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麟還未迴答,朱由校笑道:“爹爹和你說過,海盜之所以有人帶眼罩,是因為搶劫時被打傷了眼睛所以才戴的。馬將軍是在天啟元年守山海關時,為建奴射傷一目。馬將軍將箭撥出,然後連發三箭,殺死三名敵將,建奴大驚,才緩緩而退。從此以後,軍中便唿之為“小馬超”,又稱之為“獨目馬”。所以海盜的眼罩代表著血腥,而馬將軍的眼罩則代表著榮耀。”
馬祥麟便欲跪下致謝,朱由校道:“這不是朝會,不要來這些虛禮。我們看戲吧。”
這出戲共分為三幕,第一幕是破七寨。講述的是秦良玉與丈夫擊敗楊應龍,乘勝追擊,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這一幕中,著重表現了秦良玉善謀,勇猛,果敢的個人品質,以及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卓越軍事才能。
第二幕是戰建奴。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表現秦良玉在夫死後激烈的心理鬥爭。夫死後殉情,對於一個女子來說便是最完美的人生,可以被後世女子奉為圭臬。但秦良玉勇敢地拒絕了這一條路,她在兒女年幼無助的情況下,接過了丈夫去世後的重擔,而渾然不顧別人的看法。並且喊出了:“我隻會按著我自己的意誌來行事,我不會在意這俗世強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鎖”的心聲。
看到這裏,朱由校有些尷尬地對馬祥麟說道:“這隻是戲而已,如果忠貞伯不喜歡,便可以來信商榷,朕可以讓他們改。”
馬祥麟笑道:“家慈倒確實說過類似的話,家慈出身書香門第,卻常常說有些人讀書讀傻了,根本就沒有理解書中真正的含義。”
朱由校這才放下心來,這一段本來便是他要加進去的,此時女子受到的束縛較多,他也希望能借秦良玉這位英雄之口,說出一些有利於女性思想解放的話語來。想不到卻是歪打正著了。
後麵在山海關與建奴激戰,馬祥麟的英雄事跡也在上麵呈現出來,不過戲中馬祥麟三箭中的一箭是射中了努爾哈赤的腿部,讓建奴驚懼而退。馬祥麟麵色發紅道:“陛下,此事與真實不符。”
朱由校輕笑道:“藝術嗎,允許誇張,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你看那些歡唿的人群,不就說明這樣的改動更加符合大家的心願嗎?”
第三幕是平內亂。奢安之亂中,秦良玉怒斥畏戰的卻又嫉妒她的明軍將領道:“六尺男兒竟然嫉妒我一巾幗女子,靜夜迴思,就應當羞愧而死。”引起了下麵雷鳴般的掌聲。
在秦良玉等人的努力之下,奢安之亂很快就被平定,大明西南安穩如山,眾人又是一片歡唿。
當演員們出來謝幕時,觀眾一起站立鼓掌,久久不願意離開。馬祥麟跪倒對朱由校道:“下官代家慈謝過陛下,石砫願永為大明守邊。”
朱由校扶起他道:“忠貞伯之忠心,朕早已知。大明還多有倚重馬將軍之處,希望馬將軍他日亦能早早封爵。”
馬祥麟道:“臣惟有鞠躬盡瘁,為陛下死戰。”
朱淑娥在旁邊道:“父皇,我要向秦將軍學習,成為我大明的第二位女將軍。”
朱由校笑道:“我的寶貝努力吧。好好學習武藝和謀略,你打下哪裏,我便把你封在哪裏。”
盧象升笑道:“公主呀,你打下一個地方,第一件事便是要改名。外國有些地方的名字很奇怪,做為封號可不大好聽。”
朱淑娥眨了眨眼睛道:“到時我便讓盧伯伯幫淑娥取名字,聽父皇說,盧伯伯身為探花,可厲害了。”
朱由校笑道:“這你可找到一個好幫手了,盧伯伯幫你製定計劃,你帶兵打下地方,盧伯伯還要幫你取名字,合著你就帶兵耀武揚威就行了,這樣的女將軍是不是太容易了。看看秦將軍,那可都是真刀真槍拚出來的功勞。”
朱淑娥不服氣地道:“淑娥也武藝高強喲,我可以打贏弟弟呢。”
眾人一起大笑,隻有朱慈燃翻了個白眼。
皇家大劇院第一場戲便排的是讚美秦良玉的《忠貞大將軍》,自然有人看得懂如此安排背後的意思。第二天便有大臣要求給秦良玉嘉獎,爵位已經不可能再升,但賞賜一些物品以示天子寵重還是可以的,何況這也是皇帝出錢,自己不但沒有損失,還可以得到識才惜才的美名,這樣的好事當然會有人做。
朱由校淡淡地迴道:“已經賞賜了,此事不須再議。”讓這些人碰了一鼻子灰。
而在報紙上,圍繞著《忠貞大將軍》自然也是展開了大討論。皇帝這幾年在不準纏足,允許寡婦再嫁,三十歲前不守寡不發貞潔牌坊等方麵都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所以討論中認為秦良玉應該殉夫的倒是少了,但那句“不會在意這俗世強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鎖”倒是惹得一些衛道士不滿。不過大明女子本身地位便不低,象女子便有繼承權,所以這些人嚷嚷了幾聲後,見沒有出現群情湧動的局麵,便很快銷聲匿跡了。
而更多的人則是讚揚秦良玉忠心為國,為大漢民族立下的功勞而喝彩(秦良玉本是漢人,馬千乘也是漢人)。而在有心人的提點下,大明農業合作社製作了一幅非常精美昂貴的《巾幗英雄》錦旗,托馬祥麟送給秦良玉,以表達全國民眾的心意。
而皇帝則乘勢將秦良玉之女封為郡主,馬祥麟被封為前將軍,秦民屏被封為後將軍,秦翼明秦拱明等四兄弟均封為都督僉事。
秦良玉接收了錦旗,並專門讓人來京向農業合作社表達了感謝,還邀請農業合作社在石砫地區開辦分社。而兄弟及侄兒的封賞她無法推辭,但兒子女兒的封賞她直接推掉了,在給皇帝的奏折中說:“臣子之功,陛下已經酬過。臣女在家中繡花,何來功勞?無功而受賞,則法度何在,故而臣請陛下三思而收迴成命,以成全臣之薄名。”
朱由校歎道:“果然不愧為忠貞伯呀,罷了,等下次她立功後再賞其女吧。”
馬祥麟便欲跪下致謝,朱由校道:“這不是朝會,不要來這些虛禮。我們看戲吧。”
這出戲共分為三幕,第一幕是破七寨。講述的是秦良玉與丈夫擊敗楊應龍,乘勝追擊,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這一幕中,著重表現了秦良玉善謀,勇猛,果敢的個人品質,以及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卓越軍事才能。
第二幕是戰建奴。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表現秦良玉在夫死後激烈的心理鬥爭。夫死後殉情,對於一個女子來說便是最完美的人生,可以被後世女子奉為圭臬。但秦良玉勇敢地拒絕了這一條路,她在兒女年幼無助的情況下,接過了丈夫去世後的重擔,而渾然不顧別人的看法。並且喊出了:“我隻會按著我自己的意誌來行事,我不會在意這俗世強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鎖”的心聲。
看到這裏,朱由校有些尷尬地對馬祥麟說道:“這隻是戲而已,如果忠貞伯不喜歡,便可以來信商榷,朕可以讓他們改。”
馬祥麟笑道:“家慈倒確實說過類似的話,家慈出身書香門第,卻常常說有些人讀書讀傻了,根本就沒有理解書中真正的含義。”
朱由校這才放下心來,這一段本來便是他要加進去的,此時女子受到的束縛較多,他也希望能借秦良玉這位英雄之口,說出一些有利於女性思想解放的話語來。想不到卻是歪打正著了。
後麵在山海關與建奴激戰,馬祥麟的英雄事跡也在上麵呈現出來,不過戲中馬祥麟三箭中的一箭是射中了努爾哈赤的腿部,讓建奴驚懼而退。馬祥麟麵色發紅道:“陛下,此事與真實不符。”
朱由校輕笑道:“藝術嗎,允許誇張,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你看那些歡唿的人群,不就說明這樣的改動更加符合大家的心願嗎?”
第三幕是平內亂。奢安之亂中,秦良玉怒斥畏戰的卻又嫉妒她的明軍將領道:“六尺男兒竟然嫉妒我一巾幗女子,靜夜迴思,就應當羞愧而死。”引起了下麵雷鳴般的掌聲。
在秦良玉等人的努力之下,奢安之亂很快就被平定,大明西南安穩如山,眾人又是一片歡唿。
當演員們出來謝幕時,觀眾一起站立鼓掌,久久不願意離開。馬祥麟跪倒對朱由校道:“下官代家慈謝過陛下,石砫願永為大明守邊。”
朱由校扶起他道:“忠貞伯之忠心,朕早已知。大明還多有倚重馬將軍之處,希望馬將軍他日亦能早早封爵。”
馬祥麟道:“臣惟有鞠躬盡瘁,為陛下死戰。”
朱淑娥在旁邊道:“父皇,我要向秦將軍學習,成為我大明的第二位女將軍。”
朱由校笑道:“我的寶貝努力吧。好好學習武藝和謀略,你打下哪裏,我便把你封在哪裏。”
盧象升笑道:“公主呀,你打下一個地方,第一件事便是要改名。外國有些地方的名字很奇怪,做為封號可不大好聽。”
朱淑娥眨了眨眼睛道:“到時我便讓盧伯伯幫淑娥取名字,聽父皇說,盧伯伯身為探花,可厲害了。”
朱由校笑道:“這你可找到一個好幫手了,盧伯伯幫你製定計劃,你帶兵打下地方,盧伯伯還要幫你取名字,合著你就帶兵耀武揚威就行了,這樣的女將軍是不是太容易了。看看秦將軍,那可都是真刀真槍拚出來的功勞。”
朱淑娥不服氣地道:“淑娥也武藝高強喲,我可以打贏弟弟呢。”
眾人一起大笑,隻有朱慈燃翻了個白眼。
皇家大劇院第一場戲便排的是讚美秦良玉的《忠貞大將軍》,自然有人看得懂如此安排背後的意思。第二天便有大臣要求給秦良玉嘉獎,爵位已經不可能再升,但賞賜一些物品以示天子寵重還是可以的,何況這也是皇帝出錢,自己不但沒有損失,還可以得到識才惜才的美名,這樣的好事當然會有人做。
朱由校淡淡地迴道:“已經賞賜了,此事不須再議。”讓這些人碰了一鼻子灰。
而在報紙上,圍繞著《忠貞大將軍》自然也是展開了大討論。皇帝這幾年在不準纏足,允許寡婦再嫁,三十歲前不守寡不發貞潔牌坊等方麵都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所以討論中認為秦良玉應該殉夫的倒是少了,但那句“不會在意這俗世強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鎖”倒是惹得一些衛道士不滿。不過大明女子本身地位便不低,象女子便有繼承權,所以這些人嚷嚷了幾聲後,見沒有出現群情湧動的局麵,便很快銷聲匿跡了。
而更多的人則是讚揚秦良玉忠心為國,為大漢民族立下的功勞而喝彩(秦良玉本是漢人,馬千乘也是漢人)。而在有心人的提點下,大明農業合作社製作了一幅非常精美昂貴的《巾幗英雄》錦旗,托馬祥麟送給秦良玉,以表達全國民眾的心意。
而皇帝則乘勢將秦良玉之女封為郡主,馬祥麟被封為前將軍,秦民屏被封為後將軍,秦翼明秦拱明等四兄弟均封為都督僉事。
秦良玉接收了錦旗,並專門讓人來京向農業合作社表達了感謝,還邀請農業合作社在石砫地區開辦分社。而兄弟及侄兒的封賞她無法推辭,但兒子女兒的封賞她直接推掉了,在給皇帝的奏折中說:“臣子之功,陛下已經酬過。臣女在家中繡花,何來功勞?無功而受賞,則法度何在,故而臣請陛下三思而收迴成命,以成全臣之薄名。”
朱由校歎道:“果然不愧為忠貞伯呀,罷了,等下次她立功後再賞其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