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對金吾軍大張旗鼓的攻寨,燕青大駭,他一邊組織堅守張良山寨、一邊一連派三波人從小道下山去追秦明等人迴援。


    燕青派出去的人,都是機靈得力之人,他們下山之後,找到他們事先藏好的戰馬,然後拚命打馬去追秦明等人。


    工夫不負有心人,就在秦明他們一行人走到半路之際,求援的人終於追上了走在後麵的秦明和董平。


    聽了求援人所報,秦明和董平大驚!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途經團城的時候,秦明的老婆和孩子被官軍所殺。


    秦明怒不可遏,當即就想率領本部人馬去找那夥官軍報仇。


    宋江見狀,好言相商,可秦明就是不聽。


    最後,宋江做主將花榮的妹妹花寶燕許配給秦明,秦明才息了怒火。


    宋江說話也算數,很快就為二人舉辦了婚禮。


    隻可惜,才剛剛禮成,還沒等二人入洞房,官軍就又打了過來。


    沒辦法,秦明隻能拎起他的狼牙棒去與官軍廝殺,而花寶燕則由她哥哥花榮保護先行一步。


    在那之後,宋江義軍是一路打、一路跑,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秦明和花寶燕別說圓房了,就連見都見不到。


    就是到了五馬山,宋江義軍也一直麵對官軍的圍剿。


    直幾天前,宋江才派人冒著被官軍截殺的危險將花寶燕給秦明送過來,想讓兩人圓房。


    然而,無巧不成書,就在花寶燕到張良山那天,蔡仍也率領金吾軍殺到了,隨時都有可能兵臨城下。


    而這段時間,有些風言風語傳出來,眾人都在說:秦明是一個薄情寡義的小人,妻子被殺,就因為可以娶更漂亮的花寶燕,就不去報仇,妄為人夫、妄為人父!


    秦明為證明他自己不是因為貪圖花寶燕漂亮而是因為要顧全大局才沒去為自己的妻子報仇的,而沒有著急去與花寶燕圓房,隻說打退官軍再圓房也不遲。


    現在,如果真叫官軍打下了張良山,那秦明那如花似玉還沒有碰過的妻子,可就沒了!


    這種情況下,秦明這個色鬼如何能不心急?


    董平的情況跟秦明差不多。


    他的妻妾也全都在張良山上。


    老妻也就算了,死就死吧,關鍵是,他前不久剛剛強納的一個絕色小妾,那可是一個世間少有的絕色美人,他為了得到她,可是將她全家都殺光了。


    如果張良山被官軍攻下,他那美若天仙的小妾,可就不知是誰的了。


    試問,董平怎麽不心急如焚?


    因此,秦明和董平當即就決定迴援張良山,他們甚至都沒考慮過繼續去援救堆粟山。


    人性自私的一麵,在這個時候,展露得是淋漓盡致。


    當然,你也可以說,堆粟山上此刻有四五萬官軍,就算隻分出來一兩萬,也能讓秦明、董平他們的救援無功而返,因此又何必徒勞呢?


    而走在後麵的秦明和董平都決定甚至都已經迴援了,走在前麵的穆橫總不能孤軍去救援吧?


    總而言之,一接到燕青的求援,秦明、董平、穆橫立即率大軍往迴趕。


    因為太過著急迴援,又因為軍隊之前就分為前後兩部分,結果,好好的六千大軍,被他們分成了三部分——秦明率領五百馬軍走在最前麵,董平率領兩千五百步軍走在中間,穆橫率領三千步軍走在最後。


    秦明、董平、穆橫他們之前走得太遠了,以至於他們趕迴來時,天都已經大黑了。


    可盡管如此,秦明還是拚命的抽打他胯下的戰馬率領馬營往迴趕,就仿佛,他隻要慢一步,他的花寶燕就是別人的了。


    早已在老鴉坡埋伏多時的蔡仍,見秦明率領宋江義軍的馬營進入包圍圈,一聲令下!


    數十條絆馬索突然從地上彈起!


    跑在前麵的戰馬立即被絆馬索絆倒,跑在後麵的戰馬又被跑在前麵的戰馬絆倒。


    頃刻間,人仰馬翻,就仿佛連環大車禍現場!


    還沒等掉下戰馬的秦明,作出反應,鋪天蓋地的箭雨便射了過來!


    箭雨結束,衝鋒號聲響起!


    緊接著,王德親率六百馬軍(還有蔡仍的一百親衛)從老鴉坡上衝了下來!


    緊跟著,蔡仍親率後、左、右、中四營兩千步軍也跟著衝了下來!


    一場單方麵的屠殺開始上演……


    一頓飯時間過後,老鴉坡下密密麻麻的躺滿了三四百具宋江義軍的屍體,宋江義軍頭領霹靂火秦明的頭顱被王德親手割下,然後拴在了他的馬背上,隻有騎術高明運氣又好的一百多宋江義軍的騎兵四散而去。


    與之相比,金吾軍隻死傷了不到十人。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仗。


    主導這一勝的蔡仍,被部從視為神明。


    不想,蔡仍卻沒有為眼前的大勝沾沾自喜,而是立即下令道:“迅速打掃戰場,準備下一場戰鬥。”


    ……


    前麵的戰鬥一打響,跟在秦明他們身後的董平等人就隱隱約約聽見了。


    雖然書讀得少不懂圍點打援,但董平好歹也是經曆了大大小小幾十仗,怎麽會想不到有人伏擊了秦明和他率領的馬營?


    這時,董平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去救援秦明?還是去與穆橫匯合,然後再做計較?


    躊躇了一會,董平暗道:“官軍必定是在老鴉坡伏擊的秦明,這麽遠的距離,等我帶人趕到了,那裏的戰鬥恐怕已經結束了。”


    這麽一想,董平當即作出決定——與後麵的穆橫合兵一處。


    可以說,董平做的這個決定很對——金吾軍剛擊潰秦明所率領的宋江義軍的馬營,就準備了接戰,如果董平隻率領兩千五百宋江義軍的農民軍與攜大勝之威的金吾軍交手,那完全就是給金吾軍送一道飯後甜品。


    很快,董平就和穆橫合兵一處。


    另外,董平還截到了十幾騎從前麵退下來的潰騎。


    從這些潰騎口中,董平和穆橫得知,秦明敗了,而且,因為對方組織的進攻很有效,也有馬軍擴大戰果,他們的馬營算是徹底指望不上了,而對方雖然隻有兩千多人馬,卻有一支馬營,並且對方的馬營還極為奢侈的是一人雙騎。


    “怎麽辦?”


    董平和穆橫左右為難。


    雖說,在兵力上,他們仍然占優,可戰場上,賬卻不能這麽算,在空曠之地,一騎輕騎的戰力輕抵五個、甚至是抵十個普通士兵都一點問題沒有。


    別以為這是誇張,這一點都不誇張。


    在現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騎兵是足以決定交戰勝負的重要力量。


    騎兵高速前進帶來的衝擊力,是對步兵的最大威脅。


    其次則是騎兵的高機動性,打不過你我就跑,你又追不上我,等你鬆懈了我又過來騷擾你。


    簡而言之,一支缺乏訓練的步兵在直接麵對騎兵衝鋒時,很容易因恐懼而一觸即潰。


    待步兵的陣型被衝散之後,騎兵便可以利用其機動性乘勝追擊、斬殺那些來不及逃避的步兵。


    而董平和穆橫所率領的宋江義軍就是這樣一支缺乏訓練的步兵。


    所以,如果將金吾軍的馬營算上,宋江義軍的兵力,並不占優。


    其實,步兵對付騎兵,並不是沒有辦法,但這些辦法全都得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遠不如騎兵對騎兵來得容易。


    這也是蔡仍為什麽先打掉宋江義軍的騎營的原因之一——其實,最早的時候蔡仍是準備打掉宋江義軍的後軍的,或者是趁敵人不備直接伏擊整個宋江義軍,總之是根據宋江義軍的迴援情況隨機應變,後來宋江義軍的馬營將大部隊遠遠的甩在後麵,獨自進入自己的伏擊圈,蔡仍權衡了一下利弊,才決定先吃下宋江義軍的馬營。


    麵對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董平和穆橫發生了分歧。


    穆橫道:“兵力不占優勢,咱們不能與之決戰。”


    董平卻道:“官軍的戰力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一個打他們十個都沒問題,這一路打過來,咱們打了多少以少勝多的勝仗,你難道忘了?再說,咱們五千五,他們隻有兩千多,兵力怎麽就不占優了?秦明戰敗身死,那是因為他們馬虎大意中了敵人的伏擊,如果是公平一戰,可能馬營自己就將那點官軍擊敗了,官軍,豬羊罷了。”


    不待穆橫說話,董平就又道:“退一步說,不與之一戰,咱們何去何從?是去救援張清他們,還是突破官軍的封鎖與哥哥他們匯合?堆粟山上現在四五萬官軍,封鎖線上五六萬官軍,而咱們前麵隻有兩三千官軍,哪多哪少?”


    穆橫道:“這隻官軍有點邪性,他們不直接與咱們決戰,卻繞道去攻打咱們山寨逼咱們迴援,等咱們迴援了,他們又設伏伏擊咱們殲滅了秦明他們馬營,這種表現,絕不是那些咱們一擊就潰的官軍的表現,所以,我覺得咱們不該與之決戰,要不然,咱們選撤到讚皇,靜觀其變?”


    董平一握他手中長槍,冷冷的說道:“你想背叛哥哥?”


    見董平這個屠夫要暴起殺人,穆橫忙道:“哥哥待我恩重如山,我又怎會做背叛他之事,實是這夥官軍有些蹊蹺,我才想小心行事。”


    聽了穆橫的解釋,董平才稍稍一緩,道:“如果咱們撤走,官軍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張清他們,等張清他們被官軍擊敗,官軍就可以對哥哥他們進行各個擊破,等哥哥他們全都被擊敗了,你我逃到哪裏,能獨活?而咱們如果將前麵那支官軍擊敗,咱們就可以依托張良山不停的騷擾攻打張清他們的官軍,那樣官軍必然就無法全力攻打張清他們,拖得久了,官軍可能就會撤走了,到那時,咱們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這個道理,穆橫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可穆橫真的覺得,那支不按套路出牌的官軍,非比尋常,不該與之硬碰硬。


    就在穆橫想再跟董平商量商量之際,被董平和穆橫派出去的探馬突然迴來稟報:“兩位頭領,前麵那支官軍跑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梟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大宋梟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