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柳管事轉交太後信,見湘竹再收其忠心
揚州的寒冬雖冷,氣溫卻沒有那麽低,河水結冰的日子也不多見。最近幾日都是小雨,今日難得的陽光衝破了烏雲的阻隔,灑落在人間。
一艘大船向著港口靠近,準備停靠於港口。岸上早有人看到船上的標記,在船還未停靠好,便已經領著人上前等待。
船停靠好後,從船上走下來一人。那人一口的京片子,身上的衣服料子也是上好的。這樣的人,非富即貴。
“柳管事一路辛苦。”來接人的是趙家的管家,兩人明顯十分的熟悉。
“為王爺辦事乃是我等的榮幸,哪裏當得上辛苦二字。”那人同樣對著管家拱了拱手,語氣中倒是滿滿的自豪和高人一等。雖如此,態度倒也不傲慢。
這人是安順親王府上的管事,能當王府的管事的確有高人一等的資本。別說是在揚州,就是在京城,誰人見了他,不恭敬的叫上一聲:柳管事。
“我已經備下了茶點,柳管事這邊請。”管家說著,便引著柳管事進了碼頭對麵的酒樓。在那裏,他早已經開好了包廂。兩人一邊用著糕點,一邊等著船上的節禮,裝載入趙家的馬車。
包廂正對著碼頭的方向,剛好可以清楚的看見碼頭的情況。碼頭上安順王府的船上,不斷的有東西被搬下來。然後由趙府的人,將那些東西一一裝上趙府的馬車。
“管家、柳管事,東西已經裝點妥當。”包廂的門被人推開,趙家的仆人躬著腰,向兩人稟告。
待兩人出了酒樓,已經有轎子停在那裏。那轎子,自是為柳管事準備的。每一次柳管事前來送節禮,都是如此做的。
“趙先生,這是此次節禮的請單,還請先生過目。”一旁管家接過清單,轉交到趙冶的手中。趙冶粗略的看了一下,便將清單放下。
“柳管事,王爺近來可好?”趙冶看著坐在下手的人問道。
“王爺一切安好,皇上又委以重任,倒是忙了一些。”柳管事對趙冶雖不恭敬,卻也不是平日裏趾高氣揚的樣子:“王爺聽說了歌謠之事。”“不知王爺對此事,有何看法?”聽到柳管事提起歌謠,趙冶心中倒是有一些擔心,若是王爺為歌謠怪罪了黛玉,可就不妙。
“王爺讓趙先生安心。”柳管事喝了一口茶,才開口:“至於王爺的看法,卻不是我等奴才可以揣測的。”
“是趙某妄言了。”安心兩個字,足夠讓趙冶放心下來。
柳管事緊接著又掏出一封信來,信封上並沒署名:“迴京之後,太後也掛念著林姑娘。知道王爺要送節禮過來,便托王爺帶了信來,轉交林姑娘。”
兩人又聊了一會,趙冶便讓人帶著柳管事,去已經安排好的院中休息。雲澤派來送節禮的人,都是休息一日再返迴京城的。趙冶便讓管家專門清掃出一個院子,安排一行人。
“將信給姑娘送去。”趙冶將信交於管家:“讓人將夫人請來。”
“老奴這就去辦。”送信和請人皆用不到管家,他也隻是吩咐了其他人,便帶著人去清整雲澤的節禮。將之一一分類,並歸入公庫當中。
因為臨近新年,趙氏比往日還要忙一些。連看望黛玉和兩個兒子的時間都不多,除了早上請安問,竟不怎麽見到她的人影。
“有姑娘的信,老爺讓小人送過來。”黛玉麵前攤放著一本賬冊,在其右手邊放著研磨好的墨。硯台旁放置玉質的筆格,在筆格上擱置著沾了墨的小楷狼毫湖筆。
一直站在黛玉身旁伺候的幽蘭接過信,將之轉交到黛玉手中。黛玉接過信來,直接將信拆開,信封上的紅色的火漆便分為兩半。
信紙上的字蒼勁有力、筆走龍蛇,倒不似女子般的娟秀。黛玉看著那字跡,臉色便多了一絲笑容。她也不點破,反倒是認真的讀起了信來。
信隻有一頁紙,其中寫了字的部分,更是隻有半頁。黛玉看了信有一些發愣,這是在安慰她?倒是難得的笨拙,外人定然很難想象,那個意氣風發的安順親王,言語也有如此笨拙的時候。
“姑娘,可是發生了什麽高興的事?”幽蘭雖在近旁伺候著,卻也沒有看到信上的內容。自然不知,那究竟是誰寫的信,又寫了一些什麽。
那件事過後,黛玉還是受到影響的,雖得了廣緣大師的言,心裏又豈會一點不在意。至今,眉宇間還帶著一點淡淡的憂愁,很淡,卻瞞不過一直跟在她身邊伺候的幽蘭。
就在剛剛,連那淡淡的憂愁也不見了,這一切似乎都和那信有關心。見此幽蘭倒是忍不住問了一下,她覺得,單是太後的信,並不會有這等效果。
“無事,去將湘竹找來。”黛玉在賬冊當前的頁麵上做了記號,便將其收了起來,一麵吩咐幽蘭去將湘竹叫過來。
“湘竹見過姑娘。”湘竹自來了黛玉身邊,管的就是一應丫鬟婆子的規矩和調度。比起隨身伺候的幽蘭來,更加不得閑。
“湘竹,你可有一個弟弟?”信已被黛玉收起,此時黛玉手上,是幽蘭早已備好的銅質手爐。黛玉因為體弱,冬天手腳皆不見暖和。屋中雖一直燃著暖爐,卻還是需再備一個手爐。
“迴姑娘,湘竹的確有一個弟弟。”湘竹心知黛玉不會無故提及自己的弟弟,眼中倒是難得有一些期待。
“王爺前些日子恰巧遇到一人,知那人是你弟弟,便送到林叔那裏去了。”信上並未說如何遇到那人,但這世上又哪有那麽湊巧的事。何況雲澤還是一個王爺,偶遇幾乎是不可能的。
“弟弟他可好?”湘竹的臉色是掩不住的驚喜。她自幼便被送入宮中,從最低等的宮女,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是何等艱辛。她卻從未覺得苦,因為她還有父母和弟弟等著她團聚。
“他一切安好,倒是很想你這個姐姐。”
“湘竹多謝姑娘,多謝王爺。”湘竹說著便是跪了下去,對著黛玉行了叩首禮。
“林叔也是有本事的,你若同意,我便安排你弟弟在林叔身邊學習著,將來出了師,也好創一番事業。”看到湘竹跪下,黛玉也未叫起,還是喝了一口茶,才開口說道。
“湘竹誓死效忠主子。”湘竹聽了黛玉的話,再次叩首。同時下定決心,給與黛玉自己所有的衷心。
“湘竹你便起來吧,待來年讓你弟弟過來一趟,你們也見上一麵。”黛玉說話間,便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伸手虛抬了一下湘竹。湘竹便也順勢站起身來,待湘竹起身黛玉才發現,這人竟是哭了。
“這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怎生就哭了。”
“姑娘見諒,湘竹和弟弟失散多年,如見得了弟弟消息,便是高興壞了。”湘竹拿手帕擦幹了眼淚,竟又笑了出來。
“過些時日,黛玉這邊還要派人去一趟京城,你若有什麽要帶給弟弟的,便一起捎上吧。”
“湘竹謝過姑娘。”湘竹看著黛玉的目光又對了一份感激,她真心覺得,跟著黛玉這樣一個主子,是自己的幸運。
揚州的寒冬雖冷,氣溫卻沒有那麽低,河水結冰的日子也不多見。最近幾日都是小雨,今日難得的陽光衝破了烏雲的阻隔,灑落在人間。
一艘大船向著港口靠近,準備停靠於港口。岸上早有人看到船上的標記,在船還未停靠好,便已經領著人上前等待。
船停靠好後,從船上走下來一人。那人一口的京片子,身上的衣服料子也是上好的。這樣的人,非富即貴。
“柳管事一路辛苦。”來接人的是趙家的管家,兩人明顯十分的熟悉。
“為王爺辦事乃是我等的榮幸,哪裏當得上辛苦二字。”那人同樣對著管家拱了拱手,語氣中倒是滿滿的自豪和高人一等。雖如此,態度倒也不傲慢。
這人是安順親王府上的管事,能當王府的管事的確有高人一等的資本。別說是在揚州,就是在京城,誰人見了他,不恭敬的叫上一聲:柳管事。
“我已經備下了茶點,柳管事這邊請。”管家說著,便引著柳管事進了碼頭對麵的酒樓。在那裏,他早已經開好了包廂。兩人一邊用著糕點,一邊等著船上的節禮,裝載入趙家的馬車。
包廂正對著碼頭的方向,剛好可以清楚的看見碼頭的情況。碼頭上安順王府的船上,不斷的有東西被搬下來。然後由趙府的人,將那些東西一一裝上趙府的馬車。
“管家、柳管事,東西已經裝點妥當。”包廂的門被人推開,趙家的仆人躬著腰,向兩人稟告。
待兩人出了酒樓,已經有轎子停在那裏。那轎子,自是為柳管事準備的。每一次柳管事前來送節禮,都是如此做的。
“趙先生,這是此次節禮的請單,還請先生過目。”一旁管家接過清單,轉交到趙冶的手中。趙冶粗略的看了一下,便將清單放下。
“柳管事,王爺近來可好?”趙冶看著坐在下手的人問道。
“王爺一切安好,皇上又委以重任,倒是忙了一些。”柳管事對趙冶雖不恭敬,卻也不是平日裏趾高氣揚的樣子:“王爺聽說了歌謠之事。”“不知王爺對此事,有何看法?”聽到柳管事提起歌謠,趙冶心中倒是有一些擔心,若是王爺為歌謠怪罪了黛玉,可就不妙。
“王爺讓趙先生安心。”柳管事喝了一口茶,才開口:“至於王爺的看法,卻不是我等奴才可以揣測的。”
“是趙某妄言了。”安心兩個字,足夠讓趙冶放心下來。
柳管事緊接著又掏出一封信來,信封上並沒署名:“迴京之後,太後也掛念著林姑娘。知道王爺要送節禮過來,便托王爺帶了信來,轉交林姑娘。”
兩人又聊了一會,趙冶便讓人帶著柳管事,去已經安排好的院中休息。雲澤派來送節禮的人,都是休息一日再返迴京城的。趙冶便讓管家專門清掃出一個院子,安排一行人。
“將信給姑娘送去。”趙冶將信交於管家:“讓人將夫人請來。”
“老奴這就去辦。”送信和請人皆用不到管家,他也隻是吩咐了其他人,便帶著人去清整雲澤的節禮。將之一一分類,並歸入公庫當中。
因為臨近新年,趙氏比往日還要忙一些。連看望黛玉和兩個兒子的時間都不多,除了早上請安問,竟不怎麽見到她的人影。
“有姑娘的信,老爺讓小人送過來。”黛玉麵前攤放著一本賬冊,在其右手邊放著研磨好的墨。硯台旁放置玉質的筆格,在筆格上擱置著沾了墨的小楷狼毫湖筆。
一直站在黛玉身旁伺候的幽蘭接過信,將之轉交到黛玉手中。黛玉接過信來,直接將信拆開,信封上的紅色的火漆便分為兩半。
信紙上的字蒼勁有力、筆走龍蛇,倒不似女子般的娟秀。黛玉看著那字跡,臉色便多了一絲笑容。她也不點破,反倒是認真的讀起了信來。
信隻有一頁紙,其中寫了字的部分,更是隻有半頁。黛玉看了信有一些發愣,這是在安慰她?倒是難得的笨拙,外人定然很難想象,那個意氣風發的安順親王,言語也有如此笨拙的時候。
“姑娘,可是發生了什麽高興的事?”幽蘭雖在近旁伺候著,卻也沒有看到信上的內容。自然不知,那究竟是誰寫的信,又寫了一些什麽。
那件事過後,黛玉還是受到影響的,雖得了廣緣大師的言,心裏又豈會一點不在意。至今,眉宇間還帶著一點淡淡的憂愁,很淡,卻瞞不過一直跟在她身邊伺候的幽蘭。
就在剛剛,連那淡淡的憂愁也不見了,這一切似乎都和那信有關心。見此幽蘭倒是忍不住問了一下,她覺得,單是太後的信,並不會有這等效果。
“無事,去將湘竹找來。”黛玉在賬冊當前的頁麵上做了記號,便將其收了起來,一麵吩咐幽蘭去將湘竹叫過來。
“湘竹見過姑娘。”湘竹自來了黛玉身邊,管的就是一應丫鬟婆子的規矩和調度。比起隨身伺候的幽蘭來,更加不得閑。
“湘竹,你可有一個弟弟?”信已被黛玉收起,此時黛玉手上,是幽蘭早已備好的銅質手爐。黛玉因為體弱,冬天手腳皆不見暖和。屋中雖一直燃著暖爐,卻還是需再備一個手爐。
“迴姑娘,湘竹的確有一個弟弟。”湘竹心知黛玉不會無故提及自己的弟弟,眼中倒是難得有一些期待。
“王爺前些日子恰巧遇到一人,知那人是你弟弟,便送到林叔那裏去了。”信上並未說如何遇到那人,但這世上又哪有那麽湊巧的事。何況雲澤還是一個王爺,偶遇幾乎是不可能的。
“弟弟他可好?”湘竹的臉色是掩不住的驚喜。她自幼便被送入宮中,從最低等的宮女,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是何等艱辛。她卻從未覺得苦,因為她還有父母和弟弟等著她團聚。
“他一切安好,倒是很想你這個姐姐。”
“湘竹多謝姑娘,多謝王爺。”湘竹說著便是跪了下去,對著黛玉行了叩首禮。
“林叔也是有本事的,你若同意,我便安排你弟弟在林叔身邊學習著,將來出了師,也好創一番事業。”看到湘竹跪下,黛玉也未叫起,還是喝了一口茶,才開口說道。
“湘竹誓死效忠主子。”湘竹聽了黛玉的話,再次叩首。同時下定決心,給與黛玉自己所有的衷心。
“湘竹你便起來吧,待來年讓你弟弟過來一趟,你們也見上一麵。”黛玉說話間,便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伸手虛抬了一下湘竹。湘竹便也順勢站起身來,待湘竹起身黛玉才發現,這人竟是哭了。
“這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怎生就哭了。”
“姑娘見諒,湘竹和弟弟失散多年,如見得了弟弟消息,便是高興壞了。”湘竹拿手帕擦幹了眼淚,竟又笑了出來。
“過些時日,黛玉這邊還要派人去一趟京城,你若有什麽要帶給弟弟的,便一起捎上吧。”
“湘竹謝過姑娘。”湘竹看著黛玉的目光又對了一份感激,她真心覺得,跟著黛玉這樣一個主子,是自己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