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了屠岸鍾。
屠岸鍾與下邽縣令在魯國求學時是同窗師兄弟。後來,屠岸鍾便在這個縣令薦舉下先做了縣吏,三年後又做了少梁縣令。當時的少梁縣,偏遠荒涼又靠近魏國,尋常文士出身的吏員都不敢去做少梁縣令。屠岸鍾卻是上書請命要做少梁縣令的,樗裏疾還記得,他當時便欣然批下了。當時正逢秦惠王在隴西巡視,屠岸鍾未及被召見,便匆匆赴任了。
上任頭三年,屠岸鍾尚算勤政敬事,將少梁縣治理得井然有序。可三年未見升遷,屠岸鍾便開始漸漸變得悶悶不樂了。據一個老縣吏說,兩年前的一天,屠岸鍾秘密請來了一個魏國老巫師,用古老的鑽龜之法為他占卜命數。老縣吏也說不清巫師是如何解說龜甲裂紋的,反正從那之後,屠岸賈便開始邪乎起來了!先是在縣府大堂的庭院立了一座“望王碑”,日每三柱香、三叩拜、三次高聲表白對秦王的耿耿忠心。後來,無論與何人敘談,也無論公事私事,但凡涉及秦王,立即便挺身起立,高聲念誦“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句,再入座說話,舉座莫不愕然!再後來,屠岸鍾又鐫刻了一座“秦王功德碑”,列出了秦王的“十大功德”。但凡庶民訴訟或吏員公務進入少梁縣大堂,都要在屠岸鍾陪同下先行叩拜念誦一通,否則便不能處置任何公務。今年恰逢少梁縣連續三年大熟,屠岸鍾忽發奇思妙想,便有了壽牛壽羊這樁奇案,竟波及關中八縣,令人匪夷所思!
由於屠岸鍾經年如此,人們也由驚愕疑慮變成了信以為真,漸漸的,屠岸鍾的“大忠”之名便傳揚了開來,諸多縣令群起摹仿,縣吏與少梁縣的族長們還醞釀給秦王上“萬民書”,請秦王引屠岸鍾入朝“秉持大政,澤被朝野”。
“我王請看,這便是老縣吏代為草擬的萬民書。”樗裏疾從大袖中摸出一方折疊的羊皮紙打開雙手遞過。秦惠王順手便丟在案上,看也不看一眼。樗裏疾知道秦惠王此刻憋悶窩火,不能聒噪追問,隻能慢慢疏導氣氛讓國君自己開口,便嘿嘿笑著看看張儀:“丞相以為,這天下第一奇案,如何處置?”
“此案奇歸奇,然並無複雜疑難處。”張儀微微一笑:“此案之難,恰在於處罰之度。一則,本案涉官涉民,須得有所區分;二則,本案無成法可循。秦法雖有‘妄議國政罪’,但卻沒有媚上賀壽歌功頌德之條目,其間分寸,頗難把握也。”
樗裏疾飛快的眨巴著小眼睛,又是嘿嘿一笑:“要黑肥子說來也好辦,奪爵罷官,以戒效尤,畢竟不是殺人放火嘛。”
張儀盯著樗裏疾,眼睛裏一絲揶揄的嘲諷,卻是一句話也沒說。
“豈有此理?”秦惠王“啪!”的拍案而起:“定要嚴厲處罰,此等邪風,遠勝殺人放火!”秦惠王緩慢的踱著步子喟然歎息:“古諺雲:王言如絲,其出如綸。但有絲毫寬宥,無異於放縱官場惡風。秦法無成例,難不倒我等君臣。商君變法至今已近四十年,民情官風皆有變,律法亦當應時而增。況且,匡正朝野,移風易俗,本是商君立法之本意,何能拘泥成法而放縱惡習?”
“好!我王但有此心,何愁國風不正?”張儀頓時滿臉笑意。
樗裏疾聳聳肩膀兩手一攤:“我王如此聖明,臣有何說?”秦惠王與張儀頓時想起酒肆第一次謀麵時的情境,不禁同聲大笑。
此日,張儀與樗裏疾便會同廷尉潼孤及商鞅變法時的一班老臣子,對秦法進行了細致梳理,增加了一百多個條目,報秦惠王做最後定奪。在此期間,潼孤也晝夜忙碌著將“壽牛案”的處置及刑罰分類明確下來:其一,所有涉案庶民,兩年不得敘功,有功不得受爵;其二,所有涉案縣吏,罰俸兩石,兩年不得敘功;其三,八名縣令,屠岸鍾‘斬,立決’,其餘七名縣令奪爵罷官,貶為庶人。幾名書吏連夜謄清為三卷,立即呈送王宮。
蓋著赫赫大方王印的批件一發下來,潼孤卻驚訝得目瞪口呆!
其實,秦惠王隻動了一條:屠岸鍾改為剮刑,其餘原封未動。而潼孤的驚訝,便恰恰在於這個剮刑。
剮刑,是殺死人犯的一種方法,後人叫做“淩遲處死”。遠古無利器,鈍刀割肉便是世間最為痛苦的折磨。於是,便用鈍刀對罪大惡極的罪犯一塊一塊的割肉,而後再割除生殖器,再砍開骨架,讓罪犯在漫長的煎熬中活活疼死!讓觀刑者毛骨悚然,永遠烙印在心頭!終戰國之世,隻有後來的齊湣王田地在逃亡中被民眾一刀一刀的剮死。除此之外,大夫受剮,聞所未聞。戰國時兵器精進,利刀出現,剮刑便變得更為殘忍:最甚者可以剮兩到三日,罪犯方最終身亡。但是,剮刑畢竟是一種“非刑”,也就是法律規定的刑罰之外的處刑之法,不是正刑。直到後來的五代十國,淩遲才成了大量使用的常刑,宋代之後,淩遲便成了法律規定的正刑,專一處死那些謀逆類“十惡不赦”的罪犯。這卻是後話。戰國之世刀兵連綿,人們習慣於轟轟烈烈痛痛快快的去死,對待戰俘罪犯,要殺也都是一刀了事,絕不累贅。剮刑,也隻是流傳在獄刑老吏們中間的一個神話而已,見諸刑場,
可是那個國家也沒有用過。而今,秦惠王竟要對這個天下奇案的首犯,使用這種曠古罕見的奇刑,老潼孤如何不心驚肉跳?潼孤反複思忖,本想上書勸阻,驀然之間,卻想到了商鞅被秦惠王車裂的非刑,不禁打了個激靈,終於保持了最後的沉默。
屠岸鍾被押到刑場的那一天,渭水草灘人山人海!
奇怪的是,當亮煌煌的特製短刀割下第一片肉時,屠岸鍾居然還在嘶聲慘叫:“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及至一刀割到喉頭,才沉重的唿嚕了一聲,了無聲息。此後兩日,萬千國人眼看著這個赫赫縣令從慘叫喘息,變成了一跳一跳,變成了一抖一抖,又變成了難以覺察的一絲抽搐,卻竟是鴉雀無聲!忍不住者竟是跑到河邊翻腸攪肚的嘔吐,直到第二天,太陽枕在了西山之巔,如血殘陽照著那在晚風中搖曳的森森骨架,人們才夢遊般的散去了。
可是,人們又迎頭碰上了張掛在鹹陽四門的那張碩大的羊皮詔令。官府吏員們打著風燈守在旁邊,一遍又一遍的為人們高聲念誦著:
禁絕媚上荒政令秦王詔告朝野:為政之本,強國富民。為官之道,勤政敬事。阿諛逢迎,媚上荒政,上負國家,下負庶民,誠為大奸大惡!今少梁縣令屠岸鍾不思勤政報國,專精媚上,揣摩君心,猜度奇巧,歌功頌德,耕牛賀壽,發聞所未聞之邪術,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實,乃曠古罕見之奸佞也!惡習旦開,官風大壞,吏治不修,禍國殃民,法製大崩,國將不國。本王今詔告朝野:秦法已修,頒行郡縣;自後凡不遵法度,刻意媚上,一心逢迎而荒蕪政事者,殺無赦!秦王十一年八月。
人們聽得感慨唏噓,卻又是驚詫莫名!
古往今來,何曾有過君王不許臣下歌功頌德表忠心者?縱是三皇五帝,也還不是在紜紜眾生的頌揚聲中,才有了接受禪讓的資格的?能做到不縱容臣下庶民歌功頌德,就已經是天子聖明了。如今這個秦王,非但剮了這個臨死還在喊萬歲的縣令,而且禁絕一切媚上逢迎歌功頌德,如何不令厚重純樸的庶民們困惑?春秋戰國以來,多少君王毀在了阿諛逢迎的奸佞手中?英明神武如霸主齊桓公者,不也是被易牙、豎刁兩個割了生殖器的閹臣哄弄得不問國事,最後竟困死深宮,連屍體上都生滿了蛆蟲?流風蠱惑,人們便相信了“是人便喜頌歌聲”,以為那是巍巍泰山般屹立不倒的官道人道。可如今,這個秦王卻對這一套如此的深惡痛絕,他是個真聖人麽?人們想說幾句,卻又不敢。轉而捫心自問,如此國王有何不好?隻要守法,
怕甚來?剮刑殘忍麽?可那剮的是媚上荒政的縣令,又不是剮無辜百姓。仔細想想,國王無非是讓官員們看個心驚肉跳,從此永遠絕了這害人之風,說到底,還是對老百姓有好處啊……
想著想著,人們心裏就舒坦了,那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也消失了。雖然還是不敢象以往那樣忘情的高喊一嗓子“萬歲!”,但也是相互樹起大拇指,低聲笑談著消融在炊煙嫋嫋的村莊,消融在燈火閃爍的街巷。就象一股凜冽的清風掠過,老秦人覺得天更藍了,水更綠了。
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六國大軍雲集函穀關外,要猛攻秦國了!
六、聯軍總帳春風得意
河內營寨連綿,六大片旌旗軍帳滿蕩蕩的塞實了四十裏山塬。
大約春秋開始,黃河以南的大片平原便叫做“河內”,黃河以北的山塬便叫做“河外”。這片氣勢驚人的軍營,就紮在大河南岸虎牢山下的河內平原上。以兵家眼光看,這片大軍營地極得地利之便:北臨滔滔大河,東靠虎牢要塞;引河入梁的鴻溝恰恰從虎牢山東麓南流,汜水則從南麓北流入河,三水夾營,大軍取水極是方便;鴻溝與大河的夾角地帶,便是天下儲糧最多的敖倉,大軍糧秣路程僅僅隻有三五十裏。
這便是山東六國的合縱大軍!從六色軍營的駐紮方位看,更是頗具匠心:虎牢山南麓是火紅色的魏國營寨,依山傍水近糧,占盡形勝險要,乃是全軍的輜重樞紐位置,正當身為“地主”的魏軍駐紮。東南的汜水東岸,則是草綠色的韓國營寨,背靠太室山,正在韓國邊緣。北臨大河的一片山塬,則是紅藍色的趙國營寨,過河北上二百裏便是趙國的上黨地帶,正占據著這裏直通趙國的唯一渡口。汜水東麵接近滎陽的山塬上,是紫色的齊國軍營,位置正在韓齊官道的咽喉。東北接近廣武的山塬上,是海藍紅的燕國軍營,正在魏燕官道的咽喉地帶。虎牢山西麓的虎牢關外,卻是茫茫土黃色的楚國軍營,既是直麵函穀關的前敵位置,又是南下楚國淮北地區的最便捷處。六大營寨各有便利,各得其所,沒有一番折衝周旋,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片浩大的軍營裏,駐紮著六國聯軍四十八萬,是戰國以來最大的用兵規模!其中魏國精銳步騎八萬,主將晉鄙;齊國步騎八萬,主將田間;趙國步兵六萬,主將肥義;韓國步騎五萬,主將韓朋;燕國步騎六萬,主將子之;楚國兵力最多,十五萬大軍,主將子蘭。
在這片茫茫軍營的東邊接近敖倉處,還有一個小軍營。這個軍
營隻駐紮著兩萬餘人馬,卻是六色旌旗六色甲胄,大軍帳多,大纛旗也多,色彩斑斕分外熱鬧。這便是由六國丞相蘇秦執掌的六國總帳。軍營中央有一座最大的牛皮軍帳,一百輛兵車圍起了一個巨大的轅門。轅門口一麵六色大纛旗迎風舒卷,上書“六國丞相蘇”五個大字。轅門內外,二百名長矛甲士列成了一個肅殺的甬道,亮煌煌的長矛大戢一直延伸到大帳口。轅門大帳百步之外,紮著紅黃紫藍四頂沒有轅門的大帳,帳口也是各立一麵大纛旗,分別是魏公子信陵君、齊公子孟嚐君、趙公子平原君、楚公子春申君。
這片軍營雖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統帥軍帳,但卻是四十八萬大軍的靈魂所在。
時當落日銜山,轅門大帳裏卻已經亮起了十多盞紗燈,八名侍女正穿梭般的在帳中擺置收拾,厚厚的猩紅色地氈竟使得她們變成了無聲忙碌的影子。這時,腰懸長劍的荊燕大步匆匆的走了進來,看也不看侍女們一眼,便徑直掀簾進了後帳。
所謂後帳,便是大帳中用帷幕隔開的一個起居小帳。此刻,小帳的軍榻上正躺著蜷臥的蘇秦,那悠長均勻的鼾聲,顯然是沉沉大睡者才能發出的。荊燕稍一猶豫,便輕輕的拍著軍榻靠背:“大哥,天快黑了,該起來了。”鼾聲突然停止,蘇秦睜開了眼睛坐起來,伸腰打了個長長的哈欠。荊燕遞過一條汗巾低聲笑道:“大哥真是太乏力了,眼屎涎水都有了。”蘇秦嗬嗬笑著擦去了眼屎口水:“心鬆泛了,便睡得一個眼屎涎水橫流,解乏呢。”說著霍然站起:“你先去應酬,我衝個涼水便來。”
在起居瑣事上,蘇秦從來不用仆人侍女,國君們賜給他的侍女都是專門挑選的侍奉能手,可他都一律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就送給別人。他慣於自理,也善於自理,對伸手來衣張口來飯的那種貴胄生活極是厭煩,認定那種生活對心誌是一種無形的消磨。此刻他便脫光了身子,走到帳角提起一桶冰水便從頭頂猛澆下來!一陣寒涼驟然滲透了身心,頓時便清醒起來,用大布擦幹身子擦幹長發,換上一套幹爽的細布長袍,竟是分外的愜意清爽。
尋常時日,蘇秦也不喜歡給頭上壓一頂六寸玉冠,隻要不是拜會國君,他總是布衣長袍散發披肩,最多是一根綢帶束了灰白色的長發而已。此刻長發未幹,他便布衣散發優遊自在的走出了內帳,來到了大帳口。本想到外邊走走,看看落日,可望著帳口亮煌煌的長矛大戢,他頓時皺起了眉頭。
“百夫長,讓甲士撤到轅門之外。日後轅門內不須有甲兵護衛。”
兩個百夫長卻是異口同聲:“此乃軍法,小軍不敢擅動!”
“誰的軍法?迴頭我自會向荊燕將軍說明,撤出去!”
兩個百夫長一舉短劍:“轅門之外,列隊護衛!”矛戈甲士便鏘鏘然退了出去,轅門內頓時清淨寬敞了許多,仿佛一個別致的庭院。蘇秦踱步“庭院”,遠眺晚霞照耀下錦緞般燦爛的大河遠山,心頭竟泛起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兒。
秦國食言,楚國憤怒,使眼看就要夭折的合縱驟然有了轉機。當蘇秦風塵仆仆的趕到郢都時,楚國朝野正在一片忿忿然的混亂之中。楚懷王大感屈辱,一連聲的叫嚷要殺了張儀!可真到了決策關頭,他卻莫名其妙的嘴軟了。蘇秦與屈原、春申君聯絡楚國新銳勢力的三十多名將領,一起晉見楚懷王。在蘇秦的精彩說辭與屈原春申君並一幹將領的慷慨激憤中,楚懷王終於當場拍案,決意起兵!眼看國人洶洶,新銳拚命,鄭袖竟是不得不沉默了。
誰想老狐般的昭雎卻一反常態,連夜進宮,向楚懷王痛切責罵張儀與秦國,薦舉自己的族侄子蘭做楚軍統帥,要一雪“國仇家恨”!顢頇懵懂而又自以為精明過人的楚懷王,竟立即欣然讚同,當場便向子蘭頒賜了兵符印信。屈原與春申君大是不滿,連夜邀蘇秦共同進宮。誰知楚懷王卻是振振有辭:“昭氏封地的兵員最多,糧賦最多。子蘭為帥,軍兵糧秣不受掣肘,有何不妥?再說昭氏與張儀有仇,他能不死力奮戰了?”屈原憤激,曆數昭雎禍國殃民勾聯張儀的劣跡,斷言:“子蘭為帥,喪師辱國!”楚懷王聞言竟是大發雷霆,嗬斥屈原“敗言不吉,滅楚誌氣!”春申君立即頂上,自薦為將。楚懷王竟是一句“未戰先亂,居心叵測!”便鐵青著臉不再吭聲。蘇秦擔心事情弄僵,楚懷王又再度反複,便婉言周旋,表示讚同楚懷王,提出讓春申君做監軍特使。楚懷王很不情願的答應了下來,這才算勉強收場。
誰知屈原卻是怒氣不息,對蘇秦也是頗有辭色,竟連夜南下,以“新軍整訓未了,不成戰力”為由,將正在北上的八萬新軍調入屈氏封地駐紮!昭雎大為不滿,聯絡幾個老貴族大臣請殺屈原“以解朝野之恨”。偏楚懷王素來不懂軍旅之事,根本不清楚少了新軍又是如何,隻是打定了主意要不偏不倚,竟對昭雎打著哈哈不置可否,迴頭便下詔另行調兵。
這次,蘇秦對屈原的做法不以為然,說屈原是“以小怨亂大局”。屈原卻憤激異常,拍案而起:“八萬新軍乃楚國精華,能讓子蘭狗才揮霍他們的鮮血?真正的楚秦大戰還在
後頭,八萬新軍不能交給奸邪之才!”春申君隻是沉重歎息默默不語。蘇秦也沒有再和屈原認真計較。畢竟,屈原是楚國新銳勢力的靈魂,他那卓越的才華、噴薄的激情、犀利的見解與堅韌的意誌,無不對楚國少壯人物以巨大的感召。雖然屈原貶官做了三閭大夫,可訓練新軍的實權仍然在手,實際影響力遠遠大於春申君。更重要的是,屈原是楚國支持合縱最堅定的棟梁人物,蘇秦無論如何也不能因不發新軍而與屈原反目。
楚國一出兵,齊國便不再猶豫。楚齊一動,魏趙燕韓更是踴躍,兩個多月便完成了大軍集結。遙望大軍營帳,蘇秦卻總有一種奇特的感覺:秦國弱小時,山東六國多次合謀瓜分,可始終沒有一次真正的見諸行動;偏偏在秦國強大而成致命威脅之後,山東六國才真正的結盟合縱,成軍攻秦。此中意味,直是教人想到天意,想到冥冥之中誰也無法揣摩的那些神秘。
在六國君臣看來,那時沒滅秦國,此時一戰滅秦,也不為太晚。說到底,六國都認定了一戰必勝,一戰滅秦!每個人都擺出了不容辯駁的數字:秦國二十萬新軍,除了必須防守的要塞重地,能開上戰場的充其量十五萬;四十八萬對十五萬,幾乎四倍於敵,焉能不勝?!
蘇秦素來不諳兵家,甚至連張儀那種對兵器軍旅的好奇興趣也沒有。但生於刀兵連綿的戰國,那個名士對軍旅戰事都會有些基本了解。蘇秦了解秦國,也了解六國,自然不會象六國君臣那般信心十足。但是蘇秦仍然認為,這場大戰至少也有六七成勝算。兵力上,六國是絕對優勢。將才上,秦國有司馬錯。楚國的子蘭統帥四十八萬大軍雖然差強人意,但有精通兵法的信陵君襄讚,當不會有大的失誤。縱然如此,蘇秦還是極力主張設置了六國總帳,為的就是讓通曉軍旅戰陣的四大公子起到關鍵作用,彌補六國大將的平庸。令蘇秦感慨的是:四大公子個個可以為將,偏偏的個個都沒有做將,卻不約而同的被國王任命為“陣前監軍兼合縱特使”,便與蘇秦共同組成了這座六國總帳。
“噢呀呀,武信君好興致,看日頭落山了?”
“春申君啊,”蘇秦迴身笑道:“你看這長河落日,軍營連天,晚霞中旌旗茫茫,戰馬蕭蕭,當真令人感慨萬千也。”
“噢呀呀,要出第二個屈原了!我可是看不出啥個感慨來呢。”春申君笑著笑著猛然便壓低了聲音:“噢呀武信君,我總是放心不下了。”
“何事啊?”看著詼諧機智的春申君神秘兮兮的樣子,蘇秦不禁笑了。
“子蘭為六國總帥,蝦蟹肉了,硬殼一剝全完!噢呀,我看要讓信陵君做總帥,這一仗可是六國大命了!”
“蝦蟹肉?好描畫也。”蘇秦不禁莞爾,笑容卻又一閃而逝:“按照合縱盟約,出兵多他國一倍者為統帥,卻是有何理由換將?”
“噢呀,我是百思無計了。你是六國丞相,執掌總帳,不能想個妙策了?”
“臨陣換將,事關重大,晚間與信陵君一起議議,再做定奪吧。”
此時一陣馬蹄如雨,信陵君、孟嚐君、平原君三騎不約而同的飛馬而至。三人騰身下馬,一色的鬥篷高冠軟甲長劍,高聲笑談著聯袂進入轅門,竟是一陣英風撲麵而來。
“四大公子人中俊傑,當真是軍中一景也!”蘇秦遙遙拱手笑迎。
平原君拱手笑道:“武信君布衣散發統大軍,才是天下一景也!”
“噢呀呀,平原君一鳴驚人了!我如何便想不出此等好說辭來?”
眾人轟然一陣大笑,蘇秦拱手道:“諸位請進帳,今日盡興了。”
蘇秦總帳沒有將帥氣息:將台令案兵符印劍,帳外聚將鼓,帳內將軍墩,這些威勢赫赫的東西統統沒有;一圈六盞與人等高的碩大風燈,將大帳照得分外通明;厚厚的猩紅色地氈上,六張長案排列成了一個馬蹄鐵般的半圓;每張長案上都已經是鼎爵盆盤羅列,連同案旁三個酒桶與一個跪坐的侍女,每張大案都形成了一個單元。蘇秦居中,信陵君平原君居左,孟嚐君春申君居右。
蘇秦笑道:“今日聚宴,皆由信陵君安排,由他先交代一番了。”素來不苟言笑的信陵君也顯得神采飛揚,大手一揮:“無忌借地主之便,代為武信君綢繆,就近取材,今日是三國菜三國酒:楚魚、齊雞、魏麋鹿,趙酒、燕酒、蘭陵酒。誰個另有所求,立時辦來便是。”春申君煞有介事的低頭盯著滿案鼎盤,笑叫道:“噢呀呀,滿案珍奇,我倒真想叫個秦苦菜來啦!”眾人大笑。信陵君便一拱手道:“請武信君開席了。”
所謂開席,便是打開席間最主要的食具,而後再舉爵致辭開宗明義。蘇秦聞言笑道:“信陵君辦事,總是有章有法。”說著拿起手邊兩支精致的銅鉤深入鼎耳之下,將熱氣蒸騰的青銅鼎蓋鉤起,再連銅鉤一起置於侍女捧來的銅盤中;而後便舉起已經斟滿的銅爵,環視座中一周,慨然笑道:“合縱得遇四大公子,蘇秦之幸也!蒙諸君鼎力襄助,終得大軍連營。久欲聚飲,竟是跌宕無定。今日
一聚,終生難得!來,為聯軍攻秦,旗開得勝,幹此一爵!”
“聯軍攻秦,旗開得勝!幹!”五爵相向,盡皆一飲而盡。
蘇秦笑道:“諸君性情中人,今日但開懷暢飲,無得拘泥也,雞魚鹿,來!”
“噢呀呀且慢!”春申君晶瑩光潔的象牙箸點著銅盤中紅亮肥大的烤雞,驚訝地嚷嚷起來:“孟嚐君啊,我楚國雞才鴿子般大,這齊國雞如何這般大個?這能吃麽?”
“楚國倒有何物是大個兒了?”孟嚐君哈哈大笑道:“你說的‘鴿子’,原是越雞。齊國雞呢,原是魯雞。莊子說了:‘越雞不能孵鵠卵,而魯雞固能矣。’說得就是這越雞小,而魯雞大。越雞細瘦肉精,宜於陶盆燉湯。魯雞肥大肉厚,宜於鐵架燒烤。這烤整雞可是我齊國名菜之首,保你肥嫩酥軟香,大快哚頤,滿嘴流油。來!象牙箸不行,猛士上手,哎,對了!”孟嚐君兩手抓住兩隻雞腿一撕,一口便吞去了半隻雞大腿!
春申君看得目瞪口呆,卻突然拍案:“噢呀呀,來勁啦!”丟掉象牙箸,便上手大撕張口狼吞,幾口下去,便腮邊流油噎得喉頭咯咯響。眾人便哄堂大笑,侍女使勁兒憋著笑意,連忙用打濕的汗巾沾拭他滿臉的油漬。春申君撫摩著胸口喘息道:“噢呀呀,好噎好噎啦。”孟嚐君笑得連連拍案:“快,大蔥!最,最是消噎爽氣。”說著便拿起銅盤中一根肥白的大蔥,咯吱咯吱便咬了下去。春申君如法炮製,一口下去卻叫了起來:“噢呀呀,不爽也罷,辣死人了!”
轟笑聲中,春申君揶揄道:“噢呀,齊人如此吃相,大是不雅了,諸位且看我楚國人如何吃魚了?”說著拿起象牙箸,便紮住了銅盤中一條金色小魚:“噢呀,看好了,此乃雲夢澤小金魚,鮮嫩清香,可偏是魚刺極多了。”說話間幾條小金魚已被象牙箸分成若幹小段。一段入口,隻見春申君文雅的閉著嘴唇,隻是腮幫在微微蠕動,銀絲般的魚刺便從他嘴角源源不斷的流了出來,片刻之間,幾條小魚竟是全部下肚!
四個人都饒有興致的瞅著春申君,及至魚盤頃刻幹淨,竟是不約而同的“啊——”了一聲。看著麵前的魚盤,卻沒有一個人敢下箸。春申君樂得哈哈大笑:“噢呀如何?你那大個兒肥雞,可有這般風味了?少不得呀,我要為諸位操勞一番了。”說著對幾個侍女笑道:“將案上魚盤,都端到那張空案上去了。”又對自己身邊的侍女吩咐道:“你去剔除魚刺了。”那名黃裙侍女飄然過去,一刀一箸玉腕翻飛,須臾之間竟是連剔出四盤魚肉。各
屠岸鍾與下邽縣令在魯國求學時是同窗師兄弟。後來,屠岸鍾便在這個縣令薦舉下先做了縣吏,三年後又做了少梁縣令。當時的少梁縣,偏遠荒涼又靠近魏國,尋常文士出身的吏員都不敢去做少梁縣令。屠岸鍾卻是上書請命要做少梁縣令的,樗裏疾還記得,他當時便欣然批下了。當時正逢秦惠王在隴西巡視,屠岸鍾未及被召見,便匆匆赴任了。
上任頭三年,屠岸鍾尚算勤政敬事,將少梁縣治理得井然有序。可三年未見升遷,屠岸鍾便開始漸漸變得悶悶不樂了。據一個老縣吏說,兩年前的一天,屠岸鍾秘密請來了一個魏國老巫師,用古老的鑽龜之法為他占卜命數。老縣吏也說不清巫師是如何解說龜甲裂紋的,反正從那之後,屠岸賈便開始邪乎起來了!先是在縣府大堂的庭院立了一座“望王碑”,日每三柱香、三叩拜、三次高聲表白對秦王的耿耿忠心。後來,無論與何人敘談,也無論公事私事,但凡涉及秦王,立即便挺身起立,高聲念誦“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句,再入座說話,舉座莫不愕然!再後來,屠岸鍾又鐫刻了一座“秦王功德碑”,列出了秦王的“十大功德”。但凡庶民訴訟或吏員公務進入少梁縣大堂,都要在屠岸鍾陪同下先行叩拜念誦一通,否則便不能處置任何公務。今年恰逢少梁縣連續三年大熟,屠岸鍾忽發奇思妙想,便有了壽牛壽羊這樁奇案,竟波及關中八縣,令人匪夷所思!
由於屠岸鍾經年如此,人們也由驚愕疑慮變成了信以為真,漸漸的,屠岸鍾的“大忠”之名便傳揚了開來,諸多縣令群起摹仿,縣吏與少梁縣的族長們還醞釀給秦王上“萬民書”,請秦王引屠岸鍾入朝“秉持大政,澤被朝野”。
“我王請看,這便是老縣吏代為草擬的萬民書。”樗裏疾從大袖中摸出一方折疊的羊皮紙打開雙手遞過。秦惠王順手便丟在案上,看也不看一眼。樗裏疾知道秦惠王此刻憋悶窩火,不能聒噪追問,隻能慢慢疏導氣氛讓國君自己開口,便嘿嘿笑著看看張儀:“丞相以為,這天下第一奇案,如何處置?”
“此案奇歸奇,然並無複雜疑難處。”張儀微微一笑:“此案之難,恰在於處罰之度。一則,本案涉官涉民,須得有所區分;二則,本案無成法可循。秦法雖有‘妄議國政罪’,但卻沒有媚上賀壽歌功頌德之條目,其間分寸,頗難把握也。”
樗裏疾飛快的眨巴著小眼睛,又是嘿嘿一笑:“要黑肥子說來也好辦,奪爵罷官,以戒效尤,畢竟不是殺人放火嘛。”
張儀盯著樗裏疾,眼睛裏一絲揶揄的嘲諷,卻是一句話也沒說。
“豈有此理?”秦惠王“啪!”的拍案而起:“定要嚴厲處罰,此等邪風,遠勝殺人放火!”秦惠王緩慢的踱著步子喟然歎息:“古諺雲:王言如絲,其出如綸。但有絲毫寬宥,無異於放縱官場惡風。秦法無成例,難不倒我等君臣。商君變法至今已近四十年,民情官風皆有變,律法亦當應時而增。況且,匡正朝野,移風易俗,本是商君立法之本意,何能拘泥成法而放縱惡習?”
“好!我王但有此心,何愁國風不正?”張儀頓時滿臉笑意。
樗裏疾聳聳肩膀兩手一攤:“我王如此聖明,臣有何說?”秦惠王與張儀頓時想起酒肆第一次謀麵時的情境,不禁同聲大笑。
此日,張儀與樗裏疾便會同廷尉潼孤及商鞅變法時的一班老臣子,對秦法進行了細致梳理,增加了一百多個條目,報秦惠王做最後定奪。在此期間,潼孤也晝夜忙碌著將“壽牛案”的處置及刑罰分類明確下來:其一,所有涉案庶民,兩年不得敘功,有功不得受爵;其二,所有涉案縣吏,罰俸兩石,兩年不得敘功;其三,八名縣令,屠岸鍾‘斬,立決’,其餘七名縣令奪爵罷官,貶為庶人。幾名書吏連夜謄清為三卷,立即呈送王宮。
蓋著赫赫大方王印的批件一發下來,潼孤卻驚訝得目瞪口呆!
其實,秦惠王隻動了一條:屠岸鍾改為剮刑,其餘原封未動。而潼孤的驚訝,便恰恰在於這個剮刑。
剮刑,是殺死人犯的一種方法,後人叫做“淩遲處死”。遠古無利器,鈍刀割肉便是世間最為痛苦的折磨。於是,便用鈍刀對罪大惡極的罪犯一塊一塊的割肉,而後再割除生殖器,再砍開骨架,讓罪犯在漫長的煎熬中活活疼死!讓觀刑者毛骨悚然,永遠烙印在心頭!終戰國之世,隻有後來的齊湣王田地在逃亡中被民眾一刀一刀的剮死。除此之外,大夫受剮,聞所未聞。戰國時兵器精進,利刀出現,剮刑便變得更為殘忍:最甚者可以剮兩到三日,罪犯方最終身亡。但是,剮刑畢竟是一種“非刑”,也就是法律規定的刑罰之外的處刑之法,不是正刑。直到後來的五代十國,淩遲才成了大量使用的常刑,宋代之後,淩遲便成了法律規定的正刑,專一處死那些謀逆類“十惡不赦”的罪犯。這卻是後話。戰國之世刀兵連綿,人們習慣於轟轟烈烈痛痛快快的去死,對待戰俘罪犯,要殺也都是一刀了事,絕不累贅。剮刑,也隻是流傳在獄刑老吏們中間的一個神話而已,見諸刑場,
可是那個國家也沒有用過。而今,秦惠王竟要對這個天下奇案的首犯,使用這種曠古罕見的奇刑,老潼孤如何不心驚肉跳?潼孤反複思忖,本想上書勸阻,驀然之間,卻想到了商鞅被秦惠王車裂的非刑,不禁打了個激靈,終於保持了最後的沉默。
屠岸鍾被押到刑場的那一天,渭水草灘人山人海!
奇怪的是,當亮煌煌的特製短刀割下第一片肉時,屠岸鍾居然還在嘶聲慘叫:“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及至一刀割到喉頭,才沉重的唿嚕了一聲,了無聲息。此後兩日,萬千國人眼看著這個赫赫縣令從慘叫喘息,變成了一跳一跳,變成了一抖一抖,又變成了難以覺察的一絲抽搐,卻竟是鴉雀無聲!忍不住者竟是跑到河邊翻腸攪肚的嘔吐,直到第二天,太陽枕在了西山之巔,如血殘陽照著那在晚風中搖曳的森森骨架,人們才夢遊般的散去了。
可是,人們又迎頭碰上了張掛在鹹陽四門的那張碩大的羊皮詔令。官府吏員們打著風燈守在旁邊,一遍又一遍的為人們高聲念誦著:
禁絕媚上荒政令秦王詔告朝野:為政之本,強國富民。為官之道,勤政敬事。阿諛逢迎,媚上荒政,上負國家,下負庶民,誠為大奸大惡!今少梁縣令屠岸鍾不思勤政報國,專精媚上,揣摩君心,猜度奇巧,歌功頌德,耕牛賀壽,發聞所未聞之邪術,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實,乃曠古罕見之奸佞也!惡習旦開,官風大壞,吏治不修,禍國殃民,法製大崩,國將不國。本王今詔告朝野:秦法已修,頒行郡縣;自後凡不遵法度,刻意媚上,一心逢迎而荒蕪政事者,殺無赦!秦王十一年八月。
人們聽得感慨唏噓,卻又是驚詫莫名!
古往今來,何曾有過君王不許臣下歌功頌德表忠心者?縱是三皇五帝,也還不是在紜紜眾生的頌揚聲中,才有了接受禪讓的資格的?能做到不縱容臣下庶民歌功頌德,就已經是天子聖明了。如今這個秦王,非但剮了這個臨死還在喊萬歲的縣令,而且禁絕一切媚上逢迎歌功頌德,如何不令厚重純樸的庶民們困惑?春秋戰國以來,多少君王毀在了阿諛逢迎的奸佞手中?英明神武如霸主齊桓公者,不也是被易牙、豎刁兩個割了生殖器的閹臣哄弄得不問國事,最後竟困死深宮,連屍體上都生滿了蛆蟲?流風蠱惑,人們便相信了“是人便喜頌歌聲”,以為那是巍巍泰山般屹立不倒的官道人道。可如今,這個秦王卻對這一套如此的深惡痛絕,他是個真聖人麽?人們想說幾句,卻又不敢。轉而捫心自問,如此國王有何不好?隻要守法,
怕甚來?剮刑殘忍麽?可那剮的是媚上荒政的縣令,又不是剮無辜百姓。仔細想想,國王無非是讓官員們看個心驚肉跳,從此永遠絕了這害人之風,說到底,還是對老百姓有好處啊……
想著想著,人們心裏就舒坦了,那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也消失了。雖然還是不敢象以往那樣忘情的高喊一嗓子“萬歲!”,但也是相互樹起大拇指,低聲笑談著消融在炊煙嫋嫋的村莊,消融在燈火閃爍的街巷。就象一股凜冽的清風掠過,老秦人覺得天更藍了,水更綠了。
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六國大軍雲集函穀關外,要猛攻秦國了!
六、聯軍總帳春風得意
河內營寨連綿,六大片旌旗軍帳滿蕩蕩的塞實了四十裏山塬。
大約春秋開始,黃河以南的大片平原便叫做“河內”,黃河以北的山塬便叫做“河外”。這片氣勢驚人的軍營,就紮在大河南岸虎牢山下的河內平原上。以兵家眼光看,這片大軍營地極得地利之便:北臨滔滔大河,東靠虎牢要塞;引河入梁的鴻溝恰恰從虎牢山東麓南流,汜水則從南麓北流入河,三水夾營,大軍取水極是方便;鴻溝與大河的夾角地帶,便是天下儲糧最多的敖倉,大軍糧秣路程僅僅隻有三五十裏。
這便是山東六國的合縱大軍!從六色軍營的駐紮方位看,更是頗具匠心:虎牢山南麓是火紅色的魏國營寨,依山傍水近糧,占盡形勝險要,乃是全軍的輜重樞紐位置,正當身為“地主”的魏軍駐紮。東南的汜水東岸,則是草綠色的韓國營寨,背靠太室山,正在韓國邊緣。北臨大河的一片山塬,則是紅藍色的趙國營寨,過河北上二百裏便是趙國的上黨地帶,正占據著這裏直通趙國的唯一渡口。汜水東麵接近滎陽的山塬上,是紫色的齊國軍營,位置正在韓齊官道的咽喉。東北接近廣武的山塬上,是海藍紅的燕國軍營,正在魏燕官道的咽喉地帶。虎牢山西麓的虎牢關外,卻是茫茫土黃色的楚國軍營,既是直麵函穀關的前敵位置,又是南下楚國淮北地區的最便捷處。六大營寨各有便利,各得其所,沒有一番折衝周旋,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片浩大的軍營裏,駐紮著六國聯軍四十八萬,是戰國以來最大的用兵規模!其中魏國精銳步騎八萬,主將晉鄙;齊國步騎八萬,主將田間;趙國步兵六萬,主將肥義;韓國步騎五萬,主將韓朋;燕國步騎六萬,主將子之;楚國兵力最多,十五萬大軍,主將子蘭。
在這片茫茫軍營的東邊接近敖倉處,還有一個小軍營。這個軍
營隻駐紮著兩萬餘人馬,卻是六色旌旗六色甲胄,大軍帳多,大纛旗也多,色彩斑斕分外熱鬧。這便是由六國丞相蘇秦執掌的六國總帳。軍營中央有一座最大的牛皮軍帳,一百輛兵車圍起了一個巨大的轅門。轅門口一麵六色大纛旗迎風舒卷,上書“六國丞相蘇”五個大字。轅門內外,二百名長矛甲士列成了一個肅殺的甬道,亮煌煌的長矛大戢一直延伸到大帳口。轅門大帳百步之外,紮著紅黃紫藍四頂沒有轅門的大帳,帳口也是各立一麵大纛旗,分別是魏公子信陵君、齊公子孟嚐君、趙公子平原君、楚公子春申君。
這片軍營雖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統帥軍帳,但卻是四十八萬大軍的靈魂所在。
時當落日銜山,轅門大帳裏卻已經亮起了十多盞紗燈,八名侍女正穿梭般的在帳中擺置收拾,厚厚的猩紅色地氈竟使得她們變成了無聲忙碌的影子。這時,腰懸長劍的荊燕大步匆匆的走了進來,看也不看侍女們一眼,便徑直掀簾進了後帳。
所謂後帳,便是大帳中用帷幕隔開的一個起居小帳。此刻,小帳的軍榻上正躺著蜷臥的蘇秦,那悠長均勻的鼾聲,顯然是沉沉大睡者才能發出的。荊燕稍一猶豫,便輕輕的拍著軍榻靠背:“大哥,天快黑了,該起來了。”鼾聲突然停止,蘇秦睜開了眼睛坐起來,伸腰打了個長長的哈欠。荊燕遞過一條汗巾低聲笑道:“大哥真是太乏力了,眼屎涎水都有了。”蘇秦嗬嗬笑著擦去了眼屎口水:“心鬆泛了,便睡得一個眼屎涎水橫流,解乏呢。”說著霍然站起:“你先去應酬,我衝個涼水便來。”
在起居瑣事上,蘇秦從來不用仆人侍女,國君們賜給他的侍女都是專門挑選的侍奉能手,可他都一律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就送給別人。他慣於自理,也善於自理,對伸手來衣張口來飯的那種貴胄生活極是厭煩,認定那種生活對心誌是一種無形的消磨。此刻他便脫光了身子,走到帳角提起一桶冰水便從頭頂猛澆下來!一陣寒涼驟然滲透了身心,頓時便清醒起來,用大布擦幹身子擦幹長發,換上一套幹爽的細布長袍,竟是分外的愜意清爽。
尋常時日,蘇秦也不喜歡給頭上壓一頂六寸玉冠,隻要不是拜會國君,他總是布衣長袍散發披肩,最多是一根綢帶束了灰白色的長發而已。此刻長發未幹,他便布衣散發優遊自在的走出了內帳,來到了大帳口。本想到外邊走走,看看落日,可望著帳口亮煌煌的長矛大戢,他頓時皺起了眉頭。
“百夫長,讓甲士撤到轅門之外。日後轅門內不須有甲兵護衛。”
兩個百夫長卻是異口同聲:“此乃軍法,小軍不敢擅動!”
“誰的軍法?迴頭我自會向荊燕將軍說明,撤出去!”
兩個百夫長一舉短劍:“轅門之外,列隊護衛!”矛戈甲士便鏘鏘然退了出去,轅門內頓時清淨寬敞了許多,仿佛一個別致的庭院。蘇秦踱步“庭院”,遠眺晚霞照耀下錦緞般燦爛的大河遠山,心頭竟泛起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兒。
秦國食言,楚國憤怒,使眼看就要夭折的合縱驟然有了轉機。當蘇秦風塵仆仆的趕到郢都時,楚國朝野正在一片忿忿然的混亂之中。楚懷王大感屈辱,一連聲的叫嚷要殺了張儀!可真到了決策關頭,他卻莫名其妙的嘴軟了。蘇秦與屈原、春申君聯絡楚國新銳勢力的三十多名將領,一起晉見楚懷王。在蘇秦的精彩說辭與屈原春申君並一幹將領的慷慨激憤中,楚懷王終於當場拍案,決意起兵!眼看國人洶洶,新銳拚命,鄭袖竟是不得不沉默了。
誰想老狐般的昭雎卻一反常態,連夜進宮,向楚懷王痛切責罵張儀與秦國,薦舉自己的族侄子蘭做楚軍統帥,要一雪“國仇家恨”!顢頇懵懂而又自以為精明過人的楚懷王,竟立即欣然讚同,當場便向子蘭頒賜了兵符印信。屈原與春申君大是不滿,連夜邀蘇秦共同進宮。誰知楚懷王卻是振振有辭:“昭氏封地的兵員最多,糧賦最多。子蘭為帥,軍兵糧秣不受掣肘,有何不妥?再說昭氏與張儀有仇,他能不死力奮戰了?”屈原憤激,曆數昭雎禍國殃民勾聯張儀的劣跡,斷言:“子蘭為帥,喪師辱國!”楚懷王聞言竟是大發雷霆,嗬斥屈原“敗言不吉,滅楚誌氣!”春申君立即頂上,自薦為將。楚懷王竟是一句“未戰先亂,居心叵測!”便鐵青著臉不再吭聲。蘇秦擔心事情弄僵,楚懷王又再度反複,便婉言周旋,表示讚同楚懷王,提出讓春申君做監軍特使。楚懷王很不情願的答應了下來,這才算勉強收場。
誰知屈原卻是怒氣不息,對蘇秦也是頗有辭色,竟連夜南下,以“新軍整訓未了,不成戰力”為由,將正在北上的八萬新軍調入屈氏封地駐紮!昭雎大為不滿,聯絡幾個老貴族大臣請殺屈原“以解朝野之恨”。偏楚懷王素來不懂軍旅之事,根本不清楚少了新軍又是如何,隻是打定了主意要不偏不倚,竟對昭雎打著哈哈不置可否,迴頭便下詔另行調兵。
這次,蘇秦對屈原的做法不以為然,說屈原是“以小怨亂大局”。屈原卻憤激異常,拍案而起:“八萬新軍乃楚國精華,能讓子蘭狗才揮霍他們的鮮血?真正的楚秦大戰還在
後頭,八萬新軍不能交給奸邪之才!”春申君隻是沉重歎息默默不語。蘇秦也沒有再和屈原認真計較。畢竟,屈原是楚國新銳勢力的靈魂,他那卓越的才華、噴薄的激情、犀利的見解與堅韌的意誌,無不對楚國少壯人物以巨大的感召。雖然屈原貶官做了三閭大夫,可訓練新軍的實權仍然在手,實際影響力遠遠大於春申君。更重要的是,屈原是楚國支持合縱最堅定的棟梁人物,蘇秦無論如何也不能因不發新軍而與屈原反目。
楚國一出兵,齊國便不再猶豫。楚齊一動,魏趙燕韓更是踴躍,兩個多月便完成了大軍集結。遙望大軍營帳,蘇秦卻總有一種奇特的感覺:秦國弱小時,山東六國多次合謀瓜分,可始終沒有一次真正的見諸行動;偏偏在秦國強大而成致命威脅之後,山東六國才真正的結盟合縱,成軍攻秦。此中意味,直是教人想到天意,想到冥冥之中誰也無法揣摩的那些神秘。
在六國君臣看來,那時沒滅秦國,此時一戰滅秦,也不為太晚。說到底,六國都認定了一戰必勝,一戰滅秦!每個人都擺出了不容辯駁的數字:秦國二十萬新軍,除了必須防守的要塞重地,能開上戰場的充其量十五萬;四十八萬對十五萬,幾乎四倍於敵,焉能不勝?!
蘇秦素來不諳兵家,甚至連張儀那種對兵器軍旅的好奇興趣也沒有。但生於刀兵連綿的戰國,那個名士對軍旅戰事都會有些基本了解。蘇秦了解秦國,也了解六國,自然不會象六國君臣那般信心十足。但是蘇秦仍然認為,這場大戰至少也有六七成勝算。兵力上,六國是絕對優勢。將才上,秦國有司馬錯。楚國的子蘭統帥四十八萬大軍雖然差強人意,但有精通兵法的信陵君襄讚,當不會有大的失誤。縱然如此,蘇秦還是極力主張設置了六國總帳,為的就是讓通曉軍旅戰陣的四大公子起到關鍵作用,彌補六國大將的平庸。令蘇秦感慨的是:四大公子個個可以為將,偏偏的個個都沒有做將,卻不約而同的被國王任命為“陣前監軍兼合縱特使”,便與蘇秦共同組成了這座六國總帳。
“噢呀呀,武信君好興致,看日頭落山了?”
“春申君啊,”蘇秦迴身笑道:“你看這長河落日,軍營連天,晚霞中旌旗茫茫,戰馬蕭蕭,當真令人感慨萬千也。”
“噢呀呀,要出第二個屈原了!我可是看不出啥個感慨來呢。”春申君笑著笑著猛然便壓低了聲音:“噢呀武信君,我總是放心不下了。”
“何事啊?”看著詼諧機智的春申君神秘兮兮的樣子,蘇秦不禁笑了。
“子蘭為六國總帥,蝦蟹肉了,硬殼一剝全完!噢呀,我看要讓信陵君做總帥,這一仗可是六國大命了!”
“蝦蟹肉?好描畫也。”蘇秦不禁莞爾,笑容卻又一閃而逝:“按照合縱盟約,出兵多他國一倍者為統帥,卻是有何理由換將?”
“噢呀,我是百思無計了。你是六國丞相,執掌總帳,不能想個妙策了?”
“臨陣換將,事關重大,晚間與信陵君一起議議,再做定奪吧。”
此時一陣馬蹄如雨,信陵君、孟嚐君、平原君三騎不約而同的飛馬而至。三人騰身下馬,一色的鬥篷高冠軟甲長劍,高聲笑談著聯袂進入轅門,竟是一陣英風撲麵而來。
“四大公子人中俊傑,當真是軍中一景也!”蘇秦遙遙拱手笑迎。
平原君拱手笑道:“武信君布衣散發統大軍,才是天下一景也!”
“噢呀呀,平原君一鳴驚人了!我如何便想不出此等好說辭來?”
眾人轟然一陣大笑,蘇秦拱手道:“諸位請進帳,今日盡興了。”
蘇秦總帳沒有將帥氣息:將台令案兵符印劍,帳外聚將鼓,帳內將軍墩,這些威勢赫赫的東西統統沒有;一圈六盞與人等高的碩大風燈,將大帳照得分外通明;厚厚的猩紅色地氈上,六張長案排列成了一個馬蹄鐵般的半圓;每張長案上都已經是鼎爵盆盤羅列,連同案旁三個酒桶與一個跪坐的侍女,每張大案都形成了一個單元。蘇秦居中,信陵君平原君居左,孟嚐君春申君居右。
蘇秦笑道:“今日聚宴,皆由信陵君安排,由他先交代一番了。”素來不苟言笑的信陵君也顯得神采飛揚,大手一揮:“無忌借地主之便,代為武信君綢繆,就近取材,今日是三國菜三國酒:楚魚、齊雞、魏麋鹿,趙酒、燕酒、蘭陵酒。誰個另有所求,立時辦來便是。”春申君煞有介事的低頭盯著滿案鼎盤,笑叫道:“噢呀呀,滿案珍奇,我倒真想叫個秦苦菜來啦!”眾人大笑。信陵君便一拱手道:“請武信君開席了。”
所謂開席,便是打開席間最主要的食具,而後再舉爵致辭開宗明義。蘇秦聞言笑道:“信陵君辦事,總是有章有法。”說著拿起手邊兩支精致的銅鉤深入鼎耳之下,將熱氣蒸騰的青銅鼎蓋鉤起,再連銅鉤一起置於侍女捧來的銅盤中;而後便舉起已經斟滿的銅爵,環視座中一周,慨然笑道:“合縱得遇四大公子,蘇秦之幸也!蒙諸君鼎力襄助,終得大軍連營。久欲聚飲,竟是跌宕無定。今日
一聚,終生難得!來,為聯軍攻秦,旗開得勝,幹此一爵!”
“聯軍攻秦,旗開得勝!幹!”五爵相向,盡皆一飲而盡。
蘇秦笑道:“諸君性情中人,今日但開懷暢飲,無得拘泥也,雞魚鹿,來!”
“噢呀呀且慢!”春申君晶瑩光潔的象牙箸點著銅盤中紅亮肥大的烤雞,驚訝地嚷嚷起來:“孟嚐君啊,我楚國雞才鴿子般大,這齊國雞如何這般大個?這能吃麽?”
“楚國倒有何物是大個兒了?”孟嚐君哈哈大笑道:“你說的‘鴿子’,原是越雞。齊國雞呢,原是魯雞。莊子說了:‘越雞不能孵鵠卵,而魯雞固能矣。’說得就是這越雞小,而魯雞大。越雞細瘦肉精,宜於陶盆燉湯。魯雞肥大肉厚,宜於鐵架燒烤。這烤整雞可是我齊國名菜之首,保你肥嫩酥軟香,大快哚頤,滿嘴流油。來!象牙箸不行,猛士上手,哎,對了!”孟嚐君兩手抓住兩隻雞腿一撕,一口便吞去了半隻雞大腿!
春申君看得目瞪口呆,卻突然拍案:“噢呀呀,來勁啦!”丟掉象牙箸,便上手大撕張口狼吞,幾口下去,便腮邊流油噎得喉頭咯咯響。眾人便哄堂大笑,侍女使勁兒憋著笑意,連忙用打濕的汗巾沾拭他滿臉的油漬。春申君撫摩著胸口喘息道:“噢呀呀,好噎好噎啦。”孟嚐君笑得連連拍案:“快,大蔥!最,最是消噎爽氣。”說著便拿起銅盤中一根肥白的大蔥,咯吱咯吱便咬了下去。春申君如法炮製,一口下去卻叫了起來:“噢呀呀,不爽也罷,辣死人了!”
轟笑聲中,春申君揶揄道:“噢呀,齊人如此吃相,大是不雅了,諸位且看我楚國人如何吃魚了?”說著拿起象牙箸,便紮住了銅盤中一條金色小魚:“噢呀,看好了,此乃雲夢澤小金魚,鮮嫩清香,可偏是魚刺極多了。”說話間幾條小金魚已被象牙箸分成若幹小段。一段入口,隻見春申君文雅的閉著嘴唇,隻是腮幫在微微蠕動,銀絲般的魚刺便從他嘴角源源不斷的流了出來,片刻之間,幾條小魚竟是全部下肚!
四個人都饒有興致的瞅著春申君,及至魚盤頃刻幹淨,竟是不約而同的“啊——”了一聲。看著麵前的魚盤,卻沒有一個人敢下箸。春申君樂得哈哈大笑:“噢呀如何?你那大個兒肥雞,可有這般風味了?少不得呀,我要為諸位操勞一番了。”說著對幾個侍女笑道:“將案上魚盤,都端到那張空案上去了。”又對自己身邊的侍女吩咐道:“你去剔除魚刺了。”那名黃裙侍女飄然過去,一刀一箸玉腕翻飛,須臾之間竟是連剔出四盤魚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