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洵起身道:“在此之前,洵請單獨麵聖。”


    秦帝狐疑的掃他一眼,見寧洵目光坦然,便點頭道:“倘若你的理由足夠充分,孤當場斬殺此賊。倘若你的理由有絲毫的不充分,孤便會將此事交給大理寺卿,由他們來詳細調查真相,也定會還你們兩人一個清白。”


    寧洵淡淡拜道:“洵,明白。”


    “好。那麽還請皇祖母移駕偏殿,瀅兒,你也隨你太奶奶一起去吧。至於荀其芳,跪在殿外等候。”


    太皇太後和秦瀅對視一眼,隨後又擔憂的看了一眼寧洵,見後者身姿挺拔淡然,絲毫沒有畏懼之意,於是便也放下了心,在申隆公公的引路下移去了偏殿。


    而荀其芳也被押往了殿外。


    秦帝見場中無人,於是開口問道:“寧洵,你有什麽事,便說吧。”


    “謝陛下給予機會,然而洵接下來所說,可能將會犯了大忌諱,可洵為了讓陛下看清荀其芳的真麵目,洵也不得不說了。”寧洵倏然跪倒在地,“陛下……荀其芳之所以對洵加以迫害,是因為洵發現了他死也不能外傳的秘密!”


    秦帝見著寧洵如此,也有些緊張起來,“是……是何秘密?你且說,孤赦你無罪。”


    寧洵掩麵,將額頭深深地抵在殿內冰冷的地麵之上,“陛下,洵不敢亂說。陛下的鸝妃出自臨安世家黃家,這黃家與荀家向為世親。在鸝妃進宮之前,她與荀其芳曾為青梅竹馬。洵的府上與荀大人的府上隻相隔一街,算是鄰裏,撞破些什麽,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荀其芳將洵抓入覃縣,洵也得以親眼麵見鸝妃娘娘的容顏。陛下,鸝妃娘娘深得聖寵的緣故便在於她聲音十分婉轉好聽,似黃鸝鳥兒因而得封鸝妃。洵那日一時興起,在府中最偏僻的寢殿中夜半賞月,所聽到對麵廂房傳來的女子的情話聲,正是那好聽如蜜的女聲。洵自知此乃宮廷秘事,不忍說出令陛下為難,即使差點因此而身死,也隱忍不發。奈何今日荀其芳苦苦相逼,寧洵無奈之下,他德行下賤,洵也隻能將此事和盤托出,還望陛下明鑒!”


    秦帝越聽越心驚,整雙手臂都開始劇烈的顫抖起來。


    孤的鸝妃,居然和臣子,私通?


    “寧洵,這事你若是敢胡說,你可知道是何重罪?”


    寧洵叩首道:“洵知道,倘若陛下不信,隻要細細一查,便會發現鸝妃經常偷溜出宮。以往鸝妃娘娘出宮的事情您也是知道的,但因為陛下您寵愛她,所以沒有細細追究。可是事到如今,陛下您難道還不肯相信麽?”


    寧洵沒有撒謊,這就是他扳倒荀其芳所靠的唯一一個籌碼,之前的所有一切,隻不過是一步一步引至此處的鋪墊。金市火起,縱火犯的指認,都僅僅隻是一個動搖所有人觀念的借口。真正的殺招,隻要這一個,便已經足夠。


    這是一場必死之局,而這,便是應對荀其芳的最後一擊。


    寧洵的心中十分平靜,因為他知道,這第一步,已經成功了。


    因為對麵的秦帝在深深地顫抖與憤怒過後,已經明白了荀其芳的不臣之心。縱使此人再怎麽有不世之才,但隻要他存了那麽一丁點的不軌之心,秦帝都無法饒恕他。


    秦帝深深地吸了口氣,隨後親手研了墨,在明黃的帛錦上寫下了他的決斷。


    寫完之後,他無力的閉上了雙眼,滿頭斑駁的白發顯得他愈發的蒼老。這位秦帝,已經老了。


    寧洵叩首在地一言不發,大殿之上,就這樣逐漸安靜了下來。


    同慶十六年,春。


    京兆府尹荀其芳因治理不嚴,導致穀倉失火,金市被付之一炬,帝怒,將其當殿斬殺。


    同慶十六年,春。


    帝寵妃黃氏鸝妃突染異疾,僅短短三日,便不治身亡。死後因畏其疫毒蔓延,不準葬入皇陵。


    同慶十六年,春。


    太子昱因功高震主,為帝猜忌,被罰麵壁思過於東宮一年。不得允許,不得召見。


    ————《君憶桃夭》漣漪荷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憶桃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錦綾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錦綾羅並收藏君憶桃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