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孫元化道:”陛下,前次研究院器械科在這裏訂製了一批銅線,聽說他們正在研究一種叫做電的東西,想把陛下講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不知陛下可有興趣去看一看?“
朱由校詫異道:”有這迴事?他們怎麽沒有和朕說?朕講的是一些純理論的東西,如何變為現實,朕自己也還沒有摸索出來呀。“
這話其實是很有水分的,朱由校在研究生院開了一門新課——電學。這課根本不好講,因為沒有實物呀。所以朱由校就用填鴨式的方法將切割磁力線產生電,電可以點亮電燈,電又能使電動機轉動的原理給他們說了一通。他覺得憑現在的水平應該很難造出電來,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將電用物品研究出來,當時講課隻是想著先講著一些原理,以後慢慢再看有沒有指導意義。
就這樣的一點點知識竟然可以讓他們造出用電設備來?朱由校根本不敢想象。他興衝衝地和孫元化幾個人趕到研究院器械科,想來看看他們造出的東西。
有幾個學生正在作試驗,一個學生轉動著把手,使一個磁鐵繞著中間的一個線圈旋轉。線圈連接著兩條線,連接到另一個線圈中,這個線圈外麵的磁鐵是固定的,裏麵的線圈跟著旋轉了起來。
見到皇帝進來,學生們作揖行禮,一起口稱陛下。朱由校揮揮手,仔細看著這個裝置。學生轉動的把手上麵鑲著磁鐵,而中間的線圈是固定不動的。而另一邊的線圈是用兩個瓦片一樣的結構和銅線相連,正在轉個不停。
朱由校道:“這是誰負責的?”
一個二十來歲的學生上前道:“陛下,是學生陳道永。陛下所說金屬線切割磁力線,便可以產生如閃電一般的電,學生們便想試試,結果果然造出了能將人麻痹的電。學生們深受鼓舞,便想到陛下所說電可以讓金屬在磁場中轉動,於是便做了這個裝置,結果真的轉動起來了,陛下真乃神人也。”
朱由校看了看旁邊,果然有一個隻有一半的結構,便問道:”這是你們研究出來的放電器?“
陳道永道:”陛下,正是此物,轉得越快,便麻得愈厲害。“
朱由校心裏想,發現電擊似乎是一百多年後的事了,而電的真正應用就是兩百後多年的事了,現在如果開始研究電,會不會太早了一點,因為科學並不能在某一個方麵有大的突飛猛進,它需要其它方麵的科學技術來支持。但如果電能夠真正的運用,那對於大明來說,可就是領先了世界兩百多年了,到那時,誰還會認為現在科學出現在西方呢?
他看著陳道永說道:”你在研究院裏召集對電有興趣的同學,組成大明電學研究所,你是所長。朕會給你更詳細的資料,充足的資金和人力,所有與電有關的現象都可以研究,朕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朕一個驚喜。“
陳道永驚呆了,他才二十四歲,竟然被陛下委以如此重任,這簡直不可想象。不過他毫不猶豫地迴道:”學生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朱由校讓學生去找研究院院長畢懋康,通報他關於成立大明電學研究所的事情。大明電學研究所依然會安排在研究院內,但資金由大明皇家科學基金會提供,這就它將不會屬於研究院管轄。而陳道永等人是研究院學生,現在要從研究院出來,於情於理也必須通知院長畢懋康。
迴到宮中後,他讓人找來書記官(侍詔),開始迴憶高中的科學知識。電壓又叫電勢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可是,電勢不同如何測量?暈,忘記了,還是老師原來就沒有講過?
這時朱由校才發現有很多高中知識自己竟然忘記了,這可不行。於是很多天裏,大量的翰林學士被召集到雲台,開始了搶救朱由校腦中知識的運動。朱由校將所能記起的各科知識(除近代曆史以外),不管有用沒用,先記下來再說。
所以常常出現翰林學士把字寫在紙上後,還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斷斷續續用了三十多天,朱由校覺得自己已經被掏空了,這才停了下來,然後將這些知識分類整理,命令王承恩印了三千冊,在各地的圖書館裏都放上一冊,然後送到了研究院。
其中有些知識朱由校在做六科教授的時候便已經講過了,隻是沒有現在的這樣係統。書籍共分為《算術》,《格物》,《生物》,《化學》,《地理》五種。對於研究院的學生來說,都是很有指導意義和啟發作用的知識。
在《格物》中包括力學,電磁學,光學,聲學,熱學。在書中朱由校拋出大量未經證實的假說,象力學三定律呀,電磁理論呀,熱力學三定律呀,甚至還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高中學的都是理論,至於如何驗證,那都隻能讓學生們去搞了。
陳道永他們拿到《格物》書後,看到那一個個陌生的名詞:電壓,電量,電流,電阻,電容器……一個個頭大無比。總算朱由校另外編了一個小冊子,將電學的一些基本實驗注意事項都一一羅列在上麵,象電線外麵要包絕緣體呀,可以用水力使磁鐵或者線圈轉動,但不要讓人接觸到裸露的電線呀,可以用動物實驗呀。不然隻怕實驗一開始,就會電死幾個學生。
所以大明電學研究所就在極其高級的理論指導下,極其簡陋的實驗條件下開始了他們的研究。皇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金錢倒是足夠的,但沒有東西可以買呀。就象最普通的絕緣電線,也隻能在銅絲外麵裹上木片或者厚厚的棉花。但這些學生,突然見到眼前一個如此多彩的新世界,都激動得無以複加,立誓要將電這個東西研究透徹,使得電能夠為大明人所用。
朱由校詫異道:”有這迴事?他們怎麽沒有和朕說?朕講的是一些純理論的東西,如何變為現實,朕自己也還沒有摸索出來呀。“
這話其實是很有水分的,朱由校在研究生院開了一門新課——電學。這課根本不好講,因為沒有實物呀。所以朱由校就用填鴨式的方法將切割磁力線產生電,電可以點亮電燈,電又能使電動機轉動的原理給他們說了一通。他覺得憑現在的水平應該很難造出電來,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將電用物品研究出來,當時講課隻是想著先講著一些原理,以後慢慢再看有沒有指導意義。
就這樣的一點點知識竟然可以讓他們造出用電設備來?朱由校根本不敢想象。他興衝衝地和孫元化幾個人趕到研究院器械科,想來看看他們造出的東西。
有幾個學生正在作試驗,一個學生轉動著把手,使一個磁鐵繞著中間的一個線圈旋轉。線圈連接著兩條線,連接到另一個線圈中,這個線圈外麵的磁鐵是固定的,裏麵的線圈跟著旋轉了起來。
見到皇帝進來,學生們作揖行禮,一起口稱陛下。朱由校揮揮手,仔細看著這個裝置。學生轉動的把手上麵鑲著磁鐵,而中間的線圈是固定不動的。而另一邊的線圈是用兩個瓦片一樣的結構和銅線相連,正在轉個不停。
朱由校道:“這是誰負責的?”
一個二十來歲的學生上前道:“陛下,是學生陳道永。陛下所說金屬線切割磁力線,便可以產生如閃電一般的電,學生們便想試試,結果果然造出了能將人麻痹的電。學生們深受鼓舞,便想到陛下所說電可以讓金屬在磁場中轉動,於是便做了這個裝置,結果真的轉動起來了,陛下真乃神人也。”
朱由校看了看旁邊,果然有一個隻有一半的結構,便問道:”這是你們研究出來的放電器?“
陳道永道:”陛下,正是此物,轉得越快,便麻得愈厲害。“
朱由校心裏想,發現電擊似乎是一百多年後的事了,而電的真正應用就是兩百後多年的事了,現在如果開始研究電,會不會太早了一點,因為科學並不能在某一個方麵有大的突飛猛進,它需要其它方麵的科學技術來支持。但如果電能夠真正的運用,那對於大明來說,可就是領先了世界兩百多年了,到那時,誰還會認為現在科學出現在西方呢?
他看著陳道永說道:”你在研究院裏召集對電有興趣的同學,組成大明電學研究所,你是所長。朕會給你更詳細的資料,充足的資金和人力,所有與電有關的現象都可以研究,朕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朕一個驚喜。“
陳道永驚呆了,他才二十四歲,竟然被陛下委以如此重任,這簡直不可想象。不過他毫不猶豫地迴道:”學生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朱由校讓學生去找研究院院長畢懋康,通報他關於成立大明電學研究所的事情。大明電學研究所依然會安排在研究院內,但資金由大明皇家科學基金會提供,這就它將不會屬於研究院管轄。而陳道永等人是研究院學生,現在要從研究院出來,於情於理也必須通知院長畢懋康。
迴到宮中後,他讓人找來書記官(侍詔),開始迴憶高中的科學知識。電壓又叫電勢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可是,電勢不同如何測量?暈,忘記了,還是老師原來就沒有講過?
這時朱由校才發現有很多高中知識自己竟然忘記了,這可不行。於是很多天裏,大量的翰林學士被召集到雲台,開始了搶救朱由校腦中知識的運動。朱由校將所能記起的各科知識(除近代曆史以外),不管有用沒用,先記下來再說。
所以常常出現翰林學士把字寫在紙上後,還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斷斷續續用了三十多天,朱由校覺得自己已經被掏空了,這才停了下來,然後將這些知識分類整理,命令王承恩印了三千冊,在各地的圖書館裏都放上一冊,然後送到了研究院。
其中有些知識朱由校在做六科教授的時候便已經講過了,隻是沒有現在的這樣係統。書籍共分為《算術》,《格物》,《生物》,《化學》,《地理》五種。對於研究院的學生來說,都是很有指導意義和啟發作用的知識。
在《格物》中包括力學,電磁學,光學,聲學,熱學。在書中朱由校拋出大量未經證實的假說,象力學三定律呀,電磁理論呀,熱力學三定律呀,甚至還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高中學的都是理論,至於如何驗證,那都隻能讓學生們去搞了。
陳道永他們拿到《格物》書後,看到那一個個陌生的名詞:電壓,電量,電流,電阻,電容器……一個個頭大無比。總算朱由校另外編了一個小冊子,將電學的一些基本實驗注意事項都一一羅列在上麵,象電線外麵要包絕緣體呀,可以用水力使磁鐵或者線圈轉動,但不要讓人接觸到裸露的電線呀,可以用動物實驗呀。不然隻怕實驗一開始,就會電死幾個學生。
所以大明電學研究所就在極其高級的理論指導下,極其簡陋的實驗條件下開始了他們的研究。皇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金錢倒是足夠的,但沒有東西可以買呀。就象最普通的絕緣電線,也隻能在銅絲外麵裹上木片或者厚厚的棉花。但這些學生,突然見到眼前一個如此多彩的新世界,都激動得無以複加,立誓要將電這個東西研究透徹,使得電能夠為大明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