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嘉穀集團和丸紅商社農場截然不同的表現,合作方瓦西裏的心裏很難沒有傾向。
你丸紅商社當然可以說是天災所致,但嘉穀農場也不見得是風調雨順,怎麽就你遭了這麽大的災害?難道就沒有管理上的紕漏?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將原因都推到天災上,你島國人純粹是倒黴——試問誰想跟一個倒黴蛋合作,跟嘉穀這樣勢頭極旺的合作方合作難道不好嗎?
瓦西裏對兩家農場的關注度無疑流露出這種傾向。
這樣的結果,是齊政願意看到的。但對於太田明夫來說,這給了他極大的壓力。
丸紅商社已經在遠東損失了過千萬美元,假如最終不能戰勝嘉穀集團,明年丸紅商社與瓦西裏的合作很可能會無疾而終。
身為遠東項目負責人的太田明夫,如果讓公司損失了這麽多錢而一無所獲,想要安然無恙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是,嘉穀在大豆種植上無疑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他要在改變前期的規劃改種其他作物的情況下趕上嘉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齊政可不管太田明夫是如何的焦頭爛額,結果比過程更加重要,將丸紅商社踢出大豆種植行列,就達到了他的預期目標。太田明夫的進退不得,更是他一手推動了結果。
張澤宏作為嘉穀與瓦西裏之間的“潤滑劑”,對瓦西裏的態度傾向有最直接的體會。
“瓦西裏已經讓人進一步梳理遠東的耕地狀況,尤其是連成塊的大片耕地。按照我的預估,如果今年的收益達到預期,明後兩年,他能提供300萬公頃的土地用於合作。而如果我們舍得投入開荒的話,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齊政眯眼:“300萬公頃啊!如果能全部拿下用來種植大豆,別的不說,嘉穀自身的大豆基本能自給自足了。”
張澤宏胸有成竹道:“隻要今年取得豐收,問題應該不大。老實講,即使在世界範圍內,想找到像遠東這樣適合大規模種植大豆的‘淨地’也很難了,我們絕對不容有失。”
齊政十分讚同張澤宏的說法。
這個“淨地”,一方麵體現在強大的國際糧商或因為看不上遠東的惡劣氣候,或因為政治形勢,暫時沒有涉足遠東的市場。
另一方麵,主要是其他作物在空間上的“侵略”。
以國產大豆為例,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大豆一直因其廣泛的用途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國內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讓國產大豆走下神壇的事件隻有兩個,另一個就是大豆進口的開放;一個是雜交玉米的出現,。
前者不說自明,後者就一言難盡了。
通常情況下,育種技術的發展速度很慢,產量是逐步提高的。
但雜交玉米很不一樣,增產效果特別明顯,這就是為什麽曆史上把以矮稈小麥和雜交玉米為代表的新一代農作物的出現稱為“綠色革命”的原因——它們就像革命一樣迅速席卷全球,徹底改變了整個農業的麵貌。
農民種植作物主要看效益,新一代雜交玉米的畝產遠超大豆,在價格沒能拉開太大差距的情況下,玉米漸漸地侵占了大豆的“地盤”,國產大豆就是這樣“淪陷”的。
但在遠東,有一樣東西延緩了玉米進攻的腳步,那就是氣候。
“玉米產自南美,本來是熱帶作物,即使是我國東北培育的耐寒玉米品種,再向遠東推進也不太適應了。所以遠東適合大規模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大豆和小麥,可惜現在丸紅商社都錯過了它們的最佳種植時間,嗬嗬……”齊政說著說著就笑了。
張澤宏也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張澤宏麵容一肅說道:“我們最好找機會將丸紅商社徹底擠出遠東才好,不然,他們的雄厚資本與遠東的大豆產業一結合,給嘉穀的競爭壓力太大了。”
齊政默默點頭。
在資本的邏輯裏,大豆不僅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能夠提供食用油的人類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種能夠為資本家謀取利益的商品。
一方麵,大豆及其產品(豆油與作為飼料的豆粕)的消費遍布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完全擺脫對它的消費。另一方麵,大豆對資本的最大誘惑在於它適合於資本密集地大規模栽培。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不管是在國內東北,還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產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大田作業。
換句話說,大豆種植是以極少數所有者控製極大量的土地的方式進行種植的,單兵作戰的小農戶實在是微不足道,隻能受人宰割。
齊政沉聲說道:“在國內,從國家的角度看,大豆總的效益不如玉米,這就相當於浪費了土地,而國內最缺的就是土地。但是在遠東這種最不缺土地的地方,當資本和大豆結合起來,勢不可擋。”
“大豆效益最佳的生產方式是超大土地規模、資本密集、依賴農用化學品、依賴農用機械。這種遊戲隻有大地主與資本雄厚的投資者才能玩得起。”
“瓦西裏他們從貧困農民手中大肆收購田地,成為大地主;而那個提供資本的投資者,隻能是嘉穀。”
齊政語氣堅決道:“我已經決定了,明年不管怎樣,都要加大對遠東的投入,嘉穀要靠資本搶先掌控遠東的大豆產業鏈,讓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丸紅商社跟在後麵吃灰吧。”
張澤宏對加大投入沒有意見,他隻是提醒道:“集團今年的項目可不少,資金方麵跟得上嗎?”
這不是他杞人憂天,單單是從大豆產銷鏈的角度來看,今年嘉穀集團的計劃就不少。
大豆之所以成為今天這樣一個熱門的商品,是因為豆粕的需求改變了大豆的主要用途,從以前的壓榨取油為主轉變成壓榨取粕為主。
大豆壓榨得到的產品,大豆油隻有不到20%,豆粕占到了80%。
作為國內最大的大豆壓榨商,嘉穀基本能消化產出的大豆油,但豆粕的自身消化量,甚至達不到三分之一。
豆粕富含蛋白質,是動物飼料中蛋白質成分的主要來源。嘉穀體係內,動物蛋白的消費大戶無疑是生豬養殖場。在集團的規劃中,今年的養豬場也要進一步擴大規模。
到處都要砸錢,張澤宏無法不對資金鏈產生疑慮。
齊政想了一下,說道:“資金的問題嘛,說緊張也緊張,說充足……確實不敢說充足。剛好,我要迴國一趟,聽說有人要‘送錢’給我們,總得迴去看看能不能撈一筆,緩解一下資金的壓力……”
你丸紅商社當然可以說是天災所致,但嘉穀農場也不見得是風調雨順,怎麽就你遭了這麽大的災害?難道就沒有管理上的紕漏?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將原因都推到天災上,你島國人純粹是倒黴——試問誰想跟一個倒黴蛋合作,跟嘉穀這樣勢頭極旺的合作方合作難道不好嗎?
瓦西裏對兩家農場的關注度無疑流露出這種傾向。
這樣的結果,是齊政願意看到的。但對於太田明夫來說,這給了他極大的壓力。
丸紅商社已經在遠東損失了過千萬美元,假如最終不能戰勝嘉穀集團,明年丸紅商社與瓦西裏的合作很可能會無疾而終。
身為遠東項目負責人的太田明夫,如果讓公司損失了這麽多錢而一無所獲,想要安然無恙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是,嘉穀在大豆種植上無疑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他要在改變前期的規劃改種其他作物的情況下趕上嘉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齊政可不管太田明夫是如何的焦頭爛額,結果比過程更加重要,將丸紅商社踢出大豆種植行列,就達到了他的預期目標。太田明夫的進退不得,更是他一手推動了結果。
張澤宏作為嘉穀與瓦西裏之間的“潤滑劑”,對瓦西裏的態度傾向有最直接的體會。
“瓦西裏已經讓人進一步梳理遠東的耕地狀況,尤其是連成塊的大片耕地。按照我的預估,如果今年的收益達到預期,明後兩年,他能提供300萬公頃的土地用於合作。而如果我們舍得投入開荒的話,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齊政眯眼:“300萬公頃啊!如果能全部拿下用來種植大豆,別的不說,嘉穀自身的大豆基本能自給自足了。”
張澤宏胸有成竹道:“隻要今年取得豐收,問題應該不大。老實講,即使在世界範圍內,想找到像遠東這樣適合大規模種植大豆的‘淨地’也很難了,我們絕對不容有失。”
齊政十分讚同張澤宏的說法。
這個“淨地”,一方麵體現在強大的國際糧商或因為看不上遠東的惡劣氣候,或因為政治形勢,暫時沒有涉足遠東的市場。
另一方麵,主要是其他作物在空間上的“侵略”。
以國產大豆為例,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大豆一直因其廣泛的用途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國內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讓國產大豆走下神壇的事件隻有兩個,另一個就是大豆進口的開放;一個是雜交玉米的出現,。
前者不說自明,後者就一言難盡了。
通常情況下,育種技術的發展速度很慢,產量是逐步提高的。
但雜交玉米很不一樣,增產效果特別明顯,這就是為什麽曆史上把以矮稈小麥和雜交玉米為代表的新一代農作物的出現稱為“綠色革命”的原因——它們就像革命一樣迅速席卷全球,徹底改變了整個農業的麵貌。
農民種植作物主要看效益,新一代雜交玉米的畝產遠超大豆,在價格沒能拉開太大差距的情況下,玉米漸漸地侵占了大豆的“地盤”,國產大豆就是這樣“淪陷”的。
但在遠東,有一樣東西延緩了玉米進攻的腳步,那就是氣候。
“玉米產自南美,本來是熱帶作物,即使是我國東北培育的耐寒玉米品種,再向遠東推進也不太適應了。所以遠東適合大規模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大豆和小麥,可惜現在丸紅商社都錯過了它們的最佳種植時間,嗬嗬……”齊政說著說著就笑了。
張澤宏也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張澤宏麵容一肅說道:“我們最好找機會將丸紅商社徹底擠出遠東才好,不然,他們的雄厚資本與遠東的大豆產業一結合,給嘉穀的競爭壓力太大了。”
齊政默默點頭。
在資本的邏輯裏,大豆不僅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能夠提供食用油的人類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種能夠為資本家謀取利益的商品。
一方麵,大豆及其產品(豆油與作為飼料的豆粕)的消費遍布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完全擺脫對它的消費。另一方麵,大豆對資本的最大誘惑在於它適合於資本密集地大規模栽培。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不管是在國內東北,還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產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大田作業。
換句話說,大豆種植是以極少數所有者控製極大量的土地的方式進行種植的,單兵作戰的小農戶實在是微不足道,隻能受人宰割。
齊政沉聲說道:“在國內,從國家的角度看,大豆總的效益不如玉米,這就相當於浪費了土地,而國內最缺的就是土地。但是在遠東這種最不缺土地的地方,當資本和大豆結合起來,勢不可擋。”
“大豆效益最佳的生產方式是超大土地規模、資本密集、依賴農用化學品、依賴農用機械。這種遊戲隻有大地主與資本雄厚的投資者才能玩得起。”
“瓦西裏他們從貧困農民手中大肆收購田地,成為大地主;而那個提供資本的投資者,隻能是嘉穀。”
齊政語氣堅決道:“我已經決定了,明年不管怎樣,都要加大對遠東的投入,嘉穀要靠資本搶先掌控遠東的大豆產業鏈,讓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丸紅商社跟在後麵吃灰吧。”
張澤宏對加大投入沒有意見,他隻是提醒道:“集團今年的項目可不少,資金方麵跟得上嗎?”
這不是他杞人憂天,單單是從大豆產銷鏈的角度來看,今年嘉穀集團的計劃就不少。
大豆之所以成為今天這樣一個熱門的商品,是因為豆粕的需求改變了大豆的主要用途,從以前的壓榨取油為主轉變成壓榨取粕為主。
大豆壓榨得到的產品,大豆油隻有不到20%,豆粕占到了80%。
作為國內最大的大豆壓榨商,嘉穀基本能消化產出的大豆油,但豆粕的自身消化量,甚至達不到三分之一。
豆粕富含蛋白質,是動物飼料中蛋白質成分的主要來源。嘉穀體係內,動物蛋白的消費大戶無疑是生豬養殖場。在集團的規劃中,今年的養豬場也要進一步擴大規模。
到處都要砸錢,張澤宏無法不對資金鏈產生疑慮。
齊政想了一下,說道:“資金的問題嘛,說緊張也緊張,說充足……確實不敢說充足。剛好,我要迴國一趟,聽說有人要‘送錢’給我們,總得迴去看看能不能撈一筆,緩解一下資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