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濱跑開了,宋雪溫言道歉,宋江漸漸冷靜下來。
正如宋雪所言,即便宋濱說的再難聽,他也隻是個才十歲的孩子,根本還弄不清楚自己說的話到底有多傷人。
和這樣一個孩子較勁,就算爭贏了又怎樣?
宋江深吸口氣,對宋雪道:“沒事的,這事我不會放在心上的。”
宋雪道:“我迴去會好好教訓他的。”
宋江微微一哂,並未多言,轉身帶著小凝離開。不是他不相信宋雪的承諾,而是宋濱頭上有個大大的靠山,到時候宋濱隻要往祖父宋磐身後一躲,別說是大姐宋雪了,就算是他老子宋釗,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一迴頭,兩個熟悉的高大身影就出現在人群後麵。見宋江這邊出事,宋驚濤和宋驚海兩人立刻拋下手中的事情來到近前。
宋驚濤拍拍宋江的肩膀表示安慰,宋驚海則說道:“我那裏還有好些皮子沒人領,待會兒到我那裏去挑兩張。”
宋江謝道:“有勞二哥了。小凝有些不舒服,我先送她迴去休息。”
牽著小凝的手,宋江感到她手心裏全是冷汗。剛才宋濱的那一句“野種”,不但刺痛了他,也讓小凝迴憶起了傷心的往事。
那是兩年半之前,兩人第一次見麵時的事情了。
在一個大雪初停的春日下午,宋江隨著父親從城郊祭掃迴來。因為上的是韓梅的墳,所以李琳和宋驚海、宋驚濤都並未跟隨,隻有老仆宋亭陪著。
雖說身為家主,可宋知鑒這趟出門,並不想惹人注意,是以所乘的馬車有些簡樸,不是宋家家主出門時專用的車駕。
韓梅的墳離城有五裏地,是個人跡罕至卻又風景別致的山穀。那裏是她和宋知鑒約定要相守終生的地方。
一路上隻有皚皚白雪和茂密的森林,直到了城牆跟前,才看得到幾個路人,宋江揭開擋風的簾子,四處張望。
經過城門的時候,宋江瞧見城門右側有些吵鬧。循聲看去,卻見是一群頑童正在驅趕兩個流浪兒。那兩個流浪兒裏,大的是個女孩,約麽十歲的樣子,衣服又髒又破,但她護在身後,大概隻有四五歲的小男孩身上,卻是幹幹淨淨的,身上不見泥漬。
小男孩矮女孩一個頭,膽怯地站在女孩身子後麵,扯著她衣服的下擺,用恐懼的眼神看著那群頑童。
頑童們丟出的雪球土塊,都被女孩揮手擋下,擋不住的,就寧可捱著,也不躲開讓背後的男孩碰著。
宋江瞥了一眼,見她功夫粗淺,便沒了興致,轉頭看著別的地方去了。
宋知鑒皺了皺眉,對宋亭道:“去把他們分開。”
宋亭駕車上前吆喝了兩聲,頑童們一哄而散,卻並不走遠,遙遙唱著:“野孩子,沒爺娘。天作被,地為床。”
女孩抖了抖手,收在腹下,屈膝下視,對著宋知鑒道了聲“萬福”,作了謝,轉頭對著頑童們叫道:“我們不是野孩子!我們是有阿父阿母的!”
宋知鑒這時下車來到女孩跟前,看著她和她弟弟,開口問道:“你父母叫什麽名字?”
女孩仰著頭看著宋知鑒,沒吱聲。
似乎是覺得這個問題對女孩來說有些困難,宋知鑒又問道:“那麽你父母現在在哪裏?”
女孩眼睛一紅,帶著些微的哭腔道:“都不見了!”
宋知鑒皺了皺眉,深深地盯著她看了一會,然後歎了口氣,示意宋亭,準備離開。
女孩轉身抱著還懵懵懂懂的弟弟,方才強忍著的淚水沾濕了他的衣領,低低的嗚咽起來:“阿父!阿母!”
宋江祭掃母親歸來,心情本就低落,聽得女孩壓抑而痛苦地喊了聲“阿母”,心頭一震,抬頭對著父親問道:“阿父,如何不收留他們?”
宋知鑒低頭看著兒子,並不迴答,而是問道:“你是覺得他們可憐了?”
宋江垂頭再看著女孩,說道:“她也是見不到母親了。”
宋知鑒躊躇一下,緩緩地道:“父母離散,落魄至此,而不失其悌,不改其禮,想必是大家出身。此等女子,豈可入囿圉與下仆同處?”
宋江不是嫡子,但到底是頂級世家的子弟,年紀雖幼,卻也有些見識。聽父親這麽一說,剛開個頭,他後麵也有些明白了。
眼前這對姐弟,必是出自某個世代簪纓的家族,雖不知為何淪落到這般地步,但顯然是有些不尋常的幹係的。貿然收留他們,一則是怕要平白背負些因果,二則是也不好如尋常流民般收作部曲、奴仆對待。
隻是,一低頭,又看見姐弟倆互相依偎,淒楚可憐的樣子,宋江莫名地心中一軟,對父親鄭重彎腰拱手一禮道:“還請大人想個對策。”
宋知鑒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許是在讚許他的善心,手撫頜下長須,張口歎道:“也罷。依你!你過些時日便要去州裏進學,就讓他們做你的侍女書童,一起去吧。如此,你可願意。”最後一句卻是向著女孩問的。
女孩臉色數變,倔強和軟弱在眼中交替,最後看了眼身後的弟弟,抬頭對著宋知鑒說道:“長者加恩,怎敢推辭。隻是尚有一要求,還請應允。”
宋江聽得如此好處,她竟還有條件,稍稍變了臉色,然而宋知鑒卻也不惱,隻是淡淡地道:“說吧。”
女孩道:“異日我這幼弟,若是有所成就,還望長者能複他原姓,重振家門。”
“準了。”宋知鑒想都不想直接答應了。
女孩再無餘慮,一扯弟弟,拜伏於地道:“小凝、小準,見過家主。”
宋知鑒對著宋亭道:“帶上他們,迴家。”說罷,登上車,坐迴到宋江身邊。
宋亭馬鞭一卷,微微一振,便將這對姐弟卷到了自己的身邊,道了聲“坐好了”,車輪再次向前滾動。
宋知鑒雖隻是短短地露了下麵,卻已然被人認出了。城中第一家族的家主,便是城守、禦史和都尉這三大地方主官,也要客客氣氣小心對待。鬧事的頑童,早已各自被揪著耳朵消失在了小巷深處,生怕他們不長眼招惹了大人物。
正如宋雪所言,即便宋濱說的再難聽,他也隻是個才十歲的孩子,根本還弄不清楚自己說的話到底有多傷人。
和這樣一個孩子較勁,就算爭贏了又怎樣?
宋江深吸口氣,對宋雪道:“沒事的,這事我不會放在心上的。”
宋雪道:“我迴去會好好教訓他的。”
宋江微微一哂,並未多言,轉身帶著小凝離開。不是他不相信宋雪的承諾,而是宋濱頭上有個大大的靠山,到時候宋濱隻要往祖父宋磐身後一躲,別說是大姐宋雪了,就算是他老子宋釗,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一迴頭,兩個熟悉的高大身影就出現在人群後麵。見宋江這邊出事,宋驚濤和宋驚海兩人立刻拋下手中的事情來到近前。
宋驚濤拍拍宋江的肩膀表示安慰,宋驚海則說道:“我那裏還有好些皮子沒人領,待會兒到我那裏去挑兩張。”
宋江謝道:“有勞二哥了。小凝有些不舒服,我先送她迴去休息。”
牽著小凝的手,宋江感到她手心裏全是冷汗。剛才宋濱的那一句“野種”,不但刺痛了他,也讓小凝迴憶起了傷心的往事。
那是兩年半之前,兩人第一次見麵時的事情了。
在一個大雪初停的春日下午,宋江隨著父親從城郊祭掃迴來。因為上的是韓梅的墳,所以李琳和宋驚海、宋驚濤都並未跟隨,隻有老仆宋亭陪著。
雖說身為家主,可宋知鑒這趟出門,並不想惹人注意,是以所乘的馬車有些簡樸,不是宋家家主出門時專用的車駕。
韓梅的墳離城有五裏地,是個人跡罕至卻又風景別致的山穀。那裏是她和宋知鑒約定要相守終生的地方。
一路上隻有皚皚白雪和茂密的森林,直到了城牆跟前,才看得到幾個路人,宋江揭開擋風的簾子,四處張望。
經過城門的時候,宋江瞧見城門右側有些吵鬧。循聲看去,卻見是一群頑童正在驅趕兩個流浪兒。那兩個流浪兒裏,大的是個女孩,約麽十歲的樣子,衣服又髒又破,但她護在身後,大概隻有四五歲的小男孩身上,卻是幹幹淨淨的,身上不見泥漬。
小男孩矮女孩一個頭,膽怯地站在女孩身子後麵,扯著她衣服的下擺,用恐懼的眼神看著那群頑童。
頑童們丟出的雪球土塊,都被女孩揮手擋下,擋不住的,就寧可捱著,也不躲開讓背後的男孩碰著。
宋江瞥了一眼,見她功夫粗淺,便沒了興致,轉頭看著別的地方去了。
宋知鑒皺了皺眉,對宋亭道:“去把他們分開。”
宋亭駕車上前吆喝了兩聲,頑童們一哄而散,卻並不走遠,遙遙唱著:“野孩子,沒爺娘。天作被,地為床。”
女孩抖了抖手,收在腹下,屈膝下視,對著宋知鑒道了聲“萬福”,作了謝,轉頭對著頑童們叫道:“我們不是野孩子!我們是有阿父阿母的!”
宋知鑒這時下車來到女孩跟前,看著她和她弟弟,開口問道:“你父母叫什麽名字?”
女孩仰著頭看著宋知鑒,沒吱聲。
似乎是覺得這個問題對女孩來說有些困難,宋知鑒又問道:“那麽你父母現在在哪裏?”
女孩眼睛一紅,帶著些微的哭腔道:“都不見了!”
宋知鑒皺了皺眉,深深地盯著她看了一會,然後歎了口氣,示意宋亭,準備離開。
女孩轉身抱著還懵懵懂懂的弟弟,方才強忍著的淚水沾濕了他的衣領,低低的嗚咽起來:“阿父!阿母!”
宋江祭掃母親歸來,心情本就低落,聽得女孩壓抑而痛苦地喊了聲“阿母”,心頭一震,抬頭對著父親問道:“阿父,如何不收留他們?”
宋知鑒低頭看著兒子,並不迴答,而是問道:“你是覺得他們可憐了?”
宋江垂頭再看著女孩,說道:“她也是見不到母親了。”
宋知鑒躊躇一下,緩緩地道:“父母離散,落魄至此,而不失其悌,不改其禮,想必是大家出身。此等女子,豈可入囿圉與下仆同處?”
宋江不是嫡子,但到底是頂級世家的子弟,年紀雖幼,卻也有些見識。聽父親這麽一說,剛開個頭,他後麵也有些明白了。
眼前這對姐弟,必是出自某個世代簪纓的家族,雖不知為何淪落到這般地步,但顯然是有些不尋常的幹係的。貿然收留他們,一則是怕要平白背負些因果,二則是也不好如尋常流民般收作部曲、奴仆對待。
隻是,一低頭,又看見姐弟倆互相依偎,淒楚可憐的樣子,宋江莫名地心中一軟,對父親鄭重彎腰拱手一禮道:“還請大人想個對策。”
宋知鑒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許是在讚許他的善心,手撫頜下長須,張口歎道:“也罷。依你!你過些時日便要去州裏進學,就讓他們做你的侍女書童,一起去吧。如此,你可願意。”最後一句卻是向著女孩問的。
女孩臉色數變,倔強和軟弱在眼中交替,最後看了眼身後的弟弟,抬頭對著宋知鑒說道:“長者加恩,怎敢推辭。隻是尚有一要求,還請應允。”
宋江聽得如此好處,她竟還有條件,稍稍變了臉色,然而宋知鑒卻也不惱,隻是淡淡地道:“說吧。”
女孩道:“異日我這幼弟,若是有所成就,還望長者能複他原姓,重振家門。”
“準了。”宋知鑒想都不想直接答應了。
女孩再無餘慮,一扯弟弟,拜伏於地道:“小凝、小準,見過家主。”
宋知鑒對著宋亭道:“帶上他們,迴家。”說罷,登上車,坐迴到宋江身邊。
宋亭馬鞭一卷,微微一振,便將這對姐弟卷到了自己的身邊,道了聲“坐好了”,車輪再次向前滾動。
宋知鑒雖隻是短短地露了下麵,卻已然被人認出了。城中第一家族的家主,便是城守、禦史和都尉這三大地方主官,也要客客氣氣小心對待。鬧事的頑童,早已各自被揪著耳朵消失在了小巷深處,生怕他們不長眼招惹了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