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團要解決自己的補給,隻有兩條路可走,外購與內購。補給的問題不解決,複興團的十五萬軍隊,到了明年,也隻能剩下三五萬。
外購,周邊的陸路國家,都是難兄難弟,想要從鄰國買糧食,複興團手裏的金銀是足夠的,但鄰國的糧食卻不是足量供應的,買個幾萬人的口糧,花大價錢還是能夠辦到的,但複興團不是個幾萬人的小組織,他是輻射半個北方平原的一個小國家,幾萬人的口糧,有和沒有,沒多大差別。
海路外購,是個不錯的主意,東南亞的稻米,美洲的玉米、小麥,隻要開足了價碼,要多少有多少,買整個印度一兩年的口糧,應該沒什麽問題。
楊猛以雲煙換糧食的政策,對複興團來說也是個好事兒,列強的殖民地,米利堅為代表的美洲,這兩年那邊的種植園,都在慢慢的側重於糧食的生產。
但是,海外的糧食不少,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英吉利,能讓這些糧食順利的到達印度嗎?答案是很明顯的,不可能!
外購糧食的路子,被先天條件限製的死死的,外購一兩船或是陸路的幾百噸糧食,對複興團來說也是杯水車薪的玩意兒,這樣的路子,想想也就是了,伸手去做,那複興團領導們腦子就有硬傷了。
外購不成,隻有內購了,受楊猛糧食政策影響的,不僅有東南亞、美洲,東印度公司也是一個樣,印度的土地上。隻有三種經濟作物。煙土、棉花和糧食。這些對東印度公司來說,利潤都是差不多的,適合種煙土的,就種煙土,適合種棉花的就種棉花,剩下的全部是糧食種植園。
印度的莫臥兒皇室名存實亡,各地的王侯貴族與地主,就是割據印度的主要勢力。他們與印度總督、東印度公司形成了一張極端複雜的關係網,依從、對抗、妥協,複興團雖說發展的迅速,但要是對上這三大勢力,也是屬於找死的行為。
印度的北方平原,是英吉利的統治中心,德裏,就在北方平原,複興團頻頻占據北方平原的一些富庶地區,也引來許多人的不滿與恐慌。
英吉利當然是最不滿與最害怕的了。印度的王公貴族們也不消說,與複興團打生打死的地主軍團。跟大清的團練差不多,真正屬於王公貴族的軍隊,還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
內購糧食,說出來簡單,可做起來也不容易,複興團起碼要跨過三大勢力,才能順利的購得糧食,英吉利的總督府、東印度公司還有就是印度的王公貴族們。
對英吉利來說,複興團就是他們的死敵,印度複興了,那還有英吉利的什麽事兒?印度殖民地龐大的收入隻是其一,充足的兵源,對島國英吉利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賣糧食給複興團,這就是嫌死的慢了。
糧食對東印度公司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糧食、煙土是東印度公司換取雲煙的貨物,糧食和煙土,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之中,比現金銀的價值大。
把糧食賣給複興團,如果掙錢還好說,可沒了糧食,用現金銀購買雲煙,這一進一出,複興團肯定不能出天價,東印度公司賠錢的幾率,占了多數,無利可圖,這糧食買賣也就做不成了。
最重要的一點,東印度公司的名字還有一個前綴,那就是英屬,扶持自家政府的叛軍,這顯然也是不符合東印度公司利益的。
對印度的王公貴族來說,複興團也不是個什麽好玩意兒,複興印度是他們這些王公貴族的事情,你複興團蹦躂出來,將來要是真的複興了,這功勞算誰的?
讓複興團把功勞讓給這些個王公貴族,想想也不怎麽可能。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複興團是幹什麽的,是怎麽起家的,複興團這群人,說白了就是一群暴徒,打劫地主貴族的暴徒,看看複興團這幾個月的發家史,那可是印度的地主貴族大戶們的血澆灌出來的,讓印度的王公貴族與複興團合作,還賣給他們糧食,除非這群人的腦子也抽抽了,不然是個人就不會幹這事兒。
外購的路子,是條絕路,內購的路子,也差不多,複興團想要維持十五萬軍隊的補給,維持自己地盤上,幾十上百萬人的補給,除了武裝劫掠,好像就沒別的路可走了。
複興團的消息傳到了楊猛手裏,看了看那十幾個複興團領導,對時局的分析,楊猛不由的笑出了聲,這幫傻犢子,還真把複興印度當成了己任,看來這幫子傻貨,還是沒讓世道給迴爐啊!
“說這些話有個屁用!直接搶他狗日的!”
複興團的責任是什麽,楊猛自己建的這個玩意兒,豈會不清楚?複興團真是複興印度的嗎?這個不好明說,但現在複興團的任務,就是全線激化印度的矛盾,讓印度陷入一個極端混亂的局麵。
買糧食,就是現在的雲南,也是除了用雲煙換,就是在大清的各省搶,在印度買?開什麽玩笑,有這個閑錢,複興團不如到自己這邊買軍火。
楊猛的話是這麽說的,迴信也是這麽迴的,韋駝子現在就是複興團的最高領導,那十幾個複興團的締造者,在韋駝子看來,就是楊家的奴仆,這事兒三爺怎麽說,複興團就要怎麽做!
複興團那邊開搶了,楊猛也沒閑著,楊家積存的老舊軍火,也該換代了,燧發槍已經過時了,擊發線膛槍,楊家也存了太多太多,老式的滑膛槍,沒多大用途了,與其迴爐,不如交給印度人民,為他們的民族獨立,出上一份氣力,畢竟楊家的褐貝絲滑膛槍占了絕大多數,而楊家的褐貝絲。也大多是印度款的。
這些凝聚了印度人血汗的東西。還是交給他們比較好。這樣,紀年意義也是不小的。
複興團開打了,繼續對著北方平原使勁,現在複興團的持久戰力不成,楊猛也讓複興團的軍隊,避開了德裏這樣的大城市,現在搞這些大城,雖說勝算不小。但損失更大,與其在這些大城周邊墨跡,倒不如先搶了小城和村鎮,這些地方的地主貴族,雖說手裏的財富不多,但他們的數量多啊!
而且小城和村鎮,也是大量貧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印度的百姓,可比大清的百姓慘的多,不僅要受地主貴族的壓迫。印度總督、東印度公司,對他們的剝削也是無處不在。
別的不說。單說說印度的饑荒吧!是印度沒糧食?當然不是!那是東印度公司,廉價收走了大部分的糧食,這跟大清的現狀一樣,不是沒糧,而是糧食不是給老百姓吃的。
哪裏有剝削哪裏就有反抗,複興團走的是親民的路線,衣衫齊整軍容威嚴的複興團,很快就在印度北方的平原地區,打響了名頭。
從荒僻之地,到富庶之地,無論是大清還是印度苦哈哈都是數量最為龐大的人群,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這桶火.藥被點燃,威力也是相當恐怖的。
一夜之間,也或許是好幾十個夜晚之間,印度的北方平原,興起了無數打著複興團名號的反抗組織,他們的理念或許與複興團不同,但他們的做事方法卻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劫掠。
壓製的民怨一旦被釋放出來,隨之而來的就是災難,這些反抗者跟複興團不一樣,複興團隻會找大地主、大貴族下手,而這些印度老百姓,可不分這些,隻要你比我富有,就是目標。
地主、貴族、大戶、富戶,就是這些人的目標,當然英吉利的大小商人,他們也沒有放過,從村寨到鄉鎮,從鄉鎮到城市,這些人帶著報複性的掠奪手段,一下就把複興團的名聲給敗了個精光。
屠殺、奸.淫.擄掠、無時無刻不在印度的北方上演,隨之興起是一個個抵製複興團的民團組織,這些印度窮漢的所作所為,有些令人發指了。
複興團的軍隊到了這些地方,窮漢們的組織,也不會與複興團合並,嚐到了甜頭之後,才是這些人最恐怖的時候。
“放一放!”
楊猛對此事的批示隻有三個字,既然是激發矛盾,就要往大裏做,這些暴民對楊猛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利用對象了。
印度的百姓也是被壓抑了太久,無論是王侯貴族還是地主大戶的武裝,都不是很強勢的存在,苦哈哈雖說沒有火器,但靠著絕對的數量優勢,在北方平原也是橫行無忌的存在。
因為是打著複興團的旗號,這些人也從來不與複興團衝突,反而頻頻的與複興團做生意,這些暴民組織,起初還把金銀糧食看的格外重要,可隨著劫掠規模的擴大,無論是金銀還是糧食,都成了他們的累贅。
這些反抗勢力的人,也是越打越雞賊,慢慢的他們也意識到了武器的重要性,這些人打一個普通的地主大戶,都可能付出數千人的傷亡,遇上稍微有些抵抗能力的貴族,這些人動輒就要敗退,打一個城鎮死傷幾萬,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
但憑著對糧食和金銀的占有欲,加上仇富的心思,這些反抗組織,跟複興團一樣,也是越打人數越多,越打戰力越強悍。
對武力的渴求,成了複興團敲詐這些反抗組織的好由頭,就是敲詐!一捆馬刀上萬兩金銀,幾萬斤糧食,幾十條破槍,就是這些組織十幾天的劫掠收獲。
複興團的人,也很大氣,幾個人帶著百十把馬刀,幾十條破槍,就能跟這些反抗組織做生意。先交貨後付款,複興團指定好了位置,這些反抗組織就會把糧食和金銀送到相應的地方。
糧食是屬於複興團的,金銀是屬於楊猛的,複興團不是沒遇上過敢對他們下黑手的組織,但這樣的反抗組織,隻要玩了一次,接下來就會迎來複興團的屠殺。
老百姓就不殺老百姓了嗎?複興團給了這些抵抗組織,一個極為明確的答複,為了百十把馬刀,幾十條破槍,複興團的人,可以屠殺一個幾萬人的反抗組織,而且這個組織周邊的其他反抗組織,也要跟著吃瓜落。
十倍或是幾十倍於貨款的財物,就是複興團的收欠賬的手段,正主滿足不了,複興團就會找周邊的反抗組織收取這筆費用,道理?這哪是個講道理的世道?
暴民們殘忍,複興團更殘忍,很短的時間之內,北方平原的反抗組織,就學會了怎麽做事兒,對複興團老老實實,該付的錢款一分一毫也不敢短缺。
同時他們也在學習複興團的殘忍,被複興團刮幹淨之後,這些人就會反過頭來,更加殘酷的搜刮印度的地主貴族還有英吉利的大小商家。
反抗組織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有了韋駝子在印度,偷墳掘墓也成了各地反抗組織,換武器的捷徑,狂暴的百姓,是沒有任何理性可言的,事情越做越過分,各地抵製複興團的勢力,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都露出了頭角。(未完待續。。)
外購,周邊的陸路國家,都是難兄難弟,想要從鄰國買糧食,複興團手裏的金銀是足夠的,但鄰國的糧食卻不是足量供應的,買個幾萬人的口糧,花大價錢還是能夠辦到的,但複興團不是個幾萬人的小組織,他是輻射半個北方平原的一個小國家,幾萬人的口糧,有和沒有,沒多大差別。
海路外購,是個不錯的主意,東南亞的稻米,美洲的玉米、小麥,隻要開足了價碼,要多少有多少,買整個印度一兩年的口糧,應該沒什麽問題。
楊猛以雲煙換糧食的政策,對複興團來說也是個好事兒,列強的殖民地,米利堅為代表的美洲,這兩年那邊的種植園,都在慢慢的側重於糧食的生產。
但是,海外的糧食不少,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英吉利,能讓這些糧食順利的到達印度嗎?答案是很明顯的,不可能!
外購糧食的路子,被先天條件限製的死死的,外購一兩船或是陸路的幾百噸糧食,對複興團來說也是杯水車薪的玩意兒,這樣的路子,想想也就是了,伸手去做,那複興團領導們腦子就有硬傷了。
外購不成,隻有內購了,受楊猛糧食政策影響的,不僅有東南亞、美洲,東印度公司也是一個樣,印度的土地上。隻有三種經濟作物。煙土、棉花和糧食。這些對東印度公司來說,利潤都是差不多的,適合種煙土的,就種煙土,適合種棉花的就種棉花,剩下的全部是糧食種植園。
印度的莫臥兒皇室名存實亡,各地的王侯貴族與地主,就是割據印度的主要勢力。他們與印度總督、東印度公司形成了一張極端複雜的關係網,依從、對抗、妥協,複興團雖說發展的迅速,但要是對上這三大勢力,也是屬於找死的行為。
印度的北方平原,是英吉利的統治中心,德裏,就在北方平原,複興團頻頻占據北方平原的一些富庶地區,也引來許多人的不滿與恐慌。
英吉利當然是最不滿與最害怕的了。印度的王公貴族們也不消說,與複興團打生打死的地主軍團。跟大清的團練差不多,真正屬於王公貴族的軍隊,還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
內購糧食,說出來簡單,可做起來也不容易,複興團起碼要跨過三大勢力,才能順利的購得糧食,英吉利的總督府、東印度公司還有就是印度的王公貴族們。
對英吉利來說,複興團就是他們的死敵,印度複興了,那還有英吉利的什麽事兒?印度殖民地龐大的收入隻是其一,充足的兵源,對島國英吉利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賣糧食給複興團,這就是嫌死的慢了。
糧食對東印度公司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糧食、煙土是東印度公司換取雲煙的貨物,糧食和煙土,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之中,比現金銀的價值大。
把糧食賣給複興團,如果掙錢還好說,可沒了糧食,用現金銀購買雲煙,這一進一出,複興團肯定不能出天價,東印度公司賠錢的幾率,占了多數,無利可圖,這糧食買賣也就做不成了。
最重要的一點,東印度公司的名字還有一個前綴,那就是英屬,扶持自家政府的叛軍,這顯然也是不符合東印度公司利益的。
對印度的王公貴族來說,複興團也不是個什麽好玩意兒,複興印度是他們這些王公貴族的事情,你複興團蹦躂出來,將來要是真的複興了,這功勞算誰的?
讓複興團把功勞讓給這些個王公貴族,想想也不怎麽可能。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複興團是幹什麽的,是怎麽起家的,複興團這群人,說白了就是一群暴徒,打劫地主貴族的暴徒,看看複興團這幾個月的發家史,那可是印度的地主貴族大戶們的血澆灌出來的,讓印度的王公貴族與複興團合作,還賣給他們糧食,除非這群人的腦子也抽抽了,不然是個人就不會幹這事兒。
外購的路子,是條絕路,內購的路子,也差不多,複興團想要維持十五萬軍隊的補給,維持自己地盤上,幾十上百萬人的補給,除了武裝劫掠,好像就沒別的路可走了。
複興團的消息傳到了楊猛手裏,看了看那十幾個複興團領導,對時局的分析,楊猛不由的笑出了聲,這幫傻犢子,還真把複興印度當成了己任,看來這幫子傻貨,還是沒讓世道給迴爐啊!
“說這些話有個屁用!直接搶他狗日的!”
複興團的責任是什麽,楊猛自己建的這個玩意兒,豈會不清楚?複興團真是複興印度的嗎?這個不好明說,但現在複興團的任務,就是全線激化印度的矛盾,讓印度陷入一個極端混亂的局麵。
買糧食,就是現在的雲南,也是除了用雲煙換,就是在大清的各省搶,在印度買?開什麽玩笑,有這個閑錢,複興團不如到自己這邊買軍火。
楊猛的話是這麽說的,迴信也是這麽迴的,韋駝子現在就是複興團的最高領導,那十幾個複興團的締造者,在韋駝子看來,就是楊家的奴仆,這事兒三爺怎麽說,複興團就要怎麽做!
複興團那邊開搶了,楊猛也沒閑著,楊家積存的老舊軍火,也該換代了,燧發槍已經過時了,擊發線膛槍,楊家也存了太多太多,老式的滑膛槍,沒多大用途了,與其迴爐,不如交給印度人民,為他們的民族獨立,出上一份氣力,畢竟楊家的褐貝絲滑膛槍占了絕大多數,而楊家的褐貝絲。也大多是印度款的。
這些凝聚了印度人血汗的東西。還是交給他們比較好。這樣,紀年意義也是不小的。
複興團開打了,繼續對著北方平原使勁,現在複興團的持久戰力不成,楊猛也讓複興團的軍隊,避開了德裏這樣的大城市,現在搞這些大城,雖說勝算不小。但損失更大,與其在這些大城周邊墨跡,倒不如先搶了小城和村鎮,這些地方的地主貴族,雖說手裏的財富不多,但他們的數量多啊!
而且小城和村鎮,也是大量貧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印度的百姓,可比大清的百姓慘的多,不僅要受地主貴族的壓迫。印度總督、東印度公司,對他們的剝削也是無處不在。
別的不說。單說說印度的饑荒吧!是印度沒糧食?當然不是!那是東印度公司,廉價收走了大部分的糧食,這跟大清的現狀一樣,不是沒糧,而是糧食不是給老百姓吃的。
哪裏有剝削哪裏就有反抗,複興團走的是親民的路線,衣衫齊整軍容威嚴的複興團,很快就在印度北方的平原地區,打響了名頭。
從荒僻之地,到富庶之地,無論是大清還是印度苦哈哈都是數量最為龐大的人群,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這桶火.藥被點燃,威力也是相當恐怖的。
一夜之間,也或許是好幾十個夜晚之間,印度的北方平原,興起了無數打著複興團名號的反抗組織,他們的理念或許與複興團不同,但他們的做事方法卻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劫掠。
壓製的民怨一旦被釋放出來,隨之而來的就是災難,這些反抗者跟複興團不一樣,複興團隻會找大地主、大貴族下手,而這些印度老百姓,可不分這些,隻要你比我富有,就是目標。
地主、貴族、大戶、富戶,就是這些人的目標,當然英吉利的大小商人,他們也沒有放過,從村寨到鄉鎮,從鄉鎮到城市,這些人帶著報複性的掠奪手段,一下就把複興團的名聲給敗了個精光。
屠殺、奸.淫.擄掠、無時無刻不在印度的北方上演,隨之興起是一個個抵製複興團的民團組織,這些印度窮漢的所作所為,有些令人發指了。
複興團的軍隊到了這些地方,窮漢們的組織,也不會與複興團合並,嚐到了甜頭之後,才是這些人最恐怖的時候。
“放一放!”
楊猛對此事的批示隻有三個字,既然是激發矛盾,就要往大裏做,這些暴民對楊猛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利用對象了。
印度的百姓也是被壓抑了太久,無論是王侯貴族還是地主大戶的武裝,都不是很強勢的存在,苦哈哈雖說沒有火器,但靠著絕對的數量優勢,在北方平原也是橫行無忌的存在。
因為是打著複興團的旗號,這些人也從來不與複興團衝突,反而頻頻的與複興團做生意,這些暴民組織,起初還把金銀糧食看的格外重要,可隨著劫掠規模的擴大,無論是金銀還是糧食,都成了他們的累贅。
這些反抗勢力的人,也是越打越雞賊,慢慢的他們也意識到了武器的重要性,這些人打一個普通的地主大戶,都可能付出數千人的傷亡,遇上稍微有些抵抗能力的貴族,這些人動輒就要敗退,打一個城鎮死傷幾萬,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
但憑著對糧食和金銀的占有欲,加上仇富的心思,這些反抗組織,跟複興團一樣,也是越打人數越多,越打戰力越強悍。
對武力的渴求,成了複興團敲詐這些反抗組織的好由頭,就是敲詐!一捆馬刀上萬兩金銀,幾萬斤糧食,幾十條破槍,就是這些組織十幾天的劫掠收獲。
複興團的人,也很大氣,幾個人帶著百十把馬刀,幾十條破槍,就能跟這些反抗組織做生意。先交貨後付款,複興團指定好了位置,這些反抗組織就會把糧食和金銀送到相應的地方。
糧食是屬於複興團的,金銀是屬於楊猛的,複興團不是沒遇上過敢對他們下黑手的組織,但這樣的反抗組織,隻要玩了一次,接下來就會迎來複興團的屠殺。
老百姓就不殺老百姓了嗎?複興團給了這些抵抗組織,一個極為明確的答複,為了百十把馬刀,幾十條破槍,複興團的人,可以屠殺一個幾萬人的反抗組織,而且這個組織周邊的其他反抗組織,也要跟著吃瓜落。
十倍或是幾十倍於貨款的財物,就是複興團的收欠賬的手段,正主滿足不了,複興團就會找周邊的反抗組織收取這筆費用,道理?這哪是個講道理的世道?
暴民們殘忍,複興團更殘忍,很短的時間之內,北方平原的反抗組織,就學會了怎麽做事兒,對複興團老老實實,該付的錢款一分一毫也不敢短缺。
同時他們也在學習複興團的殘忍,被複興團刮幹淨之後,這些人就會反過頭來,更加殘酷的搜刮印度的地主貴族還有英吉利的大小商家。
反抗組織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有了韋駝子在印度,偷墳掘墓也成了各地反抗組織,換武器的捷徑,狂暴的百姓,是沒有任何理性可言的,事情越做越過分,各地抵製複興團的勢力,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都露出了頭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