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日暮之時,老年人要健康,就要順應日暮的自然規律。老年人陽氣漸衰,沒有孩子一樣的朝氣,不能象孩子一樣生龍活虎,但老年人亦有陽氣,其陽氣不是升發,而處於收斂狀態。故說,老年人養生,即是要養好老年人的陽氣,使之收斂而不耗散。


    以下分析老年人的生理與養生方法。


    一,生理


    孩子往往如一陣風一樣,老人常會說,慢點,慢點。孩子陽氣旺盛,因此運動迅速;老人陽氣已衰,所以運動緩慢。知曉各自的陽氣特點,就可以分析各自對於速度的態度。比如,年輕人喜歡玩一些速度極快的刺激的活動,如蹦極、滑雪、開快車等等;老年人則喜歡安靜、緩慢的生活,且討厭所有速度極快的運動。


    從中醫來看,年輕人往往喜歡喧囂,這是陽氣健旺的表現。相反,越是陽氣虛弱,越喜歡安靜,而討厭吵鬧。比如,遲暮的老人即喜靜。


    小兒屬陽,有風動之象,喜動是天性;老人屬陰,有金水靜斂之象,喜靜反屬正常。《內經》講“陰靜陽躁”,當我們哪天突然發現自己喜靜不喜動時,也就是從陽轉入陰了。動固然充滿活力,靜亦能斂藏陽氣。陽藏於內而不耗,即是健康之本。


    知道了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也就知道如何養生了。


    二,養生


    養生,年輕人與老年人是不同的。年輕人做些劇烈運動,大汗淋漓,隻會感覺清爽舒服,且運動後精神亢奮,飲食增加。而老年人養生,則以靜以徐為主,切忌過度運動。


    再者,老年人的養生方法,亦是人人各異。陸遊《老學庵筆記》記有兩種養生方法:


    一則,張廷老,年七十餘,步趨拜起健甚。自言夙興必拜數十,老人血氣多滯,拜則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


    二則,從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極康寧。自言少時因讀《千字文》有所悟,謂“心動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嚐動心,故老而不衰。


    有些老人退休後非常孤寂,且體弱多病,但若給老人帶一下小孩子,老人的精神麵貌即迥然不同。為什麽老人喜歡與孩子相處,因為孩子的笑聲讓人開心。家庭是一個小氣場,其中每個人的不同情緒與心理都會影響著這個氣場。若有人心存怨恨惱怒煩憂愁等負麵情緒,則整個家庭的氣場中充斥著陰沉壓抑的負能量,正氣不足者即易受影響而生病;反之,若有人開心、愉悅、寬容、微笑,則家庭裏充滿著正能量。


    一則,小孩子充滿陽氣,可以衝散老年人的沉鬱晦濁之氣;


    二則,小孩天真快樂,且童言可愛,能讓老年人多出許多快樂。


    三則,小孩的笑聲甚至哭聲都是純真無邪的,整個家庭都熱鬧起來,熱鬧讓家庭充滿溫暖的氣息。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很大,我們都容易心情鬱悶,或易怒,或煩躁,或心情不爽。豈不知負麵的情緒是大病之源,極大地影響身體健康。試看那些活過百歲的老人,無一不是開心快樂、心胸寬闊之人。想想太陽還在,明天還在,人生還在,何不開心,快樂,既無生病之苦痛,又增人生之趣味,況且還可養生長壽。


    春季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尤其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平時要隨身備一外套。溫度升一重,衣服減一重,慢點減,不可暴去。孫思邈說,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民間也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俗語。正當春寒料峭,多捂一捂吧,既順應陽氣生發,又禦邪防病。


    我爸爸告訴我,他認識的一位老人素體康健,元氣尚足。某日其女兒給老人送來海蛤與西瓜,老人食後出現諸多不適。不知此二物性皆偏寒,寒上加寒,傷損元氣,導致正虛邪戀,其時當急急扶陽抑陰。因老人與其女兒皆不相信中醫,當然去看西醫,在威海當地和北京反複住院,老人迅速消瘦,半年後竟然駕鶴西去。從中我的體會是:一則,生命非常寶貴,要懂得養生,非學中醫不可;二則,孝敬父母,要懂中醫。


    老人不能貪玩。話說有一位84歲的老人因左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而急診,診斷為缺血性腦血管梗塞。其發病的誘因,竟然是長期熬夜打遊戲,生活極不規律——玩遊戲固然有益於身心,但畢竟是玩,不能過度,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適可而止。遊戲畢竟不是真正的生活,況且,若因為遊戲而影響正常的睡眠,甚至過度消耗陽氣,殊為可惜。若老年人熬夜玩遊戲,那是拿寶貴的生命去換取片刻的快樂!慎之,慎之!!!


    三,治療


    一般來說,老人養生需通補兼施。通則通腑氣,保持大便通暢,可排濁降氣,以防虛陽上浮;補則補其虛,以增加體質,恢複五髒六腑的功能。但補不可濫用。補氣、補陽藥多溫燥,易助火生熱,補血、補陰藥多滋膩,易礙胃傷陽。


    比如,若高血壓患者濫用人參,反會升高血壓;體胖舌大之人若濫服阿膠,易致腹脹等不適。老年人可以施補,但一定要緩補,切忌濫補、猛補、狠補。


    中藥不是營養品,故中藥不可濫服。有人孝敬老人,給老人吃人參,認為可補氣。豈不知若藥不對證,人參亦能害人。老年體虛,固然可以用補藥,但若大便不暢,或濕熱內滯,或肝陽上亢等,濫用補益,反致掣肘為患。中醫主張“虛則補之”,且補有補氣、補血、補陰與補陽的不同,更需因人、因時、因病而選用。


    老年人生病,與孩子多不相同。按中醫來分析,凡木火之人,最喜動而惡靜。而痰濕之人則喜靜而不喜動。臨床治病當觀察病人神態,以為辨證所資。


    比如,小兒多屬好動,陽氣升發之象,屬木也。而老年人閑居靜坐,是陽氣內斂少升之候。治病當順應自然,治小兒諸病總需調暢木氣,以助升發,治老年人則補益腎氣,以固根本。此為治病大法,再隨證治之,自易收效。


    總之,老年人若想安享晚年,既得健康,又得高壽,一定要養好陽氣。陽氣不耗,腎根不拔,則能健康長壽。以上所論,皆是就此而論。


    願天下的老年人都能健康無病,都能得享高壽。


    學技術、漲知識,幹事業,國奇(臍療)助你圓醫學之夢,帶你走向成功之路!369090170 (徽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燈醫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燈醫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燈醫學並收藏明燈醫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