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出現在報紙上,趙母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介懷。報道的內容當然是趙安故意寫錯,他原本想通過部分的錯誤防止他人誤以為自己就是葉氏秘鹵的老板或者員工。但沒想到負責采訪的記者,居然也沒有詳細問一問這些事情。看來是對於“趙季安”很信任啊。趙安更沒有預料到的是,這件事情成為了葉氏秘鹵發展史上的一個趣聞,也因為“第一件店鋪不是總店”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葉氏秘鹵。哪怕這篇報道的主要內容並不是在誇獎葉氏秘鹵,趙父趙母也明顯感覺到自家的生意越來越好,甚至有不少人花上半個小時專程走路過來購買鹵菜。同樣連鎖一店和連鎖二店的生意也突然爆棚。蓉城的常駐人口超過一千萬,而蓉城日報每天發行量超過十萬,一個主版麵的影響力是趙父趙母難以想象。當然除了蓉城日報本身的影響力以外,和肯德基的關係也密不可分。單論影響力,肯德基不知道勝過了葉氏秘鹵多少倍。趙安的第一篇稿件,讓人們對於肯德基的關注點從肯德基轉移到了連鎖店上。因為文章內容翔實,論證有理有據,讓大部分的讀者產生一種“錯覺”:肯德基的成功是因為它是連鎖店,而忽略了肯德基其他的諸多優點。而在這個時候,趙安的第二篇報道,成功將人們的注意力從連鎖店的優勢引導至葉氏秘鹵之上。肯德基因為是連鎖店而成功,葉氏秘鹵是連鎖店,所以葉氏秘鹵也特別成功。這種錯誤的三段論在生活中、媒體中太過於常見,的確趙安一開始是有想著借著肯德基的東風,宣傳自家的葉氏秘鹵。但是他也沒有想到效果會這麽好,好到難以控製。接下裏的一個周中,先後有三家報社的記者來給葉氏秘鹵做采訪;、三家葉氏秘鹵麵前同樣出現了排隊的現象,其中又以總店的人最多。而真正超出趙安預料的是,先後有好幾名商人前來詢問趙父趙母是否願意將葉氏秘鹵轉賣給他們,其中甚至有人出到了五萬元的價格。這是一個萬元戶都足以驕傲的時代,五萬元讓趙父趙母差點答應。趙安連忙給自己的父母算了一筆賬單,再加上父母二人對於葉氏秘鹵感情都特別深,所以才忍痛拒絕。這些商人也沒有強求,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商機。至於趙父趙母是否真的願意將葉氏秘鹵賣給他們並不是特別重要,他們相信農民出生的趙父趙母,在商業方麵不可能贏過他們。趙安看著那些自信滿滿的商人,什麽都沒說。而另一個變故則是很多人跑來對趙父趙母說,他們想開葉氏秘鹵的連鎖店。這些都是對於連鎖店有一定了解、嗅到了其中的利益的人,隻不過又不像前麵那些商人有足夠的財力,能夠自己創立連鎖企業。趙安同樣向自己的父母表達了暫時不應該開連鎖店的事情,但是這次趙父趙母可沒有采納趙安的意見。之前他們沒有將葉氏秘鹵賣出去,是因為他們懂不能竭澤而漁、殺雞取卵,但現在別人要來開連鎖店,為什麽要拒絕呢?更多的連鎖店就意味著更高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趙達和王懷德的成功,讓他們相信其他連鎖店也能獲得成功。何況現在總店的廚房足夠大,完全可以再提供一兩家連鎖店,二人便開始挑選合作者。趙安一開始的時候特別擔心和著急,他不是反對擴張連鎖,隻是現在自家的根基還不夠穩。必須要讓自己趕快成年,能夠擁有更多甚至獨立的決定權啊,趙安心想。另一方麵,趙安也逐漸看開,或許現在受挫,對於自己的父母並不是什麽壞事。第52章 痛批在諸多尋求合作的來訪者中, 趙父最後與兩人達成了約定。他們還是每天從總店這這件按照固定價格進貨,然後他們可以以“葉氏秘鹵連鎖店”的名義進行銷售。不過所有的約定都是雙方口頭上協商確定, 也沒有任何人的見證。趙父趙母想的很簡單, 隻要他們會從自己這裏購買鹵菜就可以了。中間的加工費就足夠讓自己的收入再度增加。至於其他方麵也隻是對他們提及了,之前連鎖一店、二店的經驗。連鎖店開始營業的時候要如何宣傳推廣、如何通過良好的衛生情況來提高客流量、如何招攬客人……因為之前已經被自己的父母否決過意見, 趙安並沒有再對這件事沒有提出任何的意見,隻是默默記住了他們各自的營業點。這兩人都擁有農貿市場附近的鋪麵,直接把自己原來的招牌取下, 然後換上了“葉氏秘鹵連鎖店”便可以開始營業了。從這個角度來說, 他們比趙達和王懷德的起點高太多了, 已經擁有了一定穩定的客流。剛一開始的時候, 兩人的確會每天來趙母這購買鹵菜,並且告訴趙母第二天需要的分量。在最開始的一個月內,他們需要的數量明顯在不斷增加。就算可以在店鋪中清洗、鹵製, 但是除了午飯時間,夫妻二人每天都要從早到晚都待在店鋪裏忙碌著。哪怕收入又有了明顯的提升, 但二人還是感覺到特別幸苦。他們認為這已經是自己家店鋪的極限了, 準備就維持現在的規模。但趙父趙母突然發現新加盟的兩家連鎖店每天購買的鹵菜量突然開始下降。趙母還很關心地問了問什麽情況, 而對方的迴答隻是“最近生意不好”。對此趙母很是疑惑, 明明總店、一店、二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但最後趙母並沒有繼續追問。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 趙父趙母難免會談到這些事情。趙安聽了之後, 心中也有了些猜測。“小樹,周末幫我個忙?”“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