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青抓著一隻鴿子,將它腳下的一個竹筒拿了下來。


    飼養信鴿,雖然由來已久,但因為信鴿的成建製發展,一來受限於技術,二來因為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夠,故而在曆史的長河中,這種“即時通訊”手段的發展,仍顯得斷斷續續,並沒有大規模全麵鋪開過。


    也是巧了,宋江義軍打到平棘的時候,活閻羅阮小七遇到一對夫婦,因為阮小七多看了那家女子幾眼,那家男人擔心自己娘子被阮小七所擄,遂向阮小七獻上了一對飛奴(“飛奴”一詞源出於五代王仁裕筆記《開元天寶遺事,傳書鴿》,書中記述唐相張九齡家養群鴿,用以與親友通信,並稱他的傳信鴿為“飛奴”。)。


    阮小七並不是真的好色,也因為沒有見識,而沒將那對飛奴當迴事,甚至都沒要那對飛奴,就將那對夫婦給放了。


    後來,智多星吳學究聽說了此事,連忙派阮小七又將那對夫婦給追了迴來,然後親自與之交談。


    吳學究通過反複旁敲側擊和恐嚇,很快得知,那家男人叫曲三,是鎮戎曲家的養鴿人,而那家女人則是鎮戎曲家三公子的小妾,二人私通被人撞破,曲三為活命,不得已持刀殺人,然後帶著鎮戎曲家三公子的小妾和一籠鴿子逃了出來,後一路逃到了平棘。


    吳學究立即將此事匯報給了宋江,並跟宋江說了飛奴的好處,宋江於是親自接見了曲三。


    不久,曲三便成了宋江義軍的一個小頭目,宋江義軍自那時起也有了可以傳遞信件的飛奴。


    燕青從竹筒中倒出一封信,展開與秦明、董平、穆橫一塊觀之。


    還沒讀完,董平就是眉頭一皺,道:“張清他們那裏也有四五萬官軍攻打他們?這怎麽可能?”


    穆橫也道:“是啊,哥哥剛傳來消息說,有五六萬大軍截斷了五馬山、瓦龍山、萬花山和咱們之間的聯係,這兩夥人馬加起來就已經有十萬了,難道官軍又增兵了?”


    秦明眉頭緊鎖,道:“這河北一共才多少人馬,再抽調三萬大軍,他們難道不怕遼人直接殺過來?”


    燕青道:“隻有一種可能。”


    秦明、董平、穆橫同時看向燕青。


    燕青道:“這三路官軍當中,有一路並沒有那麽多人馬。”


    秦明、董平、穆橫異口同聲問:“哪一路?”


    燕青道:“咱們這一路。”


    穆橫問:“為什麽是咱們這一路?”


    燕青道:“張清他們那裏已經跟官軍接上戰了,不可能判斷不出來官軍有多少人馬,所以張清他們那裏的官軍人數應該是準的。”


    秦明點點頭,道:“張清他們幾個一向精細,不可能在這種事上犯錯,他那裏的官軍人數確實應該是準的。”


    燕青又道:“要想截斷五馬山、瓦龍山、萬花山與咱們張良山和張清他們堆粟山之間的聯係,沒有五六萬大軍根本做不到,別忘了,哥哥他們那裏可是有一萬大軍,他們要是敢隻用兩三萬攔截,那哥哥他們一定會衝過來,我們也能衝過去。”


    董平道:“不錯,白菇溝—竹林寨一帶,兩三萬人馬不足以封鎖所有同道。”


    燕青道:“最後再說咱們這裏,咱們隻是從那些逃迴來的人那裏聽說,來得是乾寧軍、永靜軍、保定軍,可誰看到這些軍隊了?而且,他們都來快三天了,始終都沒到咱們山下,就更別說來攻打咱們了,所以說,如果真有一方是假的,那假的一定是在咱們這裏。”


    秦明聽了,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道:“讓這幫奸徒給騙了,白白耽誤了戰機!”


    燕青的臉色也不好看,因為這個消息是他打探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燕青還是很冷靜的說道:“不過,這隻是我的猜測,真實情況是不是如此,還不能完全確定。”


    秦明的大眼珠子動了動,道:“這事好辦,咱們試他一試,不就知道了。”


    “怎麽試?”穆橫問。


    秦明道:“我量他們也不知道,張清他們堆粟山那裏隻有三千人馬,而咱們張良山有七千人馬,所以,咱們可以如此這般……”


    秦明的聲音越來越小……


    ……


    金吾軍這邊再次集結。


    眾將士聚集到一起,蔡仍的第一句話就是:“張良山上的叛匪怕是應該知道咱們虛張聲勢了。”


    王勝問:“將軍,那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離任務規定的三天,可還差了半天。”


    蔡仍沒有迴答王勝,而是看向其他人,並且還特意在嶽飛和李寶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後問:“你們說,咱們該如何應對?”


    高師旦搶先道:“叛匪知道咱們耍了他們,必定惱羞成怒,咱們就等他們下來,然後與之決戰。”


    張哮附和道:“張良山上最多也就五千人馬,咱們金吾軍雖然隻有三千,但咱們全軍上下皆不畏死,又有五百馬軍,應當可以與之一戰。”


    “決戰?”


    決戰不是不能打,也不是沒有勝機,可蔡仍卻不想這麽打。


    原因嘛。


    一來,金吾軍現在八九成的新兵,這樣的軍隊去打決戰,必定會有很大的傷亡,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難以控製的局麵。


    二來,金吾軍是蔡仍最大的本錢,是蔡仍未來百萬大軍的種子,是蔡仍將來打天下的資本,如非必要,蔡仍怎麽可能舍得讓其做無謂的犧牲?


    所以,蔡仍雖然采納了眾將提出來的靜觀其變的建議,卻根本沒有想過要與張良山上的宋江義軍決戰。


    不久之後,踏白許猛突然傳迴來消息說:“將軍,張良山上的叛匪下山了。”


    蔡仍問:“下來了多少人馬?”


    許猛迴答說:“三千多左右。”


    蔡仍又問:“你確定嗎?”


    許猛道:“屬下拿腦袋擔保,下山的叛匪隻有三千。”


    眾將一聽叛匪隻有三千,紛紛道:“將軍,咱們打吧,叛匪中雖然不乏悍勇之輩,但大多都是流民,不堪一擊,咱們大軍一出,必能戰而勝之!”、“將軍,誘叛匪下山不易,咱們不能放過這個戰機啊!”、“將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可蔡仍不為所動,他繼續問許猛:“你們探多大的範圍?”


    許猛道:“稟將軍,老樣子,十裏。”


    蔡仍沉吟了一會,命令道:“再探再報,將範圍擴大一倍。”


    對於蔡仍的這個命令,眾將都很不解,探十裏已經是很保守的了,而且,金吾軍有望遠鏡,因此其真實打探範圍絕不隻十裏,這應該已經足夠了啊。


    可蔡仍威望實在太高,如果蔡仍沒下命令,也就罷了,一旦蔡仍下了命令,那他們誰也不敢質疑蔡仍的命令,隻能靜待事情的進一步發展。


    過了大概兩個時辰,許猛再次迴來。


    一進大帳,許猛“噗通”一下,就給蔡仍跪下了,然後道:“屬下錯了,屬下請罰!”


    蔡仍不置可否道:“叛匪下山了多少人馬?”


    許猛道:“六千,在先下山的三千人後麵十幾裏遠的地方,還有三千人馬吊著,而且後麵的三千人馬中還有五百馬軍,我等打探不力,求將軍責罰。”


    蔡仍不去理會許猛,而是看向一眾將校對他們說道:“三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咱們若是與之決戰,必被其限製,待後麵的三千人馬上來一衝,以咱們金吾軍八九成新軍的情況,十有八九要吃一場大敗仗,打仗不能隻有勇,還要有智,你們難道就沒想過,叛匪為什麽要堂而皇之的派三千人下山來送死?”


    眾人全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最後,還是高師旦仗著資格老,先開口道:“將軍,那咱們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蔡仍不答反問:“你們覺得該如何應對?”


    嶽飛靈機一動,脫口而出道:“攻打張良山!”


    蔡仍看向嶽飛,笑道:“孺子可教也。”,然後看向眾將道:“鵬舉說得不錯,六千叛匪離開張良山,張良山上還能有多少叛匪?所以我帶你們去張良山上看看。”


    眾將一聽,哈哈大笑。


    ……


    就在秦明、董平、穆橫施展“假張飛、真翼德智取嚴顏”之計緩慢向堆粟山進兵時,蔡仍親率金吾軍繞過秦明等人,直奔張良山而去。


    一到張良山下,眾將就要準備攻打張良山寨。


    蔡仍見狀,道:“你們要幹什麽?”


    眾將麵麵相覷,心道:“攻打山寨啊,這還用說嗎?”


    不想,蔡仍卻道:“誰說要攻打山寨了?”


    “不打?那咱們巴巴的跑到張良山幹嘛?”眾將全都傻了眼。


    蔡仍似看出了眾將所想,解釋道:“打呢,是要打一下的,但並不是真打……這山寨雖然沒有箕山寨修的堅固,可畢竟有工事所依,居高臨下,現在又是白天,咱們要想打下,沒個一兩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以下山的那些叛匪的速度,急行軍的話,最多五六個時辰就能迴來,真打的話,咱們有可能被他們前後夾擊。”


    “噝~”


    眾人不禁有些後怕。


    張哮問:“將軍,那咱們該如何應對?”


    這迴,蔡仍沒再賣關子,而是嘿嘿一笑,道:“當然是埋伏即將迴援的叛匪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梟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大宋梟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