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上,徐才人盡顯溫柔,還親自為李世民舞了一曲。
趁著徐才人獻舞之時,武媚在一旁幫徐才人討封:“陛下,徐才人才華出眾,舞姿也很美。奴婢近日要審理刺客一事,陛下何不加封徐才人,讓徐才人代奴婢伺候陛下?”
李世民笑了:“你做的事情,隻怕無人能代替。你是朕的侍女,也是朕的知音。你無權力之爭,便能讓朕對你說話時可隨心所欲。”
武媚道:“陛下,徐才人對陛下一往情深。她曾對奴婢講,願意與奴婢互換位置,做陛下身邊一個侍女,隻要能每日看到陛下,便能解相思之情。她也無權力之爭,隻想好好的伺候陛下於左右。”
李世民不作迴答。
武媚繼續講:“陛下,奴婢每日伺候於陛下身旁,確實有些疲憊。”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手:“看這意思,朕不答應,你不罷休啊!好吧,朕準了。”
等到徐才人獻舞完畢,李世民便宣布:“徐才人品德兼備,可升為正三品婕妤,準其每日於朕下朝後伺候於朕之左右。”
徐才人跪於地:“謝陛下隆恩。”
她的心中欣喜萬分,心想:“陛下總算是見到我的好了。”
次日,徐才人如願,早早的前去紫宸殿等著李世民下朝。
武媚拉著徐才人的手:“妹妹,以後就辛苦你了。有你在這裏,我這有空學武,調查刺客一事了。”
提到刺客,徐才人的心中依然不安,心想著:“我要如何去殺了那刺客呢?”
徐才人已經慢慢成熟,心中再不快,也會埋藏得很深,麵不改色:“姐姐,我對那刺客也很感興趣。什麽時候,妹妹能同你一起去看看那個刺客?”
武媚琢磨了一下,拍了拍徐才人的手:“妹妹,今日是你榮升婕妤,首次來紫宸殿伺候於陛下,不可怠慢。等過兩日,逢陛下閑暇,事情不多時,你再與我一同前去,如何?”
徐才人嘴上答應著,心中還是焦急萬分,她不知道影子何時便會把她招出來。
而此時,李默與宗承禮已經查出了一些事情。
這些,還要源於鄭昭媛的告密。
鄭昭媛見陰德妃失勢,害怕查出她曾經與陰德妃交好,牽連自身,故而揭發陰德妃,以求自保。
她尋到李默:“李侍衛,聽聞你在調查一個與武媚長得很相似的婢女的來曆。我倒是知道一些,不知道對你有無幫助?”
李默道:“鄭昭媛,您先講與卑職聽聽。”
鄭昭媛道:“我曾經在陰德妃的住處見過一個與武媚相貌相似之人,隻是見過一眼,印象不深,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
沿著這條線索,李默和宗承禮查到了影子的來曆,並將一切告訴了武媚。
武媚來到牢房,望著影子:“影子,你為何取這樣一個名字?”
影子自知武媚已經將她的來曆調查清楚,卻還想著為陰德妃開脫罪名:“一切都是奴婢私做主張,與陰德妃無關。”
武媚走近影子:“陰德妃已經在你招認之前就被陛下賜死了。你應該知道,齊王李祐謀反,已經牽扯到了陰德妃。就算沒有其他的事情,她也沒有活路了。”
影子聽到這話,淚流滿麵:“主人,奴婢這就去陪您。”
話盡,影子欲咬舌自盡,被看守侍衛阻止。
武媚狂笑:“哈哈哈……你是愚忠。且不說你死了也不能讓陰德妃活過來,先說說你所效忠之人,雖有救你,又為你報仇之恩德,卻也讓你變成了她的殺人工具。你所殺之人的仇,又找誰去報呢?你的主人,欲謀反,禍害大唐江山,事必禍及百姓。有多少人頭因為齊王李祐的謀反而掉了腦袋,你可知道?你所忠之人若是真善之人,何故讓那麽多的無辜之人丟了性命?她給你的小善,又讓你做了多少大惡之事呢?”
影子被侍衛堵住了嘴巴,說不出話來,隻能瞪著眼睛看著武媚。
武媚繼續講:“今日,我若給你生還的機會,可也算是一種恩德?你會報恩嗎?”
影子聽得有些糊塗,沒有任何的表示。
武媚微笑著:“你應該知道,你犯的是死罪。但我有辦法讓你有生還的機會。你不用急著迴答我,我給你時間考慮。”
隨後,武媚將審查的結果稟報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點兒也不意外,但卻想借此獎賞武媚:“媚兒厲害啊!如今陰德妃已死,德妃之位便空了出來。朕欲封你做德妃,如何?”
這是李世民的顧慮,那日,他聽說宗承禮曾向武媚表白,心中始終不安,想著武媚是他的一個侍衛,自然會有對武媚傾心之人向之表白,他要重新冊封武媚為妃,以告訴宮中所有的人,武媚是他的女人,打消其他人的奢望。
武媚跪於地上:“陛下,奴婢不想做德妃。”
李世民拉起武媚,在耳朵旁講:“你放心,朕會遵守承諾,就算是封你做了德妃,也不會動你。”
武媚低著頭,小聲的說:“但奴婢做一個侍女,心中更踏實。若陛下想要獎賞,可將奴婢的堂姐燕賢妃升為德妃。此次能讓奴婢查清事實真相,鄭昭媛也是有功的。”
李世民歎息著:“哎,好吧,朕說過不強求於你。朕便封燕賢妃為德妃,鄭昭媛為賢妃。”
武媚再次跪下:“奴婢替燕德妃和鄭賢妃感謝陛下的厚愛。”
在一旁的徐才人一直心中忐忑不安,一為影子是否招出了她,二為皇上竟然想封武媚為德妃一事。
徐才人有些想不明白,武媚為何會拒絕冊封。列為四妃之中,那是何等的榮耀。
貞觀十八年(644年)正月二十七日,李世民帶著高陽公主、巴陵公主、武媚、徐才人、鄭賢妃、燕德妃去了驪山湯泉宮。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東西綿亙25公裏,南北寬約13.7公裏,山上鬆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這裏的溫泉很有名,李世民在這裏建的湯泉宮,也是為了溫泉在此。
周、秦、漢、唐以來,這裏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裏“煉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曆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
雖說李世民並沒有表現出曾因為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讓他發現了李默與宗承禮對武媚的情懷有多在意,但他的心裏卻從那日便多少有些不安。
他自問幾年來,對武媚可說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卻始終被武媚拒絕。他覺得,連大唐的江山他都能征服,何以征服不了一個年輕女子的心?
就算是日久生情,他與武媚天天在一起,也是讓武媚對他的為人有了足夠的了解。他自信,他擁有著足夠的魅力。他曾經讓恨他入骨的女人主動的投入了他的懷抱,為何不能將無仇恨之心的武媚所打動?
他開始取消了李默與宗承禮繼續教武媚武功的事情,並時常親自教武媚習武。
他也開始注視著李默與宗承禮看著武媚的眼神。
他甚至於開始暗地裏調查李默與宗承禮的來曆。
這一夜,他拉著武媚在一從林處,讓侍衛於四圍警戒:“媚兒,朕問你,這幾年,朕待你如何?”
武媚如實迴答:“關懷備至,如兄如父如友。”
李世民氣得是圍著武媚轉了一圈:“朕就沒有讓你感覺到是一個可以托付終生的男人嗎?”
武媚一語不發。
李世民開門見山:“李默,原名李文武,左衛府中郎將李君羨之五子。於你搬家到長安時,在私塾相識。他對你一往情深,在你入宮之後,便入宮就職侍衛。”
武媚驚訝:“陛下,奴婢與李侍衛是清白的。”
李世民繼續講:“這個朕明白。你入宮不久,他便入宮。那時,你依然是完封之身,朕相信你們沒有背著朕做出什麽越禮之事。然,宗承禮的來曆,你可知道?”
武媚搖了搖頭:“奴婢不知。”
李世民冷笑了一聲:“嗬……想必你也不知道。若不是為了你,朕還不會詳細調查他的來曆。宗承禮,原名李承宗,是朕大哥李建成的長子。朕曾記得跟你講過,史書上所記載的他早卒,乃是朕故意而為之,是希望他能好好的活著。可他卻在外營私結黨,糾集江湖人士,創建了一個毗沙門會。‘毗沙門’本是大哥的字號,若不是這個名字,朕也聯想不到宗承禮與大哥是什麽關係。大哥之死本就是朕心中一痛,才會於貞觀十六年(642年)追贈他為皇太子。看來這個宗承禮是帶著複仇的目的入宮的。”
武媚聽後著急:“陛下既然已經知道他的身份,為何還把他留在身邊?太危險了。”
李世民聽到此話,高興了:“看來媚兒還是關心朕的安危。”
武媚道:“陛下的安危,係著天下百姓。不管出於這些年與陛下相處的情份,還是從大義上講,奴婢都不希望陛下有什麽危險。”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趁著徐才人獻舞之時,武媚在一旁幫徐才人討封:“陛下,徐才人才華出眾,舞姿也很美。奴婢近日要審理刺客一事,陛下何不加封徐才人,讓徐才人代奴婢伺候陛下?”
李世民笑了:“你做的事情,隻怕無人能代替。你是朕的侍女,也是朕的知音。你無權力之爭,便能讓朕對你說話時可隨心所欲。”
武媚道:“陛下,徐才人對陛下一往情深。她曾對奴婢講,願意與奴婢互換位置,做陛下身邊一個侍女,隻要能每日看到陛下,便能解相思之情。她也無權力之爭,隻想好好的伺候陛下於左右。”
李世民不作迴答。
武媚繼續講:“陛下,奴婢每日伺候於陛下身旁,確實有些疲憊。”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手:“看這意思,朕不答應,你不罷休啊!好吧,朕準了。”
等到徐才人獻舞完畢,李世民便宣布:“徐才人品德兼備,可升為正三品婕妤,準其每日於朕下朝後伺候於朕之左右。”
徐才人跪於地:“謝陛下隆恩。”
她的心中欣喜萬分,心想:“陛下總算是見到我的好了。”
次日,徐才人如願,早早的前去紫宸殿等著李世民下朝。
武媚拉著徐才人的手:“妹妹,以後就辛苦你了。有你在這裏,我這有空學武,調查刺客一事了。”
提到刺客,徐才人的心中依然不安,心想著:“我要如何去殺了那刺客呢?”
徐才人已經慢慢成熟,心中再不快,也會埋藏得很深,麵不改色:“姐姐,我對那刺客也很感興趣。什麽時候,妹妹能同你一起去看看那個刺客?”
武媚琢磨了一下,拍了拍徐才人的手:“妹妹,今日是你榮升婕妤,首次來紫宸殿伺候於陛下,不可怠慢。等過兩日,逢陛下閑暇,事情不多時,你再與我一同前去,如何?”
徐才人嘴上答應著,心中還是焦急萬分,她不知道影子何時便會把她招出來。
而此時,李默與宗承禮已經查出了一些事情。
這些,還要源於鄭昭媛的告密。
鄭昭媛見陰德妃失勢,害怕查出她曾經與陰德妃交好,牽連自身,故而揭發陰德妃,以求自保。
她尋到李默:“李侍衛,聽聞你在調查一個與武媚長得很相似的婢女的來曆。我倒是知道一些,不知道對你有無幫助?”
李默道:“鄭昭媛,您先講與卑職聽聽。”
鄭昭媛道:“我曾經在陰德妃的住處見過一個與武媚相貌相似之人,隻是見過一眼,印象不深,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
沿著這條線索,李默和宗承禮查到了影子的來曆,並將一切告訴了武媚。
武媚來到牢房,望著影子:“影子,你為何取這樣一個名字?”
影子自知武媚已經將她的來曆調查清楚,卻還想著為陰德妃開脫罪名:“一切都是奴婢私做主張,與陰德妃無關。”
武媚走近影子:“陰德妃已經在你招認之前就被陛下賜死了。你應該知道,齊王李祐謀反,已經牽扯到了陰德妃。就算沒有其他的事情,她也沒有活路了。”
影子聽到這話,淚流滿麵:“主人,奴婢這就去陪您。”
話盡,影子欲咬舌自盡,被看守侍衛阻止。
武媚狂笑:“哈哈哈……你是愚忠。且不說你死了也不能讓陰德妃活過來,先說說你所效忠之人,雖有救你,又為你報仇之恩德,卻也讓你變成了她的殺人工具。你所殺之人的仇,又找誰去報呢?你的主人,欲謀反,禍害大唐江山,事必禍及百姓。有多少人頭因為齊王李祐的謀反而掉了腦袋,你可知道?你所忠之人若是真善之人,何故讓那麽多的無辜之人丟了性命?她給你的小善,又讓你做了多少大惡之事呢?”
影子被侍衛堵住了嘴巴,說不出話來,隻能瞪著眼睛看著武媚。
武媚繼續講:“今日,我若給你生還的機會,可也算是一種恩德?你會報恩嗎?”
影子聽得有些糊塗,沒有任何的表示。
武媚微笑著:“你應該知道,你犯的是死罪。但我有辦法讓你有生還的機會。你不用急著迴答我,我給你時間考慮。”
隨後,武媚將審查的結果稟報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點兒也不意外,但卻想借此獎賞武媚:“媚兒厲害啊!如今陰德妃已死,德妃之位便空了出來。朕欲封你做德妃,如何?”
這是李世民的顧慮,那日,他聽說宗承禮曾向武媚表白,心中始終不安,想著武媚是他的一個侍衛,自然會有對武媚傾心之人向之表白,他要重新冊封武媚為妃,以告訴宮中所有的人,武媚是他的女人,打消其他人的奢望。
武媚跪於地上:“陛下,奴婢不想做德妃。”
李世民拉起武媚,在耳朵旁講:“你放心,朕會遵守承諾,就算是封你做了德妃,也不會動你。”
武媚低著頭,小聲的說:“但奴婢做一個侍女,心中更踏實。若陛下想要獎賞,可將奴婢的堂姐燕賢妃升為德妃。此次能讓奴婢查清事實真相,鄭昭媛也是有功的。”
李世民歎息著:“哎,好吧,朕說過不強求於你。朕便封燕賢妃為德妃,鄭昭媛為賢妃。”
武媚再次跪下:“奴婢替燕德妃和鄭賢妃感謝陛下的厚愛。”
在一旁的徐才人一直心中忐忑不安,一為影子是否招出了她,二為皇上竟然想封武媚為德妃一事。
徐才人有些想不明白,武媚為何會拒絕冊封。列為四妃之中,那是何等的榮耀。
貞觀十八年(644年)正月二十七日,李世民帶著高陽公主、巴陵公主、武媚、徐才人、鄭賢妃、燕德妃去了驪山湯泉宮。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東西綿亙25公裏,南北寬約13.7公裏,山上鬆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這裏的溫泉很有名,李世民在這裏建的湯泉宮,也是為了溫泉在此。
周、秦、漢、唐以來,這裏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裏“煉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曆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
雖說李世民並沒有表現出曾因為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讓他發現了李默與宗承禮對武媚的情懷有多在意,但他的心裏卻從那日便多少有些不安。
他自問幾年來,對武媚可說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卻始終被武媚拒絕。他覺得,連大唐的江山他都能征服,何以征服不了一個年輕女子的心?
就算是日久生情,他與武媚天天在一起,也是讓武媚對他的為人有了足夠的了解。他自信,他擁有著足夠的魅力。他曾經讓恨他入骨的女人主動的投入了他的懷抱,為何不能將無仇恨之心的武媚所打動?
他開始取消了李默與宗承禮繼續教武媚武功的事情,並時常親自教武媚習武。
他也開始注視著李默與宗承禮看著武媚的眼神。
他甚至於開始暗地裏調查李默與宗承禮的來曆。
這一夜,他拉著武媚在一從林處,讓侍衛於四圍警戒:“媚兒,朕問你,這幾年,朕待你如何?”
武媚如實迴答:“關懷備至,如兄如父如友。”
李世民氣得是圍著武媚轉了一圈:“朕就沒有讓你感覺到是一個可以托付終生的男人嗎?”
武媚一語不發。
李世民開門見山:“李默,原名李文武,左衛府中郎將李君羨之五子。於你搬家到長安時,在私塾相識。他對你一往情深,在你入宮之後,便入宮就職侍衛。”
武媚驚訝:“陛下,奴婢與李侍衛是清白的。”
李世民繼續講:“這個朕明白。你入宮不久,他便入宮。那時,你依然是完封之身,朕相信你們沒有背著朕做出什麽越禮之事。然,宗承禮的來曆,你可知道?”
武媚搖了搖頭:“奴婢不知。”
李世民冷笑了一聲:“嗬……想必你也不知道。若不是為了你,朕還不會詳細調查他的來曆。宗承禮,原名李承宗,是朕大哥李建成的長子。朕曾記得跟你講過,史書上所記載的他早卒,乃是朕故意而為之,是希望他能好好的活著。可他卻在外營私結黨,糾集江湖人士,創建了一個毗沙門會。‘毗沙門’本是大哥的字號,若不是這個名字,朕也聯想不到宗承禮與大哥是什麽關係。大哥之死本就是朕心中一痛,才會於貞觀十六年(642年)追贈他為皇太子。看來這個宗承禮是帶著複仇的目的入宮的。”
武媚聽後著急:“陛下既然已經知道他的身份,為何還把他留在身邊?太危險了。”
李世民聽到此話,高興了:“看來媚兒還是關心朕的安危。”
武媚道:“陛下的安危,係著天下百姓。不管出於這些年與陛下相處的情份,還是從大義上講,奴婢都不希望陛下有什麽危險。”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