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耐心聽完,一頓飯也吃完了,他沒再拘著扶蘇,隨意地放扶蘇出宮去了。


    扶蘇走後,有人前來稟報查探來的消息。


    嬴政斜倚在橫塌上半合著眼聽著。


    當初潛伏在韓國的人幫扶蘇往張家送了酒,免不了多關注幾分,據稱張家那個叫張良的小子收了酒沒兩天,沒讓僕從跟著,一個人騎著馬離開了新鄭。


    因為嬴政沒說要盯著這個半大小子,他們也沒有特意讓人跟著,隻把消息傳迴鹹陽。今天是有人注意到張良進了扶蘇新宅那邊,才找機會上報給了嬴政。


    嬴政擺擺手讓人退下。


    小孩子要交朋友,當長輩的也不好攔著,隻是不知這姓張的小子是真心來投奔扶蘇還是有別的想法。如果是前者還好,如果是後者,那扶蘇這實心眼的傻孩子怕是要傷心了。


    還是先看看吧。


    扶蘇倒沒嬴政那麽多想法,他出了宮便徑直迴了新宅那邊。


    闊別一年多,張良身上有了不少變化,身量拔高了不少不說,眉眼比之初見時更添了幾分灑脫與豁然。見扶蘇從外麵迴來了,張良還問他:「用過晚膳了?」


    不知道的人,怕是以為這是他家。


    扶蘇一點不惱,得知張良也吃過了,便邀張良在園子裏散步。宅子是嬴政賜下的,占地麵積在鹹陽城裏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飯後繞上一圈正好消食。


    兩個人走得離伺候的人稍遠一些,扶蘇才問:「子房你怎麽來了?」


    張良意態悠然,說話也很隨意:「喝了你的酒,覺得好喝,過來多討些。」


    扶蘇腳步一頓,轉頭看向張良。


    兩人四目相對。


    扶蘇說道:「你要想喝酒,那當然是要多少有多少。」


    張良眉眼之間終於閃過一絲傷懷,有些事不是那麽容易下定決心的,哪怕他已經來到鹹陽,心中還是免不了有許多猶豫與彷徨,他不確定自己的選擇是不是對的,更不確定眼前還是個半大小孩的扶蘇是不是真的能承載那麽多期望。


    當初他們在雲陽也每日相對而坐,指點天下大勢,三個人各有見解,都暢所欲言。


    隻是親眼看到天下戰亂頻起、民不聊生,與坐在屋中指點江山又完全不同。


    張良一直對按取首級數量來給士卒封爵的秦國沒有太多好感,可以說每一個秦國將士身上的爵位都是用東方諸國的人命堆起來的,東方諸國對軍中的封賞遠沒有這麽直接而殘酷。


    可正是這種直接而殘酷的軍功封爵製度,讓秦國大軍以勢不可擋之姿躍升為令六國國君夜不能寐的精銳強師。


    如果有別的選擇,張良可能不會到秦國來。


    他始終認為這樣一隻被血肉餵養著長大的野獸,哪怕將來能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也不可能長久,作為亡國之民的六國百姓更不可能被善待。


    可是一來以他的年紀,連在韓國都左右不了什麽,更別提受到其餘諸國的重用;二來,六國之君看不出誰有能與秦王嬴政相抗衡的明主之相;更重要的是,六國之中沒有扶蘇這樣的變數。


    所以,他才會到秦國來。


    張良注視著扶蘇追問:「我要是不隻想喝酒呢?」


    兩個人立在桃樹之下對視良久,扶蘇沒有立刻答話,而是抬腳往前走去。


    他明白了張良的意思,張良的意思是這次他來了就不走了,往後都留在鹹陽,而且不僅僅是當他的朋友。


    張良的才華與能力,扶蘇是知道的。


    雖然他不知曉在他前世自刎之後張良有什麽樣的成就,但他很確定張良絕非池中之物。


    這樣一個人,在兩國交戰的要緊時候來投奔他,必然是考慮了很久,也下了很大的決心。


    可他並不能保證自己能不辜負張良的期望與信任。


    假如是姚縣令那樣的人,他會放心地留用,因為他知道對方所求的自己可以輕鬆給予;但他知道張良要的,絕不是一兩次晉升機會或者些許利益。


    他重活一世,已經懂得不能辜負別人的信任,給出了承諾就要負起相應的責任。


    兩個人沉默地往前走出一段路,扶蘇才開口:「你想要的,我不一定能給。」


    張良笑了。


    他相貌本就出眾,笑起來更是眉眼生輝,連扶蘇這種見慣了美人的人都忍不住晃了晃神。


    張良說道:「我要是你,我就先把人騙過來再說。」


    哪有人這麽實誠,一開口就實話實說的?


    何況他也沒指著扶蘇對他言聽計從,他說什麽就信什麽、他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扶蘇選的路明顯和嬴政、和大多數秦國人都不一樣,現在他年紀還小,嬴政又正值盛年,不至於對自己親兒子有什麽猜忌,應該是最適合埋頭發展自己勢力的時候。


    至少在將來那些人反應過來之前,扶蘇得擁有足以與他們平起平坐、相互抗衡的實力,要不然扶蘇的處境會很危險。


    當初張良就看出來了,扶蘇明顯還在猶豫不定。隻要是能做到的事,扶蘇都想去做;可在做那些事的同時,扶蘇又有種莫名的悲觀,不僅沒有去爭取太子之位的意思,反而還有意識地把自己和那些事剝離開。


    這足以表明扶蘇和嬴政並沒有外麵傳言所說的那麽親密無間。


    這也是張良選擇來秦國的原因之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溪笛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溪笛曉並收藏盤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