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為簽約加更,不列入ri常計劃,謝謝,本人爪子笨,腦子也不靈,一天一更不斷就算好的了,懇請大家諒解,謝謝。


    房間裏麵不像外麵,絕大多數人家都做了吊頂,徐毅家裏也一樣,不過這不像北方的目的主要是為的取暖,吊頂做的結實,甚至能夠擎得住人,在裏麵還要裝上草木灰或者鋸末子什麽的來增加房間的保暖,這裏做吊頂,隻是為了隔開房頂,避免上麵的灰塵落下來,再就是增加美觀,以前都是拿報紙和高粱稈做架子,底下再糊上一層報紙就算了,這些年條件好了,村裏人家大多都換成用那種白sè地板革來吊頂,這東西平整光滑,而且還容易打掃衛生,徐毅沒這個條件,也不常迴來,這還是老道在的時候,拿那種淺藍sè的大棚塑料直接用細杆子釘在柁下麵的。


    進屋先看火炕和裝東西的箱子上麵,沒發現哪裏有問題這才長出一口氣,不過徐毅心裏也暗暗思忖,是不是找點東西把箱子蓋上,省得萬一漏水了,這箱子裏的東西全都廢了。


    地上也沒水,抬頭就發現門上方塑料布上麵托著好多的水,都被壓得向外鼓出來好大一片,看上去就像一個懷胎七八個月的孕婦的肚子一般向下墜著。


    想來是上麵哪裏漏雨,水漏到天棚裏,結果被塑料布攔住又滲不下來,就都聚集在裏麵,就是不知道這是這水裏有什麽東西發黴了,又或者是上麵的房頂發黴了。


    想知道這上麵的房薄板怎麽樣了,徐毅出門把梯子搬迴到廚房,靠在廚房和裏屋中間的牆上,順著梯子爬上去,從牆壁和房脊中間的空向裏屋的天棚裏看過去。


    這天棚頂上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楚。


    家裏的手電好幾年沒用過,電池也沒裝,現去買肯定來不及。


    徐毅想起來每年祭拜幹爹和老觀主的時候都要買幾根蠟燭,這些年基本不怎麽停電了,所以賣蠟燭的也少了,每次去買都得好一頓找,所以這幾年每次隻要買的時候都會多買一些。


    今年清明掃墓時候用的都是去年買的,記得還有剩的,徐毅爬下來,翻箱倒櫃地找了一段出來。


    借著蠟燭的火光,徐毅發現原來正好在那汪水正上方的兩塊薄板有些濕潤,上麵長著一層青sè的黴菌。伸手摸一摸,還有些滑膩膩的感覺,而且兩塊薄板中間的泥土都掉到下麵的水裏,看水上還有些草沫之類的東西,也是長滿了青黑sè的毛毛,想來就是這些東西散發出來的味道。


    伸手摳了一下薄板,表麵一層連著黴菌被抓下來一點,露出裏麵淺黃sè的幹淨木料,伸手用力摳了一下,就隻能抓出一個指印,根本摳不下來什麽東西,看來漏雨時間不長,隻是表麵腐爛了,隻要把漏雨的地方弄好,等著板子風幹就沒事兒了,暫時不用去換這房薄板。


    吹滅蠟燭,徐毅拿著梯子出屋,架在房簷上,小心地爬到房頂。


    剛上到房頂就知道怎麽迴事兒了,徐毅家的房頂是以前道觀的陶瓦,其中一塊瓦的邊上有些缺損,不知道是風吹的還是鳥糞裏麵帶進去的,就在這缺口裏麵長出了一棵拇指粗的幹枯的蒿杆子,卡在兩塊瓦中間,將原本密實的瓦片掀了起來。上麵的雨水淌下來,直接從瓦縫裏漏到下麵房薄上麵為了掛瓦鋪的那層泥上,把泥潤濕以後,就漏了下去。


    這樣倒是簡單,等會兒直接把壞的這塊換掉,別的瓦片就不用換了。


    徐毅直接把那撬起來的瓦片和周圍的幾片一起拿掉放在一邊,然後把蒿杆子拔掉,這才看見裏麵還一個被廢棄的鳥窩,也是長滿了青黴,看來就算不長出那根蒿子,這漏雨也是遲早的事兒,扔掉鳥窩,下麵房薄板上麵覆的那層土上麵有差不多茶杯大小的一個圓洞,洞口周圍差不多有一尺方圓的一大片土都被潤得酥掉了。


    徐毅直接用手把那些酥掉的泥全都掰了下來扔到地上,看到薄板上麵這麵也有些發黴了,還是覺得不放心,再用力地按了下,還好,盡管有些cháo濕,按上去依舊紋絲不動。


    從房頂下來,隨便到旁邊的廢墟裏找了一塊完好無損的瓦片,放在牆邊。


    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徐毅進到廚房,從水缸的板子上把倒扣著的水桶提了出來。


    房子後麵的八角井也是當年道觀的舊物,十多米深的井裏麵都襯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大中午的,井口仍然散發著陣陣涼氣。


    這口井的井水清澈甘甜,基本上那時候整個道觀不管是吃用都是這口井,幾十年也從沒幹枯過。


    井旁老道還開了一片菜地,差不多半畝地大小,種些瓜果蔬菜什麽的,不過這些年也沒種過什麽東西,就連那畦韭菜,徐毅也好幾年都沒吃過,裏麵的雜草長得比韭菜好茂盛。


    反倒是原來靠著一邊上種的幾株的洋薑無人看顧之下,蔓延得到處都是,每年秋天洋薑開花之後,村裏人也都忙完地裏的活兒了,都有人來這裏挖點兒拿迴去醃鹹菜。這個時候也快下霜了,洋薑也長得根莖肥大,汁液飽滿,挖出來無論是生吃還是做醬菜都非常好。徐毅這片洋薑如果都挖出來能挖幾麻袋,自己吃不光,所以也由著他們來挖,反正就算是怎麽挖,隻要剩下幾個塊莖,明年又是茂盛的一大片。


    早些年村裏栽種洋薑的也很多,不過這些年也沒人種這玩意兒了,頂多也就是吃個新鮮,不過徐毅這裏太遠了,來挖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兩年也就村長老婆還過來挖點兒,這洋薑更有四處蔓延的趨勢了。


    這不過三五片瓦的事兒,用的土不多,徐毅幹脆直接就在菜地的一角挖了幾鍬土,再從快爛光的麥秸堆上麵抓了把麥秸攙在裏麵攪拌均勻,再從井裏提了水倒在土堆上悶了起來。


    悶了一會兒,徐毅就直接拿鍬翻了幾遍,攪拌均勻之後,端了兩鍬倒在薄板上,一次xing地就它抹平了。


    原本這房薄土應該一層層抹上去,不斷地找平,幹了一層再抹下一層,省得薄板受cháo變形,這樣房頂就會不平,看起來特別難看,而且萬一塌腰的話,房頂積水,這房子肯定要漏雨的。


    所以農村蓋房子上瓦很有講究,一般都得挑一個夏天的大晴天才行,這樣從早弄到中午,基本上也就夠厚了,這才再抹上一薄層濕土,這才能把瓦從房簷一行行地掛在房頂上,一直到房脊那裏才封土,壓上脊瓦。


    徐毅從小在村子裏玩,倒是見多了人家上瓦,不過真的讓他來幹,肯定不行,無論速度還是技術都不達標,這真的讓他弄,搞不好就得漏雨跑水,那不是給人家添亂麽。


    不過就這麽幾片瓦,倒沒太大問題,不過想要等著一層層抹下去徐毅沒那麽多時間,而且這隻是抽下來幾塊,雖然下麵的這薄板已經濕了,都發黴了也沒變形,想來不至於再塌腰。


    再者這陶瓦也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透氣,這弄完之後隻要再有幾個晴天這房薄板和上麵的泥也就幹透了,隻要不再漏雨就沒事兒了,這真的要住的話,遲早這房子還得重新翻蓋才行。徐毅照著原樣再把幾塊青瓦裝迴原樣,再輕輕按了一下,讓它們跟下麵的泥粘得牢固點兒。


    起身踩著房頂四下打量一番,看到房頂上再沒有破碎的瓦片也沒有再長出來的蒿草或者小樹苗什麽的,徐毅才放心地從房頂上爬了下來。


    坐在門檻上歇了一會兒,徐毅就起身迴到屋裏,畢竟這一大灘的雨水放在天棚上怎麽樣不是那麽迴事兒。不過這灘水離著山牆太遠,站在梯子上夠不著,要是有兩個人還好,一個人拿東西撐著塑料布,把水弄到山牆邊上,另一個人就可以站在梯子上把水舀出來。


    隻有一個人,這水就隻能把塑料布弄破個小口子,從下麵直接放下來。


    為了保險起見,徐毅直接去把家裏的洗衣盆拿了過來,這盆子是用魚鱗鐵做成的。


    魚鱗鐵也就是鍍鋅的薄鐵皮,上麵鍍上去的鋅在鐵板上形成一塊塊不規則的花紋,看起來就像是魚鱗一樣,所以叫做魚鱗鐵。早些年街上有鐵皮匠,專門用這東西來做一些水桶、洗臉盆、換茶壺底、洋瓷盆底什麽的,這些年大多數人家的這些東西大多都換成了塑料或者是不鏽鋼的,所以現在這些鐵皮匠也像那些篾匠、箍桶匠什麽的淡出人們的生活了。


    徐毅從外麵找了根長一點的幹樹枝,在一頭上折出了一個尖刺,然後對著塑料布那凸出來的地方捅了一下。


    本想著捅個小洞能把水漏下來就行了,沒想到棚頂上的塑料布釘上去時間太久,盡管沒曬到太陽也全都老化了,所以徐毅也沒用沒用多大力氣,就捅了進去,不過往迴拉的時候狀況出現了,卻是那樹枝頂上的分叉掛住了旁邊的塑料布,結果徐毅這一拉,直接就把塑料布給撕開了,就聽得“呲啦!”的一聲,塑料布隨著棍子的方向就破開一個大洞,上麵的水直接嘩的一下像一道瀑布一般向下落了下來。


    本書簽約合同已弄好,明天寄出,歡迎收藏,推薦,謝謝閱讀,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中誰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中誰寄並收藏道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