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張家登門帶女請罪,庶女何辜隻為權勢
幾日過去,歌謠已經消失於街頭巷尾,隻是一些人茶餘飯後偶爾提及。一段時間之後,隻怕連這些人都會忘記。
在趙冶有所行動之前,張家的家主便帶著自己女兒登門道歉。張家三子兩女,其中兩子一女皆為正房所出,而另外一子一女卻是妾氏所生。被帶來的那女子,正是庶出。
“趙先生,張某人是來請罪的。小女無知,竟讓丫鬟傳出那等流言,真是罪該萬死。”張富並沒有動麵前的茶杯,他一直坐直了身子在等趙冶出現。等趙冶進來,便直接作揖請罪。
趙冶看著那女子,十五歲左右的樣子,此時正唯唯諾諾的跪在地上,不時偷偷看張富一眼,一臉要哭不哭的樣子。這樣一個女子,很難想象有膽量作出那等事。
“張老爺在說什麽,趙冶為何聽不明白?”趙冶坐下後,便端起麵前的茶,右手托著杯底,左手拿著杯蓋一下一下的敲擊著杯沿,發出清脆的聲響。
“都是張某教女不嚴,才讓小女心生嫉妒,作出那等損害林姑娘名聲之事。”張富說話時,瞪了自己的庶女一眼,眼神中滿是警告,卻沒有一絲的不忍。那女子被這一瞪,嚇得縮了一下身子。
“張老爺是說,那歌謠,是令千金讓人傳的?”
“張某實在是慚愧。”張富說完竟又作了揖。
“張老爺,趙某家中的下人曾聽一個乞兒說,讓他唱歌謠的,乃是一個丫鬟。”趙冶倒是將茶杯放下,盯著張富的眼神淩厲,讓張富有一人被看穿的感覺。
“那丫鬟張某也綁來了,此時正在門外。此事錯在小女,張某也不想爭辯什麽。小女和那丫鬟,全交由林姑娘發落。”
沒一會兒,一個丫鬟就被人壓了上來。丫鬟的手被捆綁在身後,嘴巴倒是沒有封上。
“去將李貴叫來。”趙冶等李貴進來,便開口問道:“李貴,那丫鬟,可是你當日見到的那人?”
李貴仔細的看了一下被綁著的那丫鬟,正是當日那乞兒指認的,連衣服和發式都未更換:“老爺,就是她。”
“張老爺,這丫鬟便找牙婆子賣了去。”趙冶並未提及如何處置張家的姑娘,那到底是張家的女兒,他本就不好處置。
“全憑趙先生做主。”不說是將那丫鬟賣給牙婆子,哪怕是將他女兒一起賣了,張富隻怕也說同樣的話。那女兒從決定承擔這件事起,便隻是一個犧牲品,張家攀附權勢的犧牲品。
“你可還有話要說?”牙婆子已經來了,她對那丫鬟很是滿意。那樣的容貌,能賣不少錢。
那丫鬟張了張嘴,最後也隻是對著張家庶女叫了一聲:“姑娘。”其餘什麽也沒有說,趙冶也隻問不出什麽,便讓牙婆子拿走張家拿出的賣身契,帶著人下去了。
那丫鬟又哪裏是真心想隱瞞,隻是她是寧家的家生子,父、母、哥、嫂都是寧家的奴才。她若說了,她全家都要倒黴。哪怕為了家人,她也隻有默默忍耐。
“趙先生,這些東西都是張某的心意,是給林姑娘賠罪的,還望收下。”東西倒都是好東西,卻也算不上珍貴。趙冶看都沒看那些東西,便讓人送到黛玉那邊。
“老爺,我聽說那張家帶著女兒過來請罪。”趙冶剛讓人送走張富等人,趙夫人便帶著丫鬟走了進來,步伐倒是比平日快上一些。
“來的是張家的庶女和一個丫鬟。李貴認出了那丫鬟,便是當時乞兒指認的人。”趙氏問了,趙冶便也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那丫鬟隻怕是寧府的人。”
原來那一日李貴本是打算迴稟趙冶,卻發現那丫鬟的衣著比另一個丫鬟的要華麗很多,便又跟了上去。卻見那轎子從角門進了寧府尹府,門房更是對著那丫鬟十分恭敬。
“玉兒何時得罪了那位寧姑娘的?”寧家一共有四位姑娘,和黛玉有交集的便隻有一位。那位便是寧家唯一的一位嫡女,閨名一個蘭字。
這位寧姑娘趙氏倒是見過,麵容和身段皆是上乘,為人處世也是不錯,家世又好。這幾年倒是也很多媒婆到寧家說媒,都被迴絕了。
“此事為夫問過玉兒身邊的幽蘭,據幽蘭所說,玉兒與各家姑娘並未仇怨。”
“這事,妾身找機會問問玉兒。”趙氏接了趙冶的話繼續說道:“妾身最擔心的還是,那寧姑娘又出什麽幺蛾子坑害黛玉。”
能想出如此謠言敗壞黛玉的人,這人隻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這寧姑娘若又暗中出什麽陰損的招式,卻是防不勝防。
“此事我們並無證據。”趙冶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我趙家也不是任人欺負的。”
十日後,寧府尹被上官參了一本,說其人在政期間,收受賄賂、貪贓枉法,更是枉縱罪犯拿人頂替。一應證據皆隨奏章一同奉上,皇上震怒,當即罷了寧府尹的官。待一切查實後,寧府尹一家,皆判的流放,且遇赦不赦。
後話自不多提,我們且說那趙氏到了黛玉院中,黛玉正在練字。
“玉兒,散布歌謠之人,你誼父已經查到。”
“可是府尹府的嫡女?”
“玉兒你知道是她。”趙氏倒是沒有想到玉兒會知道,轉念一想,兩人隻怕真的有嫌隙,而且還不小。否則,黛玉也不會直接懷疑到她身上。
“玉兒陪皇太後遊瘦西湖時,曾見過寧姑娘一麵。”黛玉指的便是畫舫之事:“當時,寧姑娘對玉兒有一些誤會。”
到現在,黛玉依舊記得寧姑娘當時的眼神。那樣憤恨的眼神,讓黛玉想忘也忘不掉。
“這樣說來,誼母倒是聽人提過。眾人皆說,當日連累寧府尹被罰的,是寧家的二姑娘。”黛玉這邊一提,趙氏便想起了寧府尹被罰俸半年的事。
這事並未下封口令,在趙氏麵前便也說得,黛玉簡單說明了緣由:“那日攔了畫舫要見玉兒的,正是寧家嫡女。至於那寧家二女兒,黛玉倒未見過。”
“此事,玉兒也務須擔心,你誼父哪裏已經有了處理之法。”趙氏又何玉兒說了些話,見玉兒神情不似前幾日那般憂傷,便知那日廣緣大師的話,還是有效果的。
那日,趙氏之所以會帶黛玉前往善德寺,除了是借廣緣大師的口澄清謠言,也是為了寬黛玉的心。黛玉是個心思重的,一切都悶在心裏。趙氏雖勸了,也知道效果不大,便想著借由廣緣大師讓黛玉安心。
幾日過去,歌謠已經消失於街頭巷尾,隻是一些人茶餘飯後偶爾提及。一段時間之後,隻怕連這些人都會忘記。
在趙冶有所行動之前,張家的家主便帶著自己女兒登門道歉。張家三子兩女,其中兩子一女皆為正房所出,而另外一子一女卻是妾氏所生。被帶來的那女子,正是庶出。
“趙先生,張某人是來請罪的。小女無知,竟讓丫鬟傳出那等流言,真是罪該萬死。”張富並沒有動麵前的茶杯,他一直坐直了身子在等趙冶出現。等趙冶進來,便直接作揖請罪。
趙冶看著那女子,十五歲左右的樣子,此時正唯唯諾諾的跪在地上,不時偷偷看張富一眼,一臉要哭不哭的樣子。這樣一個女子,很難想象有膽量作出那等事。
“張老爺在說什麽,趙冶為何聽不明白?”趙冶坐下後,便端起麵前的茶,右手托著杯底,左手拿著杯蓋一下一下的敲擊著杯沿,發出清脆的聲響。
“都是張某教女不嚴,才讓小女心生嫉妒,作出那等損害林姑娘名聲之事。”張富說話時,瞪了自己的庶女一眼,眼神中滿是警告,卻沒有一絲的不忍。那女子被這一瞪,嚇得縮了一下身子。
“張老爺是說,那歌謠,是令千金讓人傳的?”
“張某實在是慚愧。”張富說完竟又作了揖。
“張老爺,趙某家中的下人曾聽一個乞兒說,讓他唱歌謠的,乃是一個丫鬟。”趙冶倒是將茶杯放下,盯著張富的眼神淩厲,讓張富有一人被看穿的感覺。
“那丫鬟張某也綁來了,此時正在門外。此事錯在小女,張某也不想爭辯什麽。小女和那丫鬟,全交由林姑娘發落。”
沒一會兒,一個丫鬟就被人壓了上來。丫鬟的手被捆綁在身後,嘴巴倒是沒有封上。
“去將李貴叫來。”趙冶等李貴進來,便開口問道:“李貴,那丫鬟,可是你當日見到的那人?”
李貴仔細的看了一下被綁著的那丫鬟,正是當日那乞兒指認的,連衣服和發式都未更換:“老爺,就是她。”
“張老爺,這丫鬟便找牙婆子賣了去。”趙冶並未提及如何處置張家的姑娘,那到底是張家的女兒,他本就不好處置。
“全憑趙先生做主。”不說是將那丫鬟賣給牙婆子,哪怕是將他女兒一起賣了,張富隻怕也說同樣的話。那女兒從決定承擔這件事起,便隻是一個犧牲品,張家攀附權勢的犧牲品。
“你可還有話要說?”牙婆子已經來了,她對那丫鬟很是滿意。那樣的容貌,能賣不少錢。
那丫鬟張了張嘴,最後也隻是對著張家庶女叫了一聲:“姑娘。”其餘什麽也沒有說,趙冶也隻問不出什麽,便讓牙婆子拿走張家拿出的賣身契,帶著人下去了。
那丫鬟又哪裏是真心想隱瞞,隻是她是寧家的家生子,父、母、哥、嫂都是寧家的奴才。她若說了,她全家都要倒黴。哪怕為了家人,她也隻有默默忍耐。
“趙先生,這些東西都是張某的心意,是給林姑娘賠罪的,還望收下。”東西倒都是好東西,卻也算不上珍貴。趙冶看都沒看那些東西,便讓人送到黛玉那邊。
“老爺,我聽說那張家帶著女兒過來請罪。”趙冶剛讓人送走張富等人,趙夫人便帶著丫鬟走了進來,步伐倒是比平日快上一些。
“來的是張家的庶女和一個丫鬟。李貴認出了那丫鬟,便是當時乞兒指認的人。”趙氏問了,趙冶便也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那丫鬟隻怕是寧府的人。”
原來那一日李貴本是打算迴稟趙冶,卻發現那丫鬟的衣著比另一個丫鬟的要華麗很多,便又跟了上去。卻見那轎子從角門進了寧府尹府,門房更是對著那丫鬟十分恭敬。
“玉兒何時得罪了那位寧姑娘的?”寧家一共有四位姑娘,和黛玉有交集的便隻有一位。那位便是寧家唯一的一位嫡女,閨名一個蘭字。
這位寧姑娘趙氏倒是見過,麵容和身段皆是上乘,為人處世也是不錯,家世又好。這幾年倒是也很多媒婆到寧家說媒,都被迴絕了。
“此事為夫問過玉兒身邊的幽蘭,據幽蘭所說,玉兒與各家姑娘並未仇怨。”
“這事,妾身找機會問問玉兒。”趙氏接了趙冶的話繼續說道:“妾身最擔心的還是,那寧姑娘又出什麽幺蛾子坑害黛玉。”
能想出如此謠言敗壞黛玉的人,這人隻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這寧姑娘若又暗中出什麽陰損的招式,卻是防不勝防。
“此事我們並無證據。”趙冶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我趙家也不是任人欺負的。”
十日後,寧府尹被上官參了一本,說其人在政期間,收受賄賂、貪贓枉法,更是枉縱罪犯拿人頂替。一應證據皆隨奏章一同奉上,皇上震怒,當即罷了寧府尹的官。待一切查實後,寧府尹一家,皆判的流放,且遇赦不赦。
後話自不多提,我們且說那趙氏到了黛玉院中,黛玉正在練字。
“玉兒,散布歌謠之人,你誼父已經查到。”
“可是府尹府的嫡女?”
“玉兒你知道是她。”趙氏倒是沒有想到玉兒會知道,轉念一想,兩人隻怕真的有嫌隙,而且還不小。否則,黛玉也不會直接懷疑到她身上。
“玉兒陪皇太後遊瘦西湖時,曾見過寧姑娘一麵。”黛玉指的便是畫舫之事:“當時,寧姑娘對玉兒有一些誤會。”
到現在,黛玉依舊記得寧姑娘當時的眼神。那樣憤恨的眼神,讓黛玉想忘也忘不掉。
“這樣說來,誼母倒是聽人提過。眾人皆說,當日連累寧府尹被罰的,是寧家的二姑娘。”黛玉這邊一提,趙氏便想起了寧府尹被罰俸半年的事。
這事並未下封口令,在趙氏麵前便也說得,黛玉簡單說明了緣由:“那日攔了畫舫要見玉兒的,正是寧家嫡女。至於那寧家二女兒,黛玉倒未見過。”
“此事,玉兒也務須擔心,你誼父哪裏已經有了處理之法。”趙氏又何玉兒說了些話,見玉兒神情不似前幾日那般憂傷,便知那日廣緣大師的話,還是有效果的。
那日,趙氏之所以會帶黛玉前往善德寺,除了是借廣緣大師的口澄清謠言,也是為了寬黛玉的心。黛玉是個心思重的,一切都悶在心裏。趙氏雖勸了,也知道效果不大,便想著借由廣緣大師讓黛玉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