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沈三老爺及時補償給了小黑好幾個又圓又大的山芋,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每次遇到小黑,他都還是覺得自己能從它的眼中看到深深的怨念。
這讓沈三老爺略微有些挫敗,但是很快他就無暇再考慮小黑的問題了,因為臨近年根兒下,許多災民開始湧入了慶州城。
經過了解沈三老爺才得知,大部分的災民都來自於平豐府那邊,平豐府受災最為嚴重,青壯勞力也大幅的減少,因為人口銳減,土地也荒廢了許多。最要緊的是,如今寒冬臘月,連平豐城中的民房都還沒有修繕完畢,更不要說是周圍的村鎮。
許多百姓上無片瓦遮身,下無果腹之糧,眼看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已經有老弱之人被凍死街頭,於是便有不甘於這樣喪命的人開始攜家帶口地到別處去奔出路。
災民們一邊走一邊四處打聽,發現慶州是唯一一個已經連村鎮的房屋都修繕完好的,據說慶州城中還時常會有大戶人家開鋪舍飯舍衣,所以原本三五成群的災民漸漸在通往慶州的路上匯聚起來,最後竟足有上千人之多。
這麽多人突然湧入慶州城,守門的官兵根本不敢隨意放行,趕緊上報給衙門。
沈三老爺得知情況之後,先去找師爺了解情況。
大梁跟周圍的小國比起來,算得上是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百姓勉強也算是都能安居樂業,但饒是如此,流民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天災過後,流民更是大幅度增加。
前朝因為土地兼並嚴重,加上連年戰亂,最後恰逢天災,結果國內流民不斷,朝廷不但不加安撫,反倒*,最後民間起義不斷,直接導致前朝走向滅亡。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本朝對於流民的政策一直都是以安撫為主,堵不如疏,各地對待流民多是就地安置入籍,鼓勵開墾荒地之類。
慶州經過這次地動之後,的確死了許多人,如果能將這些流民安置下來,對於慶州境內的人口增長和農耕都是十分有利的,對於沈三老爺來說也是政績。
但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現在的季節,如果這些災民是開春的時候過來,那麽慶州肯定會十分樂意接收他們,可誰叫現在是數九寒冬。
一千多流民如何安置?哪裏弄到足夠的糧食和柴火讓他們過冬?如果不能填飽肚子,這些人會不會在城中生事?這些都是擺在麵前嚴酷卻又最現實的難題。
不接收這些流民不會影響沈三老爺的官員考績,但一旦接收了這些流民,萬一發生惡性案件或是有人凍死街頭,那就妥妥兒的是一筆抹不掉的汙點。
沈三老爺承認師爺的分析句句在理,但是當他來到城牆上,看著城門外那些衣衫襤褸、拖家帶口的流民,老的老小的小,有的孩子還沒有福喜大,一個個瘦骨伶仃,黑漆漆的眸子裏沒有丁點兒情緒,隻有茫然無措的呆滯……
看到這些,沈三老爺的心都在哆嗦,如若真將這些人拒之門外,那麽自己今後該如何麵對自己的良知,如何敢再捧起聖賢之書,如何能再坦蕩地直視女兒孺慕的眼神。
片刻之間,沈三老爺心中已經轉了千百道心思,讓流民離開的話卻如千斤橄欖,重重地壓在舌上,如何都吐不出口。
如果真的要接收這些流民,他不但要盡快想出應對之策,還要說服慶州的其他官員。
沈三老爺不敢輕易開城門放人,隻能命人先送了一部分柴米和鍋碗出去,流民經過一陣騷亂之後漸漸安定下來,在城外空曠的地方分散開點了十來堆火,開始埋過做飯。
畢竟他們已經很久沒吃到熱乎的東西了,在這樣寒冷的裏,火堆和熱粥顯得格外珍貴。
沈三老爺迴家後在書房一直待到深夜,麵前的紙上已經被寫寫劃劃弄得亂七八糟,治安方麵的問題倒是已經想得十分全麵妥善,唯有吃住這兩項最大的問題後麵,到現在還是一片空白。
沈福喜輕聲叩叩書房的門:“阿爹,我進來了?”
沈三老爺這才從思考中迴過神來,應了一聲,見女兒提著食盒進門,是來送宵夜的。
他強打起精神,把桌麵上的紙張收攏到一邊,裝作感興趣的樣子問:“今晚有什麽好吃的?”
沈福喜端出一碗酒釀圓子並幾碟點心小菜,放在書案上,將筷子和勺子遞給沈三老爺,自己順勢坐在鼓凳上,目光掃過剛才被收到一旁的宣紙,見上麵被畫得亂七八糟,好奇地拿過來細看。
“城外聚集了那麽多流民?”沈福喜之前還真沒想到過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慶州這邊的災後重建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所以她就推己及人的以為其他地方也都是差不多的,畢竟距離地震已經過去這麽久了。
不過她忽略的是,一來慶州這邊的父母官是沈三老爺,倒不是說他多麽高尚偉大,但也算是一個憑良心辦事的好官了,而且他到慶州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搜刮錢財,所以凡是還是以百姓為重的。二來平豐府那邊受災的情況遠比慶州這邊嚴重,死難和災後致殘的人數也要多出許多,即便是官府有心組織災後重建,在缺人又缺錢的情況下也著實困難。
沈福喜先看了沈三老爺對於治安方麵的設想,將流民分割成十人左右的小隊,分開居住,發動居住周圍居民監督幫助,每個小隊有專門的官兵負責,對於不良的苗頭要及時發現和處理。
這個方案看起來倒還像那麽迴事,但是沈福喜托腮想了半晌問:“阿爹,上千流民,十個人一隊,就是上百個隊了,且不說有沒有那麽多官兵可以負責,光說分開居住這一項該怎麽實現?”
沈三老爺對女兒從來都是有問必答的,咽下口中的酒釀丸子道:“城中重建的時候,雖然有朝廷的補助,但是很多人家還是根本拿不出錢來修繕房屋,所以當時由官府做保,很多人家都向錢莊借了錢,借錢自然是有一定利息的,我前幾天剛跟錢莊鞏掌櫃商議過,這些都是災民,這是屬於救急救難,希望他能減免一部分利息。鞏展櫃答應得倒也爽快,不過我還沒來得及告知下去,如今幹脆改動一下,誰家有空房子可以借給流民暫住過冬,便減免利息,估計還是會有很多人家同意的。”
沈福喜聞言點頭,“這倒是個辦法,利錢雖然不多,但架不住還要還本金,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可以算是十分艱辛了。”
沈三老爺聽福喜這樣說十分高興,女兒雖然從小錦衣玉食的長大,非但沒有“何不食肉糜”的愚蠢天真,反倒頗能體會民情。比起天生聰穎過人之類的優點,這才是讓他最為得意和自豪的。
一碗酒釀圓子吃下去,整個人身上暖融融的,沈三老爺靠在椅背上看著女兒苦思冥想的模樣,精神上反倒放鬆了許多,甚至好整以暇地從桌上膽瓶內抽出一根孔雀翎,伸到桌下去逗弄小黑。
小黑癢得打了個噴嚏默默地將身子朝沈福喜那邊挪動了一段距離,然後重新臥下,歪頭斜了沈三老爺一眼。
沈三老爺默默覺得小黑的眼神中似乎帶著些許鄙夷,略微黝黑的狗臉上滿是——你要不要這麽無聊——的表情。
被一條狗鄙視了?沈三老爺覺得自己一定是最近太累,乃至都發生了幻覺。
一人一狗默默地用眼神展開著較量,沈福喜忽然開口道:“阿爹,我記得去年你說過,城牆和城外的護城河每年都是要例行維護的是麽?”
“是啊!”沈三老爺點頭道,“一般都是在二三月份的時候……”
話沒說完,他已經明白了女兒的意思,猛地跳起來,將女兒抱起來就往上拋起來。
沈福喜嚇得尖叫一聲,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你可真是我親爹,我都這麽大了,居然還來這種拋高高的遊戲,你若是接不住可怎麽辦!
好在沈三老爺還算寶刀未老,雖然踉蹌了一下,但還是穩穩將女兒接住了。
沈福喜嚇得一身冷汗,把自己剛才想到的法子都嚇得忘了。
沈三老爺卻是如獲至寶,南方與北方氣候不同,北方一到冬天那可真是天寒地凍,很多工程都根本無法開展。但是南方卻不同,即便是偶爾下雪,卻也是落地即溶,地麵根本達不到冰凍的程度。
之所以每年都將修繕工程放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天氣已經迴暖,但卻還未進入雨季,卻並非說不能在冬天進行。
這樣一來,能幹活的流民負責修繕城牆和清理護城河掙錢,剩下的老弱病殘孕之類的人,由官府進行適當的救助就完全可以了。
“你可真是阿爹的小福星。”沈三老爺越想越高興,在女兒臉上狠狠地親了兩口,“時辰不早了,你趕緊迴去睡覺,乖!”
沈福喜迴到房裏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將小黑招唿上來,摟著它熱烘烘毛茸茸的身子,臉貼在它的頸旁輕聲問:“你說,那麽多人總是吃不上飯,若是真能找到地瓜玉米什麽的該有多好啊。”
小黑聽不懂小主人的話,但卻還是在喉嚨裏發出低沉的嗚嗚聲應和著。
沈福喜一邊揉著小黑的耳朵一邊說:“阿昭上次送我的生日禮物,她說是從平豐府裏的西洋人手中買的,但是已經過去這麽長時間了,又發生了這麽大的地震,也不知道那個人還會不會在平豐府。”
雖然沈三老爺跟趙氏真真算得上是開明的父母了,但這些話沈福喜卻也不能對她們說起,好在身邊還有小黑陪著。
沈福喜自己嘀嘀咕咕地折騰到半夜才漸漸睡著,第二天早晨起床簡直跟上刑一樣,但她還是咬牙爬了起來,總算是趕上了早飯時間。
吃飯的時候她佯裝無意地問:“阿爹,我聽阿昭說過,平豐府那邊有好多西洋人,這次來的流民裏麵有沒有啊?阿昭說西洋人生得可怪了,我還從來都沒見過呢!”
“流民裏怎麽會有西洋人。”沈三老爺道,“西洋人多是來做生意的,把西洋那邊的珠寶、玩意兒用大海船運過來,然後再買了茶葉、瓷器和絲綢再迴到西洋去,這樣一個來迴就得一年多的時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艱險,但是一旦能夠平安地迴到西洋,這樣一大船貨,就能夠賺到很多很多的錢。”
沈福喜聽他說得還算詳細,這才想起之前沈閎在南邊做官,管的可不就是這方麵的營生,說不定他可能會認識很多西洋人。
她認識到自己犯了方向性的錯誤,不再向沈三老爺打聽這件事。
沈三老爺隻當女兒是好奇,見她沒有繼續刨根問底兒,不由在心裏抹了把冷汗,自己知道的也僅限於此了,還是之前跟沈閎閑聊的時候聽說的,若是女兒再繼續問下去,自己這個做阿爹的可就要丟臉了。
當然,他說的這幾句話是經過自己語言修飾過的,沈閎當年的原話說的是,那群毛子黃頭發綠眼睛,老子頭一次看見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剛開始可能裝大尾巴狼了,一口一個尊敬的先生,其實一個個兒的比猴子還精。拿著寶石玩意兒來換茶葉瓷器和綢緞,運迴他們自個兒的地界,那價錢可就二十三十倍地往上翻,安全運迴去一船貨,他|媽|的就夠做一輩子富家翁了。
因為女兒平時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從會說話開始就層出不窮,也就是沈三老爺不知道後世會有一套書叫做“十萬個為什麽”,不然他一定會這樣來稱唿女兒。
沈三老爺沒有把女兒對西洋人的好奇放在心上,也根本想象不到,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洋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
這讓沈三老爺略微有些挫敗,但是很快他就無暇再考慮小黑的問題了,因為臨近年根兒下,許多災民開始湧入了慶州城。
經過了解沈三老爺才得知,大部分的災民都來自於平豐府那邊,平豐府受災最為嚴重,青壯勞力也大幅的減少,因為人口銳減,土地也荒廢了許多。最要緊的是,如今寒冬臘月,連平豐城中的民房都還沒有修繕完畢,更不要說是周圍的村鎮。
許多百姓上無片瓦遮身,下無果腹之糧,眼看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已經有老弱之人被凍死街頭,於是便有不甘於這樣喪命的人開始攜家帶口地到別處去奔出路。
災民們一邊走一邊四處打聽,發現慶州是唯一一個已經連村鎮的房屋都修繕完好的,據說慶州城中還時常會有大戶人家開鋪舍飯舍衣,所以原本三五成群的災民漸漸在通往慶州的路上匯聚起來,最後竟足有上千人之多。
這麽多人突然湧入慶州城,守門的官兵根本不敢隨意放行,趕緊上報給衙門。
沈三老爺得知情況之後,先去找師爺了解情況。
大梁跟周圍的小國比起來,算得上是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百姓勉強也算是都能安居樂業,但饒是如此,流民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天災過後,流民更是大幅度增加。
前朝因為土地兼並嚴重,加上連年戰亂,最後恰逢天災,結果國內流民不斷,朝廷不但不加安撫,反倒*,最後民間起義不斷,直接導致前朝走向滅亡。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本朝對於流民的政策一直都是以安撫為主,堵不如疏,各地對待流民多是就地安置入籍,鼓勵開墾荒地之類。
慶州經過這次地動之後,的確死了許多人,如果能將這些流民安置下來,對於慶州境內的人口增長和農耕都是十分有利的,對於沈三老爺來說也是政績。
但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現在的季節,如果這些災民是開春的時候過來,那麽慶州肯定會十分樂意接收他們,可誰叫現在是數九寒冬。
一千多流民如何安置?哪裏弄到足夠的糧食和柴火讓他們過冬?如果不能填飽肚子,這些人會不會在城中生事?這些都是擺在麵前嚴酷卻又最現實的難題。
不接收這些流民不會影響沈三老爺的官員考績,但一旦接收了這些流民,萬一發生惡性案件或是有人凍死街頭,那就妥妥兒的是一筆抹不掉的汙點。
沈三老爺承認師爺的分析句句在理,但是當他來到城牆上,看著城門外那些衣衫襤褸、拖家帶口的流民,老的老小的小,有的孩子還沒有福喜大,一個個瘦骨伶仃,黑漆漆的眸子裏沒有丁點兒情緒,隻有茫然無措的呆滯……
看到這些,沈三老爺的心都在哆嗦,如若真將這些人拒之門外,那麽自己今後該如何麵對自己的良知,如何敢再捧起聖賢之書,如何能再坦蕩地直視女兒孺慕的眼神。
片刻之間,沈三老爺心中已經轉了千百道心思,讓流民離開的話卻如千斤橄欖,重重地壓在舌上,如何都吐不出口。
如果真的要接收這些流民,他不但要盡快想出應對之策,還要說服慶州的其他官員。
沈三老爺不敢輕易開城門放人,隻能命人先送了一部分柴米和鍋碗出去,流民經過一陣騷亂之後漸漸安定下來,在城外空曠的地方分散開點了十來堆火,開始埋過做飯。
畢竟他們已經很久沒吃到熱乎的東西了,在這樣寒冷的裏,火堆和熱粥顯得格外珍貴。
沈三老爺迴家後在書房一直待到深夜,麵前的紙上已經被寫寫劃劃弄得亂七八糟,治安方麵的問題倒是已經想得十分全麵妥善,唯有吃住這兩項最大的問題後麵,到現在還是一片空白。
沈福喜輕聲叩叩書房的門:“阿爹,我進來了?”
沈三老爺這才從思考中迴過神來,應了一聲,見女兒提著食盒進門,是來送宵夜的。
他強打起精神,把桌麵上的紙張收攏到一邊,裝作感興趣的樣子問:“今晚有什麽好吃的?”
沈福喜端出一碗酒釀圓子並幾碟點心小菜,放在書案上,將筷子和勺子遞給沈三老爺,自己順勢坐在鼓凳上,目光掃過剛才被收到一旁的宣紙,見上麵被畫得亂七八糟,好奇地拿過來細看。
“城外聚集了那麽多流民?”沈福喜之前還真沒想到過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慶州這邊的災後重建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所以她就推己及人的以為其他地方也都是差不多的,畢竟距離地震已經過去這麽久了。
不過她忽略的是,一來慶州這邊的父母官是沈三老爺,倒不是說他多麽高尚偉大,但也算是一個憑良心辦事的好官了,而且他到慶州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搜刮錢財,所以凡是還是以百姓為重的。二來平豐府那邊受災的情況遠比慶州這邊嚴重,死難和災後致殘的人數也要多出許多,即便是官府有心組織災後重建,在缺人又缺錢的情況下也著實困難。
沈福喜先看了沈三老爺對於治安方麵的設想,將流民分割成十人左右的小隊,分開居住,發動居住周圍居民監督幫助,每個小隊有專門的官兵負責,對於不良的苗頭要及時發現和處理。
這個方案看起來倒還像那麽迴事,但是沈福喜托腮想了半晌問:“阿爹,上千流民,十個人一隊,就是上百個隊了,且不說有沒有那麽多官兵可以負責,光說分開居住這一項該怎麽實現?”
沈三老爺對女兒從來都是有問必答的,咽下口中的酒釀丸子道:“城中重建的時候,雖然有朝廷的補助,但是很多人家還是根本拿不出錢來修繕房屋,所以當時由官府做保,很多人家都向錢莊借了錢,借錢自然是有一定利息的,我前幾天剛跟錢莊鞏掌櫃商議過,這些都是災民,這是屬於救急救難,希望他能減免一部分利息。鞏展櫃答應得倒也爽快,不過我還沒來得及告知下去,如今幹脆改動一下,誰家有空房子可以借給流民暫住過冬,便減免利息,估計還是會有很多人家同意的。”
沈福喜聞言點頭,“這倒是個辦法,利錢雖然不多,但架不住還要還本金,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可以算是十分艱辛了。”
沈三老爺聽福喜這樣說十分高興,女兒雖然從小錦衣玉食的長大,非但沒有“何不食肉糜”的愚蠢天真,反倒頗能體會民情。比起天生聰穎過人之類的優點,這才是讓他最為得意和自豪的。
一碗酒釀圓子吃下去,整個人身上暖融融的,沈三老爺靠在椅背上看著女兒苦思冥想的模樣,精神上反倒放鬆了許多,甚至好整以暇地從桌上膽瓶內抽出一根孔雀翎,伸到桌下去逗弄小黑。
小黑癢得打了個噴嚏默默地將身子朝沈福喜那邊挪動了一段距離,然後重新臥下,歪頭斜了沈三老爺一眼。
沈三老爺默默覺得小黑的眼神中似乎帶著些許鄙夷,略微黝黑的狗臉上滿是——你要不要這麽無聊——的表情。
被一條狗鄙視了?沈三老爺覺得自己一定是最近太累,乃至都發生了幻覺。
一人一狗默默地用眼神展開著較量,沈福喜忽然開口道:“阿爹,我記得去年你說過,城牆和城外的護城河每年都是要例行維護的是麽?”
“是啊!”沈三老爺點頭道,“一般都是在二三月份的時候……”
話沒說完,他已經明白了女兒的意思,猛地跳起來,將女兒抱起來就往上拋起來。
沈福喜嚇得尖叫一聲,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你可真是我親爹,我都這麽大了,居然還來這種拋高高的遊戲,你若是接不住可怎麽辦!
好在沈三老爺還算寶刀未老,雖然踉蹌了一下,但還是穩穩將女兒接住了。
沈福喜嚇得一身冷汗,把自己剛才想到的法子都嚇得忘了。
沈三老爺卻是如獲至寶,南方與北方氣候不同,北方一到冬天那可真是天寒地凍,很多工程都根本無法開展。但是南方卻不同,即便是偶爾下雪,卻也是落地即溶,地麵根本達不到冰凍的程度。
之所以每年都將修繕工程放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天氣已經迴暖,但卻還未進入雨季,卻並非說不能在冬天進行。
這樣一來,能幹活的流民負責修繕城牆和清理護城河掙錢,剩下的老弱病殘孕之類的人,由官府進行適當的救助就完全可以了。
“你可真是阿爹的小福星。”沈三老爺越想越高興,在女兒臉上狠狠地親了兩口,“時辰不早了,你趕緊迴去睡覺,乖!”
沈福喜迴到房裏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將小黑招唿上來,摟著它熱烘烘毛茸茸的身子,臉貼在它的頸旁輕聲問:“你說,那麽多人總是吃不上飯,若是真能找到地瓜玉米什麽的該有多好啊。”
小黑聽不懂小主人的話,但卻還是在喉嚨裏發出低沉的嗚嗚聲應和著。
沈福喜一邊揉著小黑的耳朵一邊說:“阿昭上次送我的生日禮物,她說是從平豐府裏的西洋人手中買的,但是已經過去這麽長時間了,又發生了這麽大的地震,也不知道那個人還會不會在平豐府。”
雖然沈三老爺跟趙氏真真算得上是開明的父母了,但這些話沈福喜卻也不能對她們說起,好在身邊還有小黑陪著。
沈福喜自己嘀嘀咕咕地折騰到半夜才漸漸睡著,第二天早晨起床簡直跟上刑一樣,但她還是咬牙爬了起來,總算是趕上了早飯時間。
吃飯的時候她佯裝無意地問:“阿爹,我聽阿昭說過,平豐府那邊有好多西洋人,這次來的流民裏麵有沒有啊?阿昭說西洋人生得可怪了,我還從來都沒見過呢!”
“流民裏怎麽會有西洋人。”沈三老爺道,“西洋人多是來做生意的,把西洋那邊的珠寶、玩意兒用大海船運過來,然後再買了茶葉、瓷器和絲綢再迴到西洋去,這樣一個來迴就得一年多的時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艱險,但是一旦能夠平安地迴到西洋,這樣一大船貨,就能夠賺到很多很多的錢。”
沈福喜聽他說得還算詳細,這才想起之前沈閎在南邊做官,管的可不就是這方麵的營生,說不定他可能會認識很多西洋人。
她認識到自己犯了方向性的錯誤,不再向沈三老爺打聽這件事。
沈三老爺隻當女兒是好奇,見她沒有繼續刨根問底兒,不由在心裏抹了把冷汗,自己知道的也僅限於此了,還是之前跟沈閎閑聊的時候聽說的,若是女兒再繼續問下去,自己這個做阿爹的可就要丟臉了。
當然,他說的這幾句話是經過自己語言修飾過的,沈閎當年的原話說的是,那群毛子黃頭發綠眼睛,老子頭一次看見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剛開始可能裝大尾巴狼了,一口一個尊敬的先生,其實一個個兒的比猴子還精。拿著寶石玩意兒來換茶葉瓷器和綢緞,運迴他們自個兒的地界,那價錢可就二十三十倍地往上翻,安全運迴去一船貨,他|媽|的就夠做一輩子富家翁了。
因為女兒平時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從會說話開始就層出不窮,也就是沈三老爺不知道後世會有一套書叫做“十萬個為什麽”,不然他一定會這樣來稱唿女兒。
沈三老爺沒有把女兒對西洋人的好奇放在心上,也根本想象不到,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洋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