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應明入座後,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詢問起了‘文道’之事。


    書院長看到花應明如此直接,眼中不禁閃過一絲笑意,隨即沒有隱瞞地把所有文道之奧妙,一五一十地向四位家主娓娓道來。


    聽著書院長的講授,旁邊的白夢軒和蘭若生的眼中閃過一絲懊悔——他們不該為了試探而浪費時間!


    不過,此時也沒有時間讓他們去懊悔了。


    書院長講授著文道奧妙,四人也沒心思再想些旁的,務必仔細聆聽書院長的講授,以免遺漏掉什麽重要內容。


    書院長這邊足足講了一個多時辰,才將謝文淵當初課堂上傳下的內容,毫無遺漏地傳授給了四人。


    得到書院長的傳授,這幾位書香世家的家主,隻花了頓飯的功夫,便成功修出了第一縷文氣。


    就在他們修出第一縷文氣的瞬間,謝文淵這邊立刻心生感應。


    謝文淵能感覺到,有一道無形的力量,從冥冥中降落下來,加持在了他的身上。


    這股力量比起教導諸學子時的收獲,幾乎相當於為一整個書院學子啟蒙所得到的總和還要多。


    “是顧延釗那邊。”正在給學生們上課的謝文淵,心念一轉,便知道了這股力量的來源,“看來,他給那幾個家主傳授了‘文道修煉法’,所以才會有這麽一大股‘教化之力’臨身!”


    教化之力,是謝文淵對剛才降臨下來的那股冥冥之力的稱唿。隻有為眾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才能得到教化之力的迴饋。


    教化之力也是有等級之分的,最底層的解惑,隻能得到極其微量的教化之力。此境界有教喻文位便可做到。


    更上一層的是‘授業’,若能完成授業之舉,所得到的教化之力迴饋,是‘解惑’的百倍千倍之多。此境需祭酒和學士才能做到。


    至於教化的最高之境,則是傳道眾生。此境隻有形成了自己道理的大儒才能做到。


    每一位接受傳道的生靈,都會持續不斷地迴饋給傳道者大量的‘教化之力’。


    謝文淵如今是大儒文位,養成了浩然丹心,他已經將自身的學問體係梳理成形,形成了自己的道理雛形。


    若是他能更進一步,將自身道理升華,便可凝聚聖道,修成聖魂,成就半聖之位。


    可是,想要凝聚聖道,修成聖魂,卻不是那麽簡單。以謝文淵的累積,起碼還要在積累數十年,才能凝聚聖道,修成半聖。


    不過,若是有教化之力作為輔助,這個時間便可大大縮短。如果謝文淵能傳道天下,隻需數年功夫,他便可凝聚聖道,修成聖魂,成為半聖之尊。


    要知道,教化之力可是非常難得,便是以謝文淵的境界,也需要三四年的功夫,才能攢到足夠的教化之力。


    他本來都以為,自己需要耗費不少時間,才能攢到足夠的教化之力呢。他也沒想到,其他人傳播文道時,自己這邊也會有教化之力反饋。


    “原來其他人傳播文道時,我這裏也會獲得‘教化之力’。”謝文淵暗暗思索道,“如此一來的話,此事大有可為啊!”


    略作思索之後,謝文淵有了計較。


    下課後,謝文淵讓人把書院長、副院長和那四位家主請了過來。


    幾人接到謝文淵的邀請後,不禁大喜過望。連忙放下參悟修煉文道的事務,來到雍翠齋拜見謝文淵。


    兩方見過後,謝文淵先詢問了書院長和副院長二人的文道修煉進度,然後便就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最後,謝文淵把目光轉向了花應明四人。


    和書院長與副院長不同,這四位家主才踏入文道的門檻,就算是學問積累頗為深厚,也沒法在短時間裏做到把積累轉化成為修為。


    眼下他們不過是剛剛開辟出文宮,連文心和文骨都沒有。


    “倒是正適合施為!”謝文淵心下暗忖道。接著,他便開始和花應明四人就諸子經典閑聊起來。


    通過一番談論交流,謝文淵很快便摸清了四人的學問積累的情況。


    比起琳琅書院的書院長和副院長來說,四位家主在學問的鑽研上要差了一籌。按照他們眼下的積累,最多隻能夠成就祭酒的文位。


    若是再經過數年的鑽研和積累,倒是可以踏足學士之位。


    可若想晉升大儒的話,希望就有些渺茫了。也許數十年的積累,都不足以讓他們踏入大儒之境。


    “可惜,沒有機緣的話,也許這幾個小家夥終生都無法踏足大儒之境,能夠成為學士就頂天了。”


    謝文淵很清楚,想要在文道體係中,踏入大儒之境到底有多難。


    他自己積累了近百年的學問和智慧,才能踏足這一境。其他人想要成就大儒之境,起碼也要積累下和他差不多的積累,才有可能晉入大儒之境。


    而這,還隻是最寬泛的要求。


    文道修行者想要踏足大儒之境,在學問上必須要完成自己的大道之理的雛形,這個大道雛形事關封聖的根基,所以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想要踏足大儒之境,還需要修成浩然正氣和碧血丹心,沒有這兩樣作為支撐,大道之理的雛形無所寄托,最終也會落至空亡,一事無成。


    在謝文淵看來,眼前六人中,隻有書院長和副院長二人擁有大儒之基,書院長將來有五成的可能,會踏足大儒之境,而副院長隻有一成的可能。


    至於其他人,若無機緣的話,終生隻能在大儒境的門前徘徊。


    “罷了,也不必太過強求。”謝文淵心下暗道,“隻要能教出兩個大儒,對我封聖的幫助都有巨大的助力,更別說其他人都有學士之姿,也不能太過挑剔。”


    “罷了,也不必太過強求。”謝文淵心下暗道,“隻要能教出兩個大儒,對我封聖的幫助都有巨大的助力,更別說其他人都有學士之姿,也不能太過挑剔。”


    “罷了,也不必太過強求。”謝文淵心下暗道,“隻要能教出兩個大儒,對我封聖的幫助都有巨大的助力,更別說其他人都有學士之姿,也不能太過挑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大道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元仙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元仙尊並收藏諸天大道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