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想到前世,自己讀書的學校不是重點學校,有些普通班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考上大學的希望,每天都在看小說,玩手機,談戀愛中度過漫長的高中生活。當時倒沒有細想,現在仔細一想也是呀,一個清潔工真的需要大學學曆嗎?對於一些不喜歡學習的人來說,讓他學習其實是一種懲罰。
他想了想說道:“可是,他們隻是孩子呀。他們知道什麽,為什麽不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徐光啟笑道:“陛下,孩子也是知道對錯的。他們犯錯,便是一步步地試探自己要做到哪一步,大人才會幹涉追究。隻要懲戒了一個孩子,這所學堂裏至少十年之內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這對於提高我大明人的素質,是極為有效的。”
朱由校道:“可是這個受到懲戒的學生這一生不就這樣毀了嗎?”
徐光啟答道:“開除或者勞動改造,並不會毀掉一個人。退一步說,在老師三令五申之下還要犯錯的人,毀掉又有什麽關係?如果放縱了他,很快大家都會跟著他來學,這樣一來,毀掉的可就不是一個人了。”
朱由校悚然而驚,作揖道:“謹受先生教誨。”這便是中國與西方最大的區別了。西方強調自由,而中國人卻強調紀律之下的自由。朱由校一直認為,自由當然是好的,但是過度的自由,卻會損害國家和民眾。象美國人有燒國旗的自由,但他絕對不會允許大明人幹出這種事情。
徐光啟連稱不敢:“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之福。但法律太過寬厚,便失去其引導萬民的本意。另外老臣與內閣諸人都看過法學院的《邏輯》課本,都覺得這樣的書不能隻讓法學院學生獨享。大明人人都看過這本書的話,這紛爭自然會少得多,行事自然會更加適宜和理性。如果陛下允許的話,臣等覺得可以將簡本放入中學堂的教材中,正本可以當成各大學堂教材。”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朕看了譯過來的一些西方書籍,覺得這講道理的事,西方人也頗有研究,而且有些地方還走在了我們前麵,便起心編了這樣一本書,既然大家都覺得還行,那不如便麻煩幾位先生斧正,編出適合不同學子的課本。”
內閣中人自然歡喜,葉向高這方麵有經驗,便決定由他主編,由翰林院協助編寫教材事宜。編好審定就印刷成為各級教材。
朱由校又道:“朕覺得小學堂的教材中聖人之言還要加強,特別是現在商業更加興盛,這信之一字,實在是商業的根本。所以下一學年的小學堂教材中,還要請葉師稍微添加一些才好。”
這自然是對葉向高等人推崇《邏輯》的投桃報李,宣傳聖人之言,是儒家最喜歡做的事,皇帝的話讓大家都很高興。古代人不喜歡商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覺得商人言偽,現在陛下這樣做,可謂是一舉兩得,既宣揚了聖人的信,又約束了商人的偽。
畢自嚴道:“陛下,去年稅收中,農稅因為減稅太多,實際收入折錢大約為六百五十萬元,商稅大約為九百五十萬元,這兩項共計一千六百萬元,一成便是一百六十萬元,而今年稅收預計會有大筆增加,達到兩千萬元,那一成便是兩百萬元。而戶部去年年末時,便隻有三百萬的盈餘。兩百萬如果隻用於修建學舍,隻怕還是太多。可否稍微減少一些,等以後財政情況好一點後再行增加?”
朱由校搖頭道:“不妥。軍隊的開支一直是大明稅收支出的大頭,朕要繼續大規模地縮減地方軍隊,這上麵可以壓縮出一些錢來。而近衛軍的軍餉雖然是朝廷支出,但這幾年朕準備以守為主,所以軍費支出也應該是有限。而這兩年在大修道路和疏通河道的基礎上,都能夠有三百萬的盈餘,那即使加上這一年兩百萬的教育費用,也可以保證今年年底保持盈利。教育之事,實乃國之根本,說是一成,便不可減少一分一厘。”
畢自嚴道“陛下,今年農業部要大修培高田地,這一塊增加的便要多於軍費方麵節約的。而且戶部還要準備每年平價收購糧食的儲備金,這可不是一點點錢就能解決的。現在教育部突然要用這麽多錢,臣真的是有心無力呀。”
朱由校道:“借呀?朝廷沒有錢了,就找銀行借呀,銀行裏錢可多的是。”
畢自嚴睜大眼睛道:“陛下,朝廷向銀行借錢?這成何體統?”
朱由校道:“那有什麽關係,又不是不還。而且借錢還可以用明年的稅收做抵押,銀行不用擔心戶部還不了錢。又有利息可收,朕不相信李之藻會不借你。”
畢自嚴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這銀行也是朝廷的,竟然給朝廷借錢,這算是怎麽迴事呀?他說道:“陛下,一年利息可是達到了三成六呀。”
朱由校想了想道:“有兩個辦法。一是因為戶部的借款是大額的,銀行可以適當降低利息,一年一成二這是最少的了。第二種便是發行債券,債券可分為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甚至五年期都可以,你隻需要設置比銀行存款利息高一點就行了。”
畢自嚴立刻道:“臣選第二種辦法。”
朱由校道:“那麽這件事便需要和銀行及印刷研究所合作了。印刷研究所已經研製出了穩定美觀的五色套印,市麵上沒有辦法仿製。這事你去找他們,不過朕有件事要先和你說明白,這債券發行起來會很爽,但還起來可不大爽,所以你要想清楚,量力而行,差多少發多少,不要濫發。”
畢自嚴道:“這個老臣倒是省得。隻是這債券應該叫什麽名字呢?”
朱由校想了想道:“這債券是為了幫助農民收購平價糧的,當然可以叫農業債券,這樣你就要和楊漣的農業部合作了。如果你覺得是為了補貼教育經費的不足,那也可以叫教育債券,那你便要和楊鶴的教育部合作了。如何選,你自己決定吧。”
他想了想說道:“可是,他們隻是孩子呀。他們知道什麽,為什麽不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徐光啟笑道:“陛下,孩子也是知道對錯的。他們犯錯,便是一步步地試探自己要做到哪一步,大人才會幹涉追究。隻要懲戒了一個孩子,這所學堂裏至少十年之內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這對於提高我大明人的素質,是極為有效的。”
朱由校道:“可是這個受到懲戒的學生這一生不就這樣毀了嗎?”
徐光啟答道:“開除或者勞動改造,並不會毀掉一個人。退一步說,在老師三令五申之下還要犯錯的人,毀掉又有什麽關係?如果放縱了他,很快大家都會跟著他來學,這樣一來,毀掉的可就不是一個人了。”
朱由校悚然而驚,作揖道:“謹受先生教誨。”這便是中國與西方最大的區別了。西方強調自由,而中國人卻強調紀律之下的自由。朱由校一直認為,自由當然是好的,但是過度的自由,卻會損害國家和民眾。象美國人有燒國旗的自由,但他絕對不會允許大明人幹出這種事情。
徐光啟連稱不敢:“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之福。但法律太過寬厚,便失去其引導萬民的本意。另外老臣與內閣諸人都看過法學院的《邏輯》課本,都覺得這樣的書不能隻讓法學院學生獨享。大明人人都看過這本書的話,這紛爭自然會少得多,行事自然會更加適宜和理性。如果陛下允許的話,臣等覺得可以將簡本放入中學堂的教材中,正本可以當成各大學堂教材。”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朕看了譯過來的一些西方書籍,覺得這講道理的事,西方人也頗有研究,而且有些地方還走在了我們前麵,便起心編了這樣一本書,既然大家都覺得還行,那不如便麻煩幾位先生斧正,編出適合不同學子的課本。”
內閣中人自然歡喜,葉向高這方麵有經驗,便決定由他主編,由翰林院協助編寫教材事宜。編好審定就印刷成為各級教材。
朱由校又道:“朕覺得小學堂的教材中聖人之言還要加強,特別是現在商業更加興盛,這信之一字,實在是商業的根本。所以下一學年的小學堂教材中,還要請葉師稍微添加一些才好。”
這自然是對葉向高等人推崇《邏輯》的投桃報李,宣傳聖人之言,是儒家最喜歡做的事,皇帝的話讓大家都很高興。古代人不喜歡商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覺得商人言偽,現在陛下這樣做,可謂是一舉兩得,既宣揚了聖人的信,又約束了商人的偽。
畢自嚴道:“陛下,去年稅收中,農稅因為減稅太多,實際收入折錢大約為六百五十萬元,商稅大約為九百五十萬元,這兩項共計一千六百萬元,一成便是一百六十萬元,而今年稅收預計會有大筆增加,達到兩千萬元,那一成便是兩百萬元。而戶部去年年末時,便隻有三百萬的盈餘。兩百萬如果隻用於修建學舍,隻怕還是太多。可否稍微減少一些,等以後財政情況好一點後再行增加?”
朱由校搖頭道:“不妥。軍隊的開支一直是大明稅收支出的大頭,朕要繼續大規模地縮減地方軍隊,這上麵可以壓縮出一些錢來。而近衛軍的軍餉雖然是朝廷支出,但這幾年朕準備以守為主,所以軍費支出也應該是有限。而這兩年在大修道路和疏通河道的基礎上,都能夠有三百萬的盈餘,那即使加上這一年兩百萬的教育費用,也可以保證今年年底保持盈利。教育之事,實乃國之根本,說是一成,便不可減少一分一厘。”
畢自嚴道“陛下,今年農業部要大修培高田地,這一塊增加的便要多於軍費方麵節約的。而且戶部還要準備每年平價收購糧食的儲備金,這可不是一點點錢就能解決的。現在教育部突然要用這麽多錢,臣真的是有心無力呀。”
朱由校道:“借呀?朝廷沒有錢了,就找銀行借呀,銀行裏錢可多的是。”
畢自嚴睜大眼睛道:“陛下,朝廷向銀行借錢?這成何體統?”
朱由校道:“那有什麽關係,又不是不還。而且借錢還可以用明年的稅收做抵押,銀行不用擔心戶部還不了錢。又有利息可收,朕不相信李之藻會不借你。”
畢自嚴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這銀行也是朝廷的,竟然給朝廷借錢,這算是怎麽迴事呀?他說道:“陛下,一年利息可是達到了三成六呀。”
朱由校想了想道:“有兩個辦法。一是因為戶部的借款是大額的,銀行可以適當降低利息,一年一成二這是最少的了。第二種便是發行債券,債券可分為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甚至五年期都可以,你隻需要設置比銀行存款利息高一點就行了。”
畢自嚴立刻道:“臣選第二種辦法。”
朱由校道:“那麽這件事便需要和銀行及印刷研究所合作了。印刷研究所已經研製出了穩定美觀的五色套印,市麵上沒有辦法仿製。這事你去找他們,不過朕有件事要先和你說明白,這債券發行起來會很爽,但還起來可不大爽,所以你要想清楚,量力而行,差多少發多少,不要濫發。”
畢自嚴道:“這個老臣倒是省得。隻是這債券應該叫什麽名字呢?”
朱由校想了想道:“這債券是為了幫助農民收購平價糧的,當然可以叫農業債券,這樣你就要和楊漣的農業部合作了。如果你覺得是為了補貼教育經費的不足,那也可以叫教育債券,那你便要和楊鶴的教育部合作了。如何選,你自己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