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由校接下來一句話就打破了他的幻想:“法律管轄皇權,應該在二三十年後成為現實。朕先要把大明按朕的意願來改造,改造好後,再實行不遲。”
雖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皇權被製約,但至少還有個希望吧。現在的皇帝確實聰明,務實,比之他的爺爺要強得多,這樣的皇帝統治之下,大家的日子也過得不錯,文官的權力正在逐步增強,這樣持續下去,總會讓國家最後的統治權落到文官的手上。
其實文官們之所以想要限製皇權,當然是因為自己想要權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皇帝有賢有愚,如果一個不大靠譜的皇帝濫用權力,對於國家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現在的皇帝能夠聽從大臣的意見,而且對國家的各個方麵都有一套現在看來有效的看法,那麽限製皇權的要求倒是沒有那麽急迫。
皇帝在法學院的講話刊登在周報上,在葉向高等人的要求上,刪去了皇帝也要受法律審判的那一段。即使如此,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對於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倒是沒有什麽爭議,而其它三個方麵卻有許多人寫信來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最多的是拿出法理不外乎人情來認為法律不應該是冰冷的,而應該是有一定的彈性的。還有很多人認為是壞人就應該重判,好人就應該輕判。
於是嘯啟先生又寫了一封讀者來信,在信中他認為,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先要搞明白,這個人情應該是追求公平與正義的人情,是給予慈悲或寬恕的人情。而且這個人情隻能在最後的判罰中才能起作用,而不應該在決定有罪無罪時使用。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官員犯了貪汙罪,他家裏條件不大好,上有老母下有弱子。那他的家庭條件不能做為量刑的依據,應該怎麽判就要怎麽判。這就是法律是剛性的意思。
但如果這個官員被判流刑,那就可以適當考慮,讓他流放的地點距家人近一些,方便家人探視。這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至於法律的彈性的問題,他認為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法律有彈性的話,彈性應該在哪裏呢?對誰有彈性呢?有了彈性,那麽各級官吏就會有施展權力的機會,也許同一件案子,兩個官吏來判的話,因為彈性的不同,導致兩個判決大相徑庭,這樣的話,法律還有什麽尊嚴,不是和笑話一樣嗎?而且這還會導致大量的貪汙腐敗行為發生。
最後他強調,法律懲戒的是事不是人,法律和道德不是一迴事,平日的好人壞人是道德標準,不能用道德代替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的要求要比法律高。
嘯啟先生因為經常在周報上發表讀者來信,已經成了一個頗受關注的較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信件發表後,很多人開始仔細地思考,認真地領會他話裏的意思,有很多人寫信表示自己看了嘯啟先生的來信後,若有所悟。
朱由校也知道,改變人的某些想法很難,也許永遠也改變不了。但這是明朝,不是後世,士子們還是願意獨立思考的,你說的有道理,他們也是會信服的,至少不會象後世一樣,直接就是“我就覺得什麽什麽是好的,什麽什麽是壞的”,連理由都不用擺。
而這時的遼東局勢,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天啟四年的冬天,努爾哈赤又一次派使者來,還是原來的條件:退迴邊牆以外,讓出遼沈,稱臣納貢,隻希望朝廷給予一定的米糧。這次加了一個條件,就是一出邊牆就解散軍隊,並言明因為努爾哈赤身染重疾,已經不可能有多少時間可活,希望能在他死後再將屍體交給大明。
這話說得淒慘的,讓有些大臣都有些不忍心了。朱由校召來皇太極,將建州的求降信交給他看。皇太極看後淚流滿麵地說道:“聖上,大明以孝治國,罪臣希望聖上能給罪臣一個在父汗麵前盡孝的機會,父汗歿後,罪臣將帶著父汗遺體自縛前來。”
有大臣上前道:“陛下,此事似乎也可以,反正建奴已經沒有辦法翻盤,放他迴去,可知我大明待蠻夷之厚,如其有半分知恩圖報之心,自會全師而降。”
朱由校看去,卻是吏部右侍郎曹於汴。心裏想著,這東林黨裏麵的一些人,到底是愚蠢呢還是愚蠢呢?這樣簡單的手段竟然就被感動了,可沒見過你對國內的子民這樣仁慈過。
他沒有作聲,隻是乜了他一眼,然後看向葉向高。葉向高心裏直罵娘,不過這次罵的是曹於汴。你特麽的是吃了屎嗎,這個時候為建奴說話。
他出列斥道:“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且其狡猾而無信。皇太極者,建奴四大貝勒也,此時放他歸去,便是放虎歸山。你是想要我們犧牲更多的同袍嗎?婦人之仁,你讀的聖賢書到哪裏去了?天下可憐之人甚多,你想想建奴無故殺掉的無穀之人,那些人才是真的可憐,還不快快退下。”
皇太極慘笑道:“罪臣被俘日久,即使迴去,也不可能再有領兵之機會。再說罪臣一向讀聖賢之書,又於京城多日,受聖上及諸位高賢感化,早有歸順之心,迴去後又如何會反判呢?”
孫傳庭笑道:“你就是說出花來,我們也不可能放你迴去。這不是人倫問題,若奴酋已死,你去奔喪,倒是可以商量。”
這話說得惡毒,皇太極卻麵色如常。心裏想著,若真的父汗歿了,你們又有新的托詞了,到時會放我迴去才怪。不過若他們真的願意放我迴去,我應該要如何整頓建州呢?嶽托應該會聽我的,那代善倒是可以爭取,莽古爾泰一介莽夫,阿敏這個家夥有些難以搞定,那就聯合代善和莽古爾泰一起對付阿敏。然後重用漢人,和大明爭奪一番,雖然不想取代大明,但占有遼東之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皇權被製約,但至少還有個希望吧。現在的皇帝確實聰明,務實,比之他的爺爺要強得多,這樣的皇帝統治之下,大家的日子也過得不錯,文官的權力正在逐步增強,這樣持續下去,總會讓國家最後的統治權落到文官的手上。
其實文官們之所以想要限製皇權,當然是因為自己想要權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皇帝有賢有愚,如果一個不大靠譜的皇帝濫用權力,對於國家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現在的皇帝能夠聽從大臣的意見,而且對國家的各個方麵都有一套現在看來有效的看法,那麽限製皇權的要求倒是沒有那麽急迫。
皇帝在法學院的講話刊登在周報上,在葉向高等人的要求上,刪去了皇帝也要受法律審判的那一段。即使如此,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對於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倒是沒有什麽爭議,而其它三個方麵卻有許多人寫信來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最多的是拿出法理不外乎人情來認為法律不應該是冰冷的,而應該是有一定的彈性的。還有很多人認為是壞人就應該重判,好人就應該輕判。
於是嘯啟先生又寫了一封讀者來信,在信中他認為,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先要搞明白,這個人情應該是追求公平與正義的人情,是給予慈悲或寬恕的人情。而且這個人情隻能在最後的判罰中才能起作用,而不應該在決定有罪無罪時使用。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官員犯了貪汙罪,他家裏條件不大好,上有老母下有弱子。那他的家庭條件不能做為量刑的依據,應該怎麽判就要怎麽判。這就是法律是剛性的意思。
但如果這個官員被判流刑,那就可以適當考慮,讓他流放的地點距家人近一些,方便家人探視。這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至於法律的彈性的問題,他認為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法律有彈性的話,彈性應該在哪裏呢?對誰有彈性呢?有了彈性,那麽各級官吏就會有施展權力的機會,也許同一件案子,兩個官吏來判的話,因為彈性的不同,導致兩個判決大相徑庭,這樣的話,法律還有什麽尊嚴,不是和笑話一樣嗎?而且這還會導致大量的貪汙腐敗行為發生。
最後他強調,法律懲戒的是事不是人,法律和道德不是一迴事,平日的好人壞人是道德標準,不能用道德代替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的要求要比法律高。
嘯啟先生因為經常在周報上發表讀者來信,已經成了一個頗受關注的較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信件發表後,很多人開始仔細地思考,認真地領會他話裏的意思,有很多人寫信表示自己看了嘯啟先生的來信後,若有所悟。
朱由校也知道,改變人的某些想法很難,也許永遠也改變不了。但這是明朝,不是後世,士子們還是願意獨立思考的,你說的有道理,他們也是會信服的,至少不會象後世一樣,直接就是“我就覺得什麽什麽是好的,什麽什麽是壞的”,連理由都不用擺。
而這時的遼東局勢,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天啟四年的冬天,努爾哈赤又一次派使者來,還是原來的條件:退迴邊牆以外,讓出遼沈,稱臣納貢,隻希望朝廷給予一定的米糧。這次加了一個條件,就是一出邊牆就解散軍隊,並言明因為努爾哈赤身染重疾,已經不可能有多少時間可活,希望能在他死後再將屍體交給大明。
這話說得淒慘的,讓有些大臣都有些不忍心了。朱由校召來皇太極,將建州的求降信交給他看。皇太極看後淚流滿麵地說道:“聖上,大明以孝治國,罪臣希望聖上能給罪臣一個在父汗麵前盡孝的機會,父汗歿後,罪臣將帶著父汗遺體自縛前來。”
有大臣上前道:“陛下,此事似乎也可以,反正建奴已經沒有辦法翻盤,放他迴去,可知我大明待蠻夷之厚,如其有半分知恩圖報之心,自會全師而降。”
朱由校看去,卻是吏部右侍郎曹於汴。心裏想著,這東林黨裏麵的一些人,到底是愚蠢呢還是愚蠢呢?這樣簡單的手段竟然就被感動了,可沒見過你對國內的子民這樣仁慈過。
他沒有作聲,隻是乜了他一眼,然後看向葉向高。葉向高心裏直罵娘,不過這次罵的是曹於汴。你特麽的是吃了屎嗎,這個時候為建奴說話。
他出列斥道:“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且其狡猾而無信。皇太極者,建奴四大貝勒也,此時放他歸去,便是放虎歸山。你是想要我們犧牲更多的同袍嗎?婦人之仁,你讀的聖賢書到哪裏去了?天下可憐之人甚多,你想想建奴無故殺掉的無穀之人,那些人才是真的可憐,還不快快退下。”
皇太極慘笑道:“罪臣被俘日久,即使迴去,也不可能再有領兵之機會。再說罪臣一向讀聖賢之書,又於京城多日,受聖上及諸位高賢感化,早有歸順之心,迴去後又如何會反判呢?”
孫傳庭笑道:“你就是說出花來,我們也不可能放你迴去。這不是人倫問題,若奴酋已死,你去奔喪,倒是可以商量。”
這話說得惡毒,皇太極卻麵色如常。心裏想著,若真的父汗歿了,你們又有新的托詞了,到時會放我迴去才怪。不過若他們真的願意放我迴去,我應該要如何整頓建州呢?嶽托應該會聽我的,那代善倒是可以爭取,莽古爾泰一介莽夫,阿敏這個家夥有些難以搞定,那就聯合代善和莽古爾泰一起對付阿敏。然後重用漢人,和大明爭奪一番,雖然不想取代大明,但占有遼東之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