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興奮道:“就是酒樓。祥叔,我想…不,我現在可以斷定,兇手最終指給我們的正是錢塘。而且和酒樓有關。”
蘇祥接道:“少爺,還有一可疑之處。”
“哦。”
“被害的四人雖然都是從錢塘而來。但他們來杭州的時間卻不盡相同。鄭彪來杭州三年,牛二是剛來不久。而陸氏父子則有十五年之久。如果他們之間有關聯,定是在十五年前就發生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是本案的動機所在。現在就隻剩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了。”
“兇手是誰?”
蘇軾點頭:“祥叔,你現下立刻帶墨郎去錢塘調查遇害人的背景。特別要查清楚這些人和酒樓有什麽瓜葛。”蘇祥點頭應允。
陸洵命案之後幾日,杭州城一下寧靜了,再無命案發生。兇手突然住手,似乎在等待著什麽。蘇軾查訪了杭州城內的所有酒樓,卻一時找不到線索。隻好等待蘇祥和墨郎從錢塘帶來消息。可蘇祥、墨郎卻遲遲不見音信。令蘇軾心中不免有些著急。
這一日,蘇軾來山寺中拜會佛印禪師。佛印那穩如泰山的打坐姿態,長眉疏髯、清瘦寧靜的麵龐,從容藹然的表情,雙眸中那超凡脫俗的光亮,使蘇軾像發熱的病人在額前突然敷上冰雪一樣,心下的躁亂頓時化盡,無比清爽。二人在山中遊玩,眼見莽莽蒼山,層巒疊嶂,幾日裏的鬱悶頓時煙消雲散,精神為之一震。來到一處涼亭內,命人鋪紙磨墨,奮筆疾書。
佛印念道:“山平村塢迷,野寺鍾相答。晚陰雲失莽,落日猶在塔。行招兩
社僧,共步青山月。送客渡石橋,迎客出林樾。幽尋本真性,往事聽徐說。錢王
方壯年,此邦事輕俠。鄉人鄙貧賤,異類識英傑。立石像興王,遺址今岌嶪。功
勳三吳定,富貴四海甲。歸來父老藏,崇高畏傾壓。詩人工譏病,此欲恣挑抉。
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是非今已矣,興廢何倉卒。持歸問禪翁,笑指浮漚沒。”
蘇軾顯然也對這首《遊杭州山》很是滿意,捋須微笑。
佛印不住點頭:“好詩。不過後人隻得佳作,而不見美景豈不遺憾。”
蘇軾笑道:“那就有勞覺老了。”
佛印拿起筆,在紙上縱橫捭闔,片刻一副水墨山水影立眼前。擱筆道:“獻醜了。”
蘇軾讚許道:“氣象蕭疏、煙雲清曠。妙啊。本朝畫師李成得山之體貌,範寬得山之骨法。覺老能遊走於而此二人之間,獨辟蹊徑,實難能可貴啊。”
旁邊一位小和尚衷心地說道:“蘇大人的佳作配上佛印大師的妙筆,真可謂相映生輝。”
兩人聽了大笑。小和尚將畫作收了起來。
佛印心知蘇軾這兩日遇到難題,關心地問道:“子瞻,聽說杭州城近來連發命案,不知現下可捉到真兇?”
蘇軾歎氣:“此案非同尋常,我已經派祥叔、墨兒去錢塘打探消息。”
佛印凝眉:“兇手是來自錢塘?”
蘇軾眉頭緊蹙並不迴答,隻是說道:“兇手既然指引我們去錢塘,那麽此去就一定會有收獲。隻是本案中尚有幾處疑點,還需推敲。”
一個小和尚提著籃子走了過去。籃子裏用荷葉包著什麽東西,還在滴水。
蘇軾被那小和尚的舉動吸引,好奇地問:“覺老,這位小師父提的是何物?”
佛印笑道:“是豆腐。杭州天氣潮熱,寺院裏通常把頭天吃不了的豆腐,收起來,放到冰涼的泉水裏。這樣第二天來吃,一樣新鮮。”
蘇軾陷入沉思,自語道:“豆腐?冰水?”
佛印有些不解:“子瞻,子瞻…”
蘇軾眼前一亮,奮然道:“覺老,我明白了。謎底終於解開了。”
府衙內陳述古聽了周聰的稟報,點頭道:“這麽說兇手就是他嘍。”
周聰一臉肯定:“大人,我有十成把握,此人就是兇手。”
陳述古拍案而起:“好,提刑司已多次派人催辦此案。今晚我們就具結此案,上報刑部。”
周聰溜須道:“大人辦案有功,路台大人一定另行嘉賞。”
陳述古冷笑道:“蘇軾啊,蘇軾,你終究遜我陳述古一籌。”
深夜,城郊的一處墳場,一盞幽光在墳地裏晃動著,遠遠而來。原來是一人提著燈籠來祭墳。仔細再看來人竟是小柔。突然一個黑影閃了出來。小柔嚇了一跳,不由後退。那黑衣人卻步步緊逼上來。小柔拔腿欲跑,黑衣人雙指似鉗,掐住小柔的脖子。小柔掙紮,一把扯下黑衣人臉上的蒙布,正是李璉。
李璉死掐著小柔的脖子,厲聲問道:“你爹跟你提起過那件事沒有?”
小柔臉色煞白,咳嗽連連:“你…你鬆手。”
李璉惡狠狠道:“快說。”
小柔語氣中卻帶著異常的堅毅:“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李璉一時怒狂:“知道也沒用,我現在就掐死你,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人再知道。”手上的勁道突然增大。小柔拚命反抗。突然四下燈火大亮,陳述古、蘇軾、蘇祥、紫煙、佛印、周聰、萬鬆書院一眾人等與本案有關聯的所有人都湧了出來。
隻聽陳述古高喊道:“住手。將李璉給我拿下。”
李璉一怔。小柔趁機從李璉手下跑開。幾名衙役上前,將刀架在李璉項上,將其控製。陳述古自負地看看蘇軾,而蘇軾臉上卻毫無表情。
陳述古朗聲道:“李璉,我早已等候你多時。你犯下的杭州府連環命案,還有何話好說?”
李璉狠狠道:“不錯,案子是我犯的,人也是我殺的。要殺要剮隨你們。”
陳述古冷笑:“你倒是痛快,給我押下去。”
蘇軾突然喊道:“且慢。”眾人均疑惑地看著蘇軾。
陳述古臉上顯出不快:“蘇大人還有何見教。”
蘇祥接道:“少爺,還有一可疑之處。”
“哦。”
“被害的四人雖然都是從錢塘而來。但他們來杭州的時間卻不盡相同。鄭彪來杭州三年,牛二是剛來不久。而陸氏父子則有十五年之久。如果他們之間有關聯,定是在十五年前就發生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是本案的動機所在。現在就隻剩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了。”
“兇手是誰?”
蘇軾點頭:“祥叔,你現下立刻帶墨郎去錢塘調查遇害人的背景。特別要查清楚這些人和酒樓有什麽瓜葛。”蘇祥點頭應允。
陸洵命案之後幾日,杭州城一下寧靜了,再無命案發生。兇手突然住手,似乎在等待著什麽。蘇軾查訪了杭州城內的所有酒樓,卻一時找不到線索。隻好等待蘇祥和墨郎從錢塘帶來消息。可蘇祥、墨郎卻遲遲不見音信。令蘇軾心中不免有些著急。
這一日,蘇軾來山寺中拜會佛印禪師。佛印那穩如泰山的打坐姿態,長眉疏髯、清瘦寧靜的麵龐,從容藹然的表情,雙眸中那超凡脫俗的光亮,使蘇軾像發熱的病人在額前突然敷上冰雪一樣,心下的躁亂頓時化盡,無比清爽。二人在山中遊玩,眼見莽莽蒼山,層巒疊嶂,幾日裏的鬱悶頓時煙消雲散,精神為之一震。來到一處涼亭內,命人鋪紙磨墨,奮筆疾書。
佛印念道:“山平村塢迷,野寺鍾相答。晚陰雲失莽,落日猶在塔。行招兩
社僧,共步青山月。送客渡石橋,迎客出林樾。幽尋本真性,往事聽徐說。錢王
方壯年,此邦事輕俠。鄉人鄙貧賤,異類識英傑。立石像興王,遺址今岌嶪。功
勳三吳定,富貴四海甲。歸來父老藏,崇高畏傾壓。詩人工譏病,此欲恣挑抉。
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是非今已矣,興廢何倉卒。持歸問禪翁,笑指浮漚沒。”
蘇軾顯然也對這首《遊杭州山》很是滿意,捋須微笑。
佛印不住點頭:“好詩。不過後人隻得佳作,而不見美景豈不遺憾。”
蘇軾笑道:“那就有勞覺老了。”
佛印拿起筆,在紙上縱橫捭闔,片刻一副水墨山水影立眼前。擱筆道:“獻醜了。”
蘇軾讚許道:“氣象蕭疏、煙雲清曠。妙啊。本朝畫師李成得山之體貌,範寬得山之骨法。覺老能遊走於而此二人之間,獨辟蹊徑,實難能可貴啊。”
旁邊一位小和尚衷心地說道:“蘇大人的佳作配上佛印大師的妙筆,真可謂相映生輝。”
兩人聽了大笑。小和尚將畫作收了起來。
佛印心知蘇軾這兩日遇到難題,關心地問道:“子瞻,聽說杭州城近來連發命案,不知現下可捉到真兇?”
蘇軾歎氣:“此案非同尋常,我已經派祥叔、墨兒去錢塘打探消息。”
佛印凝眉:“兇手是來自錢塘?”
蘇軾眉頭緊蹙並不迴答,隻是說道:“兇手既然指引我們去錢塘,那麽此去就一定會有收獲。隻是本案中尚有幾處疑點,還需推敲。”
一個小和尚提著籃子走了過去。籃子裏用荷葉包著什麽東西,還在滴水。
蘇軾被那小和尚的舉動吸引,好奇地問:“覺老,這位小師父提的是何物?”
佛印笑道:“是豆腐。杭州天氣潮熱,寺院裏通常把頭天吃不了的豆腐,收起來,放到冰涼的泉水裏。這樣第二天來吃,一樣新鮮。”
蘇軾陷入沉思,自語道:“豆腐?冰水?”
佛印有些不解:“子瞻,子瞻…”
蘇軾眼前一亮,奮然道:“覺老,我明白了。謎底終於解開了。”
府衙內陳述古聽了周聰的稟報,點頭道:“這麽說兇手就是他嘍。”
周聰一臉肯定:“大人,我有十成把握,此人就是兇手。”
陳述古拍案而起:“好,提刑司已多次派人催辦此案。今晚我們就具結此案,上報刑部。”
周聰溜須道:“大人辦案有功,路台大人一定另行嘉賞。”
陳述古冷笑道:“蘇軾啊,蘇軾,你終究遜我陳述古一籌。”
深夜,城郊的一處墳場,一盞幽光在墳地裏晃動著,遠遠而來。原來是一人提著燈籠來祭墳。仔細再看來人竟是小柔。突然一個黑影閃了出來。小柔嚇了一跳,不由後退。那黑衣人卻步步緊逼上來。小柔拔腿欲跑,黑衣人雙指似鉗,掐住小柔的脖子。小柔掙紮,一把扯下黑衣人臉上的蒙布,正是李璉。
李璉死掐著小柔的脖子,厲聲問道:“你爹跟你提起過那件事沒有?”
小柔臉色煞白,咳嗽連連:“你…你鬆手。”
李璉惡狠狠道:“快說。”
小柔語氣中卻帶著異常的堅毅:“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李璉一時怒狂:“知道也沒用,我現在就掐死你,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人再知道。”手上的勁道突然增大。小柔拚命反抗。突然四下燈火大亮,陳述古、蘇軾、蘇祥、紫煙、佛印、周聰、萬鬆書院一眾人等與本案有關聯的所有人都湧了出來。
隻聽陳述古高喊道:“住手。將李璉給我拿下。”
李璉一怔。小柔趁機從李璉手下跑開。幾名衙役上前,將刀架在李璉項上,將其控製。陳述古自負地看看蘇軾,而蘇軾臉上卻毫無表情。
陳述古朗聲道:“李璉,我早已等候你多時。你犯下的杭州府連環命案,還有何話好說?”
李璉狠狠道:“不錯,案子是我犯的,人也是我殺的。要殺要剮隨你們。”
陳述古冷笑:“你倒是痛快,給我押下去。”
蘇軾突然喊道:“且慢。”眾人均疑惑地看著蘇軾。
陳述古臉上顯出不快:“蘇大人還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