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古倫格格還是搞不懂韋寶這一係列操作。
“既然我們知道派去的人是你的人,何必搞得這麽偷偷摸摸的,我們又不會對明廷亂說什麽。”聰古倫格格道:“你的人給我父汗看病之前,肯定要拿人先試過的,隻要你們不想害我父汗,也不必擔心那麽多。至於兵馬,我加持你們都要撤光。”
聰古倫格格有點耍起了小性子,聰古倫格格其實已經將自己當成了韋寶的女人了,她是站在袒護娘家的立場。
鮑承先見韋寶無奈苦笑,隻能拉了拉聰古倫格格,將小格格拉到了一旁道:“格格,答應他吧,他的做法更穩健,至於留幾百人,那是為了麵子,他表明可以撤軍,但留一點人,又表明並不被我們牽著鼻子走。這不光是做給我們看的,也做給他自己底下的人看,也做給附近的蒙古人看。所以,你很難說動他把人馬都撤走。而且,他這一步棋也表明,一旦我們想議和,義州城隻怕也是保不住的,也得留給天地會。”
聽鮑承先這麽說,聰古倫格格才知道韋寶為什麽一定要堅持留下幾百人。
聰古倫格格不由的走到韋寶麵前,生氣道:“你太狡猾了吧?步步算計,既然你將我們金人看的如同漢人一樣,何必這麽算計?”
“可你們現在與我方還是敵對關係啊。”韋寶並不著惱於聰古倫格格的態度,天底下現在也沒有幾個人敢當著韋寶的麵說他狡猾。
聰古倫格格哼了一聲,幹脆利落道:“好吧!都依著你行了吧?現在趕快派人隨我們走吧。”
韋寶對旁邊的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點了點頭。
倆人立刻著手安排,這一切都很容易,兩炷香功夫,都安排妥當了。
就這樣,聰古倫格格和她的隨行人員簡單的吃喝,休息了一小會,又趕著迴去了。
燕天南讓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一起送了聰古倫格格,自己卻沒有來。
聰古倫格格有點在意,她本來以為韋寶至少會送她到城門口呢,因為上迴她走的時候,韋寶就在城門口陪了她一會兒才走的。
韋寶這迴沒有送聰古倫格格,主要因為聰古倫格格這迴是代表建奴來的,而上一迴,聰古倫格格隻代表她自己。
性質不一樣了。
韋寶在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送聰古倫格格出城的時候,就躺在床上想,如果這迴救迴了努爾哈赤的性命,或者沒有救迴努爾哈赤的性命,會怎麽樣?
救迴了努爾哈赤的命,治好了努爾哈赤的病,肯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冤家宜解不宜結,自己成為了努爾哈赤的恩人,也在道義上占有優勢了,肯定對各方麵都大大的有好處。
如果努爾哈赤因為自己人的救治,而意外的早亡了,那就麻煩了。
1599年之前,明朝和努爾哈赤曾保持16年的蜜月期。
1599年之後,隨著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征伐統一戰爭的進程加快,建州女真和明朝的關係開始逐漸惡化。
很多人覺得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是“蓄謀已久”的行動,韋寶覺得這種說法難以成立。
七大恨中的陳述,除了第一條“祖、父之死”發生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其他六條中陳述的內容,都發生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女真吞並海西女真哈達部之後。
在這六條中,又有四條的內容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建州女真開始進攻海西葉赫之後。
其中還有四條,提到了建州和葉赫之間的矛盾、以及明朝如何偏袒和扶植葉赫的種種行為。
換一個說法就是公元1599年,當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建州女真的統一,開始展開對海西女真四部的征伐戰爭時,遼東女真出現了由諸部並立向一家獨大轉變的趨勢。
明朝發現女真內部的勢力狀態被打破了,建州女真的實力太強,且還在迅速發展,這違背了明朝希望女真“群雄並立,抑強扶弱”的一貫政治主張。
既然如此,明朝就要迅速諒解昔日的不安定分子葉赫,扶植他對抗建州,阻撓努爾哈赤對海西的吞並征伐活動。
七大恨就是從努爾哈赤個人的立場,對這一曆史進程的事實陳述和情緒宣泄。
實際上,明朝做的不算失敗,在努爾哈赤頒布七大恨的時候,葉赫雖然實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了,但是在明朝的直接保護下,依然還在,在薩爾滸之戰後才被建州吞並。
明代對女真的統治策略,可以從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楊道賓的奏疏中窺知一二。
女直乃肅慎舊疆,亡金遺孽。??然必分女直為三,又析衛所地站為二百六十有二,各自雄長,不使歸一者,蓋以犬羊異類,欲其犬牙相製也。臣閱金、遼二史,遼人嚐言,女直兵若滿萬,則不可敵。必離其黨而分之,護其群而存之,未有縱其蠶食,任其漁獵,以養其成而付之無可奈何者也。
簡而言之,無非四個字,“分而治之”。
從具體措施來看,無論是成化年間對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董山的打擊,還是萬曆對建州女真首領王杲的打擊,對建州葉赫部首領逞加奴、仰加奴的打擊,都是基本上哪一部落氏族強一些,就用軍事力量削弱一下,形成各部落氏族的均勢。
努爾哈赤的願望,則是統一女真,他從十三副遺甲起兵後用了30多年,在外交上避免了明朝軍事力量的打擊,在軍事上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
七大恨是他對明朝宣戰的理由,第一恨為明軍“無故生釁於邊外”,殺其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
第二恨是明朝違背誓言,“遣兵出邊,護衛葉赫”。
第三恨係明臣背誓,指責建州擅殺出邊采參挖礦的漢民,逼令建州送獻十人斬於邊上。
第四恨,乃明朝“遣兵出邊,為葉赫防禦”,使葉赫將其許聘與努爾哈赤及其子代善之女“轉嫁蒙古”。
第五恨是,明廷遣兵,驅逐居住柴河、齊拉、法納哈三路耕田種穀的女真,“不容收獲”。
第六恨為明帝聽取葉赫讒言,遣人持函,“備書惡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
明朝和努爾哈赤雙方的核心矛盾,是女真是否應該統一的矛盾。
以此來分析七大恨,可以發現前六條都是表象,第七條,即“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才是核心。
明朝為了平衡女真各部的勢力,在建州和海西女真葉赫部的矛盾中,偏袒葉赫部來壓製努爾哈赤。
所以,七大恨說明明朝和努爾哈赤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沒有辦法繼續繼續通過交涉途徑解決,最終必然要打一仗,說明了軍事確實是政治的延伸。
努爾哈赤七大恨裏第一條就是明朝殺其父祖。
可奇怪的是,作為殺其父祖的元兇的李成梁的石牌坊有清一代,卻一直平平安安的在北鎮城裏立著,也沒誰去給他砸了。
這事是不是非常古怪。
其實,韋寶想一想就知道,努爾哈赤聲稱他父祖是在明軍圍剿其堂姐夫阿台之時,其祖父覺昌安心疼孫女,與其父塔克世一起到阿台所居的古勒寨想去接迴孫女,結果被明軍攻陷城寨的時候一起殺死。
可是當時古勒寨已被明軍大軍包圍,刀林箭雨之中哪容這兩個人隨便入城如入無人之境。
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爸爸又不是常山趙子龍。
而且縱使二人在明軍攻城之前僥幸入城,那作為叛賊家屬,他們跟著其女婿被明軍殺了也無可厚非。
為何努爾哈赤後來竟能理直氣壯的向明廷索要公道,而當時剛剛滅掉王杲而誌驕意滿的大明又怎麽會乖乖的給了努爾哈赤一個孩子大筆賠償。
其實曆史的真相是覺昌安和塔克世這兩個牆頭草麵對強盛的明軍,早就為了身家性命而拋棄了自個的孫女婿,替明軍帶路去滅掉自個的孫女婿阿台而謀取榮華富貴了。
隻可惜一片亂軍之中,這兩個帶路黨因為同樣是滿洲人金錢鼠尾的打扮,結果被明軍誤當成叛賊給殺掉了。
所以後來努爾哈赤才能理直氣壯的向明廷索要賠償,而李成梁也才心懷愧疚替其上奏朝廷予以撫恤。
實際上,努爾哈赤初年也曾因此向其他各部炫耀:“我父祖為明人所殺,明人予我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的賠償。而你父祖被明人所殺,卻未得到任何賠償!”以明廷給其的優厚待遇壓製其他部落。
隻不過後來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翅膀硬了敢向大明挑戰了,才胡編了個借口以父祖之仇作為向明廷開戰的借口。
等到後來清軍入關一統天下,滿人自然更不好意思提自個的祖宗曾為大明當過帶路黨的光輝曆史,於是對這段曆史也就更加諱莫如深了。
不過好在建酋後裔還算講良心,對替其申請賠償的李成梁還是心存感激的,也沒好意思按照七大恨裏那胡編亂造的仇恨對李家實行報複,所以才留下了這座李成梁石牌坊。
要不以滿洲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德行,要是雙方真的有殺父祖大仇,怎麽可能一直對李成梁那麽尊重。
七大恨總結起來就是四個方麵。
最核心的是經濟方麵,首先是貿易摩擦。
明朝與女真部落之間一直有貿易戰。
明朝市場對人參、貂皮需求很大,與明朝的貿易一直是女真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這些生意雖然養活了女真人,但由於明朝方麵擁有更嚴密的組織結構,長期以來,邊境貿易的大部分利潤,都被漢族商人和明朝官方所獲取。
有些時候,女真部落人參,貂皮的出貨價,甚至低於成本,這引發了女真部落不滿。
自公元1600年起,努爾哈赤開始以各種手段試圖抬高人參,貂皮價格,獲取更多利潤,這引發了雙方的貿易戰。
另外,隨著遼東人口的增加,女真人和漢人的邊境開始模糊,雙方多次為土地和其他資源發生衝突。
明朝末期是曆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不斷,女真人和漢人內部經濟壓力增大,客觀上加劇了女真人與明朝的經濟衝突。
努爾哈赤七大恨中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就是講的他與明朝關於土地和貿易的摩擦。
其次是軍事方麵,明朝末年,朝廷在遼東方向,長期采取“以夷製夷”的策略,扶植海西女真,對抗建州女真。努爾哈赤自萬曆四十一年吞並烏拉部起,多次對葉赫部用兵,試圖統一女真地區,最後都因為明朝的幹涉而作罷。
努爾哈赤逐漸認識到,在不對明朝開戰的情況下,統一女真諸部幾無可能。
政治上,明朝對女真各部長期采取分化拉攏的策略,不但長期扶植葉赫等部對抗努爾哈赤;還曾經拉攏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試圖分化努爾哈赤集團,對努爾哈赤集團內部的團結穩定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最後,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曆史仇恨,努爾哈赤的父祖長期為明朝效力,最終卻為李成梁誤殺,明朝不但在賠償方麵極為吝嗇,還試圖扶植謀害努爾哈赤父祖的兇手尼堪外蘭取代愛新覺羅家在建州的地位。
鵝爾渾城之戰後,又試圖庇護尼堪外蘭,為努爾哈赤所記恨。
另外,明朝中下級武官蕭伯芝,曾偽稱都督,以大臣自居,身著蟒衣玉帶,乘坐八抬大轎,令努爾哈赤拜旨,這讓女真人感到巨大的侮辱,也被作為七大恨之一。
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布:“吾意已決,今歲必征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七大恨實質上就是羽翼已豐的努爾哈赤對明朝開戰的借口而已。
明萬曆十年的一天,女真葉赫部降生了一位小公主,葉赫大薩滿預言“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此言一出,這位小公主立刻名揚整個女真族。
許是命定的不凡,果然這位公主長大後傾國傾城,被譽為女真第一美女。
她的一生雖然隻有短短的三十幾年,卻帶給女真族翻天覆地的變化。
女真族,後經皇太極改為滿州族,是中國第二個入主中原建立統一王朝的民族。
明朝初期,女真分為建州女真,西海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分。
其中西海女真分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
這位葉赫公主九歲時,就被許配給哈達族的歹商貝勒。
然而,這隻是葉赫部和哈達部的孟格布祿為了爭奪哈達首領的地位設下的一條美人計。
在歹商貝勒迎親的路上,遭到了葉赫的伏擊,不幸身亡。
這位葉赫公主年僅九歲就輕而易舉的“滅”了哈達部的首領,從此哈達部首領變成了孟格布祿。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嫁人”。
隨後葉赫部又將她許配給烏拉部的布占泰,以此誘使布占泰參加九部之戰,對抗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
可是,布占泰在戰爭中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這次婚約便也作罷了。
在這次戰役中,布齋也被努爾哈赤擊殺,由於九部聯軍的戰敗,葉赫部將此女許配給努爾哈赤,想要借此討好努爾哈赤。
可是這位葉赫公主卻不願嫁給自己的殺父仇人,放下豪言“誰能殺了努爾哈赤,我就嫁給他”。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自己掌握自己的婚姻,唯一的條件卻是絕不嫁努爾哈赤。
為了抱得美人歸,哈達部的孟格布祿向努爾哈赤宣戰。
結果卻自己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被殺。
兩年後努爾哈赤吞並了哈達部。
接下來,輝發部的拜音達理同葉赫公主訂婚,背棄了與努爾哈赤之女的婚姻,向努爾哈赤宣戰。
當然,結果和哈達部一樣,努爾哈赤出兵扈爾奇城,根本沒費勁就把輝發給滅了。
最後,葉赫部又將公主許給烏拉的布占泰,布占泰也因此背棄了和努爾哈赤的聯姻、盟誓。
努爾哈赤盛怒之下滅了烏拉,布占泰逃往葉赫,可是這位葉赫公主拒絕嫁給敗軍之將。
因為這位葉赫公主的幾次婚約,西海女真四部被努爾哈赤滅了三個,隻剩下公主所在的葉赫部勉強對抗建州女真。
這時的公主已經三十三歲了,在當時已經是當奶奶的年齡了。
所以,史書上稱這位公主為葉赫老女。
終於這位葉赫老女在三十三歲的“高齡”遠嫁蒙古。
葉赫部之所以將葉赫老女嫁到蒙古,是想引努爾哈赤對抗蒙古,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這位傾國傾城的女真美女一生嫁了七次,可是在真出嫁後一年便去世了。
似乎她就是為了讓努爾哈赤一統女真而生的。
努爾哈赤在她去世後以葉赫部將原本許配給自己的葉赫老女改嫁到蒙古為由,滅了葉赫部,統一女真。
而葉赫老女也成了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這是努爾哈赤第四恨,不是因為沒有建功立業而恨,不是他的建州女真不夠強大而恨,而是因為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還曾揚言要他的命,她當真是恨他,可也幫了他。
韋寶雖然與努爾哈赤尚沒有正式交談過,連接觸都沒有接觸過。
但隨著在這個時代的時間越來越長,韋寶覺得自己越來越了解努爾哈赤和滿人了。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就是個簡單的人,能力肯定有,但有限。
這人太精明,太狡猾,很像是草原上的狐狸。
從努爾哈赤討好李成梁,得以成活,得以壯大,再到反咬明廷一口,都說明了努爾哈赤的這種特性。
但韋寶覺得,留下努爾哈赤,不管是對明廷來說,還是對他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
因為打的時間久了,也是能打出感情來的!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肯定比皇太極對明廷有歸屬感。
換句話說,努爾哈赤肯定不如皇太極那麽黑化。
而且韋寶是重生穿越巨,知道努爾哈赤的能力也趕不上皇太極。
要是皇太極提早上台,建奴和寶軍的形勢,和明廷,和蒙古人,各方麵的形勢很有可能都要發生重大變化了!
所以韋寶暗暗企盼這迴自己的貼身軍醫能順利醫治好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能同意自己的賠償兩千八百萬兩紋銀的要求。
聰古倫格格一行,馬不停蹄,隻用了一天,又趕迴了義州城外。
建奴不敢怠慢,查明身份之後,趕緊放他們入城。
“既然我們知道派去的人是你的人,何必搞得這麽偷偷摸摸的,我們又不會對明廷亂說什麽。”聰古倫格格道:“你的人給我父汗看病之前,肯定要拿人先試過的,隻要你們不想害我父汗,也不必擔心那麽多。至於兵馬,我加持你們都要撤光。”
聰古倫格格有點耍起了小性子,聰古倫格格其實已經將自己當成了韋寶的女人了,她是站在袒護娘家的立場。
鮑承先見韋寶無奈苦笑,隻能拉了拉聰古倫格格,將小格格拉到了一旁道:“格格,答應他吧,他的做法更穩健,至於留幾百人,那是為了麵子,他表明可以撤軍,但留一點人,又表明並不被我們牽著鼻子走。這不光是做給我們看的,也做給他自己底下的人看,也做給附近的蒙古人看。所以,你很難說動他把人馬都撤走。而且,他這一步棋也表明,一旦我們想議和,義州城隻怕也是保不住的,也得留給天地會。”
聽鮑承先這麽說,聰古倫格格才知道韋寶為什麽一定要堅持留下幾百人。
聰古倫格格不由的走到韋寶麵前,生氣道:“你太狡猾了吧?步步算計,既然你將我們金人看的如同漢人一樣,何必這麽算計?”
“可你們現在與我方還是敵對關係啊。”韋寶並不著惱於聰古倫格格的態度,天底下現在也沒有幾個人敢當著韋寶的麵說他狡猾。
聰古倫格格哼了一聲,幹脆利落道:“好吧!都依著你行了吧?現在趕快派人隨我們走吧。”
韋寶對旁邊的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點了點頭。
倆人立刻著手安排,這一切都很容易,兩炷香功夫,都安排妥當了。
就這樣,聰古倫格格和她的隨行人員簡單的吃喝,休息了一小會,又趕著迴去了。
燕天南讓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一起送了聰古倫格格,自己卻沒有來。
聰古倫格格有點在意,她本來以為韋寶至少會送她到城門口呢,因為上迴她走的時候,韋寶就在城門口陪了她一會兒才走的。
韋寶這迴沒有送聰古倫格格,主要因為聰古倫格格這迴是代表建奴來的,而上一迴,聰古倫格格隻代表她自己。
性質不一樣了。
韋寶在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送聰古倫格格出城的時候,就躺在床上想,如果這迴救迴了努爾哈赤的性命,或者沒有救迴努爾哈赤的性命,會怎麽樣?
救迴了努爾哈赤的命,治好了努爾哈赤的病,肯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冤家宜解不宜結,自己成為了努爾哈赤的恩人,也在道義上占有優勢了,肯定對各方麵都大大的有好處。
如果努爾哈赤因為自己人的救治,而意外的早亡了,那就麻煩了。
1599年之前,明朝和努爾哈赤曾保持16年的蜜月期。
1599年之後,隨著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征伐統一戰爭的進程加快,建州女真和明朝的關係開始逐漸惡化。
很多人覺得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是“蓄謀已久”的行動,韋寶覺得這種說法難以成立。
七大恨中的陳述,除了第一條“祖、父之死”發生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其他六條中陳述的內容,都發生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女真吞並海西女真哈達部之後。
在這六條中,又有四條的內容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建州女真開始進攻海西葉赫之後。
其中還有四條,提到了建州和葉赫之間的矛盾、以及明朝如何偏袒和扶植葉赫的種種行為。
換一個說法就是公元1599年,當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建州女真的統一,開始展開對海西女真四部的征伐戰爭時,遼東女真出現了由諸部並立向一家獨大轉變的趨勢。
明朝發現女真內部的勢力狀態被打破了,建州女真的實力太強,且還在迅速發展,這違背了明朝希望女真“群雄並立,抑強扶弱”的一貫政治主張。
既然如此,明朝就要迅速諒解昔日的不安定分子葉赫,扶植他對抗建州,阻撓努爾哈赤對海西的吞並征伐活動。
七大恨就是從努爾哈赤個人的立場,對這一曆史進程的事實陳述和情緒宣泄。
實際上,明朝做的不算失敗,在努爾哈赤頒布七大恨的時候,葉赫雖然實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了,但是在明朝的直接保護下,依然還在,在薩爾滸之戰後才被建州吞並。
明代對女真的統治策略,可以從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楊道賓的奏疏中窺知一二。
女直乃肅慎舊疆,亡金遺孽。??然必分女直為三,又析衛所地站為二百六十有二,各自雄長,不使歸一者,蓋以犬羊異類,欲其犬牙相製也。臣閱金、遼二史,遼人嚐言,女直兵若滿萬,則不可敵。必離其黨而分之,護其群而存之,未有縱其蠶食,任其漁獵,以養其成而付之無可奈何者也。
簡而言之,無非四個字,“分而治之”。
從具體措施來看,無論是成化年間對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董山的打擊,還是萬曆對建州女真首領王杲的打擊,對建州葉赫部首領逞加奴、仰加奴的打擊,都是基本上哪一部落氏族強一些,就用軍事力量削弱一下,形成各部落氏族的均勢。
努爾哈赤的願望,則是統一女真,他從十三副遺甲起兵後用了30多年,在外交上避免了明朝軍事力量的打擊,在軍事上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
七大恨是他對明朝宣戰的理由,第一恨為明軍“無故生釁於邊外”,殺其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
第二恨是明朝違背誓言,“遣兵出邊,護衛葉赫”。
第三恨係明臣背誓,指責建州擅殺出邊采參挖礦的漢民,逼令建州送獻十人斬於邊上。
第四恨,乃明朝“遣兵出邊,為葉赫防禦”,使葉赫將其許聘與努爾哈赤及其子代善之女“轉嫁蒙古”。
第五恨是,明廷遣兵,驅逐居住柴河、齊拉、法納哈三路耕田種穀的女真,“不容收獲”。
第六恨為明帝聽取葉赫讒言,遣人持函,“備書惡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
明朝和努爾哈赤雙方的核心矛盾,是女真是否應該統一的矛盾。
以此來分析七大恨,可以發現前六條都是表象,第七條,即“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才是核心。
明朝為了平衡女真各部的勢力,在建州和海西女真葉赫部的矛盾中,偏袒葉赫部來壓製努爾哈赤。
所以,七大恨說明明朝和努爾哈赤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沒有辦法繼續繼續通過交涉途徑解決,最終必然要打一仗,說明了軍事確實是政治的延伸。
努爾哈赤七大恨裏第一條就是明朝殺其父祖。
可奇怪的是,作為殺其父祖的元兇的李成梁的石牌坊有清一代,卻一直平平安安的在北鎮城裏立著,也沒誰去給他砸了。
這事是不是非常古怪。
其實,韋寶想一想就知道,努爾哈赤聲稱他父祖是在明軍圍剿其堂姐夫阿台之時,其祖父覺昌安心疼孫女,與其父塔克世一起到阿台所居的古勒寨想去接迴孫女,結果被明軍攻陷城寨的時候一起殺死。
可是當時古勒寨已被明軍大軍包圍,刀林箭雨之中哪容這兩個人隨便入城如入無人之境。
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爸爸又不是常山趙子龍。
而且縱使二人在明軍攻城之前僥幸入城,那作為叛賊家屬,他們跟著其女婿被明軍殺了也無可厚非。
為何努爾哈赤後來竟能理直氣壯的向明廷索要公道,而當時剛剛滅掉王杲而誌驕意滿的大明又怎麽會乖乖的給了努爾哈赤一個孩子大筆賠償。
其實曆史的真相是覺昌安和塔克世這兩個牆頭草麵對強盛的明軍,早就為了身家性命而拋棄了自個的孫女婿,替明軍帶路去滅掉自個的孫女婿阿台而謀取榮華富貴了。
隻可惜一片亂軍之中,這兩個帶路黨因為同樣是滿洲人金錢鼠尾的打扮,結果被明軍誤當成叛賊給殺掉了。
所以後來努爾哈赤才能理直氣壯的向明廷索要賠償,而李成梁也才心懷愧疚替其上奏朝廷予以撫恤。
實際上,努爾哈赤初年也曾因此向其他各部炫耀:“我父祖為明人所殺,明人予我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的賠償。而你父祖被明人所殺,卻未得到任何賠償!”以明廷給其的優厚待遇壓製其他部落。
隻不過後來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翅膀硬了敢向大明挑戰了,才胡編了個借口以父祖之仇作為向明廷開戰的借口。
等到後來清軍入關一統天下,滿人自然更不好意思提自個的祖宗曾為大明當過帶路黨的光輝曆史,於是對這段曆史也就更加諱莫如深了。
不過好在建酋後裔還算講良心,對替其申請賠償的李成梁還是心存感激的,也沒好意思按照七大恨裏那胡編亂造的仇恨對李家實行報複,所以才留下了這座李成梁石牌坊。
要不以滿洲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德行,要是雙方真的有殺父祖大仇,怎麽可能一直對李成梁那麽尊重。
七大恨總結起來就是四個方麵。
最核心的是經濟方麵,首先是貿易摩擦。
明朝與女真部落之間一直有貿易戰。
明朝市場對人參、貂皮需求很大,與明朝的貿易一直是女真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這些生意雖然養活了女真人,但由於明朝方麵擁有更嚴密的組織結構,長期以來,邊境貿易的大部分利潤,都被漢族商人和明朝官方所獲取。
有些時候,女真部落人參,貂皮的出貨價,甚至低於成本,這引發了女真部落不滿。
自公元1600年起,努爾哈赤開始以各種手段試圖抬高人參,貂皮價格,獲取更多利潤,這引發了雙方的貿易戰。
另外,隨著遼東人口的增加,女真人和漢人的邊境開始模糊,雙方多次為土地和其他資源發生衝突。
明朝末期是曆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不斷,女真人和漢人內部經濟壓力增大,客觀上加劇了女真人與明朝的經濟衝突。
努爾哈赤七大恨中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就是講的他與明朝關於土地和貿易的摩擦。
其次是軍事方麵,明朝末年,朝廷在遼東方向,長期采取“以夷製夷”的策略,扶植海西女真,對抗建州女真。努爾哈赤自萬曆四十一年吞並烏拉部起,多次對葉赫部用兵,試圖統一女真地區,最後都因為明朝的幹涉而作罷。
努爾哈赤逐漸認識到,在不對明朝開戰的情況下,統一女真諸部幾無可能。
政治上,明朝對女真各部長期采取分化拉攏的策略,不但長期扶植葉赫等部對抗努爾哈赤;還曾經拉攏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試圖分化努爾哈赤集團,對努爾哈赤集團內部的團結穩定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最後,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曆史仇恨,努爾哈赤的父祖長期為明朝效力,最終卻為李成梁誤殺,明朝不但在賠償方麵極為吝嗇,還試圖扶植謀害努爾哈赤父祖的兇手尼堪外蘭取代愛新覺羅家在建州的地位。
鵝爾渾城之戰後,又試圖庇護尼堪外蘭,為努爾哈赤所記恨。
另外,明朝中下級武官蕭伯芝,曾偽稱都督,以大臣自居,身著蟒衣玉帶,乘坐八抬大轎,令努爾哈赤拜旨,這讓女真人感到巨大的侮辱,也被作為七大恨之一。
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布:“吾意已決,今歲必征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七大恨實質上就是羽翼已豐的努爾哈赤對明朝開戰的借口而已。
明萬曆十年的一天,女真葉赫部降生了一位小公主,葉赫大薩滿預言“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此言一出,這位小公主立刻名揚整個女真族。
許是命定的不凡,果然這位公主長大後傾國傾城,被譽為女真第一美女。
她的一生雖然隻有短短的三十幾年,卻帶給女真族翻天覆地的變化。
女真族,後經皇太極改為滿州族,是中國第二個入主中原建立統一王朝的民族。
明朝初期,女真分為建州女真,西海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分。
其中西海女真分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
這位葉赫公主九歲時,就被許配給哈達族的歹商貝勒。
然而,這隻是葉赫部和哈達部的孟格布祿為了爭奪哈達首領的地位設下的一條美人計。
在歹商貝勒迎親的路上,遭到了葉赫的伏擊,不幸身亡。
這位葉赫公主年僅九歲就輕而易舉的“滅”了哈達部的首領,從此哈達部首領變成了孟格布祿。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嫁人”。
隨後葉赫部又將她許配給烏拉部的布占泰,以此誘使布占泰參加九部之戰,對抗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
可是,布占泰在戰爭中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這次婚約便也作罷了。
在這次戰役中,布齋也被努爾哈赤擊殺,由於九部聯軍的戰敗,葉赫部將此女許配給努爾哈赤,想要借此討好努爾哈赤。
可是這位葉赫公主卻不願嫁給自己的殺父仇人,放下豪言“誰能殺了努爾哈赤,我就嫁給他”。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自己掌握自己的婚姻,唯一的條件卻是絕不嫁努爾哈赤。
為了抱得美人歸,哈達部的孟格布祿向努爾哈赤宣戰。
結果卻自己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被殺。
兩年後努爾哈赤吞並了哈達部。
接下來,輝發部的拜音達理同葉赫公主訂婚,背棄了與努爾哈赤之女的婚姻,向努爾哈赤宣戰。
當然,結果和哈達部一樣,努爾哈赤出兵扈爾奇城,根本沒費勁就把輝發給滅了。
最後,葉赫部又將公主許給烏拉的布占泰,布占泰也因此背棄了和努爾哈赤的聯姻、盟誓。
努爾哈赤盛怒之下滅了烏拉,布占泰逃往葉赫,可是這位葉赫公主拒絕嫁給敗軍之將。
因為這位葉赫公主的幾次婚約,西海女真四部被努爾哈赤滅了三個,隻剩下公主所在的葉赫部勉強對抗建州女真。
這時的公主已經三十三歲了,在當時已經是當奶奶的年齡了。
所以,史書上稱這位公主為葉赫老女。
終於這位葉赫老女在三十三歲的“高齡”遠嫁蒙古。
葉赫部之所以將葉赫老女嫁到蒙古,是想引努爾哈赤對抗蒙古,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這位傾國傾城的女真美女一生嫁了七次,可是在真出嫁後一年便去世了。
似乎她就是為了讓努爾哈赤一統女真而生的。
努爾哈赤在她去世後以葉赫部將原本許配給自己的葉赫老女改嫁到蒙古為由,滅了葉赫部,統一女真。
而葉赫老女也成了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這是努爾哈赤第四恨,不是因為沒有建功立業而恨,不是他的建州女真不夠強大而恨,而是因為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還曾揚言要他的命,她當真是恨他,可也幫了他。
韋寶雖然與努爾哈赤尚沒有正式交談過,連接觸都沒有接觸過。
但隨著在這個時代的時間越來越長,韋寶覺得自己越來越了解努爾哈赤和滿人了。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就是個簡單的人,能力肯定有,但有限。
這人太精明,太狡猾,很像是草原上的狐狸。
從努爾哈赤討好李成梁,得以成活,得以壯大,再到反咬明廷一口,都說明了努爾哈赤的這種特性。
但韋寶覺得,留下努爾哈赤,不管是對明廷來說,還是對他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
因為打的時間久了,也是能打出感情來的!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肯定比皇太極對明廷有歸屬感。
換句話說,努爾哈赤肯定不如皇太極那麽黑化。
而且韋寶是重生穿越巨,知道努爾哈赤的能力也趕不上皇太極。
要是皇太極提早上台,建奴和寶軍的形勢,和明廷,和蒙古人,各方麵的形勢很有可能都要發生重大變化了!
所以韋寶暗暗企盼這迴自己的貼身軍醫能順利醫治好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能同意自己的賠償兩千八百萬兩紋銀的要求。
聰古倫格格一行,馬不停蹄,隻用了一天,又趕迴了義州城外。
建奴不敢怠慢,查明身份之後,趕緊放他們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