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與袁客師的失蹤,使得徐惠的心中很是不安,心想著:“莫不是皇上知道了什麽?若是繼續追查下去,弄不好就會殃及自身。看來,我也需要一個替死鬼,好洗清自己。好在當初就準備好了替死鬼。鄭賢妃,妹妹隻好對不住你了。如今你死了,還可隱藏你與袁客師的一段奸情,少一樁罪名。”
徐惠與妹妹徐巧,侍女小環一同去了鄭賢妃所居的拾翠殿。
鄭賢妃正在發愁,見到徐充容,一改笑臉:“妹妹來了,請坐。”
鄭賢妃的侍女小雲急忙去倒茶。
徐充容不快不慢地走向鄭賢妃:“姐姐,這些也沒有外人,就不必把心中的苦埋藏起來了。”
鄭賢妃把房中的侍女都打發了出去,徐充容也讓小環退出了房間,房中就留下鄭賢妃、徐充容和其妹徐巧。
沒了旁人,鄭賢妃再也忍不住,竟然放聲的哭了起來:“嗚嗚……也不知道袁客師去哪裏了,是被人暗殺了,還是被皇上秘密抓了起來?”
徐充容安慰著鄭賢妃:“姐姐,袁天罡與袁客師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據說,袁天罡在家中設了靈堂,還聲稱是去年四月份就離世了,其子袁客師因喪父之痛,也失蹤了。這一切,不知道是袁天罡的脫身之計,還是皇上私下抓捕他們父子所用的掩人耳目之計?若是他們父子逃跑了,那也定是皇上知道了什麽,使得他們不得不逃走。若是被皇上秘密抓捕,還掩人耳目的使計,定是皇上知道了姐姐與袁客師的事情,為了皇家的顏麵而使計。姐姐,你如今的處境不佳啊!”
徐充容原本沒想那麽多,還是鄭賢妃提說起,才想到了袁天罡他們父子兩是被皇上秘密抓了起來。若當真如此,那可就糟糕了。徐充容分析給鄭賢妃聽,意在讓鄭賢妃心中恐懼,能自己了結了,那是更好。
誰知,鄭賢妃倒是很鎮靜,反而露出了微笑:“如果皇上知道了我與袁客師的事情,隻是秘密的處理了袁客師,卻不遷怒於我,連問上一句都沒有。那說明皇上心中有我,不願意懲罰我,雖因憤怒秘密處死了袁客師,卻在我的麵前還裝成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可見,皇上對我用心不淺。如此,我的處境還好,我的心中反有幾分愧疚,不應該做出對不起皇上的事情。”
這話讓徐充容很是惶恐,心想著:“隻怕並非如鄭賢妃所想。若皇上對鄭賢妃深情到了如此地步,又怎麽會冷漠她這麽多年呢?看來還是‘女主武氏’謠言一事,才害了袁天罡父子。”
徐充容給妹妹徐巧使了一個眼色,徐巧端起桌子上的茶,將食指在茶水中點了一下,遞給了鄭賢妃:“鄭賢妃,能得皇上如此寵愛,是娘娘的福氣。”
此茶本是鄭賢妃的侍女小雲所泡,自是不被鄭賢妃懷疑。除此,鄭賢妃的心中對徐惠和徐巧兩姐妹也是很信任的,單單為了她與袁客師之事早就被這姐妹兩得知,也沒向皇上稟報,鄭賢妃也放下了在宮中不相信任何人的想法,相信了這兩姐妹。
鄭賢妃喝下了茶,不一會兒就暈了過去。下入茶中的僅僅是讓人暈睡的藥,並無毒性。
徐惠從衣袖中拿出了一根鋼繩,繞在鄭賢妃的脖子上。徐巧捂著鄭賢妃的嘴巴,以防鄭賢妃醒來喊叫。
沒多久,鄭賢妃就斷了氣。
徐惠在房中找到一塊布料,扯下一條,懸掛於房梁之上。兩姐妹再將鄭賢妃掛在了上麵,做成鄭賢妃懸梁自盡的假象。鄭賢妃的腳下還放著一個凳子,正好夠得著鄭賢妃的雙腳,再用手推倒。
緊接著,徐巧將幾本徐惠用鄭賢妃的筆跡所寫的《宮庭秘史》放在了房中的抽屜裏,在桌子上還放了一封謝罪書:“陛下,臣妾嫉妒您對武才人的專寵,才出此下策。臣妾深知罪孽深重,不求皇上原諒,隻求皇上能念在臣妾服侍您多年,寬恕臣妾的家人……”
隨後,徐惠和徐巧將門開了一個小縫隙,走出了房間,並對鄭賢妃的侍女小雲交代:“鄭賢妃想一個人靜一靜,先別去打擾。”
小雲是知道鄭賢妃與袁客師之間的事情的,也能明白鄭賢妃的難過,點了點頭,守在了門外。
直到吃飯的點兒,小雲在門外一直喊:“娘娘,吃飯了……”卻一直沒有動靜,才使得小雲著急的推開了門,發現了“懸梁自盡”的鄭賢妃,驚慌的大叫著:“娘娘……”
此事必然驚動李世民,李世民親自來查看了現場,看著這精心策劃的“自殺”,漏洞之少,除了鄭賢妃脖子上的勒痕,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自殺”。
徐惠心虛,借著曾經與鄭賢妃的交好,前來看鄭賢妃最後一麵。她站在一旁,細細的觀察著李世民的神情變化,心中忐忑不安。
武媚也在一旁,因為曾經鄭賢妃對她有救命之恩,一直心存感激,真心與之交好。聽聞鄭賢妃的死,傷心的到了現場。看到鄭賢妃的“謝罪書”,和抽屜裏找出來的《宮庭秘史》,心更痛了,心想著:“在這後宮之中,難道就沒有真情可言嗎?看似交好的姐妹,卻是人心隔肚皮。曾經還救我性命,轉過身,就又要害我九族性命。”
武媚臉色蒼白,身子發軟,被李世民扶著,摟入懷中:“媚兒,莫要傷心。朕知道你因什麽難過,媚兒心善,心地也單純,受了蒙蔽也是難免。”
武媚悄無聲息的流著淚,淚中更多的是感慨人情冷漠、人心叵測。
李世民明知鄭賢妃可能是被誣陷和殺害的,卻不想在明麵上追究下去,怕是結果會讓武媚更加心寒:“既然鄭賢妃已經畏罪自殺,此事就不再追究了。朕也不再追究鄭賢妃的族人之過。”
徐惠以為真的瞞過了李世民,心中踏實了許多,那放鬆的片刻神情,雖是短暫得可以不計,卻也落入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世民心想:“徐惠外表柔弱,內心剛強而陰毒。此次謠言風波未能如她所願,不知還會有什麽更為陰險的計謀?可她與武媚的姐妹友情,隻怕是媚兒心中身在後宮之中唯一的安慰了。”
後宮的嬪妃之中,韋貴妃與誰都交好;燕德妃本是武才人的堂姐,雖是交好,但表麵上卻並不張揚;楊昭儀雖是獨獨隻為武才人說情,表麵上也是不近不遠。這表麵上與武才人最為交好的,便是徐充容。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七月,李世民準備趁高麗困弊之時,於次年發兵三十萬滅亡高句麗,命強偉在劍南道(位於成都府)砍伐樹木修造戰船。
病重的房玄齡,雖到了生命垂危之際,心依然係著朝政之事,讓床邊的人將他扶起,寫了奏折,請求皇上以天下蒼生為重,停止征討高句麗。
李世民看了房玄齡的奏折,很是感動,次日去了房府探望。
在房府的大門口遇上正想出府的高陽公主,高陽公主可不希望皇上到房府的次數太過於頻繁,而察覺出她與辯機之間的事情:“父皇,您這到房府的次數也太過於頻繁了。君王如此待一個大臣,恐怕不太好吧?”
李世民微笑著搖了搖頭:“朕與房玄齡也不單單是君臣,朕的愛女還是他的兒媳。於私,是探望親戚;於公,房玄齡在病危之際,還在憂心國事,真的是很難得。出於何種原因,朕也應當多來看看。”
卻不知,李世民此次見到房玄齡,問過來給其看病的太醫,知道房玄齡已經來日不多。
於是,李世民這次離開房府後,每天都會抽空來探望房玄齡。
沒幾日,房玄齡就到了油盡燈枯之時。臨終之際,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房遺則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
忙於房玄齡之事,李世民也忽略了高陽公主與辯機不一樣的對視眼神。
而李治,自收到武媚的書信,心中就更加的難受。可他並沒有放棄,總是前來求助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也因此特別的關心武媚,而常常入宮探望武媚。這顯得武媚與高陽公主之間的情誼更好。
徐惠知道了高陽公主常常入宮找武媚的事情,起初還在想著是不是為了報仇之事,卻又總不見其效果,心中有些疑惑:“難不成高陽公主已經忘記了殺母之仇?”
為此,徐惠想著要與高陽公主再好好談談,在高陽公主見完了武媚,準備離宮之時,製造了一次“偶遇”:“高陽公主,真是好巧。”
高陽公主笑了笑:“徐充容,好久不見了。”
徐惠拉著高陽公主的手:“是啊!還以為高陽公主已經把我給忘記了。我那裏有父親托人送來的一些家鄉的特產,不如帶些迴去。我出宮也不方便,本就想送些給你的,正苦於沒有辦法,就遇上了你,可說是天意。”其實,是徐惠早就打聽到了高陽公主入宮找武媚,提前在高陽公主離宮的路上等著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徐惠與妹妹徐巧,侍女小環一同去了鄭賢妃所居的拾翠殿。
鄭賢妃正在發愁,見到徐充容,一改笑臉:“妹妹來了,請坐。”
鄭賢妃的侍女小雲急忙去倒茶。
徐充容不快不慢地走向鄭賢妃:“姐姐,這些也沒有外人,就不必把心中的苦埋藏起來了。”
鄭賢妃把房中的侍女都打發了出去,徐充容也讓小環退出了房間,房中就留下鄭賢妃、徐充容和其妹徐巧。
沒了旁人,鄭賢妃再也忍不住,竟然放聲的哭了起來:“嗚嗚……也不知道袁客師去哪裏了,是被人暗殺了,還是被皇上秘密抓了起來?”
徐充容安慰著鄭賢妃:“姐姐,袁天罡與袁客師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據說,袁天罡在家中設了靈堂,還聲稱是去年四月份就離世了,其子袁客師因喪父之痛,也失蹤了。這一切,不知道是袁天罡的脫身之計,還是皇上私下抓捕他們父子所用的掩人耳目之計?若是他們父子逃跑了,那也定是皇上知道了什麽,使得他們不得不逃走。若是被皇上秘密抓捕,還掩人耳目的使計,定是皇上知道了姐姐與袁客師的事情,為了皇家的顏麵而使計。姐姐,你如今的處境不佳啊!”
徐充容原本沒想那麽多,還是鄭賢妃提說起,才想到了袁天罡他們父子兩是被皇上秘密抓了起來。若當真如此,那可就糟糕了。徐充容分析給鄭賢妃聽,意在讓鄭賢妃心中恐懼,能自己了結了,那是更好。
誰知,鄭賢妃倒是很鎮靜,反而露出了微笑:“如果皇上知道了我與袁客師的事情,隻是秘密的處理了袁客師,卻不遷怒於我,連問上一句都沒有。那說明皇上心中有我,不願意懲罰我,雖因憤怒秘密處死了袁客師,卻在我的麵前還裝成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可見,皇上對我用心不淺。如此,我的處境還好,我的心中反有幾分愧疚,不應該做出對不起皇上的事情。”
這話讓徐充容很是惶恐,心想著:“隻怕並非如鄭賢妃所想。若皇上對鄭賢妃深情到了如此地步,又怎麽會冷漠她這麽多年呢?看來還是‘女主武氏’謠言一事,才害了袁天罡父子。”
徐充容給妹妹徐巧使了一個眼色,徐巧端起桌子上的茶,將食指在茶水中點了一下,遞給了鄭賢妃:“鄭賢妃,能得皇上如此寵愛,是娘娘的福氣。”
此茶本是鄭賢妃的侍女小雲所泡,自是不被鄭賢妃懷疑。除此,鄭賢妃的心中對徐惠和徐巧兩姐妹也是很信任的,單單為了她與袁客師之事早就被這姐妹兩得知,也沒向皇上稟報,鄭賢妃也放下了在宮中不相信任何人的想法,相信了這兩姐妹。
鄭賢妃喝下了茶,不一會兒就暈了過去。下入茶中的僅僅是讓人暈睡的藥,並無毒性。
徐惠從衣袖中拿出了一根鋼繩,繞在鄭賢妃的脖子上。徐巧捂著鄭賢妃的嘴巴,以防鄭賢妃醒來喊叫。
沒多久,鄭賢妃就斷了氣。
徐惠在房中找到一塊布料,扯下一條,懸掛於房梁之上。兩姐妹再將鄭賢妃掛在了上麵,做成鄭賢妃懸梁自盡的假象。鄭賢妃的腳下還放著一個凳子,正好夠得著鄭賢妃的雙腳,再用手推倒。
緊接著,徐巧將幾本徐惠用鄭賢妃的筆跡所寫的《宮庭秘史》放在了房中的抽屜裏,在桌子上還放了一封謝罪書:“陛下,臣妾嫉妒您對武才人的專寵,才出此下策。臣妾深知罪孽深重,不求皇上原諒,隻求皇上能念在臣妾服侍您多年,寬恕臣妾的家人……”
隨後,徐惠和徐巧將門開了一個小縫隙,走出了房間,並對鄭賢妃的侍女小雲交代:“鄭賢妃想一個人靜一靜,先別去打擾。”
小雲是知道鄭賢妃與袁客師之間的事情的,也能明白鄭賢妃的難過,點了點頭,守在了門外。
直到吃飯的點兒,小雲在門外一直喊:“娘娘,吃飯了……”卻一直沒有動靜,才使得小雲著急的推開了門,發現了“懸梁自盡”的鄭賢妃,驚慌的大叫著:“娘娘……”
此事必然驚動李世民,李世民親自來查看了現場,看著這精心策劃的“自殺”,漏洞之少,除了鄭賢妃脖子上的勒痕,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自殺”。
徐惠心虛,借著曾經與鄭賢妃的交好,前來看鄭賢妃最後一麵。她站在一旁,細細的觀察著李世民的神情變化,心中忐忑不安。
武媚也在一旁,因為曾經鄭賢妃對她有救命之恩,一直心存感激,真心與之交好。聽聞鄭賢妃的死,傷心的到了現場。看到鄭賢妃的“謝罪書”,和抽屜裏找出來的《宮庭秘史》,心更痛了,心想著:“在這後宮之中,難道就沒有真情可言嗎?看似交好的姐妹,卻是人心隔肚皮。曾經還救我性命,轉過身,就又要害我九族性命。”
武媚臉色蒼白,身子發軟,被李世民扶著,摟入懷中:“媚兒,莫要傷心。朕知道你因什麽難過,媚兒心善,心地也單純,受了蒙蔽也是難免。”
武媚悄無聲息的流著淚,淚中更多的是感慨人情冷漠、人心叵測。
李世民明知鄭賢妃可能是被誣陷和殺害的,卻不想在明麵上追究下去,怕是結果會讓武媚更加心寒:“既然鄭賢妃已經畏罪自殺,此事就不再追究了。朕也不再追究鄭賢妃的族人之過。”
徐惠以為真的瞞過了李世民,心中踏實了許多,那放鬆的片刻神情,雖是短暫得可以不計,卻也落入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世民心想:“徐惠外表柔弱,內心剛強而陰毒。此次謠言風波未能如她所願,不知還會有什麽更為陰險的計謀?可她與武媚的姐妹友情,隻怕是媚兒心中身在後宮之中唯一的安慰了。”
後宮的嬪妃之中,韋貴妃與誰都交好;燕德妃本是武才人的堂姐,雖是交好,但表麵上卻並不張揚;楊昭儀雖是獨獨隻為武才人說情,表麵上也是不近不遠。這表麵上與武才人最為交好的,便是徐充容。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七月,李世民準備趁高麗困弊之時,於次年發兵三十萬滅亡高句麗,命強偉在劍南道(位於成都府)砍伐樹木修造戰船。
病重的房玄齡,雖到了生命垂危之際,心依然係著朝政之事,讓床邊的人將他扶起,寫了奏折,請求皇上以天下蒼生為重,停止征討高句麗。
李世民看了房玄齡的奏折,很是感動,次日去了房府探望。
在房府的大門口遇上正想出府的高陽公主,高陽公主可不希望皇上到房府的次數太過於頻繁,而察覺出她與辯機之間的事情:“父皇,您這到房府的次數也太過於頻繁了。君王如此待一個大臣,恐怕不太好吧?”
李世民微笑著搖了搖頭:“朕與房玄齡也不單單是君臣,朕的愛女還是他的兒媳。於私,是探望親戚;於公,房玄齡在病危之際,還在憂心國事,真的是很難得。出於何種原因,朕也應當多來看看。”
卻不知,李世民此次見到房玄齡,問過來給其看病的太醫,知道房玄齡已經來日不多。
於是,李世民這次離開房府後,每天都會抽空來探望房玄齡。
沒幾日,房玄齡就到了油盡燈枯之時。臨終之際,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房遺則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
忙於房玄齡之事,李世民也忽略了高陽公主與辯機不一樣的對視眼神。
而李治,自收到武媚的書信,心中就更加的難受。可他並沒有放棄,總是前來求助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也因此特別的關心武媚,而常常入宮探望武媚。這顯得武媚與高陽公主之間的情誼更好。
徐惠知道了高陽公主常常入宮找武媚的事情,起初還在想著是不是為了報仇之事,卻又總不見其效果,心中有些疑惑:“難不成高陽公主已經忘記了殺母之仇?”
為此,徐惠想著要與高陽公主再好好談談,在高陽公主見完了武媚,準備離宮之時,製造了一次“偶遇”:“高陽公主,真是好巧。”
高陽公主笑了笑:“徐充容,好久不見了。”
徐惠拉著高陽公主的手:“是啊!還以為高陽公主已經把我給忘記了。我那裏有父親托人送來的一些家鄉的特產,不如帶些迴去。我出宮也不方便,本就想送些給你的,正苦於沒有辦法,就遇上了你,可說是天意。”其實,是徐惠早就打聽到了高陽公主入宮找武媚,提前在高陽公主離宮的路上等著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