按照禮賓大臣的引導完成了儀式。奇怪的是,蘇秦與子之以及迎接的朝臣,也都幾乎沒有說話。直到王宮大宴,君臣們才漸漸恢清醒過來,才開始仔細的掂量對麵的人物,才開始了小心翼翼的試探。
“武信君啊,河內大戰死裏逃生,本王與眾臣工為你等壓驚了。來,幹了。”
蘇秦飲下一爵,肅然拱手道:“啟稟燕王:蘇秦身為六國丞相,已經將河內大戰情形備細記載,分送六國。蘇秦在燕國有武信君之爵,所以將送燕一卷親自帶迴,請燕王明察。”說罷一揮手,荊燕便將一個木匣恭敬的捧到了燕王書案。
燕易王打量著木匣:“傳言紛紛,真偽難辨,本王與諸位臣工,都是莫衷一是啊。”
“今日大宴,容我當眾說明。”蘇秦便從各國兵力、主將說起,說到總帳謀劃,說到戰法改變,說到大戰經過,說到敖倉被襲,尤其詳細的講述了子之在謀劃戰法與挽救戰場危局中的柱石作用,末了道:“聯軍之敗,根源有三;其一,蘇秦不善兵事,整合六軍不力;其二,子蘭徒有其表,調度失當;其三,六軍戰力參差不齊,軍製互不相統;其四,魏國懈怠,敖倉被襲。”
大殿中一時沉默。蘇秦將戰敗罪責首先歸於自己,倒使燕國君臣一時無話可說了。誰都知道,蘇秦本來就不是軍事統帥,雖然是坐鎮總帳,也隻是為了協調六軍摩擦而已,若蘇秦強詞奪理,將罪責全部歸於別人,老世族們也許會揪住他不放,畢竟他是六國丞相、聯軍總帳魁首啊。但蘇秦一身承擔,意圖刁難的老世族們倒是要琢磨一番,不敢輕率發難了。
“六軍傷亡呢?”燕易王開始試探最要害處了。
“具體而論,六軍傷亡不一:楚軍一觸即潰,損傷最為慘重,十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唯餘子蘭率殘兵一萬餘逃迴;燕軍戰力最強,損傷卻最小,六萬步騎尚有三萬餘精銳完整歸來。正因如此,這次合縱大軍雖然失敗,燕國卻是軍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燕軍能有如此作為,皆賴亞卿子之之膽識謀略也。”
殿中頓時哄嗡一片,燕國朝野早已經聽慣了“弱燕”說法,久而久之也認為燕國就是弱,就是不如中原戰國。今日,蘇秦竟然說“燕軍戰力最強”“軍威大振”“洗刷了弱燕之名”!能不令人吃驚麽?
“果真,如此麽?”燕易王心頭一震,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蘇秦有信陵君、孟嚐君、平原君、春申君的書信。請
燕王過目。”
燕易王拍案道:“禦書,念!高聲念!”
禦書從荊燕手中接過四卷竹簡,展開一卷高聲念道:“魏無忌拜上武信君:河內大戰,若按子之謀劃,可出奇製勝也,燕軍有此人為將,燕國之福也……”又展開一卷:“黃歇拜上丞相:楚軍潰陣,若非子之將軍率燕軍浴血奮戰,六軍將無一生還者!人言燕弱,今卻見強燕一端,令我楚人汗顏……”又展開一卷:“武信君台鑒:今次大敗,唯燕軍孤軍力戰,力挺危局,令田文感慨萬端……”展開最後一卷,卻猶豫的看著蘇秦,蘇秦笑道:“念吧,燕王自有明斷。”禦書便高聲念道:“趙勝頓首:聯軍之戰,趙人當對燕軍刮目相看。天下皆說燕國孱弱,誰知燕軍竟是如此強悍?趙燕相臨,趙勝從此不能安枕也……”
四卷念罷,殿中大臣們竟都死死的盯著胳膊吊帶上還滲著鮮血的子之,仿佛盯著一個不可思議的怪物一般!子之的淩厲果敢殺伐決斷,朝臣們倒是都隱隱有所聞,老世族們也正因為如此才將他看作隱患。但子之畢竟是個邊將,升任亞卿還不到一年,許多重臣對他還都是一知半解,甚至遠不如對宮他熟悉;今日看來,此人在幾十萬大軍陣前能打出威風,竟是大大的非同小可!老世族們想的是:還能不能除掉他?新進大臣想的是:如何在這個人麵前辯解自己?
“諸位卿臣,武信君所言如何啊?”燕易王是完全清醒了,但卻似乎並沒有激動。
一個老臣顫巍巍站了起來:“臣忝為太師,以為武信君所言縱然實情,也難掩兵敗盟散之後果,武信君身為六國丞相,又執掌總帳,當對兵敗擔承些須罪責,我王亦應給予適當處罰。否則,隻恐難以安撫朝野。”
“太師以為,當如何處罰?”
“如何處罰,尚請我王與眾臣公議為宜,老臣隻是動議,卻無定見。”
“臣以為,至少當削爵減俸,詔告朝野。”一有試探,立即就有老世族附和。
“差矣!老夫以為,奪爵罷職。”
“老朽以為,蘇秦喪師辱國,當罰為苦役,流徙遼東!”有人慷慨激昂。
“蘇秦本非燕人,大罪誤國,當滿門斬首!否則,難息國人之憤,愧對將士亡魂!”
瞬息之間,殿堂風雲突變,燕易王頓時愕然了。他本來已經完全清醒,也很振奮,其所以沒有立即封賞蘇秦子之,隻是認為大局已定,想讓朝臣們擁戴一番。不想老世族們竟當殿發難,一個比一個氣勢洶洶
,燕易王心中又沒底了。說到底,王族兵力遠在邊地,老世族們的封地軍兵卻都聚集在薊城周圍,燕易王與子之還沒來得及任何溝通,誰知子之對蘇秦如何看待?安知他不恨蘇秦?一旦僵持,最危險的還是王室。此情此景,燕易王如何敢貿然說話?
“啊哈哈哈哈哈!啪!”突然,殿中一陣長笑,吊著一隻胳膊的子之拍案而起,竟在大殿中悠然的踱著步子:“好個燕國啊!自命王族戰國,別的不會,卻會中傷功臣,會自毀長城,會奪爵罷職,會滿門斬首,還會聒噪著誣陷天下名士!”他揶揄的笑臉突然變得殺氣騰騰,指著滿堂老世族厲聲罵道:“一窩蠹蟲!一樹黑老鴉!一群酒囊飯袋!武信君萬裏馳驅,奔波合縱,爾等哪裏去了?武信君親臨戰陣,嘔心瀝血,爾等哪裏去了?大軍敗退,武信君獨守戰場,三日複生白發,爾等哪裏去了?今日,武信君顧全燕國安危大局,不去他邦,獨來燕國,如此大忠大貞,爾等竟敢做狂犬吠日?真有膽色啊!子之今日正告爾等:誰敢對武信君惡意中傷,子之不答應!我三萬六千鐵甲銳士不答應!爾等不是有兵麽?來呀,明日便擺開戰場,看誰家血流成河?!”
子之臉色鐵青,單臂一揮,一陣沉雷似的腳步聲便轟隆隆壓進大殿,兩個鐵甲方陣立時森森然矗立在殿中!子之冷笑著單臂一指:“他們都是百戰餘生,跟著子之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不知幾迴,爾等有話,對他們說!”
大殿中死一般的寂靜。
這一番嬉笑怒罵,當真是雷霆萬鈞,匪夷所思!所有的虛與周旋都被撕扯得幹幹淨淨,隻剩下赤裸裸的實力較量了。饒是蘇秦見多識廣,也想不到子之竟在王宮之中當著燕王用如此手段,如此震懾朝局!饒是燕國臣僚們風聞子之淩厲,也想不到此人竟如此狂悖,如此威猛!且不說子之是燕國聞名的戰將,最可怕的是,隨他征戰多年又浴血逃生的幾萬亡命甲士便戳在宮外,森森矛戈便在眼前!老世族封地的全部甲兵聚集起來,也當不得這些久經惡戰的精兵一陣衝鋒,當此情景,誰不膽顫心驚?誰還敢大聲喘息?
“好!”燕易王卻笑著站了起來:“本王自有公斷:武信君功勳卓著,對燕國忠貞不二,加封地一百裏,任燕國開府丞相!子之浴血奮戰,揚我國威軍威,爵封成義君,職任上卿上將軍!班師將士,兵士賜爵一級,千夫長以上者晉爵兩級!方才攻扞武信君者,各削爵兩級,減封地三十裏!上卿啊,命甲士們下去吧。”
“臣,謹遵王命!”子之一揮手,兩個方陣便隆隆出了大殿
。
一場滅頂之災就這樣過去了。燕易王與蘇秦、子之重新結成了穩固的君臣同盟,蘇秦做了開府丞相,子之做了上將軍外加一個監理政務的上卿,燕易王的地位也空前鞏固。燕國老世族在這場短兵相接的較量中完全失敗了,完全蟄伏了。燕易王與蘇秦、子之連續會商三日,決意君臣同心,整飭吏治,訓練新軍,使燕國真正崛起。
就在這時候,張儀的和親車隊到了。
燕易王敘說了與秦國聯姻的來龍去脈。蘇秦是讚同的,認為時勢所迫也隻能如此,況且也能夠給燕國爭取一段時間,隻有等燕國喘息過來,才能再圖合縱大計。子之也讚同聯姻,但卻主張借此除掉張儀,說話是一如既往的直截了當:“張儀,六國禍亂之外源,武信君之死敵,不殺此人,六國永無寧日,合縱大計終成泡影!”
對子之這種動輒赤裸裸訴諸殺戮的做法,蘇秦本來就覺得有些不對味道,如今子之竟要殺掉張儀,不禁令他震驚了。蘇秦沉著臉道:“上將軍所言,大是不妥,邦國相爭,依靠暗殺而取勝者,未嚐聞也。燕國若開殺戮使節之先河,將自毀於天下!”
燕易王嗬嗬笑道:“上將軍啊,張儀就那麽好殺?此事還是罷了。”
“好。”子之爽快拍案:“臣心思粗疏,未想到張儀是秦國使節一層,武信君既然反對,子之就此作罷。”卻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是,蘇秦仍然不放心,他知道子之一旦認定某事,必要做成方肯罷休,殺張儀絕非他臨機閃念,也許在河內戰場大敗時他就恨上了張儀。蘇秦反複思忖,派三弟蘇代以商議婚期為名,到上將軍府留心查看。蘇代去住了一宿,迴來說沒有發現異常動靜。蘇秦還是半信半疑,隻有吩咐荊燕私下多多留心,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三月初三,張儀的送親軍馬在薊城南門外十裏紮下了大營。
按照禮儀,燕易王在約定日期將秦國公主迎進王宮成親,張儀才能進入薊城入住驛館,開始邦交活動。在此之前,隻能在薊城外等候迎親。張儀雖然不急,但也不想夜長夢多。大營紮定,立即修好國書,派行人嬴華進入薊城與燕易王約定日期。嬴華午時出發,日暮時分便轔轔歸來。燕易王派出了司正隨同嬴華前來,撫慰送親軍馬,帶來了一百隻養、十頭牛、三十頭豬並六十壇燕山老酒。司正帶來的國書確定:三日後燕王迎親,舉國大酺!
當夜,張儀便下令軍士殺牛宰羊,特許每個甲士飲酒一大碗!軍中歡唿不斷,立即便
是炊煙嫋嫋熱氣騰騰,料峭的春日寒風頓時便減了威力。在滿營歡聲中,張儀與嬴華、白山並櫟陽公主議定了若幹送親事務,不知不覺間已到了三更時分。
“稟報丞相:帳外有一商人求見。”軍務司馬匆匆進來稟報。
“商人?讓他進來吧。”
白山霍然起身:“且慢。我先去看看。”便大步出帳。片刻之後,白山帶進來一個年輕的的後生,雖是布衣風塵,卻是沉穩英秀。張儀眼睛一亮:“你?你是蘇代?”
後生深深一躬:“張兄果然過目不忘,小弟正是蘇代,張兄別來無恙?”
張儀哈哈大笑,過來便拉住蘇代:“哎呀呀,我師說蘇氏當有三傑,果然應驗!蘇厲呢?”
“蘇莊兄嫂們尚須照應,四弟一時不能離開。”
“好好好,來,坐了慢慢說。”
“多謝張兄。”蘇代一拱手:“小弟時間無多,張兄看了此信我便要走了。”說罷從腰間摸出一方羊皮紙遞過:“二哥一番苦心,望張兄體察。”
張儀連忙打開羊皮紙,兩行熟悉的大字分外清晰——
薊城有不測風險,張兄當作速離開,毋得強自犯難,切切張儀笑道:“好,蘇代啊,我想見蘇兄一麵,可行麽?”
“二哥說,各謀其國,各忠其事,未分勝負,不宜相見。”
張儀默然片刻:“也好,代我向蘇兄致意,也轉告蘇兄:三日後張儀便入薊城,非不領蘇兄之情義,時也勢也。”
“如此蘇代告辭了,張兄保重。”
“且慢。”張儀從腰間大帶上抽出一把皮鞘短劍:“這是我為蘇兄物色的一把利器,合於蘇兄劍路,目下燕國正在動蕩之中,望蘇兄多加防範。”
“張兄……”蘇代接過短劍深深一躬,便匆匆去了。
大帳中一時無話。白山送蘇代迴來,見幾個人都低頭沉思的樣子,忍不住道:“丞相,連夜迴鹹陽吧,末將派三千鐵騎護送,燕國不敢傷及公主,他們隻要害丞相。”
“白山,坐下吧。”張儀笑道:“誰說我要走了?你我好賴也一起打過仗了,張儀貪生怕死麽?”白山著急道:“丞相,不是你貪生怕死,是秦國不能沒有你。”張儀搖搖頭道:“每一個秦人都是秦國的子民,我張儀也是。白山啊,你要知道,邦交也是戰場,也需要勇氣膽識,貪生怕死者,打不了勝仗,也辦不好邦交。”
“丞相教
誨,白山明白!”白山深深一躬:“我這五千騎士寧可粉身碎骨,也保得丞相公主平安!”
“我看沒事兒。”櫟陽公主笑道:“燕國就是這個子之,防住他,就一切了結。”
嬴華走過來道:“白山將軍,你軍中可有鐵鷹劍士?”
“有,正好十個。”
“好!全數給我。你隻管打仗,丞相公主不用你分心。”
“是,末將明白。”
張儀笑道:“如此妥當,還有何好怕啊?好了,三日後進薊城便是。”
六、四陣三比秦燕結盟
第四日正午,薊城南門大開,鼓角喧天,燕易王全副車駕出城迎親。秦軍也是轅門大開,儀仗整齊,三十名長裙侍女,護衛著櫟陽公主的軺車轔轔駛出。張儀率領全副儀仗與一千鐵騎甲士,隨著櫟陽公主的軺車方隊跟出,在轅門外與燕易王車駕遙遙相對,燕國司正與秦國行人走馬交換了聯姻國書,接著便鼓樂大做,燕易王與櫟陽公主的軺車並駕前行,張儀率領秦國儀仗護衛隨後,燕國儀仗押陣,浩浩蕩蕩開進了薊城,開進了王宮。婚典進行完畢,燕易王便偕同櫟陽公主,在王宮大宴送親賓客與國中大臣。張儀坐席便在燕王左下手,飲酒間看來看去,殿中卻是沒有蘇秦。
“丞相別看了,武信君是不會來了。”一個帶劍將軍悠然來到張儀身旁。
張儀淡淡笑道:“敢問閣下何人?”
“燕國上將軍子之,見過秦國丞相。”
張儀揶揄笑道:“上將軍帶劍入宮,可是八麵威風啊。”
子之哈哈大笑:“論起威風,子之隻在麵上。何如丞相,偷襲敖倉,顛覆合縱,不在暗夜之中,便在宮闈之內,子之卻是要甘拜下風了。”
“是麽?”張儀嘴角露出輕蔑的笑容:“偷襲在戰場,邦交在廟堂,張儀所為,天下無人不知。何如子之上將軍:奪心於營,結盟於私,威壓於朝,卻竟是神鬼不覺,令張儀汗顏也。”
“丞相此言,子之卻是不明白。”子之突然語氣陰冷。
“哈哈哈哈哈!”張儀一陣大笑:“上將軍,頭上三尺有神明,總該明白了。”
子之突然一轉話題:“丞相,河內之戰,子之卻是輸得不服。”
“噢?何處不服啊?”
“戰力不服,若是秦燕兩軍對壘,勝負未可知也。”
“上將軍是說,聯軍
牽累了燕軍戰力,所以致敗?”
“丞相當真聰明。”
“張儀冒昧揣測:上將軍想與我軍單獨比試一番?”
“丞相有此雅興否?”
張儀大笑:“為燕王婚禮助興,客從主便,但憑上將軍立規便是。”
“丞相果真痛快!秦軍擅長技擊,較量技擊術便了!”
“上將軍百戰之身,兩軍陣前,莫非是攻敵所長麽?”
“莫非丞相要明告秦軍所短?”
“秦軍無長無短,男女皆戰。”
“任燕軍挑選較量?”
張儀笑著點點頭。
“好!”子之掰著指頭說出了自己的安排,張儀依舊隻是笑著點頭。
子之大步走到燕王身邊,“啪!啪!”拍了兩掌高聲道:“諸位肅靜了:方才我與秦國丞相商議,為給燕王與櫟陽公主婚典助興,秦燕兩軍比試戰力!兩日比四陣:第一陣女兵,第二陣劍術,第三陣騎士,第四陣步卒搏擊。今日當殿比試前兩陣,明日南門外比試後兩陣!諸位以為如何?”
“好——!”所有的燕國大臣都興奮的鼓掌叫好,秦國賓客卻都隻是笑了笑而已。
燕易王大出所料,皺著眉頭道:“公主,這,妥當麽?”
櫟陽公主笑道:“上將軍主意已定,我王隻好與臣民同樂一番了。”
燕易王看看子之,想說什麽卻又終於沒有說出來,子之卻連燕易王看也沒有看,便高聲下令:“宴席後撤三丈!紅裝武士成列——!”
“嗨!”隻聽大殿中一片清脆的應答,原先鶯鶯燕語的侍女們齊刷刷脫去了細紗長裙,竟是人人一身紅色短裝軟甲,腰間一口闊身短劍,疾風般列成了一個方陣,當真是英姿颯爽!燕易王大是驚訝,臉色不禁驟然沉了下來。子之上前躬身低聲道:“子之事前未及稟報,我王恕罪。”燕易王沉聲道:“恕罪?寡人宮女何處去了?”子之道:“都在四周,一個不少。”燕易王沉思片刻道:“上將軍,日後不得這般造次了。”“遵命!”子之答應一聲,迴身走到張儀麵前笑道:“丞相,讓秦國女兵出陣吧。”張儀淡淡笑道:“看來,上將軍是有備而來啊。”子之道:“丞相見笑,這些女子都是遼東獵奴,在軍中做雜役,略通劍道而已。為兩國聯姻助興,子之何能當真?”
“張儀卻聽說,上將軍在遼東軍中,有一支‘鐵女百人旅’呢。”
“丞相多慮了,她們沒有隨軍南下。”
張儀大笑:“多慮個甚?要是鐵女,我便比試。要不是鐵女,就莫得草菅人命了。”
子之也笑了:“既然如此,就算是吧。”
“好。嬴華聽令!”
“嬴華在!”
“命你全權調度前兩陣比試,一切規矩,但憑上將軍。”
“遵命!”嬴華大步走到櫟陽公主麵前:“稟報公主,在下要借你侍女們一用了。”
櫟陽公主做了個鬼臉笑道:“喲,都是些洗衣做飯的三腳貓,她們行麽?”
“秦人男女皆戰,百業皆戰,她們雖非精銳,但可一戰。”
“好好好,那就借給你了。”
“多謝公主。侍女列隊!”
“嗨!”的一聲,三十名侍女長裙瞬間離身,人人一身黑色布衣短裝,腳下牛皮短靴,雖無軟甲,也是精神抖擻。“上劍!”嬴華一聲令下,便有十名秦國軍吏各捧三劍從隊前穿過,片刻之間,侍女們便人手一劍。
“雙色劍在前,長劍在後,短劍居中。列冰錐劍陣!”
“嗨!”三十名侍女一聲脆生生答應,唰唰唰一陣移動,便站成了一個錐形劍陣:前六人站成了一個“一二三”的尖端;接下來每排增加一人,最後排的錐座卻是九人;尖端六人是雙色劍,中間三排十五人是闊身短劍,後座九人卻是幾近三尺的長劍。煌煌燈下,九口長劍森然奪目!這種長劍本是顯貴人物的佩劍,極少裝備軍旅。今日秦國侍女們也用上了長劍,其威風凜凜之勢,不禁令燕國大臣們驚訝。十五口短劍則比燕國女子手中的短劍寬了三分,仿佛一片雪亮的大刀!但最令人矚目的,還是那六口雙色劍的奇異光芒——劍身金黃,劍刃雪白!
子之目光一掃劍陣,嗬嗬笑道:“丞相啊,這當頭六劍如此怪異,卻是何名目?”
“上將軍久曆戰陣,竟不識墨家雙色劍?”
子之恍然笑道:“久聞墨家首創銅錫嵌鑄雙色劍,不想今日得見,竟開了眼界。”
張儀意味深長的笑了:“看來,上將軍心思不在兵器戰陣之間啊。”
“丞相當知,戰心出戰力,決戰決勝之道,並不在兵器戰陣之間。”
“好!今日便一睹上將軍戰心了。”
嬴華大步走過來道:“敢問上將軍,是點到即止?還是生死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