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賈赦的舉動震驚朝野,兼心係黛玉,故衛若蘭近來十分關注榮國府,亦知鳳姐生子、賈璉拒娶、勸諫賈赦等事,聞得薛蟠遭劫之後血本無歸,采買東西假裝販貨迴京,便知是柳湘蓮的命運發生變化所致,在書稿中薛蟠曾遭此劫,為柳湘蓮所救。
想起在平安州軍中效力的柳湘蓮,衛若蘭未免留心了一迴尤氏姊妹,賈璉拒娶之後,前兒賈珍父子離開鐵檻寺返迴府中,尤氏姊妹隨老娘返迴家中,仍是賈珍父子常來與之相會。
尤二姐未嫁,自身尚處飄零中,便沒勸尤三姐找尋人家,尤三姐自然沒說要嫁給柳湘蓮。
如此看來,柳湘蓮倒是躲過一劫了。
原本不該這麽說的,柳湘蓮早就定了親事,便是尤三姐對柳湘蓮有意,也不該插足其婚姻才是。但是衛若蘭覺得此事難說,尤三姐潑辣老練,麵對賈璉偷娶尤二姐時不也沒有反對?反而理直氣壯地要去找鳳姐算賬,可見對做妾並不抵觸,意欲淩駕其上也不是沒有可能,若對柳湘蓮起意,隻怕再生事端也未可知。
衛若蘭本已打算撤了安排在寧國府內以及尤氏姊妹二人周圍的人手,想到這一點,打算再等等看,若是尤三姐想不起柳湘蓮固然好,若是想起了柳湘蓮,又賭咒發誓地要嫁他,總得先做打算,不能叫她壞了柳湘蓮好不容易才求來的姻緣。
正想著,疾風捧著一個錦盒進來道:“大爺,寶二爺忽然巴巴兒地打發茗煙送了這些東西來,急匆匆地來,急匆匆地走,不知道裏頭都是些什麽。”
不看耗費幾何,大觀園確實是巧奪天工之至,衛若蘭心內素知其雅,又知黛玉的品格,年初就想著重修宅內的房舍舊園,以備成親,想起了近來名聲甚響的山子野,前去一請,果然請了來,查看過地勢房屋之後,又往林家祖宅瞧了一遍,迴來繪圖起造。
衛若蘭不似榮國府那般奢靡,又造正殿樓閣,新園子均以花木草石為主,偶建幾處亭台樓閣以供小憩,不算原有的花木山石亭榭欄杆等物,須得耗費一萬兩銀子左右。
得了山子野的圖樣,衛若蘭托寶玉轉交黛玉,問她哪裏不合意需要修改。
想必,寶玉打發小廝送來的便是那份圖樣,衛若蘭接在手內,打開一看,裏頭果然是山子野繪製的那一卷圖紙,一一展開過目,並無塗改的痕跡,應是十分滿意,隻有一處翠竹掩映、清泉繞牆的書房後麵改杏花為梧桐。
衛若蘭先是不解,然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了,點頭笑道:“
如此甚好,我也覺得梧桐更好,偏生老明公說日邊紅杏倚雲栽,寓意好。”
疾風站在下麵,瞅著衛若蘭手上的戒指抿著嘴笑。
不妨叫衛若蘭看見了,笑罵了一句道:“猴兒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那鳳凰兒向來是飲清泉、食竹實、棲梧桐。”
疾風笑嘻嘻地道:“小的並不是笑這個,隻是覺得這樣的戒指大爺戴著十分好看。”
衛若蘭摸了摸手上的金剛石戒指,臉上笑容加深三分,他如何不明白黛玉的心意?自己送戒指給黛玉,以示永恆之心,黛玉特特迴送戒指,亦示此心。低頭忽然看見腰間才換沒一個月的扇套,彼時乃夏末秋初,黛玉做的扇套也不得再戴了。
忽然另外一個心腹小廝驟雨從外麵走進來,道:“大爺,妙真師父有請。”
衛若蘭忙收好圖紙,斂下心思,前往道觀,剛見到妙真便聽她說道:“聽說你要重修宅園,請了山子野籌畫起造,想來耗費不低,手裏的錢夠使不夠?你先前捐了那麽十幾萬兩銀子,分家時因先還了欠銀,下剩也沒分到多少,還得預備聘禮等物,怕是手裏早就沒錢了。”
衛若蘭心中一暖,含笑道:“母親不必擔憂,兒子手裏的錢夠使。這些年兒子一人一身,又無甚大的開銷,花費極少,年年進項累積下來,數目不小,盡夠了。這迴重修園子,並未十分耗費,無需古玩陳設,先前的山石竹樹花木磚瓦欄杆等物拆了依舊能用,兒子手裏的鋪子又經營這些生意,東西不夠就從鋪子裏拿。”
妙真聽完,道:“如此甚好,若錢不夠,隻管來告訴我,我手裏那些莊田商鋪年年都有進項,我自己花得不多,都留著,將來都是你的,早給你晚給你都一樣。花卉草木我這裏也有許多,分送了不少與人,明兒修園子移植些好的過去,也能省一筆花費。”
衛若蘭感激地道:“母親放心,兒子缺了錢,定然來問母親要。”話雖如此,唯他自己清楚不會向妙真伸手要錢,他預備聘禮、重修宅園等都是量力而行。
妙真知衛若蘭自小就比別人剛強些,不再過問此事,反而問聘禮準備得如何了。
衛若蘭不喜寧榮二府的風氣,打算等黛玉及笄後便前去迎娶,距黛玉生日下剩一年半時間,在迎親前兩三個月下聘請期,聘金聘禮等物都得預備起來了,免得到跟前手忙腳亂。
衛若蘭笑道:“茶餅羊酒和綢緞等物等到了跟前再置辦不遲,聘金已備下,首飾已經吩咐開始置辦起來了,
至於四季衣裳也得等到跟前做才好,早做的話尺寸定然不符。想著林姑娘的嫁妝,兒子備下五萬兩聘金,母親覺得如何?”
妙真思索片刻,道:“我再給添一萬六千兩,聘金六萬六千兩,六六大順,得叫世人知道,雖說林姑娘沒有父母家人,咱們家卻很看重她。”
衛若蘭道:“兒子手裏有錢,再添些也夠,不必動用母親的梯己。”
妙真瞪了他一眼,道:“我娶兒媳婦,難道不該盡些心意?一應大小事務都由你自己料理,我心裏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再推辭,我可就惱了。何況,這才幾兩銀子?我手裏的好東西多著呢,方才早說了都是你們的。”
衛若蘭連忙告罪,笑道:“兒子多謝母親了。”
妙真道:“妙玉請我去櫳翠庵賞菊花,半個月後櫳翠庵裏的那些菊花理當全開了,到時候必能見到林姑娘,你有什麽東西捎給她?”
衛若蘭笑道:“有勞母親費心,到時候兒子親自送來。”
不說衛若蘭如何預備禮物,卻說黛玉將圖紙交給寶玉後,坐在窗下看書,沒過多久,寶釵打發鶯兒和婆子送了東西過來,都是江南的香扇、香珠、香墜、泥人兒戲、筆墨紙硯等物。
黛玉賞賜了鶯兒和婆子,說見了寶釵再謝,等她們去後命人將東西收起來。
這一二年怕她思鄉難過,除了花卉茶果書籍等物以外,衛若蘭常使人送些江南小巧土物給她玩,說是自己家鋪子裏的東西,因此見了薛家送來的這些東西,倒沒引起她觸景生情,隻羨慕寶釵有母有兄,不似自己孑然一身,寄人籬下。
忽一時想起柳湘蓮早早從軍,薛蟠遭劫是如何解決的?使人去打聽,得到的答案令黛玉啼笑皆非,不知說什麽好。她以為這些東西是薛蟠從南邊帶來的,不曾想是他迴京後借錢采買的,怪道才迴京就送了來,與書稿所述甚是不符,也不知薛姨媽和薛寶釵知道不知道。看過書稿後,雖知薛蟠並非一無是處,但黛玉心中依然厭惡非常。
黛玉知道後不說,賈璉果然也替薛蟠瞞著眾人,不想那些仆從下人吃了苦,吃了酒就管不住嘴,未免抱怨些,不過十來日工夫,就人盡皆知了。
薛姨媽和薛寶釵此時方知真相,又心疼薛蟠,又埋怨薛蟠,隻覺丟了顏麵。
薛蟠委屈道:“哪裏怨得了我?販賣那些東西迴來,轉手就是幾倍的利息,我來時還想著定能大賺了一筆,也算擔得起家業了,給媽和妹妹增添光彩了,誰知
竟會遇到天殺的劫匪。迴京後,我不想別人知道我頭一迴做生意就血本無歸,笑話媽和妹妹,所以想了這麽個主意。叫我知道是誰透露了消息,我非揭了他的皮不可!”說到最後,臉色語氣似是發了狠。
寶釵道:“罷了,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此好勇鬥狠作甚?那才叫人笑話呢。哥哥也別記著這些了,就當丟了千兒八百兩銀子,快些將借的錢還了,再請那些夥計們吃一頓酒席,好生謝他們一番,安撫一番,不枉他們陪著哥哥辛苦了四五個月。”
薛姨媽拭淚道:“就是你妹妹說的這個理兒,你被搶了貨物,又在京城裏買,勢必花了不少錢,哪裏來的銀子?趕緊去還了。”
薛蟠道:“我在京城外偶遇璉二哥哥,問他借的,一共借了八百兩。”
提起賈璉,薛姨媽母女頓時想起賈赦的所作所為,不禁皺了皺眉頭,道:“前兒府裏出了一件大事,老太太正惱大老爺一家子,連對鳳哥兒兩口子都沒好臉色,偏大老爺躲出去大半個月了,不知蹤影,你心裏好歹有些數,別將頭探進了虎口裏。”
薛蟠問出了何事,得知賴家境遇後,頓時驚詫不已,不敢多說,急忙拿了八百兩銀子還給賈璉,另外又備酒席謝他,而後再安撫夥計仆從等。
賈璉怕酒氣熏了兒子,略吃兩杯就迴家了,正值鳳姐和小紅看著人收拾東西。
見他迴來,又遞上八百兩銀子,鳳姐看了兩眼,命小紅收起來,問道:“薛大兄弟還你銀子了?不是我說,遭劫就遭劫了,何必買了東西假裝做成了生意迴來,叫人知道倒成了笑話,虧得姑媽和寶丫頭穩重,旁人見她們一如往常,自己反倒臊了。”
賈璉嘿嘿一笑,道:“理他們作甚。老太太還惱呢?”
鳳姐道:“怎麽不惱?嚷著心口疼,接連好幾日不叫我在跟前伺候了,倒是珠大奶奶興頭得什麽似的。虧得老爺能想出這樣的法子,等老太太知道,賴家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
賈璉笑道:“不管怎樣,抄了賴家,還了咱家二十幾萬兩銀子的欠銀,總算減輕了幾分罪過。虧得建園子時我留了心眼兒,勸住了老爺。當時府內庫裏銀子不夠,各房都不願意出銀子,就有人提出向國庫借錢了,若借了,少不得落在老爺頭上。都說自己沒錢,沒錢不也建出了這麽大一個園子?老太太覺得寶玉家吃了大虧,越發一心一意地貼補他們。”
鳳姐露出一絲諷刺,道:“老太太偏心如此,外麵誰不知道?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
塌了箱子底,都預備給寶玉留著,也不想想,送她老人家上五台山的,你才是頭一個!”近來經曆種種,鳳姐也對賈母的偏心大為不滿。雖然賈母疼她,也不過是她比李紈伶俐嘴巧些,沒見賈赦才做了這麽一件事,就對自己甩臉子。
賈璉安慰道:“橫豎都這樣了,多思無益,倒是想著咱們的大事要緊。四妹妹如今住在藕香榭裏守孝,林妹妹未免清閑些,你看咱們送巧姐兒過去給林妹妹作伴如何?早上送去,晚上接迴來,不拘能學到什麽本事,總比跟著你我強。”
三春姊妹尚有先生教導功課,到巧姐兒這一輩,許是隻她一個姐兒的緣故,壓根就沒見府裏安排她上學,如今早過啟蒙的年紀了,賈璉和鳳姐都不大通詩書,隻教她認得幾個字。
鳳姐撫掌一笑,道:“好得很,我心裏正盤算著呢!林妹妹好為人師,那一年香菱住進園子裏,那麽個身份地位,想學作詩,林妹妹都用心教導,何況親侄女兒?林妹妹才教了香菱多久,香菱就成了詩翁,咱們姐兒未必就遜色了。且不必急著送巧姐兒去,我好生預備幾色束脩禮物,親自帶著巧姐兒去林妹妹那裏拜見先生。”
賈璉聽了,極讚她懂禮。雖然比起女兒,他更看重新生的兒子,但之前隻有這麽一個女兒,疼了這麽些年,自然盼著她學得黛玉幾分品格兒,將來也不會叫人小看。
鳳姐又想起一事,道:“我合計著,咱們手裏的錢不如置辦幾個莊田,將來連同我陪嫁的房舍莊田一起掛在林妹妹的名下充作嫁妝,二爺覺得如何?有了莊田年年就有進項,總比銀子放在手裏發黴強,將來不知道怎麽樣,隻有這一項穩妥。”
賈璉想了想,讚同道:“有道理,咱們手裏有三四萬兩銀子,除了給林妹妹做壓箱錢的一萬兩,下剩三萬兩,很能置辦幾個大莊子了。”
鳳姐道:“既如此,二爺留些心,趁著咱家還赫赫揚揚的,揀好田弄幾處。”
夫妻商議妥帖,賈璉次日便去查探消息。
鳳姐用心地預備了束脩,又特地將女兒打扮一番,自己也換了新衣裳,親自帶她去賈母院中,提出要拜黛玉做先生。
巧姐兒已得了鳳姐的教導,煞有其事地道:“先生,請受弟子一拜。”
黛玉笑道:“你們娘兒倆這是作什麽?”
落座後,鳳姐叫小紅端茶,笑道:“我和你哥哥心裏十分羨慕妹妹的才氣本事,忽一日見巧姐兒不知不覺竟有六七歲的年紀了,府裏不曾安排先生
教導,我又是個不識字的,還是你哥哥教了幾個字給她認識,再耽誤下去豈不成了睜眼的瞎子?思來想去,特地備下束脩,帶她過來拜妹妹做先生,懇請妹妹教導她幾日,別叫她跟我似的目光短淺。”
巧姐兒模樣肖似鳳姐,柳葉眉,丹鳳眼,米分妝玉琢,瞧著比鳳姐更溫柔和順些,黛玉每常得了玩物,都沒少了她的那一份,此時見巧姐兒目露殷切之色,黛玉忍不住心頭一軟,又覺幾分心疼,她在巧姐這個年紀,早上了一年的學了。
摸著巧姐兒的頭,黛玉笑道:“你都這樣來求我了,我豈有不應之理?女孩子生在世上就該讀幾本書,才好明理懂事。”
鳳姐大喜過望,忙叫小紅將茶遞給巧姐兒,又有丫鬟送上錦墊。
巧姐兒雙手奉茶,黛玉接過喝了,隨後放下茶碗,又受了巧姐兒的禮,吩咐雪雁取出一份筆墨紙硯和啟蒙書籍,對巧姐兒道:“你既拜我做先生,我便從頭教你,明兒起,你給父母請過安後就到我這裏來,不許學你寶叔叔那般偷懶。”
巧姐兒站起身,笑嘻嘻道:“先生放心,寶叔叔懶得很,二老爺不在家,他就不讀書,等二老爺迴來,有寶叔叔急的時候。我不跟寶叔叔學,我跟先生學,跟幾個姑姑學,我最喜歡先生滿屋子的書籍字畫了。先生作的詩,我會背好幾首呢!”她怕黛玉不相信,一字一句地將黛玉素日在詩社做的詩詞背了出來,口齒清楚,清脆動聽。
黛玉聽完,心裏越發憐愛不盡,摟她在懷裏,笑道:“我竟收了一個極好學的學生,我好好教你,將來也叫你三姑姑請你進詩社。”
鳳姐心下大樂。
想起在平安州軍中效力的柳湘蓮,衛若蘭未免留心了一迴尤氏姊妹,賈璉拒娶之後,前兒賈珍父子離開鐵檻寺返迴府中,尤氏姊妹隨老娘返迴家中,仍是賈珍父子常來與之相會。
尤二姐未嫁,自身尚處飄零中,便沒勸尤三姐找尋人家,尤三姐自然沒說要嫁給柳湘蓮。
如此看來,柳湘蓮倒是躲過一劫了。
原本不該這麽說的,柳湘蓮早就定了親事,便是尤三姐對柳湘蓮有意,也不該插足其婚姻才是。但是衛若蘭覺得此事難說,尤三姐潑辣老練,麵對賈璉偷娶尤二姐時不也沒有反對?反而理直氣壯地要去找鳳姐算賬,可見對做妾並不抵觸,意欲淩駕其上也不是沒有可能,若對柳湘蓮起意,隻怕再生事端也未可知。
衛若蘭本已打算撤了安排在寧國府內以及尤氏姊妹二人周圍的人手,想到這一點,打算再等等看,若是尤三姐想不起柳湘蓮固然好,若是想起了柳湘蓮,又賭咒發誓地要嫁他,總得先做打算,不能叫她壞了柳湘蓮好不容易才求來的姻緣。
正想著,疾風捧著一個錦盒進來道:“大爺,寶二爺忽然巴巴兒地打發茗煙送了這些東西來,急匆匆地來,急匆匆地走,不知道裏頭都是些什麽。”
不看耗費幾何,大觀園確實是巧奪天工之至,衛若蘭心內素知其雅,又知黛玉的品格,年初就想著重修宅內的房舍舊園,以備成親,想起了近來名聲甚響的山子野,前去一請,果然請了來,查看過地勢房屋之後,又往林家祖宅瞧了一遍,迴來繪圖起造。
衛若蘭不似榮國府那般奢靡,又造正殿樓閣,新園子均以花木草石為主,偶建幾處亭台樓閣以供小憩,不算原有的花木山石亭榭欄杆等物,須得耗費一萬兩銀子左右。
得了山子野的圖樣,衛若蘭托寶玉轉交黛玉,問她哪裏不合意需要修改。
想必,寶玉打發小廝送來的便是那份圖樣,衛若蘭接在手內,打開一看,裏頭果然是山子野繪製的那一卷圖紙,一一展開過目,並無塗改的痕跡,應是十分滿意,隻有一處翠竹掩映、清泉繞牆的書房後麵改杏花為梧桐。
衛若蘭先是不解,然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了,點頭笑道:“
如此甚好,我也覺得梧桐更好,偏生老明公說日邊紅杏倚雲栽,寓意好。”
疾風站在下麵,瞅著衛若蘭手上的戒指抿著嘴笑。
不妨叫衛若蘭看見了,笑罵了一句道:“猴兒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那鳳凰兒向來是飲清泉、食竹實、棲梧桐。”
疾風笑嘻嘻地道:“小的並不是笑這個,隻是覺得這樣的戒指大爺戴著十分好看。”
衛若蘭摸了摸手上的金剛石戒指,臉上笑容加深三分,他如何不明白黛玉的心意?自己送戒指給黛玉,以示永恆之心,黛玉特特迴送戒指,亦示此心。低頭忽然看見腰間才換沒一個月的扇套,彼時乃夏末秋初,黛玉做的扇套也不得再戴了。
忽然另外一個心腹小廝驟雨從外麵走進來,道:“大爺,妙真師父有請。”
衛若蘭忙收好圖紙,斂下心思,前往道觀,剛見到妙真便聽她說道:“聽說你要重修宅園,請了山子野籌畫起造,想來耗費不低,手裏的錢夠使不夠?你先前捐了那麽十幾萬兩銀子,分家時因先還了欠銀,下剩也沒分到多少,還得預備聘禮等物,怕是手裏早就沒錢了。”
衛若蘭心中一暖,含笑道:“母親不必擔憂,兒子手裏的錢夠使。這些年兒子一人一身,又無甚大的開銷,花費極少,年年進項累積下來,數目不小,盡夠了。這迴重修園子,並未十分耗費,無需古玩陳設,先前的山石竹樹花木磚瓦欄杆等物拆了依舊能用,兒子手裏的鋪子又經營這些生意,東西不夠就從鋪子裏拿。”
妙真聽完,道:“如此甚好,若錢不夠,隻管來告訴我,我手裏那些莊田商鋪年年都有進項,我自己花得不多,都留著,將來都是你的,早給你晚給你都一樣。花卉草木我這裏也有許多,分送了不少與人,明兒修園子移植些好的過去,也能省一筆花費。”
衛若蘭感激地道:“母親放心,兒子缺了錢,定然來問母親要。”話雖如此,唯他自己清楚不會向妙真伸手要錢,他預備聘禮、重修宅園等都是量力而行。
妙真知衛若蘭自小就比別人剛強些,不再過問此事,反而問聘禮準備得如何了。
衛若蘭不喜寧榮二府的風氣,打算等黛玉及笄後便前去迎娶,距黛玉生日下剩一年半時間,在迎親前兩三個月下聘請期,聘金聘禮等物都得預備起來了,免得到跟前手忙腳亂。
衛若蘭笑道:“茶餅羊酒和綢緞等物等到了跟前再置辦不遲,聘金已備下,首飾已經吩咐開始置辦起來了,
至於四季衣裳也得等到跟前做才好,早做的話尺寸定然不符。想著林姑娘的嫁妝,兒子備下五萬兩聘金,母親覺得如何?”
妙真思索片刻,道:“我再給添一萬六千兩,聘金六萬六千兩,六六大順,得叫世人知道,雖說林姑娘沒有父母家人,咱們家卻很看重她。”
衛若蘭道:“兒子手裏有錢,再添些也夠,不必動用母親的梯己。”
妙真瞪了他一眼,道:“我娶兒媳婦,難道不該盡些心意?一應大小事務都由你自己料理,我心裏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再推辭,我可就惱了。何況,這才幾兩銀子?我手裏的好東西多著呢,方才早說了都是你們的。”
衛若蘭連忙告罪,笑道:“兒子多謝母親了。”
妙真道:“妙玉請我去櫳翠庵賞菊花,半個月後櫳翠庵裏的那些菊花理當全開了,到時候必能見到林姑娘,你有什麽東西捎給她?”
衛若蘭笑道:“有勞母親費心,到時候兒子親自送來。”
不說衛若蘭如何預備禮物,卻說黛玉將圖紙交給寶玉後,坐在窗下看書,沒過多久,寶釵打發鶯兒和婆子送了東西過來,都是江南的香扇、香珠、香墜、泥人兒戲、筆墨紙硯等物。
黛玉賞賜了鶯兒和婆子,說見了寶釵再謝,等她們去後命人將東西收起來。
這一二年怕她思鄉難過,除了花卉茶果書籍等物以外,衛若蘭常使人送些江南小巧土物給她玩,說是自己家鋪子裏的東西,因此見了薛家送來的這些東西,倒沒引起她觸景生情,隻羨慕寶釵有母有兄,不似自己孑然一身,寄人籬下。
忽一時想起柳湘蓮早早從軍,薛蟠遭劫是如何解決的?使人去打聽,得到的答案令黛玉啼笑皆非,不知說什麽好。她以為這些東西是薛蟠從南邊帶來的,不曾想是他迴京後借錢采買的,怪道才迴京就送了來,與書稿所述甚是不符,也不知薛姨媽和薛寶釵知道不知道。看過書稿後,雖知薛蟠並非一無是處,但黛玉心中依然厭惡非常。
黛玉知道後不說,賈璉果然也替薛蟠瞞著眾人,不想那些仆從下人吃了苦,吃了酒就管不住嘴,未免抱怨些,不過十來日工夫,就人盡皆知了。
薛姨媽和薛寶釵此時方知真相,又心疼薛蟠,又埋怨薛蟠,隻覺丟了顏麵。
薛蟠委屈道:“哪裏怨得了我?販賣那些東西迴來,轉手就是幾倍的利息,我來時還想著定能大賺了一筆,也算擔得起家業了,給媽和妹妹增添光彩了,誰知
竟會遇到天殺的劫匪。迴京後,我不想別人知道我頭一迴做生意就血本無歸,笑話媽和妹妹,所以想了這麽個主意。叫我知道是誰透露了消息,我非揭了他的皮不可!”說到最後,臉色語氣似是發了狠。
寶釵道:“罷了,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此好勇鬥狠作甚?那才叫人笑話呢。哥哥也別記著這些了,就當丟了千兒八百兩銀子,快些將借的錢還了,再請那些夥計們吃一頓酒席,好生謝他們一番,安撫一番,不枉他們陪著哥哥辛苦了四五個月。”
薛姨媽拭淚道:“就是你妹妹說的這個理兒,你被搶了貨物,又在京城裏買,勢必花了不少錢,哪裏來的銀子?趕緊去還了。”
薛蟠道:“我在京城外偶遇璉二哥哥,問他借的,一共借了八百兩。”
提起賈璉,薛姨媽母女頓時想起賈赦的所作所為,不禁皺了皺眉頭,道:“前兒府裏出了一件大事,老太太正惱大老爺一家子,連對鳳哥兒兩口子都沒好臉色,偏大老爺躲出去大半個月了,不知蹤影,你心裏好歹有些數,別將頭探進了虎口裏。”
薛蟠問出了何事,得知賴家境遇後,頓時驚詫不已,不敢多說,急忙拿了八百兩銀子還給賈璉,另外又備酒席謝他,而後再安撫夥計仆從等。
賈璉怕酒氣熏了兒子,略吃兩杯就迴家了,正值鳳姐和小紅看著人收拾東西。
見他迴來,又遞上八百兩銀子,鳳姐看了兩眼,命小紅收起來,問道:“薛大兄弟還你銀子了?不是我說,遭劫就遭劫了,何必買了東西假裝做成了生意迴來,叫人知道倒成了笑話,虧得姑媽和寶丫頭穩重,旁人見她們一如往常,自己反倒臊了。”
賈璉嘿嘿一笑,道:“理他們作甚。老太太還惱呢?”
鳳姐道:“怎麽不惱?嚷著心口疼,接連好幾日不叫我在跟前伺候了,倒是珠大奶奶興頭得什麽似的。虧得老爺能想出這樣的法子,等老太太知道,賴家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
賈璉笑道:“不管怎樣,抄了賴家,還了咱家二十幾萬兩銀子的欠銀,總算減輕了幾分罪過。虧得建園子時我留了心眼兒,勸住了老爺。當時府內庫裏銀子不夠,各房都不願意出銀子,就有人提出向國庫借錢了,若借了,少不得落在老爺頭上。都說自己沒錢,沒錢不也建出了這麽大一個園子?老太太覺得寶玉家吃了大虧,越發一心一意地貼補他們。”
鳳姐露出一絲諷刺,道:“老太太偏心如此,外麵誰不知道?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
塌了箱子底,都預備給寶玉留著,也不想想,送她老人家上五台山的,你才是頭一個!”近來經曆種種,鳳姐也對賈母的偏心大為不滿。雖然賈母疼她,也不過是她比李紈伶俐嘴巧些,沒見賈赦才做了這麽一件事,就對自己甩臉子。
賈璉安慰道:“橫豎都這樣了,多思無益,倒是想著咱們的大事要緊。四妹妹如今住在藕香榭裏守孝,林妹妹未免清閑些,你看咱們送巧姐兒過去給林妹妹作伴如何?早上送去,晚上接迴來,不拘能學到什麽本事,總比跟著你我強。”
三春姊妹尚有先生教導功課,到巧姐兒這一輩,許是隻她一個姐兒的緣故,壓根就沒見府裏安排她上學,如今早過啟蒙的年紀了,賈璉和鳳姐都不大通詩書,隻教她認得幾個字。
鳳姐撫掌一笑,道:“好得很,我心裏正盤算著呢!林妹妹好為人師,那一年香菱住進園子裏,那麽個身份地位,想學作詩,林妹妹都用心教導,何況親侄女兒?林妹妹才教了香菱多久,香菱就成了詩翁,咱們姐兒未必就遜色了。且不必急著送巧姐兒去,我好生預備幾色束脩禮物,親自帶著巧姐兒去林妹妹那裏拜見先生。”
賈璉聽了,極讚她懂禮。雖然比起女兒,他更看重新生的兒子,但之前隻有這麽一個女兒,疼了這麽些年,自然盼著她學得黛玉幾分品格兒,將來也不會叫人小看。
鳳姐又想起一事,道:“我合計著,咱們手裏的錢不如置辦幾個莊田,將來連同我陪嫁的房舍莊田一起掛在林妹妹的名下充作嫁妝,二爺覺得如何?有了莊田年年就有進項,總比銀子放在手裏發黴強,將來不知道怎麽樣,隻有這一項穩妥。”
賈璉想了想,讚同道:“有道理,咱們手裏有三四萬兩銀子,除了給林妹妹做壓箱錢的一萬兩,下剩三萬兩,很能置辦幾個大莊子了。”
鳳姐道:“既如此,二爺留些心,趁著咱家還赫赫揚揚的,揀好田弄幾處。”
夫妻商議妥帖,賈璉次日便去查探消息。
鳳姐用心地預備了束脩,又特地將女兒打扮一番,自己也換了新衣裳,親自帶她去賈母院中,提出要拜黛玉做先生。
巧姐兒已得了鳳姐的教導,煞有其事地道:“先生,請受弟子一拜。”
黛玉笑道:“你們娘兒倆這是作什麽?”
落座後,鳳姐叫小紅端茶,笑道:“我和你哥哥心裏十分羨慕妹妹的才氣本事,忽一日見巧姐兒不知不覺竟有六七歲的年紀了,府裏不曾安排先生
教導,我又是個不識字的,還是你哥哥教了幾個字給她認識,再耽誤下去豈不成了睜眼的瞎子?思來想去,特地備下束脩,帶她過來拜妹妹做先生,懇請妹妹教導她幾日,別叫她跟我似的目光短淺。”
巧姐兒模樣肖似鳳姐,柳葉眉,丹鳳眼,米分妝玉琢,瞧著比鳳姐更溫柔和順些,黛玉每常得了玩物,都沒少了她的那一份,此時見巧姐兒目露殷切之色,黛玉忍不住心頭一軟,又覺幾分心疼,她在巧姐這個年紀,早上了一年的學了。
摸著巧姐兒的頭,黛玉笑道:“你都這樣來求我了,我豈有不應之理?女孩子生在世上就該讀幾本書,才好明理懂事。”
鳳姐大喜過望,忙叫小紅將茶遞給巧姐兒,又有丫鬟送上錦墊。
巧姐兒雙手奉茶,黛玉接過喝了,隨後放下茶碗,又受了巧姐兒的禮,吩咐雪雁取出一份筆墨紙硯和啟蒙書籍,對巧姐兒道:“你既拜我做先生,我便從頭教你,明兒起,你給父母請過安後就到我這裏來,不許學你寶叔叔那般偷懶。”
巧姐兒站起身,笑嘻嘻道:“先生放心,寶叔叔懶得很,二老爺不在家,他就不讀書,等二老爺迴來,有寶叔叔急的時候。我不跟寶叔叔學,我跟先生學,跟幾個姑姑學,我最喜歡先生滿屋子的書籍字畫了。先生作的詩,我會背好幾首呢!”她怕黛玉不相信,一字一句地將黛玉素日在詩社做的詩詞背了出來,口齒清楚,清脆動聽。
黛玉聽完,心裏越發憐愛不盡,摟她在懷裏,笑道:“我竟收了一個極好學的學生,我好好教你,將來也叫你三姑姑請你進詩社。”
鳳姐心下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