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有意讓女兒嫁給扶蘇,卻不打算讓女兒早早對扶蘇那麽惦念。
女孩子還是得矜持些,太主動顯得不自愛,容易被輕視。
李裳華雖有些失望,卻沒有鬧騰,乖乖玩去了。
第二日李斯去上朝,隨後被嬴政單獨召見了,君臣二人商量了一會政事,嬴政才狀似無意地問:「昨天扶蘇給你寫信了?」
李斯被嬴政這麽一問,立馬又迴想起了扶蘇那封語重心長的信。
你說你一個半大小孩,還和幾個孩子的爹說這種話適合嗎?
他也就是聽了些議論,才寫信去訓斥李由幾句,又沒有李由平時不勤勉不好學!
李斯知道嬴政這麽問,肯定是想知道扶蘇給他寫了什麽,便也沒瞞著,一五一十把信上的內容複述給嬴政。
當然,他還帶上了自己推斷出來的前因:因為他覺得李由成了「閹豬祖師爺」有些丟人,寫信去訓斥了李由幾句!
嬴政得知扶蘇是在維護小夥伴,不由撫掌笑道:「這名頭有什麽不好,倘若到了年底確定這法子真的好使,我還得叫你家這孩子迴來教教鹹陽百姓。」
李斯:「……」
李斯覺得自己兒子可能真的要成閹豬祖師爺了。
嬴政一點都沒打算照顧李斯的心情。
他也就是知道扶蘇給李斯寫了封長信,有點好奇信裏寫了什麽而已。
如今他們父子倆通信次數不少,扶蘇讀書很用心,寫的讀書心得頗合嬴政心意,偶爾也會在信裏寫寫自己在雲陽縣的見聞。
嬴政閑下來會連著底下人記錄的扶蘇起居情況一併瞧瞧,偶爾還會針對扶蘇的讀書進度迴信考校一番,算起來倒是有來有往。
正因如此,嬴政才會關心扶蘇寫信和李斯聊什麽。
得知扶蘇寫給李斯的信也那麽一本正經,嬴政心情挺不錯,愉快地說道:「扶蘇說得有理,你對你家大郎也別那麽嚴苛。」
說完嬴政又和李斯分享起扶蘇的讀書進度,表示這孩子雖不在身邊,也沒叫誰在那邊盯著,讀書卻還是這麽刻苦,最近又認認真真看完一批書了。
由此可見,聰明懂事的孩子不需要過分苛責,他們自己自然會努力上進!
李斯能說什麽?李斯什麽都不想說,卻還是得跟著誇:「世上能有多少孩子能像公子那樣聰敏早慧?」
嬴政滿意了,讓李斯忙自己的事去。
……
七月末,雲陽縣算是入秋,扶蘇又僱人收蘆葦。
造紙作坊那邊每天都有人在忙碌,陸陸續續出了幾批紙,但成品質量不一,扶蘇親自盯著整個流程,把造紙要用到的工具依次補齊了。
經歷了幾輪摸索,作坊中的造紙匠基本已經熟練掌握自己負責的工作,原料池一空,馬上有新原料進來。
在保證匠人們精力充沛、體力充足的情況下,造紙作坊這幾個月幾乎連續不斷地生產著這種名叫「紙」的新事物。
而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準備,一批批厚薄均勻、堅白如雪的紙張馬上要麵世了!
可以說,接下來不僅是莊稼的豐收期,還是造紙作坊的豐收期!
秋天是蘆葦收穫的季節,這種野草用處不是很多,很容易漫山遍野地長,採集起來非常容易。
竹子雖長得快,卻也不能一年四季不停地砍,扶蘇打算讓造竹紙的人摸索著利用秋季豐收的蘆葦和麥秸等等材料混著當原料。
紙質可能會比竹紙差些,不過勝在原料到處都是,可以讓竹林喘口氣好好長新竹。
扶蘇叫懷才給造紙匠人們發了筆工錢,讓他們把已經收到的竹子用完之後迴家和家人團聚幾天,迴頭再來琢磨葦紙的造法。
拿到一筆在匠人們看來十分豐厚的工錢之後,匠人們幹起活來更加起勁了。
很快地,白花花的紙張從造紙作坊那邊一張張地裁了出來。
張良等人在合格成品出來的第一天,被扶蘇帶著去造紙作坊看紙。
生產的過程他們是見不著的,他們所能看見的是一張張高高懸起的白紙。
那紙張潔白而整齊,乍一看會以為那是懸掛在那的白紗。
等走近一看,會發現那「白紗」比絹帛要硬挺許多。
張良與韓非立在一張有整麵牆那麽寬大的白紙下,心情都有些沉重。
李由遠遠地站在一邊,目光時不時落到張良他們身上,顯然是盯著他們不讓他們去刺探造紙機密。
扶蘇倒沒怎麽擔心。
造紙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經過無數匠人千萬次試驗摸索出來的,便是有人打聽到具體造紙工序或者挖走幾個匠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仿建一座相同的造紙作坊。
比如為了讓紙張不洇墨,扶蘇讓人在造紙過程中在紙上塗布了特質的塗料,把纖維與纖維之間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空隙都填上了。
就這麽簡單的一步,裏頭用的塗料比例、數量,塗布的時機、方法都大有學問。
若不是扶蘇自己親自觀摩過,又幾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恐怕也不能在短短小半年之類把紙張造出來。
哪怕真有人學著造紙,要摸索出這麽成熟的造紙技術至少得幾年功夫。
何況,扶蘇也不怕有人學會。
如今正值亂世之末,各諸侯國君民離心、君臣相疑,最能說得上話的是軍隊和武器。
</br>
女孩子還是得矜持些,太主動顯得不自愛,容易被輕視。
李裳華雖有些失望,卻沒有鬧騰,乖乖玩去了。
第二日李斯去上朝,隨後被嬴政單獨召見了,君臣二人商量了一會政事,嬴政才狀似無意地問:「昨天扶蘇給你寫信了?」
李斯被嬴政這麽一問,立馬又迴想起了扶蘇那封語重心長的信。
你說你一個半大小孩,還和幾個孩子的爹說這種話適合嗎?
他也就是聽了些議論,才寫信去訓斥李由幾句,又沒有李由平時不勤勉不好學!
李斯知道嬴政這麽問,肯定是想知道扶蘇給他寫了什麽,便也沒瞞著,一五一十把信上的內容複述給嬴政。
當然,他還帶上了自己推斷出來的前因:因為他覺得李由成了「閹豬祖師爺」有些丟人,寫信去訓斥了李由幾句!
嬴政得知扶蘇是在維護小夥伴,不由撫掌笑道:「這名頭有什麽不好,倘若到了年底確定這法子真的好使,我還得叫你家這孩子迴來教教鹹陽百姓。」
李斯:「……」
李斯覺得自己兒子可能真的要成閹豬祖師爺了。
嬴政一點都沒打算照顧李斯的心情。
他也就是知道扶蘇給李斯寫了封長信,有點好奇信裏寫了什麽而已。
如今他們父子倆通信次數不少,扶蘇讀書很用心,寫的讀書心得頗合嬴政心意,偶爾也會在信裏寫寫自己在雲陽縣的見聞。
嬴政閑下來會連著底下人記錄的扶蘇起居情況一併瞧瞧,偶爾還會針對扶蘇的讀書進度迴信考校一番,算起來倒是有來有往。
正因如此,嬴政才會關心扶蘇寫信和李斯聊什麽。
得知扶蘇寫給李斯的信也那麽一本正經,嬴政心情挺不錯,愉快地說道:「扶蘇說得有理,你對你家大郎也別那麽嚴苛。」
說完嬴政又和李斯分享起扶蘇的讀書進度,表示這孩子雖不在身邊,也沒叫誰在那邊盯著,讀書卻還是這麽刻苦,最近又認認真真看完一批書了。
由此可見,聰明懂事的孩子不需要過分苛責,他們自己自然會努力上進!
李斯能說什麽?李斯什麽都不想說,卻還是得跟著誇:「世上能有多少孩子能像公子那樣聰敏早慧?」
嬴政滿意了,讓李斯忙自己的事去。
……
七月末,雲陽縣算是入秋,扶蘇又僱人收蘆葦。
造紙作坊那邊每天都有人在忙碌,陸陸續續出了幾批紙,但成品質量不一,扶蘇親自盯著整個流程,把造紙要用到的工具依次補齊了。
經歷了幾輪摸索,作坊中的造紙匠基本已經熟練掌握自己負責的工作,原料池一空,馬上有新原料進來。
在保證匠人們精力充沛、體力充足的情況下,造紙作坊這幾個月幾乎連續不斷地生產著這種名叫「紙」的新事物。
而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準備,一批批厚薄均勻、堅白如雪的紙張馬上要麵世了!
可以說,接下來不僅是莊稼的豐收期,還是造紙作坊的豐收期!
秋天是蘆葦收穫的季節,這種野草用處不是很多,很容易漫山遍野地長,採集起來非常容易。
竹子雖長得快,卻也不能一年四季不停地砍,扶蘇打算讓造竹紙的人摸索著利用秋季豐收的蘆葦和麥秸等等材料混著當原料。
紙質可能會比竹紙差些,不過勝在原料到處都是,可以讓竹林喘口氣好好長新竹。
扶蘇叫懷才給造紙匠人們發了筆工錢,讓他們把已經收到的竹子用完之後迴家和家人團聚幾天,迴頭再來琢磨葦紙的造法。
拿到一筆在匠人們看來十分豐厚的工錢之後,匠人們幹起活來更加起勁了。
很快地,白花花的紙張從造紙作坊那邊一張張地裁了出來。
張良等人在合格成品出來的第一天,被扶蘇帶著去造紙作坊看紙。
生產的過程他們是見不著的,他們所能看見的是一張張高高懸起的白紙。
那紙張潔白而整齊,乍一看會以為那是懸掛在那的白紗。
等走近一看,會發現那「白紗」比絹帛要硬挺許多。
張良與韓非立在一張有整麵牆那麽寬大的白紙下,心情都有些沉重。
李由遠遠地站在一邊,目光時不時落到張良他們身上,顯然是盯著他們不讓他們去刺探造紙機密。
扶蘇倒沒怎麽擔心。
造紙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經過無數匠人千萬次試驗摸索出來的,便是有人打聽到具體造紙工序或者挖走幾個匠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仿建一座相同的造紙作坊。
比如為了讓紙張不洇墨,扶蘇讓人在造紙過程中在紙上塗布了特質的塗料,把纖維與纖維之間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空隙都填上了。
就這麽簡單的一步,裏頭用的塗料比例、數量,塗布的時機、方法都大有學問。
若不是扶蘇自己親自觀摩過,又幾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恐怕也不能在短短小半年之類把紙張造出來。
哪怕真有人學著造紙,要摸索出這麽成熟的造紙技術至少得幾年功夫。
何況,扶蘇也不怕有人學會。
如今正值亂世之末,各諸侯國君民離心、君臣相疑,最能說得上話的是軍隊和武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