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長女, 又是王妃嫡出, 自她出生起, 晉州城裏便處處掛紅結彩, 連著三日在城中結喜棚, 人人路過都能領一隻元寶蛋, 喝上一碗長生果棗兒湯。
洗三那一天更是全城的有頭有麵的人都往晉王府去道賀, 王府門前光是彩幛就設下十七八丈,夜裏一路燈都燃著油燈,門前迎客送客的小廝腳步就沒斷過。
府裏有這樣喜事, 闔府上下的丫頭婆子小廝仆人每人都多發兩個月的月錢,再領一套上一身新衣,裏裏外外都須得打扮得體體麵麵, 才好出來迎客見人。
衛善剛生下孩子, 精神倒還好,外頭那些送禮的求見的, 白姑姑統統伸手攔了, 要是月子裏頭歇不好, 年紀大了且得遭罪, 往後再精心保養那也沒用。
秦昭連著陪了她好幾日, 他在府中倒比在永寧更忙,在永寧隻是練兵, 除了秋收之外再增派兵丁巡視,鞏固城防。在家中卻日日吃請不斷, 有些官員明歲就要進京城敘職, 能不能往上升,就看上頭的路子通不通。
秦昭往東宮學士裏安插過人,葉惟仁是一個,姚謙又是一個,如今一個出使高昌,一個在翰林院裏等著往上升任,除了這些,他還沒來得及在朝中結交過什麽人,正元帝才不能把結黨的帽子扣在他頭上。
也是連年征戰,接手政事晚了,若是再早些,當初在京城便不至於這麽被動。心裏雖感歎卻也明白,依自己的年紀也不會早,正元帝是想要自己替秦顯當左膀右臂的。
這些上門來求的人有些會升,有些會調,到底為人如何,這一向接觸得並不多,又還沒從劉刺史手中把晉地全部的政事都接手過來,須得等到永寧暫安,邊地軍戶安定,手裏握著的兵多了,再作打算。
衛善無事,秦昭避事,兩人倒有許久沒有過這樣安閑的日子了,這孩子極乖,少有鬧騰的,餓了尿了才哼哼兩聲。
洗幹淨了抱到衛善床邊,一雙眼睛果然生得像衛善小時候那樣,圓滾滾水盈盈,兩顆黑葡萄似的。秦昭衛善把女兒當個稀罕玩意兒看,隻要抱過來,眼睛都不錯的盯著看,一會兒動了嘴巴,一會兒又動了眉毛,看她小手指尖動一下都能笑上好一會兒。
才剛初生的娃娃,睡著的時候比醒的時候多,可一醒就抱到衛善懷裏,看她睜著眼睛,小嘴兒抿上兩下也覺得高興。
這會兒骨頭還軟,裹得緊緊的不叫她動彈,可醒的時候已經能聽見聲兒,一聽見廊鸚鵡的聲兒就笑,沉香幾個幹脆抱了她出去逗鸚鵡學舌給她聽,太初也不認生,誰抱都不哭,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人看。
難得安閑,便讓廚房做一桌子好菜,辦完了滿月,秦昭又要迴永寧去了,越是天寒地凍的時候,北狄散部就越是要來搶糧奪物。
“把秋日裏才剛收的桂花取出來些,過了水拿這個炒蝦子吃,再取一碟糟蟹來,叫廚房裏裹些蟹黃蟹肉的小餃子來。”衛善數著手指頭想菜單子,秦昭許久沒在家住這麽長的時候了,在邊關又著實清苦,他雖是王爺,家裏又時常送吃食去,卻也不能頓頓得跟王府裏來比。
肉倒是易得,魚蝦便難了,螃蟹更不必說,衛善倒是想送個幾簍去的,想一想這幾簍螃蟹作價太高,送了去倒人被人說,便買了螃蟹來,讓南菜師傅熬蝦醬蟹醬,把滿殼的蟹肉都剔出來,裝在甕中,存在冰窖裏。
秦昭喜歡聽她安排這些,知道她這會兒還有許多忌口的,素日裏最愛吃的蟹湯便不能吃,自己吃菜的時候,就見她捧了銀盞吃燕,小銀勺子纏著燕絲,眼巴巴的看著他吃蟹肉。
看她這個饞模樣,秦昭挾了顆蝦送到她嘴邊,衛善笑眯眯嚼吃了,咽了才道:“你說明歲,陛下會不會讓咱們迴去歲貢?”
秦昭笑一笑,手指捏了筷子頭,挑去蝦仁上的桂花花瓣,又送一個到衛善嘴裏:“奏折越是好,就越是要迴去。”
來迴兩個月,再住上半年,來晉地這一年的功夫便折去了一半,再叫底下這些官員知道正元帝有掣製秦昭的心思,那這些才剛生了投誠之心的官員,隻怕又會起些別的心思了。
衛善整個人都挨在他懷裏,晉地的局麵才剛打開,正是欣欣向榮的時候,再經營上兩三年,把那些文官武將都收服住了,要緊處都換上自己人,再去京城歲貢便也不怕,若是明歲立時要去,還真有緊。
“就算拖,怕也拖不到太初周歲的。”衛善蹙了眉頭,兩人少有的安閑時刻且得未雨綢繆,衛善恨不得能一杆子把事支到五年十年之後。
秦昭早已經想到,姚謙的書信一如既往的送到他帳前,正元帝隻要想,總有法子折騰人,他撫一撫衛善的背,她這些日子吃得素,人很快又瘦了下來,原來身上軟綿綿一團脂膏似的,這會兒又薄了一層,伸手摸到琵琶骨,又給她挾了個蝦子。
隻要正元帝有了這個意思,就讓該鬧騰的地方出來鬧騰一下,不論損傷如何,隻要不離開晉地便好,他摟了衛善的肩:“要辦的事還有這許多,你放心罷。”
秦昭預備呆到孩子滿月,書信一封封的從永寧送來,秦昭自覺包禦史在永寧呆得夠久了,該看的也都看見了,便讓吳三便派了馬車,把包禦史送到晉州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料跟車的還有一個袁含之,袁含之是很有些書生意氣的,若無意氣,當年就老實科舉,也不會跟著秦昭去清江,更不會逃婚逃出千裏地來。
他對秦昭推崇至極,他的推崇又比那村夫小販不同,張口便是引經據典,眼界一開,也不句句都在書上,從始皇帝一統六國起開始說,說到嘴皮都泛幹了,拍了車板道:“晉王是經天緯地之才,晉地有晉王鎮守,百姓方可安居樂業。”
包禦史早早收到消息,卻還是在永寧多呆了幾天,這才起意要去晉州城,他自認正元帝派了他來是讓他來看看永寧縣的戰事可有虛報,軍戶屯田是否似秦昭奏折中寫的那樣有用。
既然戰伐殺獲都是真的,迴去稟報給正元帝便是,不意又叫他知道了分撥到晉地的工事款項未被貪沒,這事非同小可,連年戶部對帳,對完了帳都要在朝堂上審數。
監察禦史站位靠前,除了尚書侍郎郎中,接下來就是他們,包禦史年年都聽,今年聽得尤其認真,戶部與工部對帳那幾天,正是由他監察的。
修長城從來都是大事,用的錢多,涉及的地域也廣,崔尚書特意提過兩句,明歲的財政能夠不那麽吃緊,便是因著修長城的款項都分發完了。
京官勒緊了褲腰帶,戶部吃茶還是粗茶梗子,這會兒來晉地一看,長城沒修起來,不是修完之後又遇雪崩塌,而是從頭至尾根本沒修過,上一迴修長城,還是大夏時候的事。
包禦史氣得臉色青白,他本就生得一雙牛眼,一氣之下牛眼瞪得更大,不願再與劉刺史的派的人同車,這才找到了吳三,要去晉州城。
離開了劉刺史的人,耳朵裏便能聽見不少罵油耗子的話,修長城的事包禦史眼見為實,在旅店這些日子裏,問店小二討了筆墨紙硯,先把誇獎晉王建軍戶的事寫上,跟著又落筆寫劉刺史欺瞞款項,把這二年間修長城的錢都報了虛帳。
工費徭役都是假的,從上到下做了假帳,拔出蘿卜帶出泥,這一查還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人來,包禦史既有糾察之責,便想把證據都拿到手中,呈給正元帝,治劉刺史的罪責。
可晉王自己也有糾察不及時的過失,包禦史跟著袁含之進了晉王府拜會,之後並不落腳在王府,而是去了官驛,劉刺史還怕他一入王府便不出來,看他出來了,大喜過望,連日送食盒到官驛中去,眼看天寒又送去冬衣。
包禦史看見冬衣便想起袁含之說的那些,邊軍的冬衣到這地兒還在趕製,劉刺史不僅是個油耗子,要從他的嘴裏摳出一點錢來那卻是極難的,光是流程就卡上兩三個月,這錢支不出來,難道邊軍就不穿冬衣不成。
袁含之長歎一聲,滿麵都是憂色:“逸之辦這些個宴席喜事,收這些個禮,也都是莫可奈何,這些帳可得他去平。”
洗三那一天更是全城的有頭有麵的人都往晉王府去道賀, 王府門前光是彩幛就設下十七八丈,夜裏一路燈都燃著油燈,門前迎客送客的小廝腳步就沒斷過。
府裏有這樣喜事, 闔府上下的丫頭婆子小廝仆人每人都多發兩個月的月錢,再領一套上一身新衣,裏裏外外都須得打扮得體體麵麵, 才好出來迎客見人。
衛善剛生下孩子, 精神倒還好,外頭那些送禮的求見的, 白姑姑統統伸手攔了, 要是月子裏頭歇不好, 年紀大了且得遭罪, 往後再精心保養那也沒用。
秦昭連著陪了她好幾日, 他在府中倒比在永寧更忙,在永寧隻是練兵, 除了秋收之外再增派兵丁巡視,鞏固城防。在家中卻日日吃請不斷, 有些官員明歲就要進京城敘職, 能不能往上升,就看上頭的路子通不通。
秦昭往東宮學士裏安插過人,葉惟仁是一個,姚謙又是一個,如今一個出使高昌,一個在翰林院裏等著往上升任,除了這些,他還沒來得及在朝中結交過什麽人,正元帝才不能把結黨的帽子扣在他頭上。
也是連年征戰,接手政事晚了,若是再早些,當初在京城便不至於這麽被動。心裏雖感歎卻也明白,依自己的年紀也不會早,正元帝是想要自己替秦顯當左膀右臂的。
這些上門來求的人有些會升,有些會調,到底為人如何,這一向接觸得並不多,又還沒從劉刺史手中把晉地全部的政事都接手過來,須得等到永寧暫安,邊地軍戶安定,手裏握著的兵多了,再作打算。
衛善無事,秦昭避事,兩人倒有許久沒有過這樣安閑的日子了,這孩子極乖,少有鬧騰的,餓了尿了才哼哼兩聲。
洗幹淨了抱到衛善床邊,一雙眼睛果然生得像衛善小時候那樣,圓滾滾水盈盈,兩顆黑葡萄似的。秦昭衛善把女兒當個稀罕玩意兒看,隻要抱過來,眼睛都不錯的盯著看,一會兒動了嘴巴,一會兒又動了眉毛,看她小手指尖動一下都能笑上好一會兒。
才剛初生的娃娃,睡著的時候比醒的時候多,可一醒就抱到衛善懷裏,看她睜著眼睛,小嘴兒抿上兩下也覺得高興。
這會兒骨頭還軟,裹得緊緊的不叫她動彈,可醒的時候已經能聽見聲兒,一聽見廊鸚鵡的聲兒就笑,沉香幾個幹脆抱了她出去逗鸚鵡學舌給她聽,太初也不認生,誰抱都不哭,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人看。
難得安閑,便讓廚房做一桌子好菜,辦完了滿月,秦昭又要迴永寧去了,越是天寒地凍的時候,北狄散部就越是要來搶糧奪物。
“把秋日裏才剛收的桂花取出來些,過了水拿這個炒蝦子吃,再取一碟糟蟹來,叫廚房裏裹些蟹黃蟹肉的小餃子來。”衛善數著手指頭想菜單子,秦昭許久沒在家住這麽長的時候了,在邊關又著實清苦,他雖是王爺,家裏又時常送吃食去,卻也不能頓頓得跟王府裏來比。
肉倒是易得,魚蝦便難了,螃蟹更不必說,衛善倒是想送個幾簍去的,想一想這幾簍螃蟹作價太高,送了去倒人被人說,便買了螃蟹來,讓南菜師傅熬蝦醬蟹醬,把滿殼的蟹肉都剔出來,裝在甕中,存在冰窖裏。
秦昭喜歡聽她安排這些,知道她這會兒還有許多忌口的,素日裏最愛吃的蟹湯便不能吃,自己吃菜的時候,就見她捧了銀盞吃燕,小銀勺子纏著燕絲,眼巴巴的看著他吃蟹肉。
看她這個饞模樣,秦昭挾了顆蝦送到她嘴邊,衛善笑眯眯嚼吃了,咽了才道:“你說明歲,陛下會不會讓咱們迴去歲貢?”
秦昭笑一笑,手指捏了筷子頭,挑去蝦仁上的桂花花瓣,又送一個到衛善嘴裏:“奏折越是好,就越是要迴去。”
來迴兩個月,再住上半年,來晉地這一年的功夫便折去了一半,再叫底下這些官員知道正元帝有掣製秦昭的心思,那這些才剛生了投誠之心的官員,隻怕又會起些別的心思了。
衛善整個人都挨在他懷裏,晉地的局麵才剛打開,正是欣欣向榮的時候,再經營上兩三年,把那些文官武將都收服住了,要緊處都換上自己人,再去京城歲貢便也不怕,若是明歲立時要去,還真有緊。
“就算拖,怕也拖不到太初周歲的。”衛善蹙了眉頭,兩人少有的安閑時刻且得未雨綢繆,衛善恨不得能一杆子把事支到五年十年之後。
秦昭早已經想到,姚謙的書信一如既往的送到他帳前,正元帝隻要想,總有法子折騰人,他撫一撫衛善的背,她這些日子吃得素,人很快又瘦了下來,原來身上軟綿綿一團脂膏似的,這會兒又薄了一層,伸手摸到琵琶骨,又給她挾了個蝦子。
隻要正元帝有了這個意思,就讓該鬧騰的地方出來鬧騰一下,不論損傷如何,隻要不離開晉地便好,他摟了衛善的肩:“要辦的事還有這許多,你放心罷。”
秦昭預備呆到孩子滿月,書信一封封的從永寧送來,秦昭自覺包禦史在永寧呆得夠久了,該看的也都看見了,便讓吳三便派了馬車,把包禦史送到晉州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料跟車的還有一個袁含之,袁含之是很有些書生意氣的,若無意氣,當年就老實科舉,也不會跟著秦昭去清江,更不會逃婚逃出千裏地來。
他對秦昭推崇至極,他的推崇又比那村夫小販不同,張口便是引經據典,眼界一開,也不句句都在書上,從始皇帝一統六國起開始說,說到嘴皮都泛幹了,拍了車板道:“晉王是經天緯地之才,晉地有晉王鎮守,百姓方可安居樂業。”
包禦史早早收到消息,卻還是在永寧多呆了幾天,這才起意要去晉州城,他自認正元帝派了他來是讓他來看看永寧縣的戰事可有虛報,軍戶屯田是否似秦昭奏折中寫的那樣有用。
既然戰伐殺獲都是真的,迴去稟報給正元帝便是,不意又叫他知道了分撥到晉地的工事款項未被貪沒,這事非同小可,連年戶部對帳,對完了帳都要在朝堂上審數。
監察禦史站位靠前,除了尚書侍郎郎中,接下來就是他們,包禦史年年都聽,今年聽得尤其認真,戶部與工部對帳那幾天,正是由他監察的。
修長城從來都是大事,用的錢多,涉及的地域也廣,崔尚書特意提過兩句,明歲的財政能夠不那麽吃緊,便是因著修長城的款項都分發完了。
京官勒緊了褲腰帶,戶部吃茶還是粗茶梗子,這會兒來晉地一看,長城沒修起來,不是修完之後又遇雪崩塌,而是從頭至尾根本沒修過,上一迴修長城,還是大夏時候的事。
包禦史氣得臉色青白,他本就生得一雙牛眼,一氣之下牛眼瞪得更大,不願再與劉刺史的派的人同車,這才找到了吳三,要去晉州城。
離開了劉刺史的人,耳朵裏便能聽見不少罵油耗子的話,修長城的事包禦史眼見為實,在旅店這些日子裏,問店小二討了筆墨紙硯,先把誇獎晉王建軍戶的事寫上,跟著又落筆寫劉刺史欺瞞款項,把這二年間修長城的錢都報了虛帳。
工費徭役都是假的,從上到下做了假帳,拔出蘿卜帶出泥,這一查還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人來,包禦史既有糾察之責,便想把證據都拿到手中,呈給正元帝,治劉刺史的罪責。
可晉王自己也有糾察不及時的過失,包禦史跟著袁含之進了晉王府拜會,之後並不落腳在王府,而是去了官驛,劉刺史還怕他一入王府便不出來,看他出來了,大喜過望,連日送食盒到官驛中去,眼看天寒又送去冬衣。
包禦史看見冬衣便想起袁含之說的那些,邊軍的冬衣到這地兒還在趕製,劉刺史不僅是個油耗子,要從他的嘴裏摳出一點錢來那卻是極難的,光是流程就卡上兩三個月,這錢支不出來,難道邊軍就不穿冬衣不成。
袁含之長歎一聲,滿麵都是憂色:“逸之辦這些個宴席喜事,收這些個禮,也都是莫可奈何,這些帳可得他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