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州州治宜芳左近的群山當中,有兩條河流。
一條就是嵐水南支流,嵐水在嵐穀縣左近分流,北麵河穀所對應方向就是窟穀寨正麵。而南支流則經宜芳至婁煩,匯入汾河當中。
另外一條河流則是蔚水,自宜芳西麵呂梁山中發源,蜿蜒曲折,流入黃河之中。自合河津出發,順著蔚水河穀前進,繞過高及數百丈的黑茶山一帶山脈,就可以威脅嵐州西麵要隘合河縣。
一旦拿下合河縣,堵住呂梁山向西而出的河穀道路,就可以將女真西路軍封堵在呂梁山以東,而那個時候女真西路軍就隻能再度掉頭,和盤踞太原府一帶的蕭言大軍死拚。
此刻沿著蔚水河穀,煙塵四起,大隊宋軍旗號飛揚,金鼓喧天,正以壯盛軍勢,向東而進。
劉光世與折家軍聯軍,在倉促集結了主力之後,就在合河津殺馬祭天,誓師出征。並飛章急報渭州小種和汴梁兩處。
報小種處,則說女真兵壓大河,鄜延門戶相關,絕不容女真有兵窺陝西之舉動。否則無以對待陝西六路父老。鄜延全軍,願為前鋒,挫動敵鋒。還望小種相公源源接應糧草輜重。
不過給小種的文報中,劉光世還是隱晦的說明,此次鄜延軍出兵四萬有奇,兵精將勇。就是折家河外軍六千,也可稱敢戰之軍。如此軍容,就算與女真韃子一時相持,也絕不至於挫敗。鄜延路是劉家地盤,還望小種相公約束西軍各部,不要用以為後殿的名義將手伸進來,不然擾動前方軍心,逼得鄜延軍放棄唾手可退之敵,渡河迴轉,那時候大家就不好廝見了。
而報汴梁處,則是辭氣驕溢,除了誇耀此次鄜延軍與折家軍軍容壯盛,以為必勝之外。還隱晦表示,此次鄜延軍為西軍先而東進,二十萬朝廷恩養百年的西軍健兒,絕不以擊敗區區流竄之韃虜為足。大宋廣有精兵強將,十年來克橫山收燕雲。如今卻要列聖禦駕親征,實乃誌士之奇恥大辱也,當得率十萬虎賁以擁禦駕還朝,重定朝綱。臣劉光世當不敢居功,惟願以此微勞換取老父結束編管,重迴環慶。則劉某就算交卸軍職,從此優遊林下,長為皇宋升平之民,又有何傷?
這份表章,幾乎就是指著和尚罵賊禿了,大有清君側的味道。如此表章送到汴梁,當道諸公看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暗自喜悅,說不得還要扳著手指,計算什麽時候劉光世才能衝到太原府,將那南來子擒拿迴朝,重新挽迴這已然顛倒的朝綱!
與小種的文報急遞而出還有給朝廷的表章同時拜發之後,大軍就轟然而動。歩騎總計五萬有餘,連同在河外諸州與鄜延路動員的民夫等,號稱二十萬,張開浩大聲勢,滾滾西進。
就是這向東進兵,劉光世和折家也有一番勾心鬥角。
正常而言,折家熟悉此間山川地勢,折家騎軍常年與草原諸胡征戰,雖然規模不大裝備平平,但是經驗豐富戰鬥力不弱。折家步軍負重善走,也算是一等一的步軍。在沒有蕭言的時空,後來女真席卷北中國之後,女真重將評點北中國所出精兵,共推所出步軍為天下最。
折家這樣一支熟悉地形且有相當戰鬥力的兵馬,本來應該是為先鋒而進。張開正麵,為大軍哨探。而數萬鈍重之鄜延軍,則後續跟進,隨時應援前鋒。
但是在軍議之時,折可求卻隻要以折家兵力單薄,經不起過大折損,隻能用以掩護大軍側翼為辭,堅決不肯打頭陣。
這個時候的劉光世還未曾與女真軍打過真麵目的交手戰,還真不懼戰。折家堅持不肯為前鋒,鬧得劉光世有點煩了。幹脆就沒了張屠戶,照樣吃混毛豬。就請楊可世所部精騎為前鋒,而劉光世率領主力大軍跟進。而折家軍則拖在側後,為這支大軍掩護住兩翼。
以麾下三千騎為前鋒,楊可世其實並不大樂意。他算是不屬於鄜延路的客軍,隻是為小種遣來助守陝西沿河門戶的。女真兵壓黃河,出兵渡河聯絡折家河外兵以穩固河防局勢,恢複東岸防線,這楊可世沒意見。但是如此倉促的出動大軍就向東而進,而且從上到下以為如此軍容,足可壓迫女真西路軍迴轉,另揀軟柿子捏去。如此自主帥劉光世開始一脈相傳下來的驕狂,卻讓楊可世對這場戰事的前景不是特別看好。
不過源出西軍一脈,劉光世又難得放下架子言辭懇切的很是說了些好話,並且許下此戰了結後,他私人相贈足可以購買千匹河曲馬的賞賜,以助楊可世重新編練西軍重騎的計劃。
再想來這次向東出擊,其實範圍並不深遠。計劃就是打到合河縣為止,深入不過二百裏距離。且兵力還頗為雄厚,縱然不勝,隻要穩住陣腳,也絕不至於大潰。楊可世就勉強應承了下來,以為先鋒。
如此這般,總算是將出兵各項事宜確定下來。然後就是一副浩浩蕩蕩出師的景象!
楊可世的騎軍先出,動靜還不是甚大。而劉光世的主力一動,卻是綿延數十裏,聲勢煊赫驚人,軍馬互相爭道,錯雜擾攘,看得準備跟進掩護大軍側翼的折家軍直是目瞪口呆。隔河相望的鄜延軍幾年未曾見他們動作,更是錯過陝西西軍大舉而出長征數千裏平江南伐燕雲的戰事,怎生就變成了如此這般模樣?
其實原因也沒有多少複雜的,鄜延軍雖然未曾出征,可精銳也已經被抽調一空,尤其用來加強了環慶軍。在伐燕戰事之時,單論一軍兵力,就是環慶軍最多,而劉延慶也極得童貫拉攏,隱隱就有與老種分庭抗禮之勢。
老種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你劉延慶這般急不可耐的要跳出來,那麽就以環慶軍為主力將伐燕戰事打下去就是了。
幾場大戰,都是環慶軍遭受打擊最重,損失也最重。後來整建製的改為永寧軍,最後化入神衛軍和天武軍當中。可謂是沒有多少人能夠返鄉。
如此骨幹完全的損失和整建製的脫離,對鄜延軍戰力的傷害當是何等樣的重大?
在劉光世劉衙內接掌鄜延路之後,好大喜功的他就大肆擴充實力,短時間內盡快的恢複鄜延軍的建製。
在骨幹凋零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擴軍,鄜延軍這戰鬥力不向下更掉一層才算是出鬼了呢。
而且劉光世大有豪奢之名,這豪奢生活如何支撐?除了田土迴易等有數之財外,大部分還不是從朝廷源源不絕的投入陝西諸路的軍費中來。
本來蕭言崛起,中樞更易。而對西夏戰事的高潮也已經過去,對西軍的投入已經在縮減當中。劉光世再加以截留侵吞,軍中餉項使費,常年隻能拿到五六成。平日守土也還罷了,怎麽都能敷衍過去,但是一旦出征,還指望軍隊有多高昂的士氣,有多嚴整的軍容?
最後一點就是軍隊越是成分新,規模大,建製亂,就越需要主帥耐勞苦繁钜,隨時巡視各部,掌握大軍,解決不斷冒出來的問題,震懾住軍心。
可是劉光世這劉衙內之名可不是白叫的,縱然出征當中,仍然以上百車的行李自隨。都是搭載著各般器用享玩之物。除了自己所領中軍,劉光世還能勉為其難的走動一下,撫慰番軍心,其餘各部,劉衙內實在沒那麽多精神去一一看顧。
主帥疲玩一分,麾下軍馬就能疲玩十分迴報!
種種樁樁原因加在一起,就是這般讓折家軍看得目瞪口呆的景象。而劉光世卻仍洋洋自得,以為麾下大軍如此行進,直有吞食天地之勢!區區宗翰,還不當望風辟易?
~~~~~~~~~~~~~~~~~~~~~~~~~~~~~~~~~~~~~~~~~~~~~~~~~~~~~~~~~~~~~~~~~~~~~~~~~~~~~~~~~~~~~~~~~~~~~~~~~~~
數百騎軍小隊,沿著河穀前進,每到一處險要山口,先是遠處哨探一番,然後就是策馬小心靠近。分遣軍馬山下掩護之後,就有一隊軍馬突出,若能乘馬則乘,不能乘馬則下馬步行,直攀上高點,居高臨下,觀望四下方圓,查探有沒有敵軍蹤跡。
這支軍馬,自然就是楊可世所部騎軍。
楊可世就在這先頭數百騎中。
這支重新建立起來的西軍大規模騎軍集團,雖然也是選調各部精銳匯聚而成。但是也屬於還在磨合期的新建之部。
楊可世可沒有劉光世那般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名將氣概。隻能身先士卒,牢牢掌握著麾下軍馬,以身作則,親自教戰,以期能將這支騎軍快點磨練出來。
分散人馬掩護了各處之後,楊可世又親自隨一都人馬,直上眼前這個山口,半道中就下馬,安頓了馬樁子,留二三十人守衛之後,直領十餘名親衛並幾名軍將,直上這個山口高處。
明顯此間沒有敵蹤,楊可世就將幾名軍將帶在身邊,一同查看敵情。
自合河津向東而進,原來唿嘯奔馳在大河之西的女真輕騎,幾乎在一瞬間就已經不見了蹤影。楊可世率領先鋒,兩日內已經小心翼翼的前行了七八十裏,按照騎軍速度,的確不夠快。一路走楊可世一路布置細密的哨探,張開盡可能廣大的警戒幕,但是周遭隻剩下一派被女真韃子蹂躪過的鄉野景象,敵蹤仍然是尋覓不見。
越是這樣,楊可世越是心中忐忑。
一行人直爬上這個山口高處,都是選出來的精銳,包括楊可世在內,都沒有一日將打熬身體的功課擱下。爬上兩百餘丈的山口高處,除了汗落如雨之外,都顯得沒什麽疲累之色。
站在高處山風鼓蕩而來,直讓人神清氣爽,幾名軍將摘了兜鍪迎風差點就大喊快哉快哉了。卻吃楊可世狠狠一瞪,幾名軍將才訕訕的又將兜鍪戴了迴去。
一眾人集中注意力四下觀望,呂梁山脈向東延伸出來的重重餘脈就在眼前,高聳的黑茶山超於群山之上,正在二三十裏開外,正如一座擎天巨塔一般。而蔚水就在腳下河穀中蜿蜒縱橫,一條足可通行大軍的道路就在河穀中穿過。兩岸肥沃的河穀地都被勤勞的河東百姓開辟出來,這個時候田中麥浪翻滾,卻無人在勞作,隻能看見隱隱約約一個個村落的殘破痕跡。
這些村落明顯都是被女真韃子糟蹋過了,人影全無,房屋隻有焦黑被火痕跡。隻有隱約可見的野狗紅著眼睛在這些村落廢墟中穿過。
數萬女真大軍,一直到黑茶山腳下,都看不見蹤跡!而過了黑茶山,就是合河縣境,合河縣治,就在黑茶山西北四五十裏開外。也就是動員數萬大軍,聲勢浩大的所謂東進攻勢的終點。
楊可世喃喃低語一句:“進不得了,味道著實不對。”
幾名軍將都是從西軍各部中選出來的有戰陣經驗之輩,聽到楊可世如此說,人人點頭。
“直娘賊女真韃子就是誘俺們向東!等大軍都裝進河穀中了,就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陣狠打,到時候堵在山間,看怎生是好!灑家可是沒那麽傻!”
“這劉太尉和折太尉主意就打得不正!明顯從北麵出保德軍向嵐穀打,沿途有河外積儲,地形也好些,便於大軍展開。直接抄女真韃子後路,還怕他們不露頭?結陣而戰就是了,誰鳥怕誰?偏生就怕抄著後路女真韃子真尋俺們拚命,隻情靠人多嚇著女真韃子,奪下合河,看著女真韃子在山那頭再尋燕王死戰去,然後兩位太尉等著撿便宜。統帥立心不正,這仗要能打得好才是白日裏見了鬼!”
“就算女真韃子真是掉頭跑路,俺也不願意進了。俺們是遣來助他們的客軍,就可以隨意使喚的?而且後路接濟營業室一團糟。俺們數千騎為先鋒,人吃的少點勒勒褲帶也就過去了。可馬能成麽?要領七日精料,直娘賊的隻給三日!那司馬還翻著眼睛說甚鳥道中盡多青草,馬就不能吃麽?”
“要是俺在當場,就把了這廝!反正俺們也不是鄜延軍的,劉衙內能咬俺的鳥去?臨陣之際,馱著俺們百多斤的漢子到處亂跑,說不得還要衝陣廝殺。沒有精料,哪匹馬能撐下去?也不要多,這鳥司馬連吃三日草,還能不死,俺們人馬都餓著肚子打仗!”
本來還在說軍情判斷,扯到後勤供應上麵。幾名軍將頓時就一個賽一個的比著發起牢騷來。
此次劉光世帶過河來的人馬實在太多,河外之地本來就地瘠民貧,又被女真韃子掃蕩蹂躪了一番。幾萬人想就地而食那是絕對做不到的。折可求就是個全為折家家當地位著想的守戶之犬,要他傾家當支應這麽一支大軍,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折可求倒想著借勢從鄜延軍這裏蹭一些好處下來。
如此情勢,隻有隔河運送大軍糧餉。就算糧餉儲備有餘,這運力也是遠遠不夠。更何況劉光世好大喜功,就想以軍勢驚退女真,也根本沒有籌備出足夠的糧餉來!
楊可世三千騎為先鋒,又是客軍身份。能應劉光世這般調遣,已經是天大的情分了。按照軍中慣例,劉光世但為這主持戰局的方麵統帥,先鋒不僅要預先賞賜,還得從重。
劉光世倒是下了三千軍賞足三萬貫足銅,並每十人羊一腔,酒四瓶的劄子。可是尋著具體經辦之人,卻隻是兩手一攤,現下運糧食都運不過來,軍中勉強還夠敷用,渡河而來的轉運民夫餓得亂竄挖野菜覓食,哪裏還有錢亟發賞賜?
最後勉強湊了幾千貫分賞,裏麵交鈔還占了六成。給軍中送來了三十腔瘦羊,百多瓶酸得跟醋也似的濁酒,就算是先鋒犒賞了。直惹得楊可世這支騎軍上下滿肚子都是怨氣,還是楊可世曉諭全軍,以大局為重,等戰後迴轉,劉光世不補上他自家請小種相公重重賞賜,這才算是勉強安定下軍心來。
然後就是出兵之際,人吃的行糧勉強補足了,但是馬吃的精料卻差得遠。楊可世率軍而來,帶的都是戰馬,劉光世應該補一批馱馬走騾,以為馱運甲胄糧食軍械。可也是勒掯不予,倒不是劉光世不知道輕重,在這上頭犯渾,而是真的後勤體係亂成一團糟,真拿不出來。最後還是楊可世又自家出馬,尋到折可求頭上,好話說了直娘賊的一籮筐,折可求看著楊可世麵子,才從折家軍中拿出了三百馱馬走騾,勉強堵上了這個缺口一半。
就是這般待遇,在出征大軍之中已經算是分外優待的了。其餘數萬軍馬,據說每日口糧都不得夠。民夫更是無人聞問。那些被劉光世檄調而來的蕃騎,賞賜和糧食供應跟不上,就更不受約束,據說還有分兵去擄掠河外百姓之舉!蕃騎如此,跟著行事的鄜延軍馬也複不少,軍紀一時蕩然。而折家為了這事沒少和這些不受約束的軍馬兵戎相對,雙方見了血的私鬥所在不少,經常有零散軍馬撒出去就迴不來了。
一眾軍將就在山頭議論得熱鬧,越說越是喪氣。種種跡象隻是表明,此戰大是前景不妙。
最終就有軍將向一直默然不語的楊可世進言:“將主,俺們直娘賊的迴河西也罷!這不明不白的鳥仗,誰愛打誰打去。這劉衙內本事太高明,俺們伺候不來!”
楊可世緩緩搖頭,森然道:“渡河而進,這是小種相公點了頭的。俺們這一軍,畀以劉副總管節製,一旦迴頭渡河,就是違抗軍令。你以為劉副總管行不得軍法麽?”
諸將想想也是,縱然大家都是客軍,但已經在這個戰場上劃歸劉光世指揮。要是掉頭迴轉,這麽明目張膽的違反軍令,劉光世是驕奢聞名,可不是軟弱聞名!說不得就動了鳥手,名正言順的吞了這支騎軍。要知道鄜延軍重建,騎軍可是弱得很,要是能得這支軍馬,聲勢就是更壯!
就算到時候小種相公來找劉光世麻煩,大家這眼前虧可是吃定了的。
退是退不得,至少這一退麻煩甚多。一眾早就被眼前亂象折騰得沒有多少戰意的軍將忍不住心內對楊可世就有些腹誹。若不是將主你為人太過實在,小種相公讓你襄助劉衙內你就踏實出力,更被劉衙內說兩句好話便為先鋒,但凡稍稍會偷奸耍滑一點,如何能落到現在這般境遇?
不過楊可世在西軍中資曆太深,為人也是甚好。臨陣就身先士卒,為將不蓄私財,但有點賞賜都分散給曆年追隨自己廝殺而陣亡的弟兄家眷。但被楊可世選入這支新建騎軍當中的軍將,也多是還願意踏實打仗出力的。這個時候抱怨的話,也著實說不出口。
山頭上沉默了少頃,一名軍將突發奇想,開口道:“橫直都是打女真韃子,為何非要在劉衙內手下苦挨?說不得就要被他斷送了!向東就是燕王,擁禦駕在太原。俺們去投燕王麾下便是!燕王養軍,向來豐厚,比劉衙內手底下日子也好過得多。且燕王打仗不軟,要殺韃子,在燕王麾下不是有的是機會?”
許是這番話大有背離西軍團體的意思,這名軍將又趕緊補上一句:“這些時日,不都說燕王還在極力向小種相公示好麽?既然若此,大敵在前,想必燕王也不敢吞了俺們,平白得罪小種相公。俺們去投燕王之後,要是小種相公同意打,俺們就打宗翰這部韃子就是,要是小種相公讓俺們迴去,那向南走到黃河邊上,坐著拖風綱船,一路舒舒服服走他娘,不就迴陝西了?”
聽著這名軍將腦洞大開的一番話,一時間眾人竟然是則聲不得。半晌之後才有人出言反駁。
“女真韃子橫在中間,怎麽向東而去?”
那軍將也迴得快捷:“有甚鳥走不得?河東好比陝西,千溝萬壑,處處是路。女真韃子總沒那鳥功夫處處設寨守禦,尋縫覓隙,還怕穿不過去?”
“可供騎軍大隊通行的道路,女真韃子是傻了才不卡著,其餘山間小徑,就算人走得。馬走得麽?更不必說那麽多軍械甲胄了,丟幹淨不成?”
“燕王麾下多的就是遼東駿馬,據說衝刺起來比河曲馬還強勝一籌!燕王用俺們西軍起家,現在生力來投,還怕不給俺們補上戰馬?至於甲胄軍械,更是笑話,汴梁武庫都在燕王手裏,還缺這點東西?到時候一人兩套好甲都是尋常!就算不補,到時候俺們空身子南下乘船,反而走得爽利。人都能迴去,總比直娘賊的被劉衙內斷送了強!小種相公又不是不明白事理,難道還重懲俺們不成?”
這軍將一時福至心靈,強詞奪理說得頭頭是道,一時間大有舌戰群儒之勢。其餘人等鳥說不過他。隻能在心裏嘀咕,這廝鳥定然是有什麽友朋當日在燕地就投入了燕王麾下,現在追隨燕王混得直是風生水起,這廝瞧著眼熱,這時口敞,竟然將心思吐露出來了!
要說看著那些西軍袍澤在蕭言麾下扶搖之上,原來普通一卒,現在少說也是個都頭,拿得餉項賞賜又豐厚,將來要是燕王更進一步,前程更是不可限量。這些西軍軍漢要說不眼裏出火,那是假話。
可歸於蕭言麾下,雖然少不得要打苦仗,但是大家既然能被楊可世挑選出來,豈是怕廝殺的?無非都是根腳不硬,在現在西軍將門成型,站定了位置之後出頭甚難,都想靠著廝殺戰功拚出一條路來。在燕王麾下賣命,隻要不死,升得自然更快。
但是畢竟西軍這個團體難離,大家幾代都在西軍這個團體中討生活,哪是說走就能走的?且蕭言現在地位雖高,最終結果如何,還真難說得很。倒是西軍這個團體根深蒂固,看起來更穩當一些。
聽著這廝胡說八道,大家隻是搖頭。最後隻能等楊可世拿主意。
而楊可世在旁邊默然聽著一眾軍將的議論,說及燕王,忍不住心下也是一動。
這些時日,燕王遣使穿越群山,接連來聯絡劉光世與折可求。楊可世作為重將,且在燕地和蕭言多少有些交情,如何沒有使者試圖聯絡上他?不過楊可世都閉營不見,早早的就將他們打發了。
蕭言孤軍而抗女真韃虜,毫不軟弱的親身臨敵,向來都是從頭打到尾,楊可世是極佩服的。能讓軍將安心打仗的統帥到底有多寶貴,楊可世也是再明白不過!
可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背離西軍這個團體,不能背離小種相公。現在小種相公尚在痛苦的猶豫當中,雖然在楊可世看來,西軍就是靠打韃虜起家,才有今日地位。若是對著外敵,居然還要想著有的沒的,盤算來盤算去,則西軍的根就斷了,這支西軍,也就再不是為大宋倚為泰山的西軍了!
但是他向來口拙,信奉多做少說。而且也深信小種相公最終會做出利於西軍整個團體的正確選擇,所以在這風雲叵測,西軍諸將心思紛紛之際,他卻加倍的尊奉小種相公的一切號令,絲毫不打折扣。盡己所能,維持著西軍表麵上的凝聚力。
可是現在,局勢不妙,甚至用鼻子嗅都能嗅得出來,更不用說他們這般長了眼睛的宿將了。而劉光世的誌大才疏,折可求的陰狠自私,也都看得分明。要是再這麽尊奉著劉光世亂七八糟自以為是的計劃繼續深入,這支自家辛苦重建起來的軍馬,說不得真要斷送在河東群山之間!
楊可世猛然一咬牙,大聲道:“走,下山!就在此間紮住,撒開輕騎,廣布哨探,盡量打探當麵女真韃子大軍動向。俺去尋劉副總管,看能不能說動於他,不能再深入了,仗不能再這般打下去了!”
一條就是嵐水南支流,嵐水在嵐穀縣左近分流,北麵河穀所對應方向就是窟穀寨正麵。而南支流則經宜芳至婁煩,匯入汾河當中。
另外一條河流則是蔚水,自宜芳西麵呂梁山中發源,蜿蜒曲折,流入黃河之中。自合河津出發,順著蔚水河穀前進,繞過高及數百丈的黑茶山一帶山脈,就可以威脅嵐州西麵要隘合河縣。
一旦拿下合河縣,堵住呂梁山向西而出的河穀道路,就可以將女真西路軍封堵在呂梁山以東,而那個時候女真西路軍就隻能再度掉頭,和盤踞太原府一帶的蕭言大軍死拚。
此刻沿著蔚水河穀,煙塵四起,大隊宋軍旗號飛揚,金鼓喧天,正以壯盛軍勢,向東而進。
劉光世與折家軍聯軍,在倉促集結了主力之後,就在合河津殺馬祭天,誓師出征。並飛章急報渭州小種和汴梁兩處。
報小種處,則說女真兵壓大河,鄜延門戶相關,絕不容女真有兵窺陝西之舉動。否則無以對待陝西六路父老。鄜延全軍,願為前鋒,挫動敵鋒。還望小種相公源源接應糧草輜重。
不過給小種的文報中,劉光世還是隱晦的說明,此次鄜延軍出兵四萬有奇,兵精將勇。就是折家河外軍六千,也可稱敢戰之軍。如此軍容,就算與女真韃子一時相持,也絕不至於挫敗。鄜延路是劉家地盤,還望小種相公約束西軍各部,不要用以為後殿的名義將手伸進來,不然擾動前方軍心,逼得鄜延軍放棄唾手可退之敵,渡河迴轉,那時候大家就不好廝見了。
而報汴梁處,則是辭氣驕溢,除了誇耀此次鄜延軍與折家軍軍容壯盛,以為必勝之外。還隱晦表示,此次鄜延軍為西軍先而東進,二十萬朝廷恩養百年的西軍健兒,絕不以擊敗區區流竄之韃虜為足。大宋廣有精兵強將,十年來克橫山收燕雲。如今卻要列聖禦駕親征,實乃誌士之奇恥大辱也,當得率十萬虎賁以擁禦駕還朝,重定朝綱。臣劉光世當不敢居功,惟願以此微勞換取老父結束編管,重迴環慶。則劉某就算交卸軍職,從此優遊林下,長為皇宋升平之民,又有何傷?
這份表章,幾乎就是指著和尚罵賊禿了,大有清君側的味道。如此表章送到汴梁,當道諸公看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暗自喜悅,說不得還要扳著手指,計算什麽時候劉光世才能衝到太原府,將那南來子擒拿迴朝,重新挽迴這已然顛倒的朝綱!
與小種的文報急遞而出還有給朝廷的表章同時拜發之後,大軍就轟然而動。歩騎總計五萬有餘,連同在河外諸州與鄜延路動員的民夫等,號稱二十萬,張開浩大聲勢,滾滾西進。
就是這向東進兵,劉光世和折家也有一番勾心鬥角。
正常而言,折家熟悉此間山川地勢,折家騎軍常年與草原諸胡征戰,雖然規模不大裝備平平,但是經驗豐富戰鬥力不弱。折家步軍負重善走,也算是一等一的步軍。在沒有蕭言的時空,後來女真席卷北中國之後,女真重將評點北中國所出精兵,共推所出步軍為天下最。
折家這樣一支熟悉地形且有相當戰鬥力的兵馬,本來應該是為先鋒而進。張開正麵,為大軍哨探。而數萬鈍重之鄜延軍,則後續跟進,隨時應援前鋒。
但是在軍議之時,折可求卻隻要以折家兵力單薄,經不起過大折損,隻能用以掩護大軍側翼為辭,堅決不肯打頭陣。
這個時候的劉光世還未曾與女真軍打過真麵目的交手戰,還真不懼戰。折家堅持不肯為前鋒,鬧得劉光世有點煩了。幹脆就沒了張屠戶,照樣吃混毛豬。就請楊可世所部精騎為前鋒,而劉光世率領主力大軍跟進。而折家軍則拖在側後,為這支大軍掩護住兩翼。
以麾下三千騎為前鋒,楊可世其實並不大樂意。他算是不屬於鄜延路的客軍,隻是為小種遣來助守陝西沿河門戶的。女真兵壓黃河,出兵渡河聯絡折家河外兵以穩固河防局勢,恢複東岸防線,這楊可世沒意見。但是如此倉促的出動大軍就向東而進,而且從上到下以為如此軍容,足可壓迫女真西路軍迴轉,另揀軟柿子捏去。如此自主帥劉光世開始一脈相傳下來的驕狂,卻讓楊可世對這場戰事的前景不是特別看好。
不過源出西軍一脈,劉光世又難得放下架子言辭懇切的很是說了些好話,並且許下此戰了結後,他私人相贈足可以購買千匹河曲馬的賞賜,以助楊可世重新編練西軍重騎的計劃。
再想來這次向東出擊,其實範圍並不深遠。計劃就是打到合河縣為止,深入不過二百裏距離。且兵力還頗為雄厚,縱然不勝,隻要穩住陣腳,也絕不至於大潰。楊可世就勉強應承了下來,以為先鋒。
如此這般,總算是將出兵各項事宜確定下來。然後就是一副浩浩蕩蕩出師的景象!
楊可世的騎軍先出,動靜還不是甚大。而劉光世的主力一動,卻是綿延數十裏,聲勢煊赫驚人,軍馬互相爭道,錯雜擾攘,看得準備跟進掩護大軍側翼的折家軍直是目瞪口呆。隔河相望的鄜延軍幾年未曾見他們動作,更是錯過陝西西軍大舉而出長征數千裏平江南伐燕雲的戰事,怎生就變成了如此這般模樣?
其實原因也沒有多少複雜的,鄜延軍雖然未曾出征,可精銳也已經被抽調一空,尤其用來加強了環慶軍。在伐燕戰事之時,單論一軍兵力,就是環慶軍最多,而劉延慶也極得童貫拉攏,隱隱就有與老種分庭抗禮之勢。
老種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你劉延慶這般急不可耐的要跳出來,那麽就以環慶軍為主力將伐燕戰事打下去就是了。
幾場大戰,都是環慶軍遭受打擊最重,損失也最重。後來整建製的改為永寧軍,最後化入神衛軍和天武軍當中。可謂是沒有多少人能夠返鄉。
如此骨幹完全的損失和整建製的脫離,對鄜延軍戰力的傷害當是何等樣的重大?
在劉光世劉衙內接掌鄜延路之後,好大喜功的他就大肆擴充實力,短時間內盡快的恢複鄜延軍的建製。
在骨幹凋零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擴軍,鄜延軍這戰鬥力不向下更掉一層才算是出鬼了呢。
而且劉光世大有豪奢之名,這豪奢生活如何支撐?除了田土迴易等有數之財外,大部分還不是從朝廷源源不絕的投入陝西諸路的軍費中來。
本來蕭言崛起,中樞更易。而對西夏戰事的高潮也已經過去,對西軍的投入已經在縮減當中。劉光世再加以截留侵吞,軍中餉項使費,常年隻能拿到五六成。平日守土也還罷了,怎麽都能敷衍過去,但是一旦出征,還指望軍隊有多高昂的士氣,有多嚴整的軍容?
最後一點就是軍隊越是成分新,規模大,建製亂,就越需要主帥耐勞苦繁钜,隨時巡視各部,掌握大軍,解決不斷冒出來的問題,震懾住軍心。
可是劉光世這劉衙內之名可不是白叫的,縱然出征當中,仍然以上百車的行李自隨。都是搭載著各般器用享玩之物。除了自己所領中軍,劉光世還能勉為其難的走動一下,撫慰番軍心,其餘各部,劉衙內實在沒那麽多精神去一一看顧。
主帥疲玩一分,麾下軍馬就能疲玩十分迴報!
種種樁樁原因加在一起,就是這般讓折家軍看得目瞪口呆的景象。而劉光世卻仍洋洋自得,以為麾下大軍如此行進,直有吞食天地之勢!區區宗翰,還不當望風辟易?
~~~~~~~~~~~~~~~~~~~~~~~~~~~~~~~~~~~~~~~~~~~~~~~~~~~~~~~~~~~~~~~~~~~~~~~~~~~~~~~~~~~~~~~~~~~~~~~~~~~
數百騎軍小隊,沿著河穀前進,每到一處險要山口,先是遠處哨探一番,然後就是策馬小心靠近。分遣軍馬山下掩護之後,就有一隊軍馬突出,若能乘馬則乘,不能乘馬則下馬步行,直攀上高點,居高臨下,觀望四下方圓,查探有沒有敵軍蹤跡。
這支軍馬,自然就是楊可世所部騎軍。
楊可世就在這先頭數百騎中。
這支重新建立起來的西軍大規模騎軍集團,雖然也是選調各部精銳匯聚而成。但是也屬於還在磨合期的新建之部。
楊可世可沒有劉光世那般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名將氣概。隻能身先士卒,牢牢掌握著麾下軍馬,以身作則,親自教戰,以期能將這支騎軍快點磨練出來。
分散人馬掩護了各處之後,楊可世又親自隨一都人馬,直上眼前這個山口,半道中就下馬,安頓了馬樁子,留二三十人守衛之後,直領十餘名親衛並幾名軍將,直上這個山口高處。
明顯此間沒有敵蹤,楊可世就將幾名軍將帶在身邊,一同查看敵情。
自合河津向東而進,原來唿嘯奔馳在大河之西的女真輕騎,幾乎在一瞬間就已經不見了蹤影。楊可世率領先鋒,兩日內已經小心翼翼的前行了七八十裏,按照騎軍速度,的確不夠快。一路走楊可世一路布置細密的哨探,張開盡可能廣大的警戒幕,但是周遭隻剩下一派被女真韃子蹂躪過的鄉野景象,敵蹤仍然是尋覓不見。
越是這樣,楊可世越是心中忐忑。
一行人直爬上這個山口高處,都是選出來的精銳,包括楊可世在內,都沒有一日將打熬身體的功課擱下。爬上兩百餘丈的山口高處,除了汗落如雨之外,都顯得沒什麽疲累之色。
站在高處山風鼓蕩而來,直讓人神清氣爽,幾名軍將摘了兜鍪迎風差點就大喊快哉快哉了。卻吃楊可世狠狠一瞪,幾名軍將才訕訕的又將兜鍪戴了迴去。
一眾人集中注意力四下觀望,呂梁山脈向東延伸出來的重重餘脈就在眼前,高聳的黑茶山超於群山之上,正在二三十裏開外,正如一座擎天巨塔一般。而蔚水就在腳下河穀中蜿蜒縱橫,一條足可通行大軍的道路就在河穀中穿過。兩岸肥沃的河穀地都被勤勞的河東百姓開辟出來,這個時候田中麥浪翻滾,卻無人在勞作,隻能看見隱隱約約一個個村落的殘破痕跡。
這些村落明顯都是被女真韃子糟蹋過了,人影全無,房屋隻有焦黑被火痕跡。隻有隱約可見的野狗紅著眼睛在這些村落廢墟中穿過。
數萬女真大軍,一直到黑茶山腳下,都看不見蹤跡!而過了黑茶山,就是合河縣境,合河縣治,就在黑茶山西北四五十裏開外。也就是動員數萬大軍,聲勢浩大的所謂東進攻勢的終點。
楊可世喃喃低語一句:“進不得了,味道著實不對。”
幾名軍將都是從西軍各部中選出來的有戰陣經驗之輩,聽到楊可世如此說,人人點頭。
“直娘賊女真韃子就是誘俺們向東!等大軍都裝進河穀中了,就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陣狠打,到時候堵在山間,看怎生是好!灑家可是沒那麽傻!”
“這劉太尉和折太尉主意就打得不正!明顯從北麵出保德軍向嵐穀打,沿途有河外積儲,地形也好些,便於大軍展開。直接抄女真韃子後路,還怕他們不露頭?結陣而戰就是了,誰鳥怕誰?偏生就怕抄著後路女真韃子真尋俺們拚命,隻情靠人多嚇著女真韃子,奪下合河,看著女真韃子在山那頭再尋燕王死戰去,然後兩位太尉等著撿便宜。統帥立心不正,這仗要能打得好才是白日裏見了鬼!”
“就算女真韃子真是掉頭跑路,俺也不願意進了。俺們是遣來助他們的客軍,就可以隨意使喚的?而且後路接濟營業室一團糟。俺們數千騎為先鋒,人吃的少點勒勒褲帶也就過去了。可馬能成麽?要領七日精料,直娘賊的隻給三日!那司馬還翻著眼睛說甚鳥道中盡多青草,馬就不能吃麽?”
“要是俺在當場,就把了這廝!反正俺們也不是鄜延軍的,劉衙內能咬俺的鳥去?臨陣之際,馱著俺們百多斤的漢子到處亂跑,說不得還要衝陣廝殺。沒有精料,哪匹馬能撐下去?也不要多,這鳥司馬連吃三日草,還能不死,俺們人馬都餓著肚子打仗!”
本來還在說軍情判斷,扯到後勤供應上麵。幾名軍將頓時就一個賽一個的比著發起牢騷來。
此次劉光世帶過河來的人馬實在太多,河外之地本來就地瘠民貧,又被女真韃子掃蕩蹂躪了一番。幾萬人想就地而食那是絕對做不到的。折可求就是個全為折家家當地位著想的守戶之犬,要他傾家當支應這麽一支大軍,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折可求倒想著借勢從鄜延軍這裏蹭一些好處下來。
如此情勢,隻有隔河運送大軍糧餉。就算糧餉儲備有餘,這運力也是遠遠不夠。更何況劉光世好大喜功,就想以軍勢驚退女真,也根本沒有籌備出足夠的糧餉來!
楊可世三千騎為先鋒,又是客軍身份。能應劉光世這般調遣,已經是天大的情分了。按照軍中慣例,劉光世但為這主持戰局的方麵統帥,先鋒不僅要預先賞賜,還得從重。
劉光世倒是下了三千軍賞足三萬貫足銅,並每十人羊一腔,酒四瓶的劄子。可是尋著具體經辦之人,卻隻是兩手一攤,現下運糧食都運不過來,軍中勉強還夠敷用,渡河而來的轉運民夫餓得亂竄挖野菜覓食,哪裏還有錢亟發賞賜?
最後勉強湊了幾千貫分賞,裏麵交鈔還占了六成。給軍中送來了三十腔瘦羊,百多瓶酸得跟醋也似的濁酒,就算是先鋒犒賞了。直惹得楊可世這支騎軍上下滿肚子都是怨氣,還是楊可世曉諭全軍,以大局為重,等戰後迴轉,劉光世不補上他自家請小種相公重重賞賜,這才算是勉強安定下軍心來。
然後就是出兵之際,人吃的行糧勉強補足了,但是馬吃的精料卻差得遠。楊可世率軍而來,帶的都是戰馬,劉光世應該補一批馱馬走騾,以為馱運甲胄糧食軍械。可也是勒掯不予,倒不是劉光世不知道輕重,在這上頭犯渾,而是真的後勤體係亂成一團糟,真拿不出來。最後還是楊可世又自家出馬,尋到折可求頭上,好話說了直娘賊的一籮筐,折可求看著楊可世麵子,才從折家軍中拿出了三百馱馬走騾,勉強堵上了這個缺口一半。
就是這般待遇,在出征大軍之中已經算是分外優待的了。其餘數萬軍馬,據說每日口糧都不得夠。民夫更是無人聞問。那些被劉光世檄調而來的蕃騎,賞賜和糧食供應跟不上,就更不受約束,據說還有分兵去擄掠河外百姓之舉!蕃騎如此,跟著行事的鄜延軍馬也複不少,軍紀一時蕩然。而折家為了這事沒少和這些不受約束的軍馬兵戎相對,雙方見了血的私鬥所在不少,經常有零散軍馬撒出去就迴不來了。
一眾軍將就在山頭議論得熱鬧,越說越是喪氣。種種跡象隻是表明,此戰大是前景不妙。
最終就有軍將向一直默然不語的楊可世進言:“將主,俺們直娘賊的迴河西也罷!這不明不白的鳥仗,誰愛打誰打去。這劉衙內本事太高明,俺們伺候不來!”
楊可世緩緩搖頭,森然道:“渡河而進,這是小種相公點了頭的。俺們這一軍,畀以劉副總管節製,一旦迴頭渡河,就是違抗軍令。你以為劉副總管行不得軍法麽?”
諸將想想也是,縱然大家都是客軍,但已經在這個戰場上劃歸劉光世指揮。要是掉頭迴轉,這麽明目張膽的違反軍令,劉光世是驕奢聞名,可不是軟弱聞名!說不得就動了鳥手,名正言順的吞了這支騎軍。要知道鄜延軍重建,騎軍可是弱得很,要是能得這支軍馬,聲勢就是更壯!
就算到時候小種相公來找劉光世麻煩,大家這眼前虧可是吃定了的。
退是退不得,至少這一退麻煩甚多。一眾早就被眼前亂象折騰得沒有多少戰意的軍將忍不住心內對楊可世就有些腹誹。若不是將主你為人太過實在,小種相公讓你襄助劉衙內你就踏實出力,更被劉衙內說兩句好話便為先鋒,但凡稍稍會偷奸耍滑一點,如何能落到現在這般境遇?
不過楊可世在西軍中資曆太深,為人也是甚好。臨陣就身先士卒,為將不蓄私財,但有點賞賜都分散給曆年追隨自己廝殺而陣亡的弟兄家眷。但被楊可世選入這支新建騎軍當中的軍將,也多是還願意踏實打仗出力的。這個時候抱怨的話,也著實說不出口。
山頭上沉默了少頃,一名軍將突發奇想,開口道:“橫直都是打女真韃子,為何非要在劉衙內手下苦挨?說不得就要被他斷送了!向東就是燕王,擁禦駕在太原。俺們去投燕王麾下便是!燕王養軍,向來豐厚,比劉衙內手底下日子也好過得多。且燕王打仗不軟,要殺韃子,在燕王麾下不是有的是機會?”
許是這番話大有背離西軍團體的意思,這名軍將又趕緊補上一句:“這些時日,不都說燕王還在極力向小種相公示好麽?既然若此,大敵在前,想必燕王也不敢吞了俺們,平白得罪小種相公。俺們去投燕王之後,要是小種相公同意打,俺們就打宗翰這部韃子就是,要是小種相公讓俺們迴去,那向南走到黃河邊上,坐著拖風綱船,一路舒舒服服走他娘,不就迴陝西了?”
聽著這名軍將腦洞大開的一番話,一時間眾人竟然是則聲不得。半晌之後才有人出言反駁。
“女真韃子橫在中間,怎麽向東而去?”
那軍將也迴得快捷:“有甚鳥走不得?河東好比陝西,千溝萬壑,處處是路。女真韃子總沒那鳥功夫處處設寨守禦,尋縫覓隙,還怕穿不過去?”
“可供騎軍大隊通行的道路,女真韃子是傻了才不卡著,其餘山間小徑,就算人走得。馬走得麽?更不必說那麽多軍械甲胄了,丟幹淨不成?”
“燕王麾下多的就是遼東駿馬,據說衝刺起來比河曲馬還強勝一籌!燕王用俺們西軍起家,現在生力來投,還怕不給俺們補上戰馬?至於甲胄軍械,更是笑話,汴梁武庫都在燕王手裏,還缺這點東西?到時候一人兩套好甲都是尋常!就算不補,到時候俺們空身子南下乘船,反而走得爽利。人都能迴去,總比直娘賊的被劉衙內斷送了強!小種相公又不是不明白事理,難道還重懲俺們不成?”
這軍將一時福至心靈,強詞奪理說得頭頭是道,一時間大有舌戰群儒之勢。其餘人等鳥說不過他。隻能在心裏嘀咕,這廝鳥定然是有什麽友朋當日在燕地就投入了燕王麾下,現在追隨燕王混得直是風生水起,這廝瞧著眼熱,這時口敞,竟然將心思吐露出來了!
要說看著那些西軍袍澤在蕭言麾下扶搖之上,原來普通一卒,現在少說也是個都頭,拿得餉項賞賜又豐厚,將來要是燕王更進一步,前程更是不可限量。這些西軍軍漢要說不眼裏出火,那是假話。
可歸於蕭言麾下,雖然少不得要打苦仗,但是大家既然能被楊可世挑選出來,豈是怕廝殺的?無非都是根腳不硬,在現在西軍將門成型,站定了位置之後出頭甚難,都想靠著廝殺戰功拚出一條路來。在燕王麾下賣命,隻要不死,升得自然更快。
但是畢竟西軍這個團體難離,大家幾代都在西軍這個團體中討生活,哪是說走就能走的?且蕭言現在地位雖高,最終結果如何,還真難說得很。倒是西軍這個團體根深蒂固,看起來更穩當一些。
聽著這廝胡說八道,大家隻是搖頭。最後隻能等楊可世拿主意。
而楊可世在旁邊默然聽著一眾軍將的議論,說及燕王,忍不住心下也是一動。
這些時日,燕王遣使穿越群山,接連來聯絡劉光世與折可求。楊可世作為重將,且在燕地和蕭言多少有些交情,如何沒有使者試圖聯絡上他?不過楊可世都閉營不見,早早的就將他們打發了。
蕭言孤軍而抗女真韃虜,毫不軟弱的親身臨敵,向來都是從頭打到尾,楊可世是極佩服的。能讓軍將安心打仗的統帥到底有多寶貴,楊可世也是再明白不過!
可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背離西軍這個團體,不能背離小種相公。現在小種相公尚在痛苦的猶豫當中,雖然在楊可世看來,西軍就是靠打韃虜起家,才有今日地位。若是對著外敵,居然還要想著有的沒的,盤算來盤算去,則西軍的根就斷了,這支西軍,也就再不是為大宋倚為泰山的西軍了!
但是他向來口拙,信奉多做少說。而且也深信小種相公最終會做出利於西軍整個團體的正確選擇,所以在這風雲叵測,西軍諸將心思紛紛之際,他卻加倍的尊奉小種相公的一切號令,絲毫不打折扣。盡己所能,維持著西軍表麵上的凝聚力。
可是現在,局勢不妙,甚至用鼻子嗅都能嗅得出來,更不用說他們這般長了眼睛的宿將了。而劉光世的誌大才疏,折可求的陰狠自私,也都看得分明。要是再這麽尊奉著劉光世亂七八糟自以為是的計劃繼續深入,這支自家辛苦重建起來的軍馬,說不得真要斷送在河東群山之間!
楊可世猛然一咬牙,大聲道:“走,下山!就在此間紮住,撒開輕騎,廣布哨探,盡量打探當麵女真韃子大軍動向。俺去尋劉副總管,看能不能說動於他,不能再深入了,仗不能再這般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