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闖禍的學生乖乖地束手而立,不敢再打鬧。


    顧嶽將燈籠重新掛好,巡視第二圈時將靠牆的學生全都警告了一番,然後才坐到何思慎身後的條凳上,等著慶典開始。


    等到前排的太師椅這邊坐的貴客們敘舊敘得差不多了,何思慎站到台上,先作了個簡短的發言,又邀請鄒縣長與鄒副校長給大家講幾句,周會長及肖局長等人自然也不能落下。後頭的學生與看客等得心焦,好不容易各位頭麵人物都已講完就坐,充當司儀的何師我帶著五個學生登台,自己拿著口琴,滿麵帶笑地說道,今日舉國同慶,他先為大家吹奏一曲《卿雲歌》。


    這本是上古時候詠唱舜帝禪位於大禹之歌,民國二年第一屆正式國會開會典禮時將之改編後暫用來作為臨時國歌,本年三月大總統徐世昌頒布命令,定《卿雲歌》為正式國歌,不過頒令時日未久,陽縣又偏遠,便是鄒縣長,也隻在夏收後去衡州述職時才聽過一迴。


    何師我的口琴吹得悠揚流暢,學生跟著唱:“卿雲爛兮,?j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詞曲簡潔,反覆三遍之後,後頭站著的學生,都能跟著唱幾句了。


    陽縣學堂的學生唱完之後,衡州中學的兩個學生,也上台唱了一首鼎鼎大名的李叔同先生所作的《祖國歌》:“上下數千年,一脈延,文明莫與肩。縱橫數萬裏,膏腴地,獨享天然利……”


    周會長向旁邊的鄒副校長嘆道:“到底是新學堂,唱歌也是新氣象啊!”


    第三首歌,卻不是新歌了,登台的是帶著琴師的何道士,還有一個衡州來的學生。


    陽縣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認得何道士,見他上來,個個都精神一振。


    琴師坐下來拉二胡,何道士手裏扣著響板未敲,抬起眼來掃視禮堂時,顧嶽則莫名地有些緊張起來,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體,將自己往何思慎身後藏了一藏。


    何道士視線所到之處,台下看客不覺便安靜下來。


    響板到此才驀然敲響,何道士悠悠然開唱,這一迴唱的是“班定遠投筆從戎”,台下的老看客們驚訝地坐直了身子,神情很明顯都更加專注起來,顧嶽後麵有人小聲說道:“何道士什麽時候排了新戲了?”


    顧嶽隻在中元節那天晚上聽何道士唱過一折《明英烈》,不過也能聽得出來,今晚這齣投筆從戎,顯然不是老戲,帶著極鮮明的白話新戲的腔調,詞句更通俗易懂,那個學生念班超的說詞,何道士唱旁白並念其他角色的詞,將這個故事連說帶唱地講下來,結尾之際更將孫中山先生為蔡


    鍔將軍題寫的“平生慷慨班都護”的那幅輓聯給用了上來。


    這齣戲並不長,唱完之後,底下一片喝彩聲,鄒副校長這時才頗為得意地向鄒縣長等人解釋道:“這是劇團裏的學生編的新戲,何道士改了些不合音律的詞,才剛排出來,這還是頭一迴上台唱。還有一出‘馬伏波平南安邊’,可惜尚未寫完。”


    何思慎頗感興趣,問道:“貴校的劇團是否有意將歷代名將事跡都編成這樣的一折折的新戲來演?”


    鄒副校長笑道:“敝校頗有此意,不過歷代名將眾多,此事恐非一時一日之功。”


    何思慎道:“如此一來,貴校豈不是要聘請何道士作個劇團的指導了?”


    鄒副校長道:“這是自然。”陽縣本地人也還罷了,肖局長與肖太太是外地來的,聽了鄒副校長此話,困惑之意不覺帶到臉上來了。周會長是做生意的人,慣會察言觀色,即刻向肖局長與肖太太解釋道:“何道士說起來還是讀書人出身,又在南嶽入了正經的道士籍,本來就不是優伶之輩,衡州中學聘他做個劇團的指導,也不算是有辱斯文。”


    顧嶽身後有人嘀咕道:“如今都是民國十一年了,還要避諱什麽下九流?”


    顧嶽想的卻是,這樣一來,何道士大約得常住衡州,何秀不知道是跟著父親住到衡州去,還是依舊住到八橋鎮的外祖母家裏。


    這齣戲唱完之後,陽縣學堂的四個學生,上台演了一迴對敵擒拿――這還是顧嶽見這四個學生練過武,底子不錯,抽空教他們的。


    前頭鋪墊了好幾齣,到最後才是衡州中學劇團排的文明戲《興學記》。


    第一折 名為“暗渡陳倉”,演的是朱劍凡自日本留學迴來,決心興辦女學,開啟民智並拯救女子,因清廷禁辦女學,湘省已經查封了數所女校,朱劍凡將女校辦在泰安裏的自家園林裏,對外假稱“周氏家塾”,是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第二折 名為“毀家興學”:清廷於風雨飄搖、自身難保之時,不得不順應民意放開女校之禁,周南女校日益發展,聲譽鵲起,求學者聞風而來,多至六百餘人,朱劍凡前後捐獻價值十一萬餘銀元的資產用以建校,民國初建,政府每年補助女校約五千元,但仍舊入不敷出,朱劍凡繼續典賣田產支持女校,夫人與老母也捐資助學,革命元勛黃興敬重朱劍凡的義舉,捐銀千兩相助。朱劍凡一心辦學,國務總理範源廉曾擬任他為教育總長,也被婉言謝絕。


    這一折是重中之重,朱夫人與朱母也要出場,此時風氣,尚不能見男女同台,故而扮演朱夫人與朱母的都是男學生,好在燈光昏黃,不像白日明亮,大致還看得過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家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蘭並收藏李家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