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敻絕,二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當米穀,兇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幹久收藏屑之,旋作餅餌,勝用餳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而利多,易於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種,初冬收入,枝葉極盛,草穢不容,其間但須壅土,勿用耘鋤,無妨農耕,十二也;根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複生,蟲蝗無所奈何,十三也。”
當陳子龍如數家珍地背出徐光啟《甘薯疏》中的“十三勝”時,盧象升在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為什麽會如此重視一個沒有功名的年輕人,又為什麽舍得把大量資源撥給他。其實這十三勝他並沒有全聽懂,但僅第一條“一畝收數十石”和第三條“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就已經極其充分地證明了這種作物的價值!
因此他不禁激動地問道:“北方旱田種麥,一年兩熟,畝產最多也不過二石。南方水田種稻,產量雖然高些,也就是三到四石。如果這甘薯真能畝產數十石,為何不大量種植?”
陳子龍答道:“迴尚書大人,這甘薯乃是數十年前從南洋傳入,但隻在福建、兩廣等地有少量播種。南洋乃大熱之地,人多以為出自該地之物,也必得大熱之處方可種植,換地便不能活。但恩師與草民已在鬆江府的龍華等地試種過,隻要留種、藏種適當,江浙一帶也是完全可以種植的。”
“何止江浙?”朱由檢也興奮地插話道,“這甘薯也叫紅薯,原產於新大陸,而並非南洋。新大陸的氣候與北方相仿,四季溫差大,秋冬季還有霜凍。南洋的氣候與其原產地截然不同,紅薯尚且能適應,咱們北方就更能適應了。其實朕在陝西藩邸時,也得到了一些新大陸的作物種子,均試種成功,隻是登基以來戰事頻繁,來不及推廣罷了。”
陳子龍是徐光啟的弟子,當然對新大陸並不陌生。可盧象升卻對新大陸聞所未聞,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陛下學識淵博,胸懷四海,臣萬不能及也!”
朱由檢老臉一紅,也不好多解釋,隻是又向二人介紹了玉米、土豆、花生、南瓜、番茄、辣椒等新大陸的典型作物,囑咐陳子龍在興修農田水利的同時,要多試種這些新大陸作物,種子由皇莊提供。
待陳子龍告辭時,竟然已是亥時三刻,也就是晚上十點多了。朱由檢這才對盧象升深情地道:“此間再無旁人,兄長,朕讓你受了委屈,你有沒有怪朕?”
盧象升忙起身叩謝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況臣辜負聖上重托,本當懲處,有何委屈?隻是臣觀周閣部督師,多有指揮遲誤失當之處,以至於賊勢愈大。臣本敗軍之將,不宜多言,但為社稷百姓計,敢不披肝瀝膽,犯顏直諫!”
“不急,朕也餓了,咱們邊吃邊談。”朱由檢對盧象升的慷慨陳詞不置可否地道,“你大概有些怪朕,怎麽拖了這麽長時間才召見吧?唉,這一是因為朕有些不得已的苦衷,二是朕其實並沒有一直在暢春園呆著,今天清晨才剛從外地趕迴來。”
這時女官送來了晚膳。說是“禦膳”,其實就是簡單的四菜一粥,但吃起來香甜可口,並不比山珍海味差。不過盧象升一是在皇帝麵前不敢放開肚皮吃,二是有滿肚子話要說,也根本吃不下去,隻吃了一碗粥便停箸謝恩了。
朱由檢卻吃得津津有味,把四個小碟裏的菜都吃光了,這才對盧象升笑道:“食材得來不易,朕不能浪費啊,得‘光盤’才行。兄長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盧象升本就性情直率,又對皇帝滿腔忠忱,便把這一階段周延儒如何剿賊不力、朝野如何議論等情況詳細地講了一遍。包括他在承天鎮與周延儒的會麵,也一五一十地向朱由檢做了匯報。最後懇切地道:
“以臣之愚見,周閣部雖是狀元出身,才學俱佳,但軍事非其所長。近日臣又有耳聞,近日吏部選拔地方官員,亦有不少人在走周閣部的門路。敵情瞬息萬變,若為此等事分心.……”
其實盧象升是沒好意思往深裏說。周延儒既對軍事一竅不通、逡巡避戰、瞎指揮,又不忘拉幫結派、牟取私利,這樣的人別說當督師,就是當個普通官員也不合格!但他也聽說過,溫體仁、周延儒是皇帝的寵臣,所以語氣也不得不放平緩些,惟恐讓皇帝覺得難堪。
孰料朱由檢搖頭苦笑道:“周延儒是個什麽樣的人,朕心裏何嚐不清楚。但在當前的局麵下,朕不得不用他,其實也是在保護兄長、保護孫傳庭。朕這麽說,也許兄長現在還不明白,再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啦!”
見皇帝仍堅持用周延儒督師,盧象升雖不明其意,卻也無可奈何。他又提出希望重返前線,做周延儒的下屬也可,隻要能剿賊便成。
朱由檢卻又搖頭道:“不可。朕剛把兄長免職,現在廷議洶洶,對兄長很不利,朕也不好獨斷專行。恐怕還得再委屈兄長一下,做做樣子,把你的官品貶一級。”
盧象升慨然道:“臣但求為國盡忠效死,何惜官職?隻是在京師閑居,實非臣所願。臣願仍迴大名府做一知府,或至一縣做個縣令,為聖上再練出一支可用之兵!”
“朕豈會大材小用。”朱由檢笑道,“本來朕欲設軍機處,這軍機處大臣的位子是為兄長留的。但兄長剛被免職,此時進軍機處恐怕阻力太大。朕剛才也說了,糧食增產乃現下第一急務,而京畿地區能否實現增產,則是重中之重。陳子龍尚未入仕,顧炎武根基不深,兄長助他們一臂之力,做個北直隸巡撫如何?”
當陳子龍如數家珍地背出徐光啟《甘薯疏》中的“十三勝”時,盧象升在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為什麽會如此重視一個沒有功名的年輕人,又為什麽舍得把大量資源撥給他。其實這十三勝他並沒有全聽懂,但僅第一條“一畝收數十石”和第三條“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就已經極其充分地證明了這種作物的價值!
因此他不禁激動地問道:“北方旱田種麥,一年兩熟,畝產最多也不過二石。南方水田種稻,產量雖然高些,也就是三到四石。如果這甘薯真能畝產數十石,為何不大量種植?”
陳子龍答道:“迴尚書大人,這甘薯乃是數十年前從南洋傳入,但隻在福建、兩廣等地有少量播種。南洋乃大熱之地,人多以為出自該地之物,也必得大熱之處方可種植,換地便不能活。但恩師與草民已在鬆江府的龍華等地試種過,隻要留種、藏種適當,江浙一帶也是完全可以種植的。”
“何止江浙?”朱由檢也興奮地插話道,“這甘薯也叫紅薯,原產於新大陸,而並非南洋。新大陸的氣候與北方相仿,四季溫差大,秋冬季還有霜凍。南洋的氣候與其原產地截然不同,紅薯尚且能適應,咱們北方就更能適應了。其實朕在陝西藩邸時,也得到了一些新大陸的作物種子,均試種成功,隻是登基以來戰事頻繁,來不及推廣罷了。”
陳子龍是徐光啟的弟子,當然對新大陸並不陌生。可盧象升卻對新大陸聞所未聞,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陛下學識淵博,胸懷四海,臣萬不能及也!”
朱由檢老臉一紅,也不好多解釋,隻是又向二人介紹了玉米、土豆、花生、南瓜、番茄、辣椒等新大陸的典型作物,囑咐陳子龍在興修農田水利的同時,要多試種這些新大陸作物,種子由皇莊提供。
待陳子龍告辭時,竟然已是亥時三刻,也就是晚上十點多了。朱由檢這才對盧象升深情地道:“此間再無旁人,兄長,朕讓你受了委屈,你有沒有怪朕?”
盧象升忙起身叩謝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況臣辜負聖上重托,本當懲處,有何委屈?隻是臣觀周閣部督師,多有指揮遲誤失當之處,以至於賊勢愈大。臣本敗軍之將,不宜多言,但為社稷百姓計,敢不披肝瀝膽,犯顏直諫!”
“不急,朕也餓了,咱們邊吃邊談。”朱由檢對盧象升的慷慨陳詞不置可否地道,“你大概有些怪朕,怎麽拖了這麽長時間才召見吧?唉,這一是因為朕有些不得已的苦衷,二是朕其實並沒有一直在暢春園呆著,今天清晨才剛從外地趕迴來。”
這時女官送來了晚膳。說是“禦膳”,其實就是簡單的四菜一粥,但吃起來香甜可口,並不比山珍海味差。不過盧象升一是在皇帝麵前不敢放開肚皮吃,二是有滿肚子話要說,也根本吃不下去,隻吃了一碗粥便停箸謝恩了。
朱由檢卻吃得津津有味,把四個小碟裏的菜都吃光了,這才對盧象升笑道:“食材得來不易,朕不能浪費啊,得‘光盤’才行。兄長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盧象升本就性情直率,又對皇帝滿腔忠忱,便把這一階段周延儒如何剿賊不力、朝野如何議論等情況詳細地講了一遍。包括他在承天鎮與周延儒的會麵,也一五一十地向朱由檢做了匯報。最後懇切地道:
“以臣之愚見,周閣部雖是狀元出身,才學俱佳,但軍事非其所長。近日臣又有耳聞,近日吏部選拔地方官員,亦有不少人在走周閣部的門路。敵情瞬息萬變,若為此等事分心.……”
其實盧象升是沒好意思往深裏說。周延儒既對軍事一竅不通、逡巡避戰、瞎指揮,又不忘拉幫結派、牟取私利,這樣的人別說當督師,就是當個普通官員也不合格!但他也聽說過,溫體仁、周延儒是皇帝的寵臣,所以語氣也不得不放平緩些,惟恐讓皇帝覺得難堪。
孰料朱由檢搖頭苦笑道:“周延儒是個什麽樣的人,朕心裏何嚐不清楚。但在當前的局麵下,朕不得不用他,其實也是在保護兄長、保護孫傳庭。朕這麽說,也許兄長現在還不明白,再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啦!”
見皇帝仍堅持用周延儒督師,盧象升雖不明其意,卻也無可奈何。他又提出希望重返前線,做周延儒的下屬也可,隻要能剿賊便成。
朱由檢卻又搖頭道:“不可。朕剛把兄長免職,現在廷議洶洶,對兄長很不利,朕也不好獨斷專行。恐怕還得再委屈兄長一下,做做樣子,把你的官品貶一級。”
盧象升慨然道:“臣但求為國盡忠效死,何惜官職?隻是在京師閑居,實非臣所願。臣願仍迴大名府做一知府,或至一縣做個縣令,為聖上再練出一支可用之兵!”
“朕豈會大材小用。”朱由檢笑道,“本來朕欲設軍機處,這軍機處大臣的位子是為兄長留的。但兄長剛被免職,此時進軍機處恐怕阻力太大。朕剛才也說了,糧食增產乃現下第一急務,而京畿地區能否實現增產,則是重中之重。陳子龍尚未入仕,顧炎武根基不深,兄長助他們一臂之力,做個北直隸巡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