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使計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我家孫子過兩年也該進學開蒙了......”林掌櫃拈著胡須慢慢說道。
“這不是巧了嘛,既然要學,就要去城裏最好的先生那裏啊。”
杜文秀猛然一拍桌子,嚇了林掌櫃一個激淩。
她又湊近林掌櫃,壓低了聲音說道:
“林掌櫃怕是還不知道哩,城裏教出最多秀才的那位先生,跟石河鎮學堂裏頭這位可是不對付哩。”
月娘眼睛一亮,也幫腔道:“說的是要是先在這邊學堂念了,再去他那裏可是不收的。”
林掌櫃挑了挑眉毛,順福樓的小二端了兩盤菜過來,吆喝著放下,打斷了幾人說話。
“兩位娘子這話,是打從哪裏聽來的?”杜文秀心中了然,這一看就是不信嘛。
便望了一眼月娘,月娘一臉神秘的笑。
“林掌櫃可聽說我前些日子大鬧石河鎮學堂的事兒?”
“哎呀,那位女中豪傑原來是安娘子啊!”林掌櫃滿臉驚訝道。
原來隻是聽說有個母夜叉大鬧了鎮上學堂,將先生氣得暈倒在地,連帶著學堂放了三天假。
如今才知道這母夜叉竟是眼前的婦人,不由平添幾分敬仰。
月娘得意道:“正是我哩,我將那先生氣倒的事兒不到半天兒就傳到了城裏,原來還怕先生覺得我家人兇狠,怕是學堂不好找。”
“哪知道那位先生一聽是我家,當即就把孩子收下了。還說若是打從石河鎮轉去的其他學生,他定是不收的。”
“不過是為著年輕的時候與石河鎮的先生有齷齪,不齒他的為人罷了。”
石河鎮學堂的先生是個什麽為人,林掌櫃這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是早有耳聞。
原先就猶豫要不要把孫兒送去先學兩年,如今有了這事兒,自然是不敢再送的。
“這樣吧,兩位娘子,若是我帶家人進城的話,這吃住事宜......”林掌櫃一直鬆動的心再也撐不住了。
杜文秀與月娘互相看了一眼,皆明了對方心中所想。
“林掌櫃拖家帶口的去,可以在就近租個小宅院與林掌櫃一家住哩,住的問題就解決了不是?”
月娘言下之意,有了住的地方,自己開火做飯唄。
林掌櫃沉吟一時,想想自己還不到五十哩,就這樣賦閑在家,也不甘心。
而且去了城裏,兒子不管是趕車拉貨,都比這鎮上要更有機會的多。
當即便拍板,答應了去藏雅軒任職。
杜文秀幾人亦感事情順利,心情大好,一頓飯吃得是賓主盡歡。
臨了,還囑咐林掌櫃,早些去酒樓報到,莫要耽誤時候長了。
林掌櫃連聲答應,這才安了兩位婦人的心,依依不舍辭別了林掌櫃,打道迴府。
“今日還是順利得多,皆大歡喜。”杜文秀坐在車上不顧形象伸了個懶腰,感慨道。
“我就說這般說定是有用,他都快五十了,便是前麵生了兩個孫女,也該有個孫兒要讀書了。”
“果然我倆算無遺策,初戰告捷,可喜可賀。”月娘樂得手舞足蹈個不停,卻見杜文秀似笑非笑看著她。
“怎麽?我臉上有殘渣?”她伸手抹了一把臉,卻什麽都沒有。
杜文秀笑道:“我家月娘現在會用的成語典故是越來越多了呀,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家池少東家那般博學多才,終是將我們月娘給帶了出來......”
月娘先是得意,又聽得一愣,繼而迴過神來,張牙舞爪地便向杜文秀撲將過來。
一時間車廂抖動不停,傳出些嬉笑討饒之聲。
池令華騎馬在側,並未有什麽動作,嘴角卻微微翹起,似是心情十分愉悅。
解決了心頭一件大事,迴去總算是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迴到了家,一進門便看見當院鋪了一張竹席,海生正躺在上麵玩兒得開心,咧著嘴直笑。
齊三娘與阿洛一人一邊坐著,逗弄他玩,手中還擇著菜,好生愜意。
扭頭看見杜文秀迴來,笑意盈盈便迎了過去。
“我且去換身兒衣裳,再來抱他。”杜文秀忙上前虛按了兩人肩膀,徑自往正房走去。
海生躺在席上玩兒得開心,又涼快,齊三娘便不抱她,跟著進了正房,在簾外止了步。
“這迴去可還順利?累壞了吧?”齊三娘溫聲問道。
看著簾外那雙站定的腳,杜文秀長舒了口氣道:“倒還是順利,不過確是有些累了。”
“要不你且睡一會兒,晚間飯時,我再來叫你就是。”
杜文秀拿了衣裳出來,齊三娘伸手接過,這大熱的天兒,衣服都已變成濕答答的。
“也確實是辛苦了,你不睡一下嗎?”齊三娘咂舌道,又問杜文秀。
她邁腳出了正房,朝海生走去:“這才做了一點兒事情便這般嬌慣,累的時候還在後頭呢。”
“你也莫要強撐,這婦人生孩子本就傷了元氣,若不然,迴頭你去工坊,叫程娘子給你調調。”
阿洛也擔心地看著她,卻見杜文秀無奈一笑,道:
“若是見了她,隻怕又要怪我當初沒有好生吃藥膳養身體,我還是不去聽她嘮叨了,又惹得她生氣。”
“該,當初都燉好了,偏你不吃,那麽一大砂鍋,全便宜了我和嬋兒,如今我倆倒是身子越來越紮實。”
阿洛不依,追著勸說杜文秀去找程娘子開方子,杜文秀顛簸一路,累得都快散了架,哪裏有精神聽她嘮叨。
隻得懶懶應著,先搪塞過去再說。
過了一會兒,阿洛還是說個不停,杜文秀躺在樹下躺椅上乘涼,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最後竟沒了聲息。
扭頭一看,卻是已經睡著了。
阿洛忙住了聲,去屋裏拿了塊小褥子給她輕輕搭在肚子上,以免著涼。
“她今日也是累壞了。”兩人輕聲說著,動作越發輕巧。
過得一時,海生也玩兒累了,沉沉睡去,兩人也住了聲,不再言語。
小院兒裏越發靜謐,不時有遠處的知了叫個不停。
炎熱的日頭漸漸西沉,涼風緩緩而至,前院兒守門的老楊頭兒來報,卻是呂三桂來訪。
杜文秀這會子已是歇了過來,睜開眼睛,忙叫老楊頭兒將他請進來。
呂三桂滿頭大汗進來,懷裏還抱著一個西瓜。
“這是怎麽話兒說的,過來我家還得帶東西呢?”杜文秀站起來迎了上去。
“這不是巧了嘛,既然要學,就要去城裏最好的先生那裏啊。”
杜文秀猛然一拍桌子,嚇了林掌櫃一個激淩。
她又湊近林掌櫃,壓低了聲音說道:
“林掌櫃怕是還不知道哩,城裏教出最多秀才的那位先生,跟石河鎮學堂裏頭這位可是不對付哩。”
月娘眼睛一亮,也幫腔道:“說的是要是先在這邊學堂念了,再去他那裏可是不收的。”
林掌櫃挑了挑眉毛,順福樓的小二端了兩盤菜過來,吆喝著放下,打斷了幾人說話。
“兩位娘子這話,是打從哪裏聽來的?”杜文秀心中了然,這一看就是不信嘛。
便望了一眼月娘,月娘一臉神秘的笑。
“林掌櫃可聽說我前些日子大鬧石河鎮學堂的事兒?”
“哎呀,那位女中豪傑原來是安娘子啊!”林掌櫃滿臉驚訝道。
原來隻是聽說有個母夜叉大鬧了鎮上學堂,將先生氣得暈倒在地,連帶著學堂放了三天假。
如今才知道這母夜叉竟是眼前的婦人,不由平添幾分敬仰。
月娘得意道:“正是我哩,我將那先生氣倒的事兒不到半天兒就傳到了城裏,原來還怕先生覺得我家人兇狠,怕是學堂不好找。”
“哪知道那位先生一聽是我家,當即就把孩子收下了。還說若是打從石河鎮轉去的其他學生,他定是不收的。”
“不過是為著年輕的時候與石河鎮的先生有齷齪,不齒他的為人罷了。”
石河鎮學堂的先生是個什麽為人,林掌櫃這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是早有耳聞。
原先就猶豫要不要把孫兒送去先學兩年,如今有了這事兒,自然是不敢再送的。
“這樣吧,兩位娘子,若是我帶家人進城的話,這吃住事宜......”林掌櫃一直鬆動的心再也撐不住了。
杜文秀與月娘互相看了一眼,皆明了對方心中所想。
“林掌櫃拖家帶口的去,可以在就近租個小宅院與林掌櫃一家住哩,住的問題就解決了不是?”
月娘言下之意,有了住的地方,自己開火做飯唄。
林掌櫃沉吟一時,想想自己還不到五十哩,就這樣賦閑在家,也不甘心。
而且去了城裏,兒子不管是趕車拉貨,都比這鎮上要更有機會的多。
當即便拍板,答應了去藏雅軒任職。
杜文秀幾人亦感事情順利,心情大好,一頓飯吃得是賓主盡歡。
臨了,還囑咐林掌櫃,早些去酒樓報到,莫要耽誤時候長了。
林掌櫃連聲答應,這才安了兩位婦人的心,依依不舍辭別了林掌櫃,打道迴府。
“今日還是順利得多,皆大歡喜。”杜文秀坐在車上不顧形象伸了個懶腰,感慨道。
“我就說這般說定是有用,他都快五十了,便是前麵生了兩個孫女,也該有個孫兒要讀書了。”
“果然我倆算無遺策,初戰告捷,可喜可賀。”月娘樂得手舞足蹈個不停,卻見杜文秀似笑非笑看著她。
“怎麽?我臉上有殘渣?”她伸手抹了一把臉,卻什麽都沒有。
杜文秀笑道:“我家月娘現在會用的成語典故是越來越多了呀,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家池少東家那般博學多才,終是將我們月娘給帶了出來......”
月娘先是得意,又聽得一愣,繼而迴過神來,張牙舞爪地便向杜文秀撲將過來。
一時間車廂抖動不停,傳出些嬉笑討饒之聲。
池令華騎馬在側,並未有什麽動作,嘴角卻微微翹起,似是心情十分愉悅。
解決了心頭一件大事,迴去總算是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迴到了家,一進門便看見當院鋪了一張竹席,海生正躺在上麵玩兒得開心,咧著嘴直笑。
齊三娘與阿洛一人一邊坐著,逗弄他玩,手中還擇著菜,好生愜意。
扭頭看見杜文秀迴來,笑意盈盈便迎了過去。
“我且去換身兒衣裳,再來抱他。”杜文秀忙上前虛按了兩人肩膀,徑自往正房走去。
海生躺在席上玩兒得開心,又涼快,齊三娘便不抱她,跟著進了正房,在簾外止了步。
“這迴去可還順利?累壞了吧?”齊三娘溫聲問道。
看著簾外那雙站定的腳,杜文秀長舒了口氣道:“倒還是順利,不過確是有些累了。”
“要不你且睡一會兒,晚間飯時,我再來叫你就是。”
杜文秀拿了衣裳出來,齊三娘伸手接過,這大熱的天兒,衣服都已變成濕答答的。
“也確實是辛苦了,你不睡一下嗎?”齊三娘咂舌道,又問杜文秀。
她邁腳出了正房,朝海生走去:“這才做了一點兒事情便這般嬌慣,累的時候還在後頭呢。”
“你也莫要強撐,這婦人生孩子本就傷了元氣,若不然,迴頭你去工坊,叫程娘子給你調調。”
阿洛也擔心地看著她,卻見杜文秀無奈一笑,道:
“若是見了她,隻怕又要怪我當初沒有好生吃藥膳養身體,我還是不去聽她嘮叨了,又惹得她生氣。”
“該,當初都燉好了,偏你不吃,那麽一大砂鍋,全便宜了我和嬋兒,如今我倆倒是身子越來越紮實。”
阿洛不依,追著勸說杜文秀去找程娘子開方子,杜文秀顛簸一路,累得都快散了架,哪裏有精神聽她嘮叨。
隻得懶懶應著,先搪塞過去再說。
過了一會兒,阿洛還是說個不停,杜文秀躺在樹下躺椅上乘涼,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最後竟沒了聲息。
扭頭一看,卻是已經睡著了。
阿洛忙住了聲,去屋裏拿了塊小褥子給她輕輕搭在肚子上,以免著涼。
“她今日也是累壞了。”兩人輕聲說著,動作越發輕巧。
過得一時,海生也玩兒累了,沉沉睡去,兩人也住了聲,不再言語。
小院兒裏越發靜謐,不時有遠處的知了叫個不停。
炎熱的日頭漸漸西沉,涼風緩緩而至,前院兒守門的老楊頭兒來報,卻是呂三桂來訪。
杜文秀這會子已是歇了過來,睜開眼睛,忙叫老楊頭兒將他請進來。
呂三桂滿頭大汗進來,懷裏還抱著一個西瓜。
“這是怎麽話兒說的,過來我家還得帶東西呢?”杜文秀站起來迎了上去。