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個幼兒園一年半多一點,就已經去了三次培訓了,而有些老丨師來了三四年就去過一兩次……我還能說什麽呢?最無語的是,去培訓耽誤的日子還要扣工丨資……我是被派去培訓又不是請假,憑什麽扣工丨資呢?這種待遇誰還tm願意去呢?


    好了,吐槽完畢迴歸正題!此次我頂替已經辭職的那位老丨師,去參加了國培計劃裏的送教下鄉培訓的“研課磨課”活動,從活動中學習到了“研課磨課”的具體實行方法,切實感受到了“研課磨課”對教丨師授課方麵的積極作用。由此,根據培訓要求寫下此次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以便更好的促進自身的進步,也能更有效的把這個方法帶迴到我們幼兒園中開展實施,以求最大化的利丨用此次培訓的成果,促進我園的教育水平的提升。


    首先,第一次課前會丨議由主講教丨師介紹了“研課磨課”的方式方法,並公布了小,中,大三個不同階段班級的分組,接著就是每組成員分開進行小組會丨議。


    在小組會丨議中,由同組的兩位教丨師進行同一課題的教學設計闡述,之後是組長對每個組員進行“五色小問號”評課議課表的角色安排,並由我們帶著評課角色對應的要求完成對兩位授課老丨師的課堂內容記錄。除此之外,還要實時記錄下他們授課的內容,確認是否達到他們教學設計中的要求。


    然後,在聽課結束後召開了第一次課後會丨議。每個角色對授課教丨師從多方麵多角度進行了評課,並結合優缺點選出其中一名較為優秀的說課教丨師,對他的教學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修改中要解決說課中存在的問題,把評課中提出的改進意見運用到修改教案中,並可以適當的結合另外那位同組教丨師的優秀之處,取長補短打磨教案,使修改後的教學設計能更合理科學的對授課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這一階段是三個分組分別進行的,由每個組各自推選出一名教丨師,大家一起幫助他修改教學設計方案。


    最後,召開第二次課前會丨議,由每組推選出的授課教丨師再次用打磨加工過的教學設計,麵對三個分組的所有老丨師進行教學設計闡述。接著就麵對所有參訓教丨師,進行第二次說課,說課結束後也是各小組對三位教丨師進行“五色小問號”的角色評課,繼續針對授課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然後大家一起商討修改教案,以求達到對授課起到最佳輔助效果。


    此次“研課磨課”活動參與教丨師眾多,人人參與教案的修改,以及評課議課再上課的過程,各位聽課教丨師都能過夠直言不諱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到教案的修改中;授課老丨師都能虛心接受意見,極力改進不足,使整個活動表現除了良好的教研氛圍。


    通丨過此次活動,我對教案的編寫以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編寫教案一定要滲透學丨法指導,課前準備,課堂目標,課程重難點,尤其是課堂過程要有具體的要求指導幼兒要學什麽,怎麽學。而教案在課堂中使用中要注意環節裏的銜接和過丨度不能過於生硬死板,要保持課堂的趣味性和流暢度。


    其次我更體會到,教丨師上課麵對的是一個“變化”的課堂,是開放而動態的,具有許多不可預丨測的因素,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考驗著教丨師的反應和應變能力。“預設”與“生成”之間要怎麽調整和平衡給了教丨師更多的挑戰和思考。而磨課就能讓教丨師更加深刻的去感受這種多變的課堂,促進教丨師之間教學方式方法的交流,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到自身教課中存在的問題,能磨煉出教丨師把握教材的深度,更能促進教丨師與學丨生之間的互動方式的改變,來達到最有效輕丨鬆的課堂氛圍。


    雖然這次培訓時間緊迫,讓人異常疲累,我還悲催的又遇上多作業高強度的這種類型,但也不是全無收獲,因為時間緊所以精神還是比較集中的。因此,對於這次培訓的感丨悟也是很大的,每個教丨師不同的授課風格讓我獲益良多,無論那位教丨師都有好或不好的部分。通丨過觀摩他們的課程,能取其精華也能察覺自身的不足,這其中的收獲,大概就是對這次培訓的最好迴饋了。


    ps:以後我大概會更改更文模式了,不會一個星期一篇了!一星期一篇無法保證質量,我還是有感而發的時候再來更新比較靠譜。


    ——2018年3月24日星期六16時8分


    <tablestyle="width:100%;text-align:center;"><tr><td></td><td></td><td></td></tr></tab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雜亂而無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下東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下東野並收藏雜亂而無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