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內一日兩更,早上11點左右一更,下午5點左右一更,望各位看官多投票支持~~謝謝!)

    話說上次曹仁來襲被我的老友徐庶用計打迴去後,曹操大發雷霆。畢竟曹仁也是曹操剛出來混時就已經跟著他的,現在卻在一個無名小卒麵前栽了跟頭,而且這無名小卒還是劉備的手下。因此天下人都傳說,能打敗袁紹河北大軍的曹操,如今卻在劉皇叔處吃了敗仗。曹操哪咽得下這口氣,於是就打聽那個無名小卒單福到底為何人。

    這時他的手下程昱就站出來說了單福的底細,還添油加醋地將他吹噓了一通,說如果自己是天上的星星,單福就是那一輪明月。曹操的愛才之心不輸於劉備,這程昱也算得上他手下謀士的第二號人物,現在程昱一番話說得他心癢癢的,立馬就想把單福弄過來為自己出謀劃策。

    程昱這家夥也是壞,為了討好曹操竟然出了個餿主意:把徐庶的母親接到許昌,然後叫她寫封信叫徐庶迴來。徐庶的母親知道曹操是個奸詐之人,就不肯寫。程昱無奈,隻好模仿徐母字跡給徐庶寫了封信,騙他說現在自己身在許昌,非常想念他,讓他迴來一趟。徐庶一看便知大事不好,這個孝子馬上跟劉備辭職,前往許昌。臨別之時又推薦了我,這才有了劉皇叔三顧茅廬的典故。

    我很久之前跟徐庶提過這事,可他一直沒放心上,現在出了事,他又不得不去麵對。徐庶的母親看到他迴來,氣得要上吊。好在徐庶還多了個心眼,整日陪在母親身邊,好說歹說,這才令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冬天剛過,曹操就在玄武池放了幾條船來訓練水軍。沒過幾個月,他就迫不及待要橫掃江南了。曹操要掃平江南,首先的目標就是荊州——這個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

    接到這個消息,有3個人是最著急的:荊州劉表,新野的劉備,還有江東孫權。其中孫權還好,身在曹操一時到不了的江東,加上有長江天險在,他暫時還能坐山觀虎鬥;劉表和劉備就不同了,曹操第一站的目標雖說是荊州,可從北方到荊州,首先經過的就是新野。當年劉表把劉備安置在新野的原因,也就是預防有一天曹操打過來,劉備能在前線幫他抵擋住。

    這次被曹操派為先鋒的是夏侯惇,這個單眼佬以勇猛果敢而聞名,更兼派於禁這位作風謹慎的副將隨軍而行,這支5萬人的隊伍,曹操相信足夠開路直至荊州了。

    很明顯,曹操這次出兵原本就是以剿滅劉備為名,劉備又正好檔在最前線,不拿他開刀難道還有別人?接到這個消息,劉備軍眾人立即緊張起來。我是既緊張又興奮,緊張是因為我從沒打過真刀真槍的仗,以往在遊戲裏的一個個數字,現在都換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馬虎不得;興奮是因為我這軍師終於有了一個展現身手的機會,不經過這一步,我在別人的印象裏永遠都是一個隻會磨嘴皮子的書生。

    夏侯惇在曹操帳下曾聽徐庶說過我的本事,心裏不已為然:一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仔能頂什麽事!於是便肆無忌憚地將軍隊開了過來。

    根據我的安排,趙雲帶了不足一千人在博望坡的最前方阻擋,這隻是一個幌子,打了沒一會,趙雲就帶著部隊詐敗而逃。夏侯惇打退了一輪敵軍,得意勁就起來了,一步步走入了我布置的陷阱中。接下來是劉備,整個三國最會演戲的就是他,被打得猖狂而逃對他來說本來就是家常便飯,如今演起戰敗逃跑的角色更是得心應手。

    夏侯惇看到這個被曹操稱為“天下英雄”的人都被自己打得如此落魄,頓時在馬上就很忘形的大笑起來,說自己的先鋒隊伍估計打到襄陽都不成問題。倒是於禁,這個謹慎的人提醒他:劉備天下英雄,更兼諸葛亮之謀,恐怕對方隻是詐敗。夏侯惇喝了他一聲,說他是懦夫。於禁這個人比較膽小,而且在先鋒軍裏隻是個副將兼參謀,於是就不再出聲了。

    天色越來越暗,夏侯惇追著劉備深入到博望坡中部,關羽張飛又殺了出來。這兩個家夥的演戲本領可比他們的大哥差太多,特別是張飛,跟夏侯惇交鋒時打得忒猛,連個過度都沒有轉馬就逃,惹得夏侯惇懷疑起來。不過已經深入敵腹的他不肯放棄,隊伍繼續向前走著。走到一狹窄處,於禁看見兩旁都是蘆葦,於是再一次提醒:敵軍且戰且走,隻怕是要引我們到此處用火攻。夏侯惇在曹操手下混了這麽多年,就是傻子也該清醒了,急忙傳令全軍以後方為前方,快速撤離博望坡。

    可惜此時已經來不及,兩旁的蘆葦突然間然起大火,夏侯惇的部隊頓時亂成一團。剛才戰敗的關羽張飛突然又衝出來堵了去路,兩軍交戰,雖然我方兵少,但氣勢上卻大大壓過了慌亂的敵軍。於是,敵軍中被殺的被殺,被燒的被燒,夏侯惇憑著一身勇武,才得以狼狽而逃。

    我帶了黑虎營裏的20個人早就在一處山頭等待著。火光一起,我立即拿著自製望遠鏡觀望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從沒親臨過戰場的我差點沒吐出來:被火燒的人一群群地相互衝撞踐踏著,狂叫著,最終卷縮在一起如焦碳般痛苦地死去;被殺的,砍中要害馬上死也就罷了,像關羽張飛這等厲害的武將,無不是將人一刀兩斷,或是開膛破肚,死相極為恐怖。他們兩人策馬經過之處,留下了許多殘缺不齊的屍體。

    看到我捂著肚子想吐,一名虎衛急忙問我要不要緊。我擺手示意不用。此時的我,除了想吐之外,還心生悔意:自己出山幫助劉備,為國為民的念頭放第二,想為自己謀前途的念頭卻放第一(沒辦法,現代工作難找,主角又是那麽一小資產階級性格的人),如今為了自己的事業,慘死這麽多人。這還是出山後的第一仗,往後還不知有多少白骨要鋪在自己前進的路上……我受良心的責備越來越嚴重,一個不小心,差點暈倒,幸得身邊的虎衛出手相扶,否則可能已滾落山下。

    戰鬥大獲全勝,這場仗,我們出動了4千人馬,對方5萬人馬就這樣被殺退了,完全是以智取勝的一仗。

    我此時的思想問題比較嚴重,整個人如虛脫一般迴到了新野。

    新野上下舉城歡慶,關張二人更是待我如英雄一般,一人一邊將我扛起來,由劉備帶頭,穿過歡迎我們凱旋的人群,來到了劉備的府邸。

    劉備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遠遠地就出門來相迎的文官們也是一臉喜氣。

    劉備看見人都到齊了,就興奮地當麵誇獎到:“軍師真神人也!”

    我腦子裏全是剛才慘死在我計策下的敵軍士兵,那顧得上劉備在說什麽,因此隻是淡淡一笑,禮貌性地迴了一句:“主公洪福。”

    劉備看到我表情不對勁,便問:“軍師是否有哪裏不妥?”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像我這樣一見死人心就秫的人,就是世人所說的懦夫吧。可是此時大家都這麽高興,我這個主角人物又怎好掃興?於是強打精神,逼自己暫時忘掉剛才看到的一切,和劉備等人一同入席。酒席上觥疇交錯,劉關張三人不停地說著戰場上如何誘敵深入,如何火燒敵軍,曹操帳下的名將夏侯惇如何被殺得落荒而逃……說得起興處,劉備總不忘稱讚我兩句:此皆軍師之策也。關張二人也附和著來敬我酒;就連趙雲這個從沒理會過我的酷哥,也不止一次地舉起酒杯朝我點頭微笑。

    過去劉備隻要碰到曹操,逢打必輸,這次竟然用4千人就把敵方的5萬人打得落荒而逃,興奮之情可以理解。但我還是沒從敵軍死難的內疚中解脫出來,因此他一提到我,我也隻能勉強地抱以一笑。眾人都以為我是謙虛,就不斷地向我敬酒。就這樣,我一直被灌到不省人事,他們才肯罷休。

    次日醒起來時,已是太陽高照。黃月英正好在我身旁,見我醒了,急忙問我感覺如何,還說昨晚我吐了好多。

    我頭昏沉沉的,突然又想起昨夜在博望坡山頭看到的悲慘一幕,心中無限的內疚又升了起來。看著黃月英要忙著幫我去打洗臉水,我拉過她的手對她說:“老婆,如果這份差事我不做了,你會不會怪我?”

    黃月英奇怪地問:“你是怎麽了?昨晚打了勝仗喝酒喝得爛醉,一覺醒來就說不幹了?”

    我搖了搖頭,說:“這樣的仗打下去,太損陰德。”

    我現在理解諸葛亮在火燒藤甲兵後的心情了。他為了向征南蠻戰爭中死難的將士們懺悔,專門設了神壇,將麵作成祭品扔入大海中。傳說中那些祭品就是饅頭的始祖,以後我們世世代代吃的饅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流傳開來的。

    黃月英在草廬中曾與我討論過天下大勢,因此也知道戰爭的殘酷和慘烈。但比起我這個已經習慣了和平年代的人來說,她對死人的事情似乎更容易接受。

    黃月英歎了口氣說:“這些年打仗死人的事還少嗎?但是如果不打,死人的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你不打人別人就來打你,相比之下你更願意誰死呢?”

    她的話對我猶如醍醐灌頂,這麽簡單的道理,為什麽我就想不明白呢?戰爭就是為了生存,首先要自己能生存,然後才能為他人生存而奮鬥。隻有留著性命,一統中國,黎民百姓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我心中第一次有了憂國憂民的想法,同時也體會到了總把“興複漢室”掛在嘴邊的劉備受歡迎的原因。

    想通後我眼睛一亮,心中的內疚已經煙消雲散。我笑著對黃月英說:“老婆說得是,我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了。幸虧沒讓劉備知道,否則以後就沒得混了。”

    黃月英見我恢複了精神,也放心地給我打洗臉水去了。

    燒了博望坡,本以為可以好好地做下一戰的準備,可就在這當口,卻傳來劉表去世的消息。

    -

    -

    那天我和劉表單獨見麵後,劉表就主動派劉琦到江夏任太守。劉琦臨走時,劉表給了他一封信,讓他到了江夏後才能打開。劉琦這個孝子當然想在父親最後的時間裏陪在身邊,可父命難違,他隻有當日就啟程上任去了。

    劉琦一走,蔡氏就明目張膽地跟劉表提起繼承權的問題,說應該讓自己的兒子劉琮來繼承荊州的產業。劉表本來隻得半條命,見蔡氏不但不關心自己,還要為荊州經營權處心積慮,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從此病情加重,臥床不起。又過了幾個月,終於撒手人寰。劉表雖在軍事上毫無建樹,但荊州這十幾年來發展,全由他一手撐起,因此他也可算得上是太平盛世裏的一位英雄。一位“治世之能臣”就這樣死去,實在令人惋惜。

    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一向頗有孝心的劉琦,直到父親臨死都沒曾迴來看過一眼;父親去世後,也隻是派了人迴來負責喪事。他甚至任由蔡氏偽造劉表的遺書,讓同父異母的弟弟劉琮接管了家業。

    蔡氏對外封鎖了消息,劉備這邊當然沒人知道劉表的死訊。蔡瑁等人經過多日商量,覺得曹操勢大不可擋,於是悄悄派人向曹操獻了降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世孔明笑傲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侯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侯傑並收藏轉世孔明笑傲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