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跟隨去了徐充容的含冰殿:“徐充容還是如此好的雅興,種這麽多的奇花異草。”
徐惠拉著高陽公主坐下:“高陽公主好像與我生分了,不像以前那樣叫我徐姐姐了。”
徐惠是不知,她曾經挑撥武媚與高陽公主、巴陵公主的感情,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私下議論,卻被李世民安排的耳目聽到。為了打消兩位公主對武媚的敵意,李世民曾故意讓兩位公主在“無意間”偷聽到他與內衛的對話:“這個徐充容,若不是看在武才人真心將她看成是姐妹,她若是被下罪,會讓武才人傷心難過,就憑她犯下的過錯,早就被誅殺九族了。她裝成武才人的樣子,殺死了高陽和巴陵的母親,嫁禍給武才人,還在民間散布‘女主武氏’的謠言,惟恐天下不亂。好好的監視徐充容,莫要讓她再做出什麽傷天害理之事。”
這些話讓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對徐充容曾經說的話產生了懷疑,才會不露聲色的與其保持了距離。但她們又半信半疑,不知道誰說的才是真的,於是把武才人和徐充容都看成了殺母仇人。她們也無法得到真相,隻有都恨。
隻是,高陽公主與武才人有著同樣的情愛觀念和知道彼此的秘密,才會親近。
高陽公主淡然的一笑:“怎麽會呢?徐姐姐,沒和您生分,隻是公公病重了好些日子,剛離世,府中事情很多,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和姐姐聯絡感情。”她想起了徐惠曾經說的,越是有仇,就越是應該保持友好的關係,才能找出破綻,以尋得機會報仇。這些日子,她沒想辦法接近徐惠,是覺得既然皇父都徐惠的作為,早晚會收拾了徐惠,以報殺母之仇。而且因為武媚的原因,就算有過錯,尋來也沒用,父皇因為偏袒武媚,就連徐惠的過錯都放過了。
徐惠不客氣的說:“高陽公主倒是有很多時間去探望武才人。”
高陽公主壞笑著:“不是徐姐姐說的嗎,要與仇人親近一些,才好尋得報仇的機會。”
此話讓徐惠心裏踏實了一些,明白高陽公主並沒有忘記了殺母之仇。
等到高陽公主離去,徐惠又覺得總是哪裏不太對勁,還得想個法子讓高陽公主與武媚之間的仇恨更深一些才行,又不知從何下手,讓徐巧出宮花錢雇了人,監視著高陽公主,從生活的細節上想辦法。
癡情於武媚,又總是見不到武媚的李治,把蕭良娣當成了武媚的替身,好好的寵愛著,不久就讓蕭良娣懷孕了。
聽聞蕭良娣懷孕的武媚,心裏很酸,又有幾分高興:“他能放下,未必不是好事。”
這時候,武媚才如往常一樣,迴到了李世民的身邊。
李世民以為是武媚放下了李默的離去,養好了心情,卻不知是因為不再害怕在他的身邊見到李治而失態,才又天天伺候於紫宸殿的。
在李世民的麵前,李治不敢露出對武媚的半點兒情意,連一個眼神都不敢表露出來,這使得武媚心中隱隱作痛,卻也同樣不敢表露半分。
藏在心裏不說出來,彼此的誤會著,也各自的心裏難受著。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十二月,李治為生母文德皇後長孫氏所造的大慈恩寺建成,在當時西京外城朱雀街東第三街,第十五坊(進昌坊),寺南臨黃渠(寺今西安市南四公裏)。
寺廟度僧三百,請五十高僧入住。另建翻經院,請玄奘法師移居翻譯,並任上座職。移居之日,李世民與李治、後宮嬪妃等在安福門樓親執香爐臨送,觀禮者達數萬人之多。
熱鬧之際,高陽公主悄悄的與辯機私會。這個私會的機會,還是房遺愛製造的。
自從房玄齡離世,辯機迴了寺廟,高陽公主就六神無主,常常去寺廟探望辯機,與其論經說法,卻無法與之親近。
房遺愛雖說還沒與高陽公主圓房,卻心牽著高陽公主。或是得不到的女人總是充滿了誘惑,讓他總想著如何博其一笑。
他派人跟蹤了高陽公主,總見高陽公主去了寺廟與辯機和尚說禪,便有了片刻的愉悅神情。
為了討高陽公主的歡心,房遺愛於一天早上迴到府中對高陽公主說:“昨夜我夢見了父親,說是他在下麵受苦。我心中很是不安,想請辯機和尚到府上為父親念經祈福,以超渡父親的亡魂。”
高陽公主一聽,心中很是高興,又想著:“若是還在府中,日子長了總是會被人察覺出什麽。”便說:“在郊外為父親蓋一個祠堂,每月定時的讓辯機前去為父親祈福。如此一來,不會讓外人覺得我們房府宅子中有不安之事,又能讓父親在下麵過得舒服一些。”
房遺愛還真的以為是高陽公主的一片孝心,可是,要讓辯機時常離寺為父親祈福,並非他能力所為,低著頭:“這事不太好辦。”
高陽公主笑了笑:“不難,以我公主的身份前去請,想必寺裏不會為難。”
房遺愛便於郊外建了宅子,以方便辯機和尚每月定時前去為房玄齡誦經。
高陽公主借著孝心,也是每到辯機出寺之日前往郊外的宅子為房玄齡誦經。實則是與辯機偷情。
這讓辯機心中有愧,卻又控製不住自己的行為。
高陽公主為此事倒是很感謝房遺愛,雖是房遺愛並不知實情。高陽公主為房遺愛尋了不少的美女,送到跟前,算是一種迴報。
高陽公主與辯機以為可以就這樣過下去,雖說不能見光,倒也有了另外一番韻味,次次相見都如小別後的新婚,又次次都有著害怕被人知曉的刺激感。
如此幸福的日子,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八月,過到了貞觀二十二年(649年)正月初四。高陽公主將金寶神枕送給了辯機,作為過年的禮物。
此事被一直派人監視高陽公主的徐惠知道了。徐惠早知道高陽公主與辯機偷情,苦於不知道如何利用,以挑撥高陽公主與武媚的感情。發現了這麽一個隻屬於高陽公主才有的金寶神枕到了辯機的手上,心中靈機一動,想了個法子。
徐惠讓徐巧出宮掏錢,讓一宮外的閑人劉三,尋一江湖人士王寶,又將王寶的家人控製了起來,借武才人之名,讓王寶去從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那裏偷金寶神枕,且要故意被外人發現的情況下把枕頭偷走,還要在追趕之中故意被擒。
當發現王寶所盜乃是宮中之物,將此案交給了禦史庭審理。李世民得知有賊人偷了宮中之物,很是關心此案。當看了賊贓,一眼看出是他賜給高陽公主的金寶神枕。
李世民質問王寶:“你好大的膽子,偷東西都偷到高陽公主那裏去了。”
王寶惶恐:“皇上,草民連官家的東西都不敢偷,更別說是公主之物了。咱們小偷有個規矩,決不動官家的東西,皇家的東西更要避而遠之,以免遭來殺身之禍。這也是梁上君子們的保命原則。”
李世民聽著感覺有理,問:“那這個鑲金嵌玉的金寶神枕,你是從哪裏偷來的?”
王寶答:“此物乃是從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順手抱來的。”
李世民又問了報案者與目擊證人,證實王寶所言不虛,傳來辯機。
辯機自知不好用謊言糊弄了事,坦然承認:“此物是高陽公主賜給貧僧的。”
李世民傳來高陽公主,高陽公主見辯機也在,以為是父皇知道了他們之間的事情,她是知道父皇耳目眾多,諸事難以隱瞞太久,跪在地上哀求:“父皇,是兒臣勾引了辯機,此事與辯機無關。”
此話讓辯機心中緊張,若是說高陽公主為報答辯機到房府為房玄齡做法事,賜了金寶神枕,此事也就簡單了。
此話讓李世民很是驚訝,憤怒的摔碎了桌子上的杯子:“荒唐。你們竟然做出這等事情來,讓皇家的顏麵何在,佛家的純淨何在?你身為公主,又是有夫之婦,怎麽能如此的糊塗?辯機,你可是玄奘的高徒,卻是六根不盡。為保公主清譽,辯機,朕留不得你。”
高陽公主跪著爬到李世民腳下:“父皇,隻要您能饒恕了辯機,兒臣從此與他斷了,再不往來。”
李世民一語不發,心中琢磨著:“若是有情,又怎能說斷就斷?隻怕辯機不死,此事還沒完。”
高陽公主四下看了看,看到了王寶,憤怒的打著王寶:“是不是你告的密?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什麽要害我與辯機?再者,你是如何得知我與辯機之事的?”
李世民正想說王寶隻是一個小偷,王寶卻在此時喊冤:“高陽公主,草民沒有那麽大的膽子,也不知道您與辯機之事。是武才人派人抓了草民的家人,命草民去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那裏偷金寶神枕,並故意被旁人看見,且故意被擒。”他原不知此事關乎到皇家,若有差池,隻怕被連累的不僅僅是家人,九族將性命不保,想想後怕,才實話實說。
這話讓高陽公主和李世民都很詫異。李世民問:“是武才人親自前去吩咐你做這樣的事嗎?”
王寶低下頭,渾身發抖:“草民哪有那個福份,見到的隻是武才人派的下人罷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徐惠拉著高陽公主坐下:“高陽公主好像與我生分了,不像以前那樣叫我徐姐姐了。”
徐惠是不知,她曾經挑撥武媚與高陽公主、巴陵公主的感情,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私下議論,卻被李世民安排的耳目聽到。為了打消兩位公主對武媚的敵意,李世民曾故意讓兩位公主在“無意間”偷聽到他與內衛的對話:“這個徐充容,若不是看在武才人真心將她看成是姐妹,她若是被下罪,會讓武才人傷心難過,就憑她犯下的過錯,早就被誅殺九族了。她裝成武才人的樣子,殺死了高陽和巴陵的母親,嫁禍給武才人,還在民間散布‘女主武氏’的謠言,惟恐天下不亂。好好的監視徐充容,莫要讓她再做出什麽傷天害理之事。”
這些話讓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對徐充容曾經說的話產生了懷疑,才會不露聲色的與其保持了距離。但她們又半信半疑,不知道誰說的才是真的,於是把武才人和徐充容都看成了殺母仇人。她們也無法得到真相,隻有都恨。
隻是,高陽公主與武才人有著同樣的情愛觀念和知道彼此的秘密,才會親近。
高陽公主淡然的一笑:“怎麽會呢?徐姐姐,沒和您生分,隻是公公病重了好些日子,剛離世,府中事情很多,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和姐姐聯絡感情。”她想起了徐惠曾經說的,越是有仇,就越是應該保持友好的關係,才能找出破綻,以尋得機會報仇。這些日子,她沒想辦法接近徐惠,是覺得既然皇父都徐惠的作為,早晚會收拾了徐惠,以報殺母之仇。而且因為武媚的原因,就算有過錯,尋來也沒用,父皇因為偏袒武媚,就連徐惠的過錯都放過了。
徐惠不客氣的說:“高陽公主倒是有很多時間去探望武才人。”
高陽公主壞笑著:“不是徐姐姐說的嗎,要與仇人親近一些,才好尋得報仇的機會。”
此話讓徐惠心裏踏實了一些,明白高陽公主並沒有忘記了殺母之仇。
等到高陽公主離去,徐惠又覺得總是哪裏不太對勁,還得想個法子讓高陽公主與武媚之間的仇恨更深一些才行,又不知從何下手,讓徐巧出宮花錢雇了人,監視著高陽公主,從生活的細節上想辦法。
癡情於武媚,又總是見不到武媚的李治,把蕭良娣當成了武媚的替身,好好的寵愛著,不久就讓蕭良娣懷孕了。
聽聞蕭良娣懷孕的武媚,心裏很酸,又有幾分高興:“他能放下,未必不是好事。”
這時候,武媚才如往常一樣,迴到了李世民的身邊。
李世民以為是武媚放下了李默的離去,養好了心情,卻不知是因為不再害怕在他的身邊見到李治而失態,才又天天伺候於紫宸殿的。
在李世民的麵前,李治不敢露出對武媚的半點兒情意,連一個眼神都不敢表露出來,這使得武媚心中隱隱作痛,卻也同樣不敢表露半分。
藏在心裏不說出來,彼此的誤會著,也各自的心裏難受著。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十二月,李治為生母文德皇後長孫氏所造的大慈恩寺建成,在當時西京外城朱雀街東第三街,第十五坊(進昌坊),寺南臨黃渠(寺今西安市南四公裏)。
寺廟度僧三百,請五十高僧入住。另建翻經院,請玄奘法師移居翻譯,並任上座職。移居之日,李世民與李治、後宮嬪妃等在安福門樓親執香爐臨送,觀禮者達數萬人之多。
熱鬧之際,高陽公主悄悄的與辯機私會。這個私會的機會,還是房遺愛製造的。
自從房玄齡離世,辯機迴了寺廟,高陽公主就六神無主,常常去寺廟探望辯機,與其論經說法,卻無法與之親近。
房遺愛雖說還沒與高陽公主圓房,卻心牽著高陽公主。或是得不到的女人總是充滿了誘惑,讓他總想著如何博其一笑。
他派人跟蹤了高陽公主,總見高陽公主去了寺廟與辯機和尚說禪,便有了片刻的愉悅神情。
為了討高陽公主的歡心,房遺愛於一天早上迴到府中對高陽公主說:“昨夜我夢見了父親,說是他在下麵受苦。我心中很是不安,想請辯機和尚到府上為父親念經祈福,以超渡父親的亡魂。”
高陽公主一聽,心中很是高興,又想著:“若是還在府中,日子長了總是會被人察覺出什麽。”便說:“在郊外為父親蓋一個祠堂,每月定時的讓辯機前去為父親祈福。如此一來,不會讓外人覺得我們房府宅子中有不安之事,又能讓父親在下麵過得舒服一些。”
房遺愛還真的以為是高陽公主的一片孝心,可是,要讓辯機時常離寺為父親祈福,並非他能力所為,低著頭:“這事不太好辦。”
高陽公主笑了笑:“不難,以我公主的身份前去請,想必寺裏不會為難。”
房遺愛便於郊外建了宅子,以方便辯機和尚每月定時前去為房玄齡誦經。
高陽公主借著孝心,也是每到辯機出寺之日前往郊外的宅子為房玄齡誦經。實則是與辯機偷情。
這讓辯機心中有愧,卻又控製不住自己的行為。
高陽公主為此事倒是很感謝房遺愛,雖是房遺愛並不知實情。高陽公主為房遺愛尋了不少的美女,送到跟前,算是一種迴報。
高陽公主與辯機以為可以就這樣過下去,雖說不能見光,倒也有了另外一番韻味,次次相見都如小別後的新婚,又次次都有著害怕被人知曉的刺激感。
如此幸福的日子,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八月,過到了貞觀二十二年(649年)正月初四。高陽公主將金寶神枕送給了辯機,作為過年的禮物。
此事被一直派人監視高陽公主的徐惠知道了。徐惠早知道高陽公主與辯機偷情,苦於不知道如何利用,以挑撥高陽公主與武媚的感情。發現了這麽一個隻屬於高陽公主才有的金寶神枕到了辯機的手上,心中靈機一動,想了個法子。
徐惠讓徐巧出宮掏錢,讓一宮外的閑人劉三,尋一江湖人士王寶,又將王寶的家人控製了起來,借武才人之名,讓王寶去從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那裏偷金寶神枕,且要故意被外人發現的情況下把枕頭偷走,還要在追趕之中故意被擒。
當發現王寶所盜乃是宮中之物,將此案交給了禦史庭審理。李世民得知有賊人偷了宮中之物,很是關心此案。當看了賊贓,一眼看出是他賜給高陽公主的金寶神枕。
李世民質問王寶:“你好大的膽子,偷東西都偷到高陽公主那裏去了。”
王寶惶恐:“皇上,草民連官家的東西都不敢偷,更別說是公主之物了。咱們小偷有個規矩,決不動官家的東西,皇家的東西更要避而遠之,以免遭來殺身之禍。這也是梁上君子們的保命原則。”
李世民聽著感覺有理,問:“那這個鑲金嵌玉的金寶神枕,你是從哪裏偷來的?”
王寶答:“此物乃是從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順手抱來的。”
李世民又問了報案者與目擊證人,證實王寶所言不虛,傳來辯機。
辯機自知不好用謊言糊弄了事,坦然承認:“此物是高陽公主賜給貧僧的。”
李世民傳來高陽公主,高陽公主見辯機也在,以為是父皇知道了他們之間的事情,她是知道父皇耳目眾多,諸事難以隱瞞太久,跪在地上哀求:“父皇,是兒臣勾引了辯機,此事與辯機無關。”
此話讓辯機心中緊張,若是說高陽公主為報答辯機到房府為房玄齡做法事,賜了金寶神枕,此事也就簡單了。
此話讓李世民很是驚訝,憤怒的摔碎了桌子上的杯子:“荒唐。你們竟然做出這等事情來,讓皇家的顏麵何在,佛家的純淨何在?你身為公主,又是有夫之婦,怎麽能如此的糊塗?辯機,你可是玄奘的高徒,卻是六根不盡。為保公主清譽,辯機,朕留不得你。”
高陽公主跪著爬到李世民腳下:“父皇,隻要您能饒恕了辯機,兒臣從此與他斷了,再不往來。”
李世民一語不發,心中琢磨著:“若是有情,又怎能說斷就斷?隻怕辯機不死,此事還沒完。”
高陽公主四下看了看,看到了王寶,憤怒的打著王寶:“是不是你告的密?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什麽要害我與辯機?再者,你是如何得知我與辯機之事的?”
李世民正想說王寶隻是一個小偷,王寶卻在此時喊冤:“高陽公主,草民沒有那麽大的膽子,也不知道您與辯機之事。是武才人派人抓了草民的家人,命草民去會昌寺辯機和尚的禪房那裏偷金寶神枕,並故意被旁人看見,且故意被擒。”他原不知此事關乎到皇家,若有差池,隻怕被連累的不僅僅是家人,九族將性命不保,想想後怕,才實話實說。
這話讓高陽公主和李世民都很詫異。李世民問:“是武才人親自前去吩咐你做這樣的事嗎?”
王寶低下頭,渾身發抖:“草民哪有那個福份,見到的隻是武才人派的下人罷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