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處理完政事,依不忘要帶著武媚去品味他營造的浪漫。
夜裏,滿天繁星時,李世民讓武媚牽著獅子驄,兩人坐在馬上,漫步在河邊,王伏勝、劉公公、李默、李治、晉陽公主,還有一些保護李世民安全的衛士跟隨在後麵。
李世民什麽都不說,隻是靜靜的陪著武媚。
到了一處草坪,李世民下馬,把武媚抱了下來,兩人背靠背的坐著,仰望著天空。
李世民問:“美嗎?”
武媚答:“很美。看著空曠的天空,點點星光閃爍,能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
李世民把王伏勝叫了過來:“王公公,來,把耳朵拿過來,朕有事私下和你說。”
王伏勝跪下來附耳在李世民的嘴邊。
李世民小聲的跟王伏勝說了幾句話,王伏勝起身便離去了。
武媚感覺到好奇:“搞那麽神秘。”
李世民道:“有的事情不能大聲講。”
武媚笑了笑:“好吧,奴婢也不問了。”
李默遠遠的看著,感覺到武媚的心似乎已經全部被李世民所俘虜,心中暗自傷神。
李治與晉陽公主閑聊著,卻不時的向武媚看去。
晉陽公主突然在李治的耳朵旁大聲的說:“喂……”
把李治嚇了一大跳:“十九妹戲弄我?看我怎麽收拾你。”
李治伸手去撓晉陽公主的癢癢肉,晉陽公主逃跑著,迴避著,李治在後麵追趕著,一片嬉笑聲。
李世民和武媚就坐在地上看著。
武媚心想:“啥時候我能有一個家,與自己心愛的人看著孩子們的打鬧,那應該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等到夜深了,李世民牽著武媚的手迴到行宮,獅子驄就跟在他們的後麵。
李世民是把武媚送到了房間裏。
當打開房間,武媚很是吃驚的看著滿屋子的螢火蟲:“好漂亮。”
李世民雙手放在武媚的肩膀上:“朕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送給你了。”
武媚感動著,微笑著:“謝謝陛下。”
李世民想低頭去吻武媚,武媚本能的躲開了。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肩膀:“夜深了,休息吧!”
說完,李世民轉身離開。
武媚心想著:“你確實是一個很獨特的男人,做為君王,你憂國憂民。做為男人,你還有著一顆懂得浪漫的心。可是,你隻要動動嘴皮子,便能給任何女人一個驚喜。而王伏勝所做出的犧牲,卻不是任何一個男人能做到的。”
她的內心很糾結,她想彌補王伏勝,卻又給不了王伏勝什麽。她想讓李默不再等她,卻又趕不走李默。她想讓李世民別再對她那麽好,卻又無法去命令一個君王。她總是會不自控的想起李治,卻又無法在李世民對她還念念不忘時,去勾引李世民的兒子。
她覺得所有的路都是死路,沒有出口。她的內心很痛苦,不停的掙紮,卻又像是蒼穹裏的孤星,懸在半空中,在黑暗裏找不到方向。
李治遠遠的看著武媚房間的方向,從亮燈看到熄燈,他才迴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李默總是在忙完了,看著武媚已經熄了燈的房間,愣愣的發呆。
而武媚,總是在熄燈以後,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感覺時間很漫長,漫長到怎麽數羊也看不到天亮的感覺。
唯有王伏勝,每天看著李世民對武媚都很好,心中很是高興,晚上睡得也很踏實。
此時已經是秋季,西突厥沙缽羅葉護可汗多次派使節進獻貢品。
李世民令左領軍將軍張大師持旌節就其已得名位立沙缽羅葉護為可汗,賜給鼓和大旗。又命令使者多帶著金銀財物,在沿途經過的各國購買好馬。
他時常見武媚獨自與獅子驄說話,以為武媚很喜歡馬,才有此打算。
卻不知,武媚是無法將心中的苦楚說給任何人聽,隻好時常把心裏的話悄悄的講給獅子驄聽。
魏征勸諫說:“可汗的位置未確定下來,卻先去買馬,他們必然認為陛下的誌趣隻在買馬,立可汗隻是虛名。立了可汗,他們必會感恩戴德;如果沒有立可汗,他們的怨恨必然深。各國聽說這件事,也會輕視我大唐。買馬也許買不成,即使買成也並非好事。如果能使西突厥安定,那麽各國的好馬,不用買,隻需將陛下喜歡好馬的事情傳出去,他們自然會送上門來,以向我大唐示好。而且所送之馬,必是他們精心挑選的好馬。”
李世民覺得很有道理,這才停止了買馬的事情。
可他卻並沒有真正的罷手,江山要,美人的心也要。他私下裏跟王伏勝說:“王公公,找幾個人,帶上金銀細軟,扮作是商人,去邊境小國尋找好馬。”
王伏勝不解:“陛下為何不等各國使臣自己將馬送來?”
李世民笑了笑:“朕隻是想早點兒給媚兒再添幾匹好馬,使臣們送來的馬,朕讓武媚去挑選,多有不當之處。她現在必定隻是朕的一個侍女。”
王伏勝更不解了:“那陛下為何不封武侍女做嬪妃呢?”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也許還得過些時日,朕早晚還得封她做朕的嬪妃。”
王伏勝帶著疑惑去尋找買馬的人,心想:“這皇上和武媚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平日裏看著很是恩愛,為何卻遲遲沒有一個正當的名份呢?好在皇上一直都對武媚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八月份(641年),李世民曾經派去出使高句麗國的職方郎中陳大德返迴了長安,給李世民上表請求出征高句麗。
陳大德在奏折中說道,在高句麗有很多的中原人,皆是隋末東征時留在高句麗的,幾乎占據了當地人的一半。那些中原人聚集在高句麗的城郊野外,見到他個個熱淚盈眶。而且,高句麗聽說高昌已亡,大為驚恐。此時是出征高句麗的好時候,定會因高句麗的士氣低下而取勝。
李世民確實有攻打高句麗的想法,隻是自己的兒子的事情還沒能妥善的處理,心裏很是猶豫。
武媚看出了李世民的憂鬱:“陛下,中原的百姓必然要救。隻是,此刻的燃眉之急是朝廷內部的安穩。看似平靜的表麵,卻暗藏著波濤洶湧。”
李世民歎息著:“是啊,想當年,朕又何嚐不是這樣走過來的。隻是朕如今很是後悔當年殺死了大哥和四弟。不管怎麽說,那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能忘記兒時的情懷?”
武媚笑了笑:“陛下,帝王之家就沒有親情了嗎?同樣是血肉之軀,心也是熱的。但已經過去的事情,自責也用處不大,徒添煩惱。陛下若能吸取當年的經驗,保全您的兒子們,也算是能將功補過了。”
李世民突覺心中一痛,把手拍在了桌子上:“哎!如果換成是現在發生了當年的事情,朕定不會那麽狠心。”
李世民在陳大德的奏折上迴複著:高句麗本來是漢武帝所設四郡,大唐發動數萬兵力攻打遼東,高句麗必然要傾國相救,另派水師出東萊,從海道直驅平壤,水陸合圍,攻取高句麗並不難。然關東一帶州縣凋疲,尚未複原,朕不想再疲勞百姓。
他想著在高句麗受苦的中原人,心中不快,下詔要去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區南約2公裏處的龍門)狩獵,以釋放情緒。
伊闕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這裏鬆柏蒼翠,寺院林立,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蕩漾。
這裏的龍門石窟,更是舉世聞名,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
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裏,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造像10萬餘尊。
在李世民的貞觀年間,還在繼續建造,但也是當時的一大景點。
龍門山色也因此位於洛陽八景之首。
李世民帶著武媚參觀了龍門石窟,以及山上的寺廟。
隨後,二人同騎獅子驄狩獵。李世民握著武媚的手,教武媚如何使用弓箭射殺獵物。
狩獵的時候,李默時常想著找機會殺了李世民。卻又見武媚一直與李世民在一起,很難下手,終是放棄了刺殺。
但他的心中並沒有放棄想要殺了李世民的那個念頭。
在他認為,李世民不給武媚名份,卻又顯得十分的曖昧,純屬是在玩弄武媚。他甚至在想:“就算武媚永遠都不接受我,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被一個男人玩弄。哪怕那個男人是君王也不行,我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把你從火坑裏救出來。”
狩獵結束,李世民巡幸了嵩陽縣(今登封市西南潁陽鎮潁陽村),還與武媚穿著便裝去暗訪了百姓們的生活狀態。
於十月十三日(641年),李世民結束了出巡,下命迴長安。
都準備著要出發了,卻收到緊急軍情。
薛延陀真珠可汗聽說李世民想要東去泰山行封禪禮,對他的下屬說:“大唐天子去泰山封禪,護衛勢必都會跟隨前往,邊境地區必然空虛,我乘此時機攻取思摩,定會勢如破竹。”
於是他命自己的兒子大度設征發同羅、仆骨、迴紇、等族兵馬,總計二十萬人,渡過漠南,屯兵在白道川(,北去陰山八十裏,南去通漠長城百裏),據守善陽嶺(崇義縣城南郊1公裏),襲擊突厥。
俟利可汗抵擋不住,率領本部落進入長城,守住朔州(山西省西北部),派使者向唐告急。
李世民命令營州都督張儉率領本部騎兵以及奚、契丹族兵馬進通薛延陀(北方古代民族,居於漠北,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東部邊境;任命兵部尚書李世為朔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六萬,包括一千二百名騎兵,駐紮在羽方城;任命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四萬,騎兵五千,駐紮在靈武(今寧夏迴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任命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領兵一萬七千人,為慶州道行軍總管,出兵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任命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出擊薛延陀西部。
將領們辭行的時候,李世民囑咐著:“薛延陀過沙漠南下,行程幾千裏,早已經兵困馬乏。用兵之道,在於見勢而為之。有利則進,無利則退。探馬已報,他們糧草已經不足。你們應當與敵互成犄角之勢,無需立刻出擊。等到他們撤退之時,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大破敵軍。要以最少的傷亡,獲得最大的勝利。”
武媚在一旁聽著,心想:“皇上還是個用兵的好手。如此優秀的男人,我為什麽沒有動心呢?”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夜裏,滿天繁星時,李世民讓武媚牽著獅子驄,兩人坐在馬上,漫步在河邊,王伏勝、劉公公、李默、李治、晉陽公主,還有一些保護李世民安全的衛士跟隨在後麵。
李世民什麽都不說,隻是靜靜的陪著武媚。
到了一處草坪,李世民下馬,把武媚抱了下來,兩人背靠背的坐著,仰望著天空。
李世民問:“美嗎?”
武媚答:“很美。看著空曠的天空,點點星光閃爍,能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
李世民把王伏勝叫了過來:“王公公,來,把耳朵拿過來,朕有事私下和你說。”
王伏勝跪下來附耳在李世民的嘴邊。
李世民小聲的跟王伏勝說了幾句話,王伏勝起身便離去了。
武媚感覺到好奇:“搞那麽神秘。”
李世民道:“有的事情不能大聲講。”
武媚笑了笑:“好吧,奴婢也不問了。”
李默遠遠的看著,感覺到武媚的心似乎已經全部被李世民所俘虜,心中暗自傷神。
李治與晉陽公主閑聊著,卻不時的向武媚看去。
晉陽公主突然在李治的耳朵旁大聲的說:“喂……”
把李治嚇了一大跳:“十九妹戲弄我?看我怎麽收拾你。”
李治伸手去撓晉陽公主的癢癢肉,晉陽公主逃跑著,迴避著,李治在後麵追趕著,一片嬉笑聲。
李世民和武媚就坐在地上看著。
武媚心想:“啥時候我能有一個家,與自己心愛的人看著孩子們的打鬧,那應該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等到夜深了,李世民牽著武媚的手迴到行宮,獅子驄就跟在他們的後麵。
李世民是把武媚送到了房間裏。
當打開房間,武媚很是吃驚的看著滿屋子的螢火蟲:“好漂亮。”
李世民雙手放在武媚的肩膀上:“朕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送給你了。”
武媚感動著,微笑著:“謝謝陛下。”
李世民想低頭去吻武媚,武媚本能的躲開了。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肩膀:“夜深了,休息吧!”
說完,李世民轉身離開。
武媚心想著:“你確實是一個很獨特的男人,做為君王,你憂國憂民。做為男人,你還有著一顆懂得浪漫的心。可是,你隻要動動嘴皮子,便能給任何女人一個驚喜。而王伏勝所做出的犧牲,卻不是任何一個男人能做到的。”
她的內心很糾結,她想彌補王伏勝,卻又給不了王伏勝什麽。她想讓李默不再等她,卻又趕不走李默。她想讓李世民別再對她那麽好,卻又無法去命令一個君王。她總是會不自控的想起李治,卻又無法在李世民對她還念念不忘時,去勾引李世民的兒子。
她覺得所有的路都是死路,沒有出口。她的內心很痛苦,不停的掙紮,卻又像是蒼穹裏的孤星,懸在半空中,在黑暗裏找不到方向。
李治遠遠的看著武媚房間的方向,從亮燈看到熄燈,他才迴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李默總是在忙完了,看著武媚已經熄了燈的房間,愣愣的發呆。
而武媚,總是在熄燈以後,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感覺時間很漫長,漫長到怎麽數羊也看不到天亮的感覺。
唯有王伏勝,每天看著李世民對武媚都很好,心中很是高興,晚上睡得也很踏實。
此時已經是秋季,西突厥沙缽羅葉護可汗多次派使節進獻貢品。
李世民令左領軍將軍張大師持旌節就其已得名位立沙缽羅葉護為可汗,賜給鼓和大旗。又命令使者多帶著金銀財物,在沿途經過的各國購買好馬。
他時常見武媚獨自與獅子驄說話,以為武媚很喜歡馬,才有此打算。
卻不知,武媚是無法將心中的苦楚說給任何人聽,隻好時常把心裏的話悄悄的講給獅子驄聽。
魏征勸諫說:“可汗的位置未確定下來,卻先去買馬,他們必然認為陛下的誌趣隻在買馬,立可汗隻是虛名。立了可汗,他們必會感恩戴德;如果沒有立可汗,他們的怨恨必然深。各國聽說這件事,也會輕視我大唐。買馬也許買不成,即使買成也並非好事。如果能使西突厥安定,那麽各國的好馬,不用買,隻需將陛下喜歡好馬的事情傳出去,他們自然會送上門來,以向我大唐示好。而且所送之馬,必是他們精心挑選的好馬。”
李世民覺得很有道理,這才停止了買馬的事情。
可他卻並沒有真正的罷手,江山要,美人的心也要。他私下裏跟王伏勝說:“王公公,找幾個人,帶上金銀細軟,扮作是商人,去邊境小國尋找好馬。”
王伏勝不解:“陛下為何不等各國使臣自己將馬送來?”
李世民笑了笑:“朕隻是想早點兒給媚兒再添幾匹好馬,使臣們送來的馬,朕讓武媚去挑選,多有不當之處。她現在必定隻是朕的一個侍女。”
王伏勝更不解了:“那陛下為何不封武侍女做嬪妃呢?”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也許還得過些時日,朕早晚還得封她做朕的嬪妃。”
王伏勝帶著疑惑去尋找買馬的人,心想:“這皇上和武媚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平日裏看著很是恩愛,為何卻遲遲沒有一個正當的名份呢?好在皇上一直都對武媚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八月份(641年),李世民曾經派去出使高句麗國的職方郎中陳大德返迴了長安,給李世民上表請求出征高句麗。
陳大德在奏折中說道,在高句麗有很多的中原人,皆是隋末東征時留在高句麗的,幾乎占據了當地人的一半。那些中原人聚集在高句麗的城郊野外,見到他個個熱淚盈眶。而且,高句麗聽說高昌已亡,大為驚恐。此時是出征高句麗的好時候,定會因高句麗的士氣低下而取勝。
李世民確實有攻打高句麗的想法,隻是自己的兒子的事情還沒能妥善的處理,心裏很是猶豫。
武媚看出了李世民的憂鬱:“陛下,中原的百姓必然要救。隻是,此刻的燃眉之急是朝廷內部的安穩。看似平靜的表麵,卻暗藏著波濤洶湧。”
李世民歎息著:“是啊,想當年,朕又何嚐不是這樣走過來的。隻是朕如今很是後悔當年殺死了大哥和四弟。不管怎麽說,那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能忘記兒時的情懷?”
武媚笑了笑:“陛下,帝王之家就沒有親情了嗎?同樣是血肉之軀,心也是熱的。但已經過去的事情,自責也用處不大,徒添煩惱。陛下若能吸取當年的經驗,保全您的兒子們,也算是能將功補過了。”
李世民突覺心中一痛,把手拍在了桌子上:“哎!如果換成是現在發生了當年的事情,朕定不會那麽狠心。”
李世民在陳大德的奏折上迴複著:高句麗本來是漢武帝所設四郡,大唐發動數萬兵力攻打遼東,高句麗必然要傾國相救,另派水師出東萊,從海道直驅平壤,水陸合圍,攻取高句麗並不難。然關東一帶州縣凋疲,尚未複原,朕不想再疲勞百姓。
他想著在高句麗受苦的中原人,心中不快,下詔要去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區南約2公裏處的龍門)狩獵,以釋放情緒。
伊闕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這裏鬆柏蒼翠,寺院林立,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蕩漾。
這裏的龍門石窟,更是舉世聞名,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
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裏,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造像10萬餘尊。
在李世民的貞觀年間,還在繼續建造,但也是當時的一大景點。
龍門山色也因此位於洛陽八景之首。
李世民帶著武媚參觀了龍門石窟,以及山上的寺廟。
隨後,二人同騎獅子驄狩獵。李世民握著武媚的手,教武媚如何使用弓箭射殺獵物。
狩獵的時候,李默時常想著找機會殺了李世民。卻又見武媚一直與李世民在一起,很難下手,終是放棄了刺殺。
但他的心中並沒有放棄想要殺了李世民的那個念頭。
在他認為,李世民不給武媚名份,卻又顯得十分的曖昧,純屬是在玩弄武媚。他甚至在想:“就算武媚永遠都不接受我,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被一個男人玩弄。哪怕那個男人是君王也不行,我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把你從火坑裏救出來。”
狩獵結束,李世民巡幸了嵩陽縣(今登封市西南潁陽鎮潁陽村),還與武媚穿著便裝去暗訪了百姓們的生活狀態。
於十月十三日(641年),李世民結束了出巡,下命迴長安。
都準備著要出發了,卻收到緊急軍情。
薛延陀真珠可汗聽說李世民想要東去泰山行封禪禮,對他的下屬說:“大唐天子去泰山封禪,護衛勢必都會跟隨前往,邊境地區必然空虛,我乘此時機攻取思摩,定會勢如破竹。”
於是他命自己的兒子大度設征發同羅、仆骨、迴紇、等族兵馬,總計二十萬人,渡過漠南,屯兵在白道川(,北去陰山八十裏,南去通漠長城百裏),據守善陽嶺(崇義縣城南郊1公裏),襲擊突厥。
俟利可汗抵擋不住,率領本部落進入長城,守住朔州(山西省西北部),派使者向唐告急。
李世民命令營州都督張儉率領本部騎兵以及奚、契丹族兵馬進通薛延陀(北方古代民族,居於漠北,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東部邊境;任命兵部尚書李世為朔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六萬,包括一千二百名騎兵,駐紮在羽方城;任命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四萬,騎兵五千,駐紮在靈武(今寧夏迴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任命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領兵一萬七千人,為慶州道行軍總管,出兵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任命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出擊薛延陀西部。
將領們辭行的時候,李世民囑咐著:“薛延陀過沙漠南下,行程幾千裏,早已經兵困馬乏。用兵之道,在於見勢而為之。有利則進,無利則退。探馬已報,他們糧草已經不足。你們應當與敵互成犄角之勢,無需立刻出擊。等到他們撤退之時,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大破敵軍。要以最少的傷亡,獲得最大的勝利。”
武媚在一旁聽著,心想:“皇上還是個用兵的好手。如此優秀的男人,我為什麽沒有動心呢?”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