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我家是個墓景房[快穿] 作者:高婉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親愛的甘小姐,一段時間沒見,您還好嗎?”白修德熱情的問候。
甘棠捋了捋頭髮,笑著問,“您也來看電影,跟你透露一下,這部電影的水準絕對超乎您的預期,而且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製作的喲!”
她語氣中帶了些小得意。
白思德笑了笑,來到中國將近兩年,他已經十分了解中國人在某些方麵格外喜歡‘國產’。
“是嗎?那我一定好好觀看。”他溫和地說。
這時,甘棠皺了皺眉頭,問他,“聽說你收到豫省教會的信件說豫省發生了災荒?”
白思德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嘆了口氣,說,“是的,喬治來信告訴我他那裏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旱情,到現在為止沒有下一滴雨,今年可能要絕收。”
甘棠憂心忡忡的迴到了座位。
甘母見狀,知道女兒在想些什麽,悄聲說,“事情總是有轉機的,政府已經積累了一套相當成熟的應急救災體係,1931年江淮水災爆發後不就有效地緩解了災難嗎?”
甘棠的眉頭已然皺著,說,“可是我沒看見任何行動,聽說不僅沒有賑災舉措,賦稅還照征。”
她已經有些憤怒了,從曹存詠的信件中她了解到豫省已經出現蝗災的徵兆,同樣,入春至今沒有下過一場雨。薛湖鎮有杜夫人的大棚和井,可以保證有一定的收穫,可是豫省大了,其他地方怎麽辦?
甘棠一想到那些地方,她的頭皮都麻了。
她在豫省呆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在絕大部分地區做過調查,知道那裏是什麽一種情況。百姓家中沒有多少存糧,甚至有些所謂的地主家中也沒有想像中的寬裕。
“肯定會有解決方案的,甘棠,你太累了,不如這段時間陪著媽媽在家休息一段時間。”甘母覺得女兒的狀態不太對勁,溫和的勸說。
“哼,對於他們來說,如果百姓死了,土地還會是中國的,但如果士兵餓死了,日本人就會占領這些土地。”
甘棠的聲音已經有些尖銳了。
“甘棠!”甘母大驚之下不顧影院中人的反應將女兒拉出了影院。
甘棠被迫‘生病’了。
“胡鬧!”甘父聽聞此事氣道。
“我又沒說錯,已經發生了旱災,為什麽不賑災?”甘棠質問父親。
“你……不可理喻。”甘父惱羞成怒,“迴你房間去!”
甘棠扭身就跑上了樓。
“你看看她,看看她,早就說了不讓她當什麽記者。”甘父仍然憤怒難忍,責怪起了甘母,“家裏能捐的也都捐的差不多了,還要我怎樣?部裏是事哪裏是她一個小孩能明白的?”
甘母也是跟著長嘆一聲。
“哎,再堅持堅持,現在日本是最後的瘋狂了,有美國的幫助我們一定會勝利的。”甘父安慰著自己。
“可是一味希望依靠他國也不是明智之舉,為此失去了多少機會?”甘母心中默默說道。
第二天,一直到中午仍然不見甘棠出來吃飯,甘母奇怪了,要上樓去看。坐在桌前準備吃飯的甘大哥慢悠悠地說,“不用上去了,她半夜就走了。”
甘母愣住了,“你怎麽知道?”
“她昨天晚上問我要了50塊大洋,我給了,她說要去豫省看看情況。”
甘母一下子就急了,“你這孩子,這麽大的事也不跟我們說。”
一想到女兒一個人在外,她的一顆心就七上八下的,現在局勢那麽亂,豫省又遇到天災,甘棠一個漂亮的姑娘誰知道會遇到什麽事啊!
甘大哥不以為意,“吃能飯了嗎?”
“你……”甘母憤怒的撤掉了碗盤,“你怎麽一點兒都不關心妹妹。”
甘大哥打了哈欠,悶悶說,“甘棠從小愛往外跑,你們偏要關著她。我就愛呆家裏,你們卻把我往外趕……”
甘母已經氣到說不出話來了。
“趕緊給老爺打電話。”她吩咐傭人。
甘棠半夜跑出了家,找到了白思德,“我們一起去豫省。”
她說。
白思德一下子就被她的提議給吸引住了,“你說的對,我應該去看看真實的情況,身為一名記者,我應該在前方看到世界最真實的一麵,而不是縮在重慶,躲在由執政者構建的夢幻迷宮之中。”
他十分激動地說,立刻收拾行禮,兩人購買了車票,立刻趕往了豫省。
“我們先去洛陽見見福爾曼和梅根主教,他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定的幫助。”白修德說,福爾曼和梅根主教分別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教,長期在洛陽傳教,手上握有一定的社會資源。
甘棠沒有意見。
哐當哐當的火車將他們送到了洛陽,一進入洛陽,甘棠覺得有些奇怪。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蛙神廟,她在洛陽呆過不短的時間,什麽時候多出一座蛙神廟?
跟著白思德到達了教堂,接待他們的是福爾曼主教。
“情況有些糟糕,從洛陽往薛湖鎮的地方還好些,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啃食樹皮了,梅根因為和薛湖鎮的杜夫人保持一定的關係,已經去找杜夫人捐助一些土豆等糧食,但說實話,杜夫人的壓力也很大。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從美國多運些糧食過來,不過情況你也知道,滇緬公路的情況不容樂觀,能夠運進來的東西十分有限。”福爾曼主教不疾不徐的說。
</br>
甘棠捋了捋頭髮,笑著問,“您也來看電影,跟你透露一下,這部電影的水準絕對超乎您的預期,而且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製作的喲!”
她語氣中帶了些小得意。
白思德笑了笑,來到中國將近兩年,他已經十分了解中國人在某些方麵格外喜歡‘國產’。
“是嗎?那我一定好好觀看。”他溫和地說。
這時,甘棠皺了皺眉頭,問他,“聽說你收到豫省教會的信件說豫省發生了災荒?”
白思德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嘆了口氣,說,“是的,喬治來信告訴我他那裏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旱情,到現在為止沒有下一滴雨,今年可能要絕收。”
甘棠憂心忡忡的迴到了座位。
甘母見狀,知道女兒在想些什麽,悄聲說,“事情總是有轉機的,政府已經積累了一套相當成熟的應急救災體係,1931年江淮水災爆發後不就有效地緩解了災難嗎?”
甘棠的眉頭已然皺著,說,“可是我沒看見任何行動,聽說不僅沒有賑災舉措,賦稅還照征。”
她已經有些憤怒了,從曹存詠的信件中她了解到豫省已經出現蝗災的徵兆,同樣,入春至今沒有下過一場雨。薛湖鎮有杜夫人的大棚和井,可以保證有一定的收穫,可是豫省大了,其他地方怎麽辦?
甘棠一想到那些地方,她的頭皮都麻了。
她在豫省呆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在絕大部分地區做過調查,知道那裏是什麽一種情況。百姓家中沒有多少存糧,甚至有些所謂的地主家中也沒有想像中的寬裕。
“肯定會有解決方案的,甘棠,你太累了,不如這段時間陪著媽媽在家休息一段時間。”甘母覺得女兒的狀態不太對勁,溫和的勸說。
“哼,對於他們來說,如果百姓死了,土地還會是中國的,但如果士兵餓死了,日本人就會占領這些土地。”
甘棠的聲音已經有些尖銳了。
“甘棠!”甘母大驚之下不顧影院中人的反應將女兒拉出了影院。
甘棠被迫‘生病’了。
“胡鬧!”甘父聽聞此事氣道。
“我又沒說錯,已經發生了旱災,為什麽不賑災?”甘棠質問父親。
“你……不可理喻。”甘父惱羞成怒,“迴你房間去!”
甘棠扭身就跑上了樓。
“你看看她,看看她,早就說了不讓她當什麽記者。”甘父仍然憤怒難忍,責怪起了甘母,“家裏能捐的也都捐的差不多了,還要我怎樣?部裏是事哪裏是她一個小孩能明白的?”
甘母也是跟著長嘆一聲。
“哎,再堅持堅持,現在日本是最後的瘋狂了,有美國的幫助我們一定會勝利的。”甘父安慰著自己。
“可是一味希望依靠他國也不是明智之舉,為此失去了多少機會?”甘母心中默默說道。
第二天,一直到中午仍然不見甘棠出來吃飯,甘母奇怪了,要上樓去看。坐在桌前準備吃飯的甘大哥慢悠悠地說,“不用上去了,她半夜就走了。”
甘母愣住了,“你怎麽知道?”
“她昨天晚上問我要了50塊大洋,我給了,她說要去豫省看看情況。”
甘母一下子就急了,“你這孩子,這麽大的事也不跟我們說。”
一想到女兒一個人在外,她的一顆心就七上八下的,現在局勢那麽亂,豫省又遇到天災,甘棠一個漂亮的姑娘誰知道會遇到什麽事啊!
甘大哥不以為意,“吃能飯了嗎?”
“你……”甘母憤怒的撤掉了碗盤,“你怎麽一點兒都不關心妹妹。”
甘大哥打了哈欠,悶悶說,“甘棠從小愛往外跑,你們偏要關著她。我就愛呆家裏,你們卻把我往外趕……”
甘母已經氣到說不出話來了。
“趕緊給老爺打電話。”她吩咐傭人。
甘棠半夜跑出了家,找到了白思德,“我們一起去豫省。”
她說。
白思德一下子就被她的提議給吸引住了,“你說的對,我應該去看看真實的情況,身為一名記者,我應該在前方看到世界最真實的一麵,而不是縮在重慶,躲在由執政者構建的夢幻迷宮之中。”
他十分激動地說,立刻收拾行禮,兩人購買了車票,立刻趕往了豫省。
“我們先去洛陽見見福爾曼和梅根主教,他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定的幫助。”白修德說,福爾曼和梅根主教分別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教,長期在洛陽傳教,手上握有一定的社會資源。
甘棠沒有意見。
哐當哐當的火車將他們送到了洛陽,一進入洛陽,甘棠覺得有些奇怪。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蛙神廟,她在洛陽呆過不短的時間,什麽時候多出一座蛙神廟?
跟著白思德到達了教堂,接待他們的是福爾曼主教。
“情況有些糟糕,從洛陽往薛湖鎮的地方還好些,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啃食樹皮了,梅根因為和薛湖鎮的杜夫人保持一定的關係,已經去找杜夫人捐助一些土豆等糧食,但說實話,杜夫人的壓力也很大。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從美國多運些糧食過來,不過情況你也知道,滇緬公路的情況不容樂觀,能夠運進來的東西十分有限。”福爾曼主教不疾不徐的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