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穀係麵粉品類,從上市到熱賣,並沒有經過很長時間。
在最新的銷量統計中,嘉穀品牌麵粉銷量同比上漲93%,遠超於行業整體2.3%的上漲幅度。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嘉穀麵粉剛起步。但就算是與同行競品相比較,嘉穀麵粉也有更突出表現,尤其是市場表現亮眼的餃子專用粉,在全國重點城市大賣場中,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其實,從絕對份額上來看,嘉穀品牌麵粉並不算大。
就拿高筋粉來說,盡管嘉穀品牌不遜色於任何進口產品,但高筋粉的客戶相對集中,而且需求穩定,一般都有了自己的訂貨來源,不是誰都能說換就換的。
但嘉穀帶來的這股銳氣,卻讓同行很緊張。
國糧集團的董事長辦公室內,聽完小麥事業部吳總經理的匯報後,寧老總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端起茶杯來,慢慢地喝著。
吳經理坐在沙發上,安靜的等待著。
寧老總將大杯的茶喝了個幹淨,才道:“我總結了一下,就是嘉穀麵粉品類的市場接受度極高唄。”
“是。”
“這不是意料中的嗎?”
吳經理吸了一口氣,緩緩的道:“但是他們的高端產品價格直接對標進口品牌,卻還是保持這樣的強勢增長,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寧老總皺了皺眉,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按照你的說法,嘉穀品牌麵粉並沒太多的宣傳和促銷?”
“是。”
“也就是說,嘉穀的麵粉更能賺錢。”寧老總知道了吳經理的意思,頓了一下,卻道:“這不是很正常嗎?”
吳經理啞口無言。
要說,也是有道理的。
米麵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賺錢!麵粉市占率第一的企業五得利,去年的利潤率隻有1.9%,國糧集團的麵粉中高端品牌河套雪花,財報顯示利潤隻有5%不到,行業龍頭企業都到了利潤比紙薄的境地。說的誇張點,米麵企業的賺錢能力還不如放在銀行吃利息,真成了“大自然的搬運工”了。
利潤低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成本高,賣不貴。
針對前者,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了米麵行業的共識,但要通過打造生產模式和加強生產現代化降低成本,對企業的能力要求高,且存在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更適合少數有強大資源支撐的大企業。
國糧是行業巨頭,也已經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在打造、優化米麵全產業鏈模式上,但“賣得貴”就不是憑著巨頭地位就能做到的。
高端市場針對的人群,對米麵不隻滿足於飽腹,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更營養、更好吃等。他們願意為此付出一定溢價,但他們的主要問題體現為——“國內無品牌,不買貴的;國外真品牌,貴也願意買”。
國內米麵巨頭中,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不是靠低價得到的銷量,也不是靠促銷實現的增長,而是靠贏得消費者的強勢認知,出門前就決定買你的,應該說隻有嘉穀。
“這就是標杆的好處了,‘嘉穀’已經形成了世界級的品牌,不僅已上市的產品會獲利,後續的品類都會獲益。你看著吧,用不了多久,嘉穀的包裝麵粉還會進一步拉大與競品的差距,這就是嘉穀的市場影響力。”寧老總說的很是認真。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以嘉穀的光環,在推出新產品之前,都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保證品質。不過,它一旦被正式推入市場,溢出的品牌效應也是超量的。
隻要嘉穀金身不破,新產品上市,即使“嘉穀”這塊牌子的品牌效應隻是溢出10%,也會相當於數千萬乃至於億元級的宣傳費用,對於一個新品類來說,這種“光環加身”是極其恐怖的。
——嘉穀並不是第一個將麵粉進行細化分類的國產麵粉品牌。事實上,國外沒有高筋粉低筋粉這種叫法,對麵粉分類更多的是按照用法來講的,例如麵包粉、蛋糕粉、通用粉等等。隨著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發展,人們對細分化需求越來越多樣,國內的小麥粉的分類也越來越細,但獨獨是嘉穀的餃子粉、蛋糕粉這類專用粉,備受市場好評,甚至被認為正式拉開了先河。
——嘉穀也不是國內第一家真正做到了0添加,無添加劑殘留的麵粉品牌,早在嘉穀之前,豫省就有一個正式告別添加劑時代的麵粉品牌,一加一麵粉。但市場卻普遍認為是嘉穀拉開了取消生產線所有添加劑、生產天然麵粉的序幕。
“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個……對於我們集團來說,怎麽看也不是好事吧。”吳經理不知道寧老總的意思,小意的迴答了一句。
寧老總搖搖頭,道:“要看的長遠點,你想想看,嘉穀麵粉做得好了,是不是引領國產小麥品類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我們以國產小麥為主原料的麵食產品,是不是更受認同?”
吳經理低聲道:“我倒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沒您想的這麽深。不過,現在國內外,對國產優質小麥的關注度確實是上升了不少……”
“這就是嘉穀恐怖的市場影響力啊。”寧老總淡淡的重複道,眼裏還帶著些羨慕。
國內現在能買到的很多相對高端的麵粉品牌,比如日清、王後等,無一例外都宣稱使用“進口麥源”,似乎“進口麥源”就是高端的標配。
嘉穀是唯一一家理直氣壯地聲明自己隻使用國產麥源,而且消費者也一視同仁的高端品牌。
這不僅僅是為“國麥”掙足了臉麵,還提升了“國麥”的競爭力——嘉穀用產品和消費者的接受度,表明了國產優質麥在筋道、蛋白質含量等方麵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讓更多的人不再“迷戀”進口小麥,稱其“引燃了國麥之光”也不為過。
衝著這一點,寧老總就敬齊政三分。
他自問,國糧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國糧倒是沒有盲目追求“進口麥源”,但其要讓消費者為國麥心甘情願的付出溢價,非得讓無冕之王們幫忙說一馬車的好話,再付出海量的宣傳費用之後,才有希望。至於推廣國麥填補進口小麥的缺口,那就更難了。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他們追求的也就是這樣的影響力了。
至少,寧老總是很希望國糧有如此的名氣。
不論口頭上是如何的反對嘉穀,這一刻,大家是切身體會到了嘉穀帶來的好處的。
在此之前,國內的米麵企業做的再好,又有多少消費者關注並理解呢?
正如業界戲言,搞100次的農產品科普活動,也沒有嘉穀係列報道科普一次有用。
“這不是在對嘉穀示弱。”寧老總的表情變得冷靜下來,道:“國麥的認可度高了,是對所有人有利的。我們不能既想著要嘉穀在前麵給行業衝鋒陷陣,又在後麵想著挖他的牆角……”
吳經理不禁苦笑,心想道:就嘉穀現在的聲勢,誰能挖得動他的牆角?
……
事實證明,“挖牆角”的人總還是有的。
幾乎是同一時間,農業部種植業司張司長到豫省考察小麥產業情況,順勢就邀請了齊政同行。
在前往考察小麥產業集群的路上,張司長與齊政同坐一車,討論著“國麥”未來的發展,以及優質麥產業化將向何處而去。
張司長微笑著道:“齊董,我聽說嘉穀有一張專用稻麥種植地圖,嘉穀係的用糧單位能根據加工需求按圖索‘糧’,洽談訂購特定品種的原糧,對嗎?”
齊政頷首:“是有這麽一張電子地圖。”
那是嘉穀的糧食作物生產分布圖,連片萬畝以上的種植單元排列其上,作物產地、品種、規模一目了然,秈稻、粳稻、強筋麥、弱筋麥、種植合作社電話都能按圖“索”到,一張地圖、一個電話,加工企業找到需求品種、簽訂協議,到田頭拉走,一步到位。
“之前也有人提議,農業部需要製作類似的一張電子地圖,以解決生產側和加工側的信息不對稱矛盾問題。但因為工程量浩大,而且各地規模化種植程度不高,最後就先放下了。”張司長看了一眼齊政,又道:“如今看來,嘉穀的想法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就急切了一點,想著不如讓嘉穀來接手。”
齊政先是一愣,然後摸著下巴考慮著。
水稻暫且不提,就拿小麥來說——過去,訂單麥經常會出現兌現難,好麥子不為人所知,賣不出好價錢;加工企業找不到好麥子,隻能進口補充。
張司長明顯是想要和嘉穀聯合,將供需雙方的信息以地圖的形式“上網”,這對於整個行業都是有好處的。
這樣思考著,齊政說道:“嘉穀確實有一定的經驗,農業部如果想要建立全國優質專用農作物種植地圖的話,嘉穀願意配合。”
張司長卻幾乎沒有考慮,就連連搖頭,道:“我的意思是,還是由嘉穀主導建設為好。”
停了一下,他補充道:“主要是考慮到嘉穀本身就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種植單位,也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小麥種植單位,而且也有了全套建地圖經驗,由嘉穀全程主導最好不過了。”
齊政狐疑道:“全國地圖,和嘉穀體係的自用地圖,還是有差別的吧。”
“嘉穀從無到有都經曆過了,一點差別算什麽。”張司長哈哈的笑了兩聲。
一時間,齊政不知道自己是應該感謝他看得起,還是懊惱他的看得起了……
不對,就算嘉穀有經驗,也不至於讓堂堂一個部委自甘打下手吧。
齊政似笑非笑,道:“您說的讓嘉穀全程主導,不會是什麽都讓嘉穀幹了,你們部門卻分文不出吧。”
“哪至於這麽壓榨嘉穀?”張司長打了個哈哈,最後在齊政的目光下,嗬嗬笑道:“我們還是可以為這個項目申請幾百萬經費的。”
齊政無語。
區區幾百萬經費,說得誇張點,可能連調研人員跑腿的路費都不夠,也難怪他爽快的讓出主導權了。
齊政敢肯定,農業部隻申請到了一個試點的經費,張司長卻想拉上嘉穀,一步登天。
“不過!”張司長裝作沒看到了齊政的黑臉,雙手一合,道:“我可以讓部裏出台一份紅頭文件,讓各地相關單位配合嘉穀的工作;嘉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幫助各地農戶種植專用品種,紮實推進小麥結構調整。”
“還有這樣的紅頭文件?”
“你想要就有。”張司長說的很輕鬆。
齊政依然無語,又有些理解。
專門為此出台一份紅頭文件——感覺上是很重視,實際上如何,就很考究了。
如果能用一份紅頭文件,換到一份覆蓋全國的優質專用農作物種植電子地圖,換做齊政是農業部領導,也是沒有意見的。
問題是,齊政是被挖牆腳的一方。
“正是這樣的項目做成了,才顯的嘉穀厲害嘛。”張司長說著一笑,又道:“正好嘉穀現在大力推動國產小麥升級,順帶完成這個項目如何?”
說實話,換做是其他企業,就算是國企中的國糧集團,張司長也不會有這個打算。
別看隻是一張“地圖”,但地圖的背後,是通過在適宜生態區內以優質專用小麥大片建設帶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從而提升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的規模化水平。
也就是嘉穀,一來是有地有人有錢有基礎,二來,嘉穀現在組建的糧食產業聯合體,不就是這張“圖”的最大受益者嗎?
齊政卻想得更多。
雖然吧,幫助農業部製作這樣一張地圖,嘉穀需要接觸更多的地方政府、農戶和企業,費時費力……但嘉穀也不是沒有好處,好歹,嘉穀能優先找到更多的優質糧源,能和更多的加工企業“牽手”,想想,都是滿滿的影響力溢出啊!
於是乎,齊政握住張司長的手,一臉誠懇的道:“承蒙您看重,嘉穀願意幫助農業部完善全國優質專用農作物生產分布圖的信息,但很難講多久能做成,隻能是盡力而為。”
“我理解。”張司長反握住齊政的手,滿意道:“那就先從豫省開始,銜接優質專用麥的產銷吧。”
……
在最新的銷量統計中,嘉穀品牌麵粉銷量同比上漲93%,遠超於行業整體2.3%的上漲幅度。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嘉穀麵粉剛起步。但就算是與同行競品相比較,嘉穀麵粉也有更突出表現,尤其是市場表現亮眼的餃子專用粉,在全國重點城市大賣場中,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其實,從絕對份額上來看,嘉穀品牌麵粉並不算大。
就拿高筋粉來說,盡管嘉穀品牌不遜色於任何進口產品,但高筋粉的客戶相對集中,而且需求穩定,一般都有了自己的訂貨來源,不是誰都能說換就換的。
但嘉穀帶來的這股銳氣,卻讓同行很緊張。
國糧集團的董事長辦公室內,聽完小麥事業部吳總經理的匯報後,寧老總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端起茶杯來,慢慢地喝著。
吳經理坐在沙發上,安靜的等待著。
寧老總將大杯的茶喝了個幹淨,才道:“我總結了一下,就是嘉穀麵粉品類的市場接受度極高唄。”
“是。”
“這不是意料中的嗎?”
吳經理吸了一口氣,緩緩的道:“但是他們的高端產品價格直接對標進口品牌,卻還是保持這樣的強勢增長,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寧老總皺了皺眉,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按照你的說法,嘉穀品牌麵粉並沒太多的宣傳和促銷?”
“是。”
“也就是說,嘉穀的麵粉更能賺錢。”寧老總知道了吳經理的意思,頓了一下,卻道:“這不是很正常嗎?”
吳經理啞口無言。
要說,也是有道理的。
米麵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賺錢!麵粉市占率第一的企業五得利,去年的利潤率隻有1.9%,國糧集團的麵粉中高端品牌河套雪花,財報顯示利潤隻有5%不到,行業龍頭企業都到了利潤比紙薄的境地。說的誇張點,米麵企業的賺錢能力還不如放在銀行吃利息,真成了“大自然的搬運工”了。
利潤低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成本高,賣不貴。
針對前者,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了米麵行業的共識,但要通過打造生產模式和加強生產現代化降低成本,對企業的能力要求高,且存在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更適合少數有強大資源支撐的大企業。
國糧是行業巨頭,也已經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在打造、優化米麵全產業鏈模式上,但“賣得貴”就不是憑著巨頭地位就能做到的。
高端市場針對的人群,對米麵不隻滿足於飽腹,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更營養、更好吃等。他們願意為此付出一定溢價,但他們的主要問題體現為——“國內無品牌,不買貴的;國外真品牌,貴也願意買”。
國內米麵巨頭中,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不是靠低價得到的銷量,也不是靠促銷實現的增長,而是靠贏得消費者的強勢認知,出門前就決定買你的,應該說隻有嘉穀。
“這就是標杆的好處了,‘嘉穀’已經形成了世界級的品牌,不僅已上市的產品會獲利,後續的品類都會獲益。你看著吧,用不了多久,嘉穀的包裝麵粉還會進一步拉大與競品的差距,這就是嘉穀的市場影響力。”寧老總說的很是認真。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以嘉穀的光環,在推出新產品之前,都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保證品質。不過,它一旦被正式推入市場,溢出的品牌效應也是超量的。
隻要嘉穀金身不破,新產品上市,即使“嘉穀”這塊牌子的品牌效應隻是溢出10%,也會相當於數千萬乃至於億元級的宣傳費用,對於一個新品類來說,這種“光環加身”是極其恐怖的。
——嘉穀並不是第一個將麵粉進行細化分類的國產麵粉品牌。事實上,國外沒有高筋粉低筋粉這種叫法,對麵粉分類更多的是按照用法來講的,例如麵包粉、蛋糕粉、通用粉等等。隨著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發展,人們對細分化需求越來越多樣,國內的小麥粉的分類也越來越細,但獨獨是嘉穀的餃子粉、蛋糕粉這類專用粉,備受市場好評,甚至被認為正式拉開了先河。
——嘉穀也不是國內第一家真正做到了0添加,無添加劑殘留的麵粉品牌,早在嘉穀之前,豫省就有一個正式告別添加劑時代的麵粉品牌,一加一麵粉。但市場卻普遍認為是嘉穀拉開了取消生產線所有添加劑、生產天然麵粉的序幕。
“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個……對於我們集團來說,怎麽看也不是好事吧。”吳經理不知道寧老總的意思,小意的迴答了一句。
寧老總搖搖頭,道:“要看的長遠點,你想想看,嘉穀麵粉做得好了,是不是引領國產小麥品類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我們以國產小麥為主原料的麵食產品,是不是更受認同?”
吳經理低聲道:“我倒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沒您想的這麽深。不過,現在國內外,對國產優質小麥的關注度確實是上升了不少……”
“這就是嘉穀恐怖的市場影響力啊。”寧老總淡淡的重複道,眼裏還帶著些羨慕。
國內現在能買到的很多相對高端的麵粉品牌,比如日清、王後等,無一例外都宣稱使用“進口麥源”,似乎“進口麥源”就是高端的標配。
嘉穀是唯一一家理直氣壯地聲明自己隻使用國產麥源,而且消費者也一視同仁的高端品牌。
這不僅僅是為“國麥”掙足了臉麵,還提升了“國麥”的競爭力——嘉穀用產品和消費者的接受度,表明了國產優質麥在筋道、蛋白質含量等方麵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讓更多的人不再“迷戀”進口小麥,稱其“引燃了國麥之光”也不為過。
衝著這一點,寧老總就敬齊政三分。
他自問,國糧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國糧倒是沒有盲目追求“進口麥源”,但其要讓消費者為國麥心甘情願的付出溢價,非得讓無冕之王們幫忙說一馬車的好話,再付出海量的宣傳費用之後,才有希望。至於推廣國麥填補進口小麥的缺口,那就更難了。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他們追求的也就是這樣的影響力了。
至少,寧老總是很希望國糧有如此的名氣。
不論口頭上是如何的反對嘉穀,這一刻,大家是切身體會到了嘉穀帶來的好處的。
在此之前,國內的米麵企業做的再好,又有多少消費者關注並理解呢?
正如業界戲言,搞100次的農產品科普活動,也沒有嘉穀係列報道科普一次有用。
“這不是在對嘉穀示弱。”寧老總的表情變得冷靜下來,道:“國麥的認可度高了,是對所有人有利的。我們不能既想著要嘉穀在前麵給行業衝鋒陷陣,又在後麵想著挖他的牆角……”
吳經理不禁苦笑,心想道:就嘉穀現在的聲勢,誰能挖得動他的牆角?
……
事實證明,“挖牆角”的人總還是有的。
幾乎是同一時間,農業部種植業司張司長到豫省考察小麥產業情況,順勢就邀請了齊政同行。
在前往考察小麥產業集群的路上,張司長與齊政同坐一車,討論著“國麥”未來的發展,以及優質麥產業化將向何處而去。
張司長微笑著道:“齊董,我聽說嘉穀有一張專用稻麥種植地圖,嘉穀係的用糧單位能根據加工需求按圖索‘糧’,洽談訂購特定品種的原糧,對嗎?”
齊政頷首:“是有這麽一張電子地圖。”
那是嘉穀的糧食作物生產分布圖,連片萬畝以上的種植單元排列其上,作物產地、品種、規模一目了然,秈稻、粳稻、強筋麥、弱筋麥、種植合作社電話都能按圖“索”到,一張地圖、一個電話,加工企業找到需求品種、簽訂協議,到田頭拉走,一步到位。
“之前也有人提議,農業部需要製作類似的一張電子地圖,以解決生產側和加工側的信息不對稱矛盾問題。但因為工程量浩大,而且各地規模化種植程度不高,最後就先放下了。”張司長看了一眼齊政,又道:“如今看來,嘉穀的想法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就急切了一點,想著不如讓嘉穀來接手。”
齊政先是一愣,然後摸著下巴考慮著。
水稻暫且不提,就拿小麥來說——過去,訂單麥經常會出現兌現難,好麥子不為人所知,賣不出好價錢;加工企業找不到好麥子,隻能進口補充。
張司長明顯是想要和嘉穀聯合,將供需雙方的信息以地圖的形式“上網”,這對於整個行業都是有好處的。
這樣思考著,齊政說道:“嘉穀確實有一定的經驗,農業部如果想要建立全國優質專用農作物種植地圖的話,嘉穀願意配合。”
張司長卻幾乎沒有考慮,就連連搖頭,道:“我的意思是,還是由嘉穀主導建設為好。”
停了一下,他補充道:“主要是考慮到嘉穀本身就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種植單位,也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小麥種植單位,而且也有了全套建地圖經驗,由嘉穀全程主導最好不過了。”
齊政狐疑道:“全國地圖,和嘉穀體係的自用地圖,還是有差別的吧。”
“嘉穀從無到有都經曆過了,一點差別算什麽。”張司長哈哈的笑了兩聲。
一時間,齊政不知道自己是應該感謝他看得起,還是懊惱他的看得起了……
不對,就算嘉穀有經驗,也不至於讓堂堂一個部委自甘打下手吧。
齊政似笑非笑,道:“您說的讓嘉穀全程主導,不會是什麽都讓嘉穀幹了,你們部門卻分文不出吧。”
“哪至於這麽壓榨嘉穀?”張司長打了個哈哈,最後在齊政的目光下,嗬嗬笑道:“我們還是可以為這個項目申請幾百萬經費的。”
齊政無語。
區區幾百萬經費,說得誇張點,可能連調研人員跑腿的路費都不夠,也難怪他爽快的讓出主導權了。
齊政敢肯定,農業部隻申請到了一個試點的經費,張司長卻想拉上嘉穀,一步登天。
“不過!”張司長裝作沒看到了齊政的黑臉,雙手一合,道:“我可以讓部裏出台一份紅頭文件,讓各地相關單位配合嘉穀的工作;嘉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幫助各地農戶種植專用品種,紮實推進小麥結構調整。”
“還有這樣的紅頭文件?”
“你想要就有。”張司長說的很輕鬆。
齊政依然無語,又有些理解。
專門為此出台一份紅頭文件——感覺上是很重視,實際上如何,就很考究了。
如果能用一份紅頭文件,換到一份覆蓋全國的優質專用農作物種植電子地圖,換做齊政是農業部領導,也是沒有意見的。
問題是,齊政是被挖牆腳的一方。
“正是這樣的項目做成了,才顯的嘉穀厲害嘛。”張司長說著一笑,又道:“正好嘉穀現在大力推動國產小麥升級,順帶完成這個項目如何?”
說實話,換做是其他企業,就算是國企中的國糧集團,張司長也不會有這個打算。
別看隻是一張“地圖”,但地圖的背後,是通過在適宜生態區內以優質專用小麥大片建設帶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從而提升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的規模化水平。
也就是嘉穀,一來是有地有人有錢有基礎,二來,嘉穀現在組建的糧食產業聯合體,不就是這張“圖”的最大受益者嗎?
齊政卻想得更多。
雖然吧,幫助農業部製作這樣一張地圖,嘉穀需要接觸更多的地方政府、農戶和企業,費時費力……但嘉穀也不是沒有好處,好歹,嘉穀能優先找到更多的優質糧源,能和更多的加工企業“牽手”,想想,都是滿滿的影響力溢出啊!
於是乎,齊政握住張司長的手,一臉誠懇的道:“承蒙您看重,嘉穀願意幫助農業部完善全國優質專用農作物生產分布圖的信息,但很難講多久能做成,隻能是盡力而為。”
“我理解。”張司長反握住齊政的手,滿意道:“那就先從豫省開始,銜接優質專用麥的產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