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已經預料到了大家的反應。他輕輕敲了下喇叭,下麵頓時安靜下來。他接著說道:“有人覺得,天子怎麽會犯錯?有什麽人能夠審判天子?但是朕要說,天子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而法律則是天道的體現,天子也要受天道管轄,所以,天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審判。”
葉向高在後麵咳嗽了一聲,方從哲也接著咳嗽,然後是徐光啟,畢自嚴,孫傳庭,一個比一個咳嗽聲音大,咳嗽時間長。
朱由校迴過身來,對著滿麵惶急的魏忠賢道:“廠臣給幾位閣老拿些飲子來。”
葉向高的眼睛連眨,想要引起朱由校的注意,朱由校掃了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葉向高心裏急得要罵娘,你特麽的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我眨眼的意思你真的明白嗎?你點個頭算是什麽意思。
朱由校不再理他們,迴頭說道:“當然,法律審判朕不是說要把朕怎麽樣,笞幾下?杖幾十?不是,而是裁定朕的有些作法違法,這樣朕就不能做這些事。當然,現在還沒有製定出針對皇帝的法律,所以暫時法律還管不了朕。但以後會製定的,一定要製定的,到時你們就可以自豪地說:這天下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法律。”
眾臣這才鬆了一口氣,這麽說總算是把皇帝和其他人都分開了,保證了現在的法律不能對皇帝如何。至於以後製定專門針對皇帝的法律,這事以後再說吧。
“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或者說法律麵前,除了皇帝,人人平等,這就完美體現了法律的公正性。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在你們畢業以後,麵對的是一位親王,一位將軍,一位大臣,不要驚訝,他們隻是爵位或者官職高於你們,但是在法庭上,你們根據法律,可以掌控他們的生死。”
“第三個問題,便是法官自身的問題。你們以後是執法人員,必須秉承一個字:正。立身要正,要以法律為依據。這裏不是說大家會貪贓枉法,這點朕倒是放心,東廠錦衣衛廉政公署都不是吃素的。朕要說的是,不能因為你的觀感而影響到你的法律判斷。在一個人被定罪前,你不能先入為主地認定他有罪,你也不能因為他的穿著不符合你的衣著品味而認為他不是一個好人,你不能因為他曾經偷過別人的東西就認為這件殺人案子一定是他做的。你要記住,你是一個判斷者,不要讓除了證據之外的東西影響到你的判斷。你的決定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死,甚至決定一個家庭的生存。”
“第四個問題,便是量刑輕重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大明奉行的是刑罰世輕世重的原則,這與我們剛才說的第一條有衝突,所以我們廢除了這一條原則。那麽我們在量刑時也要注意這一點,一個人在大家看來可能是個壞人,另外一個人在大家看來可能是個好人,那麽兩人觸犯了相同的法律,犯了相同的罪行,就應該判相同的刑罰,其實這與這一條和第三條是有些交錯的。不能因為他曾經做過什麽錯事,而導致他在另一件事上受到更嚴重的懲罰,也不能因為他曾經修橋補路,就導致你降低他應該受到的刑罰。這都是不可以的。”
“你們是大明曆史上第一批新式法官,就應該要有一些新的形象,一些新的作法。一些很簡單的常識問題要弄清楚,就象朕剛才所說的,曾經做過的一件好事不會使壞事變好,曾經做過的一件惡事也不會使壞事變得更壞,這應該是常識性的問題。浪子迴頭確實值得鼓勵,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刑罰,屢教不改當然是件壞事,但也不能因此就加重刑罰。法律不是因為你是個什麽人而懲罰你,而是因為你做的什麽事而懲罰你。在你們的課本中,有一門是專門用來鍛煉你們思維能力的課程,叫做《邏輯》,這本書是朕主持編寫的,有些地方可能還會有瑕疵,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提出一些意見,讓這本書更加完善。”
“開一代先河,總會有些新問題出現,因為沒有先例可循。沒有關係,出現問題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朕相信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我們矢誌一心,同心同德,就會把我國的法律製度完善得越來越好,讓這個世界上充滿公平與正直。使得大明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
大家對皇帝陛下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雖然有些東西聽得半懂不懂,但以後的課本上總會給出詳細的解釋。而有些話,則是讓學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法律並不是懲罰壞人的,而是針對壞事的。一乍聽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卻是合情合理。
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中華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以前大家的習慣是,你有一個什麽缺點,那就全盤否定你。你有一個什麽優點,就覺得你事事都是對的。用道德來代替法律,以君子小人來區分人群。這些都是朱由校覺得不正確的,應該改變的。他希望能夠通過新的審判方式,新的審判思維,讓大明人的思維方式也慢慢地來改變。他相信,沒有經過滿清的野蠻摧殘,中國人應該還不至於淪落到後世那樣是非不分的地步。
朱由校和眾閣臣迴到他的小別墅後,葉向高著急地說道:“陛下,您剛才那麽說,臣等都急出了一身冷汗,以後可否先告知老臣,讓臣等有個心理準備。”
朱由校笑道:“一時口沒管住,所以就說了出來。不過那確實是朕的想法,法律如果不能管住朕,那朕不放心把這個江山交給子孫後代。”
葉向高心想,你才多大呀,就想那麽遠幹嘛?不過對於皇帝的這種想法,其實他心裏倒是有些意動。如果皇帝真的要讓皇權置於法律之下,那這麽多年文官的想法就終於可以實現了。
葉向高在後麵咳嗽了一聲,方從哲也接著咳嗽,然後是徐光啟,畢自嚴,孫傳庭,一個比一個咳嗽聲音大,咳嗽時間長。
朱由校迴過身來,對著滿麵惶急的魏忠賢道:“廠臣給幾位閣老拿些飲子來。”
葉向高的眼睛連眨,想要引起朱由校的注意,朱由校掃了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葉向高心裏急得要罵娘,你特麽的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我眨眼的意思你真的明白嗎?你點個頭算是什麽意思。
朱由校不再理他們,迴頭說道:“當然,法律審判朕不是說要把朕怎麽樣,笞幾下?杖幾十?不是,而是裁定朕的有些作法違法,這樣朕就不能做這些事。當然,現在還沒有製定出針對皇帝的法律,所以暫時法律還管不了朕。但以後會製定的,一定要製定的,到時你們就可以自豪地說:這天下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法律。”
眾臣這才鬆了一口氣,這麽說總算是把皇帝和其他人都分開了,保證了現在的法律不能對皇帝如何。至於以後製定專門針對皇帝的法律,這事以後再說吧。
“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或者說法律麵前,除了皇帝,人人平等,這就完美體現了法律的公正性。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在你們畢業以後,麵對的是一位親王,一位將軍,一位大臣,不要驚訝,他們隻是爵位或者官職高於你們,但是在法庭上,你們根據法律,可以掌控他們的生死。”
“第三個問題,便是法官自身的問題。你們以後是執法人員,必須秉承一個字:正。立身要正,要以法律為依據。這裏不是說大家會貪贓枉法,這點朕倒是放心,東廠錦衣衛廉政公署都不是吃素的。朕要說的是,不能因為你的觀感而影響到你的法律判斷。在一個人被定罪前,你不能先入為主地認定他有罪,你也不能因為他的穿著不符合你的衣著品味而認為他不是一個好人,你不能因為他曾經偷過別人的東西就認為這件殺人案子一定是他做的。你要記住,你是一個判斷者,不要讓除了證據之外的東西影響到你的判斷。你的決定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死,甚至決定一個家庭的生存。”
“第四個問題,便是量刑輕重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大明奉行的是刑罰世輕世重的原則,這與我們剛才說的第一條有衝突,所以我們廢除了這一條原則。那麽我們在量刑時也要注意這一點,一個人在大家看來可能是個壞人,另外一個人在大家看來可能是個好人,那麽兩人觸犯了相同的法律,犯了相同的罪行,就應該判相同的刑罰,其實這與這一條和第三條是有些交錯的。不能因為他曾經做過什麽錯事,而導致他在另一件事上受到更嚴重的懲罰,也不能因為他曾經修橋補路,就導致你降低他應該受到的刑罰。這都是不可以的。”
“你們是大明曆史上第一批新式法官,就應該要有一些新的形象,一些新的作法。一些很簡單的常識問題要弄清楚,就象朕剛才所說的,曾經做過的一件好事不會使壞事變好,曾經做過的一件惡事也不會使壞事變得更壞,這應該是常識性的問題。浪子迴頭確實值得鼓勵,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刑罰,屢教不改當然是件壞事,但也不能因此就加重刑罰。法律不是因為你是個什麽人而懲罰你,而是因為你做的什麽事而懲罰你。在你們的課本中,有一門是專門用來鍛煉你們思維能力的課程,叫做《邏輯》,這本書是朕主持編寫的,有些地方可能還會有瑕疵,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提出一些意見,讓這本書更加完善。”
“開一代先河,總會有些新問題出現,因為沒有先例可循。沒有關係,出現問題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朕相信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我們矢誌一心,同心同德,就會把我國的法律製度完善得越來越好,讓這個世界上充滿公平與正直。使得大明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
大家對皇帝陛下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雖然有些東西聽得半懂不懂,但以後的課本上總會給出詳細的解釋。而有些話,則是讓學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法律並不是懲罰壞人的,而是針對壞事的。一乍聽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卻是合情合理。
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中華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以前大家的習慣是,你有一個什麽缺點,那就全盤否定你。你有一個什麽優點,就覺得你事事都是對的。用道德來代替法律,以君子小人來區分人群。這些都是朱由校覺得不正確的,應該改變的。他希望能夠通過新的審判方式,新的審判思維,讓大明人的思維方式也慢慢地來改變。他相信,沒有經過滿清的野蠻摧殘,中國人應該還不至於淪落到後世那樣是非不分的地步。
朱由校和眾閣臣迴到他的小別墅後,葉向高著急地說道:“陛下,您剛才那麽說,臣等都急出了一身冷汗,以後可否先告知老臣,讓臣等有個心理準備。”
朱由校笑道:“一時口沒管住,所以就說了出來。不過那確實是朕的想法,法律如果不能管住朕,那朕不放心把這個江山交給子孫後代。”
葉向高心想,你才多大呀,就想那麽遠幹嘛?不過對於皇帝的這種想法,其實他心裏倒是有些意動。如果皇帝真的要讓皇權置於法律之下,那這麽多年文官的想法就終於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