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連上了網絡之後,林田迫不及待的想去試一試了。田林也跟著林田,看著這方用電腦和網絡組成的天地。林田先給田林申請了q/q號和郵箱,順便加了兩人為好友。之後就是看看別的東西了。
像課本上提到的搜索,隻要輸入想知道的東西,就能找到很多迴答。還有論壇,很多人都可以利用這個來交流,還有很多資料。林田體會到了網絡的好處,能看到很多新的事物,比報紙快多了的新聞,有很多人上傳的資料,和別人在線交談。
隨著展現在眼前的世界越發的寬廣,田林想要操控電腦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但是電腦的鼠標和鍵盤都在林田的手裏,她隻能跟著林田看。田林恨不得立馬有一個身體,去親自操作。網絡世界的魅力讓她開始思考著林田的問題,別說和她一起去看世界了,她眼前就有一個世界啊。
田林並不排斥和林田一起做實驗,她也想要出去看看。但是像林田這樣,拿著一麵小鏡子讓她想著要去鏡子裏,除了想的腦袋疼,身上酸痛之外,她沒有任何感覺啊。林田則是以她頭疼的症狀越來越輕,身體的酸痛也逐漸減少為由,認定了這個方法是有用的。
每當田林在鏡子裏休息的時候,林田就在電腦上查。但是電腦上也沒有什麽關於這種鏡子裏的靈的情況。所以她們的實驗,就全靠自己摸索了。
就在那天,林田和田林進行例行實驗的時候,田林出現在了林田的小鏡子上。
麵前的景色突然從廣闊的房間變成了林田的臉,能夠感知到的隻有腦袋,四肢就像是塞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一樣,根本無法活動。雖然隻持續了幾分鍾,但是這對林田和田林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驚喜。這意味著田林可以出現在其他的鏡子裏,她不再隻局限於梳妝鏡中。
這下林田認為了自己的方法是對的,她興致勃勃的開始了實驗。她試了家裏的幾麵鏡子,在玄關的穿衣鏡、在洗臉池的小鏡子、大衣櫃的鏡子,她和田林都可以見麵。
而且在有鏡麵反射的地方,因為林田的影像太過於模糊,田林隻能存在短短一會,就會被拉迴梳妝鏡。
家裏是這樣,林田要試一試家門之外的情況。在跟爸爸媽媽說好要出門之後,林田開始在小區的實驗之旅。
在口袋裏拿著鏡子,每隔幾分鍾就看一次,林田發現,隻要她的臉沒照到鏡子,十分鍾左右田林就會迴到家中。在詢問過田林之後,林田第一次知道,每當她離開家後,田林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失去意識,直到她迴家,才能重新醒來。
林田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自責,一直以來,她都以為當自己走了,田林就是一個人,沒想到當自己走了,田林連保存清醒的意識都做不到。她真的太不關心田林了。
在田林看來,這是小事。林田走後,她昏睡了,反而不會感到孤單。林田迴來了,她就醒了,能第一時間見到林田,不用獨自等待,非常好。看到林田為她擔心,她的心中感覺到一陣暖意,她貪戀著這種溫柔。還是不要說出來她是這麽想的,讓林田這麽誤會下去吧。
林田開始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統計著田林的出現時間。
田林發現,每一次穿梭鏡子,都在消耗她的精力。這麽多次的實驗,她的精力都要耗盡了,她第一次感覺到疲憊,和上次的精力耗盡不同。這次她無論是頭腦還是身體都有沉重的感覺,就想睡覺。
田林在粘著床的那一刻就倒下了,連夏天專門用來蓋肚子的單子都整整齊齊的擺在床頭,沒有打開的痕跡。這也是唯一一次田林睡了,林田還沒睡的情況。
林田感覺到好笑,她打開單子,蓋到肚子上,看到了鏡子裏的單子也自動打開,覆在田林身上。雖然不知道鏡子裏麵會不會有風,田林會不會吹的肚子受涼,但是還是蓋上吧。
呂薇想著叫女兒吃飯,沒想到女兒窩在了床上。
林田聽到飯好了,從床上下來。臨走看了一眼鏡子,發現田林還在睡覺。但是媽媽卻沒有說出鏡子裏的怪事,也就是說,媽媽看不到鏡子裏的田林?林田迴憶小時候的事情,好像媽媽確實看不到,就是不知道媽媽能不能聽到田林的聲音。
林田敲敲腦袋,現在還是去吃飯,別想那麽多了。
田林的這場覺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被研究屬性附體的林田見她醒了,拿著自己的小本子,微笑著看著田林:“既然醒了,那就開始吧,我們的實驗隻做了一點呢!”
微笑的林田和苦著臉的田林,就這樣開始了她們的試驗之旅。
田林被迫重複著出入其他鏡子,過著消耗完精力陷入沉睡,睡起來又繼續實驗的日子。想著反抗的她,被林田的微笑誘惑,走上了實驗的不歸路。在一句又一句的“到時候給你玩電腦”“想想外麵的廣闊世界”“想想和我一起出門”中,田林淪落了。
未來的科學家林田,在這時候就表現出科學家的特性。
在林田和田林的不懈努力之下,田林終於可以在林田不在的日子裏保持清醒了。雖然因為林田還在家裏住,最長的實驗時間不過是十個小時。但對原來隻能保存幾分鍾意識的田林來說,已經很好了。
在陪著媽媽出門買菜的時候,她們又實驗了聲音能不能夠被聽到,結果隻有家裏的梳妝鏡的聲音是聽不到的,其他的還是可以聽到的。
林田又有了新的目標,讓兩個人用另一種別人無法發現的方式交流。雖然田林也能寫字,但是那是在田林生活的鏡子裏有筆,她能夠舒展開手腳的情況下。小鏡子的麵就那麽大,除了田林的腦袋,再無其他。但是這次實驗的結果不理想,被林田和林田暫時擱置。
她們開始折騰另一方麵的內容,就是看看田林能不能長時間出現在鏡麵反射上。開始兩個人拿不鏽鋼來做實驗,因為不鏽鋼和鏡麵相似,田林一次就成功的待了十五分鍾。之後開始了對金屬的實驗,對玻璃的實驗。
林田和田林發現,反光的麵中林田的影像越清晰,田林越容易出現,出現的時間越久。
那這個電腦要怎麽辦呢?放一個玻璃在前麵,反光也不夠啊。
在兩個人開始折騰電腦,看怎樣能夠加大反光。在二人的不懈努力中,多次實驗,調節打到電腦屏幕上的光線,終於讓電腦屏幕上出現了林田的較為清晰的輪廓。雖然隻有輪廓,但是也可以讓田林待十五分鍾了。
和在鏡子裏的情況不同,田林出現在電腦裏的時候,她見到的不是林田的房間,而是一堆電流。而且她能夠感受到到電腦屏幕,就好像光打到了麵前一樣。
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兩個人麵前。
電腦是拿鼠標和鍵盤操作的,田林她玩不了啊!就算進到了電腦裏麵,她也無法操縱。
返迴到梳妝鏡裏,兩個人麵麵相覷,林田為自己的思考不足而反思,她拿著小本子,邊寫邊說:“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讓你操控實物?”
田林本身是沒有身體的,在鏡子裏的她,雖然能夠動用那些東西,但那些東西也是虛幻的,她無法真正的觸碰實體。
“你可以從鏡子裏飄出來嗎?你每次穿梭鏡子的時候,是經過了什麽?是這裏的空氣嗎?”林田連著問了三個問題,她要搞清楚,田林能不能接觸這個世界,她是如何從一個鏡子出現在另一個鏡子裏的。
“我不知道能不能飄出來。從一個鏡子到另外一個,我隻看到了那麵鏡子,想著過去就可以了,中間似乎是一個狹小的空間,但是是不是空氣我也不知道。”田林迴憶著自己的感受,和林田一起討論著鏡子和鏡子間的問題。
時間在兩個人的討論中過去,進展是沒有的。但是林田還是找到了一點,就是“念頭”,如果田林有這樣的念頭,那麽實現就是有可能的。或者說是願望,如果田林有願望,她想怎麽做,就會產生那種情況。
兩個人開始了各種實驗,林田是興致勃勃的,田林是精疲力盡的。每一次的穿梭都要耗費她大量的精力,但是為了不讓小夥伴失望,她打起精神繼續做實驗。
近一個月過去了,雖然田林還是無法操縱電腦。但是她又開拓了其他用途。現在的她隻要想,就能到達林田照過的鏡子裏。停留的時間隨著林田待過的時間而定,比如家裏的鏡子就能待好幾個小時,但是學校裏的鏡子不過幾分鍾就迴來了。
發現自己的“想”的能力之後,田林也開始了各種實驗。
比如試一試別人能不能發現她。但是無論她怎麽想,別人看到的,隻有林田。或者試一試林田能不能看不見她,但是她的隱身計劃失敗了,無論在哪裏林田都能有模模糊糊的感覺。
初三畢業的第一個月,就在林田和田林兩個人的無數次實驗中度過。而中考的結果也出來了。
像課本上提到的搜索,隻要輸入想知道的東西,就能找到很多迴答。還有論壇,很多人都可以利用這個來交流,還有很多資料。林田體會到了網絡的好處,能看到很多新的事物,比報紙快多了的新聞,有很多人上傳的資料,和別人在線交談。
隨著展現在眼前的世界越發的寬廣,田林想要操控電腦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但是電腦的鼠標和鍵盤都在林田的手裏,她隻能跟著林田看。田林恨不得立馬有一個身體,去親自操作。網絡世界的魅力讓她開始思考著林田的問題,別說和她一起去看世界了,她眼前就有一個世界啊。
田林並不排斥和林田一起做實驗,她也想要出去看看。但是像林田這樣,拿著一麵小鏡子讓她想著要去鏡子裏,除了想的腦袋疼,身上酸痛之外,她沒有任何感覺啊。林田則是以她頭疼的症狀越來越輕,身體的酸痛也逐漸減少為由,認定了這個方法是有用的。
每當田林在鏡子裏休息的時候,林田就在電腦上查。但是電腦上也沒有什麽關於這種鏡子裏的靈的情況。所以她們的實驗,就全靠自己摸索了。
就在那天,林田和田林進行例行實驗的時候,田林出現在了林田的小鏡子上。
麵前的景色突然從廣闊的房間變成了林田的臉,能夠感知到的隻有腦袋,四肢就像是塞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一樣,根本無法活動。雖然隻持續了幾分鍾,但是這對林田和田林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驚喜。這意味著田林可以出現在其他的鏡子裏,她不再隻局限於梳妝鏡中。
這下林田認為了自己的方法是對的,她興致勃勃的開始了實驗。她試了家裏的幾麵鏡子,在玄關的穿衣鏡、在洗臉池的小鏡子、大衣櫃的鏡子,她和田林都可以見麵。
而且在有鏡麵反射的地方,因為林田的影像太過於模糊,田林隻能存在短短一會,就會被拉迴梳妝鏡。
家裏是這樣,林田要試一試家門之外的情況。在跟爸爸媽媽說好要出門之後,林田開始在小區的實驗之旅。
在口袋裏拿著鏡子,每隔幾分鍾就看一次,林田發現,隻要她的臉沒照到鏡子,十分鍾左右田林就會迴到家中。在詢問過田林之後,林田第一次知道,每當她離開家後,田林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失去意識,直到她迴家,才能重新醒來。
林田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自責,一直以來,她都以為當自己走了,田林就是一個人,沒想到當自己走了,田林連保存清醒的意識都做不到。她真的太不關心田林了。
在田林看來,這是小事。林田走後,她昏睡了,反而不會感到孤單。林田迴來了,她就醒了,能第一時間見到林田,不用獨自等待,非常好。看到林田為她擔心,她的心中感覺到一陣暖意,她貪戀著這種溫柔。還是不要說出來她是這麽想的,讓林田這麽誤會下去吧。
林田開始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統計著田林的出現時間。
田林發現,每一次穿梭鏡子,都在消耗她的精力。這麽多次的實驗,她的精力都要耗盡了,她第一次感覺到疲憊,和上次的精力耗盡不同。這次她無論是頭腦還是身體都有沉重的感覺,就想睡覺。
田林在粘著床的那一刻就倒下了,連夏天專門用來蓋肚子的單子都整整齊齊的擺在床頭,沒有打開的痕跡。這也是唯一一次田林睡了,林田還沒睡的情況。
林田感覺到好笑,她打開單子,蓋到肚子上,看到了鏡子裏的單子也自動打開,覆在田林身上。雖然不知道鏡子裏麵會不會有風,田林會不會吹的肚子受涼,但是還是蓋上吧。
呂薇想著叫女兒吃飯,沒想到女兒窩在了床上。
林田聽到飯好了,從床上下來。臨走看了一眼鏡子,發現田林還在睡覺。但是媽媽卻沒有說出鏡子裏的怪事,也就是說,媽媽看不到鏡子裏的田林?林田迴憶小時候的事情,好像媽媽確實看不到,就是不知道媽媽能不能聽到田林的聲音。
林田敲敲腦袋,現在還是去吃飯,別想那麽多了。
田林的這場覺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被研究屬性附體的林田見她醒了,拿著自己的小本子,微笑著看著田林:“既然醒了,那就開始吧,我們的實驗隻做了一點呢!”
微笑的林田和苦著臉的田林,就這樣開始了她們的試驗之旅。
田林被迫重複著出入其他鏡子,過著消耗完精力陷入沉睡,睡起來又繼續實驗的日子。想著反抗的她,被林田的微笑誘惑,走上了實驗的不歸路。在一句又一句的“到時候給你玩電腦”“想想外麵的廣闊世界”“想想和我一起出門”中,田林淪落了。
未來的科學家林田,在這時候就表現出科學家的特性。
在林田和田林的不懈努力之下,田林終於可以在林田不在的日子裏保持清醒了。雖然因為林田還在家裏住,最長的實驗時間不過是十個小時。但對原來隻能保存幾分鍾意識的田林來說,已經很好了。
在陪著媽媽出門買菜的時候,她們又實驗了聲音能不能夠被聽到,結果隻有家裏的梳妝鏡的聲音是聽不到的,其他的還是可以聽到的。
林田又有了新的目標,讓兩個人用另一種別人無法發現的方式交流。雖然田林也能寫字,但是那是在田林生活的鏡子裏有筆,她能夠舒展開手腳的情況下。小鏡子的麵就那麽大,除了田林的腦袋,再無其他。但是這次實驗的結果不理想,被林田和林田暫時擱置。
她們開始折騰另一方麵的內容,就是看看田林能不能長時間出現在鏡麵反射上。開始兩個人拿不鏽鋼來做實驗,因為不鏽鋼和鏡麵相似,田林一次就成功的待了十五分鍾。之後開始了對金屬的實驗,對玻璃的實驗。
林田和田林發現,反光的麵中林田的影像越清晰,田林越容易出現,出現的時間越久。
那這個電腦要怎麽辦呢?放一個玻璃在前麵,反光也不夠啊。
在兩個人開始折騰電腦,看怎樣能夠加大反光。在二人的不懈努力中,多次實驗,調節打到電腦屏幕上的光線,終於讓電腦屏幕上出現了林田的較為清晰的輪廓。雖然隻有輪廓,但是也可以讓田林待十五分鍾了。
和在鏡子裏的情況不同,田林出現在電腦裏的時候,她見到的不是林田的房間,而是一堆電流。而且她能夠感受到到電腦屏幕,就好像光打到了麵前一樣。
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兩個人麵前。
電腦是拿鼠標和鍵盤操作的,田林她玩不了啊!就算進到了電腦裏麵,她也無法操縱。
返迴到梳妝鏡裏,兩個人麵麵相覷,林田為自己的思考不足而反思,她拿著小本子,邊寫邊說:“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讓你操控實物?”
田林本身是沒有身體的,在鏡子裏的她,雖然能夠動用那些東西,但那些東西也是虛幻的,她無法真正的觸碰實體。
“你可以從鏡子裏飄出來嗎?你每次穿梭鏡子的時候,是經過了什麽?是這裏的空氣嗎?”林田連著問了三個問題,她要搞清楚,田林能不能接觸這個世界,她是如何從一個鏡子出現在另一個鏡子裏的。
“我不知道能不能飄出來。從一個鏡子到另外一個,我隻看到了那麵鏡子,想著過去就可以了,中間似乎是一個狹小的空間,但是是不是空氣我也不知道。”田林迴憶著自己的感受,和林田一起討論著鏡子和鏡子間的問題。
時間在兩個人的討論中過去,進展是沒有的。但是林田還是找到了一點,就是“念頭”,如果田林有這樣的念頭,那麽實現就是有可能的。或者說是願望,如果田林有願望,她想怎麽做,就會產生那種情況。
兩個人開始了各種實驗,林田是興致勃勃的,田林是精疲力盡的。每一次的穿梭都要耗費她大量的精力,但是為了不讓小夥伴失望,她打起精神繼續做實驗。
近一個月過去了,雖然田林還是無法操縱電腦。但是她又開拓了其他用途。現在的她隻要想,就能到達林田照過的鏡子裏。停留的時間隨著林田待過的時間而定,比如家裏的鏡子就能待好幾個小時,但是學校裏的鏡子不過幾分鍾就迴來了。
發現自己的“想”的能力之後,田林也開始了各種實驗。
比如試一試別人能不能發現她。但是無論她怎麽想,別人看到的,隻有林田。或者試一試林田能不能看不見她,但是她的隱身計劃失敗了,無論在哪裏林田都能有模模糊糊的感覺。
初三畢業的第一個月,就在林田和田林兩個人的無數次實驗中度過。而中考的結果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